CN111401756B - 一种涉及网、源、荷分析的风光消纳评价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涉及网、源、荷分析的风光消纳评价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1756B
CN111401756B CN202010197499.5A CN202010197499A CN111401756B CN 111401756 B CN111401756 B CN 111401756B CN 202010197499 A CN202010197499 A CN 202010197499A CN 111401756 B CN111401756 B CN 1114017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
load
power
evaluation
new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74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01756A (zh
Inventor
张蓓
王靖
周开喜
陈仕军
马光文
谢荻雅
张歆蒴
杨华
赵羽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Kineti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outhwest Branch of State Gri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Kineti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outhwest Branch of State Gri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Kineti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outhwest Branch of State Grid Corp filed Critical Chengdu Kineti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974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017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01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1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01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17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suppl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涉及网、源、荷分析的风光消纳评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二级评价指标体系,所述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状态评价指标、性能评价指标及消纳结果评价指标三个一级评价指标,所述状态评价指标包括新能源渗透率指标及系统灵活性指标,所述性能状态指标包括系统调节能力指标、电网传输能力指标及新能源出力情况指标,所述消纳结果评价指标包括弃电率指标、资源利用率指标及累积弃电时间指标;S2:获取电网数据,计算电网的评价指标;S3:对电网的评价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S4:将归一化后的指标输入至二级评级体系,输出评价结果。本发明具有能够直观反映网‑源‑荷彼此作用及其对新能源消纳的影响效果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涉及网、源、荷分析的风光消纳评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管理与评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涉及网、源、荷分析的风光消纳评价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污染物排放加剧,对大气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为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贯彻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风电、光伏新能源以其环境友好性大规模投入生产,并被纳入优先消纳的名列。
在风光优先消纳的背景下,随着装机规模的扩大,风光发电对电网调度的不利影响也逐渐显现。电网调度其实质是一种电力电量平衡调度,当前用电侧市场尚未放开,以需求侧负荷为平衡准则,需要发电侧不断调节拟合负荷曲线,而由于新能源所具备的间歇性、波动性等特性,在平衡时,若系统内所含其它机组已达到最小技术出力/调节空间不足,而电力尚未平衡,则需要限制新能源发电,此时弃电产生。因此,需要一套充分考虑网-源-荷协调关系的风光消纳评价方法,探寻导致弃电的关键因素,明确造成电网低效运行的症结所在,指导电力系统未来工作,推进建成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目前,研究人员主要仅针对风光出力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等特征指标进行评价,而脱离了电力消纳环境,包括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负荷需求情况,导致缺乏一套较为完善的综合考虑网-源-荷的风光消纳评价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涉及网、源、荷分析的风光消纳评价的方法,基于网源交互影响的分析,充分考虑负荷需求水平与新能源出力匹配程度,构建了涵盖系统状态、系统调节能力、电网传输能力、新能源出力情况及消纳情况的指标体系,具有能够直观反映网-源-荷彼此作用及其对新能源消纳的影响效果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涉及网、源、荷分析的风光消纳评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二级评价指标体系,所述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状态评价指标、性能评价指标及消纳结果评价指标三个一级评价指标,所述状态评价指标包括新能源渗透率指标及系统灵活性指标,所述性能状态指标包括系统调节能力指标、电网传输能力指标及新能源出力情况指标,所述消纳结果评价指标包括弃电率指标及资源利用率指标;
S2:获取电网数据,计算电网的新能源渗透率指标、系统灵活性指标、系统调节能力指标、电网传输能力指标、新能源出力情况指标、弃电率指标及资源利用率指标;
S3:对电网的新能源渗透率指标、系统灵活性指标、系统调节能力指标、电网传输能力指标、新能源出力情况指标、弃电率指标及资源利用率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归一化后的指标输入至二级评级体系。
S4:将归一化后的指标输入至二级评级体系,输出评价结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2中新能源渗透率指标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S1为渗透率;N为装机容量;max P为最大负荷。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2中系统灵活性指标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S2为灵活性;Nflex为系统内灵活性电源总装机;Nnew为新能源装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系统调节能力指标包括调峰深度指标及调峰能力指标,所述电网传输能力指标包括通道可靠性指标及通道利用率指标,所述新能源出力情况指标包括等效峰谷差指标及调峰变化率指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峰能力指标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G2为某区域t0到t0+Δt的调峰能力;maxPi,t为区域内第i台机组时段内最大技术出力;min Pi,t为区域内第i台机组时段内最小技术出力;Ni,z为区域内第i台机组装机;I为该区域机组台数。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等效峰谷差指标的计算方法为:
ΔP'=max{Pt load-Pt}-min{Pt load-Pt} t=1,2,…,T
其中,ΔP'为等效峰谷差;等效负荷由时刻t实际负荷Pt load扣除对应的电源出力Pt得到;max{Pt load-Pt}、min{Pt load-Pt}分别为等效负荷峰谷值;T为计算时段总数。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对电网的新能源渗透率指标、系统灵活性指标、系统调节能力指标、电网传输能力指标、新能源出力情况指标、弃电率指标及资源利用率指标进行数据类型划分,将调峰变化率指标、调峰深度指标、调峰能力指标、通道可靠性指标及资源利用率指标划分为正向指标,将等效峰谷差指标及弃电率指标划分为反向指标,将通道利用率指标划分为固定指标;
S32:分别对正向指标、反向指标及固定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32中,正向指标的归一化处理方法为:
其中,xi为原始指标计算值;x'i为归一化处理后的指标值。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32中,反向指标的归一化处理方法为:
其中,xi为原始指标计算值;x'i为归一化处理后的指标值。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32中,固定指标的归一化处理方法为:
其中,a为固定值;xi为原始指标计算值;x'i为归一化处理后的指标值。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发明基于网源交互影响的分析,充分考虑负荷需求水平与新能源出力匹配程度,构建了涵盖系统状态、系统调节能力、电网传输能力、新能源出力情况及消纳情况的指标体系,能够直观反映网-源-荷彼此作用及其对新能源消纳的影响效果;
2.本发明提出的归一化处理方法可有效消除指标间量纲差异,便于指标计算结果直接进行等级划分,使计算结果所含意义更直观明了;
3.本发明操作流程可帮助从业人员从综合评价结果出发探寻制约能源消纳的关键因素,有利于指导调度工作有序进行,促进新能源充分合理消纳,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以调峰变化率为例归一化处理正向指标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以弃电率为例归一化处理反向指标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以通道利用率为例归一化处理固定指标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用于展示分别进行电网调度前评价和电网调度后评价的获取的数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附图1~5,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出来的方案,可以应用于电网调度前,也可应用于电网调度后。
电网调度前评价目的是预先了解实际调度可能发生的状况,并制定应对方案,同时调度前评价结果可作为某次调度后评价的参考,有利于促进调度后评价的合理进行。电网调度前评价利用的是电网的历史数据。其中,渗透率、灵活性、调峰深度、调峰能力、通道可靠性、通道利用率指标可用于调度前评价。渗透率指标计算涉及系统新能源装机容量、最大负荷数据;灵活性指标涉及新能源装机容量、灵活性电源装机容量;调峰深度指标涉及系统内各机组的最大、最小技术出力;调峰能力指标在调峰深度所需资料的基础上涉及相应机组的装机容量;通道可靠性指标涉及历史的线路故障发生时间、线路计划检修维护时间;通道利用率指标涉及历史的通道平均荷载值。
电网调度后评价的目的是掌握实际调度结果,并从中提取导致结果的主要原因,促进系统高效运行,起到评价现在,指导未来的作用。电网调度后评价利用的是实际调度数据。评价指标中等效峰谷差、调峰变化率、调峰深度、调峰能力、通道可靠性、通道利用率、弃电率、资源利用率、累积弃电时间可用于调度后评价。等效峰谷差指标涉及实际调度中的负荷曲线及对应时段的新能源出力曲线;调峰变化率涉及实际调度过程的等效负荷差、原始负荷差;调峰深度涉及实际调度过程中的调节电源的最大、最小出力;调峰能力涉及实际调度过程中电源的最大、最小出力及其装机容量;通道可靠性指标涉及实际调度时间段中输电线路未发生故障的累计时间;通道利用率指标涉及调度过程中输电线路的实际传输功率及其额定容量;弃电率涉及机组/电站的实际上网电量、理论发电量;资源利用率涉及机组/电站的实际上网电量、理论发电量;累积弃电时间涉及实际调度过程中机组/电站的弃电时间分布情况。
一种涉及网、源、荷分析的风光消纳评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二级评价指标体系,所述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状态评价指标、性能评价指标及消纳结果评价指标三个一级评价指标,所述状态评价指标包括新能源渗透率指标及系统灵活性指标,所述性能状态指标包括系统调节能力指标、电网传输能力指标及新能源出力情况指标,消纳结果评价指标包括弃电率指标、资源利用率指标及累积弃电时间指标;
S2:获取电网数据,计算电网的系统调节能力指标、电网传输能力指标、新能源出力情况指标、系统调节能力指标、电网传输能力指标、资源利用率指标及累积弃电时间指标;
S3:对电网的系统调节能力指标、电网传输能力指标、新能源出力情况指标、系统调节能力指标、弃电率指标、资源利用率指标及累积弃电时间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
S4:将归一化后的指标输入至二级评级体系,输出评价结果。
下面依次对本发明的一种涉及网、源、荷分析的风光消纳评价的方法的每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S1:建立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参照图1,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状态评价指标、性能评价指标及消纳结果评价指标三个一级评价指标。参照图2-4,值得说明的是,本二级评级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根据预先搜集的基础资料计算及归一化出后得出。下面依次对这三个一级评价指标进行详细说明。
状态评价指标包括新能源渗透率指标及系统灵活性指标。
(1)新能源渗透率
渗透率由风电、光伏装机容量比上最大负荷得到,可衡量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情况,反映新能源潜在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能力。由于新能源的间歇性、不稳定等特性,其值越大,则对电力系统产生扰动的概率越大,出现弃电的可能性越高,意味电力系统调度难度越大。
式中,S1为渗透率;N为装机容量;maxP为最大负荷。
新能源装机渗透率是一项状态指标,不随调度方式不同而变化,因此不应计入综合评价结果中,但可将其作为其他指标的一个评判基准,反映电力系统现阶段电源结构、供需态势下的调节难度。
(2)系统灵活性
灵活性指标由抽蓄、燃气机组等灵活性电源装机容量比上新能源装机容量得到,可反映系统应对新能源不确定性的潜在能力,其值越大意味着系统平抑新能源波动性的潜力越强。
式中,S2为灵活性;Nflex为系统内灵活性电源总装机;Nnew为新能源装机。
系统灵活性是一项状态指标,不随调度方式不同而变化,因此不应计入综合评价结果中,但可将其作为其他指标的一个评判基准,反映电力系统现阶段电源结构、供需态势下的调节潜力。
性能状态指标包括系统调节能力指标、电网传输能力指标及新能源出力情况指标。系统调节能力指标包括调峰深度指标及调峰能力指标,电网传输能力指标包括通道可靠性指标及通道利用率指标,新能源出力情况指标包括等效峰谷差指标及调峰变化率指标。
1)电力系统调节能力
(1)调峰深度
调峰深度指标由系统内各机组最大、最小技术出力的差值之和得到,可衡量在一定时段内整个系统的出力可调整范围,反映了其可应对的最大负荷变化,该指标值越大意味着系统的调节能力越高。
式中,G1为调峰深度指标;Ni,max Ni,min分别为机组i的最大、最小技术出力;I为机组总数。
(2)调峰能力
系统调峰能力指标越高意味着在规定时间内,其出力可变灵活性强,系统应对负荷需求变化以及接入电网中无调节性能电源出力波动的潜能越高。
式中,G2为某区域t0到t0+Δt的调峰能力;Pi,t为第l条线路第t时段负载功率,maxPi,t为区域内第i台机组时段内最大技术出力;min Pi,t为区域内第i台机组时段内最小技术出力;Ni,z为区域内第i台机组装机;I为该区域机组台数。
2)电网传输能力
(1)通道可靠性
通道可靠性由统计时段内通道正常使用时段数比上非计划检修时段数得到,目的是考察线路在评价周期内不发生故障的可能性,通道可靠性属于正向指标,其值越大意味着通道传输电力可靠性越高,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越小。
其中,
式中,L1为通道可靠性指标;Tp为通道计划检修持续时间;lt为第t时段传输通道的可利用系数,停运为0,运行为1;Pi,t为第l条线路第t时段负载功率;Δt为统计时间尺度;T为评价周期。
(2)通道利用率
通道利用率指标等于传输线路在统计周期内平均传输功率占额度容量的百分比,可衡量通道的利用程度,
式中,L2为通道利用率指标;EL为统计时段T线路L传输的电量;CL为线路L的额定容量。
消纳结果评价指标包括弃电率指标、资源利用率指标及累积弃电时间指标。
3)新能源出力情况
(1)等效峰谷差
等效峰谷差是考虑新能源全额消纳后剩余的负荷过程(后称为等效负荷)的峰谷差值,可评价新能源出力全额消纳后剩余负荷的波动程度。
ΔP'=max{Pt load-Pt}-min{Pt load-Pt} t=1,2,…,T
式中,ΔP'为等效峰谷差;等效负荷由时刻t实际负荷Pt load扣除对应的电源出力Pt得到;max{Pt load-Pt}、min{Pt load-Pt}分别为等效负荷峰谷值;T为计算时段总数,若以日为考核时段,小时为计算时段,则T=24。
(2)调峰变化率
调峰变化率指标由原始负荷与等效负荷的相对差值得到,反映新能源并网后对电网调峰的影响。
其中,
ΔPload=max{Pt load}-min{Pt load}
式中,μ1为调峰变化率指标;ΔPload为评估时段内的实际负荷峰谷差,由时段内最大负荷max{Pt load}减去最小负荷min{Pt load}计算得到。
若新能源并网后等效负荷峰谷差小于原始负荷峰谷差,则说明新能源对电网调峰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则加大了调峰压力。根据负荷影响率指标的数值大小,可判断新能源出力曲线与电力系统负荷波动趋势的对应关系,将其对电网的影响分为正调峰和反调峰。1)当负荷影响率指标>0时,即等效负荷差小于原始负荷差,表示为正调峰,在此情况下,电力系统的等效峰谷差减小,电网调峰难度减小,有利于电网运行,促进新能源消纳。2)当负荷影响率指标<0时,即等效负荷差大于原始负荷差,表示为反调峰,反调峰过程中发电出力与用电负荷波动趋势呈现相反形态,用电负荷峰段对应的是发电出力谷段,反之用电负荷谷段则出现新能源出力加大的情况,此状态将大大增加系统的等效负荷差,调度难度大,要求电网具备良好的调峰性能,若此时常规电源调节能力不足,为了平抑电力系统的峰谷差,则要求新能源参与调峰,造成不同程度的电量损失,不利于新能源消纳、电网稳定。且绝对值越大,则代表其调峰程度越高。
消纳结果评价指标包括弃电率指标、资源利用率指标及累积弃电时间指标。
(1)弃电率
弃电率是指新能源上网电量与理论发电量的相对差值,其可衡量发电侧因某种原因造成的资源浪费情况。该指标为反向指标,其值越大意味着发电侧的电量损失越大,发电效率越低。
式中,R1为弃电率;E*为理论发电量;Eg为实际上网电量。
(2)资源利用率
资源利用率是指新能源上网电量占理论发电量的比值,其可衡量发电侧对资源的利用情况。该指标为正向指标,其值越大意味着发电效率越高。
式中,R2为资源利用率。
(3)累积弃电时间
累积弃电时间是指发生弃电的总时段数,其可衡量弃电时间分布情况。
R3=∑tD>0
式中,R3为累积弃电时间;D为弃电量,当实际上网电量小于理论发电量时,其值为正,开始计入弃电时间。
值得说明的是,状态指标是指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较大改变的,体现了系统内在属性,因此状态指标不纳入综合评价范畴,但可作为参考,
渗透率指标揭示了系统的调度难度,灵活性指标表明系统的调节潜力。渗透率指标越大,意味着系统中无调节性能的新能源相对占比越高,若以新能源优先消纳为前提,则需要更多常规电源压减功率参与调峰,势必会加大系统调峰压力,间接影响调度后调峰深度、调峰能力等指标的计算结果。
灵活性指标越大,意味着系统中具备调节能力的电源相对占比越高,系统应对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性等不确定特性的能力越强,间接决定了调度前调峰深度、调峰能力等指标的计算结果。
消纳结果评价指标是指受到实际调度的影响不再单纯反映属性的指标,而是属性与调度方案综合作用的结果。
调度后的调峰深度、调峰能力评价是在系统调度影响下系统调节情况的体现,而调度后通道可靠性、通道利用率评价是在系统调度影响下通道输电情况的体现,调度后的等效负荷差、调峰变化率是新能源出力与负荷需求匹配程度的体现,弃电率、资源利用率、累积弃电时间是能源消纳情况在不同方面的具体体现,能直观反映调度结果的优劣。
下面具体展示各指标归一化处理后的等级划分。
调峰深度等级划分基础是认为机组实际调峰深度达到自身调峰能力50%以上,则参与了深度调峰,故调峰深度等级划分范围为差[0,0.30),中[0.30,0.40),良[0.40,0.50),优[0.50,1]。
与调峰深度同理,调峰能力等级划分范围为差[0,0.30),中[0.30,0.40),良[0.40,0.50),优[0.50,1]。
通道可靠性指标无故障时段占比越高越好,其等级划分范围为差[0,0.90),中[0.90,0.92),良[0.92,0.95),优[0.95,1]。
通道利用率指标等级划分范围为差[0,0.85),中[0.85,0.90),良[0.90,0.95),优[0.95,1]。
等效峰谷差的等级划分范围为差[0,0.50),中[0.50,0.55),良[0.55,0.60),优[0.60,1]。
机组对于系统调峰的影响分为正调峰、反调峰,其中调峰变化率为0时,认为机组对系统调峰无功无过,当其为负时则意味着加大了系统调峰压力,不利于能源消纳,值为正时利于系统调峰,故调峰变化率指标经归一化处理后其评价等级划分范围为差[0,0.50),中[0.50,0.55),良[0.55,0.60),优[0.60,1]。
弃电率大于10%为不合格,8%~10%为合格,5%~8%为良,低于5%为优,所对应的归一化数据范围分别为差[0,0.9),中[0.9,0.92),良[0.92,0.95),优[0.95,1]。
资源利用率未达到90%为不合格,90%~92%为合格,92%~95%为良,高于95%为优,所对应的归一化数据范围分别为差[0,0.9),中[0.9,0.92),良[0.92,0.95),优[0.95,1]。
S2:参照图5,获取电网数据,计算电网的系统调节能力指标、电网传输能力指标、新能源出力情况指标、系统调节能力指标、电网传输能力指标、新能源出力情况指标、弃电率指标、资源利用率指标及累积弃电时间指标。
S3:对电网的系统调节能力指标、电网传输能力指标、新能源出力情况指标、系统调节能力指标、弃电率指标、资源利用率指标及累积弃电时间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归一化后的指标输入至二级评级体系。
具体的,S3包括以下步骤。
S31:对系统调节能力、电网传输能力、新能源出力情况、系统调节能力、弃电率、资源利用率及累积弃电时间进行数据类型划分,将调峰变化率指标、调峰深度指标、调峰能力指标、通道可靠性指标及资源利用率指标划分为正向指标,即“越大越优”型指标,将等效峰谷差指标、弃电率指标及累积弃电时间指标划分为反向指标,即“越小越优”型指标;将通道利用率指标划分为固定指标。
其中调峰变化率指标与原始负荷差、等效负荷差有关。据分析,当新能源出力完全平抑了负荷波动,即等效负荷差为零,等效负荷为一稳定不变过程时,调峰变化率取得最大值为1,故max{Si}=1;其最小值仅从可能性角度考虑,将产生极小负值,为便于评价,认为当等效负荷差为原始负荷差的两倍时则会对系统调峰造成极大负面影响,故在评价中任何等效负荷差大于等于原始负荷两倍的数值都以两倍计,故调峰变化率最小值min{Si}=-1。
系统调峰深度指标与电源结构有关,其既可以在调度前对系统调节能力进行预估,此时调峰深度只与各机组设备参数有关,可视为状态评价指标;也可在调度后评价各类调节性电源为满足负荷需求对系统调峰的贡献,此时调峰深度不仅与机组调峰能力有关,还涉及到系统为平衡电力负荷向机组下达的发电曲线,可反映各机组或不同电源对系统调峰的贡献,也侧面映射了系统调度对机组发电的影响,其最小值为0(新能源发电机组),最大值根据机组类型不同可为2Nz(抽水蓄能)、Nz(常规水电)、0.5Nz(燃煤火电)等,其中Nz为机组装机。
调峰能力指标与调峰深度指标类似,其最小值为0,最大值与机组类别有关可为200%、100%、50%等。
通道可靠性指标与电力系统调度安排有关,在调度前可对通道历史输电状态进行评价,调度后可评价时段内通道除计划检修外电力正常输送的时间持续性,其值最小为0,最大为100%。
资源利用率与实际上网电量、理论发电量有关,更适用于调度后对电源实际发电情况进行评价,其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00%。
等效负荷差如前所述当其值大于等于原始负荷差两倍时则认为其对系统造成了难以消除的影响,故等效负荷差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2ΔPload
弃电率与弃电量、理论上网电量有关,适用于调度后衡量机组难以利用的资源比例,侧面反映出其资源利用率,其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00%。
累积弃电时间其理论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考核全周期(当考核周期为年,计算时段为小时时,则理论最大值为365×24=8760)。
值得说明的是,累积弃电时间指标是为了便于企业从结果中找到连续发生弃电的时间段及弃电的时间分布,并从中挖掘弃电原因以指导后续调度,且该指标范围难以合理划分,因此本实施例中并不将其纳入影响评价结果的指标。
通道利用率指标与电力系统调度安排有关,调度前可对历史调度安排对输电通道的利用程度进行评价,侧面反映出某条线路通道是否得到合理利用;调度后可对该评价周期内输电通道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反映出该周期内电力系统调度安排的合理性,该指标越小意味着利用程度越低、越接近1则道路发生阻塞风险越高,故其属于固定指标,其值最小为0,最大为100%,其固定值应在70%附近。
S32:由于各个指标量纲不同,甚至无量纲,导致直接计算出的指标数量级相差较大,难以直观比较,故需对各指标计算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
具体的,正向指标的归一化处理方法为:
其中,xi为原始指标计算值;x'i为归一化处理后的指标值。
反向指标的归一化处理方法为:
其中,xi为原始指标计算值;x'i为归一化处理后的指标值。
固定指标的归一化优化处理方法为:
式中,a为固定值,xi为原始指标计算值;x'i为归一化处理后的指标值。
S4:将归一化后的指标输入至二级评级体系,输出评价结果。

Claims (4)

1.一种涉及网、源、荷分析的风光消纳评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二级评价指标体系,所述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状态评价指标、性能评价指标及消纳结果评价指标三个一级评价指标,所述状态评价指标包括新能源渗透率指标及系统灵活性指标,所述性能状态指标包括系统调节能力指标、电网传输能力指标及新能源出力情况指标,所述消纳结果评价指标包括弃电率指标、资源利用率指标及累积弃电时间指标,所述系统调节能力指标包括调峰深度指标及调峰能力指标,所述电网传输能力指标包括通道可靠性指标及通道利用率指标,所述新能源出力情况指标包括等效峰谷差指标及调峰变化率指标;
S2:获取电网数据,计算电网的新能源渗透率指标、系统灵活性指标、系统调节能力指标、电网传输能力指标、新能源出力情况指标、弃电率指标及资源利用率指标;
S3:对电网的新能源渗透率指标、系统灵活性指标、系统调节能力指标、电网传输能力指标、新能源出力情况指标、弃电率指标及资源利用率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
S4:将归一化后的指标输入至二级评级体系,输出评价结果;
所述S2中新能源渗透率指标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S1为渗透率;N为装机容量;maxP为最大负荷;
所述S2中系统灵活性指标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S2为灵活性;Nflex为系统内灵活性电源总装机;Nnew为新能源装机;
所述调峰能力指标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G2为某区域t0到t0+Δt的调峰能力;maxPi,t为区域内第i台机组时段内最大技术出力;minPi,t为区域内第i台机组时段内最小技术出力;Ni,z为区域内第i台机组装机;I为该区域机组台数;
所述等效峰谷差指标的计算方法为:
ΔP'=max{Pt load-Pt}-min{Pt load-Pt} t=1,2,…,T
其中,ΔP'为等效峰谷差;等效负荷由时刻t实际负荷Pt load扣除对应的电源出力Pt得到;max{Pt load-Pt}、min{Pt load-Pt}分别为等效负荷峰谷值;T为计算时段总数;
所述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对电网的新能源渗透率指标、系统灵活性指标、系统调节能力指标、电网传输能力指标、新能源出力情况指标、弃电率指标及资源利用率指标,将调峰变化率指标、调峰深度指标、调峰能力指标、通道可靠性指标及资源利用率指标划分为正向指标,将等效峰谷差指标及弃电率指标划分为反向指标,将通道利用率指标划分为固定指标;
S32:分别对正向指标、反向指标及固定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涉及网、源、荷分析的风光消纳评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2中,正向指标的归一化处理方法为:
其中,xi为原始指标计算值;x′i为归一化处理后的指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涉及网、源、荷分析的风光消纳评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2中,反向指标的归一化处理方法为:
其中,xi为原始指标计算值;x′i为归一化处理后的指标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涉及网、源、荷分析的风光消纳评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2中,固定指标的归一化处理方法为:
其中,a为固定值;xi为原始指标计算值;x′i为归一化处理后的指标值。
CN202010197499.5A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涉及网、源、荷分析的风光消纳评价的方法 Active CN1114017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7499.5A CN111401756B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涉及网、源、荷分析的风光消纳评价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7499.5A CN111401756B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涉及网、源、荷分析的风光消纳评价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1756A CN111401756A (zh) 2020-07-10
CN111401756B true CN111401756B (zh) 2023-12-05

Family

ID=71431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7499.5A Active CN111401756B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涉及网、源、荷分析的风光消纳评价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017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9332A (zh) * 2021-12-20 2022-03-22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力市场环境下新能源消纳能力的评价方法
CN115224729B (zh) * 2022-07-19 2023-06-13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 一种分布式电源调峰动态控制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39761A (ja) * 2010-08-06 2012-02-23 Sanken Electric Co Ltd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N102479350A (zh) * 2010-11-25 2012-05-30 国网能源研究院 一种基于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电力分析处理系统和方法
JP2013017078A (ja) * 2011-07-05 2013-01-24 Nippon Soken Inc スイッチング素子の駆動装置及びスイッチング素子の駆動方法
CN105281362A (zh) * 2015-09-28 2016-01-27 国家电网公司 电力系统消纳风电能力的评估方法
CN105429184A (zh) * 2015-12-11 2016-03-23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优先调度评价的全过程量化评估方法
CN107196331A (zh) * 2017-05-25 2017-09-22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网峰谷幅频特性的新能源消纳方法
CN107292766A (zh) * 2017-06-26 2017-10-24 国网能源研究院 面向风电消纳的电力系统调峰手段经济性评估方法与系统
CN107947165A (zh) * 2017-11-30 2018-04-20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面向调节需求的配电网灵活性评价方法
CN108879659A (zh) * 2018-06-22 2018-11-23 天津大学 一种弹性配电网灵活性的评价方法
CN109103924A (zh) * 2018-07-27 2018-12-28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柔性分析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关键因素的分析方法
CN110334914A (zh) * 2019-06-12 2019-10-15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风险思想的源网荷储协调水平评价方法
CN110768302A (zh) * 2019-08-13 2020-02-07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区域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能力评估及调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10509B2 (en) * 2018-05-23 2021-05-18 Nvidia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uter simulation of detailed waves for large-scale water simulation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39761A (ja) * 2010-08-06 2012-02-23 Sanken Electric Co Ltd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N102479350A (zh) * 2010-11-25 2012-05-30 国网能源研究院 一种基于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电力分析处理系统和方法
JP2013017078A (ja) * 2011-07-05 2013-01-24 Nippon Soken Inc スイッチング素子の駆動装置及びスイッチング素子の駆動方法
CN105281362A (zh) * 2015-09-28 2016-01-27 国家电网公司 电力系统消纳风电能力的评估方法
CN105429184A (zh) * 2015-12-11 2016-03-23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优先调度评价的全过程量化评估方法
CN107196331A (zh) * 2017-05-25 2017-09-22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网峰谷幅频特性的新能源消纳方法
CN107292766A (zh) * 2017-06-26 2017-10-24 国网能源研究院 面向风电消纳的电力系统调峰手段经济性评估方法与系统
CN107947165A (zh) * 2017-11-30 2018-04-20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面向调节需求的配电网灵活性评价方法
CN108879659A (zh) * 2018-06-22 2018-11-23 天津大学 一种弹性配电网灵活性的评价方法
CN109103924A (zh) * 2018-07-27 2018-12-28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柔性分析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关键因素的分析方法
CN110334914A (zh) * 2019-06-12 2019-10-15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风险思想的源网荷储协调水平评价方法
CN110768302A (zh) * 2019-08-13 2020-02-07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区域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能力评估及调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an Li等.Practices and Challenge on Planning with Large-scale Renewable Energy Grid Integration.2019 IEEE 3rd Conference on Energy Internet and Energy System Integration (EI2).2019,118-121. *
地区电网新能源发电项目消纳能力研究;高强;朱涛;钟磊;汤易;;电力学报(第06期);57-63 *
汪昌霜.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并网容量效益及消纳能力评估方法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2019,(第6期),51-52+6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1756A (zh) 2020-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1756B (zh) 一种涉及网、源、荷分析的风光消纳评价的方法
CN105281362A (zh) 电力系统消纳风电能力的评估方法
WO2023060815A1 (zh) 一种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的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CN107730076B (zh) 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综合利用效率分析方法
CN112907129A (zh) 储能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CN110929428B (zh) 一种电力系统发电容量充裕度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6684928B (zh) 一种基于调峰成本的电网调峰裕度计算方法
Patel et al. Optimized hybrid wind power generation with forecasting algorithms and battery life considerations
CN104156889A (zh) 一种基于wams数据的风电场性能评估系统及其评估方法
CN11258092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工商业园区综合能效评估方法
CN110610303A (zh) 一种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直流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15660222A (zh)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的容量优化方法、装置及设备
Zhao et al. The 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benefit Evaluation model of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based on improved G1-entropy weight method
CN109038668B (zh) 一种基于弃风利用的塔筒电梯供电方法及储能系统
CN108039728B (zh) 提升电网清洁能源消纳能力的实时调度方法
CN112531773B (zh) 一种新能源发电系统及其能量调控方法及装置
CN114662809A (zh) 一种综合能源园区内供电电源的电能质量评价方法和系统
CN112308433A (zh) 一种风电电力调度方法及系统
Wei et al. An economic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demand-side energy-storage accident backup assisted deep peaking of thermal power units
CN115456406A (zh)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9447456B (zh) 计及短期需求响应的风电并网电力系统规划方法
CN112184000A (zh) 含光热电站的新能源发电系统调峰效能评价方法及系统
Zhou et al. Demand side response participation in reserve configuration optimization based on decomposition and coordination
CN111130101B (zh) 一种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多场景容量配置优化方法
CN114564815B (zh) 基于布雷斯悖论效应的电力系统可靠性与经济性建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Bei

Inventor after: Wang Jing

Inventor after: Zhou Kaixi

Inventor after: Chen Shijun

Inventor after: Ma Guangwen

Inventor after: Xie Diya

Inventor after: Zhang Xinshuo

Inventor after: Yang Hua

Inventor after: Zhao Yuxi

Inventor before: Zhang Bei

Inventor before: Wang Jing

Inventor before: Zhou Kaixi

Inventor before: Chen Shijun

Inventor before: Ma Guangwen

Inventor before: Xie Diya

Inventor before: Zhang Xinshuo

Inventor before: Yang Hua

Inventor before: Zhao Yux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