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0230A -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0230A
CN111400230A CN202010161701.9A CN202010161701A CN111400230A CN 111400230 A CN111400230 A CN 111400230A CN 202010161701 A CN202010161701 A CN 202010161701A CN 111400230 A CN111400230 A CN 111400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ction
collector
protocol
data transmission
upper compu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17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银凤
占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Q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Q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Q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Q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6170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002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00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02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涉及数据传输方法、系统、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上位机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目标设备的指令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指令包至采集器。采集器对接收到的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后,与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采集器在指令交互操作完成后,将指令交互操作对应的目标数据反馈至上位机。从而,本发明在通过串行总线协议驱动目标设备或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上位机负责指令包的获取并发送以及最终的反馈数据的接收,而将中间繁琐的指令交互操作交给采集器,因此,本发明在驱动目标设备或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能够优化上位机的运行,并且能够提升上位机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系统、控制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AI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用于连接各种设备的采集器(例如FPGA采集器)以其低延迟、低功耗、并行性等优点而被应用得越来越多,其能够大大提升数据采集的效率。在AI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中,绝大多数的设备均采用串行总线协议驱动或进行数据传输。其中,串行总线协议包括UART协议、IIC协议等等,其中,IIC协议是目前最常用的协议,很多设备也是靠IIC协议进行驱动。通过IIC协议驱动,例如上位机通过IIC协议把数据指令传输到IIC设备,IIC设备接收到数据指令后,当IIC设备执行完毕,上位机中断其他任务并接收IIC设备的反馈数据,从而上位机判断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上位机再通过IIC协议把下一组数据传输到IIC设备,如此反复操作直到上位机接收到IIC设备的反馈数据达到预期。
目前,上位机使用采集器通过串行总线协议驱动设备时,由于指令的下发、等待反馈数据、在反馈数据不符合预期时再次下发指令、再次等待反馈数据的执行主体都是上位机(即直接与设备的指令交互操作的执行主体是上位机),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上位机都在频繁的发指令以及等待反馈,不仅占用上位机的运行,而且在需要对多个设备进行驱动时,还会降低工作效率。
针对以上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寻求解决方法。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系统、控制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实现优化上位机的运行,并且提升上位机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上位机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目标设备的指令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指令包至采集器。采集器对接收到的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后,与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采集器在指令交互操作完成后,将指令交互操作对应的目标数据反馈至上位机。
进一步地,预设的打包协议至少包括设备地址、寄存器地址宽度、数据宽度、操作地址的个数和数据。采集器为FPGA采集器,FPGA采集器中包括控制模块。串行总线协议为IIC协议。
进一步地,采集器对接收到的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后,与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的步骤中,包括:FPGA采集器接收到的指令包后,通过控制模块进行解析操作并与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
进一步地,上位机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目标设备的指令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指令包至采集器的步骤,包括:上位机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多个目标设备的指令分别进行打包以获取多个指令包。上位机将多个指令包发送至采集器。采集器对接收到的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后,与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的步骤中,包括:采集器将接收到的多个指令包分别分配给相应的控制模块,以使得每个控制模块进行解析操作并与相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
进一步地,上位机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目标设备的指令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指令包至采集器的步骤,包括:上位机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多个目标设备的指令分别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汇总指令包至采集器。采集器对接收到的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后,与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的步骤中,包括:采集器将接收到的汇总指令包拆分为多个子指令包,并将多个子指令包分别分配给相应的控制模块,以使得每个控制模块进行解析操作并与相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上位机、采集器及目标设备。上位机与采集器连接,用于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目标设备的指令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指令包至采集器。采集器与目标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后,与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且在指令交互操作完成后,将指令交互操作对应的目标数据反馈至上位机。
进一步地,预设的打包协议至少包括设备地址、寄存器地址宽度、数据宽度、操作地址的个数和数据。采集器为FPGA采集器,FPGA采集器中包括控制模块。串行总线协议为IIC协议。
进一步地,采集器还用于接收到的指令包后,通过控制模块进行解析操作并与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目标设备的指令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指令包至采集器。接收采集器根据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和与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后发送的目标数据。根据目标数据进行响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目标设备的指令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指令包至采集器。接收采集器根据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和与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后发送的目标数据。根据目标数据进行响应。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系统、控制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上位机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目标设备的指令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指令包至采集器。采集器对接收到的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后,与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采集器在指令交互操作完成后,将指令交互操作对应的目标数据反馈至上位机。从而,本发明在通过串行总线协议驱动目标设备或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上位机负责指令包的获取并发送以及最终的反馈数据的接收,而将中间繁琐的指令交互操作交给采集器,因此,本发明在驱动目标设备或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能够优化上位机的运行,并且能够提升上位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为了清楚的描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请参见图1。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11:上位机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目标设备的指令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指令包至采集器。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位机可以是直接发出操控命令的计算机。
在一实施方式中,采集器可以为FPGA采集器,FPGA采集器中可以包括控制模块。
在一实施方式中,预设的打包协议至少可以包括设备地址、寄存器地址宽度、数据宽度、操作地址的个数和数据。其中,预设的打包协议可以参考表1:
Figure BDA0002406029540000051
表1
注:表1表示的协议对于单字节,多字节连续或不连续操作都适应,读操作时第六个到第N个字节中数据可以省略。其中,SLAVE_ID表示设备地址。关于第六个到第N个字节:对于单个目标设备写(write)来说,寄存器地址的字节个数为a乘以n,寄存器数据的字节个数为b乘以n,所以总共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N=an+bn+5;对于单个目标设备读(read)来说,寄存器地址的字节个数为a乘以n,所以总共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N=an+5。
S12:采集器对接收到的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后,与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串行总线协议可以为IIC协议。
在一实施方式中,采集器对接收到的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后,与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的步骤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FPGA采集器接收到的指令包后,通过控制模块进行解析操作并与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指令交互操作中包括指令发送过程和数据反馈过程,其中,指令发送过程中:根据表1的第六个字节,可以获知需要发送的数据,控制模块首先根据解析结果发送一个起始位,通知目标设备传输开始了,接下来根据设备地址寻址到目标设备后,发送需要读取或写入的目标设备的内部寄存器地址之后,发送或接收数据,且在数据发送完毕后,发送停止位,即一个指令发送完成;根据表1可知,第五个字节标志着需要对n个寄存器进行操作,第三字节标志寄存器地址的宽度,第四字节表示数据的宽度,从而根据这三组信息,控制模块就可以算出需要循环n次,以完成整个发送或者接收任务(即完成指令交互操作),且在完成整个发送或者接收任务后控制模块会自动返回符合预期的反馈数据至上位机。
进一步地,上位机接收到该反馈数据后就表示n组指令执行完毕,可以进行下一项任务。故而,预设的打包协议与采集器中的控制器结合,能够使得上位机与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简单化、高效化。当上位机需要与多个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可以在采集器中设置相应个数的控制模块来实现。
S13:采集器在指令交互操作完成后,将指令交互操作对应的目标数据反馈至上位机。
在一实施方式中,指令交互操作对应的目标数据可以但不限于为满足预期效果的最终反馈数据。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S11:上位机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目标设备的指令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指令包至采集器。S12:采集器对接收到的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后,与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S13:采集器在指令交互操作完成后,将指令交互操作对应的目标数据反馈至上位机。从而,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在通过串行总线协议驱动目标设备或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上位机负责指令包的获取并发送以及最终的反馈数据的接收,而将中间繁琐的指令交互操作交给采集器,因此,本发明在驱动目标设备或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能够优化上位机的运行,并且能够提升上位机的工作效率。
第二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为了清楚的描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请参见图2。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21:上位机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多个目标设备的指令分别进行打包以获取多个指令包。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位机进行打包操作后,每个目标设备至少对应一个指令包。
S22:上位机将多个指令包发送至采集器。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采集器、预设的打包协议等的具体实施方式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23:采集器将接收到的多个指令包分别分配给相应的控制模块,以使得每个控制模块进行解析操作并与相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采集器将接收到的多个指令包分别分配给相应的控制模块,例如,根据指令包对应的目标设备,将指令包分配至与该指令包对应的目标设备连接的控制模块。
S24:采集器在每个指令交互操作完成后,将每个指令交互操作对应的目标数据反馈至上位机。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S21:上位机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多个目标设备的指令分别进行打包以获取多个指令包。S22:上位机将多个指令包发送至采集器。S23:采集器将接收到的多个指令包分别分配给相应的控制模块,以使得每个控制模块进行解析操作并与相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S24:采集器在每个指令交互操作完成后,将每个指令交互操作对应的目标数据反馈至上位机。从而,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在通过串行总线协议驱动多个目标设备或对多个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上位机负责多个指令包的获取并发送以及多个最终的反馈数据的接收,而将中间繁琐的指令交互操作交给采集器中的多个控制模块,因此,本发明在驱动目标设备或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能够优化上位机的运行,并且能够提升上位机的工作效率。
第三实施例: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为了清楚的描述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请参见图3。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31:上位机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多个目标设备的指令分别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汇总指令包至采集器。
在一实施方式中,预设的打包协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第一打包协议和第二打包协议。
在一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一打包协议至少可以包括设备地址、寄存器地址宽度、数据宽度、操作地址的个数和数据。其中,第一打包协议可以参考表2:
Figure BDA0002406029540000081
Figure BDA0002406029540000091
表2
注:表2表示的第一协议对于单字节,多字节连续或不连续操作都适应,读操作时第六个到第N个字节中数据可以省略。其中,SLAVE_ID表示设备地址。关于第六个到第N个字节:对于单个目标设备写(write)来说,寄存器地址的字节个数为a乘以n,寄存器数据的字节个数为b乘以n,所以总共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N=an+bn+5;对于单个目标设备读(read)来说,寄存器地址的字节个数为a乘以n,所以总共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N=an+5。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打包协议为汇总打包协议,用于对多个目标设备的指令包进行打包,具体可以参考表3(例如5个目标设备):
第一目标设备 第二目标设备 第三目标设备 第四目标设备 第五目标设备
N1 N2 N3 N4 N5
表3
其中,N1、N2、N3、N4及N5分别代表第一目标设备、第二目标设备、第三目标设备、第四目标设备及第五目标设备的指令包长度。
S32:采集器将接收到的汇总指令包拆分为多个子指令包,并将多个子指令包分别分配给相应的控制模块,以使得每个控制模块进行解析操作并与相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2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采集器将接收到的汇总指令包后,可以根据其中的SLAVE_ID和指令包的长度拆分出多个子指令包以分配到相应的控制模块中,以使得每个控制模块进行解析操作并与相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
S33:采集器在每个指令交互操作完成后,将每个指令交互操作对应的目标数据反馈至上位机。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S31:上位机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多个目标设备的指令分别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汇总指令包至采集器。S32:采集器将接收到的汇总指令包拆分为多个子指令包,并将多个子指令包分别分配给相应的控制模块,以使得每个控制模块进行解析操作并与相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S33:采集器在每个指令交互操作完成后,将每个指令交互操作对应的目标数据反馈至上位机。从而,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在通过串行总线协议驱动多个目标设备或对多个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上位机负责指令包的获取并发送以及多个最终的反馈数据的接收,而将中间繁琐的指令交互操作交给采集器中的多个控制模块,因此,本发明在驱动目标设备或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能够优化上位机的运行,并且能够提升上位机的工作效率。此外,上位机获取并发送一个汇总指令包至采集器的方式,在应用时能够减少上位机与采集器之间的连接线路,节约成本。
第四实施例: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的描述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请参见图4。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上位机1、采集器2及目标设备3。
其中,上位机1与采集器2连接,用于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目标设备3的指令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指令包至采集器2。
在一实施方式中,预设的打包协议至少可以包括设备地址、寄存器地址宽度、数据宽度、操作地址的个数和数据。采集器2可以为FPGA采集器,FPGA采集器中包括控制模块201。
其中,采集器2与目标设备3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后,与目标设备3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且在指令交互操作完成后,将指令交互操作对应的目标数据反馈至上位机1。
在一实施方式中,串行总线协议可以为IIC协议。
在一实施方式中,采集器2还可以用于接收到的指令包后,通过控制模块201进行解析操作并与连接的目标设备3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考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或第三实施例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在此将不再赘述。
具体地,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在驱动目标设备3或对目标设备3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能够优化上位机1的运行,并且能够提升上位机1的工作效率。
第五实施例
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为了清楚的描述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1,请参见图5和图6。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1,包括:处理器A101及存储器A201,其中,处理器A101用于执行存储器A20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A6以实现下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参见图6):S61: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目标设备的指令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指令包至采集器。S62:接收采集器根据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和与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后发送的目标数据。S63:根据目标数据进行响应。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A101,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A201。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器A101可以称为处理单元A1,至少一个存储器A201可以称为存储单元A2。具体地,存储单元A2存储有计算机程序A6,当该计算机程序A6被处理单元A1执行时,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1实现如上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提供的控制设备1可以包括多个存储器A201(简称为存储单元A2),存储单元A2可以包括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和/或只读存储器(ROM)等等。
在一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1还包括连接不同组件(例如处理器A101和存储器A201、触控显示屏A3等等)的总线。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控制设备1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例如IIC接口A4),该通信接口可以用于与采集器进行通信。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1还可以包括通信装置A5。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1,包括存储器A101和处理器A201,且处理器A101用于执行存储器A20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A6以实现如上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1在驱动目标设备或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能够优化自身的运行状态,并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A6,该计算机程序A6被处理器A101执行时实现如上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例如图6所示的步骤是S61至步骤S63。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能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例如,ROM、RAM、磁盘、光盘、闪存等。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A6被处理器A101执行时能够实现在驱动目标设备或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能够优化设备的运行状态,并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
在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上位机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目标设备的指令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指令包至采集器;
所述采集器对接收到的所述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后,与连接的所述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
所述采集器在所述指令交互操作完成后,将所述指令交互操作对应的目标数据反馈至所述上位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打包协议至少包括设备地址、寄存器地址宽度、数据宽度、操作地址的个数和数据;
所述采集器为FPGA采集器,所述FPGA采集器中包括控制模块;
所述串行总线协议为IIC协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器对接收到的所述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后,与连接的所述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的步骤中,包括:
所述FPGA采集器接收到的所述指令包后,通过所述控制模块进行解析操作并与连接的所述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目标设备的指令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指令包至采集器的步骤,包括:
所述上位机按照所述预设的打包协议将多个目标设备的指令分别进行打包以获取多个指令包;
所述上位机将所述多个指令包发送至所述采集器;
所述采集器对接收到的所述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后,与连接的所述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的步骤中,包括:
所述采集器将接收到的所述多个指令包分别分配给相应的控制模块,以使得每个控制模块进行解析操作并与相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目标设备的指令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指令包至采集器的步骤,包括:
所述上位机按照所述预设的打包协议将多个目标设备的指令分别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汇总指令包至所述采集器;
所述采集器对接收到的所述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后,与连接的所述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的步骤中,包括:
所述采集器将接收到的所述汇总指令包拆分为多个子指令包,并将所述多个子指令包分别分配给相应的控制模块,以使得每个控制模块进行解析操作并与相连接的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
6.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上位机、采集器及目标设备;
所述上位机与所述采集器连接,用于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所述目标设备的指令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指令包至所述采集器;
所述采集器与所述目标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后,与所述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且在所述指令交互操作完成后,将所述指令交互操作对应的目标数据反馈至所述上位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打包协议至少包括设备地址、寄存器地址宽度、数据宽度、操作地址的个数和数据;
所述采集器为FPGA采集器,所述FPGA采集器中包括控制模块;
所述串行总线协议为IIC协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器还用于接收到的所述指令包后,通过所述控制模块进行解析操作并与连接的所述目标设备通过所述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
9.一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按照预设的打包协议将目标设备的指令进行打包以获取并发送指令包至采集器;
接收所述采集器根据所述指令包进行解析操作和与连接的所述目标设备通过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指令交互操作后发送的目标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响应。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2010161701.9A 2020-03-10 2020-03-10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4002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1701.9A CN111400230A (zh) 2020-03-10 2020-03-10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1701.9A CN111400230A (zh) 2020-03-10 2020-03-10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0230A true CN111400230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32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1701.9A Pending CN111400230A (zh) 2020-03-10 2020-03-10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0023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8734A1 (zh) * 2020-04-17 2021-10-2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串行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5002241A (zh) * 2022-05-06 2022-09-02 成都申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仪器的操控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其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3642A (zh) * 2015-03-23 2015-07-0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5095139A (zh) * 2014-05-08 2015-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总线系统及其数据操作和传输方法
CN105718403A (zh) * 2016-01-18 2016-06-29 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扩展接口进行数据通信的方法及扩展接口
CN110290187A (zh) * 2019-06-12 2019-09-2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5139A (zh) * 2014-05-08 2015-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总线系统及其数据操作和传输方法
CN104753642A (zh) * 2015-03-23 2015-07-0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5718403A (zh) * 2016-01-18 2016-06-29 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扩展接口进行数据通信的方法及扩展接口
CN110290187A (zh) * 2019-06-12 2019-09-2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淼: "《嵌入式系统接口设计与Linux驱动程序开发》", 31 May 2006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8734A1 (zh) * 2020-04-17 2021-10-2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串行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5002241A (zh) * 2022-05-06 2022-09-02 成都申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仪器的操控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其介质
CN115002241B (zh) * 2022-05-06 2024-02-20 成都申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仪器的操控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其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9100B (zh) 利用半导体芯片中的多核处理器资源阵列管理多个i/o接口的方法和系统
EP3276481B1 (en) Nvme networked storage implementation method, terminal, server, and system
CN102567256B (zh) 处理器系统及其多通道内存拷贝dma加速器和方法
CN109558344B (zh) 一种适用于网络传输的dma传输方法及dma控制器
US7640367B2 (en) Method for executing a software updating process and computer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US20060168359A1 (e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handling input/output commands
CN1595381A (zh) 对于桥控制器的高速和灵活控制
CN111400230A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065568B (zh) 基于数据描述符的mac软硬件交互方法及其硬件实现装置
CN102609215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662910A (zh)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网络交互体系及网络交互方法
CN113010470A (zh) 边缘节点远程控制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662895A (zh) 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设备数据读写的方法
CN107066413B (zh) 一种用于处理多个总线设备数据的方法及其总线系统
CN116225992A (zh) 一种支持虚拟化仿真设备的NVMe验证平台及方法
US8074232B2 (en)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human interface device
WO2022032990A1 (zh) 一种命令信息传输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559039A (zh) 总线系统和用于连接到总线的总线接口
CN1685324A (zh) 配置总线上的组件进行输入/输出操作的方法、系统和程序
CN116225534B (zh) Dma数据传输控制系统
US7162565B1 (en) Universal serial bus interface to mass storage device
CN101452429A (zh) 一种cpu及一种cpu内部与外部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3744816B (zh) 通用串行总线设备以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10837482B (zh) 分布式块存储低延迟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4567445A (zh) 一种验签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