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6092A - 一种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及布料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及布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6092A
CN111396092A CN202010368414.5A CN202010368414A CN111396092A CN 111396092 A CN111396092 A CN 111396092A CN 202010368414 A CN202010368414 A CN 202010368414A CN 111396092 A CN111396092 A CN 111396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distribution
rotary
power source
arm support
pump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684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勇
龚俊
王慧民
宋祖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Wuxin Tunnel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Wuxin Tunnel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Wuxin Tunnel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Wuxin Tunnel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684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60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6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60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 E21D11/105Transport or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ining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 Backfilling the space between main building element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 e.g. with concret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包括门架系统、行走机构及布料系统;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门架系统的下端;布料系统包括回转座、回转组件、回转动力源及送料管,回转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回转单件。应用本发明的方案,效果是:台车结构精简;行走机构根据工况需要移动台车的位置,继而移动布料系统的位置,操作便捷;布料系统包括回转座、回转组件、回转动力源以及送料管,通过回转动力源、回转座和回转组件的组合,能根据需求调整回转组件的位置,满足不同位置的布料需求;回转单件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满足单个入料口的布料需求或多个入料口同时布料的需求。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布料方法,采用上述衬砌台车进行布料,大大提高布料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及布料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及布料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衬砌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逐窗分层浇筑,入料口会根据施工需要设置2-6层,每层有1-4个入料口或入料窗。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布料,一个入料口对应设置一条输送管道,台车每侧有6-16条输送管路,在布料过程中,需要频繁的将泵送管道与不同的输送管道切换和连接,操作烦琐。在泵管变换浇筑位置时,泵管内部的混凝土容易凝固堵塞,清洗难度大,成本高,影响施工进度。
综上,设计一种管道数量少、便于布料且能满足不同布料需求的台车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数量少、便于布料且能满足不同布料需求(单侧浇筑或双侧同时浇筑)衬砌台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包括门架系统、行走机构以及布料系统;
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门架系统的下端,用于带动整个衬砌台车行走;
所述布料系统包括回转座、回转组件、回转动力源以及送料管,所述回转座设置在所述门架系统上;所述回转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回转单件,所述回转单件包括臂架和设置在臂架上的泵管组,所述泵管组与所述送料管连通,所述臂架设置在所述回转座上,所述回转座与所述回转动力源连接,通过回转动力源控制回转座动作继而带动回转组件进行旋转。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回转座固定式或可移动式设置在所述门架系统上;所述回转单件的回转半径为0.5-9米。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臂架包括第一摆动动力源以及串联设置的臂架A和臂架B,所述臂架A设置在回转座上;所述第一摆动动力源的两端分别连接臂架A和臂架B,用于调节臂架A和臂架B之间的夹角;
所述泵管组包括串联设置的泵管一和泵管二,所述泵管一与所述送料管连通且其设置在所述臂架A上,所述泵管二设置在所述臂架B上。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第一摆动动力源用于调节臂架A和臂架B在水平面内的夹角。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第一摆动动力源用于调节臂架A和臂架B在竖直面内的夹角;所述臂架A铰接在所述回转座上;所述臂架A通过第二摆动动力源可摆动式设置在回转座上,第二摆动动力源用于调节臂架A在竖直面内的摆动角度;所述臂架A和回转座的铰接处与所述泵管一和送料管的铰接处同轴线设置。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臂架B包括1段臂架单件或串联设置的2-4段臂架单件,相邻臂架单件之间通过第一摆动动力源可摆动式连接;所述泵管二包括与臂架单件一一对应设置的1-4段泵管,所述泵管二中位于最末端的泵管为能进行长度调节的伸缩管。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密封对接装置,所述密封对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板、对接管以及锁紧件,所述对接管与泵管组的末端可拆式连接;所述对接管的端部设有弹性件,用于完成对接管和入料口的密封连接,实现带压浇筑;固定连接板设置在入料口上;锁紧件的两端与固定连接板和对接管连接,用于调节固定连接板和对接管的相对位置。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分料输送装置,所述分料输送装置包括分料组件和送料组件;所述分料组件包括分料斗、分料隔板以及操作件,所述分料隔板活动设置在与泵管组对接的分料斗上;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分料隔板连接,用于控制分料隔板动作将经分料斗的物料分成至少一股物料;所述送料组件包括与分料斗相对应设置的至少一组送料单件,用于输送从分料斗来的物料。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回转组件包括两组回转单件,两组所述回转单件中的泵管一通过导向连接件与送料管连通;导向连接件包括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入口与送料管对接连通,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分别与两组所述回转单件中的泵管一对接连通。
应用本发明的衬砌台车,效果是:
1、本发明的衬砌台车包括门架系统、行走机构以及布料系统;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门架系统的下端,用于带动整个衬砌台车行走;所述布料系统包括回转座、回转组件、回转动力源以及送料管,回转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回转单件。台车结构精简;采用布料系统、行走机构和门架系统的组合,行走机构根据工况需要移动台车的位置,继而移动布料系统的位置,操作便捷;布料系统包括回转座、回转组件、回转动力源以及送料管,通过回转动力源、回转座和回转组件的组合,能根据需求调整回转组件的位置,满足不同位置的布料需求;回转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回转单件,采用一组回转单件时,满足单一入料口的布料需求;采用多组回转单件时,一组回转单件使用时,另一组回转单件可以作为备用设备,或者是多组回转单件同时使用,实现多个入料口同时布料,实用性强。
2、本发明中回转座固定式或可移动式设置在所述门架系统上;所述回转单件的回转半径为0.5-9米,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采用固定式安装或可移动式安装,采用可移动式安装时,回转组件的规格(如长度或高度)可以比固定式安装时更小,利于布料。
3、本发明中臂架包括第一摆动动力源及串联设置的臂架A和臂架B,泵管组包括串联设置的泵管一和泵管二,第一摆动动力源控制臂架A和臂架B之间的夹角变换时,直接同步控制泵管一和泵管二两管道的轴线的夹角,便于实现整个回转单件的伸长或缩短操作,使用方便。臂架B包括1-4段臂架单件,泵管二包括与臂架单件相对应的1-4段泵管,根据实际布料距离进行组装;泵管二中位于最末端的泵管采用伸缩管,可以调节长度,实用性强。相邻臂架单件之间通过第一摆动动力源可摆动式连接(第一摆动动力源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段臂架单件上),第一摆动动力源为伸缩件或伸缩件与连杆机构的组合,伸缩件为伸缩油缸或气缸。
4、本发明中回转单件有两种动作方式:第一种,第一摆动动力源用于调节臂架A和臂架B在水平面内的夹角,且回转动力源带动回转座和回转单件在水平面内进行转动,既能满足同层不同入料口的布料需求,又能将整个回转单件收拢至同一平面内,便于整个回转单件的位置调节;第二种,第一摆动动力源用于调节臂架A和臂架B在竖直面内的夹角,第二摆动动力源用于调节臂架A在竖直面内的摆动角度,既能满足不同层不同入料口的布料需求,又能将整个回转单件收拢至同一竖直内,便于整个回转单件的位置调节。
5、本发明中密封对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板、对接管以及锁紧件,结构精简;密封对接装置的设计,能实现泵管组和入料口的完全密封连接,实现带压浇筑(即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存在一定压力)。
6、本发明中还包括分料输送装置,分料输送装置包括分料组件和送料组件;所述分料组件包括分料斗、分料隔板以及操作件。分料组件能将由泵管组来的物料分成一股或多股,送料组件连通分料斗和入料口,满足单个入料口入料或者多个入料口同时入料的需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布料方法,采用上述的衬砌台车进行布料,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阶段:将布料系统组装在衬砌台车的门架系统上;通过行走机构带动整个衬砌台车移动至相应工位;
下层及中层布料:回转动力源驱动回转座在水平面内旋转至适当位置;通过控制第一摆动动力源和第二摆动动力源调节布料系统中臂架及泵管组的位置;将送料管的两端与混凝土输送管道以及泵管组分别进行对接;将泵管组的出口端和入料口进行对接,或者是,将分料输送装置中分料斗与泵管组的出口端对接,分料输送装置中送料单件的出口端与下层或中层的入料口对接,通过操作件调整好分料隔板的位置;启动混凝土输送管道上的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混凝土输送;
上层布料:回转动力源驱动回转座在水平面内旋转至适当位置;通过控制第一摆动动力源和第二摆动动力源调节布料系统中臂架及泵管组的位置;将泵管组的出口端和入料口进行对接;启动混凝土输送管道上的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混凝土输送;
顶部布料:回转动力源驱动回转座在水平面内旋转至适当位置;通过控制第一摆动动力源和第二摆动动力源调节布料系统中臂架及泵管组的位置,将泵管组的出口端与顶部的入料口对接,启动混凝土输送管道上的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混凝土输送。
应用本发明的布料方法,采用独特的衬砌台车,采用管道数量极少的布料系统即可实现高效布料,减少管道数量,节省空间,便于通风管道的安装,减少管道更换和清洗工作,大大提高布料效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中衬砌台车进行下层布料时的部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回转单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泵管组与入料口对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分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衬砌台车进行中层布料时的部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衬砌台车进行上层布料时的部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衬砌台车准备顶部布料时的部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其中,1、门架系统,1.1、托架组成,2、模板系统,2.1、左侧模板,2.2、右侧模板,2.3、顶模板,2.4、入料口,3、对接溜槽,4、布料系统,4.1、回转座,4.2、泵管组,4.21、泵管一,4.22、泵管二,4.3、臂架,4.31、臂架A,4.32、臂架B,4.4、送料管,4.5、导向连接件,5、密封对接装置,5.1、固定连接板,5.2、对接管,5.3、锁紧件,5.4、弹性件,5.5、螺钉,6、分料输送装置,6.1、分料组件,6.11、分料斗,6.12、分料隔板,6.13、操作件,6.14、转动轴,6.2、送料组件,6.21、送料单件,6.3、过渡管,7、隧道衬砌面,8、施工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
一种衬砌台车,详见图1-7,包括门架系统1、模板系统2、行走机构以及布料系统4,详情如下:
所述门架系统1包括下部门架以及设置在下部门架上的托架组成1.1,托架组成1.1可以是桁架片结构。桁架片中各连杆的位置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在满足承重的基础上,能有效避免与布料系统的干涉即可,如台车中心位置模板顶面和骨架间的净高度不小于1.3米。
所述模板系统2包括至少一块与隧道壁面相匹配的模板,本实施例示意了左侧模板2.1、右侧模板2.2和顶模板2.3,左侧模板2.1、右侧模板2.2和顶模板2.3上均设有入料口2.4。
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门架系统1中下部门架的下端,用于带动整个衬砌台车行走。此处的行走机构为轮胎式行走或链轮式行走,行走机构上设有转向机构,利于行走机构带动整个衬砌台车进行行走和转向,转向机构可参见现有技术。
所述布料系统4包括回转座4.1、回转组件、回转动力源以及送料管4.4,详情如下:
所述回转座4.1设置在所述门架系统1上,所述回转座4.1固定式或可移动式设置在所述门架系统1上,可移动式主要采用小车和行走轨道的匹配,小车带动回转座能在行走轨道上进行行走,具体行走方向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回转动力源可采用回转驱动装置,如涡轮蜗杆的组合。送料管的出口端可以贯穿回转座与回转座同中心轴线设置。
所述回转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回转单件,图2中示意了两组,所述回转单件包括臂架4.3和设置在臂架4.3上的泵管组4.2,所述泵管组4.2与所述送料管4.4连通,所述臂架4.3设置在所述回转座4.1上,所述回转座4.1与所述回转动力源连接,通过回转动力源控制回转座动作继而带动回转组件进行旋转。此处优选的:所述回转单件的回转半径为0.5-9米,即回转单件中臂架和泵管组收拢后进行旋转调节时的最小长度,转动过程中不会碰到障碍物。
本实施例中,臂架和泵管组的结构如下:
所述臂架4.3包括第一摆动动力源以及串联设置的臂架A(标号为4.31)和臂架B(标号为4.32),所述臂架A设置在回转座4.1上;所述第一摆动动力源的两端分别连接臂架A和臂架B,用于调节臂架A和臂架B之间的夹角。臂架A和臂架B的长度为0.5-3米,臂架整体展开后总长度范围为2-9米。臂架B可以采用单段臂架单件或串联设置的1-4段臂架单件,相邻臂架单件之间也采用第一摆动动力源进行可摆动式连接。
所述泵管组4.2包括串联设置的泵管一4.21和泵管二4.22,所述泵管一4.21与所述送料管4.4连通且其设置在所述臂架A上,所述泵管二4.22设置在所述臂架B上。泵管二采用一段泵管或与臂架单件一一对应设置的臂架单件,泵管跟随臂架单件进行动作。泵管二中最后一段泵管为能进行伸缩来调节长度的泵管。
本实施例中臂架和泵管组的调节形式有两种,具体如下:
1、第一种,第一摆动动力源用于调节臂架A和臂架B在水平面内的夹角,此种方式具体是:回转动力源带动回转座转动,继而带动回转单件在水平面内进行转动;第一摆动动力源动作,同步带动回转单件内臂架和泵管组进行伸缩。实现整个回转单件在水平面内的收拢和打开。
2、第二种,所述第一摆动动力源用于调节臂架A和臂架B在竖直面内的夹角;所述臂架A铰接在所述回转座4.1上;所述臂架A通过第二摆动动力源可摆动式设置在回转座4.1上,第二摆动动力源用于调节臂架A在竖直面内的摆动角度;所述臂架A和回转座4.1的铰接处与所述泵管一4.21和送料管4.4的铰接处同轴线设置,此种方式具体是:回转动力源带动回转座转动,继而带动回转单件在水平面内进行转动;第二摆动动力源用于调节臂架A(即整个回转单件)在竖直面内的摆动角度;第一摆动动力源动作,同步带动回转单件内臂架和泵管组进行伸缩。实现整个回转单件在竖直面内的收拢和打开(收拢后为Z字形等形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摆动动力源和第二摆动动力源均为伸缩件,优选伸缩气缸或油缸。
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泵管二4.22为长度可调式管道结构,可根据布料需求调节泵管二的长度,满足不同距离布料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回转组件包括两组回转单件,两组所述回转单件中的泵管一4.21通过导向连接件4.5与送料管4.4连通;所述导向连接件4.5包括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入口与送料管4.4对接连通,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分别与两组所述回转单件中的泵管一4.21对接连通。此处导向连接件4.5为Y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对接装置5,所述密封对接装置5包括固定连接板5.1、对接管5.2以及锁紧件5.3,所述对接管与泵管组的末端可拆式连接(如采用内螺纹和外螺纹匹配设置),详见图3;所述对接管5.2的端部设有弹性件5.4(优选采用螺钉5.5进行可拆卸式连接,便于更换),用于完成对接管和入料口的密封连接,实现带压浇筑;固定连接板5.1设置在入料口上;锁紧件5.3的两端与固定连接板和对接管,用于调节固定连接板和对接管的相对位置。弹性件可以为橡胶材质或其他密封圈类材质。入料口处优选设置喇叭口,便于快速对接。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分料输送装置6,所述分料输送装置6包括分料组件6.1和送料组件6.2;所述分料组件6.1包括分料斗6.11、分料隔板6.12以及操作件6.13,详见图4,所述分料隔板6.12活动设置在与泵管组对接的分料斗6.11上,优选采用转动轴6.14活动设置;所述操作件6.13与所述分料隔板6.12连接,用于控制分料隔板6.12动作将经分料斗6.11的物料分成至少一股物料;所述送料组件6.2包括与分料斗6.11相对应设置的至少一组送料单件6.21,用于输送从分料斗来的物料。通过控制操作件,实现分料隔板将分料斗分成左侧一股物料、右侧一股物料或左右两股物料,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分料方式,满足布料需求即可。本实施例中优选送料单件6.21采用过渡管6.3与分料斗无缝连接。
应用本实施例的衬砌台车进行布料,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阶段:将布料系统组装在衬砌台车的门架系统上;通过行走机构带动整个衬砌台车移动至相应工位,衬砌台车行走至相应的施工工位(即施工地面8),立模,使得模板系统2与隧道衬砌面7相匹配。
下层布料,详见图1:准备分料输送装置6和对接溜槽3;回转动力源驱动回转座在水平面内旋转至适当位置;通过控制第一摆动动力源和第二摆动动力源调节布料系统中臂架及泵管组的位置;将送料管的两端与混凝土输送管道以及泵管组分别进行对接;将分料输送装置中分料斗与泵管组的出口端对接,分料输送装置中送料单件的出口端与对接溜槽3对接,对接溜槽3与下层或中层的入料口对接,通过操作件调整好分料隔板的位置;启动混凝土输送管道上的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混凝土输送。
中层布料,详见图5:回转动力源驱动回转座在水平面内旋转至适当位置;通过控制第一摆动动力源和第二摆动动力源调节布料系统中臂架及泵管组的位置;将送料管的两端与混凝土输送管道以及泵管组分别进行对接;将泵管组的出口端和入料口进行对接,或者是,将分料输送装置中分料斗与泵管组的出口端对接,分料输送装置中送料单件的出口端与下层或中层的入料口对接,通过操作件调整好分料隔板的位置;启动混凝土输送管道上的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混凝土输送。
上层布料,详见图6:回转动力源驱动回转座在水平面内旋转至适当位置;通过控制第一摆动动力源和第二摆动动力源调节布料系统中臂架及泵管组的位置;将泵管组的出口端和入料口进行对接(调整泵管二的长度);启动混凝土输送管道上的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混凝土输送。
顶部布料,详见图7:回转动力源驱动回转座在水平面内旋转至适当位置;通过控制第一摆动动力源和第二摆动动力源调节布料系统中臂架及泵管组的位置,将泵管组的出口端与顶部的入料口对接,启动混凝土输送管道上的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混凝土输送
下层布料、中层布料、上层布料和顶部布料四种工况中,根据需求选择回转单件的数量和送料单件的数量,满足单个入料口入料或多个入料口同时入料的不同需求。在各种工况进行切换时,先收拢回转单件,利于后续位置调节。
本实施例中回转动力源、第一摆动动力源、第二摆动动力源及混凝土输送泵可采用PLC控制器进行控制其动作,能够实现程序或智能控制,最终可实现智能布料减少对工人依赖和影响,实现快速完成浇筑。
应用本实施例的方案,效果是:采用本实施例的布料系统,用少量的管路即可浇筑大量入料位置,大大简化了输送管路;回转单件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一个时,与泵送装置的出口管路始终连通;采用两个时,结合Y形分料可选择性单侧入料或一分为二两侧同时入料,减少换位和清洗;布料系统结构精简,不占用门架系统下部通行空间,便于施工人员或其他设备通过以及便于安装通风管道;可结合控制器(如PLC控制器)进行操作和控制,实现智能布料,减少对工人的依赖,且提高布料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架系统(1)、行走机构以及布料系统(4);
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门架系统(1)的下端,用于带动整个衬砌台车行走;
所述布料系统(4)包括回转座(4.1)、回转组件、回转动力源以及送料管(4.4),所述回转座(4.1)设置在所述门架系统(1)上;所述回转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回转单件,所述回转单件包括臂架(4.3)和设置在臂架(4.3)上的泵管组(4.2),所述泵管组(4.2)与所述送料管(4.4)连通,所述臂架(4.3)设置在所述回转座(4.1)上,所述回转座(4.1)与所述回转动力源连接,通过回转动力源控制回转座动作继而带动回转组件进行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座(4.1)固定式或可移动式设置在所述门架系统(1)上;所述回转单件的回转半径为0.5-9米。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4.3)包括第一摆动动力源以及串联设置的臂架A(4.31)和臂架B(4.32),所述臂架A设置在回转座(4.1)上;所述第一摆动动力源的两端分别连接臂架A和臂架B,用于调节臂架A和臂架B之间的夹角;
所述泵管组(4.2)包括串联设置的泵管一(4.21)和泵管二(4.22),所述泵管一(4.21)与送料管(4.4)连通且其设置在所述臂架A上,所述泵管二(4.22)设置在所述臂架B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第一摆动动力源用于调节臂架A和臂架B在水平面内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动力源用于调节臂架A和臂架B在竖直面内的夹角;
所述臂架A铰接在所述回转座(4.1)上;所述臂架A(4.31)通过第二摆动动力源可摆动式设置在回转座(4.1)上,第二摆动动力源用于调节臂架A在竖直面内的摆动角度;
所述臂架A和回转座(4.1)的铰接处与所述泵管一(4.21)和送料管(4.4)的铰接处同轴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B包括1段臂架单件或串联设置的2-4段臂架单件,相邻臂架单件之间通过第一摆动动力源可摆动式连接;
所述泵管二包括与臂架单件一一对应设置的1-4段泵管,所述泵管二中位于最末端的泵管为能进行长度调节的伸缩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对接装置(5),所述密封对接装置(5)包括固定连接板(5.1)、对接管(5.2)以及锁紧件(5.3),对接管与泵管组的末端可拆式连接;对接管(5.2)的端部设有弹性件(5.4),用于完成对接管和入料口之间的密封连接,实现带压浇筑;固定连接板(5.1)设置在入料口上;锁紧件(5.3)的两端与固定连接板和对接管连接,用于调节固定连接板和对接管的相对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料输送装置(6),所述分料输送装置(6)包括分料组件(6.1)和送料组件(6.2);
所述分料组件(6.1)包括分料斗(6.11)、分料隔板(6.12)以及操作件(6.13),所述分料隔板(6.12)活动设置在与泵管组对接的分料斗(6.11)上;所述操作件(6.13)与所述分料隔板(6.12)连接,用于控制分料隔板(6.12)动作将经分料斗(6.11)的物料分成至少一股物料;
所述送料组件(6.2)包括与分料斗(6.11)相对应设置的至少一组送料单件,用于输送从分料斗来的物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组件包括两组回转单件,两组所述回转单件中的泵管一(4.21)通过导向连接件(4.5)与送料管(4.4)连通;
所述导向连接件(4.5)包括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入口与送料管(4.4)对接连通,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分别与两组所述回转单件中的泵管一(4.21)对接连通。
10.一种布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衬砌台车进行布料,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阶段:将布料系统组装在衬砌台车的门架系统上;通过行走机构带动整个衬砌台车移动至相应工位;
下层及中层布料:回转动力源驱动回转座在水平面内旋转至适当位置;通过控制第一摆动动力源和第二摆动动力源调节布料系统中臂架及泵管组的位置;将送料管的两端与混凝土输送管道以及泵管组分别进行对接;将泵管组的出口端和入料口进行对接,或者是,将分料输送装置中分料斗与泵管组的出口端对接,分料输送装置中送料单件的出口端与下层或中层的入料口对接,通过操作件调整好分料隔板的位置;启动混凝土输送管道上的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混凝土输送;
上层布料:回转动力源驱动回转座在水平面内旋转至适当位置;通过控制第一摆动动力源和第二摆动动力源调节布料系统中臂架及泵管组的位置;将泵管组的出口端和入料口进行对接;启动混凝土输送管道上的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混凝土输送;
顶部布料:回转动力源驱动回转座在水平面内旋转至适当位置;通过控制第一摆动动力源和第二摆动动力源调节布料系统中臂架及泵管组的位置,将泵管组的出口端与顶部的入料口对接,启动混凝土输送管道上的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混凝土输送。
CN202010368414.5A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及布料方法 Pending CN1113960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8414.5A CN111396092A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及布料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8414.5A CN111396092A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及布料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6092A true CN111396092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33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68414.5A Pending CN111396092A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及布料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609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1830A (zh) * 2020-09-29 2020-12-04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隧道衬砌双臂式泵车对隧道衬砌的施工方法
CN113958340A (zh) * 2020-07-21 2022-01-21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衬砌台车浇注机构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8340A (zh) * 2020-07-21 2022-01-21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衬砌台车浇注机构及方法
CN113958340B (zh) * 2020-07-21 2024-01-23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衬砌台车浇注机构及方法
CN112031830A (zh) * 2020-09-29 2020-12-04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隧道衬砌双臂式泵车对隧道衬砌的施工方法
CN112031830B (zh) * 2020-09-29 2022-03-01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隧道衬砌双臂式泵车对隧道衬砌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19768A (en) Apparatus for horizontally casting concrete
CN111396092A (zh) 一种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及布料方法
US3015258A (en) Paving material spreader
EP3947861B1 (de) Vorrichtung für das ausbringen eines fluiden prozesswerkstoffs
CN106499159B (zh) 一体化全自动墙面粉刷机组及其使用方法
CN111350526A (zh) 一种无门架衬砌台车旋转浇筑式布料机的使用方法
CN111957476A (zh) 桥梁自动涂装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8590691A (zh) 一种掘进机及其水射流喷头
CN212272233U (zh) 一种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
CN206030206U (zh) 一种预制件生产线
CN112727098B (zh) 一种混凝土分料及管路清洗方法
CN206308976U (zh) 一体化全自动墙面粉刷机组
CN112031829B (zh) 一种隧道衬砌双臂式泵车
CN107558737A (zh) 一种建筑工地混凝土泵车用出料管移动装置
CN209385149U (zh) 浇筑口机构及衬砌台车的自动浇筑系统
CN111425223A (zh) 一种隧道衬砌用布料系统及台车
CN206030209U (zh) 一种预制件生产线
CN109483717A (zh) 一种构件生产线
US3458958A (en) Apparatus for honing flanges in cast concrete pipe
CN206186075U (zh) 一种预制件生产线
CN212272232U (zh) 一种隧道衬砌用布料系统及台车
CN109849150A (zh) 一种移动式水泥制品3d打印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4776332A (zh) 一种既有隧道病害整治维修列车组
CN106272940A (zh) 一种预制件生产线
CN211081864U (zh) 掘进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