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5252A - 一种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5252A
CN111395252A CN202010201633.4A CN202010201633A CN111395252A CN 111395252 A CN111395252 A CN 111395252A CN 202010201633 A CN202010201633 A CN 202010201633A CN 111395252 A CN111395252 A CN 111395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ing
plant
area
ecological
pla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016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延军
苏洪林
陈晓熹
陈泽敏
叶自慧
胡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andsca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andsca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andsca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andscap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016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52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5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52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00Equipment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general hydraulic engineering, e.g. protection of constructions against ice-stra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0Cultivation of turf, lawn or the like;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2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39/00Feeding or drinking appliances for poultry or other birds
    • A01K39/01Feeding devices, e.g. chainfeed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06Moles; Piers; Quays; Quay walls; Groynes; Breakwaters ; Wave dissipating walls; Quay equip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8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rming

Landscapes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tany (AREA)
  • Bird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园林规划领域的一种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及其构建方法。结构包括种植区、种植区与河道之间的第一过渡区、种植区与陆地之间的第二过渡区,种植区与第一过渡区的连接处为第一交界带种植高大乔木植物,种植区与第二过渡区的连接处为第二交界带种植灌木,第一过渡区内设置浅滩,浅滩内设置有鸟类喂食台,第二过渡区内铺设草坪,所述第二过渡区内还设置有雨水花园,雨水花园底部与河道连通,所述种植区内种植吸引野生鸟类取食的生态景观植物。本发明在对缓冲带结构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对种植方法进行了具体规划,吸引目标飞禽停留或驻扎,增加物种多样性的同时提高生物群落的环境抵抗力,提高群落自我调节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生活质量,因此,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社会组织开始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由于城市下垫面是人造的下垫面,人为的建筑面积占绝对优势,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排放出大量废气和热量,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城市出现了与郊区显然不同的局地气候,即城市气候。城市气候包括“热岛”、“干岛”、“雨岛”等现象。城市空气的水汽压比郊区水汽压平均低0.3~0.7hPa,相对湿度低4%~6%。由于城市上空存在大量凝结核,加上热岛效应以及城市粗糙表面的阻碍作用,气流作上升运动。因此,城市上空的云量和降水均比郊区多。构建城市生态园林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园林建设不仅能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空气的净化。
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由于气候、空气环境等诸多条件差异,城市与城市园林之间需要建立一条植物缓冲带以维护城市园林内生态自平衡。
在传统概念中植物缓冲带是一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指在河道与陆地交界的一定区域没建设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植物带,在陆地与河道之间、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对于传统的植物缓冲带建设,人们过多的重视植被对面源污染的隔离功能以及河道的水土保持等环境治理功能,对植物缓冲带的生态功能予以忽视,缺乏环保意识。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出现,出现了如铅丝石笼、土工材料结构护岸、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岸、多孔介质结构护岸等新技术。墙式护岸结构稳定,抗水流冲积能力强,但不利于河道景观的绿化美观;坡式护岸可根据岸坡的坡度选择多种护岸结构型式,目前较多采用植草砖护砌,植草砖虽能进行绿化,但形态单一,不利于进一步的河道景观美化,也忽略了对植物缓冲带生态多样性建设的重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包括种植区、种植区与河道之间的第一过渡区、种植区与陆地之间的第二过渡区,种植区与第一过渡区的连接处为第一交界带,种植区与第二过渡区的连接处为第二交界带,所述第一过渡区内设置浅滩,浅滩内设置有鸟类喂食台,第二过渡区内铺设草坪,所述第二过渡区内还设置有雨水花园,雨水花园底部与河道连通,所述种植区内种植吸引野生鸟类取食的生态景观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种植区内还设置有生态空窗区,所述生态空窗区由下到上分别为森林表土层和生态覆盖物层组成,边缘设置有防水土流失的栅栏,第一交界带种植高大乔木植物,第二交界带种植灌木。
具体的,所述第一交界带所种植的高大乔木品种为金丝垂柳、柳杉或枫杨中一种或几种,第二交界带所种植的灌木植物品种为非洲茉莉、木槿、海桐、红花檵木中的一种或几种,第二过渡区草坪所种植草本植物品种为牛筋草、稞草、泽漆、苋类植物、狗牙根之中的一种或几种。
具体的,所述生态景观植物中包含桃金娘、冬红、虾子花、盐肤木、九里香、女贞、拐枣、圆叶乌桕、香樟、冬青。
具体的,所述草坪与陆地之间铺设走道,所述走道表面为彩色沥青路面,在走道下方1-5m内土壤内预先铺设透水砖。
具体的,所述雨水花园自下向上依次铺设砾石层、砂土层、种植土壤层和直径小于5cm的鹅卵石堆叠成的覆盖层,砾石层内埋设穿孔管,覆盖层相对于地表略微向下凹陷形成蓄水坡,在地表下埋设溢水管连通蓄水坡底部和周围河道,蓄水坡上种植植物。
一种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的构建方法,所述生态景观植物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所述种植区土地每亩投放蚯蚓130-180公斤或在地表土壤混和体积比为10%-33.3%的蚯蚓粪;
(2)在所述种植区内散植以拐枣、圆叶乌桕、冬青、樟树为主的高大乔木,沿整个所述区域半闭合围绕种植,相邻两棵高大乔木之间的种植间隔大于10米;
(3)在高大乔木之间种植以盐肤木、九里香、女贞为主的小乔木和以冬红、虾子花、桃金娘为主的灌木,小乔木数量按照150-200平方米区域内种植盐肤木5-8棵,九里香4-5颗,女贞15-20棵,灌木数量按照每150-200平方米区域内种植桃金娘6-7棵,冬红20-25棵,虾子花20-25棵;
(4)其余空间内种植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播撒草籽的密度为5-8g/m2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包括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植物缓冲带基础上增设了雨水花园以提高雨水利用,同时通过引入蚯蚓和蚯蚓粪预处理土地的方式改良土壤环境,增加物种多样性的同时提高生物群落的环境抵抗力。在种植区种植花期、果期较长的植物,并在第一缓冲区设置浅滩和鸟类喂食台,通过提供食物、水源以及栖息地吸引目标飞禽停留或驻扎。本发明在对缓冲带结构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对种植方法进行了具体规划,吸引飞禽停留或驻扎,增加物种多样性的同时提高生物群落的环境抵抗力,提高群落自我调节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生态空窗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雨水花园底面铺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河道,2-第一过渡区,3-第一交界带,4-种植区,5-生态空窗区,51-生态覆盖物层,52-森林表土,53-栅栏,6-第二交界带,7-第二过渡区,8-走道,9-雨水花园,91-砾石层,92-穿孔管,93-砂土层,94-种植土壤层,95-覆盖层,96-溢水管,10-鸟类喂食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种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包括种植区4、种植区4与河道1之间的第一过渡区2、种植区4与陆地之间的第二过渡区7,种植区4与第一过渡区2的连接处为第一交界带3,种植区4与第二过渡区7的连接处为第二交界带6。
城市多种多样的小气候适于很多生物物种的生存,进而丰富了本地的生态多样性,但城市的人造恶劣环境也为很多物种的自然选择增加了相当大的困难。鉴于人造城市形成的小气候对生态多样性的影响,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尽可能避免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扩大绿地面积,建设完整丰富的城市绿化体系,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确保城市建设朝生态平衡健康发展。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同地域不仅气候差异大,水质土壤变化也很明显,这必然造成各地的生物物种的差异。结合地域特色搞好城市绿地系统,使城市绿地系统既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又有本土特色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
首先,在城市绿地建设中,选择乡土树种及植物作为主要或基本造景材料,因为乡土植物既能很好地反映城市所在地域的植被特征,是城市具有鲜明的绿化特色,充分反映地方特色,又能很好的很容易的维持生态平衡,如果在城市绿地建设中不努力开发利用本地植物物种,而是单纯的为了增加植物物种多样性引进外地物种,必然会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市的生态平衡。
其次,引进外地植物物种要把握好度,外来植物物种虽然在丰富植物景观中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如果不加选择盲目过分引进外地植物物种,很可能会造成本地物种的减少,因此在引进植物物种时必须慎重。
再次,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植物配置要因地制宜,在不同空间环境中,要充分体现乡土植物植被群落特征,模拟大自然生物群落。在人造绿地生态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通过建立丰富的多层次的人工植物群落,分考虑当地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和演变规律,不仅能反映乡土风情,且与本地大的生态系统相一致,才能对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起到很好的作用。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在增加群落中植物多样性的同时引入鸟类飞禽,鸟类对生态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城市环境的恶化会对鸟类生存构成很大的威胁。因此,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可以作为环境监测的指标,用来衡量城市绿地生态环境的优劣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可以达到增加群落生态多样性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在水体在于陆地之间设置浅滩为鸟类提供水源,同时利用植物为鸟类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有一部分种子植物为鸟类提供食物,很多鸟类又是植物花粉和种子的传播者,以此来保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此外,鸟类作为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园林鼠害和虫害的作用,保护林地植物的正常生长,鸟类的粪便也为植物提供一定的养基础。
基于上述方案,第一过渡区2内设置浅滩,浅滩内设置有鸟类喂食台10。吸引飞禽栖息,有利于植物缓冲带生物群落的维护和自我调节。大多数鸟类栖息筑巢都依赖植物,适当的乔灌草盖度和多层次的植物群落结构也能够为鸟类提供多样的栖息环境。鸟类会根据自身体型、习性选择不同的营巢场所,一般处于较为安静的环境中,本方案中鸟类喂食台设置于种植区外,可以减少鸟类在林中受人为干扰。
第二过渡区7内铺设草坪,第二过渡区7内还设置有雨水花园9,雨水花园9底部与河道1连通。第二过渡区7草坪所种植草本植物品种为牛筋草、稞草、泽漆、苋类植物、狗牙根之中的一种或几种。
雨水花园9自下向上依次铺设砾石层91、砂土层93、种植土壤层94和直径小于5cm的鹅卵石堆叠成的覆盖层95,砾石层91内埋设穿孔管92,覆盖层95相对于地表略微向下凹陷形成蓄水坡,在地表下埋设溢水管96连通蓄水坡底部和周围河道1,蓄水坡上种植植物。
雨水花园9是浅凹绿地,常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雨水花园9除了能够有效地进行雨水渗透之外,还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有效地去除径流中的悬浮颗粒、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病原体等有害物质;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为昆虫与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通过其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环境中空气的湿度与温度,改善小气候环境;建造成本较低,且维护与管理比草坪简单;与传统的草坪景观相比,雨水花园能够给人以新的景观感知与视觉感受。
种植区4内种植吸引野生鸟类取食的生态景观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种植区4内还设置有生态空窗区5,生态空窗区5由下到上分别为森林表土52层和生态覆盖物层51组成,边缘设置防水土流失的栅栏53。
生态空窗区5森林表层土取自周边建筑施工的表土或森林中的表层土,旨在利用自然存在的表层土中土壤种子库进行自然生长,土壤种子库是指存在于土壤表层凋落物和土壤中全部活性种子的总和,由于种子库中累积了不同时期和环境条件下地上植被产生的种子,森林表土52中含有丰富的土壤种子库,只要具有植被覆盖的建设开挖,其开挖表土均可使用。土壤种子库有利于缓冲带内生物种类的自然筛选和生长,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生态覆盖物层51为园林废弃物加工产品,粒径大小1-5cm,铺设厚度1-2cm,可根据景观需要设计不同颜色的栅栏53以吸引鸟类栖息,森林表土52层52厚度为5-10cm
本发明中所种植物的种类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水土等条件因地制宜。浅滩种植少量水生植物,以本地植物为优先。其余区域可以选择适当增加冬春两季观花观果树种的种类和数量,不仅在萧条的冬季起到极大的美化作用,也能为鸟类过冬补充必需的物质资料,维持鸟类正常生活。按照果实类型合理搭配,适当丰富果实类型,尽量配植一些果期长、果量多的树种,尤其以坚果类和浆果类的挂果树种为主。鸟类在冬春季活动较为频繁,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较高,也最容易受到食物短缺的威胁。灌木植物应选择观赏性强、根系发达的灌木植物,乔木植物区和灌木植物的主要用于移除地表径流和地下潜流中的硝酸盐和酸性物质。草本植物栽种本土草本植物,以恢复本土草本植物为主,其主要功能是拦截悬浮的颗粒物,增加地表粗糙度、截留污染物,同时营养物质以及吸收可溶性养分;此外,草本层以本土植物为主,前期应根据植物长势定期割草机处理,除去株高较高的杂草,以便形成稳定的、物种丰富的缓冲区域。具体的,第一交界带3种植高大乔木植物,其根系深,可以巩固流域堤岸、防止水土流失,综合景观设计,可选种类包括但不限于金丝垂柳、柳杉或枫杨等。第二交界带6所种植的灌木植物种植非洲茉莉、木槿、海桐、红花檵木中的一种或几种,第二过渡区7草坪所种植草本植物为牛筋草、稞草、泽漆、苋类植物、狗牙根之中的一种或几种。生态景观植物中包含桃金娘、冬红、虾子花、盐肤木、女贞、九里香、拐枣、圆叶乌桕、香樟、冬青。
其中,桃金娘属灌木,高可达2米;叶对生,革质,片椭圆形或倒卵形,花常单生,紫红色,萼管倒卵形,萼裂片近圆形,花瓣倒卵形,雄蕊红色,浆果卵状壶形,熟时紫黑色。夏日花开,绚丽多彩,灿若红霞,边开花边结果。成熟果可食,也可酿酒,是鸟类的天然食源。用于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是山坡复绿、水土保持的常绿灌木。花期在4-5月,果期8-10月。
冬红,现将其归类为唇形科冬红属。整体为常绿攀援状灌木,高可达7米;小枝四棱形。叶对生,膜质,卵形或宽卵形,叶缘有锯齿。花序大而密集,颜色鲜艳,具有良好景观价值:聚伞花序常2-6个再组成圆锥状,每聚伞花序一般有3花;花萼朱红色或橙红色,由基部向上扩张成一阔倒圆锥形的碟,直径可达2厘米。春夏两季为开花期。
虾子花,隶属千屈菜科虾子花属,灌木,高3-5米,有长而披散的分枝;叶对生,近革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4厘米,宽l-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上面通常无毛,下面被灰白色短柔毛,且具黑色腺点,有时全部无毛;无柄或近无柄。1-15朵花组成短聚伞状圆锥花序,长约3厘米,被短柔毛;花梗长3-5毫米;萼筒花瓶状,鲜红色,长9-15毫米,裂片矩圆状卵形,长约2毫米;花瓣小而薄,淡黄色,线状披针形,与花萼裂片等长;雄蕊突出萼外;子房矩圆形,2室,花柱细长,超过雄蕊。蒴果膜质,线状长椭圆形,长约7毫米,开裂成2果瓣;种子甚小,卵状或圆锥形,红棕色。花期在春季。
盐肤木,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10米;小枝棕褐色,被锈色柔毛,具圆形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3-6对,叶轴具宽的叶状翅,小叶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叶轴和叶柄密被锈色柔毛;小叶多形,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长6-12厘米,宽3-7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顶生小叶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或圆齿,叶面暗绿色,叶背粉绿色,被白粉,叶面沿中脉疏被柔毛或近无毛,叶背被锈色柔毛,脉上较密,侧脉和细脉在叶面凹陷,在叶背突起;小叶无柄。圆锥花序宽大,多分枝,雄花序长30-40厘米,雌花序较短,密被锈色柔毛;苞片披针形,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小苞片极小,花白色,花梗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雄花花萼外面被微柔毛,裂片长卵形,长约1毫米,边缘具细睫毛;花瓣倒卵状长圆形,长约2毫米,开花时外卷;雄蕊伸出,花丝线形,长约2毫米,无毛,花药卵形,长约0.7毫米;子房不育;雌花:花萼裂片较短,长约0.6毫米,外面被微柔毛,边缘具细睫毛;花瓣椭圆状卵形,长约1.6毫米,边缘具细睫毛,里面下部被柔毛;雄蕊极短;花盘无毛;子房卵形,长约1毫米,密被白色微柔毛,花柱3,柱头头状。核果球形,略压扁,径4-5毫米,被具节柔毛和腺毛,成熟时红色,果核径3-4毫米。花期8-9月,果期10月。
女贞,灌木或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灰褐色。枝黄褐色、灰色或紫红色,圆柱形,疏生圆形或长圆形皮孔。叶片常绿,革质,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6-17厘米,宽3-8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圆形,有时宽楔形或渐狭,叶缘平坦,上面光亮,两面无毛,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4-9对,两面稍凸起或有时不明显;叶柄长1-3厘米,上面具沟,无毛。圆锥花序顶生,长8-20厘米,宽8-25厘米;花序梗长0-3厘米;花序轴及分枝轴无毛,紫色或黄棕色,果实具棱;花序基部苞片常与叶同型,小苞片披针形或线形,长0.5-6厘米,宽0.2-1.5厘米,凋落;花无梗或近无梗,长不超过1毫米;花萼无毛,长1.5-2毫米,齿不明显或近截形;花冠长4-5毫米,花冠管长1.5-3毫米,裂片长2-2.5毫米,反折:花丝长1.5-3毫米,花药长圆形,长1-1.5毫米;花柱长1.5-2毫米,柱头棒状。果肾形或近肾形,长7-10毫米,径4-6毫米,深蓝黑色,成熟时呈红黑色,被白粉;果梗长0-5毫米。花期5-7月,果期7月至翌年5月。
九里香小乔木,高可达8米。枝白灰或淡黄灰色,但当年生枝绿色。叶有小叶3-7片,小叶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两侧常不对称,长1-6厘米,宽0.5-3厘米,顶端圆或钝,有时微凹,基部短尖,一侧略偏斜,边全缘,平展;小叶柄甚短。花序通常顶生,或顶生兼腋生,花多朵聚成伞状,为短缩的圆锥状聚伞花序;花白色,芳香;萼片卵形,长约1.5毫米;花瓣5片,长椭圆形,长10-15毫米,盛花时反折;雄蕊10枚,长短不等,比花瓣略短,花丝白色,花药背部有细油点2颗;花柱稍较子房纤细,与子房之间无明显界限,均为淡绿色,柱头黄色,粗大。果橙黄至朱红色,阔卵形或椭圆形,顶部短尖,略歪斜,有时圆球形,长8-12毫米,横径6-10毫米,果肉有粘胶质液,种子有短的棉质毛。花期4-8月,也有秋后开花,果期9-12月。
拐枣,高大乔木,高10-25米;小枝褐色或黑紫色,被棕褐色短柔毛或无毛,有明显白色的皮孔。叶互生,厚纸质,宽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心形,长8-17厘米,宽6-12厘米,顶端长渐尖或短渐尖,基部截形或心形,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常具整齐浅而钝的细锯齿,上部或近顶端的叶有不明显的齿,稀近全缘,上面无毛,下面沿脉或脉腋常被短柔毛或无毛;叶柄长2-5厘米,无毛。二歧式聚伞圆锥花序,顶生和腋生,被棕色短柔毛;花两性,直径5-6.5毫米;萼片具网状脉或纵条纹,无毛,长1.9-2.2毫米,宽1.3-2毫米;花瓣椭圆状匙形,长2-2.2毫米,宽1.6-2毫米,具短爪;花盘被柔毛;花柱半裂,稀浅裂或深裂,长1.7-2.1毫米,无毛。浆果状核果近球形,直径5-6.5毫米,无毛,成熟时黄褐色或棕褐色;果序轴明显膨大;种子暗褐色或黑紫色,直径3.2-4.5毫米。花期5-7月,果期8-10月。
圆叶乌桕,乔木,高3-12米,全部无毛;小枝粗壮而节间甚短。叶互生,厚,近革质,叶片近圆形,长5-11厘米,宽6-12厘米,顶端圆,稀凸尖,亦偶有不同深浅的凹缺者,基部圆、截平至微心形,全缘,腹面绿色,背面苍白色;中脉在背面显著凸起,侧脉10-15对,从中脉平展发出或略向上弯拱,离缘4-6毫米网结,网脉明显;叶柄圆柱形,纤细,长3-7厘米,顶端具2腺体;托叶小,腺体状,长常为宽的1/2。花单性,雌雄同株,密集成顶生的总状花序,雌花生于花序轴下部,雄花生于花序轴上部或有时整个花序全为雄花。雄花:花梗圆柱形,长1-3毫米;苞片卵形,长和宽近相等约2毫米,顶端锐尖,边缘流苏状,基部两则各具1腺体,每一苞片内有3-6朵花;小苞片狭卵形,长和宽近相等约0.8毫米,顶端撕裂状;花萼杯状,3浅裂,裂片圆,有细齿;雄蕊2枚,罕为1或3枚,花药圆形,花丝极短。雌花:花梗比雄花的粗壮,长约2毫米,苞片与雄花的相似,每一苞片内仅有1朵花;花萼3深裂几乎达基部,裂片阔卵形,宽1-1.2毫米,顶端短尖,边缘具细齿;子房卵形,花柱3,基部合生,柱头外卷。蒴果近球形,直径约1.5厘米;分果爿木质,自宿存的三角柱状的中轴上脱落;种子久悬于中轴上,扁球形,直径约5毫米,顶端具一雅致的小凸点,腹面具1纵棱,外面薄被蜡质的假种皮。花期5-9月,果期7-11月。
香樟,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顶芽广卵形或圆球形,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外面略被绢状毛。枝条圆柱形,淡褐色,无毛。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全缘,软骨质,有时呈微波状,上面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晦暗,两面无毛或下面幼时略被微柔毛,具离基三出脉,有时过渡到基部具不显的5脉,中脉两面明显,上部每边有侧脉1-7条。基生侧脉向叶缘一侧有少数支脉,侧脉及支脉脉腋上面明显隆起下面有明显腺窝,窝内常被柔毛;叶柄纤细,长2-3厘米,腹凹背凸,无毛。圆锥花序腋生,长3.5-7厘米,具梗,总梗长2.5-4.5厘米,与各级序轴均无毛或被灰白至黄褐色微柔毛,被毛时往往在节上尤为明显。花绿白或带黄色,长约3毫米;花梗长1-2毫米,无毛。花被外面无毛或被微柔毛,内面密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锥形,长约1毫米,花被裂片椭圆形,长约2毫米。能育雄蕊9,长约2毫米,花丝被短柔毛。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箭头形,长约1毫米,被短柔毛。子房球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柱长约1毫米。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径6-8毫米,紫黑色;果托杯状,长约5毫米,顶端截平,宽达4毫米,基部宽约1毫米,具纵向沟纹。花期4-5月,果期8-11月。
冬青常绿乔木,一般高达13米;树皮灰色或淡灰色,有纵沟,小枝淡绿色,无毛。当年生小枝呈浅灰色,圆柱形,具有细棱;二至多年生枝具不明显的小皮孔,叶痕新月形,凸起。花期4-6月,果期7-12月
本发明实施例在根据南方常见城市野生鸟类的生物、生态学特征,结合不同季节的花期、果期筛选出吸引鸟类取食的桃金娘、冬红、虾子花、盐肤木、九里香、拐枣、圆叶乌桕、香樟、冬青等9种植物营造具有乔木-灌木分层的植物群落,并使其与公园选定的区域植物成为一体,营造出吸引野生鸟类的生态景观,有效达到了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目的,同时实现景观的优化和美化。
一种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的构建方法,生态景观植物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植区4土地每亩投放蚯蚓130-180公斤或在地表土壤混和体积比为10%-33.3%的蚯蚓粪;
(2)在种植区4内散植以拐枣、圆叶乌桕、冬青、樟树为主的高大乔木,沿整个区域半闭合围绕种植,相邻两棵高大乔木之间的种植间隔大于10米;
(3)在高大乔木之间种植以盐肤木、九里香、女贞为主的小乔木和以冬红、虾子花、桃金娘为主的灌木,小乔木数量按照150-200平方米区域内种植盐肤木5-8棵,九里香4-5颗,女贞15-20棵,灌木数量按照每150200平方米区域内种植桃金娘67棵,冬红2025棵,虾子花2025棵;
(4)其余空间内种植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播撒草籽的密度为5-8g/m2。
种植区4种植前对土地进行预处理。在没有严重盐碱化或没有严重污染的中性土地或轻微盐碱化地表以下播撒太平2号蚯蚓,每亩投放130-180公斤。盐碱化及污染较严重的土壤环境脆弱,不适宜蚯蚓生存,以蚯蚓粪混入土壤中对土壤进行改良,具体做法是现在土地表面铺设3-5cm厚的蚯蚓粪,再对土地表面15-30cm土壤翻耕,使蚯蚓粪与地表土壤充分搅拌均匀。预处理后再在土地表面进行植物种植、移栽等操作。蚯蚓粪改良盐碱地最大的好处是一次性解决问题。因为蚯蚓粪松软无异味、团粒结构好、保水能力强,富含植物所需的常量元素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腐殖酸、胡敏酸、植物生长激素和土壤有益微生物。
“太平二号”蚯蚓是美国的红蚯蚓和日本的花蚯蚓杂交而成。该品种个体较小,一般体长90~150毫米,体宽3~5毫米,性成熟时平均每条重0.52克。太平二号蚯蚓干体蛋白质含量57.02%~64%。是繁殖率高、适应性强的良种。
在植物的后期管理上,对于喜欢在树枝上筑巢的鸟类一般选择冠幅较大的乔木,在人工管理时应注意对树枝的适当保留;对于喜欢在树洞里筑巢的鸟类来说,需适当保留古树和朽木的树洞,可以增加该种鸟类在公园中的繁殖。此外,研究表明,在乔木层繁殖营巢的鸟类分布与乔木的冠幅关系密切,对于部分在灌丛中繁殖的鸟类,灌丛密度是决定其繁殖分布的主要因子。
具体的,草坪与陆地之间铺设走道8,走道8表面为彩色沥青路面,在走道8下方1-5m内土壤内预先铺设透水砖。具体的,草坪与陆地之间铺设走道8,走道8为植草砖步道,使植物缓冲带在治理环境的同时具备相应的观赏性,为缓冲带的维护、游人游乐游玩、植物缓冲带外侧的功能区作业提供便捷。优选的,在走道8下方1-5m内土壤内预先铺设透水砖。透水砖加强草坪地下水的渗透和排散,有利于草坪的维护。
走道8设置在第二过渡区7外侧目的在于将人类活动与种植区4的动物活动隔离,避免人类活动影响种植区4内生物自然活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区、种植区与河道之间的第一过渡区、种植区与陆地之间的第二过渡区,种植区与第一过渡区的连接处为第一交界带,种植区与第二过渡区的连接处为第二交界带,所述第一过渡区内设置浅滩,浅滩内设置有鸟类喂食台,第二过渡区内铺设草坪,所述第二过渡区内还设置有雨水花园,雨水花园底部与河道连通,所述种植区内种植吸引野生鸟类取食的生态景观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种植区内还设置有生态空窗区,所述生态空窗区由下到上分别为森林表土层和生态覆盖物层组成,边缘设置有防水土流失的栅栏,第一交界带种植高大乔木植物,第二交界带种植灌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界带所种植的高大乔木品种为金丝垂柳、柳杉或枫杨中一种或几种,第二交界带所种植的灌木植物品种为非洲茉莉、木槿、海桐、红花檵木中的一种或几种,第二过渡区草坪所种植草本植物品种为牛筋草、稞草、泽漆、苋类植物、狗牙根之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景观植物中包含桃金娘、冬红、虾子花、盐肤木、九里香、女贞、拐枣、圆叶乌桕、香樟、冬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草坪与陆地之间铺设走道,所述走道表面为彩色沥青路面,在走道下方1-5m内土壤内预先铺设透水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花园自下向上依次铺设砾石层、砂土层、种植土壤层和直径小于5cm的鹅卵石堆叠成的覆盖层,砾石层内埋设穿孔管,覆盖层相对于地表略微向下凹陷形成蓄水坡,在地表下埋设溢水管连通蓄水坡底部和周围河道,蓄水坡上种植植物。
6.一种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景观植物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所述种植区土地每亩投放蚯蚓130-180公斤或在地表土壤混和体积比为10%-33.3%的蚯蚓粪;
(2)在所述种植区内散植以拐枣、圆叶乌桕、冬青、樟树为主的高大乔木,沿整个所述区域半闭合围绕种植,相邻两棵高大乔木之间的种植间隔大于10米;
(3)在高大乔木之间种植以盐肤木、九里香、女贞为主的小乔木和以冬红、虾子花、桃金娘为主的灌木,小乔木数量按照150-200平方米区域内种植盐肤木5-8棵,九里香4-5颗,女贞15-20棵,灌木数量按照每150-200平方米区域内种植桃金娘6-7棵,冬红20-25棵,虾子花20-25棵;
(4)其余空间内种植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播撒草籽的密度为5-8g/m2
CN202010201633.4A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Pending CN1113952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1633.4A CN111395252A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1633.4A CN111395252A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5252A true CN111395252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27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01633.4A Pending CN111395252A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52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68369A (zh) * 2022-09-20 2023-01-06 北京市园林绿化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减少植源性污染的植物群落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55159A (ja) * 2003-11-26 2005-06-16 Makino Green:Kk 湛水法面における植生基盤および湛水法面の緑化方法
CN102249416A (zh) * 2011-05-06 2011-11-23 北京锡兰石环境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湖岸缓冲带生态重建的方法
CN108821510A (zh) * 2018-05-03 2018-11-16 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湿地系统
CN110205976A (zh) * 2019-06-26 2019-09-06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多功能河岸生物多样性维持结构与构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55159A (ja) * 2003-11-26 2005-06-16 Makino Green:Kk 湛水法面における植生基盤および湛水法面の緑化方法
CN102249416A (zh) * 2011-05-06 2011-11-23 北京锡兰石环境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湖岸缓冲带生态重建的方法
CN108821510A (zh) * 2018-05-03 2018-11-16 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湿地系统
CN110205976A (zh) * 2019-06-26 2019-09-06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多功能河岸生物多样性维持结构与构建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殷利华: "《城市雨水花园营建理论与实践》", 31 December 2018,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郎跃深等: "《蚯蚓养殖关键技术与应用》", 31 May 2015,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68369A (zh) * 2022-09-20 2023-01-06 北京市园林绿化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减少植源性污染的植物群落
CN115568369B (zh) * 2022-09-20 2024-05-03 北京市园林绿化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减少植源性污染的植物群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nning Field guide to fynbos
Rock The indigenous trees of the Hawaiian Islands
Hallam Plant usage and management in Southwest Australian Aboriginal societies
Peterken Meadows
CN104885923A (zh) 一种木荷杂交育种的方法
CN106069458A (zh) 一种柚的育苗方法
CN108293702A (zh) 一种草莓露地栽培方法
Heslop-Harrison Pinguicula L.
CN102415309A (zh) 一种梅花型保水肥油茶栽植方法
CN110810100B (zh) 一种紫楠冬季播种育苗造林的方法
CN104871906A (zh) 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柿子果的栽培方法
Illick et al. The ailanthus tree in Pennsylvania
Sealy Arbutus unedo
CN111395252A (zh) 一种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N105027961B (zh) 一种农林间作食用玫瑰栽培方法
CN106879414A (zh) 一种高山云雾茶的种植方法
Goel et al. Oak tasar culture: aboriginal of Himalayas
Pérez Human impact on the high páramo landscape of the Venezuelan Andes
Stein Umbellularia californica (Hook. & Arn.) Nutt
Gavrielides THE IMPACT OF OLIVE GROWING ON THE LANDSCAPE IN THE FOURNI VALLEY* Olive Growing in the Fourni Valley
CN105580690B (zh) 杨梅林下套作马兰有机栽培方法
Singh Seabuckthorn: modern cultivation technologies
Burtt A botanical reconnaissance in the Virunga Volcanoes of Kigezi Ruanda, Kivu
Gardner et al. 372. FITZROYA CUPRESSOIDES: Cupressaceae
Beaubaire Native perennials: North American beaut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