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5309A - 一种梅花型保水肥油茶栽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梅花型保水肥油茶栽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5309A
CN102415309A CN2011102909443A CN201110290944A CN102415309A CN 102415309 A CN102415309 A CN 102415309A CN 2011102909443 A CN2011102909443 A CN 2011102909443A CN 201110290944 A CN201110290944 A CN 201110290944A CN 102415309 A CN102415309 A CN 102415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ing
soil
plum blossom
tea
see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09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
伍华
余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LVJ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LVJ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LVJ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LVJ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909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153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15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53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梅花型保水肥油茶栽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苗木选择、造林整地、栽植苗木、后期管理等步骤;所述的造林整地是以山顶为梅花中心,从上到下,开垦出梅花型的样式,每片梅花瓣之间互相独立,又互相连接,梅花瓣之间可保持原生态草本,不开垦。本发明不仅有效减少了大水导致的水土流失,还能最大程度的锁水,在干旱时节抗旱性更强;还能起到很好的保肥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梅花型保水肥油茶栽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植方法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针对水土流失、保水、保肥有效的梅花型油茶栽植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其主产南方,茶油色清味香,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油。茶油是一种不干性油,可加工制成机器润滑油、铁器防锈油等,油茶常绿、树干光滑,叶厚革质,有防火作用,是营造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油茶是喜长树种,异花授粉植物,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油茶树高达4~6米,一般2~3米。树皮淡褐色,光滑。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长3-10厘米,宽1.5-4.5厘米。花顶生或腋生,两性花,白色,直径6-9厘米,花瓣倒卵形,顶端常二裂。蒴果球形、扁圆形、橄榄形,直径3-4厘米,果瓣厚而木质化,内含种子。种子茶褐色或黑色,三角状,有光泽。
油茶分布区的北界在淮河-秦岭一线;南界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东界为东南海岸和台湾;西界是云南的怒江流域和青藏高原的东缘。垂直分布在东部地区一般在海拔800米以下,西部地区可达海拔2000米。油茶以种子、插条或嫁接繁殖。为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多采用插条或嫁接育苗,然后进行栽植造林,最适造林季节是立春到惊蛰,也有在10月份进行的。直播造林以冬季最好。种子含油30%以上,供食用及润发、调药,可制蜡烛和肥皂,也可作机油的代用品;果壳可提栲胶、皂素、糠醛等。
在国家重视并开始解决了油茶良种问题以后,油茶的栽培技术欠缺目前是影响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种植油茶大致有三种造林方式:1、全面整地,适用于坡度在15度以下的缓坡和平地;2、带状整地,适用于15度以上,25度以下的低丘;3、块状整地,适用于坡度较陡的地势。根据造林地水土流失状况和劳动力及经营方式的不同可采用块状和带状整地。自70年代初开始浙江普遍推广修筑水平梯地种油茶的经验,在水平梯带上栽植油茶、间种农作物或生产“三油”(油茶、油菜、花生)都取得良好的水土保持、增加收益的效果。具体做法:根据行距(8~9米)挖环山水平梯带,带外用大块草皮重叠切坑,带内侧开一形似竹节的竹节沟(宽40~50厘米,深30~40厘米),能有效地起到蓄水保土抗旱的作用,带面宽1.2~1.5米。
块状整地方式适宜于皖南山区和大部分南方丘陵地区种植油茶,然而未形成完整的种植方案,在土壤利用率和水土保持方面也未达到很好的效果。
CN 101611689B公开了一种油茶矮密早丰采穗园的营建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操作步骤是先选择圃地后进行圃地耕作,再选取1年~1年半生油茶优良无性系苗建圃,并于次年春季按0.5m×0.6m~0.45m×0.5m的密度种植;然后再对采穗树进行管理,包括土壤管理、树体管理及树体的生长调控和控制采穗的强度。该发明营建方法具有采穗圃建设周期短、产量高、操作简单及成本低的优点。但是该方法只能应用于光照充足、便于排水灌溉的缓坡地做圃地,如果应用于坡度较大的丘陵山区,在土壤利用率以及水土保持方面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不利于油茶的生长。
申请人在检索大量专利后,发现油茶栽植方法方面的专利较少,能够解决如何在坡度较大地区保持水土,使肥料不过度流失,肥效持久问题的专利更少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皖南山区和大部分南方丘陵地区种植油茶,却未形成完整的种植方案,在土壤利用率和水土保持方面也未达到很好的效果,在坡度较大地区种植油茶存在的土壤利用率低、水土流失等问题,提供一套完整的针对防水土流失、保水、保肥有效的栽培新技术--梅花型保水肥油茶栽植方法。本发明区域性和针对性较强,适合皖南及南方丘陵山区,坡度在20度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梅花型保水肥油茶栽植方法,包括苗木选择、造林整地、栽植苗木、后期管理,其中,所述的造林整地方法为,以山顶为梅花中心,从上到下,开垦出梅花型的样式,每片梅花瓣之间互相独立,又互相连接,梅花瓣之间约30-50厘米的土壤可保持原生态草本,不开垦。造林前一个月基施和表土拌匀后回填梅花瓣中。
育苗有播种、扦插和芽苗砧嫁接三种方法。自80年代推广油茶优良无性系造林之后,各地普遍推广芽苗砧嫁接育苗,具繁殖容易,嫁接苗成活率高、接株生长快、结果早等优点。本发明所述的苗木选择时,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油茶高产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进行造林。要求一年生苗高12厘米以上、地径0.15厘米或二年生苗高30厘米以上、地径0.3厘米以上。
本发明所述的栽植苗木时,栽植深度要适宜,不能埋叶或露根,根系舒展,主干正立,踩紧压实;苗木宜随起随栽,当天栽不完,必须假植;栽植后遇干旱充分浇水,栽植时间选择阴天或毛毛雨天,或在下雨后1-3天进行,也可在晴天的下午进行,有条件的地方定植后浇透定植水,如遇干燥季节要定期补充水分。
本发明所述的苗木栽植密度为90-115株/亩,株间距为2-3米。
栽苗季节一般在冬末至春初,时间为2月上旬至3月上旬,也可在10-11月份造林或补植。栽苗时苗木要扶正,根系要舒展,并踏实土壤,覆土时梅花瓣四周高,中间低,每片梅花瓣上栽种至少一棵油茶苗。栽植浓度以不见接口为好。
本发明所述的后期管理主要包括幼林培育、土肥水管理以及整形修剪。
本发明所述的幼林培育包括,为了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和个体结构,造林后一到两年内对林地缺株进行补植;中耕除草、间种作物;造林后一到两年对幼株追施氮肥,促进幼树营养生长,第三年开始开花结果后,以施磷、钾肥为主;对幼株进行修剪,修剪量宜小不宜大,通过整形,使其成为自然圆头形或自然开心形。
中耕除草是传统的除草方法,生长在作物田间的杂草通过人工中耕和机械中耕可及时防除杂革。中耕除草针对性强,干净彻底,技术简单,不但可以防除杂草,而且给作物提供了良好生长条件。在作物生长的整个过程中,根据需要可进行多次中耕除草,除草时要抓住有利时机除早,除小,除彻底,不得留下小草,以免引起后患。
本发明所述的土肥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灌溉以及施肥。
本发明所述的整形修剪为对幼树分期分批修枝整形,修剪成领导干形或无领导干形,领导干形为主干形或分层形,无领导干形为开心形或自然圆头形,进一步优选为形成“一干三枝九条梢”的结构,也就是在40-60cm定杆,萌发3-5枝健壮枝条,每枝再萌发3-5枝结果枝。
本发明所述的栽植方法适用于海拔300-500米、土壤为疏松、透气性好、保水性强的酸性红壤或红黄壤,坡度在20度以上的丘陵地形,优选pH值为5-6.5的红壤,进一步优选pH值为6的红壤。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主要针对水土流失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有效保水肥的油茶栽植方法。
皖南山区和大部分南方丘陵地区的坡度较大,水土流失问题较为明显,对于油茶种植来说,不利于保持水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油茶的生长。即使油茶树本身的根系很发达,在干旱季节也难以保证足够的水分供给。现有的一些油茶栽植方法在水土保持方面的效果比较差,不能有效保持水土,保证油茶树对水分的需求。
本发明所述的栽植方法造林时,以山顶为梅花中心,从上到下,开垦出梅花型的样式,每片梅花瓣之间互相独立,又互相连接,小雨时,上面的水流到每片梅花瓣里,梅花瓣将水保住不外流,满足油茶树对水分的需求;当雨水过大时,大量雨水可以通过梅花瓣之间的小径向山下流,通过分流,不仅有效减少了大水导致的水土流失,还能最大程度的锁水,在干旱时节抗旱性更强。本发明既能满足油茶对水分的需求,又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大水导致水土流失。进行多次雨水冲刷试验表明,梅花型栽植方法能够有效地保持水土,雨量小时能够尽可能多的保持水分,水分保持率达到80%以上;雨量大时能够进行有效分流,避免过多的水土流失。
梅花型油茶栽植方法还起到很好的保肥效果,施肥时,在每片梅花瓣上进行穴施,施于坡度较高的位置,通过重力和水的作用,将肥料慢慢带到油茶的根部,四周较高地势的梅花瓣很好的保护了水肥不经过梅花瓣向下流失。
通过梅花型开垦的林地,每亩栽植密度约100株,株间距约2.5米。通过此密度栽植,在7-8年盛果期,经过整形修剪的壮岭油茶树的冠幅约3.5-5平方米,树冠直径约为2-2.5米,此间距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林地利用率,且林地内油茶树之间不阻挡阳光,光线充足,不存在常年阴暗无光线照射区域,南北通透,透风性好,这不仅有利于油茶生长,且对病虫害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也有助于开花授粉。
梅花型栽植的山体分布着皖宁1-4号,黄山1-5号,皖徽1-3号多个不同品种、花期一致的油茶树种。各品种花色不同,每年9、10月份,红、白相间的茶花遍布山体,是一副美丽的风景画,有很强的观赏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山体纵向分布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梅花型栽植俯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梅花型栽植分布俯视图;
附图4为单个梅花瓣栽植剖视图。
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发明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栽植方法适用于海拔300-500米、土壤为疏松、透气性好、保水性强的酸性红壤或红黄壤,坡度在20度以上的丘陵地形,优选pH值为5-6.5的红壤,特别适用于pH值为6的红壤。
实施例一:一种梅花型保水肥油茶栽植方法,包括苗木选择、造林整地、栽植苗木以及后期管理。
1、苗木选择。应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油茶高产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进行造林。要求一年生苗高12厘米以上、地径0.15厘米或二年生苗高30厘米以上、地径0.3厘米以上。
2、造林整地。方法为块状整地,具体来说,以山顶为梅花中心,从上到下,开垦出梅花型的样式,每片梅花瓣之间互相独立,又互相连接,梅花瓣之间约30-50厘米的土壤可保持原生态草本,不开垦。造林前一个月基施和表土拌匀后回填梅花瓣中。要求亩施基肥:有机肥1500-1800斤、磷钾肥150斤,或塘泥1800-2000斤,或复合肥200斤,或尿素200斤。
3、栽植苗木。栽苗季节一般在冬末至春初,时间为2月上旬至3月上旬,也可在10-11月份造林或补植。栽植深度要适宜,不能埋叶或露根,根系舒展,主干正立,踩紧压实;苗木宜随起随栽,当天栽不完,必须假植;栽植后遇干旱充分浇水,栽植时间选择阴天或毛毛雨天,或在下雨后1-3天进行,也可在晴天的下午进行,有条件的地方定植后浇透定植水,如遇干燥季节要定期补充水分。
所述的苗木栽植密度为100株/亩,株间距为2米。
栽苗季节一般在冬末至春初,时间为2月上旬至3月上旬,也可在10-11月份造林或补植。栽苗时苗木要扶正,根系要舒展,并踏实土壤,覆土时梅花瓣四周高,中间低,每片梅花瓣上栽种至少一棵油茶苗。栽植浓度以不见接口为好。
4、后期管理。主要包括幼林培育、土肥水管理以及整形修剪。
所述的幼林培育,有以下几点:
(1)、为了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和个体结构,造林后一到两年内用2年生合格苗对林地缺株进行补植,也可用容器苗补植,确保造林地每亩油茶嫁接苗成活株数达到110株以上;
(2)、中耕除草、间种作物,幼林通过林中合理间种,以耕代抚,间种作物有黄豆、花生、绿肥、药材等,选择植株矮小枝叶稀疏、根盘范围小、吸肥力小且不会给幼林带来病虫害的作物;
(3)、造林后一到两年对幼株追施氮肥,促进幼树营养生长,施肥量尿素50克/株,第三年开始开花结果后,以施磷、钾肥为主,每株施尿素50-100克,钙镁磷肥100-150克,氯化钾100-150克;
(4)、幼株长到1.2米高左右时,将顶芽摘除,保留4-5个强健主枝,主枝在主干上最好各保持10-15厘米间隔,分布均匀,如有主枝间距离过远时,宜留强健分枝作为副主枝,以便充分利用空间,扩大结果面积。幼树修剪量宜小不宜大,通过整形,使其成为自然圆头形和自然开心形。
所述的土肥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灌溉以及施肥。
一中耕除草:每年进行2次,5-6月份清杂一次,10月份中耕松土除草一次。
二灌溉:油茶苗期一定要有充足的水份,不然会干死。壮果期最怕干旱,有“七月落金、八月落根、十月开花要天晴”的说法。若遇夏季干旱,又得不到灌溉,则大量落果,果实空瘪率也增加。
三施肥:造林后第1-5年苗木主要是营养生长。一般在3月上旬、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各施一次追肥,采取穴垦施肥,肥料要氮肥为主,视树体大小,每次每株施尿素或复合肥1-2两,再配适量的磷、钾肥。第6年的油茶林,应在冬季采果后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如厩肥、堆肥、钾肥等,每亩用肥量在1500-1800斤,如施尿素或复合肥,则每亩用肥量为200斤。
所述的整形修剪为对幼树分期分批修枝整形,修剪成领导干形或无领导干形,领导干形为主干形或分层形,无领导干形为开心形或自然圆头形,进一步优选为形成“一干三枝九条梢”的结构,也就是在40-60cm定杆,萌发3-5枝健壮枝条,每枝再萌发3-5枝结果枝。
为了使油茶种植获得最好的管理,还需要进行引蜂授粉。油茶授粉昆虫有40余种,其中授粉效果最好的是野生土蜂,必须加以保护。在缺少土蜂油茶林内,可进行人工引放。即在梯埂壁上,打直径1-1.5厘米,深30-40厘米的引蜂孔,在土蜂繁殖时的傍晚每孔放一只土蜂,15-20孔/亩。放养土蜂时必须饲喂解毒灵1号或2号。
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进行间作花生、豆类等粮食作物,套种中药材,放养麻鸡,放养蜜蜂等,既可以增加经济收益,达到以林养林,又可以改良林地土壤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实施例二:所述的苗木栽植密度为90株/亩,株间距为2.5米。其余步骤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所述的苗木栽植密度为115株/亩,株间距为3米。其余步骤同实施例一。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栽植步骤,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栽植步骤,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栽植步骤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所选用的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梅花型保水肥油茶栽植方法,包括苗木选择、造林整地、栽植苗木、后期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林整地方法为,以山顶为梅花中心,从上到下,开垦出梅花型的样式,每片梅花瓣之间互相独立,又互相连接,梅花瓣之间可保持原生态草本,不开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苗木选择时,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油茶高产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进行造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植苗木时,栽植深度要适宜,不能埋叶或露根,根系舒展,主干正立,踩紧压实;苗木宜随起随栽,当天栽不完,必须假植;栽植后遇干旱充分浇水,栽植时间选择阴天或毛毛雨天,或在下雨后1-3天进行,也可在晴天的下午进行,如遇干燥季节要定期补充水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苗木栽植密度为90-115株/亩,株间距为2-3米。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栽苗时苗木要扶正,根系要舒展,并踏实土壤,覆土时梅花瓣四周高,中间低,每片梅花瓣上栽种至少一棵油茶苗。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期管理主要包括幼林培育、土肥水管理以及整形修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幼林培育包括,造林后一到两年内对林地缺株进行补植;中耕除草、间种作物;造林后一到两年对幼株追施氮肥,第三年开始以施磷、钾肥为主;对幼株进行修剪,使其成为自然圆头形或自然开心形。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肥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灌溉以及施肥。
9.如权利要求6-8之一所述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形修剪为对幼树分期分批修枝整形,修剪成领导干形或无领导干形,进一步优选为形成“一干三枝九条梢”的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植方法适用于海拔300-500米、土壤为疏松、透气性好、保水性强的酸性红壤或红黄壤,坡度在20度以上的丘陵地形,优选pH值为5-6.5的红壤,进一步优选pH值为6的红壤。
CN2011102909443A 2011-09-29 2011-09-29 一种梅花型保水肥油茶栽植方法 Pending CN1024153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09443A CN102415309A (zh) 2011-09-29 2011-09-29 一种梅花型保水肥油茶栽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09443A CN102415309A (zh) 2011-09-29 2011-09-29 一种梅花型保水肥油茶栽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5309A true CN102415309A (zh) 2012-04-18

Family

ID=45940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909443A Pending CN102415309A (zh) 2011-09-29 2011-09-29 一种梅花型保水肥油茶栽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15309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5065A (zh) * 2015-04-01 2015-06-17 管天球 一种油茶与牡丹间种的方法
CN105123373A (zh) * 2015-07-16 2015-12-09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提高岑溪软枝油茶造林抗旱能力的苗木培育方法
CN105766546A (zh) * 2016-04-22 2016-07-20 湖南科技学院 一种紫色岩地区高产油茶造林方法
CN105875105A (zh) * 2014-05-09 2016-08-24 瑞金市绿野轩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山区小挖机整地种植油茶方法
CN106216373A (zh) * 2016-08-24 2016-12-14 宁波枫叶杰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蜈蚣草和堇菜治理砷和铅污染土壤并回收利用砷和铅的方法
CN106305283A (zh) * 2016-08-22 2017-01-11 郴州市北湖区鲁塘镇碧香源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 油茶栽培方法
CN109601159A (zh) * 2018-12-18 2019-04-12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一种利用滨梅为砧木培育耐盐梅花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6497A (zh) * 2005-01-20 2006-07-26 倪瀚光 茶花大树速成技术——卡接
CN1926949A (zh) * 2006-09-27 2007-03-14 贵州宏晨山茶花资源开发研究所 一树多品种大树茶花嫁接方法
CN101803538A (zh) * 2010-04-09 2010-08-18 沙玉铸 红花油茶胚芽砧嫁接繁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6497A (zh) * 2005-01-20 2006-07-26 倪瀚光 茶花大树速成技术——卡接
CN1926949A (zh) * 2006-09-27 2007-03-14 贵州宏晨山茶花资源开发研究所 一树多品种大树茶花嫁接方法
CN101803538A (zh) * 2010-04-09 2010-08-18 沙玉铸 红花油茶胚芽砧嫁接繁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林副特产》 20101231 朱德龙 油茶无性系良种的栽培技术 第51-52页 1-10 , *
《广东农业科学》 20100331 梁月光; 陈健平; 赵玉琴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第84-85页 1-10 , *
施廷喜; 占代飞; 胡炉魁: "油茶无性系良种栽培的质量技术管理", 《林业实用技术》, 30 November 2009 (2009-11-30) *
朱德龙: "油茶无性系良种的栽培技术", 《中国林副特产》, 31 December 2010 (2010-12-31), pages 51 - 52 *
杨小环: "油茶成林丰产栽培技术理论与实践", 《安徽林业》, 31 August 2009 (2009-08-31) *
梁月光; 陈健平; 赵玉琴: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广东农业科学》, 31 March 2010 (2010-03-31), pages 84 - 85 *
高艳雄: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31 October 2010 (2010-10-31)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5105A (zh) * 2014-05-09 2016-08-24 瑞金市绿野轩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山区小挖机整地种植油茶方法
CN105875105B (zh) * 2014-05-09 2018-12-14 瑞金市绿野轩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山区小挖机整地种植油茶方法
CN104705065A (zh) * 2015-04-01 2015-06-17 管天球 一种油茶与牡丹间种的方法
CN105123373A (zh) * 2015-07-16 2015-12-09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提高岑溪软枝油茶造林抗旱能力的苗木培育方法
CN105123373B (zh) * 2015-07-16 2017-08-15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提高岑溪软枝油茶造林抗旱能力的苗木培育方法
CN105766546A (zh) * 2016-04-22 2016-07-20 湖南科技学院 一种紫色岩地区高产油茶造林方法
CN106305283A (zh) * 2016-08-22 2017-01-11 郴州市北湖区鲁塘镇碧香源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 油茶栽培方法
CN106216373A (zh) * 2016-08-24 2016-12-14 宁波枫叶杰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蜈蚣草和堇菜治理砷和铅污染土壤并回收利用砷和铅的方法
CN109601159A (zh) * 2018-12-18 2019-04-12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一种利用滨梅为砧木培育耐盐梅花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5212B (zh) 一种罗汉果与铁皮石斛的高效套栽方法
CN103283434B (zh) 一种毛竹林下栽培多花黄精的方法
CN102907249B (zh) 涵养石漠化山地的桑树的栽培方法
CN102939840B (zh) 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桑树的栽培方法
CN105165366A (zh) 一种高效丰产杨梅栽培方法
CN105359784A (zh) 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3053372A (zh) 高产桑葚的桑树栽培方法
CN102090298B (zh) 福桔珠心苗新生系的栽培方法
CN102415309A (zh) 一种梅花型保水肥油茶栽植方法
CN104871914A (zh) 喀斯特石漠化山地红心柚的栽培方法
CN104106354A (zh) 猴樟苗木繁育技术
CN103053339A (zh) 喀斯特山地桑果树栽培方法
CN104521531A (zh) 一种利用猕猴桃林地栽培七叶一枝花的方法
CN104012357A (zh) 一种沙田蜜柚栽植方法
CN101578954A (zh) 一种沙棘的栽培方法
CN104541917B (zh) 一种山坡林地改良高产套种油茶树的方法
CN102342214A (zh) 一种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
CN107223523A (zh) 一种基于生态位互补的中药材厚朴套种滇黄精的方法
CN104798682A (zh) 一种苦瓜育种栽培方法
CN105993483A (zh) 佛手瓜的有机种植方法
CN103797998A (zh) 麻竹的栽培方法
CN104871916A (zh) 涵养石漠化山地红心柚的栽培方法
CN106386338B (zh) 一种岑溪软枝油茶密植果穗两用林的营建方法
CN107318577A (zh) 一种北方大叶女贞的抗寒育苗方法
CN105027961B (zh) 一种农林间作食用玫瑰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