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5398A - 一种手机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机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85398A
CN111385398A CN201811650613.4A CN201811650613A CN111385398A CN 111385398 A CN111385398 A CN 111385398A CN 201811650613 A CN201811650613 A CN 201811650613A CN 111385398 A CN111385398 A CN 1113853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pad
energy
shell
cru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506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佳卓
陈佳悦
高梓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65061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853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85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53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04M1/185Improving the rigidity of the casing or resistance to sh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手机防护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手机保护壳。该手机保护壳包括壳体和至少与壳体的四角对应的溃缩式吸能垫,壳体包括后防护部和形成围合结构的侧防护部,所述溃缩式吸能垫具有与所述壳体的相应位置的内表面形状吻合的壳贴合面和与待护手机的相应部位的形状吻合的手机贴合面。与弹性缓冲的蓄能缓冲方式相比,溃缩式吸能垫是通过吸能、耗能起缓冲作用,能量被直接消耗,不再释放,从而可从根本上避免手机落地后因缓冲装置而二次弹起的问题,另外,溃缩式吸能垫可通过在设计之初计算器溃缩所需力的临界值,保证溃缩式吸能垫可完全满足防护要求,综上所述,本发明解决了手机保护壳的对手机的防摔保护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手机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防护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手机保护壳。
背景技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手机开始逐渐盛行。如今,随着功能的不断增多,手机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愈加紧密。手机保护壳作为手机的装饰及保护配件,需求量越来越大。
随着手机屏幕的不断增大、手机厚度尺寸的不断减小以及手机价格的不断升高,对手机的抗摔防护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市场上可见的手机套各式各样,但是对手机防摔保护均采用的是弹性缓冲结构。如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6月12日、授权公告号为CN207491055U的专利公开的一种防摔镜面手机壳,该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手机壳本体的上、下端设置了防摔部,防摔部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和外壳为厚度相同的橡胶软壳,它们之间密封形成了缓冲腔,缓冲腔内设置有缓冲柱,缓冲柱的一端与外壳内表面连接,另一端与内壳外表面连接,由此与缓冲腔一起形成防摔缓冲层,缓冲腔相当于形成了气弹簧,缓冲柱则相当于形成了弹性缓冲块。使用后,当手机跌落时,缓冲柱和缓冲腔能够通过弹性变形进行缓冲,从而起到保护手机的作用。另外,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6月8日、授权公告号为CN20747566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摔式手机盖板,其中公开了在手机壳的四角处设置弹簧来对手机进行缓冲的方案,也是采用的弹性缓冲的原理。
上述手机保护壳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手机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是采用弹性形变来进行缓冲,本质上采用的是蓄能缓冲的原理,手机跌落后所产生的动能在手机保护壳的缓冲位置处并未被吸收,而是转化为了弹性体的弹性势能,因此当弹性体的形变量较大、蓄能效果较好的情况下,则便会在弹性势能释放时对跌落的手机产生二次伤害,即将手机弹起而引起手机二次受被摔;当弹性体的形变量较小、蓄能效果较差的情况下,则缓冲效果有限,无法对手机形成很好的防护。总体上来看,目前的手机保护壳存在着对手机的防摔保护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保护壳,以解决手机保护壳的对手机的防摔保护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手机保护壳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手机保护壳,包括壳体和至少与壳体的四角对应的溃缩式吸能垫,壳体包括对应待护手机后部的后防护部和对应待护手机侧部的侧防护部,所述侧防护部形成围合结构,所述溃缩式吸能垫具有与所述壳体的相应位置的内表面形状吻合的壳贴合面和与待护手机的相应部位的形状吻合的手机贴合面。
有益效果:由于手机在跌落时,最容易受损的落地姿态便是角部着地的姿态,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下,碎屏、变形等损坏均是由于手机在跌落时角部最先着地造成的,因此本发明的手机保护壳除了能够通过围合的侧防护部对手机四周进行保护外,还包括了至少与壳体的四角对应的溃缩式吸能垫,一旦出现手机掉落的情况,则至少对手机的角部进行保护,从而减轻对手机的损害,特别是由于采用了溃缩式吸能垫,当手机着地,发生碰撞时,溃缩式吸能垫通过自身的不复原的变形来吸收、消耗碰撞能量,与弹性缓冲的蓄能缓冲相比,溃缩式吸能垫是通过吸能、耗能起缓冲作用,能量被直接消耗,不再释放,从而可从根本上避免手机落地后因缓冲装置而二次弹起的问题,另外,由于采用了溃缩式吸能垫,在设计之初便可根据要应用的手机的重量等因素来计算其溃缩所需力的临界值,保证溃缩式吸能垫完全满足防护要求,综上所述,本发明解决了手机保护壳的对手机的防摔保护效果差的问题。
更进一步的,所述溃缩式吸能垫为发泡材料垫。采用发泡材料垫具有制造成本低、制造效率高等优点。
更进一步的,所述发泡材料垫为发泡塑料垫或发泡金属垫。发泡塑料和发泡金属的制造工艺目前更加成熟,生产过程更加易控,更加有助于发泡材料垫成品合格率的提高。
更进一步的,所述溃缩式吸能垫的厚度为2-3毫米。2-3毫米的厚度可在满足吸能缓冲防护需求的前提下,最大化的减小手机保护壳的整体尺寸,保证其装饰性及重量。
更进一步的,所述溃缩式吸能垫相对于所述壳体为可换式吸能垫。溃缩式吸能垫相对于壳体可更换主要是为了实现手机保护壳的循环利用,鉴于溃缩式吸能垫的工作原理,其均是一次性工作的,溃缩式吸能垫可拆卸,则可在溃缩式吸能垫损坏后,仅对损坏的溃缩式吸能垫进行更换,而不至于报废整个手机保护壳。
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在对应要安装所述溃缩式吸能垫的部位设有卡槽,卡槽用于可拆装配相应的溃缩式吸能垫。卡槽的设置是为了实现对溃缩式吸能垫的定位及限位,避免在手机被取出时,溃缩式吸能垫意外丢失。
更进一步的,所述溃缩式吸能垫均配备有备用件。备用件的配置可以更加贴近用户的需求,方便用户的使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供相应溃缩式吸能垫嵌入的安装槽。安装槽的设置可以满足溃缩式吸能垫的嵌入式安装,保证手机与壳体内壁之间的贴合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是通过壳体相应位置处的壁较周围减薄后形成的。减薄壳体壁厚形成的安装槽较增加壳体壁厚形成的安装槽来说,更加能够有助于对手机保护壳的尺寸的控制。
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至少对应所述溃缩式吸能垫的部位的壁为软质壁。软质壁的设置一方面更加有利于溃缩式吸能垫起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避免壳体的着地位置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手机保护壳的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是手机保护壳的实施例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手机保护壳的实施例2的立体图;
图5是手机保护壳的实施例2的右视图;
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
图7是手机保护壳的实施例3的立体图;
图8是手机保护壳的实施例3的仰视图;
图9是图8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手机保护壳的具体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该手机保护壳包括壳体101和溃缩式吸能垫102。壳体101包括后防护部11和侧防护部12,后防护部11的形状与待护手机(即要防护的手机,要应用的手机)的后部形状相匹配,侧防护部12的形状与待护手机的侧部形状匹配,其具体的形状可以根据待护手机的型号来确定,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侧防护部12只需要能够对待护手机的侧部进行防护以及保证待护手机不从壳体101中自然脱出即可,侧防护部12采用了围绕后防护部11边缘满设的封闭式围壁结构,即围合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1采用的是橡胶材料,本身质地较为柔软,在受到碰撞时能够发生变形,并且不致损坏。
溃缩式吸能垫102,顾名思义,即能够在受到撞击时产生溃缩,吸收能量的垫块。其核心在于溃缩吸能,即在受到撞击时,通过自身的压溃来吸收能量,并且在压溃以后不回弹,将手机掉落的能量“锁住”。在本实施例中,溃缩式吸能垫102采用的是发泡材料垫,具体材料为发泡塑料,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发泡金属、发泡陶瓷等。当然,除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性溃缩吸能外,还可以通过设计溃缩式吸能垫102的结构来实现溃缩吸能,例如采用两块刚性片,在二者之间设置可压溃断裂的支柱,使刚性片中的一个与壳体的内壁贴合,另一个与手机的相应侧部贴合,只要在受到撞击时能够溃缩吸能即可。
溃缩式吸能垫102的形状可以结合图2、图3中看出,此处,溃缩式吸能垫102采用的是角垫,共有四个,每个的中间部分(用于直接吸能的部分)厚度约为3毫米(其它实施例中,根据待护手机本身的重量还可以为2毫米,在2-3毫米之间均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待护手机的重量来进行计算溃缩式吸能垫的密度、尺寸等参数,特别是通过密度的调整可以平衡对其尺寸的调整),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减薄,以实现与壳体侧防护部的内表面之间的平滑过渡,四个溃缩式吸能垫分别对应壳体101的四角设置,用于对待护手机的四角进行保护。每个溃缩式吸能垫102均具有与壳体101的侧防护部12的相应角位置处的内表面形状吻合的壳贴合面和与待护手机的相应部位的形状吻合的手机贴合面。此处溃缩式吸能垫102与壳体101之间无固定连接关系,使用时,可通过将溃缩式吸能垫102挤紧固定在待护手机与壳体101之间实现对溃缩式吸能垫的固定,由于溃缩式吸能垫102本身即为角垫,通过挤紧的方式完全可以满足对溃缩式吸能垫102的可靠固定。考虑到溃缩式吸能垫102本身为易耗品,并且可以方便的更换,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溃缩式吸能垫102都配有备用件,此处壳体四角处的溃缩式吸能垫102的形状是一样的,因此在配备的备用件也是可以通用的,能够给用户带来方便。
在使用本实施例的手机保护壳对手机进行防护时,可首先将四个溃缩式吸能垫置于壳体的四角处,然后将待护手机安装入壳体,将溃缩式吸能垫挤紧固定在待护手机与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当出现手机意外掉落的情况,并且手机角部先着地时,软质的壳体首先触地发生变形,相应地,溃缩式吸能垫与之同时发生溃性形变,将手机掉落产生的动能吸收并不再回弹,以此来减小对手机的冲击和避免手机二次弹起,从而起到保护手机的作用。经过一次撞击以后,壳体由于本身为软质壳体,其并不会损坏,将手机取出,然后以备用件换掉损坏的溃缩式吸能垫,即可实现对手机保护壳的继续使用。
手机保护壳的具体实施例2:
如图4-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1的与溃缩式吸能垫102配合的部位设置了安装槽,溃缩式吸能垫102嵌装在相应的安装槽中,从而方便对溃缩式吸能垫102的安装及固定,由于采用了在安装槽内嵌装的结构,溃缩式吸能垫的厚度在此设计为了等厚结构。
手机保护壳的具体实施例3:
如图7-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1的安装溃缩式吸能垫102的部位设置了空腔,溃缩式吸能垫102采用的材料是发泡金属(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发泡陶瓷等),被封装在了相应的空腔中,在制作时,可采用二次注塑工艺(又称包胶),即首先在塑胶模具内成型壳体101,然后将成型后的壳体101及相应的溃缩式吸能垫放入二次成型模具,再注入与壳体101相同或不同材质的材料来对溃缩式吸能垫进行封胶固定。在此,溃缩式吸能垫采用了月牙形设计。另外,此种情况下,由于溃缩式吸能垫被封装在了壳体壁中,无需在配备溃缩式吸能垫的备用件,该手机保护壳应当做一次性使用。
在手机保护壳的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后防护部上设置条状的溃缩式吸能垫,或者在侧防护部上均设置所述的溃缩式吸能垫,还可以通过在壳体的壁上设置卡槽,用来对溃缩式吸能垫进行预固定,避免其丢失,卡槽的形成可以通过减薄壳体壁在相应位置处的厚度,使之小于壳体壁其他位置处的厚度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在壳体壁的相应位置处进行加厚,堆出卡槽的方式,当然,上述实施例2中的安装槽也可以通过此两种方式成型;还可仅将壳体的与溃缩式吸能垫配合的位置处设为软质,将其他部分设置为硬质,此种结构可以通过控制壳体不同部位的厚度等方式来实现;还可将壳体整体设为硬质壳体,此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当手机掉落时,壳体不变形,手机在壳体内部主动压缩溃缩式吸能垫的情况,这样也是可行的。

Claims (10)

1.一种手机保护壳,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对应待护手机后部的后防护部和对应待护手机侧部的侧防护部,所述侧防护部形成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手机保护壳还包括至少与壳体的四角对应的溃缩式吸能垫,所述溃缩式吸能垫具有与所述壳体的相应位置的内表面形状吻合的壳贴合面和与待护手机的相应部位的形状吻合的手机贴合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式吸能垫为发泡材料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材料垫为发泡塑料垫或发泡金属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式吸能垫的厚度为2-3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式吸能垫相对于所述壳体为可换式吸能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在对应要安装所述溃缩式吸能垫的部位设有卡槽,卡槽用于可拆装配相应的溃缩式吸能垫。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式吸能垫均配备有备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供相应溃缩式吸能垫嵌入的安装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是通过壳体相应位置处的壁较周围减薄后形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至少对应所述溃缩式吸能垫的部位的壁为软质壁。
CN201811650613.4A 2018-12-31 2018-12-31 一种手机保护壳 Pending CN1113853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50613.4A CN111385398A (zh) 2018-12-31 2018-12-31 一种手机保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50613.4A CN111385398A (zh) 2018-12-31 2018-12-31 一种手机保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5398A true CN111385398A (zh) 2020-07-07

Family

ID=71216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50613.4A Pending CN111385398A (zh) 2018-12-31 2018-12-31 一种手机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853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9105A (zh) * 2022-05-26 2022-09-02 浙江大学 一种便携式心律失常报警提醒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9105A (zh) * 2022-05-26 2022-09-02 浙江大学 一种便携式心律失常报警提醒装置
CN114999105B (zh) * 2022-05-26 2023-08-22 浙江大学 一种便携式心律失常报警提醒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89448A (ja) 携帯電話機
CN203492851U (zh) 安全头盔的强化结构
US20030140400A1 (en) Integral complex buffing structure of safety helmet
CN205409842U (zh) 一体成型安全头盔结构
CN111385398A (zh) 一种手机保护壳
CN210839691U (zh) 一种防摔手机保护壳
JP2018134291A (ja) プロテクター
WO2020140332A1 (zh) 手机保护壳
KR102197046B1 (ko) 재난 보호용 헬멧
CN202841230U (zh) 一种防摔手机电池背夹
CN210745217U (zh) 一种防摔的通讯设备
CN214281583U (zh) 一种抗摔的蓝牙音箱
CN214591560U (zh) 一种轻薄可穿戴手机套
CN212992392U (zh) 一种气囊防摔手机壳
CN213128257U (zh) 一种头盔使用软硬胶结合方式替代eps的缓冲层结构
CN210867781U (zh) 一种防摔的折叠屏手机
CN210780908U (zh) 保护膜
CN220368731U (zh) 可折叠手机壳
CN218941146U (zh) 一种手机外部防护结构
CN210093300U (zh) 一种5g手机防摔机构
CN220586329U (zh) 一种网状手机壳
CN206363466U (zh) 一种防撞安全pos机
JP3086938U (ja) 安全ヘルメットの一体複合式緩衝構造
CN209897132U (zh) 一种手机壳结构
CN216490589U (zh) 装饰组件、壳体组件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