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4575A - 杯体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 Google Patents

杯体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4575A
CN111374575A CN201811653562.0A CN201811653562A CN111374575A CN 111374575 A CN111374575 A CN 111374575A CN 201811653562 A CN201811653562 A CN 201811653562A CN 111374575 A CN111374575 A CN 111374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pressure relief
assembly
cup body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535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4575B (zh
Inventor
伍尚斌
刘云祥
唐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5356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45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4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4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4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45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7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 A47J43/0716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for machines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lower side
    • A47J43/0722Mixing, whipping or cutting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46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bottom si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杯体组件和食物料理机,其中,杯体组件包括杯体、杯盖组件、第一泄压阀及第二泄压阀,杯体具有杯口,杯盖组件可封盖杯口;杯盖组件开设有连通杯体内腔和外界大气的第一泄压口和第二泄压口;第一泄压阀安装于第一泄压口并可在其自身重力作用、或者可在外界对第一泄压阀具有朝向杯体内部方向的压力作用下封堵或打开第一泄压口;第二泄压阀安装于第二泄压口并可封堵或打开第二泄压口。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泄压阀,使得杯体内气压压力始终处于大于大气压力的状态,从而可以提高杯体内食物的沸点,提高了加热食物的效率;另外,第二泄压阀和第二泄压口的设置保证了该杯体组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杯体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料理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杯体组件和应用该杯体组件的食物料理机。
背景技术
料理机,例如破壁机、榨汁机、豆浆机或者搅拌机等很多具有加热功能。目前为了缩短加热时间,通常通过增加加热功率的方式以实现减少加热时间的效果。该方式一方面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另一方面会使得发热盘塑胶部分发生熔胶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杯体组件,旨在提高杯体内食物的加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杯体组件,包括杯体、杯盖组件、第一泄压阀及第二泄压阀,所述杯体具有杯口,所述杯盖组件可封盖所述杯口,所述杯盖组件与所述杯体之间夹设有密封圈,所述杯盖组件开设有连通所述杯体内腔和外界大气的第一泄压口和第二泄压口;所述第一泄压阀安装于所述第一泄压口并可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封堵所述第一泄压口;或者,所述第一泄压阀可在外界对其具有朝向杯体内部方向的压力作用下封堵所述第一泄压口;所述第二泄压阀安装于所述第二泄压口、并可封堵或打开所述第二泄压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泄压口为圆形,定义所述第一泄压口的直径尺寸为d1,1.0mm≤d1≤5.0mm;定义所述第二泄压口的直径尺寸为d2,5.0mm≤d2≤35.0mm。
可选地,所述杯盖组件包括盖合所述杯口的盖本体,所述盖本体开设有所述第二泄压口;所述第二泄压阀包括穿设所述第二泄压口并伸入所述杯体的感应端和与所述感应端连接的活动端,所述活动端能够活动设置于所述杯盖组件上;和/或,所述第二泄压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泄压口的尺寸。
可选地,所述杯盖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盖本体背离所述杯体的一侧可拆卸连接的罩体,所述罩体与所述盖本体共同围合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泄压口连通的安装腔;所述活动端伸入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开设有与所述外界连通的连通孔。
可选地,所述活动端包括与所述感应端连接的杆体段和设置于所述杆体段外周面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限位环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泄压口和所述连通孔的尺寸;所述杆体段具有与所述连通孔连通的中空腔,当所述限位环抵接所述盖本体时,所述中空腔的底壁可封堵所述第二泄压口;所述杆体段的外壁开设与所述中空腔连通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杆体段外还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抵接所述限位环、另一端抵接所述罩体的内壁。
可选地,所述杯口的边缘凸设有锁合部;所述杯盖组件包括与所述锁合部扣合的锁扣和与所述锁扣传动连接的驱动开关;当所述驱动开关驱动锁扣扣合锁合部时,杯盖组件锁紧于杯体;当所述驱动开关可驱动所述锁扣脱开所述锁合部时,以使所述杯盖组件脱离所述杯体。
可选地,所述锁扣包括与所述锁合部扣合连接的扣合部和与所述扣合部连接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盖本体滑动连接,且所述驱动部形成有导向斜面;
所述驱动开关抵接所述导向斜面,在外力驱使下,所述驱动开关沿所述导向斜面滑动并驱动所述扣合部扣合或脱开所述锁合部。
可选地,所述罩体的底端形成有滑槽,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并可于所述滑槽内滑动。
可选地,所述杯盖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锁扣,并于所述锁扣扣合锁合部时提供弹性锁紧力。
可选地,所述锁扣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锁扣关于所述盖本体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驱动开关对应所述锁扣设置有两个;当两个所述驱动开关相互靠近时,所述驱动开关可驱动所述锁扣脱开所述锁合部。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锁扣,所述弹性件于所述锁扣扣合所述锁合部的状态处于拉伸状态。
可选地,所述锁合部的底面与所述杯口所在的平面呈夹角设置,所述锁合部的厚度于所述锁合部的边缘至所述杯体侧壁的方向呈渐缩设置。
可选地,所述锁扣具有与所述锁合部的底面适配的倾斜面。
可选地,所述盖本体与所述杯体的内壁之间夹设有密封圈;和/或,所述杯体侧壁设置有手柄,所述杯体于所述手柄相对的一侧形成有导流槽;和/或,所述杯体侧壁包括至少两个平面,两个所述平面之间通过弧形过渡面连接;或,所述杯体侧壁包括至少两个相邻并相互连接的平面,所述两个相邻并相互连接的平面之间呈大于或等于90°的夹角设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食物料理机,包括上述的杯体组件。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杯盖组件的第一泄压口处设置第一泄压阀,使得杯体内气压压力在加热过程中一直增大,直至增大至杯体的气体压力等于外界大气压力与第一泄压阀的重力之和时、或者杯体内的气体压力等于外界大气压力与外界对第一泄压阀朝向杯体内的方向的压力之和时,第一泄压阀被顶开,以使第一泄压阀打开第一泄压口,之后在加热过程中杯体内的气体压力始终处于大于大气压力的状态,从而可以提高杯体内食物的沸点,提高了加热食物的效率。另外,当第一泄压口被堵塞时,杯体内的气体压强会继续增加,通过在杯盖组件上开设第二泄压口,且第二泄压口处安装有第二泄压阀,则当气体压强继续增加到一定值时,杯体内的气体可继续将第二泄压阀推开并打开第二泄压口,从而能够实现安全泄压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杯体组件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杯体组件一视角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杯体组件中杯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C的剖视图;
图7为图5中D-D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杯体组件中第一泄压阀打开第一泄压口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杯体组件中第二泄压阀打开第二泄压口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杯体组件中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杯体组件中第二泄压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杯体组件中杯盖组件盖合杯体状态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杯体组件中杯盖组件盖合杯体状态下,锁扣与驱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杯体组件中杯盖组件打开杯体杯口状态下的装配立体图;
图15为本发明杯体组件中杯盖组件打开杯体杯口状态下,锁扣与驱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杯体组件的另一实施例中盖本体与杯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杯体组件的另一实施例中盖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杯体组件的另一实施例中盖本体与杯体配合后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1929647550000041
Figure BDA000192964755000005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杯体组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杯体组件包括杯体100、杯盖组件200和第一泄压阀260,杯体100具有杯口,杯盖组件200可封盖杯口;杯盖组件200与杯体100之间夹设有密封圈280,杯盖组件200开设有连通杯体100内腔和外界大气的第一泄压口211和第二泄压口212;第一泄压阀260安装于第一泄压口211并可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封堵第一泄压口211;或者,第一泄压阀260可在外界对其具有朝向杯体100内部方向的压力作用下封堵第一泄压口211;第二泄压阀270安装于第二泄压口212、并可封堵或打开第二泄压口212。
杯体100用以盛放食物,本发明中的杯体组件尤指具有加热功能的杯体组件。该杯体组件可以为同时具有搅拌功能和加热功能的杯体组件,也可为仅仅具有加热功能的杯体组件。当需要对食物进行搅打时,杯体100内可设置有搅拌刀组件,搅拌刀组件包括刀轴和设置在刀轴外周面的刀片组件。从而当刀轴转动时,刀片组件随刀轴的转动而转动,进而能够实现对食物的搅打效果。在搅打或者对杯体100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过程中,为了防止食物飞溅出杯体100外,杯体100的杯口处设置有杯盖组件200,杯盖组件200的盖本体210可盖合杯体100的杯口。
通过在杯盖组件200上开设第一泄压口211,第一泄压口211处竖直安装有第一泄压阀260,则第一泄压阀260在杯体100未被加热状态或加热时杯体100气体压力仍然比较小时,第一泄压阀260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封堵第一泄压口211,从而使得杯盖组件200盖合杯体100的杯口后能够使得杯体100内呈密封的状态。当继续加热杯体100的过程中,杯体100内的气体压力随温度的上升而逐渐增大,当杯体100内的气体压力上升至一定值后,该压力可克服外界大气压力与第一泄压阀260的重力作用,从而推动第一泄压阀260打开第一泄压口211,从而实现泄压的效果;但当泄压完成后第一泄压阀260处于平衡状态,且杯体100内气体的压力等于外界压力与第一泄压阀260的重力之和,从而使得杯体100内的气体压力始终处于微压的状态,进而可以提高食物的沸点,从而提高食物的加热效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杯体100正常放置时杯盖组件200位于杯体100的上方,因此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第一泄压阀260竖直安装于第一泄压口211,是指第一泄压阀260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杯体100的中轴线。
当然,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若第一泄压阀260不竖直安装于第一泄压口211,当外界始终有一个弹性压力对第一泄压阀260具有朝向杯体100内的弹力时,可以理解的是,杯体100内的气体压强至少需要克服该弹力和外界标准大气压力,因而若使得杯体100在加热过程中达到平衡状态,杯体100内的气压总会大于标准大气压力,从而依然能够使得杯体100内始终处于微压的状态。
当在第一泄压阀260泄压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细小的食物跟随杯体100内的气体通过第一泄压口211并出现堵塞第一泄压口211的情况,出于安全方面考虑,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杯盖组件200还开设有连通杯体100内部和外界大气的第二泄压口212,第二泄压口212处安装有第二泄压阀270,第二泄压阀270可封堵或打开第二泄压口212。
通过杯盖组件200开设第二泄压口212,第二泄压阀270安装于第二泄压口212,使得第一泄压口211被堵塞时,杯体100内的温度还在继续上升并使得杯体100内气体的压强继续增加;当达到上限压强值时,杯体100内部的气体将第二泄压阀270推开并打开第二泄压口212,从而仍能实现安全泄压的效果。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泄压阀270能够承受的杯体100内气体的压强可大于第一泄压阀260能够承受的杯体100内气体的压强。当第一泄压阀260处于泄压状态过程中食物堵塞第一泄压口211时,杯体100内的气体压强会从第一泄压阀260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值开始继续升高;本实施例中将第二泄压阀270能够承受的气体压强设置为大于第一泄压阀260能够承受的气体压强,能够避免因杯体100内气体压强再次升高而出现安全问题。另外,第二泄压口212的尺寸可大于第一泄压口211的尺寸,可以避免细小食物再次堵塞第二泄压口212。由于F=P×S,为了避免第二泄压口212也被食物堵塞,第二泄压口212的尺寸S2大于第一泄压口211的尺寸S1,即S2>S1;同时若想要第二泄压阀270在第一泄压口211被封堵之后起到进一步地安全泄压作用,第二泄压阀270所能承受的压强P2需要大于第一泄压阀260所能承受的压强P1,即P2>P1,因此杯体100内气体对第二泄压阀270的推力F2需要大于杯体100内气体对第一泄压阀260的推力F1。具体地,第二泄压阀270的重量可大于第一泄压阀260的重量,或者其他物体作用于第二泄压阀270的竖直向下的压力大于其他物体作用于第一泄压阀260的竖直向下的压力。
具体地,第一泄压口211和第二泄压口212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第一泄压口211和第二泄压口212的形状可以为三角形、矩形、圆形或者其他异形形状等。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杯盖组件200的第一泄压口211处设置第一泄压阀260,使得杯体100内气压压力在加热过程中一直增大,直至增大至杯体100的气体压力等于外界大气压力和第一泄压阀260的重力时、或者杯体100内的气体压力等于外界大气压力与外界对第一泄压阀260朝向杯体100内的方向的压力之和时,杯体100内的气体压力顶开第一泄压阀260,以使第一泄压阀260打开第一泄压口211,之后在加热过程中杯体100内的气体压力始终处于大于大气压力的状态,从而可以提高杯体100内食物的沸点,提高了加热食物的效率。通过在杯盖组件200开设第二泄压口212,则当第一泄压口211被堵塞且杯体100内的食物被加热过程中,杯体100内的气体压强会继续增加,当气体压强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将第二泄压阀270推开并打开第二泄压口212,从而实现安全泄压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泄压口211可为圆形,定义第一泄压口211的直径尺寸为d1,1.0mm≤d1≤5.0mm,则一方面第一泄压口211不至于太小,从而可以实现杯体100内的气体顺利泄压的效果,另一方面第一泄压口不至于太大,从而还能在第一泄压阀260被杯体100内的气体顶开前,尽可能增大杯体100内的压强,以使加热效率大大提高。当d1<1.0mm时,第一泄压口211的尺寸过小,从而极易使得食物堵塞该第一泄压口211而影响正常的泄压效果;当d1>10mm时,第一泄压口211的尺寸过大,根据F=P×S可知当第一泄压阀260的重力一定时,第一泄压阀260封堵第一泄压口211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较小,从而难以较大程度地提高食物的沸点,难以提升加热效率。
同时,第二泄压口212也可为圆形,定义第二泄压口212的直径尺寸为d2,5.0mm≤d2≤35.0mm。当d2<5mm时,第二泄压口212处容易被食物堵塞,从而难以发挥第二泄压阀270的泄压效果;当d2>35mm时,第二泄压口212的尺寸过大,为了当第一泄压口211被堵塞而实现进一步的安全泄压效果,第二泄压阀270的重力需要较大或者施加在第二泄压阀270的压力需要较大,此时使得第二泄压阀270的结构较为笨重复杂。
请继续参照图1、图4和图11,为了设置简单,本实施例中杯盖组件200包括盖合杯体100杯口的盖本体210,第二泄压口212开设于盖本体210上,第二泄压阀270包括穿设第二泄压口212并伸入杯体100的感应端271和与感应端271连接的活动端272,活动端272能够活动设置于杯盖组件200上。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泄压阀270还可以充当防溢感应件的作用,其感应端271伸入杯体110内并可靠近杯口所在的平面,感应端271的端部为金属材质时,该第二泄压阀270上可连接有与该金属电连接的导线,导线的另一端电连接电路板,从而当沸腾的食物汁液触碰到感应端271的端部时,其将信号通过导线传递至电路板,电路板控制加热电路断开,从而能够实现防溢的效果。
另外,感应端271穿设第二泄压口212并伸入杯体100内,活动端272活动设置于杯盖组件200上,则使得第二泄压阀212(或防溢感应件)的安装较为简单,活动端272相对杯盖组件200可活动一定行程,感应端271的金属段可适当增加一定长度,从而使得防溢感应件的感应更加灵敏。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9,杯盖组件200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盖本体210背离杯体100一侧的罩体250;罩体250与盖本体210共同围合形成有与第二泄压口212连通的安装腔252,活动端272伸入该安装腔252内,安装腔252的腔壁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连通孔253。
通过在盖本体210背离杯体100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罩体250,罩体250与盖本体210共同围合形成一与第二泄压口212连通的安装腔252,可以使得第二泄压阀270打开第二泄压口212时,若有食物残渣在泄压过程中从第二泄压口212迸出,则食物残渣可被缓存在该安装腔252内而避免喷出杯体组件外部,从而后续可定期拆开罩体250进行清理食物残渣。同时,由于安装腔252的腔壁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连通孔253,则当第二泄压阀270的活动端272运动时可打开第二泄压口212,从而实现杯体内部与外界的连通效果,即泄压效果。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9至图11所示,活动端272包括与感应端271连接的杆体段2721和设置于杆体段2721外周的限位环2722;限位环2722位于安装腔253内,且限位环2722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二泄压口212和连通孔253的尺寸;杆体段2721具有与连通孔253连通的中空腔2721a,当限位环2722抵接盖本体210时,中空腔2721a的底壁可封堵第二泄压口212;杆体段2721的外壁开设与中空腔2721a连通的通孔2721b。
当杯体100内的气压不足以使第二泄压阀270打开第二泄压口212口时,限位环2722一直抵接盖本体210,并使得中空腔2721a的底壁可封堵第二泄压口212,从而实现杯体100密封的效果。而当处于泄压状态时,杯体100内的气体推动第二泄压阀270打开第二泄压口212,从而第二泄压阀270的限位环2722脱离盖本体210的表面,从而气体通过第二泄压口212进入安装腔252内,进而安装腔252内的气体通过通孔2721b进入杆体段2721的中空腔2721a,最后中空腔2721a内的气体通过通孔2721b流向外界,从而实现了第二泄压阀270泄压的效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杆体段2721与连通孔253还可间隙配合,从而只要当限位环2722脱离盖本体210的表面后,气体即可通过第二泄压阀270进入安装腔252,进而从安装腔252直接通过连通孔253流向外界,从而仍然能够实现第二泄压阀270泄压的效果。
另外,通过限位环2722安装于安装腔252内,其外径尺寸大于第二泄压口212和连通孔253的尺寸,则使得活动端272被盖本体210和罩体250所限位,从而使得第二泄压阀270(或者可以理解为防溢感应件)的安装较为简单并且稳固。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图4、图7或图9所示,杆体段2721外套设有复位弹簧290,复位弹簧290一端抵接限位环2722、另一端抵接罩体250的内壁。
罩体250与盖本体210形成的安装腔252用于安装复位弹簧290和第二泄压阀270的活动端272,复位弹簧290一端抵接限位环2722、另一端抵接安装腔252的内壁,从而使得杯体100内气体压强在增大过程中克服复位弹簧290对盖本体210的弹力作用,进而推动第二泄压阀270的限位环2722反向压缩复位弹簧290,从而限位环2722与盖本体210之间具有间隙,杯体100内的气体从第二泄压口212流向安装腔252内,进而通过连通孔253流向外界,从而实现了泄压的效果。可以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中弹簧的弹力可大于第一泄压阀260的重力,从而当第一泄压口211被封堵后,气体升高时仍能通过第二泄压口212实现泄压效果。当杯体100未被加热之前,杯体100内的气体压强与大气压强一致,此时复位弹簧290恢复原位,即一端抵接限位环2722并抵持限位环2722贴合于盖本体210的表面,另一端抵接安装腔252的内壁。
基于杯体组件为具有加热功能的杯体组件,为了进一步提高杯体组件的安全性能,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杯体100的杯口边缘凸设有锁合部110,杯盖组件200包括与锁合部110扣合连接的锁扣220和与锁扣220连接的驱动开关230;驱动开关230驱动锁扣220扣合锁合部110时,实现杯盖组件200锁紧于杯体100的效果;当驱动开关230驱动锁扣220脱开锁合部110时,以使杯盖组件200脱离杯体100。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锁合部110可以设置于杯口的整圈边缘处,也可设置于杯口的部分边缘处。具体地,锁扣220可相对杯体100径向滑动(此处径向方向是指垂直杯体100中轴线的反向),也可相对杯体100转动,从而实现扣合锁合部110或脱开锁合部110的效果。进一步地,驱动开关230与锁扣220传动连接,则驱动开关230的运动会驱使锁扣220运动,从而改变锁扣220与杯体100之间的状态。其中,驱动开关230可以为按压开关,例如当用户按压下该驱动开关230时,驱动开关230可驱使锁扣220脱开锁合部110,从而实现用户单手打开杯盖组件200的效果。按压驱动开关230即可实现锁扣220脱开锁合部110,其具体方式可以为锁扣220与驱动开关230之间通过导斜面连接,驱动开关230可沿该导斜面运动,从而驱动开关230对导斜面的压力具有使得锁扣220朝背离锁合部110的方向运动的分力,以使锁扣220脱开或扣合锁合部110的效果。当然,驱动开关230还可以为旋钮开关,当用户旋转该驱动开关230一定的角度后,驱动开关230驱使锁扣220朝背离锁合部110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杯盖组件200从杯体100上分离的效果。
具体地,杯盖组件200包括盖本体210,锁扣220可与盖本体210滑动连接,该驱动开关230包括与锁扣220抵接并可相对盖本体210转动的抵接部,抵接部抵接锁扣220的方向与锁扣220的滑动方向相同,抵接部为非圆形结构或者该抵接部为偏心轮,当抵接部在旋转过程中其最远点与锁扣220抵接时,抵接部驱动锁扣220滑动以使锁扣220处于脱开锁合部110的状态,从而实现打开杯盖组件200的效果。或者,锁扣220还可与盖本体210铰接,弹性件240一端连接于锁扣220背离杯体100的一侧,另一端连接于驱动开关230,当旋转驱动开关230并使得弹性件240被拉伸时,锁扣220可朝背离杯体100侧壁的方向转动,从而脱离锁合部110,实现打开杯盖组件200的效果。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使得控制驱动开关230即可实现锁扣220脱开或扣合锁合部110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为了稳固地将杯盖组件200盖设于杯体100的杯口处,杯盖组件200还需与杯体100可拆卸地稳固连接。例如,杯盖组件200中的盖本体210与杯口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或者盖本体210与杯体100卡扣连接等。或者,盖本体210与杯体100的内壁之间夹设有密封圈280。通过密封圈280夹设于盖本体210与杯体100的内壁之间,一方面可以防止食物汁液从盖本体210与杯体100之间飞溅溢出;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杯盖组件200与杯体10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请具体结合参照图16至图18,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杯盖组件200与杯体100的连接结构,杯盖组件200包括盖本体210,盖本体210的边缘凸设有卡钩,卡钩朝向杯体100中轴线的一侧开设有卡槽223;杯体组件还包括与杯体100连接并可沿垂直杯体100的中轴线方向滑动的滑动块140,滑动块140包括与杯体100滑动连接的驱动端141和与驱动端141连接的限位端142,限位端142卡入卡槽223内;当驱动驱动端141朝杯体100的侧壁滑动时,限位端142可脱开卡槽223,以使盖本体210脱开杯体100。具体地,杯体100的侧壁可连接有安装块160,该安装块160可以为杯体的手柄部,滑动块140与安装块160滑动连接。为了隐藏滑动块140,安装块160可设置有安装腔,滑动块140可滑动安装于安装腔内。滑动块140的驱动端141可以为沿垂直杯体100中轴线方向延伸的推杆,安装块160具有安装孔,推杆穿出该安装孔。限位端142为与推杆平行的杆体或块体。当用户按压推杆时,推杆带动限位端142脱离卡槽223,然后用户给盖本体210或卡钩一个向上的力,从而实现卡钩脱开杯体100的效果。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复位效果,滑动块140与侧壁之间还可连接有压缩弹簧150,从而当用户撤回按压力后,滑动块140能够重新回到原位。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图12至图15,锁扣220包括与锁合部110扣合连接的扣合部221和与扣合部221连接的驱动部222,驱动部222与盖本体210滑动连接,且驱动部222形成有导向斜面222a;驱动开关230抵接导向斜面222a,在外力驱使下,驱动开关230沿导向斜面222a滑动并驱动扣合部221扣合或脱开锁合部110。
驱动开关230可为按压按钮,当按压该驱动开关230时,驱动开关230抵接于锁扣220驱动部222的导向斜面222a,且在按压力的作用下,驱动开关230沿导向斜面222a滑动,同时该驱动开关230对该驱动部222具有水平的推力,从而该驱动部222驱动扣合部221朝远离锁合部110的方向运动并脱开锁合部110,以实现打开杯盖组件200的效果,或者驱动部222驱动扣合部221朝锁合部110方向运动并扣合锁合部110,以实现杯盖锁紧于杯体100的效果。
具体地,按压驱动开关230以使锁扣220的扣合部221脱离锁合部110,用户可在垂直盖本体210的方向按压驱动开关230,此时锁扣220的导向斜面222a设置于驱动开关230下方并与驱动开关230的下端抵接,进而当向下按压驱动开关230时,锁扣220被驱动开关230驱使并朝远离锁合部110的方向运动,以保证杯盖组件200被打开。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驱动开关230始终在竖直方向运动,驱动开关230外可套设有竖直的导向筒,进而保证锁扣220具有水平方向的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开关230也可沿平行盖本体210板面的方向滑动,通过将导向斜面222a设置于驱动部222适当位置仍可使得导向斜面222a在驱动开关230的驱使下运动,并驱动扣合部221脱开锁合部110。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锁扣220的安装,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罩体250的底端形成有滑槽251,驱动部222安装于滑槽251内并可于该滑槽251内滑动。
具体地,罩体250与盖本体210之间可通过卡扣连接或者螺接方式进行连接。当罩体250安装于盖本体210背离杯体100的一侧后,锁扣220的驱动部222卡入罩体250的滑槽251内,从而使得锁扣220的安装更加便捷。进一步地,罩体250具有连通滑槽251的空腔,驱动部222的端部可伸入该空腔内,同时驱动开关230也可安装于罩体250的空腔并至少部分伸出罩体250外,罩体250的设置使得驱动开关230的安装更加稳固。需要说明的是,罩体250的底端即为罩体250靠近盖本体210板面的一端。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图4、图13或图15,杯盖组件200还包括弹性件240,弹性件240连接锁扣220,并于锁扣220扣合锁合部110时提供弹性锁紧力。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驱动上述驱动开关230,以使其驱动锁扣220脱离锁合部110时上述的弹性件240处于拉伸状态,则当用户松开驱动开关230时,弹性件240朝恢复形变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锁扣220恢复至扣合锁合部110的状态;则当用户单手驱动该驱动开关230并保持该状态时,可从杯体100上取下杯盖组件200;当用户单手驱动该驱动开关230并使得杯盖组件200的盖本体210盖合杯口后,此时用户再将手松开该驱动开关230即可实现杯盖组件200锁紧于杯体100的效果。
当然,当用户单手驱动该驱动开关230并使得锁扣220脱开锁合部110时,并通过驱动开关230与盖本体210设置卡扣结构使得驱动开关230与盖本体210卡扣连接,也可实现驱动开关230在用户松开手之后也能够稳定于该状态下。此时的弹性件240在该状态下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具体地,该弹性件240可以为拉伸弹簧或拉伸皮筋等。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240的另一端可以固定连接于盖本体210或者其他零件上,只要保证锁扣220在脱离锁合部110时弹性件240能够被拉伸即可。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2至图15,锁扣220设置有两个,两个锁扣220关于盖本体210的中心对称设置,驱动开关230对应锁扣220设置有两个;当两个驱动开关230相互靠近时,驱动开关230驱动锁扣220脱开锁合部110。
锁扣220和驱动开关230对应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锁扣220相对盖本体210的中心对称设置,则驱动开关230也相对盖本体210的中心对称设置,从而一方面两个锁扣220扣合锁合部110时可以加强杯盖组件200锁紧于杯体100的稳固性,另一方面当两个驱动开关230相对盖本体210的中心对称设置时,用户可通过向中间方向抓取或捏合两个驱动开关230的同时,实现两个锁扣220同时脱开锁合部110的效果,并且用户可保持抓取或捏合的状态将杯盖组件200轻松地从杯体100上取下,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单手开启杯盖组件200的效果。当然,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锁扣220数量不仅限于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锁扣220的数量还可为三个、四个或者更多。当锁扣22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时,驱动开关23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个,只要能够保证驱动开关230能够驱动所有锁扣220脱开锁合部110或扣合锁合部110;并且保证用户能够单手驱动所用驱动开关230即可。
基于两个锁扣220相对于盖本体210的中心对称设置的方案,弹性件240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锁扣220,弹性件240于锁扣220扣合锁合部110的状态处于拉伸状态。如此设置,即可只用一个弹性件240即可实现两个锁扣220自动复位的效果。从而减少了零件数量,节省了成本,并保证了两个锁扣220动作的一致性。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为了便于锁扣220在朝远离锁合部110的方向运动时能够顺利脱开锁合部110,本实施例中锁合部110的底面与杯口所在的平面呈夹角设置,锁合部110的厚度于锁合部110的边缘至杯体100侧壁的方向呈渐缩设置。
锁扣220具有与锁合部110的底面适配的倾斜面与杯口所在的平面所呈的夹角为R1,R1≤45°。本实施例中锁扣220与锁合部110底面适配的倾斜面与杯口所在的平面呈夹角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基于上述设置有弹性件240的方案,上述设置可以使得杯盖组件200未完全装配到位时,弹性件240会拉动锁扣220朝靠近杯体100中轴线的方向运动,锁扣220可顺利沿其倾斜面滑动,以实现使杯盖组件200自动导向并能安装到位的效果。进一步地,锁扣220与锁合部110底面适配的倾斜面与杯口所在的平面所呈的夹角为R1,R1≤45°,则使得当食物对杯盖组件200具有向上冲击力时,锁扣220仍能稳固与锁合部110扣合连接,以保证杯盖组件200能够稳固地锁紧于杯体100上。
进一步地,定义锁合部110的底面与杯口所在平面所呈的夹角为R2,-10°≤R1-R2≤10°。当-10°≤R1-R2≤10°时,使得锁扣220与锁合部110之间的两个相互连接的面之间的角度差不超过10°,从而使得锁扣220与锁合部110之间的配合较为稳固;当R1-R2>10°或者R1-R2<-10°时,锁扣220与锁合部110之间的空隙较大,从而难以保证锁扣220能够与锁合部110紧紧扣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定义锁合部110凸出杯体100的宽度为D,1mm≤D≤10mm。当D<1mm时,由于锁合部110宽度较小,从而容易导致锁扣220与锁合部110的扣合不稳固;当D>10mm时,锁合部110宽度过大,从而使得锁合部110的抗弯强度降低,容易在运输过程或者杯盖组件200扣合过程中发生磕碰损坏。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用户将杯体100内的食物倒出,杯体100侧壁设置有手柄120,杯体100于手柄120相对的一侧形成有导流槽130。具体地,该导流槽130可以为开设于杯体100内壁的槽,也可以为两个表面的过渡连接段。例如杯体100呈三棱柱体,导流槽130为相邻两个表面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形成有一个V型槽,用户可通过该V型槽倒出食物,因此该V型槽即为导流槽130。当然,杯体100还可以为四棱柱、五棱柱或者其他非圆柱体。
具体地,杯体100的侧壁可包括至少两个平面,两个平面之间通过弧形过渡面连接。具体地,可将弧形过渡面的凹面朝向杯体100内部,两个平面可呈一定夹角设置,用户需要将杯体100内的液体倒出时,可通过将液体导流至弧形过渡面处,从而液体可沿弧形过渡面流出杯体100之外。基于该情况,手柄120可设置于杯体100的弧形过渡面相对的一侧面。
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杯体100的侧壁可至少包括两个相邻并相互连接的平面,这两个相邻并相互连接的平面之间呈大于或等于90°的夹角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用户需要将杯体100内的液体倒出时,依然可以将液体引流至两个相邻并相互连接的平面之间的夹角部,从而通过该夹角部流出杯体100外。另外,这两个相邻并相互连接的平面之间呈大于或等于90°的夹角设置,使得这两个平面所限定的空间较大,从而可以增大杯体100的容量。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食物料理机,该食物料理机包括杯体组件,该杯体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食物料理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杯体,所述杯体具有杯口;
杯盖组件,所述杯盖组件可封盖所述杯口,所述杯盖组件与所述杯体之间夹设有密封圈,所述杯盖组件开设有连通所述杯体内腔和外界大气的第一泄压口和第二泄压口;
第一泄压阀,所述第一泄压阀安装于所述第一泄压口并可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封堵所述第一泄压口;或者,所述第一泄压阀可在外界对其具有朝向杯体内部方向的压力作用下封堵所述第一泄压口;及
第二泄压阀,所述第二泄压阀安装于所述第二泄压口并可封堵或打开所述第二泄压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泄压口为圆形,定义所述第一泄压口的直径尺寸为d1,1.0mm≤d1≤5.0mm;和/或,所述第二泄压口为圆形,定义所述第二泄压口的直径尺寸为d2,5.0mm≤d2≤35.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组件包括盖合所述杯口的盖本体,所述盖本体开设有所述第二泄压口;所述第二泄压阀包括穿设所述第二泄压口并伸入所述杯体的感应端和与所述感应端连接的活动端,所述活动端能够活动设置于所述杯盖组件上;和/或,
所述第二泄压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泄压口的尺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盖本体背离所述杯体的一侧可拆卸连接的罩体,所述罩体与所述盖本体共同围合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泄压口连通的安装腔;所述活动端伸入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开设有与所述外界连通的连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端包括与所述感应端连接的杆体段和设置于所述杆体段外周面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限位环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泄压口和所述连通孔的尺寸;
所述杆体段具有与所述连通孔连通的中空腔,当所述限位环抵接所述盖本体时,所述中空腔的底壁可封堵所述第二泄压口;所述杆体段的外壁开设与所述中空腔连通的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段外还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抵接所述限位环、另一端抵接所述罩体的内壁。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口的边缘凸设有锁合部;所述杯盖组件包括与所述锁合部扣合的锁扣和与所述锁扣传动连接的驱动开关;
当所述驱动开关驱动锁扣扣合锁合部时,杯盖组件锁紧于杯体;当所述驱动开关可驱动所述锁扣脱开所述锁合部时,以使所述杯盖组件脱离所述杯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包括与所述锁合部扣合连接的扣合部和与所述扣合部连接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盖本体滑动连接,且所述驱动部形成有导向斜面;
所述驱动开关抵接所述导向斜面,在外力驱使下,所述驱动开关沿所述导向斜面滑动并驱动所述扣合部扣合或脱开所述锁合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底端形成有滑槽,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并可于所述滑槽内滑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锁扣,并于所述锁扣扣合锁合部时提供弹性锁紧力。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锁扣关于所述盖本体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驱动开关对应所述锁扣设置有两个;当两个所述驱动开关相互靠近时,所述驱动开关可驱动所述锁扣脱开所述锁合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锁扣,所述弹性件于所述锁扣扣合所述锁合部的状态处于拉伸状态。
13.如权利要求8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部的底面与所述杯口所在的平面呈夹角设置,所述锁合部的厚度于所述锁合部的边缘至所述杯体侧壁的方向呈渐缩设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具有与所述锁合部的底面适配的倾斜面。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侧壁设置有手柄,所述杯体于所述手柄相对的一侧形成有导流槽;和/或,
所述杯体侧壁包括至少两个平面,两个所述平面之间通过弧形过渡面连接;或,所述杯体侧壁包括至少两个相邻并相互连接的平面,所述两个相邻并相互连接的平面之间呈大于或等于90°的夹角设置。
16.一种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杯体组件。
CN201811653562.0A 2018-12-29 2018-12-29 杯体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Active CN1113745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53562.0A CN111374575B (zh) 2018-12-29 2018-12-29 杯体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53562.0A CN111374575B (zh) 2018-12-29 2018-12-29 杯体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4575A true CN111374575A (zh) 2020-07-07
CN111374575B CN111374575B (zh) 2022-08-26

Family

ID=71219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53562.0A Active CN111374575B (zh) 2018-12-29 2018-12-29 杯体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74575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56266Y (zh) * 1996-05-27 1997-06-18 刘青 多限压阀安全压力锅
CN2638604Y (zh) * 2003-07-18 2004-09-08 徐步明 压力锅安全阀
CN2796600Y (zh) * 2005-05-24 2006-07-19 裴学伦 压力锅安全阀
CN201052079Y (zh) * 2007-05-17 2008-04-30 施新委 一种防爆压力锅
CN201205203Y (zh) * 2008-04-01 2009-03-11 佛山市三水联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压力锅的多重安全保护装置
TWM369110U (en) * 2009-07-03 2009-11-21 Asd Internat Taiwan Co Ltd Pressure cooker structure with multiple safes
CN201640371U (zh) * 2009-06-12 2010-11-24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压力豆浆机
CN206560388U (zh) * 2016-12-06 2017-10-17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杯盖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CN108937560A (zh) * 2018-07-28 2018-12-07 吴振 一种电压力锅延时封闭安全阀
CN109674362A (zh) * 2018-09-27 2019-04-26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搅拌机
CN209595592U (zh) * 2018-12-29 2019-11-08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杯体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56266Y (zh) * 1996-05-27 1997-06-18 刘青 多限压阀安全压力锅
CN2638604Y (zh) * 2003-07-18 2004-09-08 徐步明 压力锅安全阀
CN2796600Y (zh) * 2005-05-24 2006-07-19 裴学伦 压力锅安全阀
CN201052079Y (zh) * 2007-05-17 2008-04-30 施新委 一种防爆压力锅
CN201205203Y (zh) * 2008-04-01 2009-03-11 佛山市三水联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压力锅的多重安全保护装置
CN201640371U (zh) * 2009-06-12 2010-11-24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压力豆浆机
TWM369110U (en) * 2009-07-03 2009-11-21 Asd Internat Taiwan Co Ltd Pressure cooker structure with multiple safes
CN206560388U (zh) * 2016-12-06 2017-10-17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杯盖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CN108937560A (zh) * 2018-07-28 2018-12-07 吴振 一种电压力锅延时封闭安全阀
CN109674362A (zh) * 2018-09-27 2019-04-26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搅拌机
CN209595592U (zh) * 2018-12-29 2019-11-08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杯体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4575B (zh) 2022-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92892B2 (en) Lid assembly and drinking container comprising the same
EP2494896B1 (en) Detachable handle for cooking vessels
KR20130087433A (ko) 음료용 용기의 마개체
CN113636203B (zh) 具有锁定机构的盖子及包括该盖子的容器组件
CN111374575B (zh) 杯体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KR101432704B1 (ko) 식품 조리기
CN110623533A (zh) 烹饪器具
CN210784012U (zh) 辅食锅
US20100024663A1 (en) Handle for a grill pan
CN209595592U (zh) 杯体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CN111374576B (zh) 杯体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JP2011251706A (ja) 飲料容器の蓋構造
CN209883916U (zh) 杯盖组件、搅拌杯组件及料理机
KR101443847B1 (ko) 식품 조리기
CN209846856U (zh) 烹饪器具
CN213510068U (zh) 一种简易开关门锁
KR101027486B1 (ko) 조리용기용 손잡이
CN217524616U (zh) 一种烹饪锅具
CN209883903U (zh) 杯盖组件、杯体组件及食物料理机
CN210783957U (zh) 一种水壶
CN219846222U (zh) 一种结构可靠的食品加工机
CN218186171U (zh) 一种杯盖及弹跳杯
JP2021003255A (ja) 炊飯器
CN214804117U (zh) 锁体结构、锅盖和烹饪器具
CN212788258U (zh) 具有流体加热功能的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