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3896A - 一种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3896A
CN111373896A CN202010324394.1A CN202010324394A CN111373896A CN 111373896 A CN111373896 A CN 111373896A CN 202010324394 A CN202010324394 A CN 202010324394A CN 111373896 A CN111373896 A CN 111373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plough layer
red soil
red
pla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43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义军
黄尚书
武琳
叶川
黄欠如
成艳龙
张昆
何绍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INSTITUTE OF REO SOIL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INSTITUTE OF REO SOI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INSTITUTE OF REO SOIL filed Critical JIANGXI INSTITUTE OF REO SOIL
Priority to CN2020103243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38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3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38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40Fabaceae, e.g. beans or pea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方法,针对红壤坡耕地机耕不合理、管理粗放致使耕层土壤薄层化、土壤板结问题日益突出,而采取的深松、深浅根作物优化配置方法;针对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养分流失、破坏生态环境问题,而采取的生物拦截、保护性耕作方法;针对红壤酸化加剧、养分贫瘠、结构差的问题,而采取的秸秆快速腐解还地、土壤改良剂和调理剂方法。本发明完成了对红壤坡耕地耕层增厚耕作、耕层增厚水保、耕层养分活化等合理耕层构建技术,改善红壤坡耕地耕层结构,提高了作物产量,增加了农民纯收入。

Description

一种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红壤区坡耕地占旱地面积的70%以上,是南方红壤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源,丰富的水、热资源使得该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承担着增产增收与环境保护的双重职责。但长期以来,种植制度单一、土地不合理利用、长期机械旋耕致使土壤压实和耕作层浅薄、等因素,造成红壤坡耕地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低下,成为制约南方红壤区农业发展的瓶颈。间套作系统通过不同作物在空间分布和养分需求等方面的优势互补,能有效地利用各种生长因子来获得产量优势,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垄作栽培有利于扩大土壤表面积、改善根际土壤的通气性、增加田间的通风透光,可以加厚适于作物生长的熟土层,使土壤不易板结,能更有效地协调水、肥、气、热等环境因子的关系。深松可以打破土壤致密层,扩大作物根系活动范围,有利于蓄水蓄肥和作物养分吸收。目前,针对间套作、垄作栽培单项技术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农艺性状以及机械深松和生物拦截等的研究较多,但将这两项技术与机械深松和生物拦截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相对较少,耕层土壤浅薄、水土流失严重、种植方式不合理、土壤结构差是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的关键障碍因素之一。近年来,紫色土区聚土垄耕和玉米花生间作、东北黑土区深松等技术较为成熟,因气候、土壤立地条件、劳动力和机械因素等原因,红壤尤其是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红壤上的垄作较少,把以垄沟垄面间套轮作和异位培肥为核心的耕层增厚耕作培肥技术和以香根草篱为核心的耕层增厚水保技术、以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调理为核心的耕层增厚养分活化技术、以机械深松为核心耕层增厚耕作技术相结合少。解决后,可以有效缓解红壤坡耕地耕层浅、结构差、肥力低带来的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提高30-40cm土层的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南方红壤区种植制度单一、土地不合理利用等因素,造成红壤坡耕地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低下,成为制约南方红壤区农业发展的瓶颈,耕层土壤浅薄、水土流失严重、种植方式不合理是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的关键障碍因素,但是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的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针对“薄、瘦、蚀”等障碍因子的深浅根作物间套轮种垄作深松技术研究处于空白。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针对间套作、垄作栽培单项技术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农艺性状的研究较多,但将这两项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相对较少,间套作系统通过不同作物在空间分布和养分需求等方面的优势互补,能有效地利用各种生长因子来获得产量优势,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方法,所述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方法包括花生玉米深浅根作物间套垄作轮种技术。第1年将宽约2m、厚约0.2m的表土聚垄,形成了垄宽2m、垄高0.4m的垄面,垄面种植深根系作物玉米,玉米种植规格一般为0.5m×0.3m;垄沟覆盖水稻秸秆和撒施土壤调理剂与结构改良剂,秸秆用量为150~200kg/667m2,调理剂为过氧化钙和过氧化镁的混合物,用量一般为6~8kg/667m2,结构改良剂水稻壳或作物秸秆高温碳化成的生物质,用量一般为50~60kg/667m2,垄沟种植红壤坡耕地浅根系先锋改良作物花生。施肥量为尿素17.5kg/667m2、钙镁磷肥30kg/667m2、钾肥20kg/667m2。在花生和玉米收获后,将粉碎后花生、玉米秸秆均匀撒在垄沟,增施1.5~2kg/667m2的秸秆腐解菌,并将垄面土壤移到垄沟,将花生、玉米秸秆埋入土壤中,促进秸秆腐解。第二年在将第1年种植玉米的地方种植花生,在第1年种植花生的地方种植玉米,方法步骤同第1年。
进一步所述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方法包括针对红壤坡地耕作粗放、长期浅旋耕致使耕层土壤薄层化问题日益突出,而采取的机械深松方法;该方法主要是用深松旋耕一体机将土壤0~35cm的土层深松,可确保土壤上下层不打乱,有利于耕层增厚和结构改善,保障作物养分吸收。
针对红壤低丘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耕层养分贫瘠和环境污染问题,而采取的生物拦截方法。该方法主要在坡耕地坡脚上种植双行香根草,香根草种植规格为0.15m×0.15m,在作物生长期间控制香根草高度为0.4~0.6m。
进一步,所述机械深松、深根浅耕作物优化配置方法集成了红壤坡耕地耕层增厚耕作技术体系。
进一步,所述生物拦截、保护性耕作集成了红壤坡耕地耕层增厚水保技术体系。
进一步,所述秸秆快速腐解还地、红壤改良剂和调理剂方法集成了红壤坡耕地耕层养分活化技术体系。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机械深松是针对目前主要采取旋耕方法,耕层厚度不够,只有10-15cm,满足不了作物养分吸收以及保水保肥的能力,而采用机械深松到20-30cm的土层,在配套秸秆施用、土壤改良、施有机肥等;生物拦截是针对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养分和泥沙流失,从而引起的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在当前环境保护和农业开发中起到一个相互促进的作用;主要是在坡耕地的坡中和坡脚栽植香根草,拦截径流和泥沙,减少径流和泥沙带走的氮磷等养分。保护性耕作就包括了秸秆覆盖还地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对红壤坡耕地集成机械深松、土壤降酸和结构改良、水土流失调控等技术方案,完成了对红壤坡耕地耕层增厚耕作、耕层增厚水保、耕层养分活化等合理耕层构建技术,改善红壤坡耕地耕层结构,提高了作物产量,增加了农民纯收入。4年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H值提高了0.3~0.7个单位,土壤有机碳提高了42.4~66.8%,降低地表径流84.6~92.8%,减少土壤侵蚀量68.7~78.3%。经过专家测产,与农民常规种植相比,花生产量提高了20.22%,玉米产量提高了15.6%。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做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方法包括:花生和玉米深浅根作物间套轮种,并将表土聚土垄作种植玉米,花生作为红壤坡耕地先锋改良作物种在垄沟,并覆盖秸秆,添加调理剂,改良亚耕层土壤;第2年种玉米的地方的表土移到种花生的地方,在种植玉米,在第1年种玉米的地方的亚耕层种植花生,进行异位培肥。
针对红壤坡地耕作粗放、机耕不合理致使耕层土壤薄层化问题日益突出,而采取的机械深松轮休、粉垄耕作、深根浅耕作物优化配置方法;
针对红壤低丘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耕层薄化、土壤板结问题,而采取的生物拦截、保护性耕作、合理种植方法;
针对红壤酸化加剧、养分贫瘠、结构差的问题,而采取的秸秆快速腐解还地、红壤改良剂和调理剂、土壤磷生物活化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深松轮休、粉垄耕作、深根浅耕作物优化配置方法集成了红壤坡耕地耕层增厚耕作技术体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物拦截、保护性耕作、合理种植方法集成了红壤坡耕地耕层增厚水保技术体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秸秆快速腐解还地、红壤改良剂和调理剂、土壤磷生物活化方法集成了红壤坡耕地耕层养分活化技术体系。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验方法作进一步描述。
1、目标
探讨深浅根作物间套轮种、垄作等技术相结合的耕作方式对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结构与作物产量的影响。
2、内容
2.1红壤坡耕地花生//玉米轮作立体种植技术指标研究;
2.2红壤坡耕地垄面花生//垄沟玉米轮作全层改土、立体种植技术指标研究;
3、假设
间套轮种、深浅根作物配置、秸秆覆盖有利于红壤坡耕地耕层结构改善,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纯收入。
4、方案
4.1试验材料
第四纪红粘土坡耕地,坡度5-8°,位于江西省红壤研究所10km的温圳茶厂附近,种植作物为花生、玉米。
4.2试验处理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其中主处理为:
A1:花生纯作
A2:玉米纯作
A3:花生//玉米
A4:垄面花生//垄沟玉米
A5:垄面玉米//垄沟花生
副处理为:
B1:不覆盖秸秆
B2:秸秆覆盖(150kg/667m2)
A3和A4处理以40cm:160cm宽窄行种植,以2行玉米:4行花生为间作体系,各处理重复三次,共计16大区,32小区,小区面积为3.3m×10m=33m2,共计每一主区面积66m2,主区之间沟宽30cm,沟高30cm,垄高20cm,四周设立保护行,共计试验地面积为m2。NPK施肥水平按当地标准,另外增施石灰150kg/mu,均匀施肥。田间试验布置如图2
图2红壤坡耕地深浅根作物间套轮种垄作深松技术指标研究田间示意图
Figure BDA0002462662360000061
5、测定指标
5.1试验前基础地力
测定试验地剖面(0-80cm)相关指标,4次重复;主要测定指标如下:分层(10cm为一层)测定生物(微生物碳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酶活性)、物理(田持、含水量、孔隙度、容重、团聚体和质地)、化学指标(pH、有机质、速效和全量养分、CEC、交换性钾钙钠镁),水分特性(饱和、非饱和含水率、有效水),力学性质(贯穿阻力、临界剪切力)等指标。
5.2试验期
5.2.1作物
出苗率、各生育期(叶绿素、株高、根系分布、光合作用)、产量(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干物质累积;
5.2.2土壤水
伏秋干旱期测定0-50cm(10cm为一层)土壤含水量(质量含水量、贮水量、耗水量)、饱和导水率;
5.2.3土壤物理指标
作物不同生育期内土壤容重、孔隙度、土壤紧实度、入渗率、土壤温度。
5.2.4土壤化学指标
pH、有机质、速效养分、全量养分(作物收获期测定)
5.2.5土壤生物指标
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土壤酶活性(作物收获期测定)
5.2.6简易土壤侵蚀量测定由项目组指定测定方法。
实施例2
以华中(江西)项目区确定研究基地,完善实施方案。
2015年
红壤坡耕地耕层增厚耕作技术集成研究试验设计及布置:针对红壤坡地耕作粗放、机耕不合理等致使耕层土壤薄层化问题日益突出,开展机械深松轮休、粉垄栽培、深根浅根作物优化配置等技术研究。该系列试验持续3年。
红壤坡耕地耕层增厚水保技术集成研究试验设计及布置:针对红壤低丘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耕层薄化、土壤板结等问题,开展生物拦截、保护性耕作、合理种植等技术研究。该系列试验持续3年。
红壤坡耕地耕层养分活化技术集成研究试验设计及布置:针对红壤酸化加剧、养分贫瘠、结构差等问题,开展秸秆快速腐解还地、红壤改良剂和调理剂、土壤磷生物活化等技术研究,该系列试验持续4年。
2016年
继续开展“红壤坡耕地机械深松轮休、粉垄耕作、深根浅根作物优化配置”等三组坡耕地耕层增厚耕作技术试验;“生物拦截、保护性耕作、合理种植”等三组坡耕地耕层增厚水保技术试验;“秸秆快速腐解还地、改良剂和结构剂、土壤磷生物活化”等三组坡耕地耕层养分活化技术试验。重点研究“生物拦截、保护性耕作、合理种植”等三组坡耕地耕层增厚水保技术试验。以江西坡耕地花生/玉米、柑橘/花生种植制度下作物高产高效为核心,集成红壤坡耕地耕层增厚水保技术体系1-2套,建立100亩示范基地进行验证,并进行大面积辐射推广。
2017年
继续开展“红壤坡耕地机械深松轮休、粉垄耕作、深根浅根作物优化配置”等三组坡耕地耕层增厚耕作技术试验;“生物拦截、保护性耕作、合理种植”等三组坡耕地耕层增厚水保技术试验;“秸秆快速腐解还地、改良剂和结构剂、土壤磷生物活化”等三组坡耕地耕层养分活化技术试验。
重点分析“红壤坡耕地机械深松轮休、粉垄耕作、深根浅根作物优化配置”三组坡耕地耕层增厚耕作技术和“秸秆快速腐解还地、改良剂和结构剂、土壤磷生物活化”三组坡耕地耕层养分活化技术试验。
以江西坡耕地花生/玉米、柑橘/红薯种植制度下作物高产高效为核心,集成红壤坡耕地耕层增厚水保技术体系1套,建立200亩核心示范基地进行验证。以江西坡耕地红薯/油菜、茶园种植制度下作物高产高效为核心,集成坡耕地耕层增厚耕作、耕层养分活化等耕层构建技术体系各1-2套,建立200亩核心示范基地进行验证,并大面积辐射推广。
2018年
继续开展“秸秆快速腐解还地、改良剂和结构剂、土壤磷生物活化”等3组耕层养分活化技术试验。开始研究江西坡耕地花生/红薯/玉米种植制度和果、茶绿色高效复种制下合理耕层构建技术模式及示范。
以粮-果-茶绿色高效复种制下作物高产高效为核心,集成红壤坡耕地耕层增厚耕作、耕作增厚水保、耕层养分活化技术体系1套,建立300亩示范基地验证,并大面积辐射推广。
开展秸秆快速腐解还地、改良剂和结构剂、土壤磷生物活化等技术培训。
2019年
开展200亩江西红壤坡耕地花生/红薯/玉米种植制度和果、茶绿色高效复种制下合理耕层构建技术模式示范基地建设,并大面积辐射推广。
开展红壤坡耕地花生/红薯/玉米种植制度和果、茶绿色高效复种制下合理耕层构建技术培训。
实施例3
红壤坡耕地红薯/花生合理耕层耕作深度研究
1试验目的
针对红壤坡耕地耕作粗放、机耕不合理等致使耕层土壤薄层化问题日益突出以及造成养分表聚化等问题,开展红壤坡耕地耕层合理机耕深度研究,该试验持续4年(2016-2019)。
2试验材料
试验地位于江西省红壤研究所10km的温圳茶厂附近,种植制度为花生、红薯轮作。土壤类型为第四纪红黏土母质发育的红壤,坡度5左右,耕层土壤物理性质如下:
表3试验前耕层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Figure BDA0002462662360000091
3试验处理
试验以耕作深度为主处理,培肥方式为副处理,设置裂区试验。其中耕作处理为:
免耕(NT);
机械耕翻10cm(P10);
机械耕翻20cm(P20);
机械耕翻30cm(P30);
机械耕翻10cm+深松30cm(P10S30);
机械耕翻20cm+深松30cm(P20S30);
深翻20cm+机械压实(形成轮胎接触压力100kPa作用,模拟未来机械耕作情景)(P20C);
深翻20cm+深松30cm+机械压实(P20CS30);
培肥方式设置2个水平:
单施化肥(NPK);
有机无机混合施用(NPK+OM,猪粪用量:22500kg/hm2);
两者以等N、P、K计算。
试验设置四次重复,共计64小区,小区面积为4m×22m=88m2,小区之间沟宽40cm,沟高和小区耕作深度相等,四周设立保护行。施用水平为地常规施肥水平:N118.kghm-2、P2O545kghm-2、K2O180kghm-2
表4猪粪的养分状况
Figure BDA0002462662360000101
实施例4
红壤坡耕地红薯/花生合理耕层有机培肥技术
1试验目的
针对红壤坡耕地肥力低、耕层养分不均衡等问题,开展红壤坡耕地不同机耕深度与有机物料还田相结合的均衡有机培肥技术研究,该试验持续4年(2016-2019)。
2试验材料
试验地位于江西省红壤研究所10km的温圳茶厂附近,种植制度为花生、红薯轮作。土壤类型为第四纪红黏土母质发育的红壤,坡度5左右,耕层土壤物理性质如下:
表5试验前耕层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Figure BDA0002462662360000111
3试验处理
试验种植制度为作物花生(粤油933)/红薯(苏薯8号)周年轮作。以不同耕作深度为主处理,培肥方式为副处理,设置裂区试验。
耕作深度为:
免耕(NT);
耕翻10cm(P10);
耕翻20cm(P20);
耕翻30cm(P30);
耕翻30cm+控制耕层养分相同(P30+STF),按后续说明施肥,下同;
耕翻10cm+控制耕层养分相同(P10+STF)。
培肥方式为:
施用猪粪,22500kghm-2(OM);
秸秆粉碎还田,6450kghm-2(CS);
绿肥还田,21920kghm-2(肥田萝卜,GM);
单施化肥(CK);
三种有机物料投入以C量计算。
试验设置四次重复,共计96小区,小区面积为3m×8m=24m2,小区之间沟宽40cm,沟高和小区耕作深度相等,四周设立保护行。
其中:NT、P10、P20、P30化肥用量均为当地常规施肥水平(N118.kghm-2、P2O545kghm-2、K2O180kghm-2);P30+STF处理化肥用量为根据养分分布状况及耕作深度,相应增加肥料用量,施肥水平为:N146kghm-2、P2O550.5kghm-2、K2O260kghm-2;P10+STF处理根据养分分布状况及耕作深度,相应减少肥料用量,施肥水平为:48.5kghm-2、20kghm-2、54kghm-2
表6不同有机物料养分状况
Figure BDA00024626623600001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方法包括:玉米和花生深浅根作物间套轮种,并将表土聚垄种植玉米,花生作为红壤坡耕地先锋改良作物种在垄沟,并覆盖秸秆,添加调理剂,改良亚耕层土壤;第2年种玉米的地方的表土移到种花生的地方,再种植玉米,在第一年种玉米的地方的亚耕层种植花生;方法同第1年,进行异位培肥,逐步实现红壤坡耕地耕层和亚耕层土壤改良;
所述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方法采取的机械深松、深根浅耕作物优化配置方法;采取的生物拦截、保护性耕作、合理种植方法;采取的秸秆快速腐解还地、红壤改良剂和调理剂方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深松、深根浅耕作物优化配置方法集成了红壤坡耕地耕层增厚耕作技术体系;用深松旋耕一体机将土壤0~35cm的土层深松;生物拦截方法为在坡耕地坡脚上种植双行香根草,香根草种植规格为0.15m×0.15m,在作物生长期间控制香根草高度为0.4~0.6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拦截、保护性耕作、合理种植方法集成了红壤坡耕地耕层增厚水保技术体系;第1年将宽2m、厚0.2m的表土聚垄,形成垄宽2m、垄高0.4m的垄面,垄面种植深根系作物玉米,玉米种植规格为0.5m×0.3m;垄沟覆盖水稻秸秆和撒施土壤调理剂与结构改良剂,秸秆用量为150~200kg/667m2,调理剂为过氧化钙和过氧化镁的混合物,用量为6~8kg/667m2,结构改良剂水稻壳或作物秸秆高温碳化成的生物质,用量为50~60kg/667m2,垄沟种植红壤坡耕地浅根系先锋改良作物花生;
施肥量为尿素17.5kg/667m2、钙镁磷肥30kg/667m2、钾肥20kg/667m2。在花生和玉米收获后,将粉碎后花生、玉米秸秆均匀撒在垄沟,增施1.5~2kg/667m2的秸秆腐解菌,并将垄面土壤移到垄沟,将花生、玉米秸秆埋入土壤中,促进秸秆腐解;第二年在将第1年种植玉米的地方种植花生,在第1年种植花生的地方种植玉米,将宽2m、厚0.2m的表土聚垄,形成垄宽2m、垄高0.4m的垄面,垄面种植深根系作物玉米,玉米种植规格为0.5m×0.3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快速腐解还地、土壤改良剂和调理剂集成了红壤坡耕地耕层养分活化技术体系。
CN202010324394.1A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方法 Pending CN1113738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4394.1A CN111373896A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4394.1A CN111373896A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3896A true CN111373896A (zh) 2020-07-07

Family

ID=71220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4394.1A Pending CN111373896A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738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3468A (zh) * 2020-10-27 2021-01-1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污染土壤安全利用技术效果评价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3927A (zh) * 2015-09-29 2015-12-02 谢庭生 南方花岗岩红壤旱耕地防治沙化的垄沟种植方法
CN109566302A (zh) * 2019-01-04 2019-04-05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集约化农田宽幅轮间作种植技术
CN110121974A (zh) * 2019-05-24 2019-08-16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红壤坡耕地烟田肥沃耕层的构建方法
CN110169226A (zh) * 2019-07-10 2019-08-27 西南大学 一种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型调控方法
CN110663305A (zh) * 2019-10-23 2020-01-10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种红壤边际土地适生耕层的构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3927A (zh) * 2015-09-29 2015-12-02 谢庭生 南方花岗岩红壤旱耕地防治沙化的垄沟种植方法
CN109566302A (zh) * 2019-01-04 2019-04-05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集约化农田宽幅轮间作种植技术
CN110121974A (zh) * 2019-05-24 2019-08-16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红壤坡耕地烟田肥沃耕层的构建方法
CN110169226A (zh) * 2019-07-10 2019-08-27 西南大学 一种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型调控方法
CN110663305A (zh) * 2019-10-23 2020-01-10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种红壤边际土地适生耕层的构建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成艳红等: "稻草覆盖和香根草篱对红壤坡耕地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
芮绍云等: "改良剂对旱地红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
黄尚书等: "红壤坡耕地间种垄作玉米/ /花生的产量表现及其种间竞争力的评定", 《江西农业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3468A (zh) * 2020-10-27 2021-01-1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污染土壤安全利用技术效果评价方法
CN112213468B (zh) * 2020-10-27 2023-08-1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污染土壤安全利用技术效果评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8971B (zh) 一种提高盐碱地玉米产量的起垄播种方法
CN104604409B (zh) 一种快速提高矿区复垦土壤肥力的施肥方法
CN101702966B (zh) 一种保护性耕作栽培方法
CN103651028B (zh) 一种利用水稻优化稀植与覆盖秸秆的节水节肥调控方法
CN106105468B (zh) 一种秸秆直接还田培肥土壤的方法
CN107513509A (zh) 一种改良土壤盐碱性的方法
CN102318529B (zh) 水稻的水旱两栖种植方法
CN108207503A (zh) 滨海沙质化盐碱地种植砂引草及改良土肥状况的方法
CN110073756A (zh) 一种滩涂新围垦农地土壤高效改良方法
CN102204472A (zh) 小麦留茬免耕复种油菜栽培方法
CN105103848A (zh) 一种节水控盐的玉米高产种植方法
CN109429947B (zh) 一种适合石漠化地区油-玉二熟制保护性耕作栽培方法
Wei et al. Initial exploration on effect of saline-alkali land rebuilding and utilization by fenlong cultivation
CN110054525A (zh) 一种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保水剂及其制备工艺
Wei et al. Effects of once Fenlong cultivation on soil properties and rice yield and quality for 7 consecutive years
CN108738442A (zh) 一种油茶林土壤熟化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CN111373896A (zh) 一种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方法
CN110476572A (zh) 一种秸秆集中还田及下茬作物关键水肥管理方法
CN110506568A (zh) 利用大球盖菇菌渣改良盐碱土的方法
CN109392630A (zh) 一种沿海滩涂燕麦-高粱饲草免耕轮作方法
CN108966716A (zh) 盐碱地的四维改良法
CN109717016A (zh) 一种用于喀斯特高寒山区作物的水肥耦合高产栽培方法
CN104145655B (zh) 一种黄泥田有机熟化的改良方法
Fan et al. Planting sweet sorghum in Yellow River delta: the cultivation measure, yield and effect on soil microflora
CN114375630A (zh) 一种土壤耕作层扩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