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1713B - 一种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1713B
CN111371713B CN201811593569.8A CN201811593569A CN111371713B CN 111371713 B CN111371713 B CN 111371713B CN 201811593569 A CN201811593569 A CN 201811593569A CN 111371713 B CN111371713 B CN 1113717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value
time
user equipment
dopp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935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1713A (zh
Inventor
张骏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echip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echip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echip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echip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9356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1713B/zh
Priority to EP19904059.3A priority patent/EP3905784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28309 priority patent/WO202013550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1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1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1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17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7Carrier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JTUNING RESONANT CIRCUITS; SELECTING RESONANT CIRCUITS
    • H03J7/00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 Automatic scanning over a band of frequencies
    • H03J7/02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
    • H03J7/04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 where the frequency control is accomplished by varying th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non-mechanically adjustable element or where the nature of the frequency controlling element is not significant
    • H03J7/08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 where the frequency control is accomplished by varying th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non-mechanically adjustable element or where the nature of the frequency controlling element is not significant using varactors, i.e. voltage variable reactive di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4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er for adjusting OFDM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e.g. transmission tim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24Carrier regulation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2027/0026Correction of carrier offs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44Control loops for 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53Closed loops
    • H04L2027/0055Closed loops single ph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44Control loops for 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63Elements of loops
    • H04L2027/0069Loop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44Control loops for 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71Control of loops
    • H04L2027/0079Switching between loops
    • H04L2027/0081Switching between loops between loops of different bandwid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当用户设备进行小区切换时,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在源小区内最后时刻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将所述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取反用于自动频率控制AFC中的载波频率迁移CFO补偿。如此,可以使移动用户终端在不同场景均能良好地在切换带对抗多普勒频移突变。

Description

一种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OFDM无线通信技术,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当发射机和接收机间存在视距信道且存在相对速度时就会产生多普勒频移fd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11
上式中v为发射机和接收机间相对速度,c为光速,fc为载波频率,θ为发射机和接收机间夹角。
当移动用户端处于高速移动场景时,多普勒频移会对信号产生严重干扰。
目前,在4G或5G的高铁通信系统或者V2V(vehicle to vehicle,车对车通讯)、V2X系统中,当用户端设备进行小区切换时,还没有有效对抗多普勒频移的相关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包括:当用户设备进行小区切换时,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在源小区内最后时刻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
将所述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取反用于自动频率控制AFC中的载波频率迁移CFO补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对抗多普勒频移的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当所述用户设备进行小区切换时,获取用户设备在源小区内最后时刻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
处理单元,将所述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取反用于自动频率控制AFC中的载波频率迁移CFO补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所述信息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的步骤。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当用户设备进行小区切换时,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在源小区内最后时刻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将所述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取反用于自动频率控制AFC中的载波频率迁移CFO补偿。如此,可以使移动用户终端在不同场景均能良好地在切换带对抗多普勒频移突变。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产生多普勒频移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在4G或5G高铁通信系统中多普勒频移产生干扰的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用户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涉及的用户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对抗多普勒频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例如图2所示,在4G或5G高铁通信系统中,多普勒频移在移动用户端会产生如下干扰:
1、用户端接收信号产生小区内多普勒频移。目前对抗此干扰的方法可以采用合适的AFC(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自动频率控制)环路和/或用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信号辅助计算用户端移动相对移动速度来达到稳定的AFC跟踪以补偿多普勒频移;
2、在切换带的移动用户端产生多普勒频移突变。如图2所示,例如在位置2的移动终端处于从基站1切换到基站2的切换带,由于位置2的移动终端相对基站1和2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因此多普勒频移会从负极大值突变为正极大值。目前移动终端对抗此多普勒频移突变的方法和上述对抗普通多普勒频移方法一样。
对用户端来说,1、利用AFC环路能较好地对抗小区内多普勒频移,但在切换带由于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简称信噪比)较低导致CFO(Carrier Frequency Offset,载波频率迁移或残余频偏)估计方差较大而使终端跟踪多普勒频移突变性能有限,从而导致切换带移动终端接收性能下降。2、使用GPS信号辅助计算终端移动速度、位置能较好地辅助移动终端对抗切换带的多普勒突变,例如图2所示,在移动用户端进入基站2的第一时间通过GPS辅助计算得到多普勒频偏注入CFO估计器输出给AFC环路滤波器,但对于例如处于高铁车厢内的移动终端用户GPS被车厢屏蔽而不能使用。
另外,在4G或5G高铁通信系统中,如图2所示,小区内多个移动终端上行发射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不一致,例如图2中位置1和2的发射信号,从而导致基站端需对上行接收信号逐一进行CFO估计和补偿以对抗可能的ICI效应。此对抗方法较大的问题是运算复杂度较高,尤其是对4G或5G V2V通信系统中多UE上行接收节点来说。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用户终端在不同场景下均能以较小用户终端和基站代价较好地对抗多普勒频移。进一步地,通过上行CFO预补偿技术和接收-发射AFC技术较大程度地降低上行接收端的运算复杂度。
实施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当用户设备进行小区切换时,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在源小区内最后时刻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
步骤302,将所述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取反用于自动频率控制AFC中的载波频率迁移CFO补偿。
其中,所述获取用户设备在源小区内最后时刻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包括: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41
其中,n为进行小区切换的时刻,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42
为时刻n时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43
为用户设备处于连接态时且时刻n的过去T时间的Δfc的平均值,Δfc为AFC环路滤波器输出值,Δfc(n)为时刻n时AFC环路滤波器输出值。
其中,当所述用户设备处于V2V/V2X系统基于PC5的自组网中时,则在T1时间内使用GPS的高精度定时校准所述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51
T1的取值为0.1到1秒之间的任意值。
其中,所述T的取值远大于用户设备在高速移动状态下在1个小区的平均时间。
其中,T的取值为10到30分钟之间的任意值。
其中,所述将所述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取反用于自动频率控制AFC中的载波频率迁移CFO补偿,包括:
将所述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取反N次用于AFC中的CFO补偿。
其中,所述N取值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5的自然数。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扩大所述用户设备中AFC的环路滤波器因子。
其中,所述扩大所述用户设备中AFC的环路滤波器因子,包括:
将所述用户设备中AFC环路滤波因子扩大K倍N次。
其中,当所述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中时,则所述K取值为1.3到2之间的任意值;
当所述用户设备处于V2V/V2X系统中时,则所述K取值为1.0到1.2之间的任意值;
所述N取值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5的自然数。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确定上行发射载波频率fT
其中,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52
f0为下行载波发射频率,fd为多普勒频移估计值,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53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54
为基准频率估计,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55
为接收载波频率估计。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下行链路控制DCI信息,所述DCI信息中携带m比特频率调整值ΔfTxAFC(n),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61
根据所述频率调整值ΔfTxAFC(n),调整上行发射载波频率fT(n),所述fT(n)=fT(n-1)+ΔfTxAFC(n);其中,Δfsubcarrier为OFDM系统子载波间隔,α、β为预设系数。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用户设备处于V2V/V2X系统基于PC5的自组网中时,确定PSSCH、PSCCH和PSDCH发射载波频率fT;其中,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62
f0为下行载波发射频率,fd为多普勒频移估计值,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63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64
为基准频率估计,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65
为接收载波频率估计;
确定PSBCH和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s发射信号的载波频率fT,PSBCH/SLSS(n),其中,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66
其中,n为进行小区切换的时刻,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67
为时刻n时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68
为时刻n的接收载波频率估计。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用户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用户端设备(接收机),包括:包含了混频器、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回路或锁相环)本振电路、压控振荡器VCTCXO(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环路滤波器LF(Loop Filter)等在内的AFC(自动频率控制,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数字模拟转换器DAC((Digitalto analog converter)、模拟数字转换器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CFO估计器、发射端口TX等组成。其中,混频器接收发射机发出的具有一定频率的信号,经过与PLL本振电路输出的本振信号的对比检测出频率误差,输出给CFO估计器进行CFO估计,CFO将估计出的CFO输出给环路滤波器LF进行补偿,由LF滤出电压控制信号,控制压控振荡器VCTCXO进行频率调整,以接近接收信号的频率,压控振荡器VCTCXO将补偿后的频率信号作为本振信号通过PLL再次反馈给混频器进行频率误差检测,进而不断重复上述过程,逐渐减少本振信号与接收信号的频率误差,实现自动频率控制。
在图4提供的用户端设备的基础上,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获得用户端基准频率;
其中,该基准频率为下行载波发射频率fc,移动端获得的基准频率估计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71
中不能包含多普勒频移fd
步骤502,估计用户端多普勒频移;
其中,用户端可以通过下行导频信号获得当前接收载波频率估计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72
移动端用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73
完成对下行信号的接收。由此可知,移动端估计多普勒频移为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74
步骤503,当用户端进行小区切换时,使用源小区的多普勒频移估计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75
变号为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76
后作为AFC中的载波频率迁移CFO补偿;
其中,高铁信道中移动端在切换前后必然出现多普勒频移fd从负极大值变为正极大值的现象,且移动用户端能精确知道自己那哪一时刻进入新小区。利用这两个已知信息,用户端在进入目标小区时使用源小区的多普勒频移估计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77
变号为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78
后注入CFO估计器输出给AFC的环路滤波器进行CFO补偿。
步骤504,加大AFC环路滤波器因子;
其中,通过加大AFC环路滤波器因子,可以使移动端AFC能快速收敛到新的突变频率上,以减小切换后的接收性能衰退。
步骤505,确定上行发射载波频率fT
其中,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79
由于不同移动终端的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710
中已经包含了各自的位置和速度信息,对于采用OFDM系统的4G或5G通信系统来说,CFO补偿一般在时域进行而需要消耗较大运算量。而步骤505中队上行发射载波频率多普勒频移进行预补偿,能使上行接收端收到的多UE发射载波频率基本一致等于其下行发射频率fo,从而省去对各UE逐一进行CFO补偿的运算。
其中,如果此时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则可以根据确定的上行发射载波频率fT发送上行数据。
步骤506,接收发射端的控制信息,根据该控制信息调整上行发射载波频率。
具体而言,对于基站端或者发射端,如果存在反向信道,例如对于高铁通信系统中的下行信道,系统可以在反向UE专用信令中增加对其上行发射频率的AFC控制字ΔfTxAFC(n)以使各UE的上行接收载波频率都在fo附近收敛,因此进一步降低各UE间的ICI效应。各UE的上行接收频率CFO需在上行接收端逐UE进行估计。
其中,如果此时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则可以根据确定的上行发射载波频率发送上行数据。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应用于4G或5G高铁通信系统中用户端设备进行小区切换的应用场景。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获得用户端基准频率;
其中,某个小区的基准频率估计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81
为用户端通过高层信令获得的该小区频点标称频率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82
其中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83
为用户端处于连接态时,当前时刻n开始过去T时间的Δfc的平均,其中Δfc为AFC环路滤波器输出。T必须远大于用户端在高速移动状态下在1个小区的平均时间,一般可取10~30分钟。
其中,时刻n为进行小区切换的时刻。
步骤602,估计用户端多普勒频移;
其中,当前时刻n用户端多普勒频移估计为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84
Δfc(n)为时刻n时AFC环路滤波器输出值。
步骤603,将源小区的多普勒频移估计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91
取反N次后作为CFO估计器的输出;
具体而言,用户端在进入目标小区的第一个时刻强制CFO估计器输出为前服务小区最后一次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取反N次。如此,AFC根据CFO估计器的输出进行CFO补偿。
步骤604,将用户端AFC环路滤波器因子扩大K倍N次;
其中,K为经验值,一般取1.3~2。N为经验值,一般取2~5。通过加大AFC环路滤波器因子,可以使移动端AFC能快速收敛到新的突变频率上,以减小切换后的接收性能衰退。
步骤605,预补偿用户端上行发射信号载波频率的多普勒频移;
其中,用户端处于连接态时,当前时刻n的发射信号载波频率为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92
补偿一般在数字域进行。
步骤606,根据收到的DCI信息调整上行发射频率。
其中,当用户端处于连接态时,每个下行子帧均可能有针对某个用户端的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调度,可以在此DCI中增加m比特信息,当用户端收到自己的DCI信息后根据该m比特信息携带的ΔfTxAFC(n)调整上行发射频率fT(n)=fT(n-1)+ΔfTxAFC(n)。例如m可以取2。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093
其中Δfsubcarrier为OFDM系统子载波间隔,α、β分别为经验值,例如α=0.01和β=0.001。补偿一般在数字域进行。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四应用于4G或5G V2V、V2X系统中用户端设备进行小区切换的应用场景。
V2V/V2X系统即有基于uu口和普通LTE系统差别不大的组网方式,也有基于PC5使用sidelink信道的自组网方式。
无论当前用户端是和基站还是某个转发节点进行消息交互,用户端都必须同时知道用户端当前位置、运动速度、运动方向和目标基站位置或目标转发节点当前位置、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才能通过GPS信息估计出多普勒频移,这导致系统信令开销过大和用户端计算较复杂。为此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案,能够克服上述问题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涉及的用户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与图4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图7提供的用户端设备的基础上,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获得用户端基准频率;
其中,某基站或节点的基准频率估计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01
为用户端通过高层信令获得的该小区频点标称频率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02
其中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03
连接态时当前时刻n用户端过去T时间的Δfc的平均,其中Δfc为AFC环路滤波器输出。当用户端使用uu口连接基站时,可以不需要GPS辅助状态指示,T必须远大于用户端在高速移动状态下在1个小区的平均时间,一般可取10~30分钟。当用户端处于基于PC5的自组网中时,如果用户端还存有连接uu口的基准频率则使用该基准频率,否则用户端在T1时间内使用GPS的高精度定时对自由振荡的VCTCXO进行校准,校准值折算到AFC环路滤波器输出形成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04
T1一般取0.1~1秒。
步骤802,用户端多普勒频移估计;
其中,当前时刻n用户端多普勒频移估计为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05
步骤803,将源小区的多普勒频移估计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06
取反N次后作为CFO估计器的输出;
其中,用户端在进入目标小区的第一个时刻强制CFO估计器输出为前服务小区最后一次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取反N次,N为经验值,一般取2~5。
步骤804,将用户端AFC环路滤波因子扩大K倍N次;
其中,K为经验值,考虑V2V网络下用户端相对原服务小区基站和目标小区基站相对位置和运动方向存在不确定性,一般取1.0~1.2。
步骤805,预补偿用户端上行发射信号载波频率的多普勒频移;
其中,当用户端使用uu口连接时,当前时刻n的发射信号载波频率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11
其中,当用户端处于基于PC5的自组网中时,当前时刻n的PSSCH、PSCCH和PSDCH发射信号载波频率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12
PSBCH和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s发射信号的载波频率为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13
补偿一般在数字域进行。
步骤806,根据收到的DCI信息调整上行发射频率;
其中,仅当用户端处于uu口连接时,每个下行子帧均可能有针对某个用户端的DCI调度,可以在此DCI中增加m比特信息,当用户端收到自己的DCI信息后根据该m比特信息携带的ΔfTxAFC(n)调整上行发射频率fT(n)=fT(n-1)+ΔfTxAFC(n)。例如m可以取2。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14
其中Δfsubcarrier为OFDM系统子载波间隔,α、β分别为经验值,例如α=0.01和β=0.001。补偿一般在数字域进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用户终端在不同场景下均能以较小用户终端和基站代价较好地对抗多普勒频移。
实施例五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对抗多普勒频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当用户设备进行小区切换时,获取用户设备在源小区内最后时刻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
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取反用于自动频率控制AFC中的载波频率迁移CFO补偿。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21
其中,n为进行小区切换的时刻,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22
为时刻n时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23
为用户设备处于连接态时且时刻n的过去T时间的Δfc的平均值,Δfc为AFC环路滤波器输出值,Δfc(n)为时刻n时AFC环路滤波器输出值。
其中,当所述用户设备处于V2V/V2X系统基于PC5的自组网中时,则在T1时间内使用GPS的高精度定时校准所述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24
T1的取值为0.1到1秒之间的任意值。
其中,所述T的取值远大于用户设备在高速移动状态下在1个小区的平均时间。
其中,T的取值为10到30分钟之间的任意值。
其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取反N次用于AFC中的CFO补偿。
其中,所述N取值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5的自然数。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扩大所述用户设备中AFC的环路滤波器因子。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中AFC环路滤波因子扩大K倍N次。
其中,当所述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中时,则所述K取值为1.3到2之间的任意值;
当所述用户设备处于V2V/V2X系统中时,则所述K取值为1.0到1.2之间的任意值;
所述N取值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5的自然数。
其中,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上行发射载波频率fT
其中,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31
f0为下行载波发射频率,fd为多普勒频移估计值,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32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33
为接收载波频率估计。
其中,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下行链路控制DCI信息,所述DCI信息中m比特携带频率调整值ΔfTxAFC(n),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34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频率调整值ΔfTxAFC(n),调整上行发射载波频率fT(n),所述fT(n)=fT(n-1)+ΔfTxAFC(n);其中,n为进行小区切换的时刻,Δfsubcarrier为OFDM系统子载波间隔,α、β为预设系数。
其中,还包括:确定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处于V2V/V2X系统基于PC5的自组网中时,确定PSSCH、PSCCH和PSDCH发射载波频率fT;其中,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35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36
f0为下行载波发射频率,fd为多普勒频移估计值,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37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38
为接收载波频率估计;
确定PSBCH和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s发射信号的载波频率fT,PSBCH/SLSS(n),其中,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39
其中,n为进行小区切换的时刻,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310
为时刻n时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
Figure GDA00037391317600001311
为时刻n的接收载波频率估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所述信息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包括:
当用户设备进行小区切换时,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在源小区内最后时刻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
将所述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取反用于自动频率控制AFC中的载波频率迁移CFO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设备在源小区内最后时刻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包括:
Figure FDA0003739131750000011
其中,n为进行小区切换的时刻,
Figure FDA0003739131750000012
为时刻n时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
Figure FDA0003739131750000013
为用户设备处于连接态时且时刻n的过去T时间的Δfc的平均值,Δfc为AFC环路滤波器输出值,Δfc(n)为时刻n时AFC环路滤波器输出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用户设备处于V2V/V2X系统基于PC5的自组网中时,则在T1时间内使用GPS的高精度定时校准所述
Figure FDA0003739131750000013
,T1的取值为0.1到1秒之间的任意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的取值远大于用户设备在高速移动状态下在1个小区的平均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T的取值为10到30分钟之间的任意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取反用于自动频率控制AFC中的载波频率迁移CFO补偿,包括:
将所述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取反N次用于AFC中的CFO补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N取值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5的自然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扩大所述用户设备中AFC的环路滤波器因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所述用户设备中AFC的环路滤波器因子,包括:
将所述用户设备中AFC环路滤波因子扩大K倍N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中时,则所述K取值为1.3到2之间的任意值;
当所述用户设备处于V2V/V2X系统中时,则所述K取值为1.0到1.2之间的任意值;
所述N取值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5的自然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确定上行发射载波频率fT
其中,
Figure FDA0003739131750000021
f0为下行载波发射频率,fd为多普勒频移估计值,
Figure FDA0003739131750000022
Figure FDA0003739131750000023
为基准频率估计,
Figure FDA0003739131750000024
为接收载波频率估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下行链路控制DCI信息,所述DCI信息中携带m比特频率调整值ΔfTxAFC(n),
Figure FDA0003739131750000026
根据所述频率调整值ΔfTxAFC(n),调整上行发射载波频率fT(n),所述fT(n)=fT(n-1)+ΔfTxAFC(n);其中,n为进行小区切换的时刻,Δfsubcarrier为OFDM系统子载波间隔,α、β为预设系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用户设备处于V2V/V2X系统基于PC5的自组网中时,确定PSSCH、PSCCH和PSDCH发射载波频率fT;其中,
Figure FDA0003739131750000031
f0为下行载波发射频率,fd为多普勒频移估计值,
Figure FDA0003739131750000032
Figure FDA0003739131750000033
为基准频率估计,
Figure FDA0003739131750000034
为接收载波频率估计;
确定PSBCH和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s发射信号的载波频率fT,PSBCH/SLSS(n),其中,
Figure FDA0003739131750000035
其中,n为进行小区切换的时刻,
Figure FDA0003739131750000036
为时刻n时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
Figure FDA0003739131750000037
为时刻n的接收载波频率估计。
14.一种对抗多普勒频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当用户设备进行小区切换时,获取用户设备在源小区内最后时刻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
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取反用于自动频率控制AFC中的载波频率迁移CFO补偿。
15.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所述信息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1593569.8A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13717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93569.8A CN111371713B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EP19904059.3A EP3905784A4 (en) 2018-12-25 2019-12-25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UNTERING A DOUBLE SHIFT
PCT/CN2019/128309 WO2020135503A1 (zh) 2018-12-25 2019-12-25 一种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93569.8A CN111371713B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1713A CN111371713A (zh) 2020-07-03
CN111371713B true CN111371713B (zh) 2022-10-14

Family

ID=71129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93569.8A Active CN111371713B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905784A4 (zh)
CN (1) CN111371713B (zh)
WO (1) WO20201355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7411B (zh) * 2020-10-30 2024-05-10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的列车通信组网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285A (zh) * 2009-04-24 2010-10-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纠正频偏的装置和方法
CN101958744A (zh) * 2009-07-13 2011-01-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频偏预校准方法和设备
CN102469540A (zh) * 2010-11-17 2012-05-23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高铁车厢内的通信信号小区切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7687B (zh) * 2009-04-28 2013-01-16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信号的传输方法
CN102377474B (zh) * 2010-08-13 2015-12-02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多普勒频移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5337693B (zh) * 2014-08-14 2018-09-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下行信号预纠偏及纠偏方法、装置、系统和相关设备
US9848362B2 (en) * 2015-01-30 2017-12-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cell arrangement in high speed scenario
US9763162B2 (en) * 2015-01-30 2017-09-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ell detec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285A (zh) * 2009-04-24 2010-10-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纠正频偏的装置和方法
CN101958744A (zh) * 2009-07-13 2011-01-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频偏预校准方法和设备
CN102469540A (zh) * 2010-11-17 2012-05-23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高铁车厢内的通信信号小区切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05784A1 (en) 2021-11-03
CN111371713A (zh) 2020-07-03
WO2020135503A1 (zh) 2020-07-02
EP3905784A4 (en) 2022-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63554B2 (en) Frequency correction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52829B2 (en) Transmit power determining method, processing chip,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EP2456078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requency deviation pre-correction
CN109005135B (zh) 一种处理通信系统上行链路频偏的方法与装置
US10630523B2 (en) Channel estimation and compensation in high speed scenarios
US20060223559A1 (en) Doppler compensation scheme
CN102546495A (zh) 频偏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1808060B (zh) 频偏处理方法和装置
US7778336B1 (en) Timing and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of OFDM signals for changing channel conditions
CN101960895B (zh) 感知移动的移动台时间跟踪和频率跟踪
CN107911325B (zh) 一种频偏预补偿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WO2017024558A1 (zh) 信道估计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CN113785630B (zh) 用于频移补偿的机制
CN107404447B (zh) 高速信道连接态下的频偏补偿方法、装置及终端
EP3375234A1 (en)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unidirectional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arrangement for high speed trains
US8218698B2 (en) Method for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and 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 for filtered signal with destroyed phase information and signal transceiver
CN111371713B (zh) 一种对抗多普勒频移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US9480032B2 (en) Tracking received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8001022A1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834211B (zh) 一种基于5g通信网络的定时调整方法及系统
US20110045790A1 (e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Estimating Signal Quality Value, and Signal Quality Estimator, Receiver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22039462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925647B (zh) 用于估计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频率偏移的方法和设备
CN112770384B (zh) 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及装置
RU2392761C2 (ru) Итеративная коррекция частоты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обучающей последовательности и битов данны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