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0384B - 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0384B
CN112770384B CN201911070553.3A CN201911070553A CN112770384B CN 112770384 B CN112770384 B CN 112770384B CN 201911070553 A CN201911070553 A CN 201911070553A CN 112770384 B CN112770384 B CN 1127703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ing advance
prach
transmission timing
determining
communic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705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70384A (zh
Inventor
柯颋
徐晓东
王飞
王启星
刘光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7055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70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70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0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70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0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及装置,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从所述RAR消息中获取定时提前命令值TA;根据TA确定定时提前量,并根据所述定时提前量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因UE发送PRACH信号时做TA预补偿的能力而导致TA调整流程不适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工业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地空互联应用需求越来越迫切。通过地空互联,乘客在飞机上可以像在地面一样接入互联网,享受各种互联网应用服务,运营商、航空公司及行业各方也可基于地空互联技术提供增值服务。
地对空(air-to-ground,ATG)通信技术利用成熟的陆地移动通信技术,如4G、5G技术,在地面建设天线能够覆盖天空的专用基站,构建一张地空立体覆盖的专用网络,有效解决高空立体覆盖,实现地空高速数据传送。地面基站方案紧随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提供高带宽、高流量,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具有非常大的布网及升级维护优势。
ATG服务可为航空旅客提供机上娱乐、机上办公及定制服务等,还有广泛的行业应用前景,可归纳为视频图像回传、采样数据回传两种应用。视频图像回传广泛应用于飞行安全保障、近海救援、灾害救援、工业巡检、治安巡航等领域。采样数据回传可广泛应用于气象数据收集、大气环境数据收集等场景,为各行各业提供优质高端服务。
图1为ATG网络示意图,与地面网络相比,ATG网络需要支持超大的覆盖半径,如100~300km。例如,在内陆地区,典型需要支持100km的覆盖半径,以减少ATG基站数目,降低网络部署成本。另外,为了让陆地(如大连)基站覆盖海湾(如渤海湾)上空的飞机,ATG网络最远需要支持300km的覆盖半径。
在地面网络中,最大只考虑100km的覆盖半径。因此,现有的为地面网络设计的4GLTE和5G NR技术方案不能满足ATG网络对300km覆盖半径的技术指标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因UE发送PRACH信号时做TA预补偿的能力而导致TA调整流程不适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从所述RAR消息中获取定时提前命令值TA
根据TA确定定时提前量,并根据所述定时提前量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等于(NTA+NTA_offset)×Tc,其中,NTA_offset为定时提前偏移值,Tc为基本时间单位,NTA为所述定时提前量。
可选地,NTA_offset的取值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
高层信令配置;
协议约定;
通过第七公式计算得到,第七公式为 其中,/>为高层信令配置或协议约定,第三参数为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μ为子载波间隔配置。
可选地,Tc=1/(Δfmax·Nf),其中,Δfmax=480·103Hz,Nf=4096。
可选地,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确定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传输定时;
确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传输定时;
确定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传输定时;
确定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传输定时。
可选地,确定所述定时提前量包括以下任一种:
根据第一公式确定定时提前量NTA
根据第二公式将当前的NTA取值NTA_old确定为新的NTA取值NTA_new
根据第五公式确定定时提前量NTA
根据第六公式将当前的NTA取值NTA_old确定为新的NTA取值NTA_new
其中,第一公式为第二公式为NTA_new=NTA_old+TA·16·64/2μ,第五公式为/> 第六公式为NTA_new=NTA_old+(TA-第二参数)·16·64/2μ,/>为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定时提前量,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零,第二参数为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μ为子载波间隔配置。
可选地,在第二公式中,NTA_old等于
可选地,TA的取值范围为0,1,…,K1,第二参数为round(K1/2)+K2,其中K1和K2为预设常数。
可选地,接收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PRACH的步骤,所述发送PRACH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
根据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PRACH的定时提前量;
根据确定的PRACH的定时提前量发送PRACH。
可选地,根据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PRACH的定时提前量包括以下任一种:
根据第三公式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
根据第四公式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
其中,第三公式为第四公式为/> 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零,/>为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第一参数为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偏差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可选地,在确定或更新定时提前量NTA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大于0。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所述RAR消息中包括定时提前命令值TA
可选地,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RAR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确定PRACH接收定时与目标定时边界之间的偏差offset,单位为s;
确定μ为子载波间隔配置。
可选地,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RAR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确定PRACH接收定时与目标定时边界之间的偏差offset,单位为s;
确定和/或,
确定
所述第二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
所述第三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μ为子载波间隔配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PRACH所属的PRACH集合类型,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PRACH时未进行TA预补偿;或
根据接收到的PRACH所属的PRACH集合类型,不能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PRACH时是否进行TA预补偿。
可选地,确定TA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PRACH所属的PRACH集合类型,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PRACH时进行TA预补偿。
可选地,TA的取值范围为0,1,…,3846,第二参数为3846/2+K,其中K为预设常数。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定时调整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从所述RAR消息中获取定时提前命令值TA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TA确定定时提前量,并根据所述定时提前量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等于(NTA+NTA_offset)×Tc,其中,NTA_offset为定时提前偏移值,Tc为基本时间单位,NTA为所述定时提前量。
可选地,NTA_offset的取值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
高层信令配置;
协议约定;
通过第七公式计算得到,第七公式为 其中,/>为高层信令配置或协议约定,第三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μ为子载波间隔配置。
可选地,Tc=1/(Δfmax·Nf),其中,Δfmax=480·103Hz,Nf=4096。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以下至少一种:
确定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传输定时;
确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传输定时;
确定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传输定时;
确定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传输定时。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执行以下任一种:
根据第一公式确定定时提前量NTA
根据第二公式将当前的NTA取值NTA_old确定为新的NTA取值NTA_new
根据第五公式确定定时提前量NTA
根据第六公式将当前的NTA取值NTA_old确定为新的NTA取值NTA_new
其中,第一公式为第二公式为NTA_new=NTA_old+TA·16·64/2μ,第五公式为/> 第六公式为NTA_new=NTA_old+(TA-第二参数)·16·64/2μ,/>为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定时提前量,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零,第二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μ为子载波间隔配置。
可选地,在第二公式中,NTA_old等于
可选地,TA的取值范围为0,1,…,K1,第二参数为round(K1/2)+K2,其中K1和K2为预设常数。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发送PRACH,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
根据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PRACH的定时提前量;
根据确定的PRACH的定时提前量发送PRACH。
可选地,根据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PRACH的定时提前量包括以下任一种:
根据第三公式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
根据第四公式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
其中,第三公式为第四公式为/> 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零,/>为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第一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偏差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可选地,在确定或更新定时提前量NTA之前,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大于0。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定时调整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从所述RAR消息中获取定时提前命令值TA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TA确定定时提前量,并根据所述定时提前量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等于(NTA+NTA_offset)×Tc,其中,NTA_offset为定时提前偏移值,Tc为基本时间单位,NTA为所述定时提前量。
可选地,NTA_offset的取值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
高层信令配置;
协议约定;
通过第七公式计算得到,第七公式为 其中,/>为高层信令配置或协议约定,第三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μ为子载波间隔配置。
可选地,Tc=1/(Δfmax·Nf),其中,Δfmax=480·103Hz,Nf=4096。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以下至少一种:
确定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传输定时;
确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传输定时;
确定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传输定时;
确定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传输定时。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任一种:
根据第一公式确定定时提前量NTA
根据第二公式将当前的NTA取值NTA_old确定为新的NTA取值NTA_new
根据第五公式确定定时提前量NTA
根据第六公式将当前的NTA取值NTA_old确定为新的NTA取值NTA_new
其中,第一公式为第二公式为NTA_new=NTA_old+TA·16·64/2μ,第五公式为/> 第六公式为NTA_new=NTA_old+(TA-第二参数)·16·64/2μ,/>为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定时提前量,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零,第二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μ为子载波间隔配置。
可选地,在第二公式中,NTA_old等于
可选地,TA的取值范围为0,1,…,K1,第二参数为round(K1/2)+K2,其中K1和K2为预设常数。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发送PRACH,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
根据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PRACH的定时提前量;
根据确定的PRACH的定时提前量发送PRACH。
可选地,根据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PRACH的定时提前量包括以下任一种:
根据第三公式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
根据第四公式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
其中,第三公式为第四公式为/> 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零,/>为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第一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偏差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可选地,在确定或更新定时提前量NTA之前,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大于0。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定时调整装置,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所述RAR消息中包括定时提前命令值TA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确定PRACH接收定时与目标定时边界之间的偏差offset,单位为s;
确定μ为子载波间隔配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确定PRACH接收定时与目标定时边界之间的偏差offset,单位为s;
确定和/或,
确定
所述第二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
所述第三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μ为子载波间隔配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PRACH所属的PRACH集合类型,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PRACH时未进行TA预补偿;或
根据接收到的PRACH所属的PRACH集合类型,不能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PRACH时是否进行TA预补偿。
可选地,确定TA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PRACH所属的PRACH集合类型,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PRACH时进行TA预补偿。
可选地,TA的取值范围为0,1,…,3846,第二参数为3846/2+K,其中K为预设常数。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定时调整装置,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所述RAR消息中包括定时提前命令值TA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确定PRACH接收定时与目标定时边界之间的偏差offset,单位为s;
确定μ为子载波间隔配置。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确定PRACH接收定时与目标定时边界之间的偏差offset,单位为s;
确定和/或,
确定
所述第二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
所述第三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μ为子载波间隔配置。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PRACH所属的PRACH集合类型,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PRACH时未进行TA预补偿;或
根据接收到的PRACH所属的PRACH集合类型,不能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PRACH时是否进行TA预补偿。
可选地,确定TA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PRACH所属的PRACH集合类型,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PRACH时进行TA预补偿。
可选地,TA的取值范围为0,1,…,3846,第二参数为3846/2+K,其中K为预设常数。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传输定时调整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传输定时调整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RAR消息,从RAR消息中获取定时提前命令值TA,根据TA确定定时提前量,并根据定时提前量确定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能够解决因UE发送PRACH信号时做TA预补偿的能力而导致TA调整流程不适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ATG网络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上行-下行定时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调整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调整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
本文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长期演进型(Long Term Evolution,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并且也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实现诸如CDMA2000、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TRA)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和其他CDMA变体。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实现诸如超移动宽带(UltraMobile Broadband,UMB)、演进型UTRA(Evolution-UTRA,E-UTRA)、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的部分。LTE和更高级的LTE(如LTE-A)是使用E-UTRA的新UMTS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以及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然而,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尽管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
以下描述提供示例而并非限定权利要求中阐述的范围、适用性或者配置。可以对所讨论的要素的功能和布置作出改变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各种示例可恰适地省略、替代、或添加各种规程或组件。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为了使ATG网络支持超大的覆盖半径,扩大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PRACH)信号的覆盖范围,有两种技术方案:
方案1:设计新的PRACH信号格式,使其具有更大的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长度和保护时间间隔(GT)长度;
方案2:采用现有的PRACH信号格式,但终端(User Equipment,UE)侧在发送PRACH时主动做时间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预补偿,其中,TA预补偿量根据先验信息获得。例如,UE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系统,获得自身的空间位置坐标;根据预存信息、或基站广播,获得基站的空间位置坐标;基于UE和基站的空间位置坐标,确定TA预补偿量。
当基站接收到PRACH信号后,将计算出TA调整量,并且通过Msg 2消息(有时也称作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消息)将TA调整量指示给UE。UE根据Msg 2消息中指示的TA调整量,进一步调整自身的TA值。
在相关技术中,UE上行定时=下行定时-(NTA+NTA_offset)×Tc
其中,Tc是时间单位;
NTA_offset可以被高层信令(SIB1中的n-TimingAdvanceOffset字段)配置。如果高层未配置,则根据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ing,FDD)模式及FR1/FR2类型,取默认值;NTA_offset的默认值如表1所示。
NTA为TA调整量。
表1 NTA_offset参数的默认取值
基站通过两种机制指示TA调整量(NTA)。
在随机接入响应过程中,通过RAR消息中的TA命令(timing advance command)TA,设置NTA的绝对值。其中,TA=0,1,2,…,3846,且
NTA=TA·16·64/2μ
在除随机接入响应过程之外的其他情况下,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信令中的TA命令(timing advance command)TA,设置NTA的相对改变量。其中,TA=0,1,2,…,63,
NTA_new=NTA_old+(TA-31)·16·64/2μ
相关技术中,RAR消息的TA命令(timing advance command)用于设置NTA的绝对值。
而在ATG技术中,如果UE在发送PRACH信号时主动做TA预补偿,则基站通过检测经UE自主补偿TA后的PRACH只能判断出UE的TA还需要再调整多少(即只能确定TA调整相对值),但是无法确定UE侧TA调整量的绝对值。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因UE发送PRACH信号时做TA预补偿的能力而导致TA调整流程不适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101: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从所述RAR消息中获取定时提前命令值TA
步骤102:根据TA确定定时提前量,并根据所述定时提前量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RAR消息,从RAR消息中获取定时提前命令值TA,根据TA确定定时提前量,并根据定时提前量确定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能够解决因UE发送PRACH信号时做TA预补偿的能力而导致TA调整流程不适用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等于(NTA+NTA_offset)×Tc,其中,NTA_offset为定时提前偏移值,Tc为基本时间单位,NTA为所述定时提前量。
其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是各种终端(如手机、电脑等)、客户终端设备(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接入和回传一体化基站(IAB,Integrated Access andBackhaul)或中继(Relay)节点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可以安装在承载设备上,如飞机、汽车、火车等。
在一些应用领域,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有时被统称为:终端传输定时(UEtransmit timing)。
可选地,NTA_offset的取值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
高层信令配置;
协议约定;
通过第七公式计算得到,第七公式为 其中,/>为高层信令配置或协议约定,第三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μ为子载波间隔配置(subcarrier configuration),对于15kHz子载波间隔,μ=0;对于30kHz子载波间隔,μ=1;对于60kHz子载波间隔,μ=2,以此类推。
NTA_offset可以被高层信令配置,如果高层信令未配置,则根据TDD/FDD模式及FR1、FR2类型采用默认值。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SIB1中的n-TimingAdvanceOffset字段配置NTA_offset。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表2确定NTA_offset的默认值。
表2 NTA_offset参数的默认取值
Tc为基本时间单位。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施例中,Tc=1/(Δfmax·Nf),其中,Δfmax=480·103Hz,Nf=4096。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传输定时((NTA+NTA_offset)×Tc)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到基站的上行帧的传输时间,相比于对应的下行帧的首个检测到的路径的接收时间的定时提前量。
可选地,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确定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传输定时;
确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传输定时;
确定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传输定时;
确定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传输定时。
可选地,确定所述定时提前量包括以下任一种:
根据第一公式确定定时提前量NTA
根据第二公式将当前的NTA取值NTA_old确定为新的NTA取值NTA_new
根据第五公式确定定时提前量NTA
根据第六公式将当前的NTA取值NTA_old确定为新的NTA取值NTA_new
其中,第一公式为第二公式为NTA_new=NTA_old+TA·16·64/2μ,第五公式为/> 第六公式为NTA_new=NTA_old+(TA-第二参数)·16·64/2μ,/>为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定时提前量,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中存在老终端,且基站在接收PRACH信号时,无法区分终端类型。
对于老终端,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等于0,且接收到RAR消息中TA命令TA后,根据如下公式确定NTA取值,即
NTA=TA·16·64/2μ
对于新终端,则采用第一公式和第二公式确定或更新NTA取值。
对于新终端,如果PRACH信道所对应的定时提前量不为零,则意味着UE在发送PRACH时做了TA预补偿。
在第二公式中,NTA_old等于
此时,TA大于或等于零。在一些实施例中,TA的取值范围为0,1,…,3846。
可选地,TA的取值范围为0,1,…,K1,第二参数为round(K1/2)+K2,其中K1和K2为预设常数。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round代表上取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round代表下取整。
可选地,第二参数为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
高层信令配置;
协议约定。
可选地,接收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PRACH的步骤,所述发送PRACH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
根据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PRACH的定时提前量;
根据确定的PRACH的定时提前量发送PRACH。
可选地,根据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PRACH的定时提前量包括以下任一种:
根据第三公式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
根据第四公式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
其中,第三公式为第四公式为/> 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零,/>为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
在发送PRACH之前,UE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估计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UE根据GNSS系统,获得自身的空间位置坐标;根据预存信息、或基站广播,获得基站的空间位置坐标;基于UE和基站的空间位置坐标,确定TA预补偿量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基站通过系统消息和/或RRC信令,指示TA补偿量。UE确定等于基站广播的TA预补偿量。其中,所述RRC信令至少包括小区切换信令。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基站通过系统消息和/或RRC信令,指示基站侧的定时。其中,所述RRC信令至少包括小区切换信令。UE根据GNSS系统,确定自身的定时。UE检测到同步参考信号或信道后(如PSS/SSS/NR-PSS/NR-SSS/SSB),通过比较该参考信号或信道在基站侧的发送定时、和在终端侧的接收定时之间的定时偏差,确定TA预补偿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估计得到的传输定时与实际传输定时/>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估计偏差ε,即/>所述估计偏差ε取值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如果ε>0,则表示UE高估了TA补偿量。例如,不妨设实际传输定时/>为1us(折合UE和基站之间的传播距离为150km),但是估计得到的传输定时/>为1.2us(折合UE和基站之间的传播距离为180km)。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于第三公式),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等于估计得到的传输定时/>
UE将提前发送PRACH,导致UE发送的PRACH信号将提前0.2us到达基站侧的定时边界,这会导致三个问题:
1、基站一般会在基站侧的定时边界之后开始检测PRACH信号。由于UE发送的PRACH信号早于基站侧的定时边界到达,从而降低基站侧PRACH信号检测性能;
2、UE发送的PRACH信号早于基站侧的定时边界到达。如果,该基站侧的定时边界之前为UL符号,则提前到达的PRACH信号将会因符号间干扰问题而降低该UL符号的检测性能;
3、即使基站能够正确检测出负的TA偏差,但是由于RAR消息中的TAC字段(定时提前命令TA)只能指示正数,导致基站也无法指示UE执行负的TA操作。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用采用第四公式计算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其中,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第一参数为UE侧传输定时估计偏差 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例如,不妨设实际传输定时对应于1us(折合UE和基站之间的传播距离为150km),但是估计得到的传输定时/>对应于1.2us(折合UE和基站之间的传播距离为180km)。
规定第一参数对应于0.5us(实际取值为)。注意到,第一参数-ε≥0,这时,
即,UE最终确定的定时提前量不大于实际传输定时/>因此,采用第四公式可以有效避免第三公式存在的上述三个问题。
可选地,所述第一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
高层信令配置;
协议约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数通过事先确定。
UE根据自身的传输定时估计算法性能,自主确定第一参数为UE侧传输定时估计偏差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数通过预先约定确定。例如,在通信协议中,确定第一参数的取值。
所述第一参数为UE侧传输定时估计偏差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通过上述方法,对UE入网能力提出约束,即只有符合传输定时估计误差不大于所述第一参数的UE,才被允许使用PRACH信号TA预补偿功能。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数通过高层信令确定。例如,基站通过系统消息和/或RRC信令指示第一参数,其中,所述RRC信令至少包括小区切换信令。
通过上述方法,对UE小区接入能力提出约束,即只有符合传输定时估计误差不大于所述第一参数的UE,才被允许使用PRACH信号TA预补偿功能接入到当前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标准协议中,确定所述第二参数或第三参数的取值。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高层信令确定所述第二参数或第三参数的取值。例如,基站通过系统消息和/或RRC信令指示所述第二参数或第三参数。其中,所述RRC信令至少包括小区切换信令。
可选地,在确定或更新定时提前量NTA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大于0。
对于新终端,如果该UE有能力在发送PRACH信号时做TA预补偿时,则该UE选择第一类PRACH集合,且自主确定并采用大于0的PRACH信道定时提前量
反之,如果该UE没有能力在发送PRACH信号时做TA预补偿时,则该UE选择第二类PRACH集合,且确定PRACH信道定时提前量等于0。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中不存在老终端,则基站根据接收到的PRACH信号所述的PRACH集合类型,就能确定UE发送该PRACH信号时是否做了TA预补偿。
对于做了TA预补偿的UE,基站确定该UE将根据上述方式更新定时提前量NTA,并据此确定定时提前命令TA取值。
例如,不妨设UE侧在发送PRACH信号时,实际传输定时为1us,但UE在做定时估计时存在偏差,其估计得到的传输定时/>为1.2us。
则在基站侧,实际感知到的PRACH信号定时偏差为1us-1.2us=-0.2us。假设该基站能够正确检测出该负的定时偏差值。
在第一公式和第二公式中,由于RAR消息中的TAC字段(定时提前命令TA)只能指示正数,导致基站无法指示UE执行负的TA操作。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根据第四公式计算确保UE最终确定的定时提前量/>不大于实际传输定时/>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第二参数对应于0.5us。则可以合理设置TA值,使得TA-第二参数对应于-0.2us。
例如,设置(TA-第二参数)·16·64/2μ·Tc=-0.2us,即
这时,根据SIB1中的n-TimingAdvanceOffset字段配置定时提前偏移值NTA_offset,或根据表2确定NTA_offset的默认值。
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设置第三参数对应于0.5us。则可以合理设置TA值,使得TA-第三参数对应于-0.2us。
例如设置(TA-第三参数)·16·64/2μ·Tc=-0.2us,即
这时,
其中,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通过TDD/FDD模式及FR1/FR2类型确定。
且可以根据以下方式确定或更新定时提前量(Timing advance)NTA
NTA_new=NTA_old+TA·16·64/2μ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201: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所述RAR消息中包括定时提前命令值TA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RAR消息,从RAR消息中获取定时提前命令值TA,根据TA确定定时提前量,并根据定时提前量确定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能够解决因UE发送PRACH信号时做TA预补偿的能力而导致TA调整流程不适用的问题。
可选地,对应于基站不能识别UE是否做了TA预补偿的情况,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RAR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确定PRACH接收定时与目标定时边界之间的偏差offset,单位为s;
确定/>
可选地,对应于基站确认UE已经做了TA预补偿的情况,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RAR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确定PRACH接收定时与目标定时边界之间的偏差offset,单位为s;
确定和/或,
确定
所述第二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
所述第三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PRACH所属的PRACH集合类型,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PRACH时未进行TA预补偿;或
根据接收到的PRACH所属的PRACH集合类型,不能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PRACH时是否进行TA预补偿。
可选地,确定TA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PRACH所属的PRACH集合类型,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PRACH时进行TA预补偿。
可选地,TA的取值范围为0,1,…,3846,第二参数为3846/2+K,其中K为预设常数。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定时调整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
接收模块31,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从所述RAR消息中获取定时提前命令值TA
确定模块32,用于根据TA确定定时提前量,并根据所述定时提前量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RAR消息,从RAR消息中获取定时提前命令值TA,根据TA确定定时提前量,并根据定时提前量确定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能够解决因UE发送PRACH信号时做TA预补偿的能力而导致TA调整流程不适用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等于(NTA+NTA_offset)×Tc,其中,NTA_offset为定时提前偏移值,Tc为基本时间单位,NTA为所述定时提前量。
可选地,NTA_offset的取值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
高层信令配置;
协议约定;
通过第七公式计算得到,第七公式为 其中,/>为高层信令配置或协议约定,第三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
可选地,Tc=1/(Δfmax·Nf),其中,Δfmax=480·103Hz,Nf=4096。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以下至少一种:
确定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传输定时;
确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传输定时;
确定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传输定时;
确定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传输定时。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执行以下任一种:
根据第一公式确定定时提前量NTA
根据第二公式将当前的NTA取值NTA_old确定为新的NTA取值NTA_new
根据第五公式确定定时提前量NTA
根据第六公式将当前的NTA取值NTA_old确定为新的NTA取值NTA_new
其中,第一公式为第二公式为NTA_new=NTA_old+TA·16·64/2μ,第五公式为/> 第六公式为NTA_new=NTA_old+(TA-第二参数)·16·64/2μ,/>为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定时提前量,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零。
可选地,在第二公式中,NTA_old等于
可选地,TA的取值范围为0,1,…,K1,第二参数为round(K1/2)+K2,其中K1和K2为预设常数。
可选地,第二参数为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
高层信令配置;
协议约定。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发送PRACH,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
根据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PRACH的定时提前量;
根据确定的PRACH的定时提前量发送PRACH。
可选地,根据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PRACH的定时提前量包括以下任一种:
根据第三公式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
根据第四公式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
其中,第三公式为第四公式为/> 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零,/>为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偏差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
高层信令配置;
协议约定。
可选地,在确定或更新定时提前量NTA之前,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大于0。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定时调整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如图6所示,包括处理器41和收发器42,
所述收发器42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从所述RAR消息中获取定时提前命令值TA
所述处理器41用于根据TA确定定时提前量,并根据所述定时提前量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RAR消息,从RAR消息中获取定时提前命令值TA,根据TA确定定时提前量,并根据定时提前量确定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能够解决因UE发送PRACH信号时做TA预补偿的能力而导致TA调整流程不适用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等于(NTA+NTA_offset)×Tc,其中,NTA_offset为定时提前偏移值,Tc为基本时间单位,NTA为所述定时提前量。
可选地,NTA_offset的取值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
高层信令配置;
协议约定;
通过第七公式计算得到,第七公式为 其中,/>为高层信令配置或协议约定,第三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
可选地,Tc=1/(Δfmax·Nf),其中,Δfmax=480·103Hz,Nf=4096。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以下至少一种:
确定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传输定时;
确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传输定时;
确定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传输定时;
确定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传输定时。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任一种:
根据第一公式确定定时提前量NTA
根据第二公式将当前的NTA取值NTA_old确定为新的NTA取值NTA_new
根据第五公式确定定时提前量NTA
根据第六公式将当前的NTA取值NTA_old确定为新的NTA取值NTA_new
其中,第一公式为第二公式为NTA_new=NTA_old+TA·16·64/2μ,第五公式为/> 第六公式为NTA_new=NTA_old+(TA-第二参数)·16·64/2μ,/>为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定时提前量,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零。
可选地,在第二公式中,NTA_old等于/>
可选地,TA的取值范围为0,1,…,K1,第二参数为round(K1/2)+K2,其中K1和K2为预设常数。
可选地,第二参数为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
高层信令配置;
协议约定。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发送PRACH,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
根据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PRACH的定时提前量;
根据确定的PRACH的定时提前量发送PRACH。
可选地,根据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PRACH的定时提前量包括以下任一种:
根据第三公式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
根据第四公式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
其中,第三公式为第四公式为/> 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零,/>为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偏差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
高层信令配置;
协议约定。
可选地,在确定或更新定时提前量NTA之前,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大于0。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定时调整装置,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
发送模块51,用于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所述RAR消息中包括定时提前命令值TA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RAR消息,从RAR消息中获取定时提前命令值TA,根据TA确定定时提前量,并根据定时提前量确定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能够解决因UE发送PRACH信号时做TA预补偿的能力而导致TA调整流程不适用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确定PRACH接收定时与目标定时边界之间的偏差offset,单位为s;
确定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确定PRACH接收定时与目标定时边界之间的偏差offset,单位为s;
确定和/或,
确定
所述第二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
所述第三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PRACH所属的PRACH集合类型,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PRACH时未进行TA预补偿;或
根据接收到的PRACH所属的PRACH集合类型,不能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PRACH时是否进行TA预补偿。
可选地,确定TA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PRACH所属的PRACH集合类型,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PRACH时进行TA预补偿。
可选地,TA的取值范围为0,1,…,3846,第二参数为3846/2+K,其中K为预设常数。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定时调整装置,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如图8所示,包括处理器61和收发器62,
所述收发器62用于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所述RAR消息中包括定时提前命令值TA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RAR消息,从RAR消息中获取定时提前命令值TA,根据TA确定定时提前量,并根据定时提前量确定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能够解决因UE发送PRACH信号时做TA预补偿的能力而导致TA调整流程不适用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确定PRACH接收定时与目标定时边界之间的偏差offset,单位为s;
确定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确定PRACH接收定时与目标定时边界之间的偏差offset,单位为s;
确定和/或,
确定
所述第二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
所述第三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PRACH所属的PRACH集合类型,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PRACH时未进行TA预补偿;或
根据接收到的PRACH所属的PRACH集合类型,不能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PRACH时是否进行TA预补偿。
可选地,确定TA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PRACH所属的PRACH集合类型,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PRACH时进行TA预补偿。
可选地,TA的取值范围为0,1,…,3846,第二参数为3846/2+K,其中K为预设常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传输定时调整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传输定时调整方法中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用户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用户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用户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用户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用户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用户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用户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用户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用户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用户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从所述RAR消息中获取定时提前命令值TA
根据TA确定定时提前量,并根据所述定时提前量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
接收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PRACH的步骤,所述发送PRACH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
根据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PRACH的定时提前量;
根据确定的PRACH的定时提前量发送PRACH;
根据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PRACH的定时提前量包括:
根据第四公式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
其中,第四公式为第一参数,第一参数大于零,/>为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所述第一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
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偏差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所述为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实际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等于(NTA+NTA_offset)×Tc,其中,NTA_offset为定时提前偏移值,Tc为基本时间单位,NTA为所述定时提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NTA_offset的取值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
高层信令配置;
协议约定;
通过第七公式计算得到,第七公式为 其中,/>为高层信令配置或协议约定,第三参数为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μ为子载波间隔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Tc=1/(△fmax·Nf),其中,Δfmax=480·103Hz,Nf=409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确定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传输定时;
确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传输定时;
确定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传输定时;
确定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传输定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定时提前量包括以下任一种:
根据第一公式确定定时提前量NTA
根据第二公式将当前的NTA取值NTA_old确定为新的NTA取值NTA_new
根据第五公式确定定时提前量NTA
根据第六公式将当前的NTA取值NTA_old确定为新的NTA取值NTA_new
其中,第一公式为第二公式为NTA_new=NTA_old+TA·16·64/2μ,第五公式为/> 第六公式为NTA_new=NTA_old+(TA-第二参数)·16·64/2μ,/>为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定时提前量,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零,第二参数为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μ为子载波间隔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公式中,NTA_old等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TA的取值范围为0,1,…,K1,第二参数为round(K1/2)+K2,其中K1和K2为预设常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或更新定时提前量NTA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大于0。
10.一种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所述RAR消息中包括定时提前命令值TA
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RAR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其中,所述PRACH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PRACH的定时提前量发送的;所述PRACH的定时提前量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的;根据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PRACH的定时提前量包括:
根据第四公式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
其中,第四公式为第一参数大于零,/>为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所述第一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
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偏差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所述为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实际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RAR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PRACH接收定时与目标定时边界之间的偏差offset,单位为s;
确定μ为子载波间隔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RAR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PRACH接收定时与目标定时边界之间的偏差offset,单位为s;
确定和/或,
确定
所述第二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
所述第三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μ为子载波间隔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PRACH所属的PRACH集合类型,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PRACH时未进行TA预补偿;或
根据接收到的PRACH所属的PRACH集合类型,不能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PRACH时是否进行TA预补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TA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PRACH所属的PRACH集合类型,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PRACH时进行TA预补偿。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TA的取值范围为0,1,…,3846,第二参数为3846/2+K,其中K为预设常数。
16.一种传输定时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从所述RAR消息中获取定时提前命令值TA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TA确定定时提前量,并根据所述定时提前量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PRACH,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
根据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PRACH的定时提前量;
根据确定的PRACH的定时提前量发送PRACH;
根据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PRACH的定时提前量包括:
根据第四公式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
其中,第四公式为第一参数大于零,/>为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第一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
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偏差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所述为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实际值。
17.一种传输定时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设备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从所述RAR消息中获取定时提前命令值TA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TA确定定时提前量,并根据所述定时提前量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发送PRACH,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
根据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PRACH的定时提前量;
根据确定的PRACH的定时提前量发送PRACH;
根据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PRACH的定时提前量包括:
根据第四公式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
其中,第四公式为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零,/>为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第一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
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偏差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所述为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实际值。
18.一种传输定时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所述RAR消息中包括定时提前命令值TA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其中,所述PRACH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PRACH的定时提前量发送的;所述PRACH的定时提前量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的;根据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PRACH的定时提前量包括:
根据第四公式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
其中,第四公式为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零,/>为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所述第一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
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偏差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所述为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实际值。
19.一种传输定时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所述RAR消息中包括定时提前命令值TA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其中,所述PRACH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PRACH的定时提前量发送的;所述PRACH的定时提前量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的;根据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确定PRACH的定时提前量包括:
根据第四公式确定PRACH信道的定时提前量
其中,第四公式为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零,/>为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值,所述第一参数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高层信令配置;协议约定;
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传输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偏差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所述为所述传输定时提前量的实际值。
20.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定时调整方法中的步骤。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定时调整方法中的步骤。
CN201911070553.3A 2019-11-05 2019-11-05 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770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0553.3A CN112770384B (zh) 2019-11-05 2019-11-05 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0553.3A CN112770384B (zh) 2019-11-05 2019-11-05 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0384A CN112770384A (zh) 2021-05-07
CN112770384B true CN112770384B (zh) 2023-08-15

Family

ID=75692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70553.3A Active CN112770384B (zh) 2019-11-05 2019-11-05 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703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01761A (zh) * 2022-04-26 2024-0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个传输点的上行链路定时对准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20258A1 (zh) * 2012-02-15 201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6604385A (zh) * 2015-10-15 2017-04-26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与上行链路同步相关的长期演进(lte)空对地通信增强
CN108135029A (zh) * 2017-12-21 2018-06-08 深圳地空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高速移动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203698A1 (ko) * 2017-05-04 2018-1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랜덤 접속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20258A1 (zh) * 2012-02-15 201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6604385A (zh) * 2015-10-15 2017-04-26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与上行链路同步相关的长期演进(lte)空对地通信增强
WO2018203698A1 (ko) * 2017-05-04 2018-1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랜덤 접속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8135029A (zh) * 2017-12-21 2018-06-08 深圳地空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高速移动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0384A (zh) 2021-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4174B (zh)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JPWO2019097922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方法
EP422978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l processing model
KR102567825B1 (ko) Nr v2x에서 사이드링크 전송 전력을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9097855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及び方法
KR102551164B1 (ko) Nr v2x에서 rsrp를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381165A1 (en) 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 gen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945910B (zh) 通信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EP4373026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rs set,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of
WO2020259437A1 (zh) 信号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及基站
CN116171611A (zh) 上行链路定时和频率同步
US20230099762A1 (en) Timing Advance Reporting in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CN110266631B (zh) 一种发送载波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12770384B (zh) 传输定时调整方法及装置
EP4062682B1 (en) Ue capability reporting for configured and activated pathloss reference signals
CN115968570A (zh) 集成接入及回程中的时序对准
EP410454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coherent transmissions in a non-terrestrial network
CN115699617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波束重新配置
US2023015660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CN114365434A (zh) 在nr v2x中发送/接收s-ssb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120473A1 (en) Communication timing for sidelink relay between a ground ue and an aerial device
EP4302447A1 (en) Signaling configurations form communication with unmanned aerial systems
US20220408388A1 (en) Method by which terminal changes reception ti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side link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20230008798A (ko) 전 이중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23035134A1 (en) Preserved resource based sos message relay using atg connec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