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1125A - 一种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1125A
CN111371125A CN202010053666.9A CN202010053666A CN111371125A CN 111371125 A CN111371125 A CN 111371125A CN 202010053666 A CN202010053666 A CN 202010053666A CN 111371125 A CN111371125 A CN 111371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node
matrix
valu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536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1125B (zh
Inventor
唐飞
梁伟强
刘涤尘
高鑫
胡本溪
覃方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WHU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WHU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to CN2020100536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11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1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11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11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11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8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in-phase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50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out-of-phase compon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针对大规模风机并网引起系统振荡模式复杂多变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风机接入的解列优化控制策略,通过选取特定地点并投入合适功率的风机容量,影响系统潮流分布情况,改变节点间的同调关系,将解列决策范围限定在一定区域内,确保小扰动下机组不分群、大扰动下分群断面能大概率集中,提升解列装置的操控能力。本发明基于慢同调理论计算系统状态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形成慢同调相关度矩阵,全面反映所有节点电气联系,并用改进后智能优化算法搭建双层规划模型,通过规划风机接入点与接入容量分布来改善机组同调性,达到缩小解列决策范围的目的,对维护系统安全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同调解列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响应推进能源转型战略的需求,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众多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风力发电因其技术成熟、对环境零污染、应用范围广等特点,成为了全球能源产业的中流砥柱。大规模风电并网在带来绿色能源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电压频率暂态稳定等诸多问题,解列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在电网发生失步振荡时意义重大。风电并网系统对电网稳定运行和安全调度产生的影响成为摆在国内外众多风电专家学者面前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在能源转型背景下考虑风机接入对系统解列的影响更具现实意义。
大量风力发电机组直接接入电网,会使电网本身的电气特征发生改变,一方面是风机与同步机之间的强交互作用会对系统稳定性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是风机接入导致潮流变化会改变节点间电气联系,这些都对新场景下的解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已有众多研究通过保留风机与机电暂态时间尺度相关的部分特性,为风电接入电网对系统暂态影响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利用风电机组初始风速及动态特性对风机进行等值分群,从风机类型、并网容量等方面考虑,分析风电机组运行方式对系统电压薄弱节点和失步振荡的影响,指出风机接入方式的不同会导致失稳模式不同,能为解列断面的选取提供支撑。部分研究进一步考虑将风机接入量等值为系统收缩导纳矩阵来分析对解列的影响,并提出在线同调识别策略,但针对大电网多故障下解列策略不收敛的问题仍没有解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基于慢同调理论计算系统状态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全面反映所有节点电气联系,并用改进后智能优化算法搭建双层规划模型,通过合理分布风机接入点与接入容量来改善机组同调性,达到缩小解列决策范围的目的,对维护电网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风电机组接入电网的输出外特性,观测风机接入位置与接入容量对电力系统潮流分布与电气联系的影响;并搭建双层规划模型,包括上层模型和下层模型;
S2、上层模型根据蒙特卡洛采样算法,确定采样次数,并更新风机接入点方案;
S3、下层模型采用改进智能优化算法,确定迭代次数,并确定更新风机接入容量;
S4、输入电力网络原始数据,根据风机接入情况更新计算系统潮流,并基于慢同调理论搭建同步机运动状态方程,计算特征值并筛选主导模式构造模态矩阵;
S5、针对模态矩阵确定系统节点分类,基于群内与群间同调关系构建节点相关度模型,确定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
S6、利用改进优化算法计算目标函数并更新网架结构;当采样次数结束时,执行步骤S7;当优化迭代次数结束时,返回执行步骤S2;当优化迭代次数没有结束,依据新的网架结构修正节点导纳矩阵,代入步骤S3中并执行步骤S3;
S7、根据计算结果比较选出最优调整方案,计算结束。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步骤S1中风电机组输出外特性的计算方法具体为:
S11、异步风机本身并不具备励磁调节能力,在发出有功时需从电网中吸收一定的无功功率,因此将它视作有功恒定的PQ节点;通过对异步风机进行等值简化,令风机有功输出为Pw,无功输出为Qw,则有: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31
式中,Vs为风机端电压,Rr是转子电阻,Xk是定子和转子电抗的串联值,反推得到: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32
再考虑到无功吸收量由电路中容抗与节点电压决定,则风机运行过程中吸收无功为: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33
式中,Xp为对地电容和激励电容的并联值;获取风机端口输出功率后,在潮流计算过程迭代更新,直至潮流收敛;
S12、风机接入电网的输出外特性,体现在接入位置和输出功率两方面;为得到风机接入对系统节点电气联系的影响,将风机输出外特性化作电气特性等效导纳: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34
式中,Uw为风机并网点电压,gw和bw为等效电导和电纳。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步骤S12中将风机输出外特性化作电气特性等效导纳的方法具体为:
当风机输出外特性化作等效导纳接入电网时,对系统导纳矩阵中的自导纳进行修正,即自导纳由Yww变为Yww'=Yww+gw+jbw;由于等效的接地导纳不具备功率源特性,风机接入母线的注入电流视为零,此时节点电压方程为: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35
式中,下标g表示发电机节点,下标n表示普通的功率交换节点;由于仅发电机节点存在注入电流,则节点电压方程可收缩为Ig=YsUg,其中Ys即是收缩至各台同步机端口的导纳矩阵,其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41
若在收缩导纳矩阵中选取两个节点再进行收缩,则收缩结果反映两点间的电气联系,取待收缩节点为a、b,其余节点集合为r,则: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42
在矩阵Ys中若两点间本身互导纳越大,则收缩后两点间互导纳同样越大,表明电气联系越大;而对于自导纳,如Ysaa和Ysbb,对收缩后节点互导纳无影响,但随着Ysrr中的自导纳模值增加,降低矩阵Ys'中的互导纳。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步骤S2的方法具体为:
上层模型是采用蒙特卡洛采样算法对风机接入点进行随机选取,假设确定数组W为[w1 w2 … wm],数组中m表示风电场数量,每个元素表示风机接入点母线编号;由于母线标识仅是作为区分节点的作用,并不能通过w值的连续变化来逼近最优解,因此上层模型选用蒙特卡洛采样算法,在所有可行方案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最终选取风机最优投入点;则存在约束条件: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43
式中,B表示母线节点的集合;对于实际电网,将上层模型输出固定,改变风电场建设规模即可。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步骤S3的方法具体为:
下层模型是对风机接入容量进行求解;当风机接入点确定之后,进一步确定各点的风机接入容量;令数组G为[g1 g2 … gm],数组中每个元素表示接入点的风机接入量,利用算法进行规划求解;在考虑风机接入时,考虑到系统功率平衡,在最大程度消纳风电资源时,避免平衡机出力为负值;则: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44
式中,Pbalance表示原本系统中平衡节点的有功出力。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进行风机容量求解时,采用的算法为:
采用包括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在内的智能算法进行求解;结合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在子代粒子更新过程中添加交叉变异操作,具体包括:1)选取一定比例适应度值大于阈值的粒子执行交叉操作获取子代;2)选取一定比例适应度值小于阈值的粒子执行变异操作获取子代。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步骤S4的方法具体为:
S41、根据风机接入方案调整网架形式,采用Newton-Lapson法计算网络潮流;
S42、发电机采用二阶模型,且忽略励磁动态系统和凸极效应的影响时,系统动态方程简化为: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51
进一步将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在系统平衡位置处线性化得到: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52
式中,M=diag[M1 M2… Mm]表示发电机惯量矩阵,m为发电机台数;Δδ表示发电机功角相对于平衡位置的变化量;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53
表示Δδ对时间的二阶导数;K是系统状态矩阵,表示为: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54
式中,E和δ表示电压幅值和相角,G和B表示导纳矩阵的实部和虚部;当网架一旦落成,系统导纳矩阵就维持不变,因此考虑风机接入系统时,是通过改变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量来改变系统状态矩阵K,从而改变系统内节点间的同调关系;
S43、状态矩阵A反映发电机运动方程,对A进行特征值求解能获取发电机运动状态;通过以发电机节点电压相角代替发电机功角,分析所有系统节点的关联程度,则计算过程演变为广义特征值计算:
Av=λEv
式中,A∈R(m+n)×(m+n)变为节点功率对节点相角的偏导,求解过程与步骤S42对K的求解一致,m和n为发电机和非发电机节点个数;E为m+n维的对角方阵,仅前m个对角元素值为1,其余元素均为0;
S44、特征值λ反映了发电机运动模式,其中实部表示衰减时间常数,虚部表示慢同调振荡频率,当实部为负数时,表征振荡收敛;采用最大差异法,将系统中实部为负的特征值按照衰减时间常数绝对值从小到大排序,从m个特征值中获取主导模式,并令: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61
式中,k值越小,电力系统时间尺度特征越明显;选取前r个特征值{λ1 λ2 … λr}为主导模式,与之对应的r列特征向量构成模态矩阵Vr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步骤S5的方法具体为:
S51、对模态矩阵Vr进行Gauss消主元得到慢同调相关度矩阵S,矩阵中元素Sij表示节点i与慢同调群j之间的相关度;基于相关度矩阵,利用节点分类判据对系统节点进行定义:1)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62
κ为小于设定阈值的正数;2)存在k,使得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63
其中||·||表示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64
S52、从节点类型入手,能够在网架拓扑图上反映同调群之间的关系,但节点分类依据仍是依托于慢同调矩阵的,因此直接利用慢同调矩阵构造新的分群指标能够更加直观;假设系统节点共分为r群,根据分群情况将矩阵H划分为r个单独的矩阵,分别记为H1、H2…Hr,则节点与归属群的同调度平均值为: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65
式中,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66
表示矩阵Ha第j列的平均值;r表示分群数;当vmax值为1时表示完全同调;
同时计算节点与非同调群的相关度平均值,并保证该值小于设定阈值: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67
式中,vrest值为0时表示完全不同调;
为确保分群清晰度高,计算各分群矩阵中各列同调度的标准差: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71
式中,sa表示矩阵Ha的行数,即该群节点个数;当e值为0时表示同调群内节点相关度完全相同,分区的同调性清晰显著、分辨度高;
综合上述目标考虑,提出最终优化函数为:
max F=vmax-vrest-e
F的值越大,表明同调群之间的相关度越高,非同调群之间的相关度越低。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步骤S51中的节点分类判据具体为:
a、模式节点:同时满足判据1)和判据2),则该节点为模式节点,且归属于慢同调群k;
b、模糊节点:满足判据1),但不满足判据2),则该节点为模糊节点;
c、弱连接节点:不满足条件1),则该节点为弱连接节点,与任何慢同调群都弱相关。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1.通过将风机输出外特性视作等效接地导纳接入电网,并以矩阵收缩的形式将其影响归入同步机端口,可以直观反映风机接入位置及容量对发电机组电气联系的影响;2.在传统粒子群算法基础之上添加遗传算法中的交叉、变异操作,可以提升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同时降低陷入局部最优的可能性,对求解此类复杂非线性问题具有显著优势;3.从电力系统初始结构入手,在固有拓扑形式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合理选址定容确定风机分布情况,避免风机接入对电网稳定性的冲击,更能利用风机接入影响潮流分布,进而改善节点同调关系。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考虑风机接入的系统解列优化策略;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接入对IEEE-39系统收缩导纳矩阵的影响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考虑风机接入的解列优化双层规划流程;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优化前后各种故障下节点相角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风电机组接入电网的输出外特性,观测风机接入位置与接入容量对电力系统潮流分布与电气联系的影响;并搭建双层规划模型,包括上层模型和下层模型;
S2、上层模型根据蒙特卡洛采样算法,确定采样次数,并更新风机接入点方案;
S3、下层模型采用改进智能优化算法,确定迭代次数,并确定更新风机接入容量;
S4、输入电力网络原始数据,根据风机接入情况更新计算系统潮流,并基于慢同调理论搭建同步机运动状态方程,计算特征值并筛选主导模式构造模态矩阵;
S5、针对模态矩阵确定系统节点分类,基于群内与群间同调关系构建节点相关度模型,确定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
S6、利用改进优化算法计算目标函数并更新网架结构;当采样次数结束时,执行步骤S7;当优化迭代次数结束时,返回执行步骤S2;当优化迭代次数没有结束,依据新的网架结构修正节点导纳矩阵,代入步骤S3中并执行步骤S3;
S7、根据计算结果比较选出最优调整方案,计算结束。
步骤S1中风电机组输出外特性的计算包括:
S11、异步风机本身并不具备励磁调节能力,在发出有功时需从电网中吸收一定的无功功率,因此只能将它视作有功恒定的PQ节点。通过对异步风机进行等值简化,令风机有功输出为Pw,无功输出为Qw,则有: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91
式中,Vs为风机端电压,Rr是转子电阻,Xk是定子和转子电抗的串联值,反推得到: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92
再考虑到无功吸收量由电路中容抗与节点电压决定,则风机运行过程中吸收无功为: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93
式中,Xp为对地电容和激励电容的并联值。获取风机端口输出功率后,在潮流计算过程迭代更新,直至潮流收敛即可。
S12、风机接入电网的输出外特性,体现在接入位置和输出功率两方面。为研究风机接入对系统节点电气联系的影响,将风机输出外特性化作电气特性等效导纳: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94
式中,Uw为风机并网点电压,gw和bw为等效电导和电纳。
当风机输出外特性化作等效导纳接入电网时,需对系统导纳矩阵中的自导纳进行修正,即自导纳由Yww变为Yww'=Yww+gw+jbw。由于等效的接地导纳不具备功率源特性,风机接入母线的注入电流视为零,此时节点电压方程为: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095
式中,下标g表示发电机节点,下标n表示普通的功率交换节点。由于仅发电机节点存在注入电流,则节点电压方程可收缩为Ig=YsUg,其中Ys即是收缩至各台同步机端口的导纳矩阵,其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101
若在收缩导纳矩阵中选取两个节点再进行收缩,则收缩结果可反映两点间的电气联系,取待收缩节点为a、b,其余节点集合为r,则: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102
根据表达式分析可知,在矩阵Ys中若两点间本身互导纳较大,则收缩后两点间互导纳同样较大,表明电气联系紧密;而对于自导纳,如Ysaa和Ysbb,对收缩后节点互导纳无影响,但随着Ysrr中的自导纳模值增加,会降低矩阵Ys'中的互导纳。
步骤S2具体包括:上层模型是采用蒙特卡洛采样算法对风机接入点进行随机选取。假设确定数组W为[w1 w2 … wm],数组中m表示风电场数量,每个元素表示风机接入点母线编号。由于母线标识仅是作为区分节点的作用,并不能通过w值的连续变化来逼近最优解,因此上层模型可选用蒙特卡洛采样算法,在所有可行方案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最终选取风机最优投入点。
则存在约束条件: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103
式中,B表示母线节点的集合。对于实际电网,风机接入点应尽可能接在风力资源丰富的母线上,确保风能的高效利用,因此仅需将上层输出固定,改变风电场建设规模即可。
步骤S3具体包括:下层模型是对风机接入容量进行求解。当风机接入点确定之后,需进一步确定各点的风机接入容量。令数组G为[g1 g2 … gm],数组中每个元素表示接入点的风机接入量,可以利用算法进行规划求解。在考虑风机接入时,还需考虑到系统功率平衡,在最大程度消纳风电资源时,应尽可能避免平衡机出力为负值。则: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104
式中,Pbalance表示原本系统中平衡节点的有功出力。
风机容量选取问题属于复杂非线性求解问题,难以通过传统的非线性规划方法进行求解,因此可以采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等智能算法进行求解。为发挥PSO全局搜索能力强、GA收敛速度快的优势,本发明结合两种算法对PSO算法进行改进,在子代粒子更新过程中添加交叉变异操作,具体包括:1)选取一定比例适应度值好的粒子执行交叉操作获取子代;2)选取一定比例适应度值差的粒子执行变异操作获取子代。
步骤S4具体包括:
S41、根据风机接入方案调整网架形式,采用Newton-Lapson法计算网络潮流。
S42、发电机采用经典的二阶模型,且忽略励磁动态系统和凸极效应的影响时,系统动态方程可简化为: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111
进一步将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在系统平衡位置处线性化得到: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112
式中,M=diag[M1 M2 … Mm]表示发电机惯量矩阵,m为发电机台数;Δδ表示发电机功角相对于平衡位置的变化量;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113
表示Δδ对时间的二阶导数;K是系统状态矩阵,表示为: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114
式中,E和δ表示电压幅值和相角,G和B表示导纳矩阵的实部和虚部。当网架一旦落成,系统导纳矩阵就基本维持不变,因此考虑风机接入系统时,是通过改变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量来改变系统状态矩阵K,从而改变系统内节点间的同调关系。
S43、状态矩阵A反映发电机运动方程,对A进行特征值求解能够获取发电机运动状态。通过采用以发电机节点电压相角代替发电机功角,分析所有系统节点的关联程度,则计算过程演变为广义特征值计算:
Av=λEv
式中,A∈R(m+n)×(m+n)变为节点功率对节点相角的偏导,求解过程与步骤S42对K的求解一致,m和n为发电机和非发电机节点个数。E为m+n维的对角方阵,仅前m个对角元素值为1,其余元素均为0。
S44、特征值λ反映了发电机运动模式,其中实部表示衰减时间常数,虚部表示慢同调振荡频率,当实部为负数时,表征振荡收敛。采用最大差异法,将系统中实部为负的特征值按照衰减时间常数绝对值从小到大排序,从m个特征值中获取主导模式,并令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121
式中,k值越小,电力系统时间尺度特征越明显。选取前r个特征值{λ1 λ2 … λr}为主导模式,与之对应的r列特征向量构成模态矩阵Vr
步骤S5具体包括:
S51、对模态矩阵Vr进行Gauss消主元得到慢同调相关度矩阵S,矩阵中元素Sij表示节点i与慢同调群j之间的相关度。基于相关度矩阵,利用节点分类判据对系统节点进行定义:1)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122
κ为一小正数;2)存在k,使得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123
其中||·||表示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124
具体说明如下:
a.模式节点:同时满足判据1)和判据2),则该节点为模式节点,且归属于慢同调群k。
b.模糊节点:满足判据1),但不满足判据2),则该节点为模糊节点。
c.弱连接节点:不满足条件1),则该节点为弱连接节点,与任何慢同调群都弱相关。
系统中这三类节点的分布情况及节点相关性决定了解列的决策空间。模式节点与所属慢同调群强相关,必须划分在相应区域内;弱连接节点和模糊节点一般出现在同调群的缓冲区之间,区别在于弱连接节点与所有同调群相关度都很低,而模糊节点在不同模式下跟随不同群振荡。
S52、从节点类型入手,能够在网架拓扑图上反映同调群之间的关系,但节点分类依据仍是依托于慢同调矩阵的,因此直接利用慢同调矩阵构造新的分群指标能够更加直观。假设系统节点共分为r群,根据分群情况将矩阵H划分为r个单独的矩阵,分别记为H1、H2…Hr,则节点与归属群的同调度平均值为: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131
式中,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132
表示矩阵Ha第j列的平均值;r表示分群数。当vmax值为1时表示完全同调。
同时计算节点与非同调群的相关度平均值,并保证该值越小越好: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133
式中,vrest值为0时表示完全不同调。
为确保分群清晰度高,计算各分群矩阵中各列同调度的标准差: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134
式中,sa表示矩阵Ha的行数,即该群节点个数。当e值为0时表示同调群内节点相关度完全相同,分区的同调性清晰显著、分辨度高。
综合上述目标考虑,提出最终优化函数为:
max F=vmax-vrest-e
F的值越大,表明同调群之间的相关度越高,非同调群之间的相关度越低。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
本发明以IEEE-39系统作为实施例进行仿真验证。
S1、IEEE-39节点系统包括10台发电机,其余节点为功率交换节点。为说明风机接入对发电机收缩导纳矩阵的影响,取10号节点和18号节点为风机接入点,接入容量为300MW,得到收缩导纳差值图如图2所示。
图中水平轴表示发电机节点标识,垂直轴表示加入风机后与未加风机前收缩导纳矩阵的差值。比较两图发现,图(a)中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凹陷,而图(b)则凹陷均匀,其主要在于10号母线与32号母线直接相连,对应3号发电机,则风机接入后对该发电机节点收缩后的导纳值影响较大;而18号母线与所有发电机均相隔较远,因此没有十分突出的凹陷点。与此同时,当风机接入容量发生变化时,凹陷程度也发生相应变化。据此分析,考虑风机接入点与接入容量对系统电气联系的影响是有效的。
S2、网络中存在10台发电机,对应10种机电振荡模式,通过构造状态矩阵之后进行特征计算,并将特征值计算结果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如下:
表1 10机39节点系统广义特征值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141
利用最大差异法筛选出反映区域间慢运动的主导模式,则有: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142
求得r=6,则系统可分为6群。根据特征值选取对应特征向量构造模态矩阵,再经Gauss消主元等计算得到慢同调相关度矩阵S与分群矩阵L。分群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IEEE-39节点系统分群结果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143
S3、在求出初始网架结构下的慢同调矩阵与节点分布情况后,可进一步依据目标函数计算适应度值。假设各节点接入风机的容量没有限制(但需满足总容量小于初始网架中平衡机组的有功出力),依据图3流程采用双层规划模型获取优化方案。为验证改进PSO算法的优越性,令各种方案的种群数量与迭代次数保持一致,对比传统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与改进粒子群算法如下表所示:
表3不同优化算法下计算结果对比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151
对比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三种算法均能有效改善初始网架中目标函数的各项值,但在相同迭代次数下,改进PSO算法效果更佳。改进后的PSO算法兼具了传统PSO与GA算法的优点,针对求解此问题具有更好的效果。
S4、为验证方案有效性,利用PSSE模拟N-1故障,分析风机接入前后同调群内节点之间的同调性。图4展示了N-1中随机三组故障下的节点相角曲线对比图,分别是:1)线路7-8在1.0s时发生三相短路故障,1.5s时刻切除故障;2)线路10-11在1.0s时发生三相短路故障,1.7s时刻切除故障;3)线路25-37在1.0s时发生三相短路故障,1.7s时刻切除故障。可以发现,优化后网架中节点分群更少,并且群内节点间的振荡偏差降低,表明同调性得到增强。进一步通过模拟N-1故障,获取所有解列线路并计算高概率解列决策空间,计算结果列表如下:
表4N-1故障下优化前后解列范围对比
Figure BDA0002372079460000152
根据表4中的数据对比,解列范围与高概率解列决策空间的减小,以及高概率解列决策频次的增大,表明大故障发生时解列断面会更大概率落在一定区间内,可以有效提升对解列装置的协调控制能力,提高解列效率。
本发明解决了以下问题:
(1)提出一种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风电并网规模的扩大以及新的故障类型对系统解列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系统振荡模式复杂多变的问题,通过选取特定地点并投入合适功率的风机容量,改变节点之间的同调关系,将解列决策范围限定在一定区域内,确保小扰动下机组不分群、大扰动时分群断面能大概率集中,提升解列装置的操控能力。
(2)提出风机输出外特性等效收缩导纳计算方法。风机接入电网会改变系统潮流分布,进而影响节点之间的电气联系。通过将风机输出功率对电网的影响等值为接地导纳接入电网,并修正系统初始节点导纳矩阵,然后将修正后导纳矩阵收缩至各台发电机端口,得到系统收缩导纳矩阵。此时包含风机接入位置和输出功率的外特性均体现在该收缩矩阵中,可以反映风机接入后机组之间的电气联系。
(3)提出改进粒子群算法。通过在粒子群算法基础上添加遗传算法中的交叉和变异操作,可以适当增大粒子速度及上下限参数,充分发挥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针对适应度效果好的粒子执行交叉操作,可以提高优质解的收敛性;而效果差的粒子在后期对于搜寻的意义不大,可以对其执行变异操作,利用遗传算法的突变特性来挖掘潜在优质解。
(4)提出利于可靠解列的节点相关度计算模型。基于慢同调理论获取相关度矩阵之后,考虑系统节点与同调群及非同调群之间的电气联系,同时结合相关度标准差作为优化目标以提升分群清晰度、避免分群模式不显著,最终构造节点相关度计算模型,并基于双层规划寻找最优方案。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风电机组接入电网的输出外特性,观测风机接入位置与接入容量对电力系统潮流分布与电气联系的影响;并搭建双层规划模型,包括上层模型和下层模型;
S2、上层模型根据蒙特卡洛采样算法,确定采样次数,并更新风机接入点方案;
S3、下层模型采用改进智能优化算法,确定迭代次数,并确定更新风机接入容量;
S4、输入电力网络原始数据,根据风机接入情况更新计算系统潮流,并基于慢同调理论搭建同步机运动状态方程,计算特征值并筛选主导模式构造模态矩阵;
S5、针对模态矩阵确定系统节点分类,基于群内与群间同调关系构建节点相关度模型,确定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
S6、利用改进优化算法计算目标函数并更新网架结构;当采样次数结束时,执行步骤S7;当优化迭代次数结束时,返回执行步骤S2;当优化迭代次数没有结束,依据新的网架结构修正节点导纳矩阵,代入步骤S3中并执行步骤S3;
S7、根据计算结果比较选出最优调整方案,计算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风电机组输出外特性的计算方法具体为:
S11、异步风机本身并不具备励磁调节能力,在发出有功时需从电网中吸收一定的无功功率,因此将它视作有功恒定的PQ节点;通过对异步风机进行等值简化,令风机有功输出为Pw,无功输出为Qw,则有:
Figure FDA0002372079450000011
式中,Vs为风机端电压,Rr是转子电阻,Xk是定子和转子电抗的串联值,反推得到:
Figure FDA0002372079450000021
再考虑到无功吸收量由电路中容抗与节点电压决定,则风机运行过程中吸收无功为:
Figure FDA0002372079450000022
式中,Xp为对地电容和激励电容的并联值;获取风机端口输出功率后,在潮流计算过程迭代更新,直至潮流收敛;
S12、风机接入电网的输出外特性,体现在接入位置和输出功率两方面;为得到风机接入对系统节点电气联系的影响,将风机输出外特性化作电气特性等效导纳:
Figure FDA0002372079450000023
式中,Uw为风机并网点电压,gw和bw为等效电导和电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将风机输出外特性化作电气特性等效导纳的方法具体为:
当风机输出外特性化作等效导纳接入电网时,对系统导纳矩阵中的自导纳进行修正,即自导纳由Yww变为Yww'=Yww+gw+jbw;由于等效的接地导纳不具备功率源特性,风机接入母线的注入电流视为零,此时节点电压方程为:
Figure FDA0002372079450000024
式中,下标g表示发电机节点,下标n表示普通的功率交换节点;由于仅发电机节点存在注入电流,则节点电压方程可收缩为Ig=YsUg,其中Ys即是收缩至各台同步机端口的导纳矩阵,其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372079450000025
若在收缩导纳矩阵中选取两个节点再进行收缩,则收缩结果反映两点间的电气联系,取待收缩节点为a、b,其余节点集合为r,则:
Figure FDA0002372079450000031
在矩阵Ys中若两点间本身互导纳越大,则收缩后两点间互导纳同样越大,表明电气联系越大;而对于自导纳,如Ysaa和Ysbb,对收缩后节点互导纳无影响,但随着Ysrr中的自导纳模值增加,降低矩阵Ys'中的互导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方法具体为:
上层模型是采用蒙特卡洛采样算法对风机接入点进行随机选取,假设确定数组W为[w1w2 … wm],数组中m表示风电场数量,每个元素表示风机接入点母线编号;由于母线标识仅是作为区分节点的作用,并不能通过w值的连续变化来逼近最优解,因此上层模型选用蒙特卡洛采样算法,在所有可行方案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最终选取风机最优投入点;则存在约束条件:
Figure FDA0002372079450000032
式中,B表示母线节点的集合;对于实际电网,将上层模型输出固定,改变风电场建设规模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方法具体为:
下层模型是对风机接入容量进行求解;当风机接入点确定之后,进一步确定各点的风机接入容量;令数组G为[g1 g2 … gm],数组中每个元素表示接入点的风机接入量,利用算法进行规划求解;在考虑风机接入时,考虑到系统功率平衡,在最大程度消纳风电资源时,避免平衡机出力为负值;则:
Figure FDA0002372079450000033
式中,Pbalance表示原本系统中平衡节点的有功出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风机容量求解时,采用的算法为:
采用包括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在内的智能算法进行求解;结合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在子代粒子更新过程中添加交叉变异操作,具体包括:1)选取一定比例适应度值大于阈值的粒子执行交叉操作获取子代;2)选取一定比例适应度值小于阈值的粒子执行变异操作获取子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的方法具体为:
S41、根据风机接入方案调整网架形式,采用Newton-Lapson法计算网络潮流;
S42、发电机采用二阶模型,且忽略励磁动态系统和凸极效应的影响时,系统动态方程简化为:
Figure FDA0002372079450000041
进一步将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在系统平衡位置处线性化得到:
Figure FDA0002372079450000042
式中,M=diag[M1 M2 … Mm]表示发电机惯量矩阵,m为发电机台数;Δδ表示发电机功角相对于平衡位置的变化量;
Figure FDA0002372079450000043
表示Δδ对时间的二阶导数;K是系统状态矩阵,表示为:
Figure FDA0002372079450000044
式中,E和δ表示电压幅值和相角,G和B表示导纳矩阵的实部和虚部;当网架一旦落成,系统导纳矩阵就维持不变,因此考虑风机接入系统时,是通过改变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量来改变系统状态矩阵K,从而改变系统内节点间的同调关系;
S43、状态矩阵A反映发电机运动方程,对A进行特征值求解能获取发电机运动状态;通过以发电机节点电压相角代替发电机功角,分析所有系统节点的关联程度,则计算过程演变为广义特征值计算:
Av=λEv
式中,A∈R(m+n)×(m+n)变为节点功率对节点相角的偏导,求解过程与步骤S42对K的求解一致,m和n为发电机和非发电机节点个数;E为m+n维的对角方阵,仅前m个对角元素值为1,其余元素均为0;
S44、特征值λ反映了发电机运动模式,其中实部表示衰减时间常数,虚部表示慢同调振荡频率,当实部为负数时,表征振荡收敛;采用最大差异法,将系统中实部为负的特征值按照衰减时间常数绝对值从小到大排序,从m个特征值中获取主导模式,并令:
Figure FDA0002372079450000051
式中,k值越小,电力系统时间尺度特征越明显;选取前r个特征值{λ1 λ2 … λr}为主导模式,与之对应的r列特征向量构成模态矩阵Vr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的方法具体为:
S51、对模态矩阵Vr进行Gauss消主元得到慢同调相关度矩阵S,矩阵中元素Sij表示节点i与慢同调群j之间的相关度;基于相关度矩阵,利用节点分类判据对系统节点进行定义:1)
Figure FDA0002372079450000056
κ为小于设定阈值的正数;2)存在k,使得
Figure FDA0002372079450000057
其中||·||表示
Figure FDA0002372079450000052
S52、从节点类型入手,能够在网架拓扑图上反映同调群之间的关系,但节点分类依据仍是依托于慢同调矩阵的,因此直接利用慢同调矩阵构造新的分群指标能够更加直观;假设系统节点共分为r群,根据分群情况将矩阵H划分为r个单独的矩阵,分别记为H1、H2…Hr,则节点与归属群的同调度平均值为:
Figure FDA0002372079450000053
式中,
Figure FDA0002372079450000054
表示矩阵Ha第j列的平均值;r表示分群数;当vmax值为1时表示完全同调;
同时计算节点与非同调群的相关度平均值,并保证该值小于设定阈值:
Figure FDA0002372079450000055
式中,vrest值为0时表示完全不同调;
为确保分群清晰度高,计算各分群矩阵中各列同调度的标准差:
Figure FDA0002372079450000061
式中,sa表示矩阵Ha的行数,即该群节点个数;当e值为0时表示同调群内节点相关度完全相同,分区的同调性清晰显著、分辨度高;
综合上述目标考虑,提出最终优化函数为:
max F=vmax-vrest-e
F的值越大,表明同调群之间的相关度越高,非同调群之间的相关度越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1中的节点分类判据具体为:
a、模式节点:同时满足判据1)和判据2),则该节点为模式节点,且归属于慢同调群k;
b、模糊节点:满足判据1),但不满足判据2),则该节点为模糊节点;
c、弱连接节点:不满足条件1),则该节点为弱连接节点,与任何慢同调群都弱相关。
CN202010053666.9A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 Active CN1113711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3666.9A CN111371125B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3666.9A CN111371125B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1125A true CN111371125A (zh) 2020-07-03
CN111371125B CN111371125B (zh) 2021-12-07

Family

ID=71210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53666.9A Active CN111371125B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7112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8065A (zh) * 2021-04-15 2021-07-09 东北电力大学 适用于下垂并网逆变器网络的模型降阶方法
CN116014764A (zh) * 2022-11-10 2023-04-25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布式储能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29412A (ja) * 2002-10-03 2004-04-22 Nissin Electric Co Ltd 電力貯蔵装置
DE102008046601A1 (de) * 2008-09-03 2010-03-04 Martin Friz Mast
CN104090985A (zh) * 2014-07-25 2014-10-08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电气距离的主动解列最优断面搜索方法
CN107017635A (zh) * 2017-06-09 2017-08-0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一种自适应解列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292449A (zh) * 2017-07-18 2017-10-24 广东双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分散协同经济调度方法
CN107947172A (zh) * 2017-12-18 2018-04-20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广域信息的电力系统惯性水平评估方法
CN108471147A (zh) * 2018-03-30 2018-08-31 天津大学 含双馈风机的动态安全域优化算法
CN109408849A (zh) * 2018-08-25 2019-03-01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同调机组分群的风电场动态等值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29412A (ja) * 2002-10-03 2004-04-22 Nissin Electric Co Ltd 電力貯蔵装置
DE102008046601A1 (de) * 2008-09-03 2010-03-04 Martin Friz Mast
CN104090985A (zh) * 2014-07-25 2014-10-08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电气距离的主动解列最优断面搜索方法
CN107017635A (zh) * 2017-06-09 2017-08-0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一种自适应解列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292449A (zh) * 2017-07-18 2017-10-24 广东双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分散协同经济调度方法
CN107947172A (zh) * 2017-12-18 2018-04-20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广域信息的电力系统惯性水平评估方法
CN108471147A (zh) * 2018-03-30 2018-08-31 天津大学 含双馈风机的动态安全域优化算法
CN109408849A (zh) * 2018-08-25 2019-03-01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同调机组分群的风电场动态等值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UANGYUE XU等: "Slow Coherency Based Cutset Determination Algorithm for Large Power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
MENGJIAO QING等: "A Two-steps Splitting Strategy Based On Laplacian Eigenmap Algorothm For Large Power Grid With Power Wind Connected", 《 2019 IEEE INNOVATIVE SMART GRID TECHNOLOGIES - ASIA (ISGT ASIA)》 *
倪敬敏等: "主动解列控制中电网弱连接的一种在线识别方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8065A (zh) * 2021-04-15 2021-07-09 东北电力大学 适用于下垂并网逆变器网络的模型降阶方法
CN116014764A (zh) * 2022-11-10 2023-04-25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布式储能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014764B (zh) * 2022-11-10 2024-04-05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布式储能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1125B (zh)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2016B (zh) 基于电压最大相关熵的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规划方法
CN112103988B (zh) 一种结合网络重构的集群划分双层模型的建立方法
CN111371125B (zh) 一种考虑风机接入下提升系统同调性的解列分群优化方法
CN110852565B (zh) 一种考虑不同功能属性的输电网网架规划方法
Xiao et al. Optimal sizing and siting of soft open point for improving the three phase unbalance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CN112381262B (zh) 考虑负荷电压特性及新能源强不确定性的微电网规划方法
CN111008686B (zh) 一种基于节点相关度实现可靠解列的网架结构优化方法
CN111293687A (zh) 一种基于三维粒子群算法的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的方法
Zhang et al. Multi–objective cluster partition method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idering uncertainties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s and loads
CN113690930B (zh) 基于nsga-iii算法的分布式光伏电源中长期选址定容方法
CN115983428A (zh) 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集群划分方法和装置
Lv et al. Cluster Partition Method Development for High Penetration of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s Using Intelligent Algorithm and K-means
Ding et al. Multi-Objective optimial configuration of distributed wind-solar generation considering energy storage
Xin et al. A simulated annealing genetic algorithm for urban power grid partitioning based on load characteristics
Zhang et al. Optimal reactive optimiz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wind turbines based on improved nsga-ii
CN110555262A (zh) 一种同步发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CN114204613A (zh) 一种海上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方法和系统
Wang et al.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voltage quality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re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
Sattianadan et al. Power loss minimization by the placement of DG in distribution system using PSO
Da Wang et al. Energy Reports
CN115292938B (zh) 基于改进bi-kmeans的大型光伏电站快速多机等值建模方法及装置
Long et al. Modular Linear Power Flow Model Against Large Fluctuations
CN117767288B (zh) 一种基于等效状态变量的vsg并网系统降阶建模方法
Li et al. Adaptive Dynamic Grid Partitioning for Reactive-Power/Voltage Control Based on Secondary Voltage Control
Kong3d et al. Parallel Seagul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Application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Re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