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0910B - 电气装置及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气装置及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0910B
CN111370910B CN202010196992.5A CN202010196992A CN111370910B CN 111370910 B CN111370910 B CN 111370910B CN 202010196992 A CN202010196992 A CN 202010196992A CN 111370910 B CN111370910 B CN 1113709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along
adapter plate
functional devic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69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0910A (zh
Inventor
贾卫东
刘亚祥
经琦
黄男
区均灌
樊柳芝
黄伟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01969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09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0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0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0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09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导电连接装置领域。电气装置包括电路板、功能器件和辅装件,功能器件的引脚插于电路板上的插接孔中,功能器件的引脚与电路板焊接;辅装件具有安装脚,安装脚上具有卡钩,安装脚插于电路板的插接孔中,卡钩限制于电路板的沿第一方向的前侧,第一方向为安装脚插入电路板的插接孔的方向;辅装件限制功能器件偏斜和浮高。通过辅装件与功能器件的侧壁抵接来限制功能器件偏斜,通过辅装件抵接于功能器件的沿第一方向的后侧来限制功能器件浮高,这样有利于保证功能器件在电路板上的排布规正,避免功能器件在焊接后出现偏斜和浮高现象,避免影响后续安装,有利于降低功能器件在电路板上的安装难度。

Description

电气装置及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连接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气装置及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路板上插接功能器件,然后再将功能器件与电路板焊接,然而,在功能器件焊接至电路板上后容易出现功能器件偏斜和浮高的现象。
这导致功能器件在电路板上的排布紊乱,并且焊接后偏斜和浮高的功能器件容易影响后续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有利于防止功能器件偏斜和浮高的电气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电气装置包括电路板、功能器件和辅装件,功能器件的引脚插于电路板上的插接孔中,功能器件的引脚与电路板焊接;辅装件具有安装脚,安装脚上具有卡钩,安装脚插于电路板的插接孔中,卡钩限制于电路板的沿第一方向的前侧,第一方向为安装脚插入电路板的插接孔的方向;辅装件与功能器件的侧壁抵接,沿第一方向,辅装件抵接于功能器件的后侧。
由上可见,本发明通过对电气装置的结构设计,通过辅装件与功能器件的侧壁抵接来限制功能器件偏斜,通过辅装件抵接于功能器件的沿第一方向的后侧来限制功能器件浮高,这样有利于保证功能器件在电路板上的排布规正,避免功能器件在焊接后出现偏斜和浮高现象,避免影响后续安装,有利于降低功能器件在电路板上的安装难度。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辅装件为塑料件。
由上可见,这样进一步有利于避免辅装件对电气装置中各零件之间的电连接造成影响。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安装脚具有至少两个卡钩,各卡钩沿安装脚的周向分布。
由上可见,这样有利于提升安装脚与电路板卡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再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辅装件具有至少两个安装脚。
由上可见,这样有利于提升辅装件与电路板卡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又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功能器件包括转接板,转接板的主面法向沿第二方向,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限制转接板的辅装件包括第一件,第一件具有第一头部和第一腿部,第一腿部从第一头部上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腿部的沿第一方向的前端具有安装脚;第一头部抵接于转接板的沿第一方向的后侧。
由上可见,通过第一头部与转接板的抵接来限制转接板浮高,有利于降低转接板与后续电路板连接的难度,有利于降低电气装置的装配难度,有利于降低电气装置的次品率和废品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沿第二方向,第一腿部具有两个,转接板挤压于两个第一腿部之间。
由上可见,这样通过两个第一腿部的挤压来限制转接板在第二方向上偏摆,有利于降低转接板与后续电路板连接的难度,有利于降低电气装置的装配难度,有利于降低电气装置的次品率和废品率。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腿部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位于第二段的沿第一方向的后端,沿第二方向,两个第一段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第二段之间的间距,转接板挤压于两个第一段之间。
由上可见,这样,在第一件沿第一方向朝电路板插接时,转接板能够更容易与两个第二段之间的空间对准,有利于降低第一件的插接难度;并且,转接板挤压于两个第一段之间的设置不会减弱第一件对转接板的防倾斜限制作用。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件具有至少两个,各转接板沿第三方向分布,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由上可见,这样有利于通过第一件对转接板的第三方向各处均进行限制,有利于保证转接板的沿第三方向的各处均不出现浮高和偏斜现象。
进一步的方案是,安装脚的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均具有卡钩。
由上可见,转接板的倾斜方向往往朝第二方向,在安装脚的沿第二方向两侧设置钩部,这样有利于提升第一件在第二方向上的稳定性,有利于提升第一件对转接板在第二方向偏斜的限制作用。
进一步的方案是,限制转接板的辅装件还包括第二件,第二件与转接板沿第三方向分布,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第二件具有第二头部和两个第二腿部,第二腿部从第二头部上沿第三方向朝转接板延伸,两个第二腿部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分布,转接板夹持于两个第二腿部之间。
由上可见,两个第二腿部的夹持进一步有利于限制转接板在第二方向上偏斜的偏斜,并且有利于对转接板的第三方向各处均进行限制,有利于保证转接板的沿第三方向的各处均不出现浮高和偏斜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有利于防止功能器件偏斜和浮高的电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电器包括前述的电气装置。
由上可见,本发明的电器由于采用前述的电气装置,这样转接板等功能器件不会浮高和偏斜,有利于降低电气装置的废品率和次品率,有利于降低各电路板的叠置安装难度,有利于电器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气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电气装置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电气装置实施例中部分结构的剖切面过第一件且剖切面法向沿Y轴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电气装置实施例中第一件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电气装置实施例中第二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图1至图5中采用统一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以表示电气装置中各零部件的方位关系,本实施例中的Z轴负向为第一方向,本实施例中的X轴方向为第二方向,本实施例中的Y轴方向为第三方向。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电气装置包括基体1、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3,第一电路板2固定在基体1上,第二电路板3通过支撑钣金9固定在基体1上,第一电路板2的主面法向及第二电路板3的主面法向均沿Z轴方向,第一电路板2与第二电路板3沿Z轴方向间隔分布,第二电路板3位于第一电路板2的Z轴正向一侧。
请参照图1及图2,第一电路板2与第二电路板3之间通过转接板4进行电连接,转接板4为功能器件的一种,转接板4立于第一电路板2与第二电路板3之间,转接板4的主面法向沿X轴方向,转接板4的Z轴两端均有引脚,转接板4的Z轴负向端引脚41插于第一电路板2的插接孔中,转接板4的Z轴负向端的引脚41与第一电路板2焊接,转接板4的Z轴正向端引脚42插于第二电路板3的插接孔中,转接板4的Z轴正向端的引脚42与第二电路板3焊接,继而实现第一电路板2与第二电路板3的电连接。
第一电路板2与第二电路板3间隔叠置有利于电气装置的结构紧凑,有利于节省安装空间,并且在第一电路板2与第二电路板3之间采用转接板4进行电连接,不仅能够实现第一电路板2与第二电路板3之间的通信,而且有利于防止布线紊乱。
现有电气装置中的第一电路板2、第二电路板3及转接板4在装配时,首先将转接板4插接并焊接在第一电路板2上,然后再在转接板4上插接和焊接第二电路板3,然而转接板4在与第一电路板2焊接后容易出现偏斜和浮高现象,一般的电子元器件在焊接后出现偏斜和浮高现象对电气装置的各项性能影响较小,然而,本实施例中转接板4由于呈板片状,且板片尺寸较大,导致转接板4在与第一电路板2焊接后出现偏斜现象时,转接板4的Z轴正向端在X轴方向上的偏移量比较明显,并且转接板4在与第一电路板2焊接后还需要与第二电路板3插接和焊接,转接板4的Z轴正向端位置出现偏斜不利于第二电路板3与转接板4的插接,导致第一电路板2与第二电路板3的叠置安装难度较大。
请参照图2及图3,基于上述问题,本实施例采用第一件5和第二件6作为辅装件对转接板4进行辅助固定安装,第一件5与第二件6共同限制转接板4相对第一电路板2偏斜和浮高。
请参照图3及图4,第一件5包括第一头部51、两个第一腿部52和四个第一安装脚53,两个第一腿部52均从第一头部51上沿Z轴负向伸出,每个第一腿部52上有两个第一安装脚53,第一安装脚53位于第一腿部52的Z轴负向端,第一安装脚53包括第一主体部531和第一钩部532,第一主体部531从第一腿部52上沿Z轴负向延伸,第一钩部532位于第一主体部531的Z轴负向端,两个第一腿部52沿X轴方向间隔分布,四个第一安装脚53均插接于第一电路板2上的插接孔21中,第一钩部532限制于第一电路板2的Z轴负向一侧。
具体地,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件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件5沿Y轴方向分布;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件5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四个等。
请参照图2及图5,第二件6位于转接板4的沿Y轴方向的端部,第二件6包括第二头部61、两个第二腿部62和两个第二安装脚63,第二腿部62从第二头部61上沿Y轴方向朝转接板4延伸,两个第二腿部62沿X轴方向分布,沿X轴方向,转接板4挤压于两个第二腿部62之间;沿Y轴方向,第二头部61与转接板4抵接。
具体地,第二件6具有两个,两个第二件6分别位于转接板4的沿Y轴方向的两端,沿Y轴方向,转接板4挤压于两个第二头部61之间。
设置第一件5与第二件6辅助固定安装转接板4后,通过第一头部51与转接板4在Z轴方向上的抵接来限制转接板4朝Z轴正向活动,通过两个第一腿部52的夹持以及两个第二腿部62的夹持来限制转接板4在X轴方向偏摆,通过两个第二头部61与转接板4在Y轴方向上的抵接来限制转接板4在Y轴方向上活动,这样在第一件5与第二件6的限制作用下,转接板4的Z轴负向端引脚与第一电路板2焊接时,转接板4不容易相对第一电路板2倾斜和浮高,这样有利于保证转接板4的姿态稳定,有利于降低第一电路板2、转接板4和第二电路板3的装配难度,有利于降低电气装置的次品率和废品率。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仅采用第一件5作为辅装件来对转接板4进行辅助固定安装。
优选地,请参照图3及图4,第一腿部52具有第一段521和第二段522,第一段521位于第二段522的Z轴正向端,沿X轴方向,两个所述第一段521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所述第二段522之间的间距,所述转接板4挤压于两个所述第一段521之间。这样,在第一件5沿Z轴负向朝第一电路板2插接时,转接板4能够更容易与两个第二段522之间的空间对准,有利于降低第一件5的插接难度;并且,转接板4挤压于两个第一段521之间的设置不会减弱第一件5对转接板4的防倾斜限制作用,两个第一段521的夹持仍然能够防止对接班4在X轴方向倾斜。
优选地,请参照图3及图4,每个第一安装脚53具有两个第一钩部532,两个第一钩部532分别位于第一主体部531的X轴方向两侧。转接板4的倾斜方向往往朝X轴方向,在第一主体部531的X轴方向两侧设置第一钩部532,这样进一步有利于提升第一件5在X轴方向的稳定性,有利于提升第一件5对转接板4在X轴方向偏斜的限制作用。
具体地,请参照图3及图4,第一钩部532的Z轴负向端与第一主体部531连接,第一钩部532的Z轴正向端与第一主体部531在X轴方向上间隔分布,第一主体部531和两个第一钩部532构成箭头状的第一安装脚53。这样在第一安装脚53与第一电路板2插接时,第一钩部532的后端在受到第一电路板2上插接孔21的孔壁挤压后能够朝第一主体部531靠拢变形,第一钩部532通过第一电路板2上的插接孔后恢复变形,恢复变形后的第一钩部532限制于第一电路板2的Z轴负向一侧。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钩部532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四个等,各第一钩部532沿第一主体部531的周向分布,例如第一钩部53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钩部532中的两个分别位于第一主体部531的X轴方向两侧,四个第一钩部532中的另外两个分别位于第一主体部531的Y轴方向两侧;可选择地,第一安装脚53还可以参照现有技术的卡钩进行设置。
请参照图5,图5所示的第二件6位于转接板4的Y轴负向端,本发明的第二安装脚63包括第二主体部631和两个第二钩部632,两个第二钩部632分别位于第二主体部631的沿Y轴方向的两侧,第二安装脚63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第一安装脚53设置,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地,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电气装置还具有发光二极管7,发光二极管7也为功能器件的一种,并采用第三件8作为辅装件来限制发光二极管7偏斜和浮高,发光二极管7的引脚沿Z轴负向插接于第一电路板2上,发光二极管7主体部分71的Z轴负向端具有凸缘(图中未示出),第三件8具有第三头部81、第三腿部82和第三安装脚(图中未示出),第三腿部82从第三头部81上沿Z轴负向延伸,第三安装脚位于第三腿部82的Z轴负向端,第三安装脚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第一安装脚53设置,这里不再赘述。第三安装脚插接于第一电路板2的插接孔中,第三头部81上具有沿Z轴方向贯通的圆孔,发光二极管7的主体部分穿设于该圆孔中,发光二极管7主体部分的凸缘抵接于第三头部81的Z轴负向侧。这样在第三头部81上圆孔侧壁的限制下发光二极管7不能朝X轴方向与Y轴方向偏斜,在凸缘与第三头部81的抵接作用下,发光二极管7也不能沿Z轴正向浮高。
具体地,各辅装件均为塑料件,这样有利于避免辅装件对电气装置中各零件之间的电连接造成影响。
电器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电器可以是电饭煲、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本实施例的电器包括前述的电气装置。这样转接板4等功能器件不会浮高和偏斜,有利于降低电气装置的废品率和次品率,有利于降低各电路板的叠置安装难度,有利于电器的小型化。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电气装置,包括电路板和功能器件,所述功能器件的引脚插于所述电路板上的插接孔中,所述功能器件的引脚与所述电路板焊接;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辅装件,所述辅装件具有安装脚,所述安装脚上具有卡钩,所述安装脚插于所述电路板的插接孔中,所述卡钩限制于所述电路板的沿第一方向的强侧,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安装脚插入所述电路板的插接孔的方向;
所述功能器件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的主面法向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限制所述转接板的辅装件包括第一件,所述第一件具有第一头部和第一腿部,所述第一腿部从所述第一头部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腿部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前端具有所述安装脚;
所述第一头部抵接于所述转接板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后侧;
所述第一腿部具有两个,所述第一腿部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二段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后端,沿所述第二方向,两个所述第一段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所述第二段之间的间距,所述转接板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段抵接,所述转接板挤压于两个所述第一段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件具有至少两个,各所述转接板沿第三方向分布,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脚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均具有所述卡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限制所述转接板的辅装件还包括第二件,所述第二件与所述转接板沿第三方向分布,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所述第二件具有第二头部和两个第二腿部,所述第二腿部从所述第二头部上沿所述第三方向朝所述转接板延伸,两个所述第二腿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转接板夹持于两个所述第二腿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装件为塑料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脚具有至少两个所述卡钩,各所述卡钩沿所述安装脚的周向分布。
7.电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气装置。
CN202010196992.5A 2020-03-19 2020-03-19 电气装置及电器 Active CN1113709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6992.5A CN111370910B (zh) 2020-03-19 2020-03-19 电气装置及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6992.5A CN111370910B (zh) 2020-03-19 2020-03-19 电气装置及电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0910A CN111370910A (zh) 2020-07-03
CN111370910B true CN111370910B (zh) 2021-03-09

Family

ID=71212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6992.5A Active CN111370910B (zh) 2020-03-19 2020-03-19 电气装置及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7091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7111A (en) * 1987-11-02 1990-05-22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Board mount
CN2687890Y (zh) * 2003-12-09 2005-03-2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固持装置
US7848116B2 (en) * 2006-10-02 2010-12-07 Deere & Company Circuit board carrier for circuit board arrangement in a work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7111A (en) * 1987-11-02 1990-05-22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Board mount
CN2687890Y (zh) * 2003-12-09 2005-03-2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固持装置
US7848116B2 (en) * 2006-10-02 2010-12-07 Deere & Company Circuit board carrier for circuit board arrangement in a work ma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0910A (zh) 2020-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36999A (en) Surface mounting type of connector for IC cards
US718261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ircuit board securing structure
JPH10134909A (ja) コネクタ
US20200136284A1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n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TW201731180A (zh) 插頭連接器組件
CN216698775U (zh) 用于将基板连接在一起的电触头及包括其的电学组件
US8888505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JP7380930B2 (ja) コネクタ
CN111370910B (zh) 电气装置及电器
CN212011334U (zh) 电连接器
CN209516066U (zh) Usb插座及usb插座安装结构
US7393217B2 (en) Surface mount connector an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with same
CN210111081U (zh) 电连接器
JP7154579B2 (ja) コンタクト
US20060019506A1 (en)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printed boards, and printed board connec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connector
CN220254765U (zh) 一种多pcb板装配结构
CN109980383A (zh) Usb插座及usb插座安装结构
CN217486697U (zh) 一种电能表
CN213182130U (zh) 一种板间连接器及应用该连接器的光模块
CN205194915U (zh) 一侧设置有加强柱的连接器
CN220106971U (zh) 一种连接件及车载充电机
WO2022059365A1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
CN218941424U (zh) 一种电路板机构
CN109273877B (zh) 一种弹片
CN220672994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