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69765A -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69765A
CN111369765A CN202010287372.2A CN202010287372A CN111369765A CN 111369765 A CN111369765 A CN 111369765A CN 202010287372 A CN202010287372 A CN 202010287372A CN 111369765 A CN111369765 A CN 1113697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activity
time
data
r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73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庆涛
王淳
赵惟坚
景浩
朱明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Qingqi Chang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Qingqi Chang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Qingqi Chang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Qingqi Chang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873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697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69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697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4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non-activity, e.g. of elderly persons
    • G08B21/0407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non-activity, e.g. of elderly persons based on behaviour analysis
    • G08B21/043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non-activity, e.g. of elderly persons based on behaviour analysis detecting an emergency event, e.g. a fall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4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non-activity, e.g. of elderly persons
    • G08B21/0438Sensor means for detecting
    • G08B21/0446Sensor means for detecting worn on the body to detect changes of posture, e.g. a fall, inclination, acceleration, gai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rontology & Geriatric Medicin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sychiatr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看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可以实现独居用户活动规律的建立,得到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并能够实时获取独居用户的实时活动数据,最后通过将实时活动数据与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进行对比,则可实现独居用户每日每个时间段的生活活动的实时监测,当实时活动数据不在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范围内时,即表明独居用户当前的生活活动不同于其生活规律,出现了异常,即可发出紧急报警信息和紧急工单给后台中心,进而可将独居用户出现异常的信息发送给子女、医院,实现独居用户异常状况的实时预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看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社会,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而在日常生活中,子女由于忙于工作或者其它原因,大部分时间都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不能时刻照顾父母,目前,为了了解父母在家的状况信息,多采用电话沟通的方式,虽然通过电话沟通能够得到父母的生活状况,但由于子女时间的限制,在一天内,子女往往不能与父母进行多次沟通,不能随时了解父母的生活状况,也不能对老人的生活活动形成规律,当老人出现意外时,无法及时知晓。同时,由于父母年龄、学识的原因,使用手机也非常不便,越来越多的老人面临着独自在家的窘境。
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门磁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已经可以实现设备上云,可以实现用智能网关获取单个传感器上的数据,并上报到云端,但是这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孤岛”和“设备孤岛”,单个的设备提供的信息无法表达完整的意思,失去意义,所以,如何通过智能家居和后台数据分析系统建立老人生活规律数据,并实现老人生活状况的实时监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独居老人生活状况无法进行实时监测,在发生意外时无法进行及时预警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时收集老人活动轨迹及数据,并形成老人活动规律数据,实现老人意外状况及时预警的看护方法、装置、主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包括:
连续获取一段时间内,独居用户在住宅监测区域内的活动数据,并根据所述活动数据生成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
获取独居用户在住宅监测区域内的实时活动数据,并判断所述实时活动数据是否在所述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范围内,若是,则记录所述实时活动数据,否则,发出紧急工单和紧急报警信息。
基于上述发明内容,可以通过独居用户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数据,生成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然后再实时获取独居用户在住宅监测区域内的实时活动数据,最后,将实时活动数据与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进行对比,则可实现独居用户每日每个时间段的生活活动的实时监测,当实时活动数据不在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范围内时,即可表明,独居用户当前的生活活动不同于其生活规律,出现了异常,即可发出紧急报警信息和紧急工单给后台中心,进而可将独居用户出现异常的信息发送给子女、医院,实现独居用户异常状况的实时预警。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活动数据包括用户活动区域、用户在每个活动区域内的停留时间以及用户进入每个活动区域的时间点,所述实时活动数据包括用户在当前时刻的实际活动区域、用户在所述实际活动区域内的实际停留时间以及用户进入所述实际活动区域的实际时间点。上述内容公开了建立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的数据基础,同时,公开了用户的实际活动数据,能够在进行用户异常活动判断时,提供判断指标,保证判断的准确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生成所述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包括:
根据用户活动区域、用户进入每个活动区域的时间点和用户在每个活动区域内的停留时间,得到用户在住宅监测区域内的每日轨迹数据;
根据所述每日轨迹数据,并按照时间轴,生成用户每日的标准活动区域、每个标准活动区域对应的标准进入时间范围以及用户在每个标准活动区域内的标准停留时间,生成完毕后,得到所述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
上述内容公开了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建立的具体过程,即通过收集独居用户在住宅监测区域内的每个活动区域,每次在某个活动区域内的停留时间以及进入某个活动区域的时间点,形成独居用户在一天内的活动轨迹,同时,再通过在一段时间的重复收集,即可形成具有能够代表独居用户生活活动的每日活动规律数据,为后续活动异常判断提供标准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判断所述实时活动数据是否在所述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范围内包括:
a.在获取到所述实际活动数据后,根据所述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得到与所述实际活动区域相对应的标准活动区域,以及该标准活动区域对应的标准进入时间范围和标准停留时间;
b.判断用户进入所述实际活动区域的实际时间点是否在所述标准进入时间范围内,若不在所述标准进入时间范围内,则发出所述紧急工单和所述紧急报警信息,否则,进入c步骤;
c.判断所述实际停留时间是否超出所述标准停留时间,若是,则发出所述紧急工单和所述紧急报警信息,否则,不发送所述紧急报警信息。
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通过将实时活动数据与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实现独居用户生活状况异常的分析,并报警,即通过判断独居用户在当前时刻是否按照每日活动规律数据中进行了生活活动,进行生活活动的时间是否与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相匹配,从而实现独居用户生活活动状况的实时分析,达到了独居用户生活状况异常的及时预警。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发出所述紧急工单和所述紧急报警信息后,还包括:
发送人工异常确认请求;
接收人工异常确认请求确认结果,若确认结果为用户异常,则发送用于确认发送所述紧急报警信息的指令,否则,发送用于取消发送所述紧急报警信息的指令。
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能够实现独居用户异常信息的核验,避免系统出现误报警的情况,浪费人力物力。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发送所述人工异常确认请求后,还包括: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人工异常确认请求确认结果,则直接发送所述紧急报警信息。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可避免因人工确认未得到及时回复,耽误报警时间,通过上述设计,保证了报警的及时性,极大的保障了独居用户的人身安全。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若接收到用户直接发送的SOS报警信息,则直接发送所述紧急报警信息给家人或医院。通过上述设计,用户在发生意外状况时,可直接发生报警信息,省去中间判断环节,缩短报警时间,进一步的保障了独居用户的生活安全。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装置,包括用户轨迹监测单元、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用户轨迹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用户活动轨迹,得到用户的实时活动数据和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数据;
所述接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用户轨迹监测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轨迹监测单元发送的实时活动数据和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通信连接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根据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数据,生成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然后判断所述实时活动数据是否在所述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范围内,并根据判断结果,生成紧急工单和紧急报警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紧急工单和所述紧急报警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主设备,包括依次通信相连的存储器、处理器和收发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消息,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上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上述任意方面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任意方面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主设备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虽然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发明,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发明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例如可以将第一单元称作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单元称作第一单元,同时不脱离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
应当理解,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和/或”,其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和”,其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应当理解,在本文中若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连接”、“相连”或“耦合”时,它可以与另一个单元直相连接或耦合,或中间单元可以存在。相対地,在本文中若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直接相连”或“直接耦合”时,表示不存在中间单元。另外,应当以类似方式来解释用于描述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其他单词(例如,“在……之间”对“直接在……之间”,“相邻”对“直接相邻”等等)。
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若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若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在本文中被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应当理解,还应当注意到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所出现的功能/动作可能与附图出现的顺序不同。例如,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实际上可以实质上并发地执行,或者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来执行连续示出的两个图。
应当理解,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了特定的细节,以便于对示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示例实施例。例如可以在框图中示出系统,以避免用不必要的细节来使得示例不清楚。在其他实例中,可以不以不必要的细节来示出众所周知的过程、结构和技术,以避免使得示例实施例不清。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其适用于在处理中心端执行,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有如下步骤S101~S102。
S101.连续获取一段时间内,独居用户在住宅监测区域内的活动数据,并根据所述活动数据生成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
所述步骤S101则是建立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的过程,在本实施例中,举例独居用户在住宅监测区域内的活动数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用户活动区域、用户在每个活动区域内的停留时间以及用户进入每个活动区域的时间点。即通过上述公开的数据,经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的建立。
在本实施例中,住宅监测区域即是独居用户的活动区域,可以但不限于为:住宅区域,而独居用户的活动区域,则是对应住宅区域内的卧室、厕所、厨房、书房、客厅、饭厅、浴室、阳台、玄关和花园等等;而独居用户进入每个活动区域内的时间点则是独居用户进入住宅监测区域内某个场所的时间,如独居用户在8点进入厨房、9定进入客厅、10点进入厕所等等;独居用户在每个活动区域的停留时间则是:独居用户在某个场所停留的具体时间,如,在厨房停留了30分钟,在客厅停留了40分钟,在厕所停留了3分钟等。
通过上述设计,即可获取独居用户从早到晚进行活动的场所、何时进入到某个具体场所以及在每个场所活动的时间,通过上述数据,即可实现独居用户每天轨迹的生成,最终通过长时间进行上述数据的获取后,即可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学习,实现数据的综合与分析,得到能够代表独居用户每日生活的活动规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学习为一种现有算法与技术,如可使用阿里云分析进行大数据分析,使用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实现智能学习。
在本实施例中,举例获取独居用户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数据可以但不限于:25天、30天、45天等,同时,在这一段时间内,举例以天为最小单位获取独居用户的活动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举例建立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有如下步骤S101a~S101b。
S101a.根据用户活动区域、用户进入每个活动区域的时间点和用户在每个活动区域内的停留时间,得到用户在住宅监测区域内的每日轨迹数据。
步骤S101a则是得到用户每日活动轨迹的过程,即通过用户在住宅监测区域内的活动区域、每个活动区域内的停留时间以及进入每个活动区域的时间点,得到用户每天在住宅监测区域内的轨迹数据,即在何时该进入某个活动区域,在该活动区域内呆了多长时间,又在何时进入另一活动区域。
下面对连续获取一段时间内,根据独居用户的活动数据,得到轨迹数据进行具体的举例:
例如,在30天内,以天为最小单位,获取独居用户每天的活动数据,即获取独居用户从0点到24点内的活动数据,连续获取30天。
例如,在第一天内,独居用户的活动数据为:在早上8点,用户进入厕所,在厕所停留的时间为3分钟;在8点30分,进入厨房,在厨房停留的时间为15分钟(做早餐),在9点进入饭厅,在饭厅停留的时间为15分钟(吃早餐);在10点进入客厅,在客厅停留的时间为1个小时,11点再次进入厨房,在厨房停留的时间为20分钟(做午饭);11点30分,进入饭厅,停留的时间为30分钟(吃午餐),12点进入厕所,停留的时间为4分钟;13点进入卧室,停留的时间为2个小时(睡午觉);15点30分,进入厕所,停留的时间为2分钟;16点进入客厅,停留的时间为1个小时;17点20分,进入厨房,停留的时间为25分钟(做晚餐);18点进入饭厅,停留的时间为28分钟(吃晚餐);19点进入客厅,停留的时间为90分钟(在客厅休息、看电视等);21点进入卧室,停留的时间为9个小时(夜间休息)。
在第二天内,独居用户的活动数据为:在早上8点10分,用户进入厕所,在厕所停留的时间为2分钟;在8点30分,进入厨房,在厨房停留的时间为10分钟(做早餐),在9点进入饭厅,在饭厅停留的时间为20分钟(吃早餐);在10点10分进入客厅,在客厅停留的时间为60分钟,11点20分再次进入厨房,在厨房停留的时间为25分钟(做午饭);12点,进入饭厅,停留的时间为30分钟(吃午餐),12点40分进入厕所,停留的时间为6分钟;13点进入卧室,停留的时间为2个小时(睡午觉);15点30分,进入厕所,停留的时间为3分钟;16点进入客厅,停留的时间为1个小时;17点20分,进入厨房,停留的时间为30分钟(做晚餐);18点进入饭厅,停留的时间为26分钟(吃晚餐);19点进入客厅,停留的时间为80分钟(在客厅休息、看电视等);21点进入卧室,停留的时间为8.5个小时(夜间休息)。
在剩下的28天内,独居用户每天活动数据的统计均与上述公开的一致,所以,通过步骤S101a即可实现用户每日轨迹数据的获取。
S101b.根据所述每日轨迹数据,并按照时间轴,生成用户每日的标准活动区域、每个标准活动区域对应的标准进入时间范围以及用户在每个标准活动区域内的标准停留时间,生成完毕后,得到所述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
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按照时间轴生成,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时间轴可以但不限于为:从0时到24时。
步骤S101b则是根据用户的轨迹数据,借助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学习,即可得到能够代表用户每日活动规律的标准活动区域、每个标准活动区域对应的标准进入时间范围以及用户在每个标准活动区域内的标准停留时间,即得到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在得出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后,需要将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中的标准进入时间范围以及标准停留时间在得出标准时间的基础上设置成一个时间范围。采用上述设计的原因为:用户每日活动的时间存在误差,不可能准时准点,如果采用确定的时间点与用户实际活动数据进行对比,会出现异常误报的问题,所以,将进入活动区域的时间和在活动区域在中停留的时间,均设置成一个时间范围,可避免误报的问题,增加用户身体状况异常监测预警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具体举例的数据,举例每日的标准活动区域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厕所、厨房、饭厅、客厅和卧室。
举例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可以但不限于为:
在早上8点~8点10分(标准时间为8点,即设置在8点左右,形成一个时间范围,以下的时间设置均采用相同方式),用户进入厕所,在厕所停留的时间为2~6分钟;在8点30分~8点40分,进入厨房,在厨房停留的时间为18~25分钟(做早餐),在9点~9点15分进入饭厅,在饭厅停留的时间为20~30分钟(吃早餐);在10点~10点10分进入客厅,在客厅停留的时间为60分钟~80分钟,11点~11点20分再次进入厨房,在厨房停留的时间为25~40分钟(做午饭);11点40~12点,进入饭厅,停留的时间为25~35分钟(吃午餐),12点20分~12点40分进入厕所,停留的时间为4~7分钟;13点~13点10分进入卧室,停留的时间为2~2.5个小时(睡午觉);15点20~15点35分,进入厕所,停留的时间为3~7分钟;16点~16点10分进入客厅,停留的时间为1~1.5个小时;17点20分~17点35分,进入厨房,停留的时间为30~40分钟(做晚餐);18点10分~18点25分进入饭厅,停留的时间为25~35分钟(吃晚餐);19点~19点10分进入客厅,停留的时间为80~95分钟(在客厅休息、看电视等);21点~21点10分进入卧室,停留的时间为8~9个小时(夜间休息)。
当然,上述每个活动区域的标准进入时间范围和标准停留时间与标准时间的前后误差可在使用时具体而定。
通过步骤S101a和步骤S101b,即可通过一段时间内用户的活动数据,建立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
S102.获取独居用户在住宅监测区域内的实时活动数据,并判断所述实时活动数据是否在所述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范围内,若是,则记录所述实时活动数据,否则,发出紧急工单和紧急报警信息。
在所述步骤S102中,则是在建立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后,对独居用户的生活活动进行实时监测的过程,并将独居用户的实时活动数据与建立的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进行对比,即可实现独居用户生活状况异常的判断,并在异常时,实现及时预警。
在本实施例中,举例独居用户的实时活动数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用户在当前时刻的实际活动区域、用户在所述实际活动区域内的实际停留时间以及用户进入所述实际活动区域的实际时间点。例如,在早上8点10分,用户此时正处于厕所,而用户进入厕所的实际时间为8点07分,此时已经在厕所停留了3分钟。
通过获取独居用户的实时活动数据,可实现独居用户活动的实时监测,可得出独居用户正在住宅监测区域的哪个活动区域、何时进入的该活动区域,已经在该活动区域停留了多长时间,上述数据获取后,可直接于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进行直接对比,通过各个时间的对比,可直接根据对比结果判断用户活动是否出现异常,并在判断出现异常后,进行及时报警。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用户的实时活动数据是否在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范围内,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有如下a~c步骤:
a.在获取到所述实际活动数据后,根据所述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得到与所述实际活动区域相对应的标准活动区域,以及该标准活动区域对应的标准进入时间范围和标准停留时间。
a步骤,则是获取对比对象数据的过程,即根据用户的实时活动数据,在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中,找到与之对应的数据,实现数据的对比。
例如,在当前时刻独居用户的实时活动数据为:早上8点10分,用户此时正处于厕所,用户进入厕所的实际时间为8点07分,此时已经在厕所停留了3分钟,即用户的实际活动区域为厕所,进入厕所的实际时间为8点07分,实际停留时间为3分钟。此时,在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中就必须要对应获取用户早上8点左右时间,上厕所的活动规律数据,如以上述举例的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而言,与上述实时活动数据对应的活动规律数据应为:标准活动区域为厕所,对应的标准进入时间范围为早上8点~8点10分,标准停留时间为2~6分钟。
b.判断用户进入所述实际活动区域的实际时间点是否在所述标准进入时间范围内,若不在所述标准进入时间范围内,则发出所述紧急工单和所述紧急报警信息,否则,进入c步骤。
c.判断所述实际停留时间是否超出所述标准停留时间,若是,则发出所述紧急工单和所述紧急报警信息,否则,不发送所述紧急报警信息。
b步骤和c步骤,则是进行数据对比的过程,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进行两次判断,即需要分别判断用户进入活动区域的实际时间点是否在标准进入时间范围内以及判断用户的实际停留时间是否超出了标准停留时间。
若用户进入某个活动区域的实际进入时间点未在标准进入时间范围内,那么说明用户可能出现不适、出现意外情况,均需要进行报警提示;例如,早上8点10分,用户此时正处于厕所,用户进入厕所的实际时间点为8点07分,而在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中,对应的标准进入时间范围为8点~8点10分,通过两个数据的对比,说明,用户的实际时间在标准进入时间范围内,用户属于正常活动,则不会发出紧急报警信息。若在早上8点35分,用户才处于厕所,而用户进入厕所的实际时间点为8点32分,此时,用户的实际时间点已经超出了标准进入时间范围,此时用户可能出现了身体不适,需要发出紧急报警信息和紧急工单给后台中心,进而通知医院或用户的家人。
若用户在某个活动区域的实际停留时间超过了标准停留时间,说明,用户可能出现了晕倒、昏厥等意外情况,也需要发出紧急报警信息给后台中心,进而通过后台中心通知医院或用户的家人。例如早上8点10分,用户此时正处于厕所,用户进入厕所的实际时间为8点07分,此时已经在厕所停留了3分钟,即实际停留时间为3分钟,而在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中,对应的标准停留时间为2~6分钟,通过两个数据的对比,可得到用户的实际停留时间未超出标准停留时间,说明,用户属于正常活动。若用户在厕所的实际停留时间为10分钟,此时,用户的实际停留时间已经超出了标准停留时间,说明用户在厕所可能出现了晕倒、昏厥等意外情况,需要发出紧急报警信息,及时通知用户的家人或者医院。
通过步骤a~c,即可通过用户实时活动数据与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的对比,实现用户活动的实时监测,达到用户异常的及时预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出现用户异常误报的情况,还设置有人工确认流程,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有如下步骤S102a~S1021b。
S102a.发送人工异常确认请求;
S102b.接收人工异常确认请求确认结果,若确认结果为用户异常,则发送用于确认发送所述紧急报警信息的指令,否则,发送用于取消发送所述紧急报警信息的指令。
在通过用户的实时活动数据与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进行对比,判断用户出现异常,需要发出紧急报警信息后,即可通过步骤S102a和步骤S102b,确认用户是否真的发生异常状况,避免出现误报的情况,浪费医护人员以及家人的经理,造成资源浪费。
例如,上述举例中,在早上8点35分,用户才处于厕所,而用户进入厕所的实际时间点为8点32分,此时,用户的实际时间点已经超出了标准进入时间范围,此时,就需要发出紧急报警信息。为了避免出现误报的问题,此时,就需要进行人工确认,在本实施例中,举例住宅监测区域内设置有语音对话系统,即在各个活动区域安装有麦克风与广播,一旦判断用户出现异常情况,发出紧急报警信息和人工确认后,可直接使用喇叭询问用户身体是否出现了不适,若用户通过麦克风回答身体无异常状况,说明出现了误报,此时需要向后台中心发出用于取消发送紧急报警信息的指令。通过上述设计,即可避免出现误报,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若用户通过麦克风回答身体确实有异常,此时,就需要向后台中心发送确认发送所述紧急报警信息的指令,以便能够及时的通知医院或家人。
在本实施例中,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人工异常确认请求确认结果,则直接发送所述紧急报警信息。通过上述设计,能够避免用户出现晕厥、昏迷等情况,无法通过麦克风进行回复,造成延误用户抢救的问题。若用户在预设时长内(30s、50s等)未回复,可直接将紧急报警信息发送至医院或家人(优先发送给医院),而无需通过后台中心,可省去中间环节,缩短报警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中心若接收到用户直接发送的SOS(国际摩尔斯电码救难信号)报警信息,则直接发送所述紧急报警信息。通过上述设计,用户若直接发送SOS报警信息,则说明用户已经自我感到身体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此时,处理中心可直接将紧急报警信息医院或家人(优先发送给医院),而无需通过后台中心,可省去中间环节,保证用户抢救的及时性。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随身携带SOS报警器,在紧急时可直接使用SOS报警器发送SOS报警信息。而S0S报警器为一种现有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中心发送紧急工单给后台中心,后台中心可根据紧急工单派发助老员上门对用户进行服务,增加对用户的安全保障,同时,后台中心在接收到紧急工单后,还可通知用户家人或医院,实现对用户的双重保障。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中心可以为包括有用户活动轨迹监测的智能看护装置,可直接安装在检测区域内。
由此通过步骤S101~步骤S102所详细描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可以实现用户活动规律的建立,得到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并能够实时获取用户的实时活动数据,最后通过将实时活动数据与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进行对比,则可实现用户每日每个时间段的生活活动的实时监测,当实时活动数据不在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范围内时,即表明用户当前的生活活动不同于其生活规律,出现了异常,即可发出紧急报警信息和紧急工单给后台中心,进而可将用户出现异常的信息发送给子女、医院,实现用户异常状况的实时预警。
实施例二
如图二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实施例一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的硬件装置,包括用户轨迹监测单元、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用户轨迹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独居用户活动轨迹,得到用户的实时活动数据和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数据。
所述接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用户轨迹监测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轨迹监测单元发送的实时活动数据和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通信连接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根据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数据,生成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然后判断所述实时活动数据是否在所述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范围内,并根据判断结果,生成紧急工单和紧急报警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紧急工单和所述紧急报警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硬件装置的工作过程、工作细节和技术效果,可以参见实施例一,于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轨迹监测单元可包括通信器、紧急报警器S0S、多个红外感应器和门磁,即将红外感应器分别安装在用户的各个活动区域,即通过红外感应器进行用户活动轨迹的监测,监测用户何时进入活动区域,何时离开,进而得出用户在进入某个活动区域的实际时间和在该活动区域内的实际停留时间,进而得到用户的实时活动数据。
而门磁可安装在房门等家具上,用于监测用户何时离开住所,对用户的活动轨迹进行进一步的监测。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在住宅监测区域内安装烟雾传感器、燃气传感器等,能够实时监测住宅监测区域内是否发生火灾、燃气泄露等,在发生火灾或燃气泄露可直接发送紧急报警信息至消防中心。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执行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的主设备,包括依次通信相连的存储器、处理器和收发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消息,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
具体举例的,所述存储器可以但不限于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闪存(Flash Memory)、先进先出存储器(FIFO)和/或先进后出存储器(FILO)等等;所述处理器可以不限于采用型号为STM32F105系列的微处理器;所述收发器可以但不限于为WiFi(无线保真)无线收发器、蓝牙无线收发器、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无线收发器和/或ZigBee(紫蜂协议,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无线收发器等。此外,所述主设备还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有电源模块、显示屏和其它必要的部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主设备的工作过程、工作细节和技术效果,可以参见实施例一,于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包含有实施例一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的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即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是指存储数据的载体,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软盘、光盘、硬盘、闪存、优盘和/或记忆棒(Memory Stick)等,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工作过程、工作细节和技术效果,可以参见实施例一,于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本实施例的执行侧为后台中心,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如下步骤S201~S202。
S201.接收来自处理中心的紧急工单和紧急报警信息。
S202.将紧急工单发送至帮助终端,将所述紧急报警信息发送至医院急救中心或用户家人。
通过上述步骤,后台中心在接收到紧急工单后,会将紧急工单发送至帮助终端(助老员的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派送助老员上门服务;同时,后台中心还会将紧急报警信息发送给医院或用户的家人,以便在用户身体出现异常时,及时的提供救治服务。
在本实施例,在接收来自处理中心的紧急工单和紧急报警信息后,还会接收来自处理中心的人工异常确认请求,包但不限于如下步骤S201a~S201b。
S201a.在接收到来自处理中心的人工异常确认请求后,向用户进行异常确认,得到用户回复结果;
S201b.根据所述用户回复结果,生成人工异常确认请求确认结果,并发送至处理中心。
通过上述步骤,能够实现用户出现异常情况的人工确认,避免出现误报的情况,浪费医护人员以及家人的经理,造成资源浪费。
在本实施例中,人工异常确认的方式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相同,于此不多加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后台中心可以但不限于为服务平台。
在本实施例中,后台中心与处理中心之间的数据通信方式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有:蓝牙、WIFI、4G、5G通信等。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五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其中,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
实施例七
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五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系统,包括实施例一中的处理中心、实施例二中的用户轨迹监测单元和实施例五中的后台中心,其中,所述用户轨迹监测单元通信连接所述处理中心,所述处理中心通信连接所述后台中心。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处理中心、后台中心包含有计算机、存储器和收发器等必须要电子器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前述自动检测设备状态的系统,其工作过程、工作细节和技术效果,可以参见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五,于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多个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续获取一段时间内,独居用户在住宅监测区域内的活动数据,并根据所述活动数据生成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
获取独居用户在住宅监测区域内的实时活动数据,并判断所述实时活动数据是否在所述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范围内,若是,则记录所述实时活动数据,否则,发出紧急工单和紧急报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数据包括用户活动区域、用户在每个活动区域内的停留时间以及用户进入每个活动区域的时间点,所述实时活动数据包括用户在当前时刻的实际活动区域、用户在所述实际活动区域内的实际停留时间以及用户进入所述实际活动区域的实际时间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所述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包括:
根据用户活动区域、用户进入每个活动区域的时间点和用户在每个活动区域内的停留时间,得到用户在住宅监测区域内的每日轨迹数据;
根据所述每日轨迹数据,并按照时间轴,生成用户每日的标准活动区域、每个标准活动区域对应的标准进入时间范围以及用户在每个标准活动区域内的标准停留时间,生成完毕后,得到所述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实时活动数据是否在所述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范围内包括:
a.在获取到所述实际活动数据后,根据所述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得到与所述实际活动区域相对应的标准活动区域,以及该标准活动区域对应的标准进入时间范围和标准停留时间;
b.判断用户进入所述实际活动区域的实际时间点是否在所述标准进入时间范围内,若不在所述标准进入时间范围内,则发出所述紧急工单和所述紧急报警信息,否则,进入c步骤;
c.判断所述实际停留时间是否超出所述标准停留时间,若是,则发出所述紧急工单和所述紧急报警信息,否则,不发送所述紧急报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出所述紧急工单和所述紧急报警信息后,还包括:
发送人工异常确认请求;
接收人工异常确认请求确认结果,若确认结果为用户异常,则发送用于确认发送所述紧急报警信息的指令,否则,发送用于取消发送所述紧急报警信息的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所述人工异常确认请求后,还包括: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人工异常确认请求确认结果,则直接发送所述紧急报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接收到独居用户直接发送的SOS报警信息,则直接发送所述紧急报警信息。
8.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轨迹监测单元、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用户轨迹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独居用户的活动轨迹,得到用户的实时活动数据和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数据;
所述接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用户轨迹监测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轨迹监测单元发送的实时活动数据和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通信连接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根据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数据,生成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然后判断所述实时活动数据是否在所述用户每日活动规律数据范围内,并根据判断结果,生成紧急工单和紧急报警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紧急工单和所述紧急报警信息。
9.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存储器、处理器和收发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消息,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
CN202010287372.2A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13697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7372.2A CN111369765A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7372.2A CN111369765A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9765A true CN111369765A (zh) 2020-07-03

Family

ID=71210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7372.2A Pending CN111369765A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6976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9418A (zh) * 2020-09-30 2021-01-29 音数汇元(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居家护理的服务订单获取方法、装置和居家护理终端
CN112304019A (zh) * 2020-11-06 2021-02-02 合肥美菱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冰箱的语音提示方法
CN112907893A (zh) * 2021-02-07 2021-06-04 杭州车玲珑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行为异常监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3362583A (zh) * 2021-07-01 2021-09-07 郑州大学 物联网设备互联的社区失能老人看护与预警
CN113838264A (zh) * 2021-08-26 2021-12-24 深圳市鼎晟开元科技有限公司 报警系统及报警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80291A1 (en) * 2009-10-06 2011-04-07 Funai Electric Co., Ltd. Security System and Electronic Photo Frame
US20140074504A1 (en) * 2003-12-16 2014-03-13 Healthsense, Inc. Activity monitoring
TWM491917U (zh) * 2014-08-20 2014-12-11 Tian-Song Chen 居家作息活動異常警示系統
CN104680525A (zh) * 2015-02-12 2015-06-03 南通大学 基于Kinect深度图像的人体摔倒自动检测方法
CN104966380A (zh) * 2015-06-12 2015-10-07 深圳开源创客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监控人体意外摔倒的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07016818A (zh) * 2017-06-06 2017-08-04 上海泛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老人身体健康状况智能安全监测系统
CN107683501A (zh) * 2015-05-15 2018-02-09 J·布拉施有限公司 用于对人进行主动监控的系统和方法
CN109410523A (zh) * 2018-10-29 2019-03-01 大连多维互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老人居家智能看护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74504A1 (en) * 2003-12-16 2014-03-13 Healthsense, Inc. Activity monitoring
US20110080291A1 (en) * 2009-10-06 2011-04-07 Funai Electric Co., Ltd. Security System and Electronic Photo Frame
TWM491917U (zh) * 2014-08-20 2014-12-11 Tian-Song Chen 居家作息活動異常警示系統
CN104680525A (zh) * 2015-02-12 2015-06-03 南通大学 基于Kinect深度图像的人体摔倒自动检测方法
CN107683501A (zh) * 2015-05-15 2018-02-09 J·布拉施有限公司 用于对人进行主动监控的系统和方法
CN104966380A (zh) * 2015-06-12 2015-10-07 深圳开源创客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监控人体意外摔倒的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07016818A (zh) * 2017-06-06 2017-08-04 上海泛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老人身体健康状况智能安全监测系统
CN109410523A (zh) * 2018-10-29 2019-03-01 大连多维互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老人居家智能看护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9418A (zh) * 2020-09-30 2021-01-29 音数汇元(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居家护理的服务订单获取方法、装置和居家护理终端
CN112304019A (zh) * 2020-11-06 2021-02-02 合肥美菱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冰箱的语音提示方法
CN112907893A (zh) * 2021-02-07 2021-06-04 杭州车玲珑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行为异常监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3362583A (zh) * 2021-07-01 2021-09-07 郑州大学 物联网设备互联的社区失能老人看护与预警
CN113838264A (zh) * 2021-08-26 2021-12-24 深圳市鼎晟开元科技有限公司 报警系统及报警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6976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及装置
US11328578B2 (en) Interactive wireless life safety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0813166B1 (ko) 건강 상태 관리 시스템 및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US20080033752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onitoring staff/patient contacts and ratios
CN204740698U (zh) 一种智能化的居家养老系统
CN106361287A (zh) 智能睡眠监测警报方法及系统
Perolle et al. Automatic fall detection and activity monitoring for elderly
CN105007463A (zh) 一种老年公寓的综合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14038162A (zh) 一种弱势用户看护报警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5072407A (zh) 基于4g和有线宽带实现智能居家养老监控的系统及方法
CN114095540A (zh) 一种智慧养老平台系统
Peeters Design criteria for an automatic safety-alarm system for elderly
CN110246301A (zh) 一种用于监测独居老人室内活动异常的系统
Liu et al. Value-inspired service design in elderly home-monitoring systems
CN113077883A (zh) 一种养老健康监护系统
CN108257677A (zh) 一种智能化健康监控系统
KR102548976B1 (ko) 스마트 지능형 방범 시스템
Montoro et al. ACTIVA. Innovation in Quality of Care for Nursing Homes through Activity Recognition
KR20210057332A (ko) 스마트미러기반의 레이더 및 생체정보,음성을 이용한 헬스 케어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218631030U (zh) 一种监控视频分析系统
KR20210026126A (ko) 사용자 응급 상황 예측 시스템
KR102548971B1 (ko) 스마트 지능형 돌봄 시스템
CN110491089B (zh) 一种基于神经反射的老人照护系统
Jang et al. A Study on Senior Behavioral Analysis and Care System Using Big Data
KR102407150B1 (ko) 지능형 응급상황 알람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