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68215A - 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68215A
CN111368215A CN202010150193.4A CN202010150193A CN111368215A CN 111368215 A CN111368215 A CN 111368215A CN 202010150193 A CN202010150193 A CN 202010150193A CN 111368215 A CN111368215 A CN 111368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user
user profile
user data
sc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01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罗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enc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enc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enc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enc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501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682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68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682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6Search customisation based on social or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时,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集合,该用户资料标识集合包括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该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指示需要查询的用户资料的目标场景;基于目标场景对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各场景下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融合,得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将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特征信息;根据融合后特征信息,从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向终端发送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该方案能提高用户资料查询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社区类客户端中很多地方会涉及到用户资料的显示,如个人主页,资讯列表,福利中心,评论列表,好友列表等场景,不同的场景对用户资料的显示有着不同的显示要求,详细的用户资料包括大概如下:用户账号,社区昵称,社区图像,性别,社区等级,社区勋章,游戏昵称,游戏段位(等级),游戏在线状态,游戏图像等等,对于如此多的用户资料,如此多的使用场景,使得对用户资料查询进行灵活有效的处理显得尤为迫切。
目前的方法普遍采用根据用户资料显示场景的不同,后台服务器提供不同的数据场景接口,从而返回不同的用户资料,例如:用户查询个人主页场景中的用户资料时,后台服务器将个人主页所包含的用户资料返回给用户所属的客户端;当用户查询评论列表场景的资料时,后台服务器再将评论列表场景中的用户资料信息返回给客户端,等等。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虽然能支持不同场景用户资料的不同显示,但每个场景都需要开发,如果有功能新增或者下线的话,需要再次进行开发,难以具备用户资料查询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提高用户资料查询的灵活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时,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集合,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所述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指示需要查询的用户资料的目标场景;
基于所述目标场景对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各场景下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融合,得到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
将所述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融合后特征信息,从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资料查询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时,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集合,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所述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指示需要查询的用户资料的目标场景;
特征融合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场景对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各场景下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融合,得到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
融合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特征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融合后特征信息,从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特征融合单元,用于:
从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候选用户资料标识;
对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候选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表示,得到第一特征信息;
对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非候选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表示,得到第二特征信息;
将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融合后特征信息,从所述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逻辑运算,得到运算后特征信息;
基于所述运算后特征信息生成融合后特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后特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特征信息,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每个子特征信息的查询特性信息;
特征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查询特性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子特征信息中确定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
标识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从所述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包括:
查询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查询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发送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查询子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预设用户资料库,所述预设用户资料库包括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将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与预设用户资料库中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匹配;
当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与预设用户资料库中的用户资料标识匹配成功时,从所述预设用户资料库中提取匹配成功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得到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资料查询装置还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对请求用户的用户账号进行检测,以确定请求用户的登录形态;
所述标识确定子单元,还用于根据请求用户的登录形态和所述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从所述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中的步骤。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时,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集合,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所述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指示需要查询的用户资料的目标场景;基于所述目标场景对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各场景下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融合,得到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将所述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特征信息;根据所述融合后特征信息,从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由于该方案能够将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融合,得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并将目标特征信息和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后,基于得到的融合后特征信息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然后,根据该目标用户资料标识查询到用户资料信息,从而使得用户资料查询的灵活性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资料查询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资料查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资料查询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的“位”存储示意图;
图2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资料查询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资料查询方法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2e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评论列表场景用户资料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图2f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区块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2g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区块链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资料查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资料查询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资料查询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资料查询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资料查询方法可以由计算机设备执行,其中,计算机设备可以为终端或者服务器等设备,该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穿戴式智能设备、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 Computer)等设备;该服务器可以是单台服务器,也可以是由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
例如,参见图1a,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资料查询系统包括终端10和服务器11等;终端10与服务器11之间通过网络连接,比如,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等,其中,用户资料查询装置集成在终端中,比如,以客户端的形式集成在终端中。
其中,终端10,可以向服务器发送用户资料查询请求,该请求指示需要查询的用户资料的目标场景,当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用户资料查询请求,终端还可以对请求用户的用户账号进行检测,以确定请求用户的登录形态,以便服务器可以根据该用户资料查询请求获取需要查询的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集合,然后,从该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出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并返回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给终端进行展示。其中,目标场景可以包括:个人主页、资讯列表、福利中心、评论列表、好友列表,等等;登录形态可以包括主态和客态等,其中,主态为自己查看自己的用户资料,客态为查看其他人的用户资料;用户资料标识集合包括:用户账号、社区昵称、社区图像、性别、社区等级、社区勋章、游戏昵称、游戏等级、游戏在线状态,等等。
服务器11可以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时,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集合,该用户资料标识集合包括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该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指示需要查询的用户资料的目标场景;基于目标场景对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各场景下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融合,得到该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将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特征信息;根据融合后特征信息,从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向终端发送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或服务器执行,也可以由终端和服务器共同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以用户资料查询方法由服务器执行为例来进行说明。
如图1b所示,该用户资料查询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101、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时,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集合,该用户资料标识集合包括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该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指示需要查询的用户资料的目标场景。
其中,用户资料包含需要查询的目标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目标用户在社区类客户端上的使用信息等,社区类客户端为包含有社区功能的客户端,例如,可以为即时通讯客户端、游戏客户端、音乐客户端、视频客户端、新闻客户端,等等。目标用户为被查询用户资料信息的用户,为了便于描述和区分,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发起用户资料查询请求的用户称为请求用户。
例如,以游戏客户端为例,用户资料可以包括用户的性别、年龄、用户账号(ID,Identity document)、社区昵称、社区图像、社区等级、社区勋章、游戏昵称、游戏段位(即游戏等级)、游戏在线状态、游戏图像,等等。
其中,用户资料标识为用于标识不同用户资料的信息,该用户资料标识可以是由数字、字母、下划线等字符组成的编号,也可以是根据不同用户资料的内容所取的名称,该名称可以用中文、英文等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表示。例如,“社区昵称”为“张三”,“社区性别”为“男”、“社区等级”为“Lv3”等,其中,名称“社区昵称”、“社区性别”、“社区等级”分别用来表示用户资料信息“张三”、“男”和“Lv3”。
用户资料标识集合包括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例如,某一社区类客户端中共有3个用户资料的使用场景,其中,场景1中显示社区昵称、社区性别、社区等级,场景2中只显示社区图像,场景3中显示用户账号、社区勋章,则用户资料标识集合包括社区昵称、社区性别、社区等级、社区图像、用户账号和社区勋章,即,对3个场景下的用户资料标识取并集。
其中,场景为客户端中用户资料显示的位置,即用户资料在客户端中的使用场景,例如,目标场景可以包括个人主页、资讯列表、福利中心、评论列表、好友列表,等等;不同的场景所显示的用户资料有所不同,例如,个人主页可以显示所有的用户资料,评论列表只显示社区昵称、社区图像、社区性别、社区等级和游戏段位等部分用户资料,等等。
其中,用户资料查询请求可以由请求用户通过其所属的终端进行触发,比如,可以通过点击或滑动社区类客户端中的场景触发键、用户资料搜索触发键、或包含有用户的社区图像或社区昵称的图标等进行触发,等等。当请求用户所属终端检测到请求用户针对目标场景所触发的用户资料查询请求,将该用户资料查询请求发送给服务器,当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时,获取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
102、基于目标场景对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各场景下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融合,得到该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例如,具体可以如下:
从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候选用户资料标识;
对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候选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表示,得到第一特征信息;
对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非候选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表示,得到第二特征信息;
将第一特征信息与第二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
则此时,步骤“根据融合后特征信息,从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可以包括:根据融合后特征信息,从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其中,目标场景中包含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资料标识即为候选用户资料标识。在一实施例中,对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的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与非候选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表示,即是对每个用户资料标识进行“位”表示,其中,对于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的每个用户资料标识可以采用“1”来表示;对于非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的每个用户资料标识可以采用“0”来表示。
在一实施例中,融合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采用字符串、或者采用十六进制数等方式进行表示,为了提高用户资料查询的可扩展性,具体可以采用十六进制数对目标特征信息进行表示,即,对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的所有用户资料标识按照预设规则进行排列,并对排列后的所有用户资料标识采用“0”和“1”进行表示,然后,将由“0”和“1”组成的数字序列采用十六进制数表示,从而得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其中,预设规则可以由运维人员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进行设置。
例如,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包括:用户账号、社区昵称、社区图像、社区性别、社区等级,以及社区勋章共6个用户资料标识,而场景1中使用到的用户资料标识(即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为:用户账号、社区昵称、社区图像,则场景1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即为:111000,采用十六进制表示为38。
需要说明的是,对用户标识集合中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0”和“1”表示,是采用了计算机中二进制位逻辑运算的思想,即“1”表示需要查询的用户资料标识,“0”表示不需要查询的用户资料标识,因此,对于目标场景中的候选用户资料标识表示为“1”,而对于非候选用户资料标识则表示为“0”。
103、将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特征信息。
其中,融合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将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逻辑运算,根据运算结果生成融合后特征信息,具体地,步骤“将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特征信息”,可以包括:
将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逻辑运算,得到运算后特征信息;
基于所述运算后特征信息生成融合后特征信息。
其中,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可以由运维人员预先进行配置。
其中,逻辑运算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系统对查询用户资料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提升用户资料查询的效率,具体的,可以采用逻辑运算中的“与”运算对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与”运算是计算机中一种基本的逻辑运算方式,符号表示为“&”,参加运算的两个数据,按二进制位进行“与”运算,运算规则为:0&0=0;0&1=0;1&0=0;1&1=1;即:两位同时为1,结果才为1,否则为0。
例如,场景1的目标特征信息为“111000”,场景1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为“101000”,将目标特征信息与参考特征信息按位进行“与”运算后,得到运算后特征信息“101000”。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运算,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在相应位置上的特征信息所表示的用户资料标识需要一一对应,例如,场景1的目标特征信息“111000”与场景1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101000”中的第一位数字“1”所表示的用户资料标识应该相同,比如,都表示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的“社区昵称”。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资料的每个数据都用一个“位”来表示,客户端根据不同的场景来拉取不同的数据,当请求查看的用户资料标识中对应的“位”的值为“1”时,则表示需要该用户资料数据,值为“0”时,则表示不需要该用户资料数据,这样将实现非常灵活的数据整合和打包,即需要什么数据就组装什么样的数据,后台不需要再进行开发,测试与发布。当系统请求达系统阀值的时候,后台可以将配置的用户资料标识(即参考特征信息)对应的“位”的值改为0,以达到减少数据查询处理来提升整体系统的处理性能(也就是只返回固定几个核心的数据,如社区昵称,社区图像,用户性别,其他用户资料不再处理),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用户的高可用。
104、根据融合后特征信息,从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根据融合后特征信息,从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可以包括:根据融合后特征信息,从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其中,融合后特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特征信息,具体地,步骤“根据融合后特征信息,从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可以包括:
获取每个子特征信息的查询特性信息;
根据查询特性信息,从至少一个子特征信息中确定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
根据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从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其中,查询特性信息表示某一子特征信息是否具有可查询的特性,例如,融合后特征信息为“101000”,其中,“1”表示可查询特征信息,“0”则表示非可查询特征信息。
其中,根据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从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例如,目标特征信息“111000”中前三位为“1”的子特征信息分别表示候选用户资料标识(如:用户账号、社区昵称、社区图像),融合后特征信息“101000”中第一位和第三位表示可查询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如:用户账号、社区图像),则可以从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为“用户账号”和“社区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与”运算得到融合后特征信息的思想在于:当请求用户需要查询的某一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特征信息,与后台定义的该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特征信息同时都为“1”时,则表示该用户资料标识为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即作为最终要向数据库获取该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的用户资料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请求用户的账号登录形态以及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从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即,步骤“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之前,还包括:
对请求用户的用户账号进行检测,以确定请求用户的登录形态;
则此时,步骤“根据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从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可以包括:
根据请求用户的登录形态和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从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其中,用户账号的登录形态包括主态和客态等,其中,主态为自己查看自己的用户资料信息,即请求用户的用户账号和目标用户的用户账号相同,客态为查看其他人的用户资料信息,即请求用户的用户账号和目标用户的用户账号不同。出于对目标用户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客态在查看目标用户的用户资料时会受到预设权限的限制,所查看到的用户资料也相对有限,例如,以游戏客户端中“游戏在线状态”这一用户资料为例,当请求用户的登录形态为客态时,若其请求查看的目标场景中包含的用户资料信息“游戏在线状态”被设置为隐私(即不对他人可见),则请求用户无法查看到目标用户是否在线。
105、向终端发送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例如,具体可以如下:
根据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查询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向终端发送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目标场景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从预设用户资料库中查询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具体地,步骤“根据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查询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可以包括:
获取预设用户资料库,该预设用户资料库包括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将目标用户资料标识与预设用户资料库中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匹配;
当目标用户资料标识与预设用户资料库中的用户资料标识匹配成功时,从预设用户资料库中提取匹配成功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得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将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发送给终端,以便终端显示该用户资料信息。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时,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集合,该用户资料标识集合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该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指示需要查询的用户资料的目标场景;基于目标场景对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各场景下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融合,得到该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将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特征信息;根据融合后特征信息,从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向终端发送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由于该方案能够将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集合进行特征融合,得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并将目标特征信息和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该参考特征信息可以进行灵活配置)进行融合如进行逻辑“与”运算,基于得到的融合后特征信息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即将融合后特征信息中“位”数据为“1”的用户资料标识确定为目标用户资料标识),然后,根据该目标用户资料标识查询用户资料信息,从而使得用户资料查询的灵活性大大提升。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以下将举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或服务器来执行,也可以由终端和服务器共同来执行,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服务器来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a所示,该用户资料查询方法,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201、当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时,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集合,该用户资料标识集合包括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该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指示需要查询的用户资料的目标场景。
其中,用户资料查询请求可以由请求用户通过其所属的终端进行触发,比如,可以通过点击或滑动社区类客户端中的场景触发键、用户资料搜索触发键、或者包含有用户的社区图像或社区昵称的图标等进行触发,等等。当请求用户所属终端检测到请求用户针对目标场景所触发的用户资料查询请求,将该用户资料查询请求发送给服务器,当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时,获取目标用户在客户端中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即用户资料标识集合。
202、服务器基于目标场景对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各场景下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融合,得到该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
例如,服务器具体可以根据从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候选用户资料标识;对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候选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表示,得到第一特征信息;对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非候选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表示,得到第二特征信息;将第一特征信息与第二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
则此时,步骤“根据融合后特征信息,从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可以包括:根据融合后特征信息,从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所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其中,目标场景中包含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资料标识即为候选用户资料标识。在一实施例中,对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的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与非候选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表示,即是对每个用户资料标识进行“位”表示,其中,对于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的每个用户资料标识可以采用“1”来表示;对于非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的每个用户资料标识可以采用“0”来表示。
在一实施例中,融合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采用字符串、或者采用十六进制数等方式进行表示,为了提高用户资料查询的可扩展性,具体可以采用十六进制数对目标特征信息进行表示,即,对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的所有用户资料标识按照预设规则进行排列,并对排列后的所有用户资料标识采用“0”和“1”进行表示,然后,将由“0”和“1”组成的数字序列采用十六进制数表示,从而得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其中,预设规则可以由运维人员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进行设置。
例如,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包括:用户账号、社区昵称、社区图像、社区性别、社区等级,以及社区勋章共6个用户资料标识,而场景1中使用到的用户资料标识(即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为:用户账号、社区昵称、社区图像,则场景1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即为:111000,采用十六进制表示为38。
需要说明的是,对用户标识集合中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0”和“1”表示,是采用了计算机中二进制位逻辑运算的思想,即“1”表示需要查询的用户资料标识,“0”表示不需要查询的用户资料标识,因此,对于目标场景中的候选用户资料标识表示为“1”,而对于非候选用户资料标识则表示为“0”。
203、服务器将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特征信息。
其中,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可以是由运维人员预先配置并存储的与目标场景对应的特征信息,参见图2b,其中,列出了社区昵称,社区图像,社区性别,社区等级,社区勋章、游戏昵称,游戏图像,游戏段位等用户资料标识,每个用户资料标识都用一个位数据来表示,值为“1”或者为“0”,场景1表示所有用户资料信息都需要,因此每个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位”都设置为“1”;场景2表示不需要游戏相关的数据,因此游戏数据相关的用户资料标识的“位”都为“0”;场景3表示只需要部分用户社区资料与游戏段位的资料,类似的,可以灵活配置非常多的场景数据,利于系统功能的扩展。
其中,逻辑运算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系统对查询用户资料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提升用户资料查询的效率,具体的,服务器可以采用逻辑运算中的“与”运算对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与”运算是计算机中一种基本的逻辑运算方式,符号表示为“&”,参加运算的两个数据,按二进制位进行“与”运算,运算规则为:0&0=0;0&1=0;1&0=0;1&1=1;即:两位同时为1,结果才为1,否则为0。
例如,场景1的目标特征信息为“111000”,场景1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为“101000”,将目标特征信息与参考特征信息按位进行“与”运算后,得到运算后特征信息“101000”。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运算,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在相应位置上的特征信息所表示的用户资料标识需要一一对应,例如,场景1的目标特征信息“111000”与场景1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101000”中的第一位数字“1”所表示的用户资料标识应该相同,比如,都表示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的“社区昵称”。
204、服务器根据融合后特征信息,从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例如,服务器具体可以根据融合后特征信息,从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其中,融合后特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特征信息,具体地,步骤“根据融合后特征信息,从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可以包括:
获取每个子特征信息的查询特性信息;
根据查询特性信息,从至少一个子特征信息中确定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
根据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从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其中,查询特性信息表示某一子特征信息是否具有可查询的特性,例如,融合后特征信息为“101000”,其中,“1”表示可查询特征信息,“0”则表示非可查询特征信息。
其中,根据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从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例如,目标特征信息“111000”中前三位为“1”的子特征信息分别表示候选用户资料标识(如:用户账号、社区昵称、社区图像),融合后特征信息“101000”中第一位和第三位表示可查询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如:用户账号、社区图像),则可以从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为“用户账号”和“社区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与”运算得到融合后特征信息的思想在于:当用户需要查询的某一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特征信息,与后台定义的该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特征信息同时都为“1”时,则表示该用户资料标识为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即作为最终要向数据库获取该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的用户资料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请求用户的账号登录形态以及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从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即,步骤“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之前,还包括:
对请求用户的用户账号进行检测,以确定请求用户的登录形态;
则此时,步骤“根据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从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可以包括:
根据请求用户的登录形态和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从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其中,用户账号的登录形态包括主态和客态等,其中,主态为自己查看自己的用户资料信息,客态为查看其他人的用户资料信息。出于对用户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客态在查看用户资料时受到预设权限的限制,所查看到的用户资料也相对有限,例如,以游戏客户端中“游戏在线状态”这一用户资料为例,当请求用户的登录形态为客态时,若其请求查看的目标场景中包含的用户资料信息如“游戏在线状态”被设置为隐私(即不对他人可见),则请求用户无法查看到目标对象是否在线。
205、服务器根据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查询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例如,服务器根据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从存储有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的数据库中获取用户资料信息,比如,服务器可以从社区数据库查询用户的社区昵称,社区图像,社区等级,社区性别,社区勋章等用户资料数据,从游戏数据库中查询用户的游戏昵称,游戏在线状态,游戏图像,游戏段位,游戏最后登录时间等数据,如图2c所示,表明了在查询用户资料信息的过程中客户端、后台服务器、位运算服务器、社区数据库、以及游戏数据库之间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场景的用户资料查询将通过“位”运算来进行数据挑选、查询。只有客户端的请求中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位”数据为1时,后台服务器才会去查询对应的数据,对应的“位”数据为0时,则后台服务器不需要查询对应的数据,因此减少了后台服务器与社区数据库和游戏数据库的交互,提升系统性能。同时,也不需要每种场景提供不一样的接口,只需要对“位”数据进行配置即可,有利于系统的扩展。
206、服务器向终端发送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例如,服务器将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发送给终端,以便终端显示该用户资料信息。参见图2d,以游戏客户端为例,显示了评论列表场景中的用户资料信息,包括:用户昵称、社区等级、社区性别、游戏段位、评论时间、以及评论内容等,比如,用户A的社区等级为Lv3、社区性别为男、游戏段位为黄金III、评论时间为11月2日的22时58分,等等。
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资料查询方法的大致处理流程可以参见图2e。
在一实施例中,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还可以存储至区块链中。其中,区块链系统可以是由客户端、多个节点(接入网络中的任意形式的计算设备,如服务器、用户终端)通过网络通信的形式连接形成的分布式系统。参见图2f,图2f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系统100应用于区块链系统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由多个节点(接入网络中的任意形式的计算设备,如服务器、用户终端)和客户端形成,节点之间形成组成的点对点(P2P,Peer To Peer)网络,P2P协议是一个运行在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协议之上的应用层协议。在分布式系统中,任何机器如服务器、终端都可以加入而成为节点,节点包括硬件层、中间层、操作系统层和应用层。
参见图2f示出的区块链系统中各节点的功能,涉及的功能包括:
1)路由,节点具有的基本功能,用于支持节点之间的通信。
节点除具有路由功能外,还可以具有以下功能:
2)应用,用于部署在区块链中,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而实现特定业务,记录实现功能相关的数据形成记录数据,在记录数据中携带数字签名以表示任务数据的来源,将记录数据发送到区块链系统中的其他节点,供其他节点在验证记录数据来源以及完整性成功时,将记录数据添加到临时区块中。
例如,应用实现的业务包括:
2.1)钱包,用于提供进行电子货币的交易的功能,包括发起交易(即,将当前交易的交易记录发送给区块链系统中的其他节点,其他节点验证成功后,作为承认交易有效的响应,将交易的记录数据存入区块链的临时区块中;当然,钱包还支持查询电子货币地址中剩余的电子货币;
2.2)共享账本,用于提供账目数据的存储、查询和修改等操作的功能,将对账目数据的操作的记录数据发送到区块链系统中的其他节点,其他节点验证有效后,作为承认账目数据有效的响应,将记录数据存入临时区块中,还可以向发起操作的节点发送确认。
2.3)智能合约,计算机化的协议,可以执行某个合约的条款,通过部署在共享账本上的用于在满足一定条件时而执行的代码实现,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代码用于完成自动化的交易,例如查询买家所购买商品的物流状态,在买家签收货物后将买家的电子货币转移到商户的地址;当然,智能合约不仅限于执行用于交易的合约,还可以执行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的合约。
3)区块链,包括一系列按照产生的先后时间顺序相互接续的区块(Block),新区块一旦加入到区块链中就不会再被移除,区块中记录了区块链系统中节点提交的记录数据。
参见图2g,图2g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区块结构(Block Structure)一个可选的示意图,每个区块中包括本区块存储交易记录的哈希值(本区块的哈希值)、以及前一区块的哈希值,各区块通过哈希值连接形成区块链。另外,区块中还可以包括有区块生成时的时间戳等信息。区块链(Blockchain),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相关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时,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集合,该用户资料标识集合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该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指示需要查询的用户资料的目标场景;基于目标场景对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各场景下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融合,得到该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将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特征信息;根据融合后特征信息,从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向终端发送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由于该方案能够将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集合进行特征融合,得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并将目标特征信息和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该参考特征信息可以进行灵活配置)进行融合如进行逻辑“与”运算,基于得到的融合后特征信息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即将融合后特征信息中“位”数据为“1”的用户资料标识确定为目标用户资料标识),然后,根据该目标用户资料标识查询用户资料信息,从而使得用户资料查询的灵活性大大提升。
为便于更好地实施以上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资料查询装置。
例如,如图3a所示,该用户资料查询装置可以包括获取单元301、特征融合单元302、融合单元303、确定单元304、以及发送单元305等,如下:
获取单元30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所述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指示需要查询用户资料的目标场景;
特征融合单元302,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场景对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各场景下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融合,得到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
融合单元303,用于将所述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特征信息;
确定单元304,用于根据所述融合后特征信息,从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发送单元305,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特征融合单元302,用于:
从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候选用户资料标识;
对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候选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表示,得到第一特征信息;
对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非候选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表示,得到第二特征信息;
将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304,还用于根据所述融合后特征信息,从所述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单元303,具体用于:
将所述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逻辑运算,得到运算后特征信息;
基于所述运算后特征信息生成融合后特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b,所述融合后特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特征信息,所述确定单元304,包括:
获取子单元3041,用于获取每个子特征信息的查询特性信息;
特征确定子单元3042,用于根据所述查询特性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子特征信息中确定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
标识确定子单元304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从所述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c,所述发送单元305,包括:
查询子单元3051,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查询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发送子单元3052,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查询子单元3051,具体用于:
获取预设用户资料库,所述预设用户资料库包括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将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与预设用户资料库中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匹配;
当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与预设用户资料库中的用户资料标识匹配成功时,从所述预设用户资料库中提取匹配成功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得到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d,所述用户资料查询装置还包括:
检测单元306,用于对请求用户的用户账号进行检测,以确定请求用户的登录形态;
所述标识确定子单元3043,还用于根据请求用户的登录形态和所述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从所述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单元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单元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视频播放装置可以通过获取单元301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时,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集合,该用户资料标识集合包括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该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指示需要查询的用户资料的目标场景;由特征融合单元302基于目标场景对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各场景下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融合,得到该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由融合单元303将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特征信息;由确定单元304根据融合后特征信息,从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由发送单元305向终端发送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由于该方案能够将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融合,得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并将目标特征信息和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后,基于得到的融合后特征信息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然后,根据该目标用户资料标识查询到用户资料信息,从而使得用户资料查询的灵活性大大提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4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
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401、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402、电源403和输入单元404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计算机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处理器401是该计算机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计算机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数据,执行计算机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计算机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4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40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401中。
存储器4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4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4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影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4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401对存储器402的访问。
计算机设备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403,优选的,电源403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4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403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该计算机设备还可包括输入单元404,该输入单元40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
尽管未示出,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401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存储器402中,并由处理器4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如下:
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时,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集合,该用户资料标识集合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该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指示需要查询的用户资料的目标场景;基于目标场景对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各场景下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融合,得到该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将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特征信息;根据融合后特征信息,从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向终端发送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以上各个操作具体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时,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集合,该用户资料标识集合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该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指示需要查询的用户资料的目标场景;基于目标场景对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各场景下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融合,得到该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将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特征信息;根据融合后特征信息,从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向终端发送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由于该方案能够将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融合,得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并将目标特征信息和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后,基于得到的融合后特征信息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然后,根据该目标用户资料标识查询到用户资料信息,从而使得用户资料查询的灵活性大大提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中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程序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时,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集合,该用户资料标识集合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该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指示需要查询的用户资料的目标场景;基于目标场景对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各场景下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融合,得到该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将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特征信息;根据融合后特征信息,从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向终端发送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由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中的步骤,因此,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时,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集合,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所述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指示需要查询的用户资料的目标场景;
基于所述目标场景对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各场景下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融合,得到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
将所述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融合后特征信息,从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场景对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各场景下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融合,得到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包括:
从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目标场景对应的候选用户资料标识;
对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候选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表示,得到第一特征信息;
对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非候选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表示,得到第二特征信息;
将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融合后特征信息,从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包括:根据所述融合后特征信息,从所述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特征信息,包括:
将所述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逻辑运算,得到运算后特征信息;
基于所述运算后特征信息生成融合后特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后特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特征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融合后特征信息,从所述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包括:
获取每个子特征信息的查询特性信息;
根据所述查询特性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子特征信息中确定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从所述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查询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查询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包括:
获取预设用户资料库,所述预设用户资料库包括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将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与预设用户资料库中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匹配;
当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与预设用户资料库中的用户资料标识匹配成功时,从所述预设用户资料库中提取匹配成功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得到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之前,还包括:
对请求用户的用户账号进行检测,以确定请求用户的登录形态;
根据所述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从所述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包括:
根据请求用户的登录形态和所述目标可查询特征信息,从所述候选用户资料标识中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8.一种用户资料查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时,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资料标识集合,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所具有的用户资料标识,所述用户资料查询请求指示需要查询的用户资料的目标场景;
特征融合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场景对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各场景下的用户资料标识进行特征融合,得到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特征信息;
融合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特征信息与目标场景对应的参考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特征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融合后特征信息,从所述用户资料标识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用户资料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用户资料标识对应的用户资料信息。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150193.4A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3682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0193.4A CN111368215A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0193.4A CN111368215A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8215A true CN111368215A (zh) 2020-07-03

Family

ID=71208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0193.4A Pending CN111368215A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6821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1956B (zh) 一种内容聚合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05304B (zh) 一种主播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522330B (zh) 基于区块链的云平台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598103B (zh) 一种内容聚合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961052A (zh) 区块链数据的验证方法、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2138156A (zh) 维持即时消息接发应用程序中的群
CN101127606A (zh) 传输数据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97922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719221B (zh) 即时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25004B (zh) 一种文件评论、查看方法
CN110910143A (zh) 身份标识生成方法、装置、相关节点及介质
CN112613877A (zh) 应用于区块链网络的智能合约触发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0708358A (zh) 会话消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034144A (zh) 用于在场的群组组成算法
CN104917631A (zh) 预测发起、参与及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24045209A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データ検索方法
WO2022057525A1 (zh) 一种数据找回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00933A (zh) 会话内容的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36118A (zh) 一种数据获取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200680B (zh) 区块链节点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53977A (zh) 一种会话管理的方法及服务器
JP5881396B2 (ja) 識別情報管理支援システム、識別情報管理支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1652451A (zh) 社交关系的获取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368215A (zh) 一种用户资料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84218A (zh) 一种视频播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