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61733A - 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61733A
CN111361733A CN202010365851.1A CN202010365851A CN111361733A CN 111361733 A CN111361733 A CN 111361733A CN 202010365851 A CN202010365851 A CN 202010365851A CN 111361733 A CN111361733 A CN 111361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vertical beam
hanger
titanium alloy
w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658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晓军
李晓鹏
王锁茂
钟宵飞
王栋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ji Eurasian Chemical Equipment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Baoji Eurasian Chemical Equipment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ji Eurasian Chemical Equipment Factory filed Critical Baoji Eurasian Chemical Equipment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201036585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617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61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617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1/00Aircraft intended to be sustained without power plant; Powered hang-glider-type aircraft; Microlight-type aircraft
    • B64C31/028Hang-glider-type aircraft; Microlight-type aircr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包括立梁,立梁中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桨护框,螺旋桨护框通过护框支撑杆多点连接在立梁上,立梁的底端通过立梁连接头连接有主梁,主梁与立梁相互垂直设置,立梁的中部设置有发动机安装座,立梁上在发动机安装座的上方设置有吊架卡扣,吊架卡扣活动连接有与其卡扣相匹配的主吊架的一端,主吊架的另一端通过吊架固定转轴连接在主梁上,主梁靠近螺旋桨护框的一端设置有起落架,起落架的末端设置有后轮,主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头管的一端,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前叉的中部,前叉连接有前轮。从立梁,螺旋桨护框,起落架,主吊架,前叉等各个方面着手,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使得伞翼机的便携性更高,自重更轻,方便飞行爱好者更加便捷更加低门槛的加入到伞翼机飞行的运动当中来。

Description

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伞翼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
背景技术
伞翼机是80年代初期出现在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型航空飞行器,可用在体育飞行、航空拍摄、空中架线、播撒农药和林业监控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在我国推广迅速。具有简单易学、机动性强、飞行灵活舒适等许多优点。伞翼机是在滑翔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伞翼机实际上是在座包后加上一个动力推进器进行动力助推,在地面滑行然后升空,靠马达叶片产生的推力,向前飞行,并可利用对伞绳的操纵随意改变方向,控制马达油门升空、飞行和降落。目前,伞翼机逐渐被更多空中运动爱好者所喜爱,并因此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竞技运动比赛项目,但是由于传统伞翼机自重较重,且框架一体成型,占据空间大,在运输过程中难度较大,增加了一般玩家的投入成本,也使得很多想加入的玩家望而却步,大大限制了伞翼机飞行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伞翼机结构一体化,自重大,竞技者运输困难,使得伞翼机飞行入门门槛过高的问题,使得伞翼机飞行爱好者的能够有一个更加轻便快捷的的伞翼机飞行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包括立梁,立梁中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桨护框,螺旋桨护框通过护框支撑杆多点连接在立梁上,立梁的底端通过立梁连接头连接有主梁,主梁与立梁相互垂直设置,立梁的中部设置有发动机安装座,立梁上在发动机安装座的上方设置有吊架卡扣,吊架卡扣活动连接有与其卡扣相匹配的主吊架的一端,主吊架的另一端通过吊架固定转轴连接在主梁上,主梁靠近螺旋桨护框的一端设置有起落架,起落架的末端设置有后轮,主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头管的一端,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前叉的中部,前叉连接有前轮。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立梁连接头是一个三头接口,分别连接有立梁、主梁以及起落架。
立梁为U形钛合金管,其闭合端的直径小于开口端,开口端通过立梁连接头分别连接主梁和起落架。
起落架为三段式结构,两末端采用钛合金制造,中间部分采用碳纤维杆,三段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起落架两端均设置有后轮。
螺旋桨护框结构呈四分之三圆弧形,圆弧形螺旋桨护框可拆卸成为三部分,三部分之间通过护框拆卸接口连接。
螺旋桨护框圆弧形末端通过后轮支撑杆连接有后轮。
主吊架呈折线形一体管结构,主吊架顶部与主梁平行设置,主吊架通过吊架固定转轴与主梁的末端连接,主吊架可沿吊架固定转轴来回转动。
主梁主吊架的夹角小于九十度。
前叉上设置有限位块。
护框支撑杆设置有6个,其角度和位置两两对称。
本发明通过对伞翼机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从立梁,螺旋桨护框,起落架,主吊架,前叉等各个方面着手,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使得伞翼机的便携性更高,自重更轻,方便飞行爱好者更加便捷更加低门槛的加入到伞翼机飞行的运动当中来,立梁设计为双梁,并采用钛合金材质,在结构和材质的双向加持下,伞翼机的主结构更加的稳固便携,保证了伞翼机的主结构的稳定性的前提下,也使得伞翼机自重更轻,使得飞行运动员能有一个出色稳定的发挥,螺旋桨护框设计为四分之三框,并采取了可拆卸模式,多点连接固定,在保护螺旋桨的工作环境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实现便携性,另外在出现意外情况时,坚固的螺旋桨保护框可与地面形成三角稳定结构,使得飞行员始终处于安全空间不受伤害,与此同时,加入了护框与后轮的连接,使得伞翼机主结构更加一体化,增强飞行稳固性,保障飞行安全,主吊架设计为可开合转动的卡扣形式,降低了拆卸组装的难度,并且提高了整个伞翼机的便携度,将起落架着力点替换为强度更高自重更轻的碳纤维管,且设计为三段结构,增强了伞翼机起飞降落过程的稳定性,也增加了起落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的后视图。
图中:1、发动机安装座,2、螺旋桨护框,3、起落架,4、后轮,5、立梁连接头,6、立梁,7、吊架卡扣,8、主吊架,9、主梁,10、吊架固定转轴,11、头管,12、前轮,13、前叉,14、护框支撑杆,15、发动机安装凸台,16、护框拆卸接口,17、立梁固定件,18、起落架加固件,19.碳纤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如图1所示包括立梁6,立梁6中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桨护框2,螺旋桨护框2通过护框支撑杆14多点连接在立梁6上,立梁6的底端通过立梁连接头5连接有主梁9,主梁9与立梁6相互垂直设置,立梁6的中部设置有发动机安装座1,立梁6上在发动机安装座1的上方设置有吊架卡扣7,吊架卡扣7活动连接有与其卡扣相匹配的主吊架8的一端,主吊架8的另一端通过吊架固定转轴10连接在主梁9上,主吊架8的转动连接,既没有对主框架进行拆卸,增加安装难度,又实现了伞翼机结构的便携收纳,为飞行者提供了便利的飞行体验,主梁9靠近螺旋桨护框2的一端设置有起落架3,起落架3的末端设置有后轮4,主梁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头管11的一端,头管11的另一端连接有前叉13的中部,前叉13连接有前轮12。
立梁连接头5是一个三头接口,分别连接有立梁6、主梁9以及起落架3,三头接口将立梁6,起落架3和主梁9一体化,提高了伞翼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立梁6为U形钛合金管,其闭合端的直径小于开口端,开口端通过立梁连接头5分别连接主梁9和螺旋桨护框2,上小下大的立梁设计保证了伞翼机立梁的稳定性,还为螺旋桨护框提供了更多的着力点,在遇到危险时可以与螺旋桨护框的末端形成三角稳定结构,保障飞行者安全。
起落架3为三段式结构,两末端采用钛合金制造,中间部分采用碳纤维杆19,三段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起落架3两端均设置有后轮4,三段式结构增强了起落架的缓冲能力,并且中间的碳纤维管强度高,自重轻完全满足驾驶者的诉求。
螺旋桨护框2结构呈四分之三圆弧形,圆弧形螺旋桨护框2可拆卸成为三部分,三部分之间通过护框拆卸接口16连接,四分之三圆弧的护框设计,减轻了伞翼机的自重的同时,使得护框在起落过程中能辅助做以支撑,保障飞行员安全,护框与后轮和立梁6的连接,进一步增强了伞翼机的稳定性,螺旋桨护框2为可更换标准件。
螺旋桨护框2圆弧形末端通过后轮支撑杆连接有后轮4,前轮12和后轮4均可根据需要更换成山地轮、沙滩轮或者公路专用轮,提高伞翼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主吊架8呈折线形一体管结构,主吊架8顶部与主梁9平行设置,主吊架8通过吊架固定转轴10与主梁9的末端连接,主吊架8可沿吊架固定转轴10来回转动,主吊架8的旋转折叠设计增加了伞翼机的便携性,同时减轻了伞翼机的组装难度。
主梁9主吊架8的夹角小于九十度,减少了飞行过程中的风阻,飞行员能够凭借装备优势轻松取得比赛优势。
前叉13上设置有限位块。
如图2所示,护框支撑杆14设置有6个,其角度和位置两两对称。
本发明通过对伞翼机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从立梁,螺旋桨护框,起落架,主吊架,前叉等各个方面着手,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使得伞翼机的便携性更高,拆卸后可装入家用汽车的后备箱中,自重更轻,方便飞行爱好者更加便捷更加低门槛的加入到伞翼机飞行的运动当中来;
立梁设计为双梁,并采用钛合金材质,在结构和材质的双向加持下,伞翼机的主结构更加的稳固便携,保证了伞翼机的主结构的稳定性的前提下,也使得伞翼机自重更轻,使得飞行运动员能有一个出色稳定的发挥,螺旋桨护框设计为四分之三框,并采取了可拆卸模式,多点连接固定,在保护螺旋桨的工作环境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实现便携性,另外在出现意外情况时,坚固的螺旋桨保护框可与地面形成三角稳定结构,使得飞行员始终处于安全空间不受伤害,与此同时,加入了护框与后轮的连接,使得伞翼机主结构更加一体化,增强飞行稳固性,保障飞行安全,主吊架设计为可开合转动的卡扣形式,降低了拆卸组装的难度,并且提高了整个伞翼机的便携度,将起落架着力点替换为强度更高自重更轻的碳纤维管,且设计为三段结构,增强了伞翼机起飞降落过程的稳定性,也增加了起落架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来说,再不脱离本发明构想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梁(6),立梁(6)中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桨护框(2),螺旋桨护框(2)通过护框支撑杆(14)多点连接在立梁(6)上,立梁(6)的底端通过立梁连接头(5)连接有主梁(9),主梁(9)与立梁(6)相互垂直设置,立梁(6)的中部设置有发动机安装座(1),立梁(6)上在发动机安装座(1)的上方设置有吊架卡扣(7),吊架卡扣(7)活动连接有与其卡扣相匹配的主吊架(8)的一端,主吊架(8)的另一端通过吊架固定转轴(10)连接在主梁(9)上,主梁(9)靠近螺旋桨护框(2)的一端设置有起落架(3),起落架(3)的末端设置有后轮(4),主梁(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头管(11)的一端,头管(11)的另一端连接有前叉(13)的中部,前叉(13)连接有前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梁连接头(5)是一个三头接口,分别连接有立梁(6)、主梁(9)以及起落架(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梁(6)为U形钛合金管,其闭合端的直径小于开口端,开口端通过立梁连接头(5)分别连接主梁(9)和起落架(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3)为三段式结构,两末端采用钛合金制造,中间部分采用碳纤维杆(19),三段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起落架(3)两端均设置有后轮(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护框(2)结构呈四分之三圆弧形,圆弧形螺旋桨护框(2)可拆卸成为三部分,三部分之间通过护框拆卸接口(1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护框(2)圆弧形末端通过后轮支撑杆连接有后轮(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吊架(8)呈折线形一体管结构,主吊架(8)顶部与主梁(9)平行设置,主吊架(8)通过吊架固定转轴(10)与主梁(9)的末端连接,主吊架(8)可沿吊架固定转轴(10)来回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9)主吊架(8)的夹角小于九十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13)上设置有限位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框支撑杆(14)设置有6个,其角度和位置两两对称。
CN202010365851.1A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 Pending CN1113617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5851.1A CN111361733A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5851.1A CN111361733A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1733A true CN111361733A (zh) 2020-07-03

Family

ID=71203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65851.1A Pending CN111361733A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6173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0312A (zh) * 2021-07-20 2021-10-01 陈德平 高空平稳安全降落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3108A (en) * 1984-02-17 1986-11-18 Musick Stanley D Airplane
WO2003053779A2 (en) * 2001-12-07 2003-07-03 Atair Aerospace, Inc. Ram air parachute with improved canopy design
CN202295286U (zh) * 2011-09-28 2012-07-04 贵州贵航无人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伞翼机
CN106671712A (zh) * 2015-11-10 2017-05-17 刘思佳 飞行电动车
CN208377060U (zh) * 2018-06-13 2019-01-15 广州天狼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全自主控制的伞翼滑翔飞行器
CN209176910U (zh) * 2018-09-19 2019-07-30 杜秀成 伞翼飞行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3108A (en) * 1984-02-17 1986-11-18 Musick Stanley D Airplane
WO2003053779A2 (en) * 2001-12-07 2003-07-03 Atair Aerospace, Inc. Ram air parachute with improved canopy design
CN202295286U (zh) * 2011-09-28 2012-07-04 贵州贵航无人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伞翼机
CN106671712A (zh) * 2015-11-10 2017-05-17 刘思佳 飞行电动车
CN208377060U (zh) * 2018-06-13 2019-01-15 广州天狼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全自主控制的伞翼滑翔飞行器
CN209176910U (zh) * 2018-09-19 2019-07-30 杜秀成 伞翼飞行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0312A (zh) * 2021-07-20 2021-10-01 陈德平 高空平稳安全降落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7733B (zh) 仿生飞行器
CN201052838Y (zh) 人力飞行器
CN101033005B (zh) 悬挂式滑翔翼人力飞行驱动装置及其地面模拟训练架
CN111361733A (zh) 一种超轻型竞技用钛合金伞翼机
US4068810A (en) Combination motorcycle and hang-glider
US4623108A (en) Airplane
US4372506A (en) Landing gear for ultralight aircraft
CN205255921U (zh) 飞行电动汽车
US4773619A (en) Aircraft structure for take-off and landing on a pilot's feet
CN203996893U (zh) 悬挂式滑翔翼人力飞行器
CN218229407U (zh) 一种多旋翼电动载人飞行器
CN212473892U (zh) 一种组件化的复合翼无人机
CN205255922U (zh) 纯电动飞行车
CN212149293U (zh) 一种超轻型钛合金竞技用伞翼机护框
CN106218333B (zh) 纯电动飞行汽车
RU2005662C1 (ru) Спортивно-пилотажный самолет
CN212685901U (zh) 穿越机
CN205440870U (zh) 人力扑翼飞行器
CN212149292U (zh) 一种景区用重型钛合金伞翼机
CN210681152U (zh) 一种机身左右装有一对半圆锥形风袋的防坠落飞机
CN205326726U (zh) 飞行电动车
CN111942579A (zh) 一种穿越机
CN212766739U (zh) 一种超轻型钛合金竞技用伞翼机前叉
CN106671712B (zh) 飞行电动车
CN220842993U (zh) 一种小型仿生扑翼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721013 BaoTi Industrial Park, No. 20, Gaoxin 9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Baoji City, Shaan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Baoji Eurasian Me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aoTi Industrial Park, No.20, Gaoxin 9 Road, Weibin District, Gaoxin District, Baoji City, Shaanxi Province, 721013

Applicant before: BAOJI EURASIAN CHEMICAL EQUIPMENT FACTORY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ei Xiaojun

Inventor after: Zhong Xiaofei

Inventor after: Li Xiaopeng

Inventor after: Wang Suomao

Inventor after: Wang Dongqing

Inventor before: Lei Xiaojun

Inventor before: Li Xiaopeng

Inventor before: Wang Suomao

Inventor before: Zhong Xiaofei

Inventor before: Wang Dongqing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