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7631B - 一种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7631B
CN111357631B CN202010322183.4A CN202010322183A CN111357631B CN 111357631 B CN111357631 B CN 111357631B CN 202010322183 A CN202010322183 A CN 202010322183A CN 111357631 B CN111357631 B CN 1113576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ling
seedling raising
rice
raising
w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21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57631A (zh
Inventor
李刚华
黄震
丁艳锋
何彬
刘正辉
丁承强
唐设
陈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3221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576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57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7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57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76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2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 A01G24/22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containing plant material
    • A01G24/25Dry fruit hulls or husks, e.g. chaff or coi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育秧领域,公开了一种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包括组装串联式秧盘、铺支撑质、铺敷衬料、机械播种、暗化催芽。与传统营养土(基质)育秧相比,本发明完全摒弃了传统方法所采用的营养土(基质),秧块长度可以根据露天硬地育秧场的场地大小来变化,但是每个秧盘对应的秧块质量仅为常规营养土秧块的1/5。育秧成本比传统硬盘育秧增加了15.7%,比长毯式育秧方法节省了54.1%;育秧人工投入比传统硬盘育秧方法节省了76%,比长毯式育秧方法节省了29.1%;机插效率比传统硬盘育秧方法提高了13.9%,与长毯式育秧方法无明显差异。

Description

一种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育秧领域,涉及一种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熟知的水稻机械化移栽育秧技术主要是毯状苗育秧和钵苗育秧技术,相关技术均已成熟。现有的育秧方式都是以塑料秧盘作为基座,以土壤或者新型基质为介质进行育秧,在操作上有诸多不便。其一,装有秧土或基质的秧盘重5kg左右,搬运困难;其二,起秧、运秧及秧土的准备、拌肥、贮存等农事操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且容易对秧块及秧苗造成伤害;其三,秧盘规格均为28cm×58cm,在机插过程中插秧机需要不停的装秧,次数多,耗时长,限制了插秧机的工作效率(CN101828498A;CN103348858A;CN104054493A)。
为了节省育秧和插秧过程的劳力投入、提高插秧效率,日本学者曾尝试以无土栽培技术为核心的长毡式(Long-mat)育秧技术,国内学者也已开展了相关研究。与传统的营养土(基质)育秧技术相比,长毡式育秧技术主要有以下特征:(1)、长毡式育秧完全摒弃了传统秧苗培育需要的泥土(基质),以无纺布作为育秧介质,实现了秧苗的轻量化及搬运的高效化;(2)、长毡式育秧采用水培的方法为秧苗提供养分,加强了人为对于秧苗的调控能力,增加了秧龄弹性;(3)、长毡式育秧改变了传统长方形短块(28cm×58cm)的形式,而是成为了长度为3~6米的秧苗卷(long-mat seedlings),机插大田时减少了每台插秧机的配套人工数,大大提高了机插效率。但日本学者研究所用育秧装置为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Kohei TASATA.Raising and Transplanting Technology for Long Mat withHydroponically Grown Rice Seedlings.日本农业研究季刊.1999:33(1),31-37),国内学者研究用育秧装置为PVC材料或大理石制作而成(CN 202456016 U),上述育秧装置费用投入均较大;同时,育秧需在大棚内进行,在国内不适宜大范围推广应用,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发明了一种水稻简易育秧方法及育秧板(CN 104885890 A),与长毡式育秧技术相比,摒弃了投入较高的育秧苗床,结合我国实际经济条件,以传统育秧秧田为依托、在室外露天条件下进行无土秧苗培育,省去了长毡式育秧所用的苗床及育秧大棚的投入,从而减少了育秧成本投入。此外,这种新型育秧方法以无纺布+稻壳+无纺布作为育秧介质,与长毡式育秧相比,增加了一层无纺布,使秧苗盘根力进一步增强,但是这种新型育秧方法,在育秧前期制作秧板时需要多个步骤,消耗较多人工和时间,对秧田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严格达到“实、平、光、直”,操作不便。在移栽时,还需用刀将秧苗块切割成秧苗块,切割出的秧块标准不一,影响机插效率。使用双层厚质无纺布,难以降解,会污染田间,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外,国内外学者研究均表明,水稻产量随着移栽秧龄增大而下降,可见小苗移栽的优势及潜力。实际生产中,由于受到秧苗盘根力的影响,小苗移栽散盘散秧率高,不能满足起秧、运秧、机插等农事操作,严重的制约了小苗移栽的发展。同时,杂交稻由于播种量少导致盘根力较低,使秧苗根系不能盘结成块,已经成为了限制杂交稻机插推广应用的重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一种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组装串联式秧盘:在水平硬地上摆放串联式秧盘,一排摆放四个秧盘(每排秧盘的宽度与播土机同宽),连接秧盘;
步骤(2)、铺支撑质:将35~45g/m2麻育秧膜铺设于秧盘上;喷水使麻育秧膜与秧盘之间形成水层,充分接触;
步骤(3)、铺敷衬料:用播土机在麻育秧膜上均匀的铺一层稻壳,稻壳厚度0.8~1.3cm;
步骤(4)、机械播种:使用播种机在湿润稻壳上均匀播种;
步骤(5)、暗化催芽:在湿芽谷上机械撒施一层0.5~0.8cm厚的稻壳,喷水使稻壳间隙充满水分,等待秧苗成长。
根据水稻品种预留秧田(水平硬地)面积,常规水稻品种按秧本比1:80~1:100留足硬地面积,杂交水稻按秧本比1:120~1:130留足硬地面积。
步骤(1)中,所述的串联式秧盘包括U型育秧槽,在所述的育秧槽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蓄水孔1;在育秧槽两个侧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楔形连接头2和与楔形连接头2配合的楔形连接口3,相邻两个育秧盘通过楔形连接头2/楔形连接口3与楔形连接口3/楔形连接头2实现两个育秧盘串联连接,实现秧毯长度自由可调;沿育秧槽的长度方向,在育秧盘的楔形连接头2端设有第一挡板4,楔形连接口3端设有第二挡板5,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上沿略高于蓄水孔,通过两端挡板增加育秧盘蓄水量,并提供根系相互盘结空间的作用;所述的第一挡板4略高于第二挡板5,所述的第一挡板4呈“┌”型,第一挡板4顶端平面伸向U型育秧槽外侧,相邻两个育秧盘通串联连接时,第一挡板4的顶端平面覆盖于相邻育秧盘的第二挡板5的顶端,使得两个育秧盘间蓄水孔距离进一步减小,同时由于第一挡板4高出第二挡板5,第一挡板4的顶端平面与相邻育秧盘的第二挡板5的顶端之间形成水平通道,补水后保证育秧盘中的水量充足适宜,多余的水分从第一挡板4与相邻育秧盘第二挡板5之间形成的缝隙排出。
所述的串联式育秧盘长59~60.5cm,宽29~30.5cm,两个侧壁高3~3.5cm;采用本发明育秧盘所育秧苗宽为28cm。育秧时,U型育秧槽布置麻地膜和稻壳,特定高度的侧壁不仅起到了暗化和保温保湿的作用,而且为秧苗顶针前提供了一定的生长空间,若侧壁太矮无法起到暗化和保温保湿的效果,若侧壁太高则不易存放且堆积后育秧盘容易变形。
所述的蓄水孔1呈倒置的正棱台形,蓄水孔1上宽1.45~1.5cm,下宽0.95~1cm,孔深0.7~0.8cm。蓄水孔储水保水性较好秧苗不易失水,不需要频繁补水;秧苗根系生长较好;由于相邻蓄水孔相互隔绝,即使育秧盘放置于不太平整的地面上也能保证每个蓄水孔保持一定的含水量。单个育秧盘共648个蓄水孔,长边36个,短边18个。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挡板5上沿比蓄水孔1高出1.4~1.6mm,所述的第一挡板4比第二挡板5高出1.4~1.6mm。
沿育秧槽的长度方向,所述的楔形连接头2伸出到最外端蓄水孔外,楔形连接头2插入相邻育秧盘与其配合的楔形连接口3内,确保若干个育秧盘的U型育秧槽串联形成一个整体。
为了防止育秧盘变形、利于自动化运载秧秧盘时的抓取以及方便育秧盘存放时的堆叠,所述的育秧盘的侧壁呈“┌”型,在所述的侧壁外侧设置有肋板6。
所述的机插水卷苗串联式无土简易育秧盘的材质为聚丙烯,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
所述的机插水卷苗串联式无土简易育秧盘是一体成型的。
铺设串联式秧盘前,先清理秧盘连接口去除上一年的残渣,再连接秧盘。
步骤(2)中,所述的麻育秧膜的宽为28cm,规格为40g/m2
步骤(3)和步骤(5)中,所述的稻壳为糙米的下脚料,稻壳使用前进行消毒,可采用干热灭菌、药剂灭菌等常规方法。
步骤(4)中,芽种在播种之前,先经过选种、发芽试验、浸种、催芽,然后均匀撒播于稻壳上。选种、发芽试验、浸种、催芽具体步骤见中国专利申请CN 103959956 A。
播种量为150g湿芽谷/盘。
步骤(5)中,在正常的育秧时期,均可以进行露天育秧,本发明主要适用于江淮地区的育秧工作。在露天育秧条件下,播种后,覆盖无纺布等待秧苗成长,所述的无纺布为密度为40g/m2的白色防黏无纺布或熔喷无纺布。
本发明采用雾化喷雾设备或微喷灌设备喷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起秧、机插:2叶期开始实时揭膜炼苗,当秧苗长到3叶1心期、株高12~15cm时,用剪刀将秧苗块切割成所需长度的秧块,采用卷秧器将长条秧苗块卷曲成秧苗卷,之后搬运、用专用的插秧机进行大田机插。秧块包括四层,从上往下依次是覆盖稻壳、种子、稻壳、麻育秧膜。秧块的宽度为固定值0.28m,长度可根据育秧场地的大小来进行调节。
卷秧时应逆向卷秧,将外部秧苗向内轻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为降低育秧成本,减少人力投入,便于推广。在硬地露天条件下,以秧盘为基座,以稻壳为衬料和麻育秧膜为育秧支撑质,秧苗根系盘结于麻育秧膜和上层稻壳上;同时通过楔形连接头和楔形连接口的连接、第一挡板顶端平面覆盖于第二挡板上,能够尽量减少两个育秧盘相连时蓄水孔的距离。此外,第一挡板顶端平面覆盖于第二挡板上,还起到了两育秧盘间秧苗的连接作用,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均采用竖直挡板相比,避免了“相邻育秧盘间形成两道凸起的分离壁,在其上布置时很容易导致秧块间形成断层,无法成为一个整体”的情况。采用楔形连接头和楔形连接口,易于安装且不会因微小碰撞而脱离。
1.与传统营养土(基质)育秧相比,本发明完全摒弃了传统育秧方法所采用的营养土(基质),而采用稻壳+麻育秧膜做为育秧介质,秧块长度可随场地大小变化,但质量仅为常规营养土(基质)秧块重的1/5,减轻了秧苗搬运过程中人力、机械的投入,同时使机插效率得以有效的提高。
2.与新型无土育秧方法(长毡式育秧,CN103959956A)相比,本发明摒弃了投入较高的育秧苗床,结合我国实际经济条件,以秧盘为依托、在室外露天条件下进行无土秧苗培育,省去了长毡式育秧所用的苗床及育秧大棚的投入,从而减少了育秧成本投入。此外,本发明以稻壳+麻育秧膜作为育秧介质,与长毡式育秧相比,本发明增加上层稻壳起到暗化和压苗的遮盖作用;使用水卷苗专用秧盘作为根系盘结的支撑,钵体秧盘能显著提高秧盘水分的均匀性,使秧苗出苗更加整齐;使用麻育秧膜具有富集养分的作用,提升秧苗素质,使得小苗移栽以及杂交稻机插推广应用成为可能。
3.与传统双膜育秧相比(矜永杰等,水稻机插双膜育秧底孔密度研究,作物杂志.2003,3:15-16),本发明采用专用秧盘作为基座,能够防止养分的流逝、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同时,本发明采用稻壳+麻育秧膜作为育秧介质,透气性更优,有利于根系生长。
4.与仅以稻壳为水稻育秧介质相比(CN1582622A),本发明省去了稻壳的预处理过程(粉碎、浸泡、施肥等),而是直接以稻米加工下脚料和麻育秧膜为育秧介质,节约了工序、节省了时间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根系盘结力。
5.与无土简易育秧方法相比(CN 104885890 A),本发明减少了可能污染环境的无纺布的使用,且在硬地就能直接育秧,不需要整理秧田、制作复杂的秧板,育秧过程干净整洁。本发明固定秧块的宽度,起秧只需要按照所需长度裁剪,卷秧采用专用卷秧器,更加方便。
6.就生产投入及机插效率而言,本发明采用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育秧成本虽然比传统硬盘育秧增加了15.7%,但是比长毯式育秧方法节省了54.1%;育秧人工投入比传统硬盘育秧方法节省了76%,比长毯式育秧方法节省了29.1%;机插效率比传统硬盘育秧方法提高了13.9%,与长毯式育秧方法无明显差异。本发明育秧总成本比传统硬盘育秧降低了9%,比长毯式育秧方法节省了52.9%。
附图说明
图1为串联式秧盘的俯视图。
图2为串联式秧盘的正视图。
图3为串联式秧盘的左视图。
图4为串联式秧盘的右视图。
图5为串联式秧盘的侧视图。
图6为串联式秧盘的正面剖视图。
图中,1-蓄水孔,2-楔形连接头,3-楔形连接口,4-第一挡板,5-第二挡板,6-肋板。
图7为串联式秧盘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7-秧盘,8-麻育秧膜,9-稻壳,10-种子,11-覆盖稻壳。
图8为不同育秧介质对移栽前秧苗盘根力的影响。
图9为不同育秧介质秧苗生长状况。
图10为不同育秧方法秧块重量比较;其中,CK:传统硬盘育秧方法;B: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本领域的公知手段。
实施例1
一种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在露天育秧条件下,步骤如下:
(1)、组装串联式秧盘:使用市售水稻,按照常规水稻品种秧本比1:100,杂交水稻品种秧本比1:130,留足硬地面积。
如图1-图6所示,串联式秧盘包括U型育秧槽,在所述的育秧槽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呈倒置的正棱台形的蓄水孔1,育秧槽的侧壁呈“┌”型,在所述的侧壁外侧设置有肋板;在育秧槽两个侧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楔形连接头2和与楔形连接头2配合的楔形连接口3,沿育秧槽的长度方向,楔形连接头2伸出到最外端蓄水孔外,相邻两个育秧盘通过楔形连接头2/楔形连接口3与楔形连接口3/楔形连接头2实现两个育秧盘串联连接;沿育秧槽的长度方向,在育秧盘的楔形连接头2端设有呈“┌”型第一挡板4,楔形连接口3端设有竖直第二挡板5,第一挡板4上沿比蓄水1高出3mm,第二挡板5上沿比蓄水孔高出1.5mm,相邻两个育秧盘通串联连接时,第一挡板4的顶端平面覆盖于相邻育秧盘的第二挡板5的顶端,第一挡板4的顶端平面与相邻育秧盘的第二挡板5的顶端之间形成水平通道。单个串联式秧盘长60cm,宽30cm,两个长边侧壁高3cm。蓄水孔的上宽1.5cm,下宽1cm,孔深0.7~0.8cm。单个串联式秧盘共648个蓄水孔,长边36个,短边18个。
组装前,将串联式秧盘的连接口清理干净,确保连接口无杂物堵塞。将秧盘按照四个一排长条组装(每排宽度与播土机同宽),保证秧盘大致水平,每排长度可根据育秧场地的大小来进行调节,每长条中相邻两个育秧盘通过楔形连接头2与楔形连接口3串联连接,第一挡板4的顶端平面覆盖于相邻育秧盘的第二挡板5的顶端。
(2)、铺支撑质:将40g/m2麻育秧膜8铺设于秧盘上,喷水使麻育秧膜与秧盘之间形成水层,充分接触。
(3)、铺敷衬料:稻壳(稻谷脱糙后的下脚料)进行消毒,用简易播土机将消毒后的稻壳均匀的铺在麻育秧膜上,稻壳9厚度为1cm。
(4)、机械播种:使用简易播种机在湿润稻壳上均匀播种种子10,播种量为150g湿芽谷/盘。
(5)、暗化催芽:在湿芽谷上机械撒施一层消毒后的覆盖稻壳11,稻壳厚0.5cm,喷水使稻壳间隙充满水分,盖膜(密度为40g/m2的白色防黏无纺布)等待秧苗成长。
(6)、起秧、机插:播种后至秧苗2叶期(播种后7天)用自来水喷施浇灌秧苗,从秧苗2叶期(播种后7天)开始用营养液喷施浇灌秧苗,直至秧苗起秧,根据每天的施水量,将营养液按照1:100的比例加入水中,混合均匀,进行喷施浇灌秧苗,一天一到两次,每次施水量大概为1L/盘;2叶期开始实时揭膜炼苗。秧苗培育所用营养液(CN102531749A)配方如下:H3BO3284.4mg·L-1,CuSO4·5H2O 7.5mg·L-1,ZnSO4.7H2O 23mg·L-1,MnCl2·4H2O178.1mg·L-1,Na2MoO4·2H2O 2.4mg·L-1,Na2SiO3·9H2O 19.21g·L-1,Fe-EDTA 7.5g·L-1,KCl7.46g·L-1,CaCl2 7.71g·L-1,MgSO4·7H2O 6.61g·L-1,KH2PO4 2.72g·L-1,NH4NO3 17.15g·L-1,其余为水。
当秧苗长到3叶1心期、株高12~15cm时,用剪刀将秧苗块切割成所需长度的秧块,秧块宽0.28m,采用卷秧器的将长条秧苗块卷曲成秧苗卷,卷秧时应逆向卷秧,将外部秧苗向内轻压;之后将秧苗卷搬运到田间用专用插秧机进行大田机插。
实施例2
一种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在露天育秧条件下,步骤如下:
(1)、组装串联式秧盘:使用市售水稻,按照常规水稻品种秧本比1:100,杂交水稻品种秧本比1:130,留足硬地面积。串联式秧盘的组装通实施例1。
(2)、铺支撑质:将40g/m2麻育秧膜铺设于秧盘上;然后喷水使麻育秧膜与秧盘之间形成水层,充分接触。
(3)、铺敷衬料:用简易播土机,将消毒后的稻壳(稻谷脱糙后的下脚料)均匀的铺在麻育秧膜上,稻壳厚度1cm。
(4)、机械播种:使用简易播种机在湿润稻壳上均匀播种湿芽谷,播种量为150g湿芽谷/盘;
(5)、暗化催芽:在湿芽谷上机械撒施一层消毒后的稻壳,稻壳厚0.5cm,喷水使稻壳间隙充满水分,盖膜(密度为40g/m2的白色防黏无纺布)等待秧苗成长。
(6)起秧、机插:播种后在秧苗1叶期(播种后5天)、2叶期(播种后8天)用水溶性肥料(中东绿聚能水溶性肥料)浇灌秧苗;其他时期用自来水喷施浇灌秧苗。2叶期开始实时揭膜炼苗。
当秧苗长到3叶1心期、株高12~15cm时,用剪刀将秧苗块切割成所需长度的秧块,秧块宽0.28m,采用卷秧器的将长条秧苗块卷曲成秧苗卷,卷秧时应逆向卷秧,将外部秧苗向内轻压;之后将秧苗卷搬运到田间用专用插秧机进行大田机插。
实施例3
秧苗盘根力及重量比较
1.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点:试验于2018-2019年在南京农业大学丹阳实验基地(32°00′N,119°32′E,7m asl)进行。
2)水稻品种选择:以常规粳稻宁粳8号为供试材料,千粒重为28g。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规定。
3)试验设计
1)秧苗盘根力比较
处理1(W组):将实施例2麻育秧膜替换成无纺布(10g/m2纺粘无纺布),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
处理2(B组):采用实施例2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使用40g/m2麻育秧膜。
处理3(L组):采用长毯式育秧方法(CN103959956A),所用无纺布(稻壳上)为20/m2纺黏无纺布,此种育秧方式的布置为秧床/稻壳/无纺布/种子。
宁粳8号播量以常规育秧盘大小0.28m×0.58m计量,播量为150g湿芽谷/盘。
2)秧块重量比较
CK组:采用常规硬盘育秧方法,以营养土为育秧介质;处理组(记为B组)为实施例2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
宁粳8号播量以常规育秧盘大小0.28m×0.58m计量,播量为150g湿芽谷/盘。
2.结果分析
1)秧苗盘根力比较
当秧苗长到3叶1心期、株高12~15cm时,不同育秧介质秧苗生长情况见图9。在秧苗3叶1心时取样,由图8可知,以秧盘大小0.28m×0.58m计,W组和L组的秧苗盘根力表现一致,均为18kg,显著高于B组,比B组高了80%。B组的秧苗盘根力为10kg,比水稻机插秧最低要求4kg高60%。考虑到秧苗盘根力过大也会降低机插秧质量,而采用本发明串联式水卷苗育秧获得的秧苗,其盘根力既满足了机插秧的需求,也不至于过大降低机插秧质量。
2)秧块重量比较
由图10可知,本发明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的秧块单位重量(kg/0.28m×0.58m)显著低于传统硬盘育秧,其重量为传统硬盘育秧的1/5,大大的减少了起秧、运秧人力的投入,同时减轻插秧机械的负荷、增大了插秧机携秧量。
实施例4
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实施例2)与传统硬盘育秧、长毯式育秧方法(CN103959956A)的成本及效率对比。
1.种子及材料成本
1)种子:试验用种子宁粳8号市售价格为8元/kg,每亩秧田需种子277.1kg(计算每亩秧田实际面积以450m2计算),即每亩秧田投入费用为277.1×8=2216.8(元),处理间种子差异为0;
2)无纺布:采用20g/m2的无纺布(稻壳上);20g/m2的无纺布市售价格为0.45元/m2,每亩投入0.45×450=202.5(元);
3)麻育秧膜:采用40g/m2的麻育秧膜(稻壳上)。麻育秧膜市售价格为1.1元/m2,每亩投入1.1×450=277(元);
4)稻壳:试验用稻壳由稻谷脱糙后直接使用,未经过任何加工,每亩本田需稻壳2元;
5)育秧装置:1)长毯式育秧方法:育秧装置按长为4米、宽0.28米、4个苗槽计算,每亩秧田需要育秧装置100个育秧装置,每个育秧装置按1200元,使用时间按12年计,即每亩需投入100×1200÷10=10000(元);2)传统育秧用硬盘:每亩需秧盘数为2771个,单价为4.5元,使用时间按5年计,即每亩投入2771×4.5÷5=2493.9(元);3)水卷苗育秧方法用:每亩需秧盘数为2630个,单价为6元,使用时间按5年计,即每亩投入2630×6÷5=3156(元)。
表1.不同育秧方式秧苗成本对比(单位:元)
Figure BDA0002461855080000091
注:以1亩育秧田,实际育秧面积450m2计算;折算为每亩大田成本指以秧田和大田比为1:100计算,秧苗机插1亩大田时所需秧苗成本;CK:传统硬盘育秧;L组:长毯式育秧;B组:水卷苗育秧。
由表1可知,长毯式育秧方式由于育秧装置投入较高,所以最终育秧成本较高为12894.8元/亩,其次为本发明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为5982.3元/亩,传统硬盘育秧成本最低为5113.2元/亩。本发明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及长毯式育秧方式由于育秧装置投入较高,所以秧苗总成本均高于传统硬盘育秧;其中,长毯式育秧方式投入成本最高。按照秧田与大田1:100折算后,机插秧每亩传统育秧方式为75.8元,长毯式育秧方式为191.1元,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为87.7元。
2.人工成本
1)传统育秧:主要包括种子、秧盘、育秧土(取土、运输、过筛、拌药、培肥、储藏等步骤)及秧田准备,每亩秧田人工投入为1920元;以秧田和大田比为1:100计算,即机插大田每亩育秧人工成本为28.4元;
2)长毯式育秧方法:主要包括种子、苗床准备,播种及管理投入,每亩秧田人工投入为640元;以秧田和大田比为1:100计算,即机插大田每亩育秧人工成本为9.6元;
3)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主要包括种子、秧盘、苗床准备,播种及管理投入,每亩秧田人工投入为460元;以秧田和大田比为1:100计算,即机插大田每亩育秧人工成本为6.8元。
由此可知,本发明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与长毯式育秧方法育秧人工投入均有减少,其中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人工成本比传统育秧方法和长毯式育秧方法分别节省76%和29.1%;由于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不需要育秧土(取土、运输、过筛、拌药、培肥、储藏等步骤)及秧田准备,所以节省了人工成本。
3.栽插效率
1)传统育秧用硬盘:机插效率0.36hm/h,每台插秧机3人操作,1人驾驶;
2)长毯式育秧方法:机插效率0.41hm/h,每台插秧机2人操作,1人驾驶;
3)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机插效率0.41hm/h,每台插秧机2人操作,1人驾驶。
由此可知,本发明(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机插效率比传统育秧方法高13.9%,与长毯式育秧方法无明显差异,并且节省了劳力投入。
可以知道,上述实施例仅为了说明发明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不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改进和变更,这些改进和变更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在露天育秧条件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组装串联式秧盘:在水平硬地上摆放串联式秧盘,一排摆放四个秧盘,连接秧盘;所述的串联式秧盘包括U型育秧槽,在所述的育秧槽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蓄水孔;在育秧槽两个侧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楔形连接头和与楔形连接头配合的楔形连接口,沿育秧槽的长度方向,所述的楔形连接头伸出到最外端蓄水孔外,楔形连接头插入相邻育秧盘与其配合的楔形连接口内,相邻两个育秧盘通过楔形连接头/楔形连接口与楔形连接口/楔形连接头实现两个育秧盘串联连接;沿育秧槽的长度方向,在育秧盘的楔形连接头端设有第一挡板,楔形连接口端设有第二挡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上沿高于蓄水孔,所述的第一挡板高于第二挡板,所述的第一挡板呈“┌”型,第一挡板顶端平面伸向U型育秧槽外侧,相邻两个育秧盘通串联连接时,第一挡板的顶端平面覆盖于相邻育秧盘的第二挡板的顶端;
步骤(2)、铺支撑质:将35~45g/m2麻育秧膜铺设于秧盘上;喷水使麻育秧膜与秧盘之间形成水层,充分接触;
步骤(3)、铺敷衬料:在麻育秧膜上均匀的铺一层稻壳,稻壳厚度0.8~1.3cm;
步骤(4)、机械播种:在湿润稻壳上均匀播种;
步骤(5)、暗化催芽:在湿芽谷上撒施一层0.5~0.8cm厚的稻壳,喷水使稻壳间隙充满水分,覆盖无纺布,等待秧苗成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水稻品种预留硬地面积,常规水稻品种按秧本比1:80~1:100留足育秧场地,杂交水稻按秧本比1:120~1:130留足育秧场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联式育秧盘长59~60.5cm,宽29~30.5cm,两个侧壁高3~3.5cm;秧块的宽度为0.28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孔呈倒置的正棱台形,蓄水孔上宽1.45~1.5cm,下宽0.95~1cm,孔深0.7~0.8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挡板上沿比蓄水孔高出1.4~1.6mm,所述的第一挡板比第二挡板高出1.4~1.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麻育秧膜的规格为40g/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起秧、机插:当秧苗长到3叶1心期、株高12~15cm时,用剪刀将秧苗块切割成所需长度的秧块,采用卷秧器将长条秧苗块卷曲成秧苗卷,之后搬运、用插秧机进行大田机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卷秧时,逆向卷秧,将外部秧苗向内轻压。
CN202010322183.4A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 Active CN1113576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2183.4A CN111357631B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2183.4A CN111357631B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7631A CN111357631A (zh) 2020-07-03
CN111357631B true CN111357631B (zh) 2021-10-19

Family

ID=71199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2183.4A Active CN111357631B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576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8772B (zh) * 2022-06-22 2023-05-12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安全环保型机插水稻漂浮育秧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9956A (zh) * 2014-05-19 2014-08-06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水稻无土育秧方法及应用
CN104885890A (zh) * 2015-05-12 2015-09-09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机插水稻无土简易育秧方法
CN204616639U (zh) * 2015-05-12 2015-09-09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机插水稻无土育秧板
CN208159467U (zh) * 2018-04-25 2018-11-30 孟永升 一种链式纸钵用育苗盘
CN209345546U (zh) * 2018-12-18 2019-09-06 哈尔滨井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化麻膜打孔机插育秧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9956A (zh) * 2014-05-19 2014-08-06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水稻无土育秧方法及应用
CN104885890A (zh) * 2015-05-12 2015-09-09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机插水稻无土简易育秧方法
CN204616639U (zh) * 2015-05-12 2015-09-09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机插水稻无土育秧板
CN208159467U (zh) * 2018-04-25 2018-11-30 孟永升 一种链式纸钵用育苗盘
CN209345546U (zh) * 2018-12-18 2019-09-06 哈尔滨井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化麻膜打孔机插育秧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7631A (zh) 2020-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7851A (zh) 一种马铃薯反季节高效基质袋培方法
CN206118557U (zh) 节水育苗盘
CN209517990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家用培育装置
CN111357631B (zh) 一种机插水稻串联式水卷苗育秧方法
CN102550383A (zh) 一种蔬菜水膜育苗方法
CN110178690A (zh) 碳纳米溶胶在培育草莓中的应用、一种草莓苗培育培养基、基质以及草莓苗培育方法
CN1918971B (zh) 少籽紫茄杂交一代的制种方法
CN111869525B (zh) 一种水育稻苗的育苗方法
CN111374038B (zh) 一种机插水卷苗串联式无土简易育秧盘及育秧装置
CN105519338B (zh) 一种凤丹种子育苗方法
CN108207612A (zh) 一种高效的梨树腐烂病抗性育种方法
CN213245901U (zh) 基于藏红花培育的移栽装置
CN107996325A (zh) 一种采用漂盘育苗对高粱丝黑穗病进行防控的方法
CN114521456A (zh) 一种油菜机插苗大田机械化培育的方法
CN2875047Y (zh) 棉花无土育苗播种器
CN2912254Y (zh) 育苗盘
CN210868958U (zh) 一种适用于花卉育苗的育苗盆
CN209949978U (zh) 一种提高大钵体成坨性的育苗块及其配套的下取苗式穴盘
CN110036861B (zh) 一种甘蔗实生苗的培育方法
Nicoll et al. Timing of root dormancy and tolerance to root waterlogging in clonal Sitka spruce
CN112931106A (zh) 一种水稻钵苗壮秧的标准化培育方法
CN202514335U (zh) 一种草莓穴盘基质避雨育苗专用设施
CN111587750A (zh) 水稻大棚基质育秧方法
CN116762682A (zh) 一种机插水稻长效带肥育秧方法
CN201069937Y (zh) 棉花育苗专用的网底塑料穴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