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6150A - 一种基站检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站检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6150A
CN111356150A CN201811583137.9A CN201811583137A CN111356150A CN 111356150 A CN111356150 A CN 111356150A CN 201811583137 A CN201811583137 A CN 201811583137A CN 111356150 A CN111356150 A CN 111356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group
data
filter coefficient
sequence
coefficient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831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56150B (zh
Inventor
张文健
谢纪岭
刘恒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831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561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56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6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56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61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检测方法及系统,将接收信号中提取的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分为三个数据组,计算每个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当第一数据组与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比和方差比同时大于各自的预设门限值时;根据预设滤波系数序列进行计算获得第一滤波数据组;当第三数据组与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比和方差比同时大于各自的预设门限值时;通过相同的方式获得第三滤波数据组;组合第一滤波数据组、第二数据组和第三滤波数据组,获得第二频域前导序列;将第二频域前导序列与本地序列进行相关,获得相关结果;对相关结果进行峰值搜索,确认并删除伪峰值。本发明通过对接收信号中的频域前导序列进行处理,降低了虚警检测概率,提升了基站的检测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基站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基站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协议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组织制定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技术标准,通过引入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和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 Output,MIMO)等关键技术,提升了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和数据传输速度。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el,PRACH)是LTE系统的物理层信道之一,用于传输终端信号的前导序列。
现有的基站检测方法,无论终端是否发送了频域前导序列,基站都会在终端信号的PRACH时频位置提取频域前导序列,然后将所述频域前导序列与本地序列进行相关,根据相关结果进行峰值搜索,确认并删除伪峰值。若终端并未发送前导序列,则基站提取出的信号可能为白噪声、干扰信号或其他信道的信号,将该信号与本地序列进行相关及峰值搜索后,基站检测到了相关峰值,则认为本次检测为一次虚警检测,当虚警检测的概率超过LTE系统设置的门限,最会导致基站检测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检测方法及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白噪声、干扰信号或其他信道的信号造成的虚警检测问题,能够降低虚警检测概率,提升基站的检测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站检测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将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划分为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组和第三数据组,分别计算每个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
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第一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
若均是,则根据预设滤波系数序列计算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并将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第一滤波数据组;
判断所述第三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第三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
若均是,则根据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计算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并将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第三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第三滤波数据组;
将所述第一滤波数据组、所述第二数据组和所述第三滤波数据组进行组合,获得第二频域前导序列;
将所述第二频域前导序列与本地序列进行相关,获得相关结果;
对所述相关结果进行峰值搜索,确认并删除伪峰值。
优选的,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的获取过程,包括:
确定与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带宽相同的频域观察窗,在所述频域观察窗叠加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的旁瓣信号,生成旁瓣叠加信号;
对所述旁瓣叠加信号进行F倍过采样,获得长度为M的采样序列;
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第一个子载波对应的采样点开始,对所述采样序列进行1/F倍下采样,获得长度为N的第一滤波系数序列;
对所述第一滤波系数序列进行F倍插值,将插值后的滤波系数序列取倒数并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长度为M的第二滤波系数序列,所述第二滤波系数序列按照升序排列,其中,M=N*F,所述M、N和F均为正整数,所述第二滤波系数序列为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分为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组和第三数据组,分别计算每个数据组幅值的均值和方差,包括:
将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划分为包含L个子载波的第一数据组、包含C个子载波的第二数据组和包含R个子载波的第三数据组;
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共包含P个子载波,P=L+C+R,所述L、C、R和P均为正整数;
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数据组、所述第二数据组和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分别得到均值ML、MC和MR,以及方差VL、VC和VR
优选的,所述根据预设滤波系数序列计算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并将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第一滤波数据组,包括:
根据T3=a*ML/MC+b*VL/VC计算参数T3,其中,所述a和b为常数;
根据所述参数T3从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中提取最后的L/T3个滤波系数;
在所述L/T3个滤波系数的基础上重新插值,获得长度为L的滤波系数序列;
将所述长度为L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包含L个子载波的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包含L个子载波的第一滤波数据组。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计算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并将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数据与所述第三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第三滤波数据组,包括:
根据T4=c*MR/MC+d*VR/VC计算参数T4,其中,所述c和d为常数;所述MR为所述第三数据组的均值,所述MC为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所述VR为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方差,所述VC为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
根据所述参数T4从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中提取最后的R/T4个滤波系数;
在所述R/T4个滤波系数的基础上重新插值,获得长度为R的滤波系数序列;
将所述长度为R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包含R个子载波的第三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包含R个子载波的第三滤波数据组。
一种基站检测系统,包括:
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将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划分为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组和第三数据组,分别计算每个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将所述第一数据组和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发送至第一判断模块,将所述第三数据组和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发送至第二判断模块;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第一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将得到的第一判断结果发送至第一生成模块;
所述第一生成模块,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均为是,则根据预设滤波系数序列计算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并将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第一滤波数据组,将所述第一滤波数据组发送至数据组合模块;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三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第三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将得到的第二判断结果发送至第二生成模块;
所述第二生成模块,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均为是,则根据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计算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并将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第三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第三滤波数据组,将所述第三滤波数据组发送至所述数据组合模块;
所述数据组合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滤波数据组、所述第二数据组和所述第三滤波数据组进行组合,获得第二频域前导序列,将所述第二频域前导序列发送至数据相关模块;
所述数据相关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频域前导序列与本地序列进行相关,获得相关结果,将所述相关结果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相关结果进行峰值搜索,确认并删除伪峰值。
优选的,所述基站检测系统,还包括:
第三生成模块,用于设置与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带宽相同的频域观察窗,在所述频域观察窗叠加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的旁瓣信号,生成旁瓣叠加信号;
采样模块,用于对所述旁瓣叠加信号进行F倍过采样,获得长度为M的采样序列,以及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第一个子载波对应的采样点开始,对所述采样序列进行1/F倍下采样,获得长度为N的第一滤波系数序列;
第一插值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滤波系数序列进行F倍插值,将插值后的滤波系数序列取倒数并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长度为M的第二滤波系数序列,所述第二滤波系数序列按照升序排列,其中,M=N*F,所述M、N和F均为正整数,所述第二滤波系数序列为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
优选的,所述数据计算模块,包括:
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划分为包含L个子载波的第一数据组、包含C个子载波的第二数据组和包含R个子载波的第三数据组,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共包含P个子载波,P=L+C+R,所述L、C、R和P均为正整数;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数据组、所述第二数据组和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分别得到均值ML、MC和MR,以及方差VL、VC和VR
优选的,所述第一生成模块,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T3=a*ML/MC+b*VL/VC计算参数T3,其中,所述a和b为常数;所述ML为所述第一数据组的均值,所述MC为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所述VL为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方差,所述VC为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
第一提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数T3从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中提取最后的L/T3个滤波系数;
第二插值单元,用于在所述L/T3个滤波系数的基础上重新插值,获得长度为L的滤波系数序列;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长度为L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包含L个子载波的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包含L个子载波的第一滤波数据组。
优选的,所述第二生成模块,包括: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根据T4=c*MR/MC+d*VR/VC计算参数T4,其中,所述c和d为常数;所述MR为所述第三数据组的均值,所述MC为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所述VR为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方差,所述VC为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
第二提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数T4从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中提取最后的R/T4个滤波系数;
第三插值单元,用于在所述R/T4个滤波系数的基础上重新插值,获得长度为R的滤波系数序列;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长度为R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包含R个子载波的第三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包含R个子载波的第三滤波数据组。
经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检测方法及系统,在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将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划分为三个数据组,分别计算每个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第一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若均是,则根据预设滤波系数序列计算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并将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第一滤波数据组;判断所述第三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第三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若均是,则通过相同的方式,获得第三滤波数据组;将所述第一滤波数据组、所述第二数据组和所述第三滤波数据组进行组合,获得第二频域前导序列;将所述第二频域前导序列与本地序列进行相关,获得相关结果;对所述相关结果进行峰值搜索,确认并删除伪峰值。本发明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中的频域前导序列进行处理,降低了虚警检测概率,提升了基站的检测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站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OFDM信号叠加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PRACH频域资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优化后的第二频域前导序列的幅值图和相关功率峰值图;
图5为优化前的频域前导序列的幅值图和相关功率峰值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站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由背景技术中的内容可知,现有的基站检测方法,无论终端是否发送了频域前导序列,基站都会在终端信号的PRACH时频位置提取频域前导序列,然后将所述频域前导序列与本地序列进行相关,根据相关结果进行峰值搜索,确认并删除伪峰值。若终端并未发送前导序列,则基站提取出的信号可能为白噪声、干扰信号或其他信道的信号,将该信号与本地序列进行相关及峰值搜索后,基站检测到了相关峰值,则认为本次检测为一次虚警检测,当虚警检测的概率超过LTE系统设置的门限,最会导致基站检测性能下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检测方法及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白噪声、干扰信号或其他信道的信号造成的虚警检测问题,能够降低虚警检测概率,提升基站的检测性能。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站检测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在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将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划分为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组和第三数据组,分别计算每个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
具体的,将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划分为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组和第三数据组。
可选的,首先,将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划分为包含L个子载波的第一数据组、包含C个子载波的第二数据组和包含R个子载波的第三数据组。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共包含P个子载波,P=L+C+R,所述L、C、R和P均为正整数。
其次,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数据组、所述第二数据组和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分别得到均值ML、MC和MR,以及方差VL、VC和VR
需要说明的是,在LTE系统中,当一个终端分配的PRACH资源与相邻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资源间隔距离较小时,PUSCH或PUCCH子载波的旁瓣信号将泄露到PRACH资源上。由于PRACH的子载波间隔和PUSCH或PUCCH的子载波间隔不同,所述旁瓣信号将对PRACH信号形成干扰,因此,所述包含L个子载波的第一数据组和所述包含R个子载波的第三数据组中可能存在受到干扰的数据,而包含C个子载波的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未受到干扰,将作为参考数据。
步骤S120: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第一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若均是,则执行步骤S130。
步骤S130:根据预设滤波系数序列计算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并将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第一滤波数据组。
在具体实践中,所述步骤S120-S130如下:
判断ML/MC是否大于T1,且VL/VC是否大于T2,其中,所述T1为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T2为所述第二预设门限值,所述ML为所述第一数据组的均值,所述MC为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所述VL为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方差,所述VC为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
若ML/MC>T1,且VL/VC>T2,则根据T3=a*ML/MC+b*VL/VC计算参数T3,其中,所述a和b为常数。
根据所述参数T3从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中提取最后的L/T3个滤波系数。
在所述L/T3个滤波系数的基础上重新插值,获得长度为L的滤波系数序列。
将所述长度为L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包含L个子载波的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包含L个子载波的第一滤波数据组。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为预先获取,其获取的过程,包括: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OFDM信号叠加示意图。
首先,设置与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带宽相同的频域观察窗210,在所述频域观察窗叠加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230的旁瓣信号,生成旁瓣叠加信号220。
其次,对所述旁瓣叠加信号220进行F倍过采样,获得长度为M的采样序列。
再次,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第一个子载波对应的采样点开始,对所述采样序列进行1/F倍下采样,获得长度为N的第一滤波系数序列。
最后,对所述第一滤波系数序列进行F倍插值,将插值后的滤波系数序列取倒数并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长度为M的第二滤波系数序列。
其中,所述第二滤波系数序列按照升序排列,M=N*F,所述M、N和F均为正整数,所述第二滤波系数序列为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
具体的,以LTE系统为例,若PRACH频域资源包括6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 Block,PRB),每个PRB包括12个子载波,PRACH子载波间隔为1.25KHz,LTE子载波间隔为15KHz,则通过计算可知,所述PRACH带宽也就是频域观察窗210的带宽为6*12*15KHz=1.08MHz。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F的取值为LTE子载波间隔与PRACH子载波间隔的比值,即F=15KHz/1.25KHz=12。
此外,若频域前导序列包含P个子载波,则P+G=M,其中,G为保护间隔占用的子载波数,G为正整数。
具体的,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PRACH频域资源结构示意图,所述PRACH频域资源中包含864个PRACH子载波,其中839个子载波用来传输频域前导序列,低频13个和高频12个共25个PRACH子载波作为保护间隔。
步骤S140:判断所述第三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第三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若均是,则执行步骤S150。
步骤S150:根据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计算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并将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第三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第三滤波数据组。
在具体实践中,所述步骤S140-S150如下:
判断MR/MC是否大于T1,且VR/VC是否大于T2,其中,所述T1为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T2为所述第二预设门限值,所述MR为所述第三数据组的均值,所述MC为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所述VR为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方差,所述VC为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
若MR/MC>T1,且VR/VC>T2,则根据T4=c*MR/MC+d*VR/VC计算参数T4,其中,所述c和d为常数。
根据所述参数T4从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中提取最后的R/T4个滤波系数。
在所述R/T4个滤波系数的基础上重新插值,获得长度为R的滤波系数序列。
将所述长度为R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包含R个子载波的第三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包含R个子载波的第三滤波数据组。
步骤S160:将所述第一滤波数据组、所述第二数据组和所述第三滤波数据组进行组合,获得第二频域前导序列。
具体的,所述第一滤波数据组与所述第一数据组长度相同,所述第三滤波数据组与所述第三数据组长度相同,将所述第一滤波数据组、所述第二数据组和所述第三滤波数据组按照第一、第二、第三的顺序从左到右进行组合,得到与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长度相同的第二频域前导序列。
步骤S170:将所述第二频域前导序列与本地序列进行相关,获得相关结果。
步骤S180:对所述相关结果进行峰值搜索,确认并删除伪峰值。
如图4所示,为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按照上述步骤对第一数据组和第三数据组进行滤波优化后,得到的第二频域前导序列的幅值图,以及将所述第二频域前导序列与本地序列进行相关后,得到的相关功率峰值图。
如图5所示,为优化前的频域前导序列的幅值图和相关功率峰值图。
从图5中可以看到,频域前导序列右侧数据受到干扰,幅值增加,从而造成相关后出现明显的相关功率峰值,即伪峰值。
而从图4中可以看到,优化后得到的第二频域前导序列受到干扰的右侧数据幅值降低,相关后的相关功率峰值也大幅降低,减少了伪峰值,降低了虚警检测的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和第二频域前导序列以及后续提及的所有频域前导序列均符合LTE协议定义的频域前导序列格式,频域前导序列包括长度为TCP的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部分和长度为Tseq的序列部分,LTE协议一共定义了五种频域前导序列的格式,不同格式的参数如表1所示,其中,其中格式4仅用于TDD系统,PRACH通过参考待传输序列的帧结构和随机接入配置来选择格式。
前导格式 T<sub>CP</sub> T<sub>seq</sub>
0 3168T<sub>s</sub> 24576T<sub>s</sub>
1 21024T<sub>s</sub> 24576T<sub>s</sub>
2 6240T<sub>s</sub> 2*24576T<sub>s</sub>
3 21024T<sub>s</sub> 2*24576T<sub>s</sub>
4 448T<sub>s</sub> 4096T<sub>s</sub>
表1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站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将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划分为三个数据组,分别计算每个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第一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若均是,则根据预设滤波系数序列计算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并将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第一滤波数据组;判断所述第三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第三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若均是,则通过相同的方式,获得第三滤波数据组;将所述第一滤波数据组、所述第二数据组和所述第三滤波数据组进行组合,获得第二频域前导序列;将所述第二频域前导序列与本地序列进行相关,获得相关结果;对所述相关结果进行峰值搜索,确认并删除伪峰值。本发明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中的频域前导序列进行处理,降低了虚警检测概率,提升了基站的检测性能。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基站检测方法,图6具体公开了应用该基站检测方法的基站检测系统。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检测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
数据计算模块610,用于在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将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划分为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组和第三数据组,分别计算每个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将所述第一数据组和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发送至第一判断模块620,将所述第三数据组和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发送至第二判断模块630。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62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第一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将得到的第一判断结果发送至第一生成模块640。
所述第一生成模块640,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均为是,则根据预设滤波系数序列计算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并将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第一滤波数据组,将所述第一滤波数据组发送至数据组合模块660。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630,用于判断所述第三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第三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将得到的第二判断结果发送至第二生成模块650。
所述第二生成模块650,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均为是,则根据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计算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并将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第三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第三滤波数据组,将所述第三滤波数据组发送至所述数据组合模块660。
所述数据组合模块660,用于将所述第一滤波数据组、所述第二数据组和所述第三滤波数据组进行组合,获得第二频域前导序列,将所述第二频域前导序列发送至数据相关模块670。
所述数据相关模块670,用于将所述第二频域前导序列与本地序列进行相关,获得相关结果,将所述相关结果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680。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680,用于对所述相关结果进行峰值搜索,确认并删除伪峰值。
可选的,所述基站检测系统,还包括:
第三生成模块,用于设置与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带宽相同的频域观察窗,在所述频域观察窗叠加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的旁瓣信号,生成旁瓣叠加信号。
采样模块,用于对所述旁瓣叠加信号进行F倍过采样,获得长度为M的采样序列,以及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第一个子载波对应的采样点开始,对所述采样序列进行1/F倍下采样,获得长度为N的第一滤波系数序列。
第一插值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滤波系数序列进行F倍插值,将插值后的滤波系数序列取倒数并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长度为M的第二滤波系数序列,所述第二滤波系数序列按照升序排列,其中,M=N*F,所述M、N和F均为正整数,所述第二滤波系数序列为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
可选的,所述数据计算模块610,包括:
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划分为包含L个子载波的第一数据组、包含C个子载波的第二数据组和包含R个子载波的第三数据组,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共包含P个子载波,P=L+C+R,所述L、C、R和P均为正整数。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数据组、所述第二数据组和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分别得到均值ML、MC和MR,以及方差VL、VC和VR
可选的,所述第一生成模块640,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T3=a*ML/MC+b*VL/VC计算参数T3,其中,所述a和b为常数;所述ML为所述第一数据组的均值,所述MC为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所述VL为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方差,所述VC为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
第一提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数T3从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中提取最后的L/T3个滤波系数。
第二插值单元,用于在所述L/T3个滤波系数的基础上重新插值,获得长度为L的滤波系数序列。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长度为L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包含L个子载波的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包含L个子载波的第一滤波数据组。
可选的,所述第二生成模块650,包括: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根据T4=c*MR/MC+d*VR/VC计算参数T4,其中,所述c和d为常数;所述MR为所述第三数据组的均值,所述MC为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所述VR为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方差,所述VC为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
第二提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数T4从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中提取最后的R/T4个滤波系数。
第三插值单元,用于在所述R/T4个滤波系数的基础上重新插值,获得长度为R的滤波系数序列。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长度为R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包含R个子载波的第三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包含R个子载波的第三滤波数据组。
以上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站检测系统中的数据计算模块610、第一判断模块620、第二判断模块630、第一生成模块640、第二生成模块650、数据组合模块660、数据相关模块670和数据处理模块680的具体执行过程以及执行原理可参见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基站检测方法中与所述数据计算模块610、第一判断模块620、第二判断模块630、第一生成模块640、第二生成模块650、数据组合模块660、数据相关模块670和数据处理模块680相对应的部分,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检测系统,通过数据计算模块将接收信号中提取的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分为三个数据组,计算每个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通过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出当第一数据组与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比和方差比同时大于各自的预设门限值时;第一生成模块根据预设滤波系数序列进行计算获得第一滤波数据组;当第三数据组与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比和方差比同时大于各自的预设门限值时;通过第二判断模块和第二生成模块以相同的方式获得第三滤波数据组;再通过数据组合模块组合第一滤波数据组、第二数据组和第三滤波数据组,获得第二频域前导序列;通过数据相关模块将第二频域前导序列与本地序列进行相关,获得相关结果;最后由数据处理模块对相关结果进行峰值搜索,确认并删除伪峰值。本发明通过对接收信号中的频域前导序列进行处理,降低了虚警检测概率,提升了基站的检测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站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将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划分为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组和第三数据组,分别计算每个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
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第一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
若均是,则根据预设滤波系数序列计算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并将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第一滤波数据组;
判断所述第三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第三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
若均是,则根据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计算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并将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第三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第三滤波数据组;
将所述第一滤波数据组、所述第二数据组和所述第三滤波数据组进行组合,获得第二频域前导序列;
将所述第二频域前导序列与本地序列进行相关,获得相关结果;
对所述相关结果进行峰值搜索,确认并删除伪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的获取过程,包括:
确定与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带宽相同的频域观察窗,在所述频域观察窗叠加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的旁瓣信号,生成旁瓣叠加信号;
对所述旁瓣叠加信号进行F倍过采样,获得长度为M的采样序列;
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第一个子载波对应的采样点开始,对所述采样序列进行1/F倍下采样,获得长度为N的第一滤波系数序列;
对所述第一滤波系数序列进行F倍插值,将插值后的滤波系数序列取倒数并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长度为M的第二滤波系数序列,所述第二滤波系数序列按照升序排列,其中,M=N*F,所述M、N和F均为正整数,所述第二滤波系数序列为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分为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组和第三数据组,分别计算每个数据组幅值的均值和方差,包括:
将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划分为包含L个子载波的第一数据组、包含C个子载波的第二数据组和包含R个子载波的第三数据组;
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共包含P个子载波,P=L+C+R,所述L、C、R和P均为正整数;
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数据组、所述第二数据组和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分别得到均值ML、MC和MR,以及方差VL、VC和VR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滤波系数序列计算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并将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第一滤波数据组,包括:
根据T3=a*ML/MC+b*VL/VC计算参数T3,其中,所述a和b为常数;
根据所述参数T3从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中提取最后的L/T3个滤波系数;
在所述L/T3个滤波系数的基础上重新插值,获得长度为L的滤波系数序列;
将所述长度为L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包含L个子载波的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包含L个子载波的第一滤波数据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计算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并将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数据与所述第三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第三滤波数据组,包括:
根据T4=c*MR/MC+d*VR/VC计算参数T4,其中,所述c和d为常数;所述MR为所述第三数据组的均值,所述MC为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所述VR为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方差,所述VC为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
根据所述参数T4从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中提取最后的R/T4个滤波系数;
在所述R/T4个滤波系数的基础上重新插值,获得长度为R的滤波系数序列;
将所述长度为R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包含R个子载波的第三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包含R个子载波的第三滤波数据组。
6.一种基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将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划分为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组和第三数据组,分别计算每个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将所述第一数据组和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发送至第一判断模块,将所述第三数据组和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发送至第二判断模块;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第一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将得到的第一判断结果发送至第一生成模块;
所述第一生成模块,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均为是,则根据预设滤波系数序列计算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并将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第一滤波数据组,将所述第一滤波数据组发送至数据组合模块;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三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第三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将得到的第二判断结果发送至第二生成模块;
所述第二生成模块,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均为是,则根据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计算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并将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第三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第三滤波数据组,将所述第三滤波数据组发送至所述数据组合模块;
所述数据组合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滤波数据组、所述第二数据组和所述第三滤波数据组进行组合,获得第二频域前导序列,将所述第二频域前导序列发送至数据相关模块;
所述数据相关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频域前导序列与本地序列进行相关,获得相关结果,将所述相关结果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相关结果进行峰值搜索,确认并删除伪峰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检测系统,还包括:
第三生成模块,用于设置与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带宽相同的频域观察窗,在所述频域观察窗叠加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的旁瓣信号,生成旁瓣叠加信号;
采样模块,用于对所述旁瓣叠加信号进行F倍过采样,获得长度为M的采样序列,以及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第一个子载波对应的采样点开始,对所述采样序列进行1/F倍下采样,获得长度为N的第一滤波系数序列;
第一插值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滤波系数序列进行F倍插值,将插值后的滤波系数序列取倒数并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长度为M的第二滤波系数序列,所述第二滤波系数序列按照升序排列,其中,M=N*F,所述M、N和F均为正整数,所述第二滤波系数序列为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计算模块,包括:
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划分为包含L个子载波的第一数据组、包含C个子载波的第二数据组和包含R个子载波的第三数据组,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前导序列共包含P个子载波,P=L+C+R,所述L、C、R和P均为正整数;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数据组、所述第二数据组和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数据幅值的均值和方差,分别得到均值ML、MC和MR,以及方差VL、VC和VR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成模块,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T3=a*ML/MC+b*VL/VC计算参数T3,其中,所述a和b为常数;所述ML为所述第一数据组的均值,所述MC为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所述VL为所述第一数据组的方差,所述VC为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
第一提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数T3从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中提取最后的L/T3个滤波系数;
第二插值单元,用于在所述L/T3个滤波系数的基础上重新插值,获得长度为L的滤波系数序列;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长度为L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包含L个子载波的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包含L个子载波的第一滤波数据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生成模块,包括: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根据T4=c*MR/MC+d*VR/VC计算参数T4,其中,所述c和d为常数;所述MR为所述第三数据组的均值,所述MC为所述第二数据组的均值,所述VR为所述第三数据组的方差,所述VC为所述第二数据组的方差;
第二提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数T4从所述预设滤波系数序列中提取最后的R/T4个滤波系数;
第三插值单元,用于在所述R/T4个滤波系数的基础上重新插值,获得长度为R的滤波系数序列;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长度为R的滤波系数序列中的滤波系数与所述包含R个子载波的第三数据组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相乘,获得包含R个子载波的第三滤波数据组。
CN201811583137.9A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基站检测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3561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3137.9A CN111356150B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基站检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3137.9A CN111356150B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基站检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6150A true CN111356150A (zh) 2020-06-30
CN111356150B CN111356150B (zh) 2023-08-11

Family

ID=71196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83137.9A Active CN111356150B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基站检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5615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82699A2 (en) * 1998-06-08 2004-1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urst structure for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and synchronisation of bursts, symbols and frequency
WO2011003263A1 (zh) * 2009-07-06 2011-0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随机接入过程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US7920599B1 (en) * 2010-02-03 2011-04-05 Anna Universit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ynchroniz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data packets
CN102752876A (zh) * 2012-07-19 2012-10-24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te系统的随机接入方法与装置
US20150139098A1 (en) * 2012-05-14 2015-05-21 Telefonaktiebolget L M Ericsson (Publ)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Betwee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a Network Node
CN105099966A (zh) * 2014-05-13 2015-11-25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rach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357580A (zh) * 2015-07-15 2017-01-25 塔塔顾问服务有限公司 在长期演进通信系统中检测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82699A2 (en) * 1998-06-08 2004-1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urst structure for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and synchronisation of bursts, symbols and frequency
WO2011003263A1 (zh) * 2009-07-06 2011-0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随机接入过程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US7920599B1 (en) * 2010-02-03 2011-04-05 Anna Universit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ynchroniz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data packets
US20150139098A1 (en) * 2012-05-14 2015-05-21 Telefonaktiebolget L M Ericsson (Publ)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Betwee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a Network Node
CN102752876A (zh) * 2012-07-19 2012-10-24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te系统的随机接入方法与装置
CN105099966A (zh) * 2014-05-13 2015-11-25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rach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357580A (zh) * 2015-07-15 2017-01-25 塔塔顾问服务有限公司 在长期演进通信系统中检测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6150B (zh) 202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96897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 내에서 랜덤 액세스 채널에 주파수 대역을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장치와, 그의 랜덤 액세스 채널 상에서의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2248486B1 (ko) 수신 신호의 주파수 오프셋을 추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5109724B2 (ja) パターン検出回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基地局並びに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パターン検出方法
EP2439973A1 (en)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random access process
WO2009155882A1 (zh) 一种随机接入前导的检测方法
US1017794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and correcting phase erro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60048341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간 간섭 감지 방법 및 장치
Zeng et al. A novel OFDMA ranging method exploiting multiuser diversity
CN101132189A (zh) 保护区间长度的检测方法与系统
CN108307408B (zh) 识别干扰引起虚检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11988246B (zh) 一种广播信道解调参考信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JP2009081535A (ja) 通信装置及び希望波伝送路特性算出方法
CN103297998B (zh) 用于检测接收信号中前导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94678B (zh) 用于信道估计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KR101350063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채널의 간섭 최소화를 위한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srs 수신기
CN111356150B (zh) 一种基站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1107562B (zh) 一种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US20140376667A1 (en) Frequency-Domain Carrier Blanking For Multi-Carrier Systems
CN108605028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估计和校正相位误差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132798A1 (zh) 一种基站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4697180B (zh) 一种应用于下一代物联网通信系统的上行随机接入信号同步检测方法
CN103856419A (zh) 对至eNB的上行信道进行信道估计的方法与设备
KR20120071920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초기 레인징 신호 처리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8736919B (zh) 一种噪声功率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8574956B (zh) 一种特征序列的优选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