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45019B - 一种环境光检测的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境光检测的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45019B
CN111345019B CN201880072800.0A CN201880072800A CN111345019B CN 111345019 B CN111345019 B CN 111345019B CN 201880072800 A CN201880072800 A CN 201880072800A CN 111345019 B CN111345019 B CN 1113450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terminal
brightness
brightness valu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28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45019A (zh
Inventor
王举友
李辰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911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234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45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5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45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5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0Intensity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2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visibility of characters on d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1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for transform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into image signals
    • H04N25/11Arrangement of colour filter arrays [CFA]; Filter mosaics
    • H04N25/13Arrangement of colour filter arrays [CFA]; Filter mosa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lter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57Control of contrast or brightnes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 G09G2360/14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the light being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1/00Electronic components, circuits, software, systems or apparatus used in telephone systems
    • H04M2201/38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环境光检测的方法及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有利于节省手机头部空间,有利于提高手机的屏占比,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该方法应用于包含摄像头和显示屏的终端中,该摄像头包含至少两个区域,每个区域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像素,该方法包括:终端获取每个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其中,每个第一像素对应一个第一亮度值;终端根据每个区域中包含的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每个区域的第二亮度值,每个区域对应一个第二亮度值;终端根据所有的第二亮度值获取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值;终端根据环境光的亮度值调节显示屏的亮度。

Description

一种环境光检测的方法及终端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4月4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810302048.6、发明名称为“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终端”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光检测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用户在使用手机时,周围环境不可避免会存在比如自然光,灯光等等这些光源,这些光源形成了手机的环境光,会影响手机屏幕的显示效果。
通常,手机通过在显示屏下方安装环境光传感器,并由环境光传感器来完成对环境光的检测,再由手机根据检测结果对显示屏的亮度进行调节,以提升用户视觉体验。在这种检测方法中,由于环境光传感器需要透过显示屏接收环境光,所以,显示屏中覆盖环境光传感器的部分不能用于显示画面。因此,环境光传感器一般都是安装在手机头部位置,且显示屏中覆盖环境光传感器的部分不用于显示画面,由此影响了手机的屏占比(屏幕面积与整机面积的比例),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境光检测方法及终端,可以节省手机头部空间,有利于提高手机的屏占比,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应用于包含摄像头和显示屏的终端中,摄像头包含至少两个区域,每个区域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像素,该方法具体包括:
终端获取每个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其中,每个第一像素对应一个第一亮度值;终端根据每个区域中包含的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每个区域的第二亮度值,每个区域对应一个第二亮度值;终端根据所有的第二亮度值获取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值;终端根据环境光的亮度值调节显示屏的亮度。
其中,第一像素为终端预先设置用于进行环境光检测的像素。在终端开启自动调节显示屏的显示亮度的功能时,终端激活第一像素,使得第一像素处于工作状态。这些第一像素用于检测当前光照的亮度值,并将各个像素检测到的第一亮度值存储到寄存器(例如:每个预设像素第一像素可对应一个寄存器)中。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摄像头的光学特性可知,镜头的进光分布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摄像头的不同区域对光线的衰减也是不同的。因此,分区域的对摄像头采集的光进行亮度检测,并对检测得到的各个区域的亮度值进行不同程度的补偿,有利于提升检测得到的亮度值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划分的区域不是物理上的将不同区域的像素分离开,而是对多sensor包含的多个像素进行分组,分组的原则是把相邻的一些像素分为一组,这一组内的像素相当于在一个区域内。并且这里的划分区域是预先设置好的。
由此,手机可不再需要安装环境光传感器,为手机头部空间节省了一个器件的位置,有利于提高手机屏占比,提升用户体验。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摄像头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像素,方法还包括:
终端接收到用于启动相机的操作;响应该操作,终端激活至少一个第二像素。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中包含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第二像素是未被指定用于环境光检测的像素。终端使用摄像头中所有的像素,包括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用于实现照相功能的。故在终端开启照相功能时,终端控制所有的第一像素和所有的第二像素处于激活状态,可以进行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头的拍照功能和通过摄像头进行环境光检测的功能是两个独立的功能,并不相互影响。在终端开启自动调节环境光的功能后,在终端开机且亮屏的过程中,可以一直通过摄像头进行环境光检测,并且不受摄像头是否进行拍照的影响。在进行环境光检测的过程中,摄像头能够执行拍照。并且,在摄像头拍照的过程中,也能够通过摄像头来进行环境光强度的检测。摄像头的拍照功能和环境光检测功能分别对应的寄存器可以分开设置,并且这两个功能对应的集成电路总线(Inter-IntegratedCircuit,IIC)也可以分开设置,由此可以实现这两个功能的独立实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自动调节显示屏的显示亮度的功能被开启,且相机未被启动,则每个第一像素处于激活状态,每个第二像素处于未激活状态;若相机被启动,则每个第一像素和每个第二像素均处于激活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开启自动调节显示屏的显示亮度的功能,且未开启照相功能,则第一像素是处于激活状态,而第二像素处于未激活状态。在终端开启自动调节显示屏的显示亮度的功能的情况下,再开启相机功能时,则终端激活所有的第二像素(由于第一像素在开启自动调节显示屏的显示亮度的功能时,已经激活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根据所有的第二亮度值获取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值包括:终端将所有的第二亮度值中的最大值作为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区域内的所有第一像素包括K1个红光像素、K2个绿光像素和K3个蓝光像素;第一区域为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意一个;在终端根据每个区域中包含的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每个区域的第二亮度值的过程中,终端对每个区域执行以下操作:终端根据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1个红光像素的K1个第一亮度值获取红光的第三亮度值,K1个红光像素对应1个红光的第三亮度值;终端根据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2个绿光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绿光的第三亮度值,K2个绿光像素对应1个绿光的第三亮度值;终端根据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3个蓝光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蓝光的第三亮度值,K3个蓝光像素对应1个蓝光的第三亮度值;终端根据红光的第三亮度值、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和蓝光的第三亮度值确定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
其中,K1、K2和K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根据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1个红光像素的K1个第一亮度值获取红光的第三亮度值包括:终端将K1个第一亮度值的平均值或K1个第一亮度值中的最大值确定为红光的第三亮度值;终端根据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2个绿光像素的K2个第一亮度值获取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包括:终端将K2个第一亮度值的平均值或K2个第一亮度值中的最大值确定为绿光的第三亮度值;终端根据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3个蓝光像素的K3个第一亮度值获取蓝光的第三亮度值包括:终端将K3个第一亮度值的平均值或K3个第一亮度值中的最大值确定为蓝光的第三亮度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根据红光的第三亮度值、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和蓝光的第三亮度值确定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包括:终端获取红光的第三亮度值、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和蓝光的第三亮度值的加权平均值;终端将加权平均值作为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
示例性的,由于相同的亮度值在不同色温下,给用户带来的视觉体验不同。因此,可以根据色温对R光、G光和B光的亮度值添加不同的权重,然后根据权重将R光、G光和B光的亮度值相加得到该区域的亮度值,最后得到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值。
示例性的,由于不同的光源包含的R光、G光和B光的成分不同,因此,也可以根据不同光源的特性对R光、G光和B光的亮度值添加不同的权重,然后根据权重将R光、G光和B光的亮度值相加得到该区域的亮度值,最后得到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根据红光的第三亮度值、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和蓝的第三亮度值确定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包括:终端获取红光的第三亮度值、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和蓝光的第三亮度值的加权平均值;终端根据第一区域的位置,对加权平均值进行补偿得到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终端根据每个区域中包含的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每个区域的第二亮度值的过程中,终端对每个区域执行以下操作:
终端将第一平均值作为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第一平均值为第一区域中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的平均值;其中,第一区域为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意一个。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终端根据每个区域中包含的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每个区域的第二亮度值的过程中,终端对每个区域执行以下操作:终端根据第一区域的位置,对第一平均值进行补偿得到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第一平均值为第一区域中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的平均值;其中,第一区域为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意一个。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区域距离摄像头的中心位置越近,则对加权平均值或第一平均值的补偿越小;若第一区域距离摄像头的中心位置越远,则对加权平均值或第一平均值的补偿越大。
第二方面,一种终端,包含摄像头、处理器和显示屏,摄像头包含至少两个区域,每个区域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像素,摄像头,用于获取每个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其中,每个第一像素对应一个第一亮度值;处理器,用于根据每个区域中包含的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每个区域的第二亮度值,每个区域对应一个第二亮度值;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有的第二亮度值获取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值;处理器,还用于根据环境光的亮度值调节显示屏的亮度。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摄像头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像素;处理器,还用于接收到用于启动相机的操作;摄像头,还用于响应操作,激活至少一个第二像素。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终端获取每个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之前,摄像头,还用于控制终端中每个第一像素处于激活状态。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终端获取每个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之前,处理器,还用于开启自动调节显示屏的显示亮度的功能;响应开启,摄像头,还用于控制终端中每个第一像素处于激活状态。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自动调节显示屏的显示亮度的功能被开启,且相机未被启动,则每个第一像素处于激活状态,每个第二像素处于未激活状态;若相机被启动,则每个第一像素和每个第二像素均处于激活状态。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根据所有的第二亮度值获取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值时,处理器具体用于将所有的第二亮度值中的最大值作为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区域内的所有第一像素包括K1个红光像素、K2个绿光像素和K3个蓝光像素;第一区域为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意一个;在处理器根据每个区域中包含的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每个区域的第二亮度值的过程中,处理器对每个区域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1个红光像素的K1个第一亮度值获取红光的第三亮度值,K1个红光像素对应1个红光的第三亮度值;根据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2个绿光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绿光的第三亮度值,K2个绿光像素对应1个绿光的第三亮度值;根据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3个蓝光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蓝光的第三亮度值,K3个蓝光像素对应1个蓝光的第三亮度值;根据红光的第三亮度值、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和蓝光的第三亮度值确定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根据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1个红光像素的K1个第一亮度值获取红光的第三亮度值时,处理器具体用于将K1个第一亮度值的平均值或K1个第一亮度值中的最大值确定为红光的第三亮度值;在根据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2个绿光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绿光的第三亮度值时,处理器具体用于将K2个第一亮度值的平均值或K2个第一亮度值中的最大值确定为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在根据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3个蓝光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蓝光的第三亮度值时,处理器具体用于将K3个第一亮度值的平均值或K3个第一亮度值中的最大值确定为蓝光的第三亮度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根据红光的第三亮度值、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和蓝光的第三亮度值确定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时,处理器具体用于获取红光的第三亮度值、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和蓝光的第三亮度值的加权平均值;处理器,还用于将加权平均值作为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根据红光的第三亮度值、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和蓝光的第三亮度值确定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时,处理器具体用于获取红光的第三亮度值、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和蓝光的第三亮度值的加权平均值;根据第一区域的位置,对加权平均值进行补偿得到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处理器根据每个区域中包含的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每个区域的第二亮度值的过程中,处理器对每个区域执行以下操作:
将第一平均值作为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第一平均值为第一区域中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的平均值;其中,第一区域为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意一个。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处理器根据每个区域中包含的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每个区域的第二亮度值的过程中,处理器对每个区域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第一区域的位置,对第一平均值进行补偿得到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第一平均值为第一区域中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的平均值;其中,第一区域为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意一个。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区域距离摄像头的中心位置越近,则对加权平均值或第一平均值的补偿越小;若第一区域距离摄像头的中心位置越远,则对加权平均值或第一平均值的补偿越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为传感器集线器sensor hub、应用处理器中的任一项。
第三方面、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触摸屏,存储器、触摸屏与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从存储器中读取计算机指令,以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的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摄像头传感器的划分区域的示意图一;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摄像头传感器的划分区域的示意图二;
图3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摄像头传感器的划分区域的示意图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摄像头中不同区域的补偿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境光检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考虑到采用环境光传感器进行环境光检测,环境光传感器在手机头部位置占据空间,进而影响手机屏占比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利用摄像头来进行环境光检测的方法。这样,手机可不再需要安装环境光传感器,为手机头部空间节省了一个器件的位置,有利于提高手机屏占比,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运用于具有显示屏和摄像头的终端中。该终端可以利用摄像头进行环境光检测,并根据环境光检测的结果对显示屏的亮度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摄像头检测到的环境光的结果,对与该摄像头位于同一侧的显示屏进行亮度调节。例如:用前置摄像头检测的结果,调节手机正面的显示屏的亮度。在某些场景下,例如:手机正面和手机背面的环境光亮度差距不大时,也可以用手机的后置摄像头检测的结果,调节手机正面的显示屏的亮度。或者,如果手机的背面也有显示屏,则可以根据后置摄像头的检测结果,调节手机背面的显示屏的亮度。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本申请中的终端可以为可以安装应用程序并显示应用程序图标的手机(如图1所示的手机100)、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手表、上网本、可穿戴电子设备、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等,本申请对该终端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
如图1所示,以手机100作为上述终端举例,手机100具体可以包括:处理器101、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02、存储器103、触摸屏104、蓝牙装置105、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06、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装置107、定位装置108、音频电路109、外设接口110以及电源装置111等部件。这些部件可通过一根或多根通信总线或信号线(图1中未示出)进行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硬件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手机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对手机100的各个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处理器101是手机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手机10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3内的应用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3内的数据,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01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应用处理器。
射频电路102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射频电路102可以将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101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电路102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码分多址、宽带码分多址、长期演进、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等。
存储器103用于存储应用程序以及数据,处理器1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3的应用程序以及数据,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03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以及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存储数据区可以存储根据使用手机100时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此外,存储器103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还可以包括非易失存储器,例如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等。存储器103可以存储各种操作系统,例如,苹果公司所开发的
Figure GDA0002484966930000061
操作系统,谷歌公司所开发的
Figure GDA0002484966930000062
操作系统等。上述存储器103可以是独立的,通过上述通信总线与处理器101相连接;存储器103也可以和处理器101集成在一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03包括存储器件207。
触摸屏104具体可以包括触控板104-1和显示器104-2。
其中,触控板104-1可采集手机100的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事件(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控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在触控板104-1上或在触控板104-1附近的操作),并将采集到的触摸信息发送给其他器件(例如处理器101)。其中,用户在触控板104-1附近的触摸事件可以称之为悬浮触控;悬浮触控可以是指,用户无需为了选择、移动或拖动目标(例如图标等)而直接接触触控板,而只需用户位于设备附近以便执行所想要的功能。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来实现触控板104-1。
显示器(也称为显示屏)104-2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100的各种菜单。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器104-2。触控板104-1可以覆盖在显示器104-2之上,当触控板104-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事件后,传送给处理器101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01可以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器104-2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中,触控板104-1与显示屏104-2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板104-1与显示屏104-2集成而实现手机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可以理解的是,触摸屏104是由多层的材料堆叠而成,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详述。另外,触控板104-1可以以全面板的形式配置在手机100的正面,显示屏104-2也可以以全面板的形式配置在手机100的正面,这样在手机的正面就能够实现无边框的结构,例如全面屏手机。
另外,手机100还可以具有指纹识别功能。例如,可以在手机100的背面(例如后置摄像头的下方)配置指纹识别器112,或者在手机100的正面(例如触摸屏104的下方)配置指纹识别器112。又例如,可以在触摸屏104中配置指纹采集器件112来实现指纹识别功能,即指纹采集器件112可以与触摸屏104集成在一起来实现手机100的指纹识别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该指纹采集器件112配置在触摸屏104中,可以是触摸屏104的一部分,也可以以其他方式配置在触摸屏104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指纹采集器件112的主要部件是指纹传感器,该指纹传感器可以采用任何类型的感测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光学式、电容式、压电式或超声波传感技术等。
手机100还可以包括蓝牙装置105,用于实现手机100与其他短距离的设备(例如手机、智能手表等)之间的数据交换。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蓝牙装置可以是集成电路或者蓝牙芯片等。
手机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6,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接近传感器,其中,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器的电源。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1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WI-FI装置107,用于为手机100提供遵循WI-FI相关标准协议的网络接入,手机100可以通过WI-FI装置107接入到WI-FI接入点,进而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WI-FI装置107也可以作为WI-FI无线接入点,可以为其他设备提供WI-FI网络接入。
定位装置108,用于为手机100提供地理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该定位装置108具体可以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俄罗斯GLONASS等定位系统的接收器。定位装置108在接收到上述定位系统发送的地理位置后,将该信息发送给处理器101进行处理,或者发送给存储器103进行保存。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装置108还可以是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Assisted Global PositioningSystem,AGPS)的接收器,AGPS系统通过作为辅助服务器来协助定位装置108完成测距和定位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辅助定位服务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设备例如手机100的定位装置108(即GPS接收器)通信而提供定位协助。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装置108也可以是基于WI-FI接入点的定位技术。由于每一个WI-FI接入点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MediaAccess Control,MAC)地址,设备在开启WI-FI的情况下即可扫描并收集周围的WI-FI接入点的广播信号,因此可以获取到WI-FI接入点广播出来的MAC地址;设备将这些能够标示WI-FI接入点的数据(例如MAC地址)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发送给位置服务器,由位置服务器检索出每一个WI-FI接入点的地理位置,并结合WI-FI广播信号的强弱程度,计算出该设备的地理位置并发送到该设备的定位装置108中。
音频电路109、扬声器113、麦克风114可提供用户与手机1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09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13,由扬声器113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114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09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102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03以便进一步处理。
外设接口110,用于为外部的输入/输出设备(例如键盘、鼠标、外接显示器、外部存储器、用户识别模块卡等)提供各种接口。例如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与鼠标连接,通过用户识别模块卡卡槽上的金属触点与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用户识别模块卡(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进行连接。外设接口110可以被用来将上述外部的输入/输出外围设备耦接到处理器101和存储器103。
手机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装置111(比如电池和电源管理芯片),电池可以通过电源管理芯片与处理器1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装置111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手机1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摄像头115。具体的,手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为前置摄像头,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后置摄像头,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为前置摄像头和一个或多个后置摄像头。摄像头115的具体结构可参考下文对图2的描述,在此不重复赘述。
尽管图1未示出,手机100还可以包括闪光灯、微型投影装置、近场通信(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装置等,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实施例中的方法均可以在具有上述硬件结构的手机100中实现。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境光检测方法,先对终端中的摄像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简单介绍。
如图2所示,为手机100中一种摄像头115的结构示意图。通常,摄像头主要包括镜头(lens)201、分色滤光片(infrared cut,IR cut)202、传感器集成电路(Sensor IC)203和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芯片204。需要说明的是,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的Sensor IC和DSP集成在一块芯片中,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其中,镜头201是透镜结构,一般由一片或多片透镜组成,决定着传感器的采光率。一般而言,透镜包括塑料透镜(PLASTIC)或玻璃透镜(GLASS)。常用的镜头结构有:1P、2P、1G1P、1G3P、2G2P、4G等。
分色滤光片202用于对透过镜头201进入的光线进行分色。目前分色滤光片有两种分色方法:RGB(Red Green Blue)原色分色法(即三原色分色法)和CMYK(Cyan MagentaYellow Key-Plate)补色分色法。由于自然界的任何光色都可以由R、G和B三种光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分色滤光片202将自然界的光分解为R、G和B三种单色光。
传感器集成电路203,包含传感器(sensor),也可称为图像传感器、摄像头传感器、或感光传感器。sensor是一种半导体芯片,其表面包含有多个感光元件,例如光敏二极管。感光元件接收被滤光片滤光之后的单色光线,然后产生相应的电荷。也就是说,sensor将从镜头201传导过来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内部的模数(Analog to Digital,AD)转换,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此时数字信号的数据称为原始数据(raw data)。其中,每个感光元件只能感光单色光,如R光、或者B光、或者G光。
需要说明的是,摄像头包括多个像素(pixel)。其中,每个像素可以包括一个所述的感光元件。或者,所述每个像素包括一个感光元件、以及该感光元件对应的一个滤光片。或者,所述每个像素除了包括一个感光元件以及该感光元件对应的一个滤光片之外,还可以包括其它相关的部件。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204用于将从sensor获取raw data,并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视频输出设备中的处理器,最终通过视频输出设备进行图像显示。数字信号处理芯片204还用于在将数据发送给处理器后刷新sensor,便于sensor获取下一组rawdata。
其中,数据信号处理芯片204包括有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具体用于将获取到的raw data转化显示支持的格式,例如YUV格式,或RGB格式。数据信号处理芯片204还包括摄像头接口(camera interface,CAMIF),具体用于将ISP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手机处理器。
摄像头的工作原理可以为:手机外部的光线穿过透镜201后,经过分色滤光片202的滤波后照射到sensor面上。sensor将接收到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内部的AD转换为数字信号,得到raw data。如果sensor没有集成DSP,则将raw data传输到手机中的处理器,此时的数据格式是RAW DATA。如果sensor集成了DSP,则将得到的raw data经过一系列处理,输出YUV或者RGB格式的数据。最后会由手机中的处理器送到视频输出设备(例如:framebuffer)中进行图像显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根据前置摄像头检测的环境光的亮度值来调节显示屏的亮度为例进行说明。
将终端中的前置摄像头的sensor包含的多个像素划分为N个区域,N为大于1的整数。分别获取各个区域的亮度值,根据各个区域的亮度值确定环境光的亮度值。再根据确定的环境光的亮度值来调节显示屏的亮度。
其中,N个区域的划分方法可以是均分,即各个区域的面积大小相同,也可以是根据透镜的光学特性进行划分,本申请实施例对划分的原则和以及划分后各个区域中的像素的数量不做限定。例如:如图3a所示,sensor中的像素被均分为9个区域,这9个区域的大小相同,其中各个区域包含的像素数量相等。如图3b所示,sensor中的像素被分为12个区域,这12个区域的大小不同,其中各个区域包含的像素的数量不等。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划分区域不是物理上将不同区域的像素分离开,而是相当于对多个像素进行分组,分组的原则是把相邻的一些像素分为一组,这一组内的像素相当于在一个区域内。并且这里的划分区域或分组是预先设置好的。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摄像头的光学特性可知,镜头的进光分布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摄像头的不同区域对光线的衰减也是不同的。因此,分区域的对摄像头采集的光进行亮度检测,并对检测得到的各个区域的亮度值进行不同程度的补偿,有利于提升检测得到的亮度值的准确性。
示例性的,可以按照预设的补偿规则对各个区域的亮度值进行补偿,从补偿后的各个区域的亮度值中确定数值最大的为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值。
其中,预设的补偿规则可以是:对位于摄像头的中心位置的区域检测得到的亮度值补偿为零或补偿很小,对于距离中心位置越远的区域检测得到亮度值补偿越高。其中,某个区域距离中心位置的距离可以采用该区域中心距离中心位置的距离。如图5所示,假设A点为中心位置,以A点为中心且半径为r1的圆形区域(区域1)可以认为是中心区域,可以不进行补偿,或补偿数值很小(小于后面的P1)。在距离A点半径大于r1且小于r2的区域(区域2)的补偿的数值为P1,在距离A点半径大于r2且小于r3的区域(区域3)的补偿的数值为P2。其中,r1<r2<r3,P1<P2。
可选的,可以预先测试摄像头中心位置和视场角(field of view,FOV)边缘位置的亮度值,得到两个亮度值的差值或比例,将这两个亮度值的差值或比例作为补偿的依据。例如:在固定位置固定亮度的光源照射下,读取摄像头的中心位置的亮度值为Q1lux(照明单位),读取摄像头FOV边缘位置的亮度值为Q2lux。可以根据摄像头的光学特性或光源的特征等因素,确定Q1和Q2的差值(△Q),或者Q1和Q2的比值作为补偿的依据。假设以Q1和Q2的差值(△Q)作为补偿的依据。那么,在终端进行环境光检测时,实际测得的中心位置的亮度值为Q3lux,实际测得FOV边缘位置的亮度值为Q4lux。那么,对实际测得的Q3可不进行补偿,即确定该摄像头中心位置当前的亮度值为Q3lux。对实际测得的Q4进行补偿,例如可以是(Q4+△Q)lux,即确定该摄像头FOV边缘位置当前的亮度值为(Q4+△Q)lux。
可选的,在对sensor进行分区后,也可以根据各个区域接收到光信号的情况,对光源进行辨识,进而采用不同的补偿规则或者显示屏亮度的调节策略。例如:若在sensor的所有区域中只有一个或者相邻几个区域的亮度值较大,那么可以确定该光源为点光源。可以对在摄像头FOV范围的边缘处测到的亮度值进行较高的补偿。若在sensor的所有区域中有几个不相邻的区域的亮度值较大,那么可以确定该光源为多点光源。在对sensor测到的亮度值可以根据多个光源的分布进行梯度的补偿,具体补偿方法不做限定。若在sensor的所有区域中各个区域的亮度值变化较大,而具有一定规律,那么可以确定为终端处于运动状态中,可以不调节显示屏的亮度。
可选的,根据摄像头的光学特性可知,当光源位于摄像头的FOV范围内,摄像头检测得到的环境光的亮度值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而当光源位于摄像头的FOV范围外,摄像头检测得到的环境光的亮度值将出现断崖式下降。为此,可以增大摄像头的FOV范围,以提升终端确定的环境光亮度值的准确性。
可选的,针对这N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可以通过该区域内的M个像素的亮度值来获取该区域的亮度值,例如:读取该区域中M个像素的亮度值,再根据这M个像素的亮度值确定该区域的亮度值。示例的,可以对这M个像素的亮度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该区域的亮度值。其中,该区域包括的像素的数量大于或等于M。
其中,M可以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在一个区域中,读取的M个像素的亮度值可以包含至少一个R光的值、至少一个G光的值、以及至少一个B光的值。这样,在计算该区域的亮度值时,可以根据情况对R光、G光和B光的亮度值添加不同的权重并相加,进而得到该区域的亮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中每个区域内都包含多个第一像素和多个第二像素。其中,第一像素为终端指定用于检测环境光的像素,这里的读取每个区域内的M个像素就是M个第一像素。第二像素则是未被指定用于环境光检测的像素。终端使用所有的像素,包括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用于照相功能。
在终端开启自动调节显示屏的显示亮度的功能时,终端需要进行环境光检测。那么,终端中所有的第一像素都是处于激活状态的,即能够工作的状态。在终端开启照相功能时,所有的第一像素和所有的第二像素都处于激活状态。在终端开启自动调节显示屏的显示亮度的功能,且未开启照相功能,则第一像素是处于激活状态,而第二像素处于未激活状态。在终端开启自动调节显示屏的显示亮度的功能的情况下,再开启相机功能时,终端激活所有的第二像素(由于第一像素在开启自动调节显示屏的显示亮度的功能时,已经激活了)。
如图3a所示,每个区域中都预先设定了一些第一像素,例如:每个区域都预先指定了两个R光像素、一个G光像素和一个B光像素。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每个区域中第一像素的数量,也不限定具体的R光像素、G光像素和B光像素的数量。任意两个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的数量也可以不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区域中,M的值可以不同。例如:在第一区域中可以取M1个像素的亮度值来进行计算,在第二区域中则可以取M2个像素的亮度值来进行计算;其中,M1和M2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并且,同一个区域内,读取的R光像素的亮度值的数量、G光像素的亮度值的数量和B光像素的亮度值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在某个区域内,读取了K1个R光像素的亮度值,K2个G光像素的亮度值,以及K3个B光像素的亮度值,其中,K1、K2和K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图3c所示,在第一行的第一个区域11内,预先指定的第一像素一共有3个像素,分别为:一个R光像素,一个G光像素和一个B光像素。在第一行的第二区域12内,预先指定的第一像素一共有4个,分别为:两个R光像素,一个G光像素和一个B光像素。在第一行的第三区域13内,预先指定的第一像素一共有5个,分别为:两个R光像素,两个G光像素和一个B光像素。其他区域指定的第一像素请参见附图,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由于相同的亮度值在不同色温下,给用户带来的视觉体验不同。因此,可以根据色温对R光、G光和B光的亮度值添加不同的权重,然后根据权重将R光、G光和B光的亮度值相加得到该区域的亮度值,最后得到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值。例如:在色温较高的情况下,例如在日照强烈的室外,显示屏上的图像看起来颜色会偏红。因此,在计算亮度值时,可以将R光的亮度值的权重加大一些。这样,计算得到的亮度值会大一些,那么,终端根据计算后的亮度值调节显示屏的亮度时,可以将亮度调暗一些,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在色温较低的情况下,例如阴冷的天气下,显示屏上的图像看起来颜色会偏蓝。因此,在计算亮度值时,可以将B光的亮度值的权重加大一些。这样,计算得到的亮度值会大一些,那么,终端根据计算后的亮度值调节显示屏的亮度时,可以将亮度调暗一些,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例如,假设在色温1的条件下,R光对应的权重为H1,G光对应的权重为J1,B光对应的权重为K1。其中,H1+J1+K1=1。那么,某个区域当前的亮度值=R光的亮度值*H1+G光的亮度值*J1+B光的亮度值*K1。其中,R光的亮度值可以是该区域内预设的全部R光的亮度值的最大值(或平均值)。G光的亮度值可以是该区域内预设的全部G光的亮度值的最大值(或平均值)。B光的亮度值可以是该区域内预设的全部B光的亮度值的最大值(或平均值)。
又例如:假设在色温2的条件下,R光对应的权重为H2,G光对应的权重为J2,B光对应的权重为K2。其中,H2+J2+K2=1。H1和H2不同,J1和J2不同,K1和K2不同。那么,某个区域当前的亮度值=R光的亮度值*H2+G光的亮度值*J2+B光的亮度值*K2。其中,R光的亮度值可以是该区域内预设的全部R光的亮度值的最大值(或平均值)。G光的亮度值可以是该区域内预设的全部G光的亮度值的最大值(或平均值)。B光的亮度值可以是该区域内预设的全部B光的亮度值的最大值(或平均值)。
示例性的,由于不同的光源包含的R光、G光和B光的成分不同,因此,也可以根据不同光源的特性对R光、G光和B光的亮度值添加不同的权重,然后根据权重将R光、G光和B光的亮度值相加得到该区域的亮度值,最后得到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值。例如:对于包含R光较多的光源,可以在计算区域的亮度值时,将R光的权重加大一些,这样,计算得到的亮度值会大一些。这样,有利于避免该光源中的R光被过滤掉后,造成计算得到的亮度值小于实际的亮度值,进而根据该计算的亮度值调节显示屏的亮度效果较差。因此,终端将R光的权重加大一些,计算得到的亮度值会大一些,再根据计算后的亮度值调节显示屏的亮度时,可以将亮度调暗一些,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同理,对于包含G光较多的光源,可以在计算区域的亮度值时,将R光的权重加大一些。对于包含B光较多的光源,可以在计算区域的亮度值时,将R光的权重加大一些。
下面对摄像头分区域进行环境光检测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说明,如下:
在现有技术中,在终端开启照相功能时,sensor控制所有像素(包括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处于激活状态,由所有像素将整幅图像的亮度值输出到寄存器,由终端读取该寄存器,获取该图像的亮度值,并根据该亮度值显示该图像。而在终端关闭照相功能时,sensor控制所有像素处于非激活状态,不需要对照射到sensor上的光照进行感光和相应的处理。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境光检测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包括:
S101、终端控制摄像头中各个第一像素处于激活状态,获取每个所述第一像素检测到的第一亮度值。
其中,该摄像头的各个像素被划分为至少两个区域,每个区域中包括多个像素,将每个区域的多个像素中的至少三个像素作为第一像素。在需要检测环境光亮度的场景中,每个第一像素都是处于激活状态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第一像素检测到的光照的亮度值即为第一亮度值。
其中,在一个时刻下,每个第一像素对应一个第一亮度值。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sensor可以控制sensor中包含的每一个像素的状态处于激活状态或非激活状态。处于激活状态的像素,可以接收光照,并进行光电转换,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将电信号进行模数转换,转换为数字信号;该数字信号中包括了该像素的亮度值。而后,该像素的亮度值被存放到寄存器中,传感器集线器(sensor hub)可以通过例如集成电路总线(Inter-Integrated Circuit,IIC)读取寄存器中的数值来获取亮度值。
因此,终端可以在每一个区域中预设一些像素(即第一像素),用于检测环境光。在终端开启环境光检测的功能,且手机处于亮屏时,sensor控制这些预设的像素处于激活状态,用于检测当前光照的亮度值,并将各个像素检测到的第一亮度值存储到寄存器(例如:每个第一像素可对应一个寄存器)中。
S102、终端根据每个所述第一像素检测到的第一亮度值,得到每个区域的第二亮度值。
其中,每个区域包括多个第一像素。根据一个区域中的所有第一像素检测到的第一亮度值,可以得到该区域的亮度值,即第二亮度值。可见,一个区域对应一个第二亮度值。换言之,用某个区域的多个第一亮度值得到的第二亮度值,来表示该区域的亮度值。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终端可以不执行具体的划分区域的动作。而是可以在终端中预先对所有的第一像素进行分组,每组包括多个第一像素,每组对应一个区域;然后根据每组的所有第一像素对应的第一亮度值得到该组对应的一个第二亮度值,即相当于该组对应的区域的第二亮度值。
以其中一个区域为例进行说明。
一些示例中,终端的sensor hub可以读取各个寄存器中的第一亮度值,并将这些第一亮度值上报给终端的处理器(例如应用处理器),由终端的处理器进行加权计算得到该区域的亮度值(即第二亮度值)。
一些示例中,终端摄像头中的sensor可以读取各个寄存器中的第一亮度值后,将这些第一亮度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该区域的亮度值(即第二亮度值)。然后,再由sensorhub读取该第二亮度值,并上报给终端的处理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本步骤中执行加权计算的主体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sensor hub读取各个寄存器中的亮度值时,采用的通信协议可以是IIC,也可以是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等其他通信协议。
S103、终端根据每个所述区域的第二亮度值得到当前的环境光亮度值。
每个区域对应一个第二亮度值,由此,终端从所有的区域对应的第二亮度值中选最大值作为当前的环境光亮度值。可选的,由于摄像头的不同区域对光线的衰减不同,所以可以对一些区域的亮度值进行补偿,并从补偿之后的各个第二亮度值中选取最大值作为当前的环境光亮度值。示例的,终端的处理器按照一定的补偿规则,对各个区域的亮度值进行补偿计算,得到各个区域补偿后的亮度值。最后,从各个区域补偿后的亮度值中选取最大的亮度值作为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值。
S104、终端根据确定的环境光的亮度值对显示屏的亮度进行调节。
这样,有利于提升显示屏显示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头的拍照功能和通过摄像头进行环境光检测的功能是两个独立的功能,并不相互影响。在终端开启自动调节环境光的功能后,在终端开机且亮屏的过程中,可以一直通过摄像头进行环境光检测,并且不受摄像头是否进行拍照的影响。在进行环境光检测的过程中,摄像头能够执行拍照。并且,在摄像头拍照的过程中,也能够通过摄像头来进行环境光强度的检测。摄像头的拍照功能和环境光检测功能分别对应的寄存器可以分开设置,并且这两个功能对应的IIC也可以分开设置,由此可以实现这两个功能的独立实现。
例如: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进行拍照时,摄像头中的所有像素在感光后,生成的RGB的数据可以存储在第一寄存器中。图像信号处理器404通过IIC1配置摄像头传感器401的拍照参数。图像信号处理器404通过例如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Mobile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1读取第一寄存器中的RGB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图像处理。
还如图4所示,终端在进行环境光检测时,摄像头中的第一像素在感光后,获取的亮度数据存储在第二寄存器中,其中,第二寄存器与第一寄存器不同,第一寄存器和第二寄存器都可以为多个,本申请并不限定寄存器的数量。传感器集线器403通过例如IIC 2读取在摄像头传感器401的各个第二寄存器中的亮度值。
由此可见,终端在进行拍照的过程和终端进行环境光检测的过程是两个独立的过程,互不干扰。从而,实现了摄像头在拍照和环境光检测时的解耦设计,这样,当摄像头处于休眠状态时,终端也是可以进行环境光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终端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上述终端等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7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终端700包括:摄像头701、和处理器702。
其中,摄像头701用于支持终端执行图6中步骤S101,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器702用于支持终端执行图6中步骤S102-S104,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终端700还可以包括通信单元,用于终端与其他设备进行交互。终端7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终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并且,上述功能单元的具体所能够实现的功能也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例所述的方法步骤对应的功能,终端700的其他单元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其所对应方法步骤的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上述的摄像头可以是终端的摄像头模块,上述处理器702可以是终端的处理模块。上述的通信单元可以是终端的通信模块,如RF电路、WiFi模块或者蓝牙模块。上述存储单元可以是终端的存储模块。
图8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1100包括:处理模块1101、存储模块1102和通信模块1103。处理模块1101用于对终端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存储模块1102,用于保存终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通信模块1103用于与其他终端通信。其中,处理模块11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1303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1102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模块1101为处理器(如图1所示的处理器101),通信模块1103为RF收发电路(如图1所示的射频电路102),存储模块1102为存储器(如图1所示的存储器103)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可以为图1所示的终端100。其中,上述通信模块1103不仅可以包括RF电路,还可以包括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RF电路、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等通信模块可以统称为通信接口。其中,上述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耦合在一起。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7)

1.一种环境光检测的方法,应用于包含摄像头和显示屏的终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包含至少两个区域,每个区域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像素,所述摄像头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像素;其中,所述第一像素为所述终端预先设置用于进行环境光检测的像素,所述第二像素是未被指定用于环境光检测的像素;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获取每个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对应一个第一亮度值;
所述终端根据每个所述区域中包含的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每个所述区域的第二亮度值,每个所述区域对应一个第二亮度值;
第一区域内的所有第一像素包括K1个红光像素、K2个绿光像素和K3个蓝光像素;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意一个;
在所述终端根据每个所述区域中包含的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每个所述区域的第二亮度值的过程中,所述终端对每个所述区域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1个红光像素的K1个第一亮度值获取红光的第三亮度值,所述K1个红光像素对应1个所述红光的第三亮度值;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2个绿光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绿光的第三亮度值,所述K2个绿光像素对应1个所述绿光的第三亮度值;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3个蓝光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蓝光的第三亮度值,所述K3个蓝光像素对应1个所述蓝光的第三亮度值;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红光的第三亮度值、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和蓝光的第三亮度值确定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
所述终端根据所有的所述第二亮度值获取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值;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环境光的亮度值调节所述显示屏的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到用于启动相机的操作;
响应所述操作,所述终端激活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像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获取每个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控制所述终端中每个第一像素处于激活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获取每个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开启自动调节所述显示屏的显示亮度的功能;
响应所述开启,所述终端控制所述终端中每个第一像素处于激活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自动调节所述显示屏的显示亮度的功能被开启,且所述相机未被启动,则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处于激活状态,每个所述第二像素处于未激活状态;
若所述相机被启动,则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和每个所述第二像素均处于激活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有的所述第二亮度值获取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值包括:
所述终端将所有的所述第二亮度值中的最大值作为所述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1个红光像素的K1个第一亮度值获取红光的第三亮度值包括:所述终端将所述K1个第一亮度值的平均值或所述K1个第一亮度值中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红光的第三亮度值;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2个绿光像素的K2个第一亮度值获取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包括:所述终端将所述K2个第一亮度值的平均值或所述K2个第一亮度值中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绿光的第三亮度值;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3个蓝光像素的K3个第一亮度值获取蓝光的第三亮度值包括:所述终端将所述K3个第一亮度值的平均值或所述K3个第一亮度值中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蓝光的第三亮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红光的第三亮度值、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和蓝光的第三亮度值确定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包括:
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红光的第三亮度值、所述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和所述蓝光的第三亮度值的加权平均值;
所述终端将所述加权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红光的第三亮度值、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和蓝的第三亮度值确定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包括:
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红光的第三亮度值、所述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和所述蓝光的第三亮度值的加权平均值;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对所述加权平均值进行补偿得到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根据每个所述区域中包含的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每个所述区域的第二亮度值的过程中,所述终端对每个所述区域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终端将第一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所述第一平均值为所述第一区域中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的平均值;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意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根据每个所述区域中包含的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每个所述区域的第二亮度值的过程中,所述终端对每个所述区域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终端根据第一区域的位置,对第一平均值进行补偿得到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所述第一平均值为所述第一区域中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的平均值;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意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一区域距离所述摄像头的中心位置越近,则对加权平均值或所述第一平均值的补偿越小;
若所述第一区域距离所述摄像头的中心位置越远,则对所述加权平均值或所述第一平均值的补偿越大。
13.一种终端,包含摄像头、处理器和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包含至少两个区域,每个区域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像素,所述摄像头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像素;其中,所述第一像素为所述终端预先设置用于进行环境光检测的像素,所述第二像素是未被指定用于环境光检测的像素;
所述摄像头,用于获取每个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对应一个第一亮度值;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每个所述区域中包含的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每个所述区域的第二亮度值,每个所述区域对应一个第二亮度值;
第一区域内的所有第一像素包括K1个红光像素、K2个绿光像素和K3个蓝光像素;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意一个;
在所述处理器根据每个所述区域中包含的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每个所述区域的第二亮度值的过程中,所述处理器对每个所述区域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1个红光像素的K1个第一亮度值获取红光的第三亮度值,所述K1个红光像素对应1个所述红光的第三亮度值;
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2个绿光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绿光的第三亮度值,所述K2个绿光像素对应1个所述绿光的第三亮度值;
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3个蓝光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蓝光的第三亮度值,所述K3个蓝光像素对应1个所述蓝光的第三亮度值;
根据所述红光的第三亮度值、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和蓝光的第三亮度值确定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有的所述第二亮度值获取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值;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光的亮度值调节所述显示屏的亮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接收到用于启动相机的操作;
所述摄像头,还用于响应所述操作激活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像素。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头,还用于在所述终端获取每个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之前,控制所述终端中每个第一像素处于激活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终端获取每个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之前,开启自动调节所述显示屏的显示亮度的功能;
所述摄像头,还用于响应所述开启,控制所述终端中每个第一像素处于激活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若自动调节所述显示屏的显示亮度的功能被开启,且所述相机未被启动,则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处于激活状态,每个所述第二像素处于未激活状态;
若所述相机被启动,则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和每个所述第二像素均处于激活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有的所述第二亮度值获取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值时,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将所有的所述第二亮度值中的最大值作为所述当前的环境光的亮度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1个红光像素的K1个第一亮度值获取红光的第三亮度值时,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将所述K1个第一亮度值的平均值或所述K1个第一亮度值中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红光的第三亮度值;
在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2个绿光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绿光的第三亮度值时,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将所述K2个第一亮度值的平均值或所述K2个第一亮度值中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绿光的第三亮度值;
在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包含的K3个蓝光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蓝光的第三亮度值时,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将所述K3个第一亮度值的平均值或所述K3个第一亮度值中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蓝光的第三亮度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红光的第三亮度值、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和蓝光的第三亮度值确定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时,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红光的第三亮度值、所述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和所述蓝光的第三亮度值的加权平均值;将所述加权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红光的第三亮度值、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和蓝光的第三亮度值确定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时,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红光的第三亮度值、所述绿光的第三亮度值和所述蓝光的第三亮度值的加权平均值;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对所述加权平均值进行补偿得到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器根据每个所述区域中包含的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每个所述区域的第二亮度值的过程中,所述处理器对每个所述区域执行以下操作:
将第一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所述第一平均值为所述第一区域中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的平均值;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意一个。
23.根据权利要求17-1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器根据每个所述区域中包含的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获取每个所述区域的第二亮度值的过程中,所述处理器对每个所述区域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第一区域的位置,对第一平均值进行补偿得到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亮度值,所述第一平均值为所述第一区域中所有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的平均值;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意一个。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一区域距离所述摄像头的中心位置越近,则对加权平均值或所述第一平均值的补偿越小;
若所述第一区域距离所述摄像头的中心位置越远,则对所述加权平均值或所述第一平均值的补偿越大。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为传感器集线器sensorhub、应用处理器中的任一项。
2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触摸屏,所述存储器、所述触摸屏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计算机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80072800.0A 2018-04-04 2018-04-28 一种环境光检测的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11345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1142.9A CN113923422B (zh) 2018-04-04 2018-04-28 一种环境光检测的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20486 2018-04-04
CN201810302048 2018-04-04
PCT/CN2018/085107 WO2019192044A1 (zh) 2018-04-04 2018-04-28 一种环境光检测的方法及终端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91142.9A Division CN113923422B (zh) 2018-04-04 2018-04-28 一种环境光检测的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5019A CN111345019A (zh) 2020-06-26
CN111345019B true CN111345019B (zh) 2021-08-31

Family

ID=681000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91142.9A Active CN113923422B (zh) 2018-04-04 2018-04-28 一种环境光检测的方法及终端
CN201880072800.0A Active CN111345019B (zh) 2018-04-04 2018-04-28 一种环境光检测的方法及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91142.9A Active CN113923422B (zh) 2018-04-04 2018-04-28 一种环境光检测的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50813B2 (zh)
JP (1) JP7142715B2 (zh)
KR (1) KR102434930B1 (zh)
CN (2) CN113923422B (zh)
WO (1) WO20191920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5934B (zh) * 2020-11-13 2024-01-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光线检测组件、屏幕组件及电子终端
CN113240757B (zh) * 2021-05-12 2023-07-14 深圳市光科全息技术有限公司 蓝光参数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7116203A (zh) * 2022-08-29 2023-11-24 深圳市Tcl云创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19153B2 (en) * 2008-06-06 2013-12-31 Microsoft Corporation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using temporal irradiance mixtures
US9570002B2 (en) * 2014-06-17 2017-02-14 Apple Inc. Interactive display panel with IR diodes
CN107222664A (zh) * 2017-05-03 2017-09-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7566695A (zh) * 2017-08-14 2018-01-09 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光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645606A (zh) * 2017-09-29 2018-01-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23792A (ja) * 2000-02-09 2001-08-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携帯電話機
KR101148791B1 (ko) * 2004-06-30 2012-05-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타일형 표시장치
IL165852A (en) * 2004-12-19 2010-12-30 Rafael Advanced Defense Sy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age display enhancement
KR100792986B1 (ko) * 2005-09-28 2008-0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에서의 렌즈 왜곡 보상 장치 및 방법
JP4682181B2 (ja) * 2007-11-19 2011-05-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情報機器
JP2010020072A (ja) * 2008-07-10 2010-01-28 Canon Inc 表示装置
WO2011137731A2 (zh) 2011-04-29 2011-11-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中的发光器件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2693698A (zh) 2012-06-25 2012-09-26 济南大学 一种基于环境光变化的户外led显示屏亮度自动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03152523A (zh) * 2013-02-27 2013-06-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拍摄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4113617A (zh) 2013-04-16 2014-10-22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背光亮度调节系统及方法
TWI482145B (zh) * 2013-06-20 2015-04-2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影像顯示裝置及其背光調整方法
CN105592270B (zh) * 2015-12-18 2018-02-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亮度补偿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488203B (zh) 2016-11-29 2018-03-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成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19153B2 (en) * 2008-06-06 2013-12-31 Microsoft Corporation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using temporal irradiance mixtures
US9570002B2 (en) * 2014-06-17 2017-02-14 Apple Inc. Interactive display panel with IR diodes
CN107222664A (zh) * 2017-05-03 2017-09-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7566695A (zh) * 2017-08-14 2018-01-09 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光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645606A (zh) * 2017-09-29 2018-01-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27746A1 (en) 2021-01-28
JP2021518722A (ja) 2021-08-02
CN113923422B (zh) 2023-06-30
US11250813B2 (en) 2022-02-15
WO2019192044A1 (zh) 2019-10-10
KR102434930B1 (ko) 2022-08-19
CN113923422A (zh) 2022-01-11
KR20200133383A (ko) 2020-11-27
JP7142715B2 (ja) 2022-09-27
CN111345019A (zh) 2020-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1874B (zh) 一种全景拍摄方法及装置
TWI658433B (zh) 影像模糊方法、裝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和電腦裝置
CN107438163B (zh) 一种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005439A1 (en) Method for display-brightness adjustment and related products
CN111345019B (zh) 一种环境光检测的方法及终端
CN107211088B (zh) 相机装置、摄像系统、控制方法及有形介质
JP5677625B2 (ja) 信号処理装置、撮像装置、信号補正方法
CN108184105B (zh) 一种调整亮度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091160A1 (en) Identity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40119566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851119B (zh) 一种图片生成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移动终端
EP3416130A1 (en) Method, device and nonvolatile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image composition
US10694130B2 (en) Imaging element and imaging device
CN108848321B (zh) 曝光优化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91566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laying corrected imag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099741B (zh) 显示屏位置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50028A (zh) 用于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的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835336B (zh) 双摄像头帧同步方法、装置、用户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514876B (zh) 图像融合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9729264B (zh) 一种图像获取方法及移动终端
JP5832673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
CN111787231B (zh) 一种对焦方法、终端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40007735A1 (en) Display Method and Terminal
US2020033622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CN115841474A (zh) 一种多像元光度测量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