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42863A -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42863A
CN111342863A CN202010438520.6A CN202010438520A CN111342863A CN 111342863 A CN111342863 A CN 111342863A CN 202010438520 A CN202010438520 A CN 202010438520A CN 111342863 A CN111342863 A CN 111342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quality
link mode
network
independent networking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385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42863B (zh
Inventor
高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3852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428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42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2863A/zh
Priority to US16/951,426 priority patent/US1162240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42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2863B/zh
Priority to EP21159305.8A priority patent/EP3913990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5Maintenance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94Packet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channel quality metrics, e.g. SIR, SNR, CIR, Eb/l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5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52/265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quality of service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52/267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form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03Managing SLA; Interaction between SLA and QoS
    • H04L41/5019Ensuring fulfilment of SLA
    • H04L41/5025Ensuring fulfilment of SLA by proactively reacting to service quality change, e.g. by reconfiguration after service quality degradation or upgra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及存储介质。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采用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进行数据传输的终端,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监测处于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网络信号质量,并监测终端收发数据包的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基于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包括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或保持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通过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实现自动动态切换EN‑DC双链接与单4G网络连接,无需用户手动进行网络切换,确保终端数据包的有效收发,避免始终依赖EN‑DC双链接造成的功耗升高。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模式,即第五代(5G)新无线(New Radio,NR)与第四代(4G)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网络通信系统的融合组网模式。4G网络经过多年发展,技术发展成熟,基础设施建设完备。
NSA组网模式,在4G网络的基础上,进行5G网络系统的升级部署,即4G与5G共用核心网的方式。在此模式之下,可以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节省网络建设支出,在短期内实现5G的大面积覆盖及快速推广,有利于5G的发展进程。
在NSA组网模式下,终端需要同时连接4G网络和5G网络。终端在NSA模式下,采用4G网络与5G网络共同通信的双链接模式进行数据传输时,会出现传输速率较慢但切换至4G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传输速率快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采用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进行数据传输的终端,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监测处于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网络信号质量,并监测终端收发数据包的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基于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包括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或保持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包括:若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大于第一传输速率阈值,则基于网络信号质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若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小于第一传输速率阈值,则保持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或基于网络信号质量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网络信号质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包括:若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第一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第一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保持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或者若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新无线阈值,则保持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若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大于第一传输速率阈值,且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未启用,则在基于网络信号质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之前,开启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网络信号质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包括:若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网络信号质量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包括:若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包括:若采用新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包的传输速率低于第二传输速率阈值,且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低于预设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在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之后,若监测到终端发生小区切换,则开启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采用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进行数据传输的终端,数据传输装置包括:信号质量监控单元,用于监测处于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网络信号质量;数据包监控单元,用于监测终端收发数据包的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网络控制单元,用于基于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包括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或保持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时,网络控制单元用于:若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大于第一传输速率阈值,则基于网络信号质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若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小于第一传输速率阈值,则保持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或基于网络信号质量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网络信号质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时,网络控制单元用于:若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第一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第一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保持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或者若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调整终端的天线发射功率,并基于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网络信号质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或者若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第一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或者若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第一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保持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网络控制单元还用于:若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大于第一传输速率阈值,且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未启用,则在基于网络信号质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之前,开启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网络信号质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时,网络控制单元用于:若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网络信号质量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时,网络控制单元用于:若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时,网络控制单元用于:若采用新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包的传输速率低于第二传输速率阈值,且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低于预设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网络控制单元还用于:在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之后,监测终端发生小区切换;若监测到终端发生小区切换,则开启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监测处于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网络信号质量以及终端收发数据包的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并基于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自动动态切换EN-DC双链接与单4G网络连接,无需用户手动进行网络切换,确保终端数据包的有效收发,避免始终依赖EN-DC双链接造成的功耗升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调整NSA EN-DC双链接模式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采用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双链接(EUTRA-NR Dual Connection,EN-DC)模式进行数据传输的终端中。NSA模式下的EN-DC是以第四代LTE网络(4G网络)为主节点,NR网络(5G网络)为辅节点的架构。NSA模式下的终端,在进行数据传输时,终端的EN-DC双链接模式收发数据包的数据通过4G或者5G基站到达核心网。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终端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或PC机等。本公开实施例对应用数据传输的终端种类不作限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参阅图1所示,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监测处于NSA EN-DC双链接模式下的网络信号质量,并监测终端收发数据包的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
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的系统开启NAS模式,通过监测终端操作系统的接口,接收终端系统底层网络模块上报的SIM卡实时的网络信号质量。操作系统的接口提供的SIM卡实时的网络信号质量用于通知终端安装的各应用程序以及操作系统中各模块当前的网络信号质量。
在系统开启NAS模式后,如果移动网络成功为终端分配了5G小区,即此时终端处于EN-DC双链接模式,即同时通过4G 或者5G基站进行数据包的收发传输。可以理解地,系统实施监测EN-DC双链接模式下的4G、5G小区的网络信号质量。
本公开实施例中,监测终端收发数据包的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可以是周期性的进行监测。例如,通过每隔一秒读取操作系统网络模块累计收发的数据包总量,计算相邻的两秒之间操作系统网络模块累计收发的数据包总量的差值,得到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例如,在第n秒时,读取操作系统网络模块累计收发的数据包总量为100M,在第(n+1)秒时,读取操作系统网络模块累计收发的数据包总量为120M,则可知,第(n+1)秒的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为120-100,即20M/s。
在步骤S102中,基于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调整NSA EN-DC双链接模式。
调整NSA EN-DC双链接模式包括关闭NSA EN-DC双链接模式或保持NSA EN-DC双链接模式。例如,根据监测到的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满足预设条件时,保持EN-DC双链接模式,即同时通过4G 或者5G基站进行数据包的收发传输。或者根据监测到的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满足预设条件时,关闭NSA EN-DC双链接模式,即通过4G基站进行数据包的收发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监测处于NSA EN-DC双链接模式下的网络信号质量以及终端收发数据包的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并基于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自动动态切换EN-DC双链接与单4G网络连接,无需用户手动进行网络切换,确保终端数据包的有效收发,避免始终依赖EN-DC双链接模式造成的功耗升高。
图2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调整NSA EN-DC双链接模式流程图。如图2所示,基于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调整NSA EN-DC双链接模式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21中,若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大于第一传输速率阈值,则基于网络信号质量调整NSA EN-DC双链接模式。
在步骤S1022中,若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小于第一传输速率阈值,则保持NSA EN-DC双链接模式或基于网络信号质量关闭NSA EN-DC双链接模式。
其中,第一传输速率阈值,可以是用户根据使用需求预先设置的,若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大于预设的第一传输速率阈值,确定用户当前进行大量数据包的收发,即数据包传输速率为高速率模式。
若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小于预设的第一传输速率阈值,确定用户当前数据包的收发量较小,即数据包传输速率为低速率模式。
终端可以是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接口,开启或者关闭NSA的EN-DC双链接模式。可以理解地,调整NSA EN-DC双链接模式包括关闭NSA的EN-DC双链接模式。保持NAS的EN-DC双链接模式,即终端同时连接了4G和5G网络,在进行收发数据包的数据传输时,数据包可以同时通过4G小区和5G小区进行传输。
其中,关闭NSA的EN-DC双链接模式时,终端只连接到4G网络,在进行收发数据包的数据传输时,数据包单独通过4G小区进行传输。
若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大于第一传输速率阈值,即数据包传输速率为高速率模式时,则基于网络信号质量调整NAS EN-DC双链接模式。
若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小于第一传输速率阈值,即数据包传输速率为低速率模式时,则保持NAS EN-DC双链接模式,也可以是基于网络信号质量关闭NAS EN-DC双链接模式。根据4G网络、5G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保持或关闭NAS的EN-DC双链接模式,以实现通过动态切换EN-DC与单独的4G网络连接,保持较高效的数据包传输。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若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大于预设的第一传输速率阈值,确定用户当前进行大量数据包的收发,即数据包传输速率为高速率模式。当数据包传输速率为高速率模式时,基于网络信号质量调整NSA EN-DC双链接模式,包括以下情况。
(1)5G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第一NR网络信号质量阈值时,表征5G网络信号佳。5G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NR网络信号质量阈值时,表征5G网络信号差。
(2)4G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第一LTE网络信号质量阈值时,表征4G网络信号佳。4G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LTE网络信号质量阈值时,表征4G网络信号差。
若NAS的EN-DC双链接模式下,分别根据5G网络信号、第一NR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以及4G网络信号、第一LTE网络信号质量阈值,确定5G网络信号佳,且4G网络信号佳,则此时终端的网络状况良好,保持NAS的EN-DC双链接模式,可以保持进行数据传输时,数据包的有效收发。
若分别根据5G网络信号、第一NR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以及4G网络信号、第一LTE网络信号质量阈值,确定5G网络信号差,且4G网络信号也差。此时,调整终端的天线发射功率,等待天线发射功率调整后的5G网络、4G网络的信号变化,并基于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5G网络、4G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调整NAS的EN-DC双链接模式。
若分别根据5G网络信号、第一NR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以及4G网络信号、第一LTE网络信号质量阈值,确定5G网络信号差,且4G网络信号佳时,终端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接口,关闭NAS EN-DC双链接模式关闭EN-DC,即断开5G网络连接,切换至单独4G 的网络连接方式。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时,数据包在网络信号佳的4G网络进行传输,确保数据收发速率。
若分别根据5G网络信号、第一NR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以及4G网络信号、第一LTE网络信号质量阈值,确定5G网络信号佳,且4G网络信号差时。此时,为了保证通过5G网络进行数据包的收发传输进而确保数据有效收发,需保持NSA EN-DC双链接模式。
图3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301中,监测处于NSA EN-DC双链接模式下的网络信号质量,并监测终端收发数据包的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
在步骤S302中,若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大于第一传输速率阈值,且NSA EN-DC双链接模式未启用,开启NSA EN-DC双链接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中,若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大于第一传输速率阈值,确定用户当前进行大量数据包的收发,即数据包传输速率为高速率模式。
其中,若终端没有处于NSA的EN-DC双链接模式,此时终端只通过4G小区进行数据传输,为了确保数据包的传输速度,终端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接口,开启NSA的EN-DC双链接模式,等待网络分配5G小区资源,以进行5G网络的连接。
在步骤S303中,基于网络信号质量调整NSA EN-DC双链接模式。
当终端接入5G小区后,基于网络信号质量调整NSA EN-DC双链接模式。
在步骤S304中,若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小于第一传输速率阈值,则保持NSA EN-DC双链接模式或基于网络信号质量关闭NSA EN-DC双链接模式。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若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NR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NR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LTE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LTE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NSA EN-DC双链接模式。
若确定终端当前的5G网络信号差,且4G网络信号也差,调整终端的天线发射功率,等待天线发射功率调整后的5G网络、4G网络的信号变化。
若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5G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NR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4G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LTE网络信号质量阈值,表明通过调整天线发射功率未能实现网络信号的增强。为了避免持续的发射功率提高导致终端功耗升高,引起终端发热、耗电量增大等现象,终端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接口,关闭NSA的EN-DC双链接模式,即断开5G网络连接,切换至单独4G网络的连接方式。在确保利用4G网络连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时,减小终端功耗。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若NSA EN-DC双链接模式下的NR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NR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NSA EN-DC双链接模式。
若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小于预设的第一传输速率阈值,确定用户当前数据包的收发量较小,即数据包传输速率为低速率模式。在网络传输速度为低速率模式下,NAS EN-DC双链接模式下,5G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NR网络信号质量阈值时,即5G网络信号差。此时,关闭NSA的EN-DC双链接模式,即断开5G网络连接,切换至单独4G网络的连接方式。既可以满足低速率模式的数据包收发需求,又节约了同时连接5G网络带来的资源浪费,降低终端功耗。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若采用NR网络传输数据包的传输速率低于第二传输速率阈值,且NR网络信号质量低于预设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NSA EN-DC双链接模式。
可以理解地,监测终端收发数据包的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可以是分别监测终端采用5G网络传输数据包的传输速率、终端采用4G网络传输数据包的传输速率。本公开实施例可以监测终端采用5G网络传输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并将5G网络传输数据包的传输速率与第二传输速率阈值(预设的采用5G网络传输数据包的传输速率)进行对比,确定用户当前数据包传输速率为高速率模式或低速率模式。
当通过采用5G网络传输数据包的传输速率低于第二传输速率阈值时,即用户当前数据包传输速率为低速率模式。此时,若同时监测5G网络信号质量低于预设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即5G网络信号差,则关闭NSA的EN-DC双链接模式,切换至单独4G网络的连接方式,确保终端在4G网络连接下的数据包收发速率。
图4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401中,监测处于NSA EN-DC双链接模式下的网络信号质量,并监测终端收发数据包的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
在步骤S402中,基于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调整NSA EN-DC双链接模式。
在步骤S403中,在关闭NSA EN-DC双链接模式之后,若监测到终端发生小区切换,则开启NSA EN-DC双链接模式。
在关闭NSA EN-DC双链接模式之后,监测终端驻留小区信息的变化。若监测到终端发生小区切换,例如,从之前的A小区切换到当前的B小区,终端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接口,开启NSA EN-DC。通过监测终端发生小区切换,确保终端可以根据网络连接的实际情况,实时进行网络的切换调整,尽可能地发挥EN-DC双链接模式的优势,进一步确保进行数据传输时的高效率。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框图。如图5所示,数据传输装置500应用于采用NSA EN-DC双链接模式进行数据传输的终端,数据传输装置500包括:信号质量监控单元501、数据包监控单元502和网络控制单元503。
信号质量监控单元501,用于监测处于NSA EN-DC双链接模式下的网络信号质量。
数据包监控单元502,用于监测终端收发数据包的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
网络控制单元503,用于基于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调整NSAEN-DC双链接模式,调整NSA EN-DC双链接模式包括关闭NSA EN-DC双链接模式或保持NSAEN-DC双链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调整NSA EN-DC双链接模式时,网络控制单元503用于:若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大于第一传输速率阈值,则基于网络信号质量调整NSA EN-DC双链接模式;若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小于第一传输速率阈值,则保持NSA EN-DC双链接模式或基于网络信号质量关闭NSA EN-DC双链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网络信号质量调整NSA EN-DC双链接模式时,网络控制单元503用于:若NSA EN-DC双链接模式下的NR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第一NR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NSA EN-DC双链接模式下的LTE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第一LTE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保持NSAEN-DC双链接模式;或者若NSA EN-DC双链接模式下的NR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NR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NSA EN-DC双链接模式下的LTE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LTE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调整终端的天线发射功率,并基于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网络信号质量调整NSA EN-DC双链接模式;或者若NSA EN-DC双链接模式下的NR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NR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NSA EN-DC双链接模式下的LTE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第一LTE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NSA EN-DC双链接模式;或者若NSA EN-DC双链接模式下的NR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第一NR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NSA EN-DC双链接模式下的LTE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LTE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保持NSA EN-DC双链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网络控制单元503还用于:若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大于第一传输速率阈值,且NSA EN-DC双链接模式未启用,则在基于网络信号质量调整NSA EN-DC双链接模式之前,开启NSA EN-DC双链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网络信号质量调整NSA EN-DC双链接模式时,网络控制单元503用于:若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NR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NR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LTE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LTE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NSA EN-DC双链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网络信号质量关闭NSA EN-DC双链接模式时,网络控制单元503用于:若NSA EN-DC双链接模式下的NR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NR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NSA EN-DC双链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调整NSA EN-DC双链接模式时,网络控制单元503用于:若采用NR网络传输数据包的传输速率低于第二传输速率阈值,且NR网络信号质量低于预设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NSAEN-DC双链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网络控制单元503还用于:在关闭NSA EN-DC双链接模式之后,监测终端发生小区切换;若监测到终端发生小区切换,则开启NSA EN-DC双链接模式。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将结合下述实施例对数据传输装置500实现数据传输过程进一步说明。
本公开包含信号质量监控单元501,信号质量监控单元501通过监控终端操作系统的接口,接收操作系统的系统底层网络模块上报的终端使用的SIM卡的实时网络信号质量。操作系统用于上报网络信号质量的接口,可以是用于通知终端所安装的各应用程序以及系统中各模块当前SIM卡的网络信号质量。
在系统开启NSA模式后,如果移动网络成功分配了5G小区,即此时终端处于EN-DC双链接模式,即终端同时连接了4G 和 5G小区。信号质量监控单元501同时监控4G和5G小区的网络信号质量,并且分别记录4G和5G的网络信号质量。
本公开包含数据包监控单元502,数据包监控单元502监测终端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包的速率,通过每隔一秒读取操作系统网络模块累计的收发的数据包总量,计算差值,得到网络传输速率。例如,终端在10秒钟时的累计数据包收发总量是100M,在11秒钟时的累计数据包收发总量是120M,则第11秒的速率为(120 – 100),即第11秒的速率为20M/s。
本公开包含网络控制单元503,网络控制单元503可以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接口,开启或者关闭NSA的EN-DC双链接模式。开启NSA的EN-DC双链接模式,即终端同时连接了4G和5G小区,数据包可以同时通过4G和5G小区进行传输。关闭NSA的EN-DC双链接模式,则终端只连接到4G小区,此时数据包只通过4G小区进行传输。
数据包监控单元502预设第一传输速率阈值,例如,20M/s,当数据流量的速率超过第一传输速率阈值时,表明用户当前需要收发大量数据包,数据包传输速率为高速率模式,此时发送高速率模式到网络控制单元503。若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小于第一传输速率阈值,确定用户当前进行少量数据包的收发,即数据包传输速率为低速率模式。
如果当前网络处于NSA的EN-DC双链接模式,网络控制单元503持续接收信号质量监控单元501反馈的当前SIM卡的4G和5G小区的网络信号质量。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以下述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该实施例。
如果信号质量监控单元501反馈4G小区网络信号质量好,5G小区信号质量也好,网络控制单元503不做处理,这种情况下,网速应该很快,能够保证高速率。
如果信号质量监控单元501反馈4G小区网络信号质量差,5G小区信号质量也差,网络控制单元503不做处理。因为4G和5G小区网络信号都差,此时网络控制单元需要调整天线发射功率,等待功率调整后的信号变化。天线发射功率调整之后,如果4G和5G小区信号依然差,关闭NSA EN-DC双链接模式,只保留4G小区连接,以避免持续的大发射功率导致的终端功耗升高。
如果信号质量监控单元501反馈4G小区网络信号质量好,5G小区网络信号质量差,网络控制单元503调用接口,关闭NSA的EN-DC,即断开5G小区的连接。在进行数据传输时,数据包只运行在信号较好的4G小区,收发速率加快。
如果信号质量监控单元501反馈4G小区信号质量差,5G小区信号质量好,网络控制单元503不做处理,因为只有保证了5G小区的连接,才能保证数据包的收发速度。
网络控制单元503接收高速率模式的指令后,如果当前网络没有处于EN-DC,只注册到了4G小区,那么调用系统接口,开启EN-DC双链接,等待网络分配5G小区资源。当终端也同时接入5G小区后,网络控制单元503继续执行上述监控步骤,随时调用EN-DC的状态。
网络控制单元503接收到数据包监控单元502发送的低速率模式的指令后,网络控制单元503可以保持EN-DC的状态,EN-DC的信号质量通常都能满足低速率的要求。
网络控制单元503可以关闭NSA的EN-DC,终端只保留连接到4G小区,可以保证低速率数据传输的要求。
网络控制单元503在关闭NSA的EN-DC后,监测终端驻留小区信息的变化。如果终端驻留的小区发生了变化,例如,从A小区切换到了B小区,网络控制单元503重新开启EN-DC,保证5G终端可以使用EN-DC的特性,提供数据传输中可能的高速率。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数据传输装置600的框图。例如,装置6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6,装置6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602,存储器604,电源组件606,多媒体组件608,音频组件610,输入/输出(I/ O)接口612,传感器组件614,以及通信组件616。
处理组件602通常控制装置6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6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608和处理组件6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6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6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6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6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606为装置6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6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6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608包括在所述装置6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6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600处于操作模式,如数据传输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6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6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6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604或经由通信组件6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6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 O接口612为处理组件6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6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6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614可以检测到设备6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6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检测装置600或装置6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6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6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6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6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6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6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6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6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6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6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6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600的处理器6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如前所述的任一数据传输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8)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采用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进行数据传输的终端,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监测处于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网络信号质量,并监测所述终端收发数据包的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
基于所述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所述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所述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包括关闭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或保持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所述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包括:
若所述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大于第一传输速率阈值,则基于所述网络信号质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若所述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小于所述第一传输速率阈值,则保持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或基于所述网络信号质量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网络信号质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包括:
若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第一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第一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保持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或者
若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调整所述终端的天线发射功率,并基于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网络信号质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或者
若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第一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或者
若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第一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保持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大于第一传输速率阈值,且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未启用,则在所述基于所述网络信号质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之前,开启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网络信号质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包括:
若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网络信号质量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包括:
若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所述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包括:
若采用新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包的传输速率低于第二传输速率阈值,且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低于预设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关闭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之后,若监测到所述终端发生小区切换,则开启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采用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进行数据传输的终端,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信号质量监控单元,用于监测处于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网络信号质量;
数据包监控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终端收发数据包的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
网络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所述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所述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包括关闭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或保持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所述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时,所述网络控制单元用于:
若所述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大于第一传输速率阈值,则基于所述网络信号质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若所述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小于所述第一传输速率阈值,则保持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或基于所述网络信号质量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网络信号质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时,所述网络控制单元用于:
若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第一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第一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保持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或者
若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调整所述终端的天线发射功率,并基于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网络信号质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或者
若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第一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或者
若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大于第一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保持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控制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大于第一传输速率阈值,且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未启用,则在所述基于所述网络信号质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之前,开启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网络信号质量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时,所述网络控制单元用于:
若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阈值,且调整天线发射功率后的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长期演进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网络信号质量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时,所述网络控制单元用于:
若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下的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小于第一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网络信号质量以及所述数据包实时传输速率,调整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时,所述网络控制单元用于:
若采用新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包的传输速率低于第二传输速率阈值,且新无线网络信号质量低于预设网络信号质量阈值,则关闭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控制单元还用于:在关闭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之后,监测所述终端发生小区切换;若监测到所述终端发生小区切换,则开启所述非独立组网双链接模式。
1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8.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010438520.6A 2020-05-22 2020-05-22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3428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8520.6A CN111342863B (zh) 2020-05-22 2020-05-22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6/951,426 US11622407B2 (en) 2020-05-22 2020-11-18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for dual connection mode of non-standalone networking
EP21159305.8A EP3913990A1 (en) 2020-05-22 2021-02-25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8520.6A CN111342863B (zh) 2020-05-22 2020-05-22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2863A true CN111342863A (zh) 2020-06-26
CN111342863B CN111342863B (zh) 2021-01-01

Family

ID=71182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8520.6A Active CN111342863B (zh) 2020-05-22 2020-05-22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22407B2 (zh)
EP (1) EP3913990A1 (zh)
CN (1) CN111342863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6300A (zh) * 2020-08-20 2020-10-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11866933A (zh) * 2020-09-02 2020-10-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模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087775A (zh) * 2020-09-15 2020-1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118620A (zh) * 2020-09-22 2020-1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链接的管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
CN112153709A (zh) * 2020-08-24 2020-12-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88606A (zh) * 2020-09-15 2021-0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功耗优化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2203343A (zh) * 2020-09-28 2021-0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51456A (zh) * 2020-11-23 2021-02-09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788691A (zh) * 2021-03-03 2021-05-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网络连接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079988A (zh) * 2020-08-20 2022-02-22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集群终端的网络链路切换方法及设备
WO2022041943A1 (zh) * 2020-08-28 2022-03-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制式能力的管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5002870A (zh) * 2022-08-08 2022-09-02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51688A (zh) * 2023-10-09 2024-01-05 深圳市五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网络的设备搭建远程操控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91564B2 (en) * 2021-11-12 2024-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ioritizing communications for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CN115914140B (zh) * 2023-01-10 2023-06-2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96301A1 (en) * 2017-09-11 2019-06-12 LG Electronics Inc. -1- Method by which terminal for supporting dual connection between e-utra and nr transmits and receives signal, and terminal for performing method
US20190223077A1 (en) * 2018-01-17 2019-07-18 T-Mobile Usa, Inc. Rf power control for dual connectivity
CN110072245A (zh) * 2019-03-22 2019-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191461A (zh) * 2019-06-14 2019-08-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381549A (zh) * 2018-04-13 2019-10-2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终端工作模式的选择方法、网元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913504A (zh) * 2019-11-07 2020-03-2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96376A (zh) * 2019-10-10 2020-04-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132382A (zh) * 2019-12-19 2020-05-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连接模式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01751B2 (en) * 2017-09-22 2020-06-30 Nokia Technologies Oy Signaling for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network
US20220078660A1 (en) * 2019-01-31 2022-03-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10022073A1 (en) * 2019-07-19 2021-01-21 T-Mobile Usa, Inc. Selecting Among Various Dual Connectivity and Single Connectivity Configuration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96301A1 (en) * 2017-09-11 2019-06-12 LG Electronics Inc. -1- Method by which terminal for supporting dual connection between e-utra and nr transmits and receives signal, and terminal for performing method
US20190223077A1 (en) * 2018-01-17 2019-07-18 T-Mobile Usa, Inc. Rf power control for dual connectivity
CN110381549A (zh) * 2018-04-13 2019-10-2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终端工作模式的选择方法、网元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072245A (zh) * 2019-03-22 2019-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191461A (zh) * 2019-06-14 2019-08-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996376A (zh) * 2019-10-10 2020-04-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0913504A (zh) * 2019-11-07 2020-03-2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32382A (zh) * 2019-12-19 2020-05-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连接模式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9988A (zh) * 2020-08-20 2022-02-22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集群终端的网络链路切换方法及设备
CN111836300A (zh) * 2020-08-20 2020-10-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12153709B (zh) * 2020-08-24 2022-06-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53709A (zh) * 2020-08-24 2020-12-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41943A1 (zh) * 2020-08-28 2022-03-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制式能力的管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866933A (zh) * 2020-09-02 2020-10-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模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866933B (zh) * 2020-09-02 2022-04-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模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087775A (zh) * 2020-09-15 2020-1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188606A (zh) * 2020-09-15 2021-0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功耗优化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2118620A (zh) * 2020-09-22 2020-1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链接的管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
CN112203343A (zh) * 2020-09-28 2021-0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51456A (zh) * 2020-11-23 2021-02-09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788691A (zh) * 2021-03-03 2021-05-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网络连接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627489B2 (en) 2021-03-03 2023-04-11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connection
CN115002870A (zh) * 2022-08-08 2022-09-02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51688A (zh) * 2023-10-09 2024-01-05 深圳市五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网络的设备搭建远程操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13990A1 (en) 2021-11-24
US11622407B2 (en) 2023-04-04
US20210368575A1 (en) 2021-11-25
CN111342863B (zh) 2021-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2863B (zh)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及存储介质
EP3771261B1 (en) Paging synchronization ind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paging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20220007370A1 (en) Resource determin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US11540214B2 (en) Timer adjust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08476446B (zh) 蜂窝网络中实现全双工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基站
CN111543118A (zh) Rrc状态改变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89352A (zh) 响应指示方法和装置、响应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8139216A (zh) 一种bwp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10298077A1 (en) Monito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026893A (zh) 一种sdt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699724B (zh) 控制终端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1526607A (zh) 通信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31715B (zh) 网络配置方法、网络测量方法及装置
WO2022120649A1 (zh) 接入控制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介质
CN114902730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052276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96110A (zh) 一种执行小数据包传输和确定随机接入消息传输方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68779B (zh) 直连链路数据发送和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CN114788380A (zh) 下行传输配置、接收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61742A (zh) 信道监听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6792922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6376062B (zh) 一种自动控制射频开关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202872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network parameter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9496448B (zh) 网络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70564A1 (zh) 一种部分带宽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