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30292B - 变形玩具及牙胶变形玩具 - Google Patents

变形玩具及牙胶变形玩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30292B
CN111330292B CN202010158364.8A CN202010158364A CN111330292B CN 111330292 B CN111330292 B CN 111330292B CN 202010158364 A CN202010158364 A CN 202010158364A CN 111330292 B CN111330292 B CN 1113302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toy
gutta
percha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83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30292A (zh
Inventor
邵浩钧
郭春镧
廖锐
欧龙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Aofei Industrial Co ltd
Alpha Group Co Ltd
Guangzhou Alpha 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Aofei Industrial Co ltd
Alpha Group Co Ltd
Guangzhou Alpha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Aofei Industrial Co ltd, Alpha Group Co Ltd, Guangzhou Alpha 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Aofe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583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302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30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029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9476 priority patent/WO202118001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302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02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3/00Dolls
    • A63H3/04Dolls with deformable framewor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7/00Baby-comforters; Teething rings
    • A61J17/02Teething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3/00Dolls
    • A63H3/36Details;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diatric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形玩具,包括支撑部、转动部和发散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支撑部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述支撑部能够转动到至少两个位置上定位;所述发散部与所述转动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或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并跟随所述转动部一同转动定位。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牙胶变形玩具,还包括上述的变形玩具,所述发散部至少部分由牙胶材料制成。本发明中变形玩具和牙胶变形玩具可玩性更强、使用时间长。

Description

变形玩具及牙胶变形玩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玩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形玩具及牙胶变形玩具。
背景技术
牙胶又称固齿器、练齿器,由安全无毒的硅胶制成,在缓解长牙不适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宝宝锻炼嚼、咬的动作,有助于牙齿的健康成长。牙胶适用于6个月至2岁宝宝长牙阶段。
现有技术中的牙胶产品,大多为单一的片状、条状或者块状产品,虽然带有一定的造型和鲜艳的颜色来吸引婴儿,但是对于引起儿童玩耍及使用的兴趣方面有所欠缺,且功能也比较单一,过了磨牙期就不再玩耍,造成浪费。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玩性更强、使用时间长的变形玩具及牙胶变形玩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玩性更强、使用时间长的变形玩具及牙胶变形玩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变形玩具,包括支撑部、转动部和发散部;
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支撑部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述支撑部能够转动到至少两个位置上定位;玩具可旋转的变形设计能够增加儿童的玩耍乐趣。
所述发散部与所述转动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或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并跟随所述转动部一同转动定位。发散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玩具的体积,也可以方便儿童的抓取和玩耍。
优选的,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述支撑部能够绕一转动轴在竖直面上转动,或在水平面转动,或上下翻转,或左右摆动,或任意方向转动,或者以上转动方式的结合。不同的转动方向可以提高玩具的可玩性和趣味性。
优选的,所述转动部在至少两个位置上定位:不同的形态可以给儿童不同的感官体验,同时,变形的过程可以促进孩童用力抓取玩具,锻炼其手部抓取能力。
优选的,第一位置时,所述发散部可以成收合状态;
第二位置时,所述发散部可以成展开状态。
优选的,所述发散部呈爪形,所述发散部有至少两组,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部的上下两端;
第一位置时,所述发散部收合成球状;第二位置时,所述发散部展开成两把反向的伞状。
优选的,所述发散部包括杆部和球部,多根所述杆部从所述转动部成发散状延伸出,所述球部与所述杆部的末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者与所述杆部一体成型。端部设置球部可以使得玩具触感更佳。
优选的,所述转动部包括转轴部,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转孔,所述转轴部插入到所述转孔中,所述转轴部的轴外周与所述支撑部的所述转孔内部完全或者部分紧密配合,使得所述转轴部能够在所述转孔内转动并定位。由于转轴部的轴外周存在与转孔内部的紧密的配合部分,因而,在转轴部进行转动时,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力才能克服径向的压紧力进行转动,因而,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儿童的手部力量。
优选的,所述转动部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转轴部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发散部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部包括转杆和至少一个端帽,所述转杆穿过所述转孔,所述端帽安装在至少一个所述固定部中,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端帽可与所述转杆可拆卸固定连接,且在所述端帽的压紧下,所述固定部能够被压紧在所述支撑部上。
优选的,所述变形玩具还包括弹键,所述弹键安装在所述转孔中,所述转轴部与所述弹键紧密且相对转动配合,所述转轴部转动时,所述弹键将所述转轴部定位在至少两个位置上。
优选的,所述弹键包括弹性件、紧密接触件和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和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中,所述滑动支架与所述支撑部可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支架朝向所述支撑部滑动时,压缩所述弹性件,所述紧密接触件安装在所述滑动支架上并伸入到所述转孔中,所述弹性件使得所述紧密接触件与所述转轴部紧密接触。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本体和端部,所述端部与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端部与所述本体之间可转动定位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牙胶变形玩具,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变形玩具,所述发散部至少部分由牙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发散部包括杆部和球部,多根所述杆部从所述转动部延伸出,所述球部与所述杆部的末端连接,所述球部由牙胶材料制成。牙胶材料通常为TPE等橡胶材料,或者硅胶材料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变形玩具通过转动部相对于支撑部的转动,带动发散部一起转动定位,实现至少两个位置的定位,儿童可以拨动发散部来实现转动部相对于支撑部的转动,增加可玩性。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牙胶变形玩具不仅能作为牙胶使用,还可以作为玩具供儿童玩耍,增加了儿童对牙胶变形玩具的兴趣,延长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变形玩具的收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变形玩具的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支撑部和转动部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省略了固定部后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转轴部和弹键配合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转杆和弹键配合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支撑部和弹键配合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支撑部、转轴部和弹键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支撑部1:转孔11、本体12、端部13、旋转块14、第一壳体15、第二壳体16、限位柱17;
转动部2:转轴部21、固定部22、转杆211、端帽212、插接孔221、凸起2121、管柱2111、端盖2112、凸起2112a、凹槽2111a、插槽2111b、圆柱2122、插条2123;
发散部3:杆部31、球部32、横杆33;
弹键4:紧密接触件42、滑动支架43、圆头部421、十字部422、安装端面431、限位臂4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发明的全部或视为对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本身申请中,固定包括且不限于粘贴固定焊接固定、铆接固定等将两部分固定的连接方式,可拆卸固定包括且不限于螺钉固定、卡合固定等拆卸固定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变形玩具,包括支撑部1、转动部2和发散部3;
转动部2与支撑部1可转动连接,并且转动部2相对于支撑部1能够转动到至少两个位置上定位;玩具可旋转的变形设计能够增加儿童的玩耍乐趣。
发散部3与转动部2可拆卸固定连接或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并跟随转动部2一同转动定位。发散部3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玩具的体积,也可以方便儿童的抓取和玩耍。
具体为,如图4所示,支撑部1包括本体12和两个端部13,端部13分别位于本体12的上下两端,本体12为圆环形,两个端部13为椭圆形平板结构,转动部2与端部13可转动连接。本体12用于支撑两个转动部2,并且方便儿童持握。
优选地,本体12的中心还安装有旋转块14,旋转块14的上下端延伸出两个转轴(图未示),两个转轴分别插入到本体12的内圈中,并且能投绕转轴转动。旋转块14为圆盘结构,包括正反两面,其中一个面上设有笑脸图案。儿童可以拨动旋转块14,使其转动。旋转块14的壳体内部可以收容有多个沙粒,转动旋转块14时,或晃动整个变形玩具时,能发出沙沙的声音,吸引儿童的注意。
本实施例中,转动部2有四个,其中两个转动部2与上方的端部13结,另外两个转动部2与下方的端部13连接。两个转动部2分别连接在一个端部13的正反两面上。
每个转动部2能够独立相对于一个端部13转动;也可以上方的两个转动部2为一体,同时相对于上方的端部13转动,下方的两个转动部为一体,同时相对于下方的端部13转动。
本实施例中,变形玩具通过转动部2相对于支撑部1的转动,带动发散部3一起转动定位,实现至少两个位置的定位,儿童可以拨动发散部3来实现转动部2相对于支撑部1的转动,变形玩具能够保持在至少两个位置状态上,实现至少两种不同的造型,吸引儿童的注意,增加玩具的可玩性和趣味性,延长玩具的玩耍时间。
本实施例中,转动部2相对于支撑部1能够绕一横向转动轴在竖直面上转动。具体为,转动部2将发散部3从支撑部1的中心朝向上下两外侧的方向转动,使得发散部3从收合的状态切换到展开的状态。
可选地,转动部2相对于支撑部1还可以在水平面转动,或上下翻转,或左右摆动,或任意方向转动。
具体为,转动部2可以绕一竖直轴沿水平面转动;或通过铰链与支撑部1连接,实现发散部3的上下翻转;或左右、前后摆动;或通过球头万向节实现多角度,多方位的转动,或者以上转动方式的结合。不同的转动方向可以提高玩具的可玩性和趣味性。
使得转动部2带动发散部3转动到多种不同造型的位置上,并定位在该位置,能够保持不动。只有当儿童施加足够的力时,转动部2再次转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转动部2在至少两个位置上定位:
如图1所示,第一位置时,发散部3成收合状态;
如图2所示,第二位置时,发散部3成展开状态。
具体为,发散部3呈爪形,发散部3有四组,分别连接在支撑部1的上下两端,每组发散部3成三爪形状,两组发散部3安装在支撑部1的上端,两组发散部3安装在支撑部1的下端。每组发散部3安装在对应的一个转动部2上,并随转动部2一起转动。
如图1所示,第一位置时,发散部3收合成球状;四组爪形的发散部3均朝向支撑部1的中心收合,上方的两组发散部3组成一个半球形,下方的两组发散部3组成另一个半球形,然后拼合成一个完整的球形。儿童可以滚动或投掷玩耍。
如图2所示,第二位置时,发散部3展开成两把反向的伞状。转动部2沿横向转动轴转动,从支撑部1的中心转动到支撑部1的外侧。上方的两组发散部3均向上转动,组成倒置的伞状;下方的两组发散部3均向下转动,组成正常展开的伞状。展开后的发散部3,将支撑部1的本体12露出,儿童可以手持本体12玩耍。
展开后的整个变形玩具,像一个哑铃形状,儿童可晃动变形玩具,发出沙沙声音,锻炼儿童的大臂、手部和听觉。不同的形态可以给儿童不同的感官体验,同时,变形的过程可以促进孩童用力抓取玩具,锻炼其手部抓取能力。
可选地,发散部3还可以有两组,转动部2也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支撑部1的上下两端部13上,一组发散部3成六爪形,转动部2可以上下翻转,实现从图1-图2状态的切换。
可选地,发散部3还可以只有一组,转动部2有一个,安装在支撑部1的一端。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发散部3包括杆部31和球部32,多根杆部31从转动部2成发散状延伸出,球部32与杆部31的末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者与杆部31一体成型。
具体为,每组发散部3包括三根杆部31,杆部31的固定端与转动部2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固定连接,杆部31类似伞骨,具有一定的弧度成发散状延伸出,杆部31的末端连接球部32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
相邻杆部31之间通过横杆33连接,横杆33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发散部3的变形。
球部32上设有多个凸点,或横向条纹,或波纹,并且每组发散部3上的球部32的颜色可以不同。端部设置球部可以使得玩具触感更佳,不同纹理的球部32对儿童的触觉有不同的体验,不同的颜色能够刺激儿童的视觉感知。
本实施例中,儿童通过转动发散部3,带动转动部2相对于支撑部1转动。四组发散部3能够分别独立操作,儿童可以将任意一组发散部3转动到收合或展开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的变形玩具的玩耍方式,不限于图1-2所示的状态。可以是上方的两组发散部3一起向下转动,或下方的两组发散部3一起向下转动,或转动其中任意一个,或任意两个发散部3。
可选地,发散部3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可以只有杆部31,不包括球部32。发散部3转动后,还可以变形成其他不同的形状。
实施例二:
如图4-7所示,转动部2包括转轴部21,支撑部1上开设有转孔11,转轴部21插入到转孔11中,转轴部21的轴外周与支撑部1的转孔11内部完全或者部分紧密配合,使得转轴部21能够在转孔11内转动并定位。
具体为,端部13上开设有一个转孔11,转轴部21穿过转孔11,转轴部21能够在转孔11内转动,转孔11的中心轴线沿横向布置。
由于转轴部21的轴外周与支撑部1的转孔11内部完全或者部分紧密配合,使得转轴部21能够在转孔11内转动并至少定位在两个位置上。
当转轴部21每转动180°后,带动发散部3切换到收合状态或展开状态。由于转轴部21的轴外周存在与转孔11内部的紧密的配合部分,因而,在转轴部21进行转动时,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力才能克服径向的压紧力进行转动,因而,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儿童的手部力量。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转动部2还包括固定部22,固定部22与转轴部21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发散部3与固定部22固定连接。
具体为,固定部22上开设有多个插接孔221,发散部3的杆部31的固定端插入到插接孔221中,并且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固定连接。固定部22与转轴部21同步转动。
本实施例中,固定部22为半椭圆球形,并且有四个,分别安装在两个端部13的正反面,转轴部21的两端从转孔11穿出后,分别于两个固定部22连接。
如图1所示,上方的两个固定部22与端部13一起组成一个扁圆形的球体,下方的两个固定部22与端部13一起也组成一个扁圆形的球体。收合状态时,两个扁圆球体形成正圆球形的顶部和底部,与四个发散部4组成一个完整的正圆球体。
进一步地,如图4-5所示,转轴部21包括转杆211和至少一个端帽212,转杆212穿过转孔11,端帽212安装在至少一个固定部22中,
其中至少一个端帽212可与转杆211可拆卸固定连接,且在端帽212的压紧下,固定部22能够被压紧在支撑部1上。
具体为,如图5所示,端帽212封挡在转杆211的一端,端帽212与一个固定部22固定连接。端帽212上有向外周延伸的凸起2121,凸起2121插入到固定部22中,使得婴儿在给发散部3施加一定周向作用力时,力量通过固定部22传递给端帽212再传递给转杆211,从而推动转杆211的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转杆211包括管柱2111和端盖2112,端盖2112上也有向外周延伸的凸起2112a,凸起2112a插入到另一个固定部22中,与固定部22固定连接。
管柱211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两条凹槽2111a,内表面上开设有四条插槽2111b,插槽2111b沿管柱211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如图8所示,端帽212上朝向管柱2111延伸出圆柱2122,圆柱2122上间隔设有四条插条2123,插条2123用于插入到插槽2111b中,实现端帽212与转杆211的可插接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儿童带动发散部3转动,发散部3带动固定部22转动,固定部22带动端盖2112和管柱2111一起转动,使得转动部2相对于支撑部1转动,支撑部1本身是不动的。
可选地,支撑部1的端部13与本体11之间可转动定位连接,端部13与本体11之间可以绕竖直轴在水平面上转动,从而实现发散部3相对于支撑部1的本体11在水平面和竖直面均能够相对转动。
可选地,还可以转轴部21与支撑部1固定连接,转轴部21不动,固定部22相对于转轴部21转动定位;还可以不设置转轴部,固定部与支撑部1直接配合,形成转动定位连接。
实施例三:
如图5-8所示,变形玩具还包括弹键4,弹键4安装在转孔11中,转轴部21与弹键4紧密且相对转动配合,转轴部21转动时,弹键4将转轴部21定位在至少两个位置上。
具体为,如图7所示,弹键4安装在支撑部1的端部13中,至少部分从转孔11的内壁伸出后与转轴部21的外表面接触。
如图6所示,弹键4与管柱2111的外表面紧密接触。当管柱2111转动时,弹键4与管柱2111的外表面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当管柱2111转动到弹键4与凹槽2111a接触时,弹键4被凹槽2111a定位,实现某一位置的转动定位。
本实施例中,管柱2111为圆柱形,其外表面上设有两条凹槽2111a,实现两个位置的转动定位,从而使得发散部3能够在图1-2的收合状态和展开状态上定位。当需要继续转动发散部3的时候,需要大一点的旋转力才能够推动旋转,使得弹键4从凹槽2111a中脱出,继续在管柱2111的外圆周面上滑动,直到弹键4卡入到下一条凹槽2111a中,这种操作有助于提高孩童玩耍过程中的感知力和乐趣。
可选地,凹槽2111a还可以有多条,间隔沿管柱2111的轴线方向延伸。凹槽2111a还可以替换为长条形的平面部,平面部也能实现与弹键4的定位。
进一步地,如图5-8所示,弹键4包括弹性件(图未示)、紧密接触件42和滑动支架43,滑动支架43和弹性件安装在支撑部1中,滑动支架43与支撑部1可滑动连接,滑动支架43朝向支撑部1滑动时,压缩弹性件,紧密接触件42安装在滑动支架43上并伸入到转孔11中,弹性件使得紧密接触件42与转轴部21紧密接触。
优选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安装在支撑部1中,用于将滑动支架43推向转孔11的方向。当转轴部21插入到转孔11中时,将滑动支架43推向支撑部1的方向,压缩弹簧被进一步压缩,使得紧密接触件42保持与转轴部21紧密接触。
具体为,如图5-7所示,紧密接触件42包括圆头部421和十字部422,圆头部421从滑动支架43中穿出后与转轴部21的外表面直接接触,十字部422限定在滑动支架43中,使得紧密接触件42与滑动支架43固定连接。压缩弹簧套设在十字部422上,并且一端与滑动支架43抵触另一端与支撑部1的内壁抵触,将滑动支架43压紧。
滑动支架43为U型件,滑动支架43包括安装端面431和两个限位臂432,紧密接触件42安装在安装端面431上,两个限位臂432分别从安装端面431的两端延伸出,限位臂432上形成台阶部。
如图8所示,支撑部1由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6拼合而成,弹键4安装在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6之间的空腔中。滑动支架43被限定在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6中,并能够沿横向滑动。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6中设有限位柱17,限位臂432的台阶部限定在上下两个限位柱17中,限位柱17使得滑动支架43不能完全穿出转孔11,只能部分进入到转孔11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弹键4实现对转动部2的转动定位,弹键4与凹槽2111a的配合,使得转动过程中有定位感,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才可以使转动部2继续转动,有助于提高孩童玩耍过程中的感知力和乐趣。
实施例四:
牙胶变形玩具,还包括实施例一到实施例三中的变形玩具,发散部3至少部分由牙胶材料制成。牙胶材料为具有一定柔性和韧性的安全无毒的TPE等橡胶材料,或者硅胶材料等。
优选地,球部32由牙胶材料制成。球部32上设有圆形凸点、或水平横纹,或波浪纹。儿童啃咬球部32,帮助出牙,牙胶材料的柔软特性,避免儿童牙龈伤害。
可选地,杆部31和横杆33也可以由牙胶材料制成,还可以由硬质塑料制成,或在硬质塑料外包覆有一层牙胶材料或其他无毒的柔性材料。
为了避免对儿童的伤害,转动部2和支撑部1的外表面也可以包覆一层柔性材料,例如:固定部22和支撑部1的外表面包覆一层柔性材料。
本实施例中的牙胶变形玩具,不仅可以作为牙胶使用,还具有玩具的功能,婴儿可以转动玩具的不同的部位,实现不同的造型,不同的玩法,提升牙胶变形玩具的可玩性,延长玩耍时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转动部和发散部;
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支撑部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述支撑部能够转动到至少两个位置上定位,使所述变形玩具能够保持在至少两个位置状态上,并呈现至少两种不同的造型;所述发散部与所述转动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或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并跟随所述转动部一同转动定位;
所述转动部包括转轴部,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转孔,所述转轴部插入到所述转孔中,所述转轴部的轴外周与所述支撑部的所述转孔内部完全或者部分紧密配合,使得所述转轴部能够在所述转孔内转动并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述支撑部能够绕一转动轴在竖直面上转动,或在水平面转动,或上下翻转,或左右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在至少两个位置上定位:
第一位置时,所述发散部成收合状态;
第二位置时,所述发散部成展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散部呈爪形,所述发散部有至少两组,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部的上下两端;
第一位置时,所述发散部收合成球状;第二位置时,所述发散部展开成两把反向的伞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散部包括杆部和球部,多根所述杆部从所述转动部成发散状延伸出,所述球部与所述杆部的末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者与所述杆部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转轴部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发散部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部包括转杆和至少一个端帽,所述转杆穿过所述转孔,所述端帽安装在至少一个所述固定部中,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端帽可与所述转杆可拆卸固定连接,且在所述端帽的压紧下,所述固定部能够被压紧在所述支撑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玩具还包括弹键,所述弹键安装在所述转孔中,所述转轴部与所述弹键紧密且相对转动配合,所述转轴部转动时,所述弹键将所述转轴部定位在至少两个位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键包括弹性件、紧密接触件和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和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中,所述滑动支架与所述支撑部可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支架朝向所述支撑部滑动时,压缩所述弹性件,所述紧密接触件安装在所述滑动支架上并伸入到所述转孔中,所述弹性件使得所述紧密接触件与所述转轴部紧密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本体和端部,所述端部与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端部与所述本体之间可转动定位连接。
11.一种牙胶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变形玩具,所述发散部至少部分由牙胶材料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牙胶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散部包括杆部和球部,多根所述杆部从所述转动部延伸出,所述球部与所述杆部的末端连接,所述球部由牙胶材料制成。
CN202010158364.8A 2020-03-09 2020-03-09 变形玩具及牙胶变形玩具 Active CN1113302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8364.8A CN111330292B (zh) 2020-03-09 2020-03-09 变形玩具及牙胶变形玩具
PCT/CN2021/079476 WO2021180014A1 (zh) 2020-03-09 2021-03-08 变形玩具及牙胶变形玩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8364.8A CN111330292B (zh) 2020-03-09 2020-03-09 变形玩具及牙胶变形玩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0292A CN111330292A (zh) 2020-06-26
CN111330292B true CN111330292B (zh) 2022-03-29

Family

ID=71174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8364.8A Active CN111330292B (zh) 2020-03-09 2020-03-09 变形玩具及牙胶变形玩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30292B (zh)
WO (1) WO20211800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0292B (zh) * 2020-03-09 2022-03-29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变形玩具及牙胶变形玩具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HK38491A (en) * 1984-11-28 1991-05-24 Int Customs Establishment Musical pacifier
JP2001187274A (ja) * 1999-12-28 2001-07-10 Bandai Co Ltd サイコロ人形
EP1616609A1 (en) * 2004-07-12 2006-01-18 Aldric J. Saucier Transformable toy
CN201227423Y (zh) * 2008-06-30 2009-04-29 陈达宏 一种纯天然儿童咬牙器
CN201783219U (zh) * 2010-07-19 2011-04-06 陈荣锋 一种动翅膀儿童玩具
CN102123692A (zh) * 2008-08-18 2011-07-13 戴维·A·泰西尼 一种生物响应式出牙嚼器
CN212119027U (zh) * 2020-03-09 2020-12-11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变形玩具及牙胶变形玩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6642B2 (ja) * 1985-10-12 1994-11-30 倉敷化工株式会社 形状記憶性ゴム弾性体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11330292B (zh) * 2020-03-09 2022-03-29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变形玩具及牙胶变形玩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HK38491A (en) * 1984-11-28 1991-05-24 Int Customs Establishment Musical pacifier
JP2001187274A (ja) * 1999-12-28 2001-07-10 Bandai Co Ltd サイコロ人形
EP1616609A1 (en) * 2004-07-12 2006-01-18 Aldric J. Saucier Transformable toy
CN201227423Y (zh) * 2008-06-30 2009-04-29 陈达宏 一种纯天然儿童咬牙器
CN102123692A (zh) * 2008-08-18 2011-07-13 戴维·A·泰西尼 一种生物响应式出牙嚼器
CN201783219U (zh) * 2010-07-19 2011-04-06 陈荣锋 一种动翅膀儿童玩具
CN212119027U (zh) * 2020-03-09 2020-12-11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变形玩具及牙胶变形玩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0292A (zh) 2020-06-26
WO2021180014A1 (zh) 2021-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23318A (en) Figure with rotatable torso and vertically swinging arms
US3862513A (en) Articulated figure toy
US6190225B1 (en) Candy holding device
CN111330292B (zh) 变形玩具及牙胶变形玩具
CN212119027U (zh) 变形玩具及牙胶变形玩具
US6758717B1 (en) Doll having changeable eyes and removable alternative face
US6093078A (en) Hand held doll simulating skating action
US6149491A (en) Self-propelled doll responsive to sound
US3740894A (en) Doll construction
US5722348A (en) Small animal globular housing module
US6776679B1 (en) Skipping toy with disco ball
JP3097197U (ja) 慣性式回動部を具える健康器
US7854643B2 (en) Doll pair and apparatus for cheerleading stunts
JP2007143620A (ja) 人形玩具
KR950003252B1 (ko) 레슬링선수인형
US2826861A (en) Spinning toy
US4286407A (en) Doll for containing filament producing fluid
WO2021180016A1 (zh) 牙胶玩具
US3900992A (en) Doll having limbs with hemispherical portions pivotally joined to its body
US4148151A (en) Toy figurine
US2979858A (en) Toy
US6247993B1 (en) Jumprope simulating doll
US6994605B2 (en) Vibratory amusement device for producing concentric illuminated rings
JP3213277B2 (ja) 棒把持人形
US20080160874A1 (en) Ball-and-socket segmented manipulativ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