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7998A - 发声器件 - Google Patents
发声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27998A CN111327998A CN202010117789.4A CN202010117789A CN111327998A CN 111327998 A CN111327998 A CN 111327998A CN 202010117789 A CN202010117789 A CN 202010117789A CN 111327998 A CN111327998 A CN 1113279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tic
- gap
- magnetic steel
- vibration
- conduc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以及分别固定于盆架的振动系统和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盆架的振膜以及驱动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音圈插设于磁间隙内,磁路系统包括固接于盆架的磁碗以及叠设于磁碗内的磁钢组件,磁路系统设有连通磁间隙与外界的泄压口;磁钢组件正对振膜一侧的上表面与振膜间隔形成振动间隙,磁钢组件设有贯穿其上的导通结构,导通结构连通磁间隙与振动间隙。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发声器件高频声学性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发声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用于播放声音的发声器件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手机等智能移动设备之中。
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包括盆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以及连接于所述振膜并插设于所述磁间隙内用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振膜和所述磁路系统间隔形成振动间隙,所述音圈将所述振动间隙分隔为第一振动间隙和第二振动间隙;在振动过程中,所述振膜带动所述第一振动间隙和所述第二振动间隙内的空气流动,所述第一振动间隙和所述第二振动间隙内的空气通过所述音圈与所述磁路系统之间的间隙以在所述磁间隙汇合,然后通过泄漏孔与外界空气联通。
然而,相关技术中,由于磁间隙的空间小,导致第一振动间隙和第二振动间隙的气流流入磁间隙时受阻,尤其是在振膜高频振动以使内部的气流速度较快时,第一振动间隙和第二振动间隙内的空气几乎被隔绝成两个独立的空气体,导致第一振动间隙和第二振动间隙内的空气在振膜的带动下被压缩而对振膜产生反作用力,影响高频振动发声,使得发声器件的高频声学性能差。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频声学性优的发声器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以及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音圈插设于所述磁间隙内,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接于所述盆架的磁碗以及叠设于所述磁碗内的磁钢组件,所述磁路系统设有连通所述磁间隙与外界的泄压口;所述磁钢组件正对振膜一侧的上表面与所述振膜间隔形成振动间隙,所述磁钢组件设有贯穿其上的导通结构,所述导通结构连通所述磁间隙与所述振动间隙。
优选的,所述导通结构包括由所述磁钢组件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凹陷形成且与所述振膜相对设置的通孔以及由所述磁钢组件靠近所述磁间隙的一侧沿垂直所述振动方向凹陷形成的导通通道,所述通孔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振动间隙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导通通道与所述磁间隙连通。
优选的,所述磁钢组件包括叠设于所述磁碗内的主磁钢,所述导通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主磁钢的第一导通结构,所述第一导通结构由所述主磁钢靠近所述振动间隙的一侧贯穿至与所述磁间隙连通。
优选的,所述磁钢组件还包括叠设于所述磁碗内且围绕所述主磁钢设置的副磁钢,所述主磁钢与所述副磁钢间隔形成所述磁间隙,所述导通结构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副磁钢的第二导通结构,所述第二导通结构由所述副磁钢靠近所述振动间隙的一侧贯穿至于所述磁间隙连通。
优选的,所述通孔包括分别由所述主磁钢沿所述振动方向凹陷形成的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导通通道包括分别由所述主磁钢靠近所述磁间隙的一侧沿垂直所述振动方向凹陷形成的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导通通道,每一所述第一通孔与一个所述第一导通通道连通以共同构成一个所述第一导通结构。
优选的,所述通孔包括分别由所述主磁钢沿所述振动方向凹陷形成的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导通通道包括由所述主磁钢靠近所述磁间隙的一侧沿垂直所述振动方向贯穿所述主磁钢的第一导通通道,各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该第一导通通道连通以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导通结构。
优选的,所述磁钢组件包括叠设于所述磁碗内的主磁钢以及叠设于所述磁碗内且围绕所述主磁钢设置的副磁钢,所述主磁钢与所述副磁钢间隔形成所述磁间隙,所述导通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副磁钢的第二导通结构,所述第二导通结构由所述副磁钢靠近所述振动间隙的一侧贯穿至于所述磁间隙连通。
优选的,所述导通结构自靠近所述振动间隙一侧曲折延伸至所述磁间隙。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发声器件中,磁钢组件与振膜间隔形成振动间隙,磁钢组件设有贯穿其上的导通结构,该导通结构连通磁间隙与振动间隙,通过导通结构的设置,有效地为内部气流的流动提供更多的流动空间,使得振动间隙的空气更容易流入磁间隙,继而通过泄压口流出外界,保证了内部的空气流动畅通,避免振动间隙内的空气被压缩而对振膜产生反作用力,保证振膜高频振动的可靠性,进而改善发声器件的高频发声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发声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发声器件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磁路系统的立体结构装配图;
图4为图3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发声器件与相关技术发声器件的声压级与频率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磁路系统的立体结构装配图;
图8为图7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发声器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三的磁路系统的立体结构装配图;
图11为图10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四的发声器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五的发声器件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方式一
请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声器件100,其包括盆架1、振动系统2以及具有磁间隙30的磁路系统3;所述振动系统2和所述磁路系统 3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相对两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系统2包括振膜21以及驱动所述振膜21 振动发声的音圈22,所述音圈22连接于所述振膜21并插设于所述磁间隙 30内。
更具体的,所述振膜21包括折环部211、由所述折环部211外周缘弯折延伸且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固定部212以及由所述折环部211内周缘弯折延伸且与所述音圈22连接的振动部213。
更优的,为了提高所述振动系统2的振动可靠性,所述振动系统2还可以增设弹性支撑所述音圈22的弹性支撑组件23,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3 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1远离所述振膜21一侧并与所述磁路系统3间隔设置。
具体的,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3包括弹性件231以及辅助振膜232。
所述辅助振膜232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盆架1远离所述振膜21一侧,另外一端连接于所述音圈22远离所述振动部213一侧;所述弹性件231 为柔性电路板,其贴设固定于所述辅助振膜232远离所述振膜21一侧,且所述弹性件231与所述音圈22电连接。通过弹性支撑组件23的设置,一方面用于提高所述振动系统2的振动强度和平衡,有效抑制横向摇摆,另一方面为所述音圈22引出至连接外部电源,避免了音圈引线结构引出电源时音圈引线容易断裂的风险。
所述磁路系统3包括磁碗31以及磁钢组件32。
所述磁碗31固定于所述盆架1远离所述振膜21一端,所述磁碗31 凹陷形成所述泄压口310;所述磁钢组件32固定于所述磁碗31并与所述磁碗31共同形成所述磁间隙30,所述磁钢组件32正对所述振膜21一侧的上表面与所述振膜21间隔形成振动间隙10,所述振动间隙10提供了所述振膜21振动时所需要的振动空间;所述音圈22并将所述振动间隙10 分隔为与所述振动部213相对设置的第一振动间隙101和与所述折环部211 相对设置的第二振动间隙102。
所述磁钢组件32设有贯穿其上且将所述磁间隙30与所述振动间隙10 连通的导通结构320;具体的,所述导通结构320包括由所述磁钢组件32 沿所述振膜1的振动方向凹陷形成且与所述振膜1相对设置的通孔以及由所述磁钢组件32靠近所述磁碗31的一侧沿垂直所述振动方向凹陷形成的导通通道,所述通孔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振动间隙10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导通通道与所述磁间隙30连通。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磁路系统3的具体结构形式是不限的,其可以为但不限于单磁钢磁路结构、三磁钢磁路结构和五磁路磁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其可以根据实际设计的需要进行具体的设置,比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路系统3为五磁路结构,所述磁钢组件32包括固定于所述磁碗31 的主磁钢321以及固定于所述磁碗31且与所述主磁钢321间隔形成所述磁间隙30的副磁钢322;当然,磁路系统可以为只包括主磁钢的单磁钢结构,此时,磁间隙形成于主磁钢的外周侧。
在本实施方式一中,所述主磁钢321与所述振动部213间隔形成所述第一振动间隙101,所述副磁钢322与所述折环部212间隔形成所述第二振动间隙102;所述导通结构320包括开设于所述主磁钢321的第一导通结构3210,所述第一导通结构3210由所述主磁钢321靠近所述振动部213 一侧贯穿至与所述磁间隙30连通。
更具体的,所述导通结构320的通孔为由所述主磁钢321沿所述振膜 21的振动方向凹陷形成且与所述振动部213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3211,所述导通结构320的导通通道为由所述主磁钢321靠近所述磁碗31的一侧沿垂直所述振动方向贯穿其上的第一导通通道3212,所述第一通孔3211和所述第一导通通道3212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导通结构3210;所述第一通孔 3211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振动间隙101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导通通道3212与所述磁间隙30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通结构的数量是不限的,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设置,比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通结构3210为一个,该第一导通结构3210由一个第一通孔3211和一个第一导通通道3212共同构成;当然,第一导通结构也可以为多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包括多个且相互间隔设置,第一导通通道包括多个且相互间隔设置,每一第一通孔与一个第一导通通道连通以共同构成一个第一导通结构。
上述结构中,通过所述第一导通结构3210的设置,有效地为内部气流的流动提供更多的流动空间,使得所述第一振动间隙101和所述第二振动间隙102内的空气更容易流入所述磁间隙30,即使得所述折环部211和所述振动部213下方空气流动更通畅,避免了所述第一振动间隙101内的空气和第二振动间隙102内的空气被压缩而对所述振膜21产生反作用力,保证所述振膜21在高频振动时不易发生分割振动,保证所述振膜21高频振动的可靠性,进而改善发声器件100的高频发声性能。
具体的,图6分别示出本发明发声器件的声压级与频率之间的变化关系以及相关技术发声器件的声压级与频率之间的变化关系,由图6分析可知,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的频率为10KHz时,由于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的折环部和振动部振动形态不同甚至相反,从而导致振膜产生较大的分割振动,使得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在10KHz的频率下工作时,其声压级(即频响)急剧下降;而本发明的发声器件100的折环部211和振动部213下方的空气流动更通畅,使得振膜21在10KHz的频率下工作时,振膜21更不易发生分割振动,使得本发明的发声器件100在10KHz的频率的声压级(即频响)的明显高于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即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有效地改善了本发明的发声器件100的高频声学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副磁钢322包括两个第一副磁钢323以及两个第二副磁钢324;两个所述第一副磁钢323分别固定于所述磁碗31且相对间隔设置于所述主磁钢321相对两侧,在各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3的同一侧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副磁钢323,同一侧的所述第一副磁钢323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3相对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副磁钢324分别固定于所述磁碗 31且相对间隔设置于所述主磁钢321另外相对两侧,该两个所述第二副磁钢324分别与所述第一导通通道3212的相对两端相对设置。
更优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磁路系统3的磁学性能,使所述磁路系统3的磁力线尽可能多的被所述音圈22切割,以形成更大的驱动力,所述磁路系统3还可以增设主极芯33以及上夹板34;所述主极芯33叠设固定于所述主磁钢321远离所述磁碗31一侧,其上沿所述振动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第一孔330,所述第一孔330将所述第一振动间隙101与所述第一通孔3211连通;所述上夹板34嵌设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固定环341以及由所述固定环341沿垂直所述振动方向凸出延伸且叠设于所述副磁钢322的副极芯342,更具体的,所述副极芯342包括由所述固定环341沿垂直所述振动方向凸出延伸且叠设于所述第一副磁钢323的第一副极芯3421以及由所述固定环341沿垂直所述振动方向凸出延伸且叠设于所述第二副磁钢 324的第二副极芯3422。
通过所述主极芯33和所述上夹板34的副极芯342的设置,使得所述磁路系统3的磁力线更加集中,有效地提高所述磁路系统3的磁学性能,更好地为所述振动系统2提供驱动力。
实施方式二
请参阅图7-9所示,实施方式二的发声器件100a与实施方式一的发声器件基本相同,两者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与实施方式一的发声器件相比,实施方式二的发声器件100a在副磁钢上也设置了导通结构,下面将结合磁路系统的结构对本实施方式二的发声器件100a的导通结构设置展开说明:
磁路系统3a包括磁碗31a以及磁钢组件,磁钢组件包括固定于磁碗 31a的主磁钢321a、分别固定于磁碗31a且相对间隔设置于主磁钢321a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一副磁钢323a以及分别固定于磁碗31a且相对间隔设置于主磁钢321a另外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副磁钢324a,主磁钢321a、两个第一副磁钢323a以及两个第二副磁钢324a相互间隔形成磁间隙30a。
在本实施方式二中,所述导通结构320a包括开设于所述主磁钢321的第一导通结构3210a以及开设于所述副磁钢的第二导通结构3220a,所述第一导通结构3210a由所述主磁钢321a靠近所述振动部213a一侧贯穿至与所述磁间隙30a连通,所述第二导通结构3220a由所述副磁钢靠近所述折环部211a的一侧贯穿至与所述磁间隙30a连通。
更具体的,所述导通结构320a的通孔包括由主磁钢321a沿振膜21a 的振动方向凹陷形成且与振动部213a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3211a以及由第二副磁钢324a沿振动方向凹陷形成且与折环部211a相对设置的第二通孔 3241a,所述导通结构320a的导通结构包括由主磁钢321a靠近磁碗31a的一侧沿垂直振动方向贯穿其上的第一导通通道3212a以及由第二副磁钢 324a靠近磁碗31a的一侧沿垂直振动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二导通通道3242a,所述第一通孔3211a和所述第一导通通道3212a共同构成第一导通结构 3210a,第二通孔3241a和第二导通通道3242a共同构成所述第二导通结构 3220a;第一通孔3211a的其中一端与第一振动间隙101a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一导通通道3212a与磁间隙30a连通,第二通孔3241a的其中一端与第二振动间隙102a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导通通道3242a与磁间隙30a连通。
本实施方式二中,第一振动间隙101a通过第一导通结构3210a与磁间隙30a连通,第二振动间隙102a通过第二导通结构3220a与磁间隙30a连通,即导通结构320a将所述第一振动间隙101a和所述第二振动间隙102a 与磁间隙30a连通,更有效地为内部气流的流动提供更多的流动空间,更有利于改善扬声器箱的高频声学性能。
更优的,磁路系统3a还包括叠设固定于主磁钢321a远离磁碗31a一侧的主极芯33a以及上夹板,主极芯33a设有沿振动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第一孔330a,第一孔330a将第一振动间隙101a与第一通孔3211a连通;上夹板包括嵌设固定于盆架的固定环、由固定环沿垂直振动方向凸出延伸且叠设于第一副磁钢323a的第一副极芯3421a以及由固定环341a沿垂直振动方向凸出延伸且叠设于第二副磁钢324a的第二副极芯3422a,第二副极芯3422a沿振动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第二孔340a,第二孔340a将第二振动间隙102a与第二通孔3241a连通。
实施方式三
请参阅图10-11所示,实施方式三的发声器件与实施方式一的发声器件基本相同,两者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与实施方式一的发声器件相比,实施方式三的发声器件的导通结构仅设置在副磁钢上,下面将结合磁路系统的结构对本实施方式三的发声器件的导通结构设置展开说明:
磁路系统3b包括磁碗31b以及磁钢组件,磁钢组件包括固定于磁碗 31b的主磁钢321b、分别固定于磁碗31b且相对间隔设置于主磁钢321b 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一副磁钢323b以及分别固定于磁碗31b且相对间隔设置于主磁钢321b另外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副磁钢324b,主磁钢321b、两个第一副磁钢323b以及两个第二副磁钢324b相互间隔形成磁间隙30b。
在本实施方式三中,导通结构320b包括开设于所述副磁钢的第二导通结构3220b,所述第二导通结构3220b由所述副磁钢靠近所述折环部211a 的一侧贯穿至与所述磁间隙30b连通。
更具体的,所述导通结构320b的通孔为由第二副磁钢324b沿振动方向凹陷形成且折环部211b相对设置的第二通孔3241b,所述导通结构320b 的导通结构为由第二副磁钢324b靠近磁碗31b的一侧沿垂直振动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二导通通道3242b,第二通孔3241b和第二导通通道3242b共同构成所述第二导通结构3220b;第二通孔3241b的其中一端与第二振动间隙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导通通道3242b与磁间隙30b连通。
本实施方式三中,导通结构320b将第二振动间隙与磁间隙30b连通,更有效地为内部气流的流动提供更多的流动空间,更有利于改善扬声器箱的高频声学性能。
更优的,磁路系统3b还包括叠设固定于主磁钢321b远离磁碗31b一侧的主极芯33b以及上夹板;上夹板包括嵌设固定于盆架的固定环341b、由固定环341b沿垂直振动方向凸出延伸且叠设于第一副磁钢323b的第一副极芯3421b以及由固定环341b沿垂直振动方向凸出延伸且叠设于第二副磁钢324b的第二副极芯3422b,第二副极芯3422b沿振动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第二孔340b,第二孔340b将第二振动间隙与第二通孔3241b连通。
实施方式四
请参阅图12所示,实施方式四的发声器件100c与实施方式一的发声器件基本相同,两者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实施方式四的发声器件100c的导通结构和实施方式一的发声器件的导通结构不同,下面将结合图12对本实施方式四的发声器件100c的导通结构设置展开说明:
第一通孔的数量是不限的,其可以为多个,即第一通孔包括至少两个且相互间隔设置,各第一通孔分别与第一导通通道连通以共同构成第一导通结构,第一通孔的具体数量根据实际设计的需求进行设置。比如,在本实施方式四中,主磁钢321c沿振膜21c的振动方向凹陷形成三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3211c,且主磁钢321c靠近所述磁间隙的一侧设有沿垂直所述振动方向贯穿主磁钢321c的第一导通通道3211c;三个所述第一通孔3211c一端与第一振动间隙101c连通,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导通通道3212c 与磁间隙30c连通,三个所述第一通孔3211c和所述第一导通通道3212c 共同构成第一导通结构3210c。
上述结构中,使得第一振动间隙101c的空气可以通过多个第一通孔 3211c进入到第一导通通道3212c内,有效使得发声器件100c内部的空气流通更为顺畅,更好地改善其发声效果。
实施方式五
请参阅图13所示,实施方式四的发声器件100d与实施方式一的发声器件基本相同,两者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实施方式五的发声器件100d的导通结构的截面形状和实施方式一的发声器件的导通结构的截面形状不同,下面将结合图13对本实施方式四的发声器件100d的导通结构设置展开说明:
导通结构320d开设于主磁钢321d,该导通结构320d自靠近振动间隙 10d一侧曲折延伸至磁间隙30d,具体的,该导通结构320d靠近振膜21d 一端与第一振动间隙101d连通,靠近磁碗31d的一端与磁间隙30d连通。
由于该导通结构320d为曲折延伸的,其可以减少空气在导通结构320d 的拐角处的阻力,使得空气流通更为流畅。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发声器件中,磁钢组件与振膜间隔形成振动间隙,磁钢组件设有贯穿其上的导通结构,该导通结构连通磁间隙与振动间隙,通过导通结构的设置,有效地为内部气流的流动提供更多的流动空间,使得振动间隙的空气更容易流入磁间隙,继而通过泄压口流出外界,保证了内部的空气流动畅通,避免振动间隙内的空气被压缩而对振膜产生反作用力,保证振膜高频振动的可靠性,进而改善发声器件的高频发声性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以及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音圈插设于所述磁间隙内,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接于所述盆架的磁碗以及叠设于所述磁碗内的磁钢组件,所述磁路系统设有连通所述磁间隙与外界的泄压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组件正对振膜一侧的上表面与所述振膜间隔形成振动间隙,所述磁钢组件设有贯穿其上的导通结构,所述导通结构连通所述磁间隙与所述振动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结构包括由所述磁钢组件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凹陷形成且与所述振膜相对设置的通孔以及由所述磁钢组件靠近所述磁间隙的一侧沿垂直所述振动方向凹陷形成的导通通道,所述通孔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振动间隙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导通通道与所述磁间隙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组件包括叠设于所述磁碗内的主磁钢,所述导通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主磁钢的第一导通结构,所述第一导通结构由所述主磁钢靠近所述振动间隙的一侧贯穿至与所述磁间隙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组件还包括叠设于所述磁碗内且围绕所述主磁钢设置的副磁钢,所述主磁钢与所述副磁钢间隔形成所述磁间隙,所述导通结构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副磁钢的第二导通结构,所述第二导通结构由所述副磁钢靠近所述振动间隙的一侧贯穿至于所述磁间隙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分别由所述主磁钢沿所述振动方向凹陷形成的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导通通道包括分别由所述主磁钢靠近所述磁间隙的一侧沿垂直所述振动方向凹陷形成的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导通通道,每一所述第一通孔与一个所述第一导通通道连通以共同构成一个所述第一导通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分别由所述主磁钢沿所述振动方向凹陷形成的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导通通道包括由所述主磁钢靠近所述磁间隙的一侧沿垂直所述振动方向贯穿所述主磁钢的第一导通通道,各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该第一导通通道连通以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导通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组件包括叠设于所述磁碗内的主磁钢以及叠设于所述磁碗内且围绕所述主磁钢设置的副磁钢,所述主磁钢与所述副磁钢间隔形成所述磁间隙,所述导通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副磁钢的第二导通结构,所述第二导通结构由所述副磁钢靠近所述振动间隙的一侧贯穿至于所述磁间隙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结构自靠近所述振动间隙一侧曲折延伸至所述磁间隙。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17789.4A CN111327998A (zh) | 2020-02-25 | 2020-02-25 | 发声器件 |
PCT/CN2020/080102 WO2021168937A1 (zh) | 2020-02-25 | 2020-03-19 | 发声器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17789.4A CN111327998A (zh) | 2020-02-25 | 2020-02-25 | 发声器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27998A true CN111327998A (zh) | 2020-06-23 |
Family
ID=71171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17789.4A Pending CN111327998A (zh) | 2020-02-25 | 2020-02-25 | 发声器件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27998A (zh) |
WO (1) | WO2021168937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41907A (zh) * | 2020-06-24 | 2020-09-08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发声器件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42072A (en) * | 1989-04-14 | 1991-08-20 |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 | Self-cooled loudspeaker |
US5497428A (en) * | 1994-11-01 | 1996-03-05 | Rojas; Omar E. | Self-cooled magnetic structure for loudspeakers |
US6868165B1 (en) * | 1998-09-08 | 2005-03-15 | The Canadian Loudspeaker Corporation | Loudspeaker |
CN101562768A (zh) * | 2009-05-22 | 2009-10-21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微型发声器 |
CN208015987U (zh) * | 2017-11-28 | 2018-10-26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发声装置组件及模组 |
CN208806972U (zh) * | 2018-08-03 | 2019-04-30 |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扬声器 |
CN209314082U (zh) * | 2019-01-23 | 2019-08-27 | 深圳市信维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扬声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40078A (zh) * | 2014-12-16 | 2015-04-22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微型扬声器 |
CN209390356U (zh) * | 2018-12-30 | 2019-09-13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扬声器 |
CN209897258U (zh) * | 2018-12-31 | 2020-01-03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发声器件 |
CN209105448U (zh) * | 2019-06-10 | 2019-07-12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扬声器 |
WO2021000156A1 (zh) * | 2019-06-30 | 2021-01-07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发声器件 |
-
2020
- 2020-02-25 CN CN202010117789.4A patent/CN111327998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3-19 WO PCT/CN2020/080102 patent/WO202116893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42072A (en) * | 1989-04-14 | 1991-08-20 |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 | Self-cooled loudspeaker |
US5497428A (en) * | 1994-11-01 | 1996-03-05 | Rojas; Omar E. | Self-cooled magnetic structure for loudspeakers |
US6868165B1 (en) * | 1998-09-08 | 2005-03-15 | The Canadian Loudspeaker Corporation | Loudspeaker |
CN101562768A (zh) * | 2009-05-22 | 2009-10-21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微型发声器 |
CN208015987U (zh) * | 2017-11-28 | 2018-10-26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发声装置组件及模组 |
CN208806972U (zh) * | 2018-08-03 | 2019-04-30 |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扬声器 |
CN209314082U (zh) * | 2019-01-23 | 2019-08-27 | 深圳市信维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扬声器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41907A (zh) * | 2020-06-24 | 2020-09-08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发声器件 |
CN111641907B (zh) * | 2020-06-24 | 2021-07-09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发声器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168937A1 (zh) | 2021-09-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477577B2 (en) | Sounding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 |
US8577075B2 (en) | Speaker | |
CN111641907B (zh) | 发声器件 | |
CN210093516U (zh) | 发声器件 | |
CN107534822B (zh) | 音频换能器 | |
CN111405431A (zh) | 发声器件及其扬声器箱 | |
WO2020258260A1 (zh) | 一种扬声器 | |
CN210641017U (zh) | 发声器件 | |
CN210093501U (zh) | 扬声器 | |
US10499157B2 (en) | Vibration diaphragm | |
CN218387880U (zh) | 扬声器 | |
CN111641901B (zh) | 发声器件 | |
WO2020029641A1 (zh) | 扬声器 | |
US10869136B2 (en) | Speaker | |
CN111327998A (zh) | 发声器件 | |
CN211019207U (zh) | 发声器件 | |
CN211019220U (zh) | 发声器件 | |
CN217240919U (zh) | 振膜、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217591073U (zh) | 一种扬声器 | |
US20230179921A1 (en) | Speaker | |
US20180367912A1 (en) | Membrane for Sounding Device | |
CN205864735U (zh) | 一种扬声器 | |
CN111935616B (zh) | 发声器件 | |
US10602278B2 (en) | Speaker | |
CN212519417U (zh) | 发声器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