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5532B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5532B
CN111325532B CN202010100281.3A CN202010100281A CN111325532B CN 111325532 B CN111325532 B CN 111325532B CN 202010100281 A CN202010100281 A CN 202010100281A CN 111325532 B CN111325532 B CN 1113255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unt
user
payment
user account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02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25532A (zh
Inventor
彭健铿
何娜
刘正也
林天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0028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255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25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553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6935 priority patent/WO2021164327A1/zh
Priority to US17/683,674 priority patent/US20220180359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255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55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5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using an alias or single-use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involving a neutral party, e.g.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notary or trusted third party [TT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2Verifying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s [PI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6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involving fraud or risk level assessment in transaction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3Solvency checks
    • G06Q20/4037Remote solvency che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5Establishing or using transaction specific ru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2Banking, e.g. interest calculation or account mainten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6User profil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生成与用户账户相关联的唯一标识信息,并将所述唯一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账户,以使所述用户账户将所述唯一标识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获取由所述金融机构发送的所述唯一标识信息以及支付外服务请求;基于所述唯一标识信息识别所述用户账户,并基于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提高境外用户接受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以及支付外服务的便捷度。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金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支付机构提供的线上支付服务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的重要业务组成部分。同时,随着国际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境外用户来到中国。在中国滞留期间,这些境外用户同样对于线上支付服务有着迫切的需求。然而现有技术中,境外用户需要事先办理中国内银行的银行卡,将该银行卡与支付机构账户绑定,才能接受支付服务。然而由于境外用户的特殊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境外用户办理中国银行卡的流程较为复杂,许多境外用户甚至无法完成中国银行卡的办理,从而导致境外用户无法便捷地接受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提高境外用户接受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以及支付外服务的便捷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与用户账户相关联的唯一标识信息,并将所述唯一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账户,以使所述用户账户将所述唯一标识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
获取由所述金融机构发送的所述唯一标识信息以及支付外服务请求;
基于所述唯一标识信息识别所述用户账户,并基于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配置为生成与用户账户相关联的唯一标识信息,并将所述唯一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账户,以使所述用户账户将所述唯一标识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
获取模块,配置为的所述唯一标识信息以及支付外服务请求;
服务提供模块,配置为识别所述用户账户,并基于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处理器,读取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执行上述数据处理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计算机的处理器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数据处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中,支付机构是通过金融机构间接地接收用户账户的支付外服务请求,进而为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的。具体的,支付机构是直接根据金融机构发送的相关信息,间接地接收用户账户的支付外服务请求,进而为用户账户提供支付外服务的。这种方法使得每一次支付外服务的提供,支付机构都会得到金融机构针对此次支付外服务的实时保障。在此基础上,用户是否办理了银行的银行卡便无需暴露给支付机构。从而使得即使是没有办理银行卡的用户,也能便捷地享受到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外服务,进而可以便捷地享受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尤其是当用户是短期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不便办理银行卡时,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显著地提升该用户接受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以及支付外服务的便捷度。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基本体系构架组成。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用户通过小程序注册微信钱包账户时的引导界面。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用户通过小程序注册微信钱包账户时的注册界面。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用户通过小程序注册微信钱包账户完毕后,获取到身份码的引导界面。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用户激活微信钱包账户并完成充值后,在微信钱包中的零钱明细页界面。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用户激活微信钱包账户并完成充值后,在微信钱包中的账单详情页界面。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用户通过微信中的小程序完成财付通账户激活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引入预下单机制的财付通账户充值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用户对财付通账户中的余额发起换汇的流程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电子设备的硬件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下面对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部分概念进行简要解释。
金融机构指的是金融体系中,主要从事金融业的机构。例如:银行机构、证券机构、保险机构。
支付机构指的是依法获准办理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网络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例如:财付通、微信钱包。
用户账户指的是由支付机构生成的、向用户提供该支付机构的相关服务的账户。例如:财付通账户、微信钱包账户。
唯一标识信息指的是在特定时间段内独一无二的用于标识的信息。例如:在当前时间点所处的自然天内独一无二的用于标识的字符串、在当前时间点所处的自然周内独一无二的用于标识的二维码。
支付外服务指的是由支付机构提供的、除了支付服务外的其它服务。例如:由财付通提供的财付通账户激活服务、由财付通提供的财付通账户充值服务。
实名认证指的是登记并采取有效措施验证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在与用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采取持续的身份识别措施,确保有效核实用户身份及其真实意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有关部分概念的简要解释中所举的例子只是示例性的说明,不应对本公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造成限制。
下面参考图1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基本体系构架进行描述。
图1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基本体系构架组成:支付机构服务器10、金融机构服务器20a、金融机构端20b、用户端30。其中,支付机构服务器10与金融机构服务器20a位于云端;金融机构端20b指的是金融机构服务器20a的前端(例如:银行工作人员用于处理银行业务的个人电脑),主要用于暴露给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用户端30指的是用户所使用的终端(例如:用户的手机)。
该实施例中,针对特定用户,支付机构中的支付机构服务器10生成与该用户的用户账户相关联的唯一标识信息,通过该唯一标识信息支付机构服务器10能够识别、定位该用户的用户账户;用户接收到该唯一标识信息后,可以将该唯一标识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进而通过该金融机构向支付机构请求支付外服务。具体的,用户将该唯一标识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并向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提出支付外服务请求;进而金融机构端20b通过金融机构服务器20a将该唯一标识信息与该支付外服务请求发送给支付机构服务器10。从而实现通过该金融机构向支付机构请求支付外服务。
支付机构服务器10基于从该金融机构接收到的唯一标识信息,识别出该用户账户;进而基于从该金融机构接收到的支付外服务请求,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
例如:一来到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在中国滞留期间,出于便捷消费的考虑,想要通过微信接受财付通的线上快捷支付服务。则该游客可以在手机上先注册一个财付通账户,注册完成后,财付通服务器会生成与该财付通账户相关联的由8位数字组成的身份码,并将该身份码发送到该游客的手机上。该身份码在当天内有效且唯一。
该游客线下来到一与财付通合作的银行处,将该身份码提供给该银行的工作人员,并向工作人员说明其要激活该身份码所关联的财付通账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工作人员对该游客进行实名认证,验证该游客的身份信息。
实名认证通过后,工作人员通过处理银行业务的个人电脑,经由该银行的服务器,将该身份码以及账户激活请求发送给财付通服务器。财付通服务器接收到该身份码后,识别出该游客的财付通账户;进而根据账户激活请求激活该游客的财付通账户,使得该游客的财付通账户能够正常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说明,不应对本公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造成限制。
下面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出于简要说明的目的,可以理解的,以下描述中的“支付机构”可以指的是“支付机构服务器”,“金融机构”可以指的是“金融机构服务器”以及“金融机构端”的结合,“用户”可以指的是“用户端”。
本公开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可以为支付机构服务器。如图3所示,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410、生成与用户账户相关联的唯一标识信息,并将所述唯一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账户,以使所述用户账户将所述唯一标识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
步骤S420、获取由所述金融机构发送的所述唯一标识信息以及支付外服务请求;
步骤S430、基于所述唯一标识信息识别所述用户账户,并基于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
本公开实施例中,支付机构是通过金融机构间接地接收用户账户的支付外服务请求,进而为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的。具体的,支付机构是直接根据金融机构发送的相关信息,间接地接收用户账户的支付外服务请求,进而为用户账户提供支付外服务的。这种方法使得每一次支付外服务的提供,支付机构都会得到金融机构针对此次支付外服务的实时保障。在此基础上,用户是否办理了银行的银行卡便无需暴露给支付机构。从而使得即使是没有办理银行卡的用户,也能便捷地享受到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外服务,进而可以便捷地享受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尤其是当用户是短期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不便办理银行卡时,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显著地提升该用户接受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以及支付外服务的便捷度。
下面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在步骤S410中,生成与用户账户相关联的唯一标识信息,并将该唯一标识信息发送给该用户账户,以使该用户账户将该唯一标识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用户账户注册之后,支付机构会生成与该用户账户相关联的唯一标识信息,并将该唯一标识信息发送给该用户账户。从而当用户账户需要接受支付机构的支付外服务时,该用户账户将该唯一标识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进而通过金融机构向支付机构请求支付外服务。
例如:一处于中国的外国游客,在手机上注册了一财付通账户后,财付通生成与该财付通账户相关联的唯一标识信息,并将该唯一标识信息发送到该游客的手机上。当该游客要激活该财付通账户时,该游客可以线下来到一与财付通合作的银行处,将该唯一标识信息提供给该银行。进而当该游客通过该银行的一系列认证后(例如:实名认证),该银行可以将该唯一标识信息发送给财付通,并向财付通请求激活该唯一标识信息所关联的财付通账户。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说明,不应对本公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造成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唯一标识信息包括:由字符串组成的唯一身份码、由几何图形组成的唯一二维码。
该实施例中,支付机构所生成的唯一标识信息可以是由字符串组成的唯一的身份码,也可以是由几何图形组成的唯一的二维码。
例如:一处于中国的外国游客,在手机上注册了一财付通账户后,财付通生成与该财付通账户相关联的、由8位数字组成的唯一的身份码,并将该唯一标识信息发送到该游客的手机上。从而该游客线下来到一银行后,可以将该身份码口头告知该银行的工作人员。进而该银行可以将该身份码发送给财付通,并向财付通请求激活该身份码所关联的财付通账户。
又例如:一处于中国的外国游客,在手机上注册了一财付通账户后,财付通生成与该财付通账户相关联的、由几何图形组成的唯一的二维码,并将该二维码发送到该游客的手机上。从而该游客线下来到一银行后,该银行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扫描终端采集到该二维码。进而该银行可以将该二维码发送给财付通,并向财付通请求激活该二维码所关联的财付通账户。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说明,不应对本公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造成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预先设置更新时间点,每至该更新时间点,更新该唯一标识信息。
该实施例中,唯一标识信息会动态地更新。具体的,支付机构预先设置更新时间点,每至该更新时间点,便更新与用户账户相关联的唯一标识信息。例如:支付机构预先设置的更新时间点为每天的00:00。在2019年11月20日,一外国游客注册了一财付通账户,财付通在当日生成与该财付通账户相关联的身份码——“01234567”,“01234567”在2019年11月20日内唯一;在2019年11月21日的00:00,财付通将与该财付通账户相关联的身份码更新为——“22222222”,“22222222”在2019年11月21日内唯一。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过动态更新唯一标识信息,降低了唯一标识信息泄露的可能性,提高了用户账户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说明,不应对本公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造成限制。
在步骤S420中,获取由该金融机构发送的该唯一标识信息以及支付外服务请求。
本公开实施例中,用户账户将唯一标识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后,若该金融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该用户账户符合接受支付机构的相关服务的条件时(例如:该用户账户的用户通过该金融机构的实名认证时),金融机构将该用户账户所提供的唯一标识信息发送给支付机构,并将该用户的支付外服务请求发送给支付机构。
例如:一外国游客注册一财付通账户后,将财付通生成的与该财付通账户相关联的唯一的身份码线下提供给银行,并告知银行其要激活该身份码所关联的财付通账户。银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该游客进行实名认证。当该游客通过实名认证后,银行将该身份码发送给财付通,并将账户激活请求发送给财付通。
在步骤S430中,基于该唯一标识信息识别该用户账户,并基于该支付外服务请求,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
本公开实施例中,支付机构从金融机构处获取到唯一标识信息以及支付外服务请求后,基于唯一标识信息识别出该唯一标识信息所关联的用户账户,进而基于该支付外服务请求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
例如:财付通从银行处获取到身份码以及账户激活请求后,即可确定该身份码所关联的财付通账户通过了银行的一系列认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接受财付通提供的相关服务。则财付通根据该身份码识别出对应的财付通账户,进而激活该财付通账户。
下面对不同类型的支付外服务请求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对支付外服务请求为账户激活请求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在一实施例中,该用户账户未激活,该支付外服务请求包括账户激活请求。基于该支付外服务请求,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包括:基于该账户激活请求,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激活服务。
该实施例中,用户账户将相关联的唯一标识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时,用户账户尚未激活,无法完成充值、支付。这种情况下,用户账户通过金融机构,向支付机构发送账户激活请求,以请求激活该用户账户。
支付机构从金融机构处获取到唯一标识信息以及账户激活请求后,即可确定该唯一标识信息所关联的用户账户通过了金融机构的一系列认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接受支付机构提供的相关服务。则支付机构根据该唯一标识信息识别出对应的用户账户,进而激活该用户账户。
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由该金融机构基于该用户账户对应的身份信息为该用户账户配置的用户安全等级;
为该用户账户配置与该用户安全等级相匹配的账户权限。
该实施例中,支付机构接收到账户激活请求后,除了激活用户账户外,还会为该用户账户配置相应的账户权限,以限制该用户账户所能接受服务的范围、类型。
具体的,金融机构对用户账户完成一系列认证后,还会基于该用户账户对应的身份信息为该用户账户配置相应的用户安全等级,用以标识该用户账户的可信任程度。金融机构将配置的用户安全等级发送给支付机构,从而支付机构根据该用户安全等级,为该用户账户配置与该用户安全等级相匹配的账户权限,以限制该用户账户所能接受服务的范围、类型。
例如:预先设置一套用户安全等级标准——用户安全等级从等级1到等级3,等级越高,代表对应的用户账户的可信任程度越高。
若支付机构从金融机构获取到的用户安全等级为1,则为对应的用户账户配置100元人民币的额度的同时,不开放线上转账功能;若支付机构从金融机构获取到的用户安全等级为2,则为对应的用户账户配置500元人民币的额度的同时,不开放线上转账功能;若支付机构从金融机构获取到的用户安全等级为3,则为对应的用户账户配置1000元人民币的额度的同时,开放线上转账功能。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由金融机构配置用户安全等级,进而支付机构在此基础上进行账户权限的配置,使得支付机构能够对用户账户提供服务所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说明,不应对本公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造成限制。
进一步的,对支付外服务请求为账户充值请求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在一实施例中,该用户账户已激活,该支付外服务请求包括账户充值请求。基于该支付外服务请求,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包括:基于该账户充值请求,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
该实施例中,用户账户将相关联的唯一标识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时,用户账户已完成激活,可以进行充值、支付。这种情况下,用户账户通过金融机构,向支付机构发送账户充值请求,以请求向该用户账户进行充值(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账户在进行支付的过程中,是不需要金融机构的介入的)。
支付机构从金融机构处获取到唯一标识信息以及账户充值请求后,即可确定该唯一标识信息所关联的用户账户通过了金融机构的一系列认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接受支付机构提供的相关服务。则支付机构基于该唯一标识信息识别出对应的用户账户,进而基于账户充值请求所描述的具体充值金额向该用户账户进行充值。
例如:一外国游客注册并激活一财付通账户后,将财付通生成的与该财付通账户相关联的唯一的身份码线下提供给银行,并告知银行其要向该身份码所关联的财付通账户充值500元人民币。银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该游客进行实名认证。当该游客通过实名认证且该银行收取该游客的500元人民币或者等价的外国货币后,银行将该身份码发送给财付通,并将账户充值请求发送给财付通。
财付通从银行处接收到该身份码以及该账户充值请求后,即可基于该身份码识别出该游客的财付通账户;进而基于该账户充值请求,向该游客的财付通账户中充值500元人民币。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说明,不应对本公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造成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该用户账户配置有对应的账户权限。基于该账户充值请求,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包括:
基于该账户权限,验证该账户充值请求的合法性;
若所述账户充值请求合法,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
该实施例中,支付机构针对已激活的用户账户,还配置有对应的账户权限,以限制该用户账户所能接受服务的范围、类型。
支付机构从金融机构处获取到唯一标识信息以及账户充值请求后,基于该唯一标识信息识别出对应的用户账户后,并不直接基于账户充值请求所描述的具体充值金额向该用户账户进行充值,而是在基于该用户账户的账户权限验证该账户充值请求的合法性之后,再根据该账户充值请求是否合法,确定是否向该用户账户进行充值。
具体的,若该账户充值请求合法,则向该用户账户进行充值;若该账户充值请求不合法,则拒绝向该用户账户进行充值。
例如:一外国游客注册并激活一财付通账户后,财付通为该游客的财付通账户配置的额度为1000元。该游客将财付通生成的与其财付通账户相关联的唯一的身份码线下提供给银行,并告知银行其要向该身份码所关联的财付通账户充值500元人民币。经过一系列操作后,银行将该身份码以及比账户充值请求发送给财付通。
财付通从银行处接收到该身份码以及该账户充值请求后,即可基于该身份码识别出该游客的财付通账户;进而根据该财付通账户中当前剩余金额以及激活该财付通账户时为该财付通账户配置的额度,确定出该财付通账户的当前剩余额度——若该当前剩余额度大于500元人民币,则确定该账户充值请求合法,进而向该财付通账户中充值500元人民币;若该当前剩余额度小于500元人民币,则确定该账户充值请求不合法,则拒绝向该财付通账户进行充值。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基于账户权限进行账户充值请求的合法性验证,提高了账户充值这一过程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说明,不应对本公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造成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包括:
基于该账户充值请求生成相应的充值订单,并将该充值订单发送给该金融机构;
获取该金融机构对该充值订单的响应信息;
基于该响应信息,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
该实施例中,采取预下单的机制进行充值。具体的,支付机构在确定账户充值请求合法后,并不直接向用户账户进行充值。而是先基于账户充值请求生成相应的充值订单,并将该充值订单发送给金融机构,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基于该充值订单引导用户将待充值资金交到金融机构处——即,由金融机构代支付机构收取待充值资金。
金融机构收取到待充值资金后,即完成了该充值订单;进而金融机构将充值订单完成的信息,作为对该充值订单的响应信息返回给支付机构;从而支付机构能够确定金融机构已经接收到待充值资金,进而支付机构再向用户账户中充值该待充值资金。
例如:一外国游客注册并激活一财付通账户后,将财付通生成的与该财付通账户相关联的唯一的身份码线下提供给银行,并告知银行其要向该身份码所关联的财付通账户充值500元人民币。银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该游客进行实名认证。当该游客通过实名认证后,该银行并不会立即收取该游客的500元人民币,而是先将该身份码发送给财付通,并将账户充值请求发送给财付通。
进而财付通确定该账户充值请求的合法性——若财付通确定该账户充值请求合法,则财付通基于该账户充值请求生成相应的充值订单,并发送给银行,以指示银行收取该游客的500元人民币。
银行接收到该充值订单后,即向该游客收取500元人民币。收取成功后,银行将充值订单完成的通知返回给财付通。财付通接收到充值订单完成的通知后,再将500元人民币充值到该游客的财付通账户中。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过预下单机制的引入,使得支付机构在确定金融机构确实代充值完成后,才会对用户账户进行充值,避免了因网络原因产生交易短款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说明,不应对本公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造成限制。
上述有关实施例的描述中,支付机构可以不获取用户账户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对用户账户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的处理(例如:基于用户账户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对用户账户进行实名认证)可以由金融机构全权负责。这种情况下,只有金融机构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的处理通过后(例如:实名认证通过后),支付机构才会接收到金融机构发送的唯一标识信息以及支付外服务请求。可以理解的,除了金融机构会对用户账户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处理外,若支付机构也对用户账户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处理,将会进一步增强用户账户管理的安全性。
下面对支付机构也会对用户账户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处理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在一实施例中,在基于该支付外服务请求,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由该金融机构发送的该用户账户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基于该支付外服务请求,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包括:基于该用户身份信息以及该支付外服务请求,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
该实施例中,支付机构还会获取由金融机构发送的用户账户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而基于该用户身份信息以及该支付外服务请求,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
下面对不同类型的支付外服务请求的情况下,支付机构也对用户账户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处理的实施例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对支付外服务请求为账户激活请求的情况下,支付机构也对用户账户对于的身份信息进行处理的实施例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在一实施例中,该用户账户未激活,该支付外服务请求包括账户激活请求。基于该用户身份信息以及该支付外服务请求,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包括:
将该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存储,并将该用户身份信息与该用户账户进行关联;
基于该账户激活请求,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激活服务。
该实施例中,用户账户将相关联的唯一标识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时,用户账户尚未激活,无法完成充值、支付。这种情况下,用户账户通过金融机构,向支付机构发送账户激活请求,以请求激活该用户账户。
支付机构从金融机构处除了获取到唯一标识信息以及账户激活请求之外,还会获取到该用户账户对应的身份信息。支付机构根据该唯一标识信息识别出对应的用户账户,进而激活该用户账户;同时,支付机构将该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存储,并将该用户身份信息与该用户账户进行关联,以在后续为该用户账户提供服务时,能够在金融机构已进行的一系列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该用户账户的用户身份信息。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支付机构在激活用户账户时,通过存储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并与用户账户进行关联,使得后续过程中能够进一步验证该用户账户的用户身份信息,提高了对用户账户管理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基于该用户身份信息,对该用户账户配置相应的用户安全等级;
为该用户账户配置与该用户安全等级相匹配的账户权限。
该实施例中,支付机构从金融机构处获取到用户身份信息后,亲自对用户账户配置相应的用户安全等级,进而为用户账户配置与该用户安全等级相匹配的账户权限。
具体的,支付机构可以预先对用户身份信息所能包含的各项分支信息设置对应的分数,进而将获取到的用户身份信息所实际包含的各项分支信息对应的分数进行相加,得到获取到的用户身份信息的总分数,进而根据总分数进行用户安全等级的配置。
例如:支付机构预先对用户身份信息所必须包含的姓名信息设置20分;对必须包含的人脸信息设置20分;对必须包含的国籍信息设置10分;对必须包含的电话信息设置10分。对用户身份信息所可选包含的现住址信息设置15分;对可选包含的学历信息设置15分;对可选包含的就职信息设置10分。
若获取到的用户身份信息所包含的各项分支信息的总分数不大于60分,则对用户账户配置的用户安全等级为1;若大于60分且不大于90分,则对用户账户配置的用户安全等级为2;若等于100分,则对用户账户配置的用户安全等级为3。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说明,不应对本公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造成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预先为该金融机构配置对应的机构安全等级。基于该身份信息,对该用户账户配置相应的用户安全等级,包括:基于该机构安全等级以及该身份信息,为该用户账户配置相应的用户安全等级。
该实施例中,支付机构可以与多个金融机构合作,并对各个金融机构分别配置对应的机构安全等级。机构安全等级描述了对应的金融机构的可信任程度。
支付机构从金融机构处获取到用户身份信息后,将用户身份信息与机构安全等级相结合,对用户账户配置相应的用户安全等级。
具体的,支付机构对金融机构配置的机构安全等级可以控制在0与1之间;同时,支付机构可以预先对用户身份信息所能包含的各项分支信息设置对应的分数,进而将获取到的用户身份信息所实际包含的各项分支信息对应的分数进行相加,得到获取到的用户身份信息的总分数;从而支付机构可以将机构安全等级作为总分数的权重,与总分数相乘得到权重分数,进而根据权重分数进行用户安全等级的配置。
例如:支付机构预先对A银行配置的机构安全等级为1,对B银行配置的机构安全等级为0.8,对C证券配置的机构安全等级为0.6。若获取到的用户身份信息的权重分数不大于60分,则对用户账户配置的用户安全等级为1;若大于60分且不大于90分,则对用户账户配置的用户安全等级为2;若等于100分,则对用户账户配置的用户安全等级为3。
若支付机构从A银行获取到的用户身份信息的总分数为100分,则权重分数为(100*1)=100分,则对对应的用户账户配置的用户安全等级为3;若支付机构从B银行获取到的用户身份信息的总分数为100分,则权重分数为(100*0.8)=80分,则对对应的用户账户配置的用户安全等级为2;若支付机构从C证券获取到的用户身份信息的总分数为100分,则权重分数为(100*0.6)=60分,则对对应的用户账户配置的用户安全等级为1。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支付机构结合机构安全等级进行用户安全等级的配置,从而能够更精准地进行账户权限的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说明,不应对本公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造成限制。
进一步的,对支付外服务请求为账户充值请求的情况下,支付机构也对用户账户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处理的实施例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在一实施例中,该用户账户已激活,该支付外服务请求包括账户充值请求。基于该用户身份信息以及该支付外服务请求,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包括:基于该用户身份信息以及该账户充值请求,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
该实施例中,用户账户将相关联的唯一标识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时,用户账户已完成激活,可以进行充值、支付。这种情况下,用户账户通过金融机构,向支付机构发送账户充值请求,以请求向该用户账户进行充值。
支付机构从金融机构处获取到唯一标识信息、账户充值请求以及由金融机构发送的用户身份信息后,基于该唯一标识信息识别出对应的用户账户,进而基于该用户身份信息以及该账户充值请求向该用户账户进行充值。
在一实施例中,该用户账户配置有对应的账户权限。基于该用户身份信息以及该账户充值请求,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包括:
基于该用户账户已经关联的信息,验证该用户身份信息;
基于该账户权限,验证该账户充值请求的合法性;
若该用户身份信息通过验证,且该账户充值请求合法,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
该实施例中,支付机构在为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之前,会根据该用户账户以及关联的信息,校验从金融机构接收到的用户身份信息;基于预先配置的账户权限,验证账户充值请求的合法性。当用户身份信息的校验通过,且账户充值请求合法时,支付机构再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
例如:在激活一外国游客的财付通账户的时候,财付通将该游客的身份信息进行存储,将该游客的身份信息与该财付通账户关联;并为该财付通账户配置相应的账户权限。
该游客在该财付通账户激活后,将财付通生成的与该财付通账户相关联的唯一的身份码线下提供给银行,并告知银行其要向该身份码所关联的财付通账户充值500元人民币。银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该游客进行实名认证。银行的实名认证通过后,银行将该游客的身份码、该账户充值请求以及刚刚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发送给财付通。
财付通从银行处接收到该身份码、该账户充值请求以及由金融机构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后——基于该身份码识别出该游客的财付通账户;进而将已存储且与该财付通账户关联的身份信息与由金融机构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进行对比,校验二者是否一致;并基于账户权限,验证该账户充值请求的合法性。若二者一致且该账户充值请求合法,则财付通向该财付通账户中充值500元人民币。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支付机构通过进行用户身份信息的验证以及账户充值请求合法性的验证,在这两项验证均通过后再提供账户充值服务,提高了账户充值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说明,不应对本公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造成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包括:
基于该账户充值请求生成相应的充值订单,并将该充值订单发送给该金融机构;
获取该金融机构对该充值订单的响应信息;
基于该响应信息,为该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
该实施例中,采取预下单的机制进行充值。可以理解的,该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与上述支付机构不对用户账户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处理的情况下的预下单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同理,故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参考图3至图7对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用户在接受支付机构所提供的支付外服务时的终端界面进行示例性展示。
图3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用户通过小程序注册微信钱包账户时的引导界面。该实施例中,用户打开手机中微信的小程序,注册微信钱包账户。在引导界面,显示出图3示出的引导信息,以引导用户进行注册,进而获取身份码,进而前往银行,支付现金完成充值。
图4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用户通过小程序注册微信钱包账户时的注册界面。该实施例中,用户根据注册界面显示的内容,相应补充各项注册信息——证件类型、姓名以及证件号。补充完成后,点击“确认提交”按钮后,即完成注册信息的提交。
图5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用户通过小程序注册微信钱包账户完毕后,获取到身份码的引导界面。该实施例中,用户提交注册信息,完成注册后,在小程序中的引导界面接收到唯一的由8位数字组成的身份码;同时,该引导界面还在地图中示出了用户能够前往进行充值的银行网点,以引导用户前往地图中示出的银行网点进行充值。
在该引导界面中,用户若点击“额度查询”按钮,该引导界面还会显示出右边示出的额度信息,以告知用户其可以通过银行向微信钱包充值的额度。
图6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用户激活微信钱包账户并完成充值后,在微信钱包中的零钱明细页界面。该实施例中,用户前往银行激活微信钱包账户并充值1元人民币后,点击进入该用户的微信钱包的零钱明细,首先展示出的是零钱充值、零钱支付的列表;点击图6左边示出的虚线部分后,进入右边示出的零钱充值的详细界面——类型、时间、交易单号、余额以及备注。
图7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用户激活微信钱包账户并完成充值后,在微信钱包中的账单详情页界面。该实施例中,用户前往银行激活微信钱包账户并充值1元人民币后,点击进入该用户的微信钱包的账单明细,首先展示出的是当月的账单列表;点击图7左边示出的虚线部分后,进入右边示出的账单详情的详细界面——当前状态、充值时间、支付方式以及交易单号。
需要说明的是,图3至图7所对应的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说明,不应对本公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造成限制。
图8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用户通过微信中的小程序完成财付通账户激活的流程图。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openid是一段唯一的、小程序识别财付通账户时所主要使用的标识信息;uin(Unit Identification Number,单位识别码)是一段唯一的、微信以及财付通识别财付通账户时所主要使用的标识信息;身份码、对应的openid以及对应的uin相互映射关联。未激活的财付通账户只被小程序临时感知,不被财付通或者微信所感知——这种情况下,微信中也就不存在该财付通账户对应的uin,财付通中也就不存在对应的财付通账户。由于用户是在银行中完成财付通账户激活的,出于简要展示的目的,图8中将“用户”与“银行”合并展示为“银行”。
该实施例中,用户在小程序完成财付通账户的注册后,小程序根据注册时生成的openid,生成与openid相关联的身份码。用户将身份码提供给银行,并完成实名认证后,银行将证件号码、姓名、充值金额、身份码发送给小程序;小程序根据身份码查找到对应的openid,进而根据openid,向微信查询账户对应的uin;得到微信的反馈后,再根据openid,向财付通查询账户是否已实名。
若微信反馈账户对应的uin不存在,财付通反馈账户未实名,则小程序根据openid,调微信的开户接口,以激活该账户;微信生成对应的uin,进而根据uin调财付通的开户接口;财付通创建财付通账户,新增实名认证渠道类型(authen_channel_state)、实名认证状态类型(authen_state)这两个参数,若根据这两个参数确认在特定认证渠道、该财付通账户的实名认证通过,则将该财付通账户设置为三类户,从而激活该财付通账户。其中,实名认证渠道类型主要描述实名认证的认证渠道(例如:是由银行机构认证的,还是由证券机构认证的);实名认证状态类型主要描述实名认证是否通过。
若微信反馈对应的uin,财付通反馈账户已实名,则小程序将uin、姓名以及证件号传入财付通;财付通根据接收到的uin、姓名以及证件号,验证接收到的身份信息与对应财付通账户已关联的身份信息是否一致,进而向小程序返回结果,从而激活该财付通账户。
激活完成后,用户可以在微信中设置支付密码,完成财付通账户的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说明,不应对本公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造成限制。
图9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引入预下单机制的财付通账户充值的流程图。
该实施例中,用户来到银行,将身份信息、身份码提供给银行,进行线下充值;银行将对应的充值信息、接收到的身份信息以及身份码发送给小程序;小程序校验身份信息后,将身份码转化为uin,进而将充值信息以及uin发送给财付通。
财付通根据uin识别财付通账户;进而校验充值信息;校验通过后,生成订单号,进而将订单号返回给银行。
银行根据接收到的订单号,处理该充值——收取用户的待充值资金。充值成功后,银行将银行充值成功的通知发送给财付通,同时附带上订单号。
财付通接收到银行充值成功的通知后,对该用户的财付通账户进行充值,并向小程序返回财付通充值成功的通知,向银行返回财付通充值成功的通知,向用户返回财付通充值成功的通知。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说明,不应对本公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造成限制。
图10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用户对财付通账户中的余额发起换汇的流程图。
该实施例中,用户要将财付通账户中的余额进行换汇。具体的,用户向换汇商户发起换汇交易;进而换汇商户向微信进行下单;微信拉起换汇交易用的收银台,从而用户通过该收银台,支付财付通账户中的余额,以将该余额进行换汇;财付通完成换汇交易的处理后,向换汇商户返回换汇成功的通知,向用户返回换汇成功的通知;微信也向换汇商户返回换汇成功的通知。从而用户能够从换汇商户拿到将财付通账户中的余额换汇后的现金。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说明,不应对本公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造成限制。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如图11所示,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是运行于计算机设备中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例如该数据处理装置为一个应用软件;该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步骤。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510,配置为生成与用户账户相关联的唯一标识信息,并将所述唯一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账户,以使所述用户账户将所述唯一标识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
获取模块520,配置为的所述唯一标识信息以及支付外服务请求;
服务提供模块530,配置为识别所述用户账户,并基于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
在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账户未激活,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包括账户激活请求,所述装置配置为:基于所述账户激活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激活服务。
在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配置为:
获取由所述金融机构基于所述用户账户对应的身份信息为所述用户账户配置的用户安全等级;
为所述用户账户配置与所述用户安全等级相匹配的账户权限。
在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账户配置有对应的账户权限;所述装置配置为:
基于所述账户权限,验证所述账户充值请求的合法性;
若所述账户充值请求合法,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
在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配置为:
基于所述账户充值请求生成相应的充值订单,并将所述充值订单发送给所述金融机构;
获取所述金融机构对所述充值订单的响应信息;
基于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
在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配置为:
获取由所述金融机构发送的所述用户账户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
在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账户未激活,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包括账户激活请求,所述装置配置为:
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存储,并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进行关联;
基于所述账户激活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激活服务。
在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配置为:
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对所述用户账户配置相应的用户安全等级;
为所述用户账户配置与所述用户安全等级相匹配的账户权限。
在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预先为所述金融机构配置对应的机构安全等级;所述装置配置为:基于所述机构安全等级以及所述身份信息,为所述用户账户配置相应的用户安全等级。
在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账户已激活,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包括账户充值请求,所述装置配置为: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以及所述账户充值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
在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账户配置有对应的账户权限;所述装置配置为:
基于所述用户账户已经关联的信息,验证所述用户身份信息;
基于所述账户权限,验证所述账户充值请求的合法性;
若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验证,且所述账户充值请求合法,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
在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配置为:
基于所述账户充值请求生成相应的充值订单,并将所述充值订单发送给所述金融机构;
获取所述金融机构对所述充值订单的响应信息;
基于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
下面参考图12来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电子设备60。图12显示的数据处理电子设备6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2所示,数据处理电子设备6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数据处理电子设备6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6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6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620和处理单元610)的总线63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的描述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610可以执行如图2中所示的各个步骤。
存储单元6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6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6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6203。
存储单元6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6205的程序/实用工具6204,这样的程序模块6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6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数据处理电子设备6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7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数据处理电子设备6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数据处理电子设备6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50进行。输入/输出(I/O)接口650与显示单元640相连。并且,数据处理电子设备6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6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660通过总线630与数据处理电子设备6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数据处理电子设备6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控制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控制阵列、RAID系统、磁带控制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计算机的处理器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部分描述的方法。作为示例,计算机可读指令可被部署为在一个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在位于一个地点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又或者,在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设备可以组成区块链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的程序产品,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G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KGN)或广域网(WG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Claims (15)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与用户账户相关联的唯一标识信息,并将所述唯一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账户,以使所述用户账户将所述唯一标识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
获取由所述金融机构发送的所述唯一标识信息以及支付外服务请求;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是所述用户账户的用户提出的,所述支付外服务是指除了支付服务外的其他服务;所述金融机构发送的所述唯一标识信息以及支付外服务请求,是所述金融机构判定所述用户账户符合接受支付机构的相关服务的条件后发送的,所述支付机构为所述唯一标识信息的提供方;
基于所述唯一标识信息识别所述用户账户,并基于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账户未激活,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包括账户激活请求,
基于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包括:基于所述账户激活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激活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由所述金融机构基于所述用户账户对应的身份信息为所述用户账户配置的用户安全等级;
为所述用户账户配置与所述用户安全等级相匹配的账户权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账户已激活,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包括账户充值请求,
基于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包括:基于所述账户充值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账户配置有对应的账户权限;
基于所述账户充值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包括:
基于所述账户权限,验证所述账户充值请求的合法性;
若所述账户充值请求合法,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包括:
基于所述账户充值请求生成相应的充值订单,并将所述充值订单发送给所述金融机构;
获取所述金融机构对所述充值订单的响应信息;
基于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由所述金融机构发送的所述用户账户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基于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包括: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账户未激活,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包括账户激活请求,
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包括:
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存储,并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进行关联;
基于所述账户激活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激活服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对所述用户账户配置相应的用户安全等级;
为所述用户账户配置与所述用户安全等级相匹配的账户权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为所述金融机构配置对应的机构安全等级;
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对所述用户账户配置相应的用户安全等级,包括:基于所述机构安全等级以及所述身份信息,为所述用户账户配置相应的用户安全等级。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账户已激活,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包括账户充值请求,
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包括: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以及所述账户充值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账户配置有对应的账户权限;
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以及所述账户充值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账户已经关联的信息,验证所述用户身份信息;
基于所述账户权限,验证所述账户充值请求的合法性;
若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验证,且所述账户充值请求合法,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包括:
基于所述账户充值请求生成相应的充值订单,并将所述充值订单发送给所述金融机构;
获取所述金融机构对所述充值订单的响应信息;
基于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账户充值服务。
14.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配置为生成与用户账户相关联的唯一标识信息,并将所述唯一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账户,以使所述用户账户将所述唯一标识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
获取模块,配置为获取由所述金融机构发送的所述唯一标识信息以及支付外服务请求;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是所述用户账户的用户提出的,所述支付外服务是指除了支付服务外的其他服务;所述金融机构发送的所述唯一标识信息以及支付外服务请求,是所述金融机构判定所述用户账户符合接受支付机构的相关服务的条件后发送的,所述支付机构为所述唯一标识信息的提供方;
服务提供模块,配置为基于所述唯一标识信息识别所述用户账户,并基于所述支付外服务请求,为所述用户账户提供相应的支付外服务。
15.一种数据处理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
处理器,读取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执行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个所述的方法。
CN202010100281.3A 2020-02-18 2020-02-1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3255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0281.3A CN111325532B (zh) 2020-02-18 2020-02-1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0/126935 WO2021164327A1 (zh) 2020-02-18 2020-11-06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7/683,674 US20220180359A1 (en) 2020-02-18 2022-03-01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data processing,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0281.3A CN111325532B (zh) 2020-02-18 2020-02-1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5532A CN111325532A (zh) 2020-06-23
CN111325532B true CN111325532B (zh) 2024-05-03

Family

ID=71172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0281.3A Active CN111325532B (zh) 2020-02-18 2020-02-1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80359A1 (zh)
CN (1) CN111325532B (zh)
WO (1) WO20211643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5532B (zh) * 2020-02-18 2024-05-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59873B (zh) * 2021-04-20 2022-08-05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报销码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331402B (zh) * 2022-03-01 2022-07-08 飞狐信息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提现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4985A (zh) * 2004-04-05 2007-08-08 佩兹公司B.V. 使用作为储值装置的普通的移动装置使跨越不同的支付系统的非接触支付交易便利的系统和方法
CN105283890A (zh) * 2013-04-15 2016-01-27 Visa欧洲有限公司 用于激活凭证的方法和系统
KR20160130929A (ko) * 2015-05-05 2016-11-15 고재량 중국전자결제서비스와의 연동 및 실물 충전식 선불카드를 이용한 모바일 환전처리 방법 및 환전 서비스 시스템
CN110533405A (zh) * 2019-09-05 2019-12-03 南京喜玛拉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跨境移动支付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42673B2 (en) * 2012-10-10 2017-01-10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epaid mobile payment staging accounts
KR20140095745A (ko) * 2013-01-25 2014-08-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결제 지원 방법과 시스템
US9613183B2 (en) * 2013-02-11 2017-04-04 Datavi, LLC Post-authorization transaction bundling control
CN104753894B (zh) * 2013-12-31 2019-09-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978068B2 (en) * 2014-10-08 2018-05-22 Facebook, Inc. Obtaining recipient information during an electronic remittance transaction
US9741036B1 (en) * 2016-06-30 2017-08-22 Square, Inc. Provisioning account numbers and cryptographic tokens
CN108985729A (zh) * 2018-06-29 2018-12-11 联动优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账户充值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25532B (zh) * 2020-02-18 2024-05-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4985A (zh) * 2004-04-05 2007-08-08 佩兹公司B.V. 使用作为储值装置的普通的移动装置使跨越不同的支付系统的非接触支付交易便利的系统和方法
CN105283890A (zh) * 2013-04-15 2016-01-27 Visa欧洲有限公司 用于激活凭证的方法和系统
KR20160130929A (ko) * 2015-05-05 2016-11-15 고재량 중국전자결제서비스와의 연동 및 실물 충전식 선불카드를 이용한 모바일 환전처리 방법 및 환전 서비스 시스템
CN110533405A (zh) * 2019-09-05 2019-12-03 南京喜玛拉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跨境移动支付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5532A (zh) 2020-06-23
WO2021164327A1 (zh) 2021-08-26
US20220180359A1 (en) 2022-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5559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filling webpage fields
US10902403B2 (en)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8417637B2 (en) Approving the use of the source of funds
US1018112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suggestions and enforcing transaction restrictions
CN111325532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3079793A1 (en)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
WO2018144788A1 (en) Transmitting sensitive data from a digital wallet on a user device to a designated server for use by a transaction card application process
KR20140066467A (ko) 음성 인식을 이용한 계좌 이체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실행하는 장치
CN109214801B (zh) 一种电子支付确认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20240029053A1 (en) Provisioning of payment acceptance to payment account holders
CN111192036B (zh) 账号资源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580652A (zh) 通过链上数字货币结算的链上资产质押融资系统和方法
CN113971555A (zh) 家庭账户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276055B1 (en) Cash delivery service
KR20170110466A (ko) 전자 결제 시스템, 장치 및 방법
EP366400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acting at a local 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 device by online credentials
CN110610426A (zh) 通过链上数字货币结算的链上资产质押融资系统和方法
KR20190007859A (ko) 여권 기반 비대면 실명인증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계좌 송금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2371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