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4679B - 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装置及投影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装置及投影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4679B
CN111314679B CN201910363760.1A CN201910363760A CN111314679B CN 111314679 B CN111314679 B CN 111314679B CN 201910363760 A CN201910363760 A CN 201910363760A CN 111314679 B CN111314679 B CN 1113146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image
superposition
small
sc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637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14679A (zh
Inventor
钟波
肖适
王鑫
张立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6376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467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8366 priority patent/WO202022083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314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4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14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46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投影叠加技术领域,实施例具体公开一种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装置及投影系统。本申请通过第一投影装置向投影面投射叠加特征图像,第二投影装置向投影面投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避免了投影画面的角点重叠,通过图像采集装置拍摄投影面图像,计算第二投影装置的实际投影区域,再将第二投影装置的实际投影区域变换到叠加特征图像区域,能够实现两个或者多个投影装置的投影画面像素的精确叠加,降低了投影画面叠加难度且成本低。

Description

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装置及投影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叠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装置及投影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些投影场景中,为了提高投影画面的显示亮度和实现三维显示效果,需要将多个投射画面叠加,以达到一个更好的展示效果。因此,如何方便快速的实现多个投影装置的投影画面叠加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装置及投影系统,通过两个投影装置分别向投影面投射叠加特征图像和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摄像头拍摄投影面图像,获取叠加特征图像区域和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区域,将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区域变换到叠加特征图像区域,快速实现两个投影装置的投影画面叠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应用于投影系统,所述投影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所述第一投影装置预设的叠加特征图像与所述第二投影装置预设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具有像素差,所述方法包括:
S11:向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发送叠加图像投射命令,以使所述第一投影装置向投影面投射预设的叠加特征图像、所述第二投影装置向投影面投射预设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所述投影面上的叠加特征图像与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具有重叠区域,且所述重叠区域未遮挡所述叠加特征图像的四个角点;
S12:向图像采集装置发送叠加图像采集命令,以使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投影面图像,所述投影面图像是包含投影面上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和叠加特征图像的整体图像;
S13:根据所述投影面图像计算第二投影装置的叠加调整参数;
S14:将所述第二投影装置的叠加调整参数发送给第二投影装置,以使所述第二投影装置按所述叠加调整参数调整投射图像。
优选的,所述步骤S13的方法包括:
S131:识别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叠加特征图像区域,获得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期望投影区域,识别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区域,获得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小比例投影区域;
S132:获取第二投影装置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的特征图案缩小比值,根据第二投影装置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的特征图案缩小比值和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小比例投影区域,计算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实际投影区域;
S133:根据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实际投影区域和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期望投影区域计算第二投影装置的叠加调整参数。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11前,还包括步骤:S10:与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建立通信。
优选的,所述步骤S10的方法,包括:
S1011:向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发送识别图像投射命令,以使所述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分别向投影面投射各自的小比例识别特征图,所述投影面上的两个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像未重叠,所述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包含投影装置的识别标识;
S1012:向图像采集装置发送识别图像采集命令,以使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投影面图像,所述投影面图像是包含投影面上两个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像的整体图像;
S1013:识别所述投影面图像中两个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像中的识别标识,获取两个投影装置的编号信息;
S1014:根据两个投影装置的编号信息分别与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建立通信。
优选的,所述步骤S10的方法,包括:
S1021:向所有投影装置发送广播;
S1022:接收两个投影装置返回的编号信息;
S1023:根据两个投影装置的编号信息分别与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建立通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装置,应用于投影系统,所述投影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所述第一投影装置预设的叠加特征图像与所述第二投影装置预设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具有像素差,所述装置包括:
叠加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向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发送叠加图像投射命令,以使所述第一投影装置向投影面投射预设的叠加特征图像、所述第二投影装置向投影面投射预设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所述投影面上的叠加特征图像与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具有重叠区域,且所述重叠区域未遮挡所述叠加特征图像的四个角点;
叠加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向图像采集装置发送叠加图像采集命令,以使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投影面图像,所述投影面图像是包含投影面上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和叠加特征图像的整体图像;
叠加参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投影面图像计算第二投影装置的叠加调整参数;
叠加参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投影装置的叠加调整参数发送给第二投影装置,以使所述第二投影装置按所述叠加调整参数调整投射图像。
优选的,所述叠加参数计算模块包括:
图像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叠加特征图像区域,获得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期望投影区域,还用于识别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区域,获得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小比例投影区域;
区域计算单元,用于获取第二投影装置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的特征图案缩小比值,根据第二投影装置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的特征图案缩小比值和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小比例投影区域,计算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实际投影区域;
参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实际投影区域和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期望投影区域计算第二投影装置的叠加调整参数。
优选的,还包括通信建立模块,用于与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建立通信。
优选的,所述通信建立模块包括:
识别图像投射单元,用于向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发送识别图像投射命令,以使所述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分别向投影面投射各自的小比例识别特征图,所述投影面上的两个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像未重叠,所述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包含投影装置的识别标识;
识别图像采集单元,用于向图像采集装置发送识别图像采集命令,以使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投影面图像,所述投影面图像是包含投影面上两个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像的整体图像;
编号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识别所述投影面图像中两个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像中的识别标识,获取两个投影装置的编号信息;
编号通信建立单元:根据两个投影装置的编号信息分别与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建立通信。
优选的,所述通信建立模块包括:
广播发送单元,用于向所有投影装置发送广播;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两个投影装置返回的编号信息;
通信建立单元,用于根据两个投影装置的编号信息分别与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建立通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投影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和至少2个投影装置,还包括上述的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装置。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详细说明如下:本申请通过第一投影装置向投影面投射叠加特征图像,第二投影装置向投影面投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避免了投影画面的角点重叠,通过图像采集装置拍摄投影面图像,计算第二投影装置的实际投影区域,再将第二投影装置的实际投影区域变换到叠加特征图像区域,能够实现两个或者多个投影装置的投影画面像素的精确叠加,降低了投影画面叠加难度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识别投影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投影系统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应用于投影系统,该投影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第一投影装置预设的叠加特征图像与所述第二投影装置预设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具有像素差,具体的方法包括:
S11:向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发送叠加图像投射命令,以使所述第一投影装置向投影面投射预设的叠加特征图像、所述第二投影装置向投影面投射预设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所述投影面上的叠加特征图像与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具有重叠区域,且所述重叠区域未遮挡所述叠加特征图像的四个角点;
S12:向图像采集装置发送叠加图像采集命令,以使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投影面图像,所述投影面图像是包含投影面上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和叠加特征图像的整体图像;
S13:根据所述投影面图像计算第二投影装置的叠加调整参数;
S14:将所述第二投影装置的叠加调整参数发送给第二投影装置,以使所述第二投影装置按所述叠加调整参数调整投射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投影装置均设置有叠加特征图像和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第一投影装置的叠加特征图像与第二投影装置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具有像素差,第一投影装置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与第二投影装置的叠加特征图像具有像素差,设置像素差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图像识别,获取投影面图像中叠加特征图像的区域和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的区域。例如,叠加特征图像可以是透明的带边框图,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可以是黑色的带边框图,控制第一投影装置投射叠加特征图像,通过识别叠加特征图像的边框,就可以确定基准投影画面的位置,而第二投影装置的投影区域只要变化到基准投影画面的位置,就完成了投影画面的叠加。
每个投影装置设置有各自的叠加特征图像和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当投影装置向投影面投射叠加特征图像时可以看到该投影装置的实际投影区域,但是各个投影装置都向投影面投射叠加特征图像时会造成投影面上的图像重叠,也非常容易挡住叠加特征图像的四个角点,在实现图像叠加时给图像处理和计算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将叠加特征图像按一定的特征图案缩小比值(1>缩小比例>0)缩小再投射,避免多个投影装置的画面重叠,也避免了第一投影装置投射的叠加特征图像和第二投影装置投射的叠加特征图像重叠而造成相互干扰。特征图案缩小比值可以根据客户实际需求设定,将叠加特征图像中的特征图案在原始像素比例下按特征图案缩小比值缩小后得到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的实质是将叠加特征图像的特征图案缩小后置于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中部,而周围为透明图像的图,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与叠加特征图像中的图像内容是一致的,只是图像区域的大小不一样。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11中,在第一投影装置向投影面投射叠加特征图像后,由于投影面上的叠加特征图像是最终展现投影画面的基准投影区域,我们也可以在投射了叠加特征图像后,对投影画面进行梯形校正等操作,使投影画面为矩形或者效果更佳。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11中,在第二投影装置向投影面投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时,在投影面上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不能遮挡叠加特征图像的四个角点,即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可以在叠加特征图像的边框内,也可以在叠加特征图像的边框外,也可以与叠加特征图像重叠,但一定不能覆盖叠加特征图像的四个角点,否则会影响图像识别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12中,图像采集装置是指具备图像拍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摄像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位置并未限定,只要求是能够整体拍摄投影面上的所有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和叠加特征图像用于后续的计算,当然清晰度也需要满足常规像素要求。
具体的,步骤S13的方法包括:
S131:识别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叠加特征图像区域,获得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期望投影区域,识别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区域,获得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小比例投影区域;
S132:获取第二投影装置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的特征图案缩小比值,根据第二投影装置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的特征图案缩小比值和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小比例投影区域,计算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实际投影区域;
S133:根据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实际投影区域和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期望投影区域计算第二投影装置的叠加调整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投影装置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的特征图案缩小比值可以存储在第二投影装置内,也可以存储在实现投影画面重叠的装置内,也可以存储在服务器上。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投影画面重叠的架构示意图,投影系统包括投影装置C1和C2,投影装置C1是第一投影装置,投影装置C2是第二投影装置,首先需要定位2个投影装置的投影区域的位置,投影装置C1投射叠加特征图像,即直接投射中部透明的带边框图,投影装置C2投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投影装置C1只显示边框,中心部分打黑色背景(投影装置的黑色背景是指亮度很低或者为0),C2在C1内部中心部分投出具有像素差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进行投影区域定位。由于C1和C2投射出的图都是已知的,根据图像识别查找到的图像相互包含关系,即可进行投影图像区域与投影装置的匹配对应。
接下来要计算投影装置C2的实际投影区域,具体计算方法包括:由于C2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与叠加特征图像是已知的,因此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在叠加特征图像中的像素坐标是已知的。根据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的4个角点像素坐标和叠加特征图像的4个角点像素坐标,即根据八个角点的对应关系,利用直接线性变换法(Direct Linear Transform)或者最小二乘法计算出单应变换矩阵H2,即H2表征了C2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到叠加特征图像的坐标变换关系,根据图像采集装置拍摄的包含C2投射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的投影面图像,在投影面图像中找到C2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区域EFGH,这里具体查找办法可以用角点查找,或者用图像模板匹配等方法,没有具体要求,这里不做限制。利用单应矩阵对应关系
Figure GDA0002989978710000091
其中(u1,v1),(u2,v2)分别为叠加特征图像和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对应点的像素坐标,S为一个常数比例因子。因此可以由投影面上的C2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四个角点的位置计算出叠加特征图像4个角点的位置,即由EFGH根据H1变换得到efgh,从而找到C2的完整投影区域/实际投影区域。
获得C2的实际投影区域之后,根据已经得到投影装置C1的投影区域位置ABCD,将C2的实际投影区域通过单应变换矩阵变成ABCD区域,即和C1的投影区域完全重合,即完成了双屏的叠加过程。具体计算方法包括: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从efgh到ABCD的单应变换矩阵N1(叠加调整参数),N1作用于投影装置C2,则可以得到期望的投影画面区域ABCD,即完成叠加过程。单应变化矩阵计算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法或者DLT方法。以此类推,任意的两个投影装置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投影画面叠加,因此可以实现多个投影装置的投影画面叠加。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与上面实施例相同的算法,还可以将投影装置C2的实际投影区域作为基准的投影区域,将投影装置C1的实际投影区域变换到C2的实际投影区域上,实现2个或者多个投影装置的投影画面叠加。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在步骤S11前,还包括步骤:S10:与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建立通信。
具体的,步骤S10的一种方法包括:
S1011:向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发送识别图像投射命令,以使所述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分别向投影面投射各自的小比例识别特征图,所述投影面上的两个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像未重叠,所述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包含投影装置的识别标识;
S1012:向图像采集装置发送识别图像采集命令,以使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投影面图像,所述投影面图像是包含投影面上两个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像的整体图像;
S1013:识别所述投影面图像中两个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像中的识别标识,获取两个投影装置的编号信息;
S1014:根据两个投影装置的编号信息分别与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建立通信。
如图4进行举例说明,在与投影装置建立通信时,需要确定有哪些编号的投影装置,还需要确定各个投影装置对应在投影面上的哪块投影区域,因此小比例识别特征图中可以包含投影装置的识别标识,也可以将投影装置的识别标识作为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可以在小比例识别特征图中心放置一个识别标识,如图4中所示以Aruco码为例,也可以是其他易于识别的标志如QRcode。为了实现更高的图像精度,也可以特别设计小比例识别特征图。
向所有投影装置发送识别图像投射命令,以使所有投影装置向投影面投射小比例识别特征图,投影面上的各个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像未重叠;向图像采集装置发送识别图像采集命令,以使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投影面图像,投影面图像是包括投影面上所有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像的整体图像;识别投影面图像中的各个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像,获取各个投影装置的编号信息;通过获取的编号信息可以通过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与各个投影装置建立通信。
具体的,步骤S10的另一种方法包括:
S1021:向所有投影装置发送广播;
S1022:接收两个投影装置返回的编号信息;
S1023:根据两个投影装置的编号信息分别与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建立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多个投影装置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因此可以在投影装置的网络中向各个投影装置发送广播,要求投影装置返回各自的编号信息,接收到投影装置的编号信息后,可以在网络中通过获取的编号信息与各个投影装置建立通信。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识别投影面图像中的叠加特征图像和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进行期望投影区域和第二投影装置的投影区域定位,通过外接图像采集装置拍照和单应性变换方法进行两个投影装置的投影画面的叠加,操作简单,且计算难度小,非常适于广泛推广。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装置进行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有关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装置的说明可参见上文的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以下并不做赘述。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装置,应用于投影系统,该投影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所述第一投影装置预设的叠加特征图像与所述第二投影装置预设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具有像素差,具体的装置包括:
叠加图像投射模块21,用于向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发送叠加图像投射命令,以使所述第一投影装置向投影面投射预设的叠加特征图像、所述第二投影装置向投影面投射预设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所述投影面上的叠加特征图像与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具有重叠区域,且所述重叠区域未遮挡所述叠加特征图像的四个角点;
叠加图像采集模块22,用于向图像采集装置发送叠加图像采集命令,以使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投影面图像,所述投影面图像是包含投影面上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和叠加特征图像的整体图像;
叠加参数计算模块23,用于根据所述投影面图像计算第二投影装置的叠加调整参数;
叠加参数发送模块24,用于将所述第二投影装置的叠加调整参数发送给第二投影装置,以使所述第二投影装置按所述叠加调整参数调整投射图像。
具体的,所述叠加参数计算模块23包括:
图像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叠加特征图像区域,获得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期望投影区域,还用于识别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区域,获得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小比例投影区域;
区域计算单元,用于获取第二投影装置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的特征图案缩小比值,根据第二投影装置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的特征图案缩小比值和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小比例投影区域,计算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实际投影区域;
参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实际投影区域和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期望投影区域计算第二投影装置的叠加调整参数。
具体的,装置还包括:
还包括通信建立模块,用于与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建立通信。
具体的,通信建立模块可以包括:
识别图像投射单元,用于向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发送识别图像投射命令,以使所述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分别向投影面投射各自的小比例识别特征图,所述投影面上的两个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像未重叠,所述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包含投影装置的识别标识;
识别图像采集单元,用于向图像采集装置发送识别图像采集命令,以使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投影面图像,所述投影面图像是包含投影面上两个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像的整体图像;
编号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识别所述投影面图像中两个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像中的识别标识,获取两个投影装置的编号信息;
编号通信建立单元:根据两个投影装置的编号信息分别与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建立通信。
具体的,通信建立模块另一种方式还可以包括:
广播发送单元,用于向所有投影装置发送广播;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两个投影装置返回的编号信息;
通信建立单元,用于根据两个投影装置的编号信息分别与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建立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该装置可以实现多个投影装置的投影画面叠加。具体的方法,可以先确定一个作为基准投影画面的投影装置,再将剩下每1个投影装置依次与作为基准投影画面的投影装置采用上述的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计算出叠加调整参数,获得了各个投影装置的叠加调整参数后再同时投射图像并调整投射图像。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投影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和至少2个投影装置,还包括上述的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装置,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装置分别与图像采集装置和各个投影装置建立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投影系统,所述投影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所述第一投影装置预设的叠加特征图像与所述第二投影装置预设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具有像素差,所述方法包括:
S11:向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发送叠加图像投射命令,以使所述第一投影装置向投影面投射预设的叠加特征图像、所述第二投影装置向投影面投射预设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所述投影面上的叠加特征图像与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具有重叠区域,且所述重叠区域未遮挡所述叠加特征图像的四个角点;
S12:向图像采集装置发送叠加图像采集命令,以使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投影面图像,所述投影面图像是包含投影面上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和叠加特征图像的整体图像;
S13:根据所述投影面图像计算第二投影装置的叠加调整参数,其中,所述叠加调整参数为叠加的投影装置的实际投影区域到期望投影区域的单应变换矩阵;
S14:将所述第二投影装置的叠加调整参数发送给第二投影装置,以使所述第二投影装置按所述叠加调整参数调整投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的方法包括:
S131:识别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叠加特征图像区域,获得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期望投影区域,识别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区域,获得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小比例投影区域;
S132:获取第二投影装置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的特征图案缩小比值,根据第二投影装置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的特征图案缩小比值和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小比例投影区域,计算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实际投影区域;
S133:根据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实际投影区域和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期望投影区域计算第二投影装置的叠加调整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1前,还包括步骤:S10:与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建立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的方法,包括:
S1011:向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发送识别图像投射命令,以使所述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分别向投影面投射各自的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像,所述投影面上的两个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像未重叠,所述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像包含投影装置的识别标识;
S1012:向图像采集装置发送识别图像采集命令,以使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投影面图像,所述投影面图像是包含投影面上两个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像的整体图像;
S1013:识别所述投影面图像中两个小比例识别特征图像中的识别标识,获取两个投影装置的编号信息;
S1014:根据两个投影装置的编号信息分别与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建立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的方法,包括:
S1021:向所有投影装置发送广播;
S1022:接收两个投影装置返回的编号信息;
S1023:根据两个投影装置的编号信息分别与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建立通信。
6.一种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投影系统,所述投影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所述第一投影装置预设的叠加特征图像与所述第二投影装置预设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具有像素差,所述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装置还包括:
叠加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向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发送叠加图像投射命令,以使所述第一投影装置向投影面投射预设的叠加特征图像、所述第二投影装置向投影面投射预设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所述投影面上的叠加特征图像与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具有重叠区域,且所述重叠区域未遮挡所述叠加特征图像的四个角点;
叠加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向图像采集装置发送叠加图像采集命令,以使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投影面图像,所述投影面图像是包含投影面上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和叠加特征图像的整体图像;
叠加参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投影面图像计算第二投影装置的叠加调整参数;其中,所述叠加调整参数为叠加的投影装置的实际投影区域到期望投影区域的单应变换矩阵;
叠加参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投影装置的叠加调整参数发送给第二投影装置,以使所述第二投影装置按所述叠加调整参数调整投射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参数计算模块包括:
图像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叠加特征图像区域,获得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期望投影区域,还用于识别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区域,获得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小比例投影区域;
区域计算单元,用于获取第二投影装置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的特征图案缩小比值,根据第二投影装置的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小比例叠加特征图像的特征图案缩小比值和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小比例投影区域,计算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实际投影区域;
参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实际投影区域和第二投影装置在所述投影面图像中的期望投影区域计算第二投影装置的叠加调整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建立模块,用于与第一投影装置和第二投影装置建立通信。
9.一种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
10.一种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和至少2个投影装置,还包括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装置。
CN201910363760.1A 2019-04-30 2019-04-30 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装置及投影系统 Active CN1113146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3760.1A CN111314679B (zh) 2019-04-30 2019-04-30 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装置及投影系统
PCT/CN2020/078366 WO2020220831A1 (zh) 2019-04-30 2020-03-09 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装置及投影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3760.1A CN111314679B (zh) 2019-04-30 2019-04-30 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装置及投影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4679A CN111314679A (zh) 2020-06-19
CN111314679B true CN111314679B (zh) 2021-06-29

Family

ID=71146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63760.1A Active CN111314679B (zh) 2019-04-30 2019-04-30 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装置及投影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14679B (zh)
WO (1) WO2020220831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6049A (zh) * 2007-12-19 2009-06-24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信号处理装置和方法、图像投影系统和方法
CN103309133A (zh) * 2012-03-12 2013-09-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WO2015190031A1 (ja) * 2014-06-11 2015-12-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8668116A (zh) * 2017-03-30 2018-10-16 梯西爱尔爱麦克斯(上海)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控制方法、装置和投影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29727A (ja) * 2009-07-21 2011-02-10 Canon Inc 画像投射装置
JP2013074475A (ja) * 2011-09-28 2013-04-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03533276B (zh) * 2013-10-21 2017-01-1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平面多投影快速拼接方法
CN105376540A (zh) * 2014-08-27 2016-03-02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显示系统以及投影区域的校正方法
JP6598534B2 (ja) * 2015-06-30 2019-10-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及び投影方法
AU2015275255A1 (en) * 2015-12-22 2017-07-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ulti-projector alignment refinem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6049A (zh) * 2007-12-19 2009-06-24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信号处理装置和方法、图像投影系统和方法
CN103309133A (zh) * 2012-03-12 2013-09-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WO2015190031A1 (ja) * 2014-06-11 2015-12-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8668116A (zh) * 2017-03-30 2018-10-16 梯西爱尔爱麦克斯(上海)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控制方法、装置和投影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20831A1 (zh) 2020-11-05
CN111314679A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69228B (zh) 实现投影画面拼接的方法、装置及投影系统
US661807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ng projector-camera system
CN113365041B (zh) 投影校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300292B (zh) 投影畸变校正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190295216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capturing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8228378B2 (en) Real-time composite image comparator
US20160371855A1 (en) Image based measurement system
CN102484724A (zh) 投影图像区域检测装置
US1073582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electronic device
CN108344401B (zh) 定位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14797A (zh)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捕获系统,图像处理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17378196A (zh) 图像校正方法及拍摄设备
CN104103068A (zh) 用于控制虚拟摄像机的方法与设备
CN110807814A (zh) 摄影机位姿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29179B (zh) 拍摄对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63455A (zh) 一种双光相机成像校准的方法、装置和双光相机
CN114640833A (zh) 投影画面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07053B (zh) 图像生成方法、图像生成系统和记录介质
CN109978956A (zh) 采集设备的标定方法、装置及标定系统
CN111314679B (zh) 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装置及投影系统
CN111314680B (zh) 实现投影画面叠加的方法、装置及投影系统
CN109189246B (zh) 一种对手写板上的涂写内容进行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339179B (zh) 投影校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投影设备
CN116109681A (zh) 图像融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80061135A1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