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3070B - 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3070B
CN111313070B CN202010212952.5A CN202010212952A CN111313070B CN 111313070 B CN111313070 B CN 111313070B CN 202010212952 A CN202010212952 A CN 202010212952A CN 111313070 B CN111313070 B CN 1113130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gear
crushing
juic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129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13070A (zh
Inventor
张连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21295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30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13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30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130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30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6Biochemical fuel cells, i.e. cells in which microorganisms function as catalys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N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TREATING HARVESTED FRUIT, VEGETABLES OR FLOWER BULBS IN BULK,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EELING VEGETABLES OR FRUIT IN BULK;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ANIMAL FEEDING- STUFFS
    • A23N1/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extracting juice
    • A23N1/02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extracting juice combined with disintegrating or cut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属于微生物发电技术领域。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破碎机构安装在装置本体的上端,破碎机构下端连接有渣汁分离机构,过滤装置连接在渣汁分离机构底端,过滤装置内部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大砾石层、小砾石层和砂土层,渣汁分离机构的一侧连接有深度榨汁机构,深度榨汁机构还与过滤装置相匹配,过滤装置的底端连接有联通泵,联通泵远离过滤装置一端连接在微生物发电装置上;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设计无法很好的对废弃蔬果进行处理,出汁率不高,无法为后续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提供充分原料以及现有设计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中有机物与微生物的接触不够均匀,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在阳极室厌氧环境下,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并释放出电子和质子,电子依靠合适的电子传递介体在生物组分和阳极之间进行有效传递,并通过外电路传递到阴极形成电流,而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传递到阴极,氧化剂(一般为氧气)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与质子结合成水;微生物燃料电池现已在一些领域投入使用,与现有的其它利用有机物产能的技术相比,微生物燃料电池具有操作上和功能上的优势:首先,它将底物直接转化为电能,保证了具有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其次,不同于现有的所有生物能处理,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常温环境条件下能够有效运作;第三,微生物燃料电池不需要进行废气处理,因为它所产生的废气的主要组分是二氧化碳,一般条件下不具有可再利用的能量;第四,微生物燃料电池不需要输入较大能量,因为若是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仅需通风就可以被动的补充阴极气体;第五,在缺乏电力基础设施的局部地区,微生物燃料电池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同时也扩大了用来满足我们对能源需求的燃料的多样性。
目前市面上已经存在的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往往是通过对废弃的无法食用的蔬果进行加工处理,一方面节约了资源,同时有效实现了废物利用,而如何将废弃的蔬果进行处理来更好的将其应用于微生物发电技术上就是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了,同时,目前市面上已经存在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电池中的有机物与微生物接触不够均匀的问题,鉴于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设计无法很好的对废弃蔬果进行处理,出汁率不高,无法为后续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提供充分原料以及现有设计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中有机物与微生物的接触不够均匀,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本发明有相较于市面上普通设计,能够更好地将废弃蔬果进行渣汁分离同时还能大大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包括有破碎机构和过滤装置,所述破碎机构安装在装置本体的上端,所述破碎机构下端连接有渣汁分离机构,所述过滤装置连接在渣汁分离机构底端,所述渣汁分离机构的一侧连接有深度榨汁机构,所述深度榨汁机构还与过滤装置相匹配,所述过滤装置的底端连接有联通泵,所述联通泵远离过滤装置一端连接在微生物发电装置上。
优选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有破碎腔,所述破碎腔固定安装在渣汁分离机构上,所述破碎腔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所述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上固定连接有破碎条。
优选的,所述破碎机构还包括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破碎腔的上表面,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蜗杆上,所述蜗杆与破碎腔转动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所述蜗轮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轴上,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远离蜗轮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所述第一齿盘与第二齿盘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盘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在破碎腔上,所述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分别还与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渣汁分离机构包括有处理罐,所述处理罐固定连接在过滤装置顶端,所述处理罐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过滤孔,所述过滤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内部设置有双轴伺服电机,所述双轴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过滤板下表面上,所述所述双轴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三连接轴上,所述第三连接轴下端转动连接在过滤板上,所述第三连接轴上还固定连接有榨汁破碎齿。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轴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轴顶端贯穿连接板与太阳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太阳齿轮的周围啮合连接有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转动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行星齿轮周围还设置有内齿环,所述内齿环与行星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内齿环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在分离板上,所述分离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轴,所述第四连接轴转动连接在处理罐上,所述处理罐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深度榨汁机构相匹配;所述双轴伺服电机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深层榨汁机构包括有支撑柱和榨汁管,所述榨汁管固定连接在支撑柱的顶端,所述榨汁管一端固定连接在处理罐上,所述榨汁管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榨汁绞龙,所述榨汁绞龙靠近处理罐与第四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榨汁管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罩,所述连接罩固定连接在处理罐的出料口上,所述连接罩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榨汁管上,所述榨汁管的下端还固定安装有吸气泵,所述榨汁管远离处理罐一端设置有渣滓排出管,所述榨汁管上靠近支撑柱一端还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远离榨汁管一端固定连接在过滤装置上。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发电装置包括有燃料电池盒,所述燃料电池盒下端与连通管相连通,所述燃料电池盒内部固定连接有质子交换膜,所述质子交换膜将电池盒的内腔分为电池阳极室和电池阴极室,所述电池盒内靠近液体过滤装置一侧为电池阳极室,所述电池阳极室内固定安装有电池阳极,所述电池阴极室内固定安装有电池阴极,所述电池阳极和电池阴极之间连接有外电路,所述电池阳极的周围固定安装有注入管,所述注入管上设置有渗料孔,所述注入管底端与连通管相连通,所述燃料电池盒的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排液龙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破碎机构工作时,伺服电机工作,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进而带动第二齿轮下端固定连接有蜗杆转动,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从而可以带动蜗轮一同转动,又因为蜗轮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轴上,第一连接轴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第一齿盘与第二齿盘啮合连接,同时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又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上,从而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进行相向转动,从而能够对用于微生物发电的废弃果蔬原料进行破碎工作,破碎后的废弃果蔬原料向下落到渣汁分离机构上,渣汁分离机构在工作时,双轴伺服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而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从而可以带动第二锥齿轮一同转动,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三连接轴的底端,从而第三连接轴也能随之转动,第三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有榨汁破碎齿,第三连接轴逆时针旋转时,能够带动榨汁破碎齿逆时针旋转,而第三连接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齿轮,第三连接轴能够带动太阳齿轮一同逆时针旋转,太阳齿轮与周围的行星齿轮啮合连接,从而可以带动行星齿轮顺时针转动,又因为行星齿轮还与内齿环啮合连接,从而内齿环也会做顺时针转动,内齿环固定连接在分离板上,分离板上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轴,从而分离板和第四连接轴也会一同顺时针转动;而分离板可以将进入的废弃果蔬原料分散开来,进而便于下方的榨汁破碎齿对破碎后的果蔬原料进行榨汁工作,而分离板的旋转方向与榨汁破碎齿的旋转方向相反,利用此设计,更好的保证了果蔬原料可以充分分散开来更加高效的进行榨汁工作,而榨出来的果蔬汁液可以通过过滤孔流下,然后进入到下方的过滤装置中,经过大砾石层、小砾石层和砂土层的过滤作用后经由联通泵的作用将其泵至微生物发电装置中,而果蔬残渣可以进入到深度榨汁机构中进行二次榨汁工作,利用上述设计,大大提高了装置本体的榨汁效率。
(2)进行破碎榨汁工作后的果蔬残渣保留在过滤板上,在深度榨汁机构的吸气泵的作用下,能够将果蔬残渣通过连接罩吸入到榨汁管中,而榨汁管中还转动安装有榨汁绞龙,榨汁绞龙与双轴伺服电机所带动的第四齿轮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带动榨汁绞龙进行转动,而榨汁绞龙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将果蔬残渣向渣滓排出管处运输,由于渣滓排出管的口径较小,从而果蔬残渣在排出过程中,会受到挤压,从而能够将残渣中吸附的果蔬汁液压榨出来,利用此设计,大大提高了装置本体的出汁率,更好的保证了微生物燃料电池工作的原料供应工作。
(3)蔬果汁液在联通泵的作用下经由连通管流入到微生物发电装置后,首先会进入到注入管内,注入管螺旋环绕设置在电池阳极周围,同时在注入管上设置有多个渗料孔,从而使得果汁可以通过渗料孔自由的向电池内液体中扩散,利用此设计,能使富含有机物的果汁,充分的与电池阳极上的微生物所结合,在电池阳极上附着着能分解有机物产生能量的偏酸性厌氧微生物,其能在酸性环境下,分解有机物产生电子和二氧化碳,电子通过外电路到达电池阴极,从而形成回路产生电流,而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到达电池阴极,与氧反应生成水,利用上述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设计有机物与微生物的接触不够均匀,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的破碎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的渣汁分离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的深度榨汁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的微生物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破碎机构;101、破碎腔;102、第一破碎辊;103、第二破碎辊;104、破碎条;105、伺服电机;106、第一齿轮;107、第二齿轮;108、蜗杆;109、蜗轮;110、第一连接轴;111、第一齿盘;112、第二齿盘;113、第二连接轴;2、渣汁分离机构;201、处理罐;202、过滤板;203、过滤孔;204、保护罩;205、双轴伺服电机;206、第一锥齿轮;207、第二锥齿轮;208、榨汁破碎齿;209、连接板;210、太阳齿轮;211、行星齿轮;212、内齿环;213、分离板;214、第三齿轮;215、第四齿轮;3、过滤装置;4、深度榨汁机构;401、支撑柱;402、榨汁管;403、榨汁绞龙;404、连接罩;405、吸气泵;406、渣滓排出管;407、连通管;5、联通泵;6、微生物发电装置;601、燃料电池盒;602、质子交换膜;603、电池阳极;604、电池阴极;605、外电路;606、注入管;607、渗料孔;608、排液龙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包括有破碎机构1和过滤装置3,破碎机构1安装在装置本体的上端,破碎机构1下端连接有渣汁分离机构2,过滤装置3连接在渣汁分离机构2底端,过滤装置3内部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大砾石层、小砾石层和砂土层,渣汁分离机构3的一侧连接有深度榨汁机构4,深度榨汁机构4还与过滤装置3相匹配,过滤装置3的底端连接有联通泵5,联通泵5远离过滤装置3一端连接在微生物发电装置6上。
破碎机构1包括有破碎腔101,破碎腔101固定安装在渣汁分离机构2上,破碎腔10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破碎辊102和第二破碎辊103,第一破碎辊102和第二破碎辊103上固定连接有破碎条104。
破碎机构1还包括有伺服电机105,伺服电机105固定安装在破碎腔101的上表面,伺服电机10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6,第一齿轮106与第二齿轮107啮合连接,第二齿轮107固定连接在蜗杆108上,蜗杆108与破碎腔101转动连接,蜗杆108与蜗轮109啮合连接,蜗轮109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轴110上,第一连接轴110上远离蜗轮109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111,第一齿盘111与第二齿盘112啮合连接,第二齿盘112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轴113上,第二连接轴113转动连接在破碎腔101上,第一齿盘111和第二齿盘112分别还与第一破碎辊102和第二破碎辊103固定连接。
渣汁分离机构2包括有处理罐201,处理罐201固定连接在过滤装置3顶端,处理罐201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202,过滤板202上设置有过滤孔203,过滤板2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罩204,保护罩204的内部设置有双轴伺服电机205,双轴伺服电机205固定连接在过滤板202下表面上,双轴伺服电机20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06,第一锥齿轮206与第二锥齿轮207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207固定连接在第三连接轴上,第三连接轴下端转动连接在过滤板203上,第三连接轴上还固定连接有榨汁破碎齿208。
第三连接轴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板209,第三连接轴顶端贯穿连接板209与太阳齿轮210固定连接,太阳齿轮210的周围啮合连接有行星齿轮211,行星齿轮211转动连接在连接板209上,行星齿轮211周围还设置有内齿环212,内齿环212与行星齿轮211啮合连接,内齿环212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在分离板213上,分离板213顶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轴,第四连接轴转动连接在处理罐201上,处理罐201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与深度榨汁机构4相匹配;双轴伺服电机205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214,第三齿轮214与第四齿轮215啮合连接。
本发明的破碎机构1工作时,伺服电机105工作,带动第一齿轮106转动,第一齿轮106与第二齿轮107啮合连接,进而带动第二齿轮107下端固定连接的蜗杆108转动,蜗杆108与蜗轮109啮合连接,从而可以带动蜗轮109一同转动,又因为蜗轮109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轴110上,第一连接轴110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111,第一齿盘111与第二齿盘112啮合连接,同时第一破碎辊102和第二破碎辊103又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齿盘111和第二齿盘112上,从而第一齿盘111和第二齿盘112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破碎辊102和第二破碎辊103进行相向转动,从而能够对用于微生物发电的废弃果蔬原料进行破碎工作,破碎后的废弃果蔬原料向下落到渣汁分离机构2上,渣汁分离机构2在工作时,双轴伺服电机205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一锥齿轮206转动,而第一锥齿轮206与第二锥齿轮207啮合连接,从而可以带动第二锥齿轮207一同转动,第二锥齿轮207固定连接在第三连接轴的底端,从而第三连接轴也能随之转动,第三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有榨汁破碎齿208,第三连接轴逆时针旋转时,能够带动榨汁破碎齿208逆时针旋转,而第三连接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齿轮210,第三连接轴能够带动太阳齿轮210一同逆时针旋转,太阳齿轮210与周围的行星齿轮211啮合连接,从而可以带动行星齿轮211顺时针转动,又因为行星齿轮211还与内齿环212啮合连接,从而内齿环212也会做顺时针转动,内齿环212固定连接在分离板213上,分离板213上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轴,从而分离板213和第四连接轴也会一同顺时针转动;而分离板213可以将进入的废弃果蔬原料分散开来,进而便于下方的榨汁破碎齿208对破碎后的果蔬原料进行榨汁工作,而分离板213的旋转方向与榨汁破碎齿208的旋转方向相反,利用此设计,更好的保证了果蔬原料可以充分分散开来更加高效的进行榨汁工作,而榨出来的果蔬汁液可以通过过滤孔203流下,然后进入到下方的过滤装置3中,经过大砾石层、小砾石层和砂土层的过滤作用后经由联通泵5的作用将其泵至微生物发电装置6中,而果蔬残渣可以进入到深度榨汁机构4中进行二次榨汁工作,利用上述设计,大大提高了装置本体的榨汁效率。
实施例2:
请参阅图5,基于实施例1又有所不同之处在于;
深层榨汁机构4包括有支撑柱401和榨汁管402,榨汁管402固定连接在支撑柱401的顶端,榨汁管402一端固定连接在处理罐201上,榨汁管40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榨汁绞龙403,榨汁绞龙403靠近处理罐201与第四齿轮215固定连接,榨汁管402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罩404,连接罩404固定连接在处理罐201的出料口上,连接罩40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榨汁管402上,榨汁管402的下端还固定安装有吸气泵405,榨汁管402远离处理罐201一端设置有渣滓排出管406,榨汁管402上靠近支撑柱401一端还固定连接有连通管407,连通管407远离榨汁管402一端固定连接在过滤装置3上。
进行破碎榨汁工作后的果蔬残渣保留在过滤板202上,在深度榨汁机构4的吸气泵405的作用下,能够将果蔬残渣通过连接罩404吸入到榨汁管402中,而榨汁管402中还转动安装有榨汁绞龙403,榨汁绞龙403与双轴伺服电机205所带动的第四齿轮215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带动榨汁绞龙403进行转动,而榨汁绞龙403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将果蔬残渣向渣滓排出管406处运输,由于渣滓排出管406的口径较小,从而果蔬残渣在排出过程中,会受到挤压,从而能够将残渣中吸附的果蔬汁液压榨出来,利用此设计,大大提高了装置本体的出汁率,更好的保证了微生物燃料电池工作的原料供应工作。
实施例3:
请参阅图6,基于实施例1或2又有所不同之处在于;
微生物发电装置6包括有燃料电池盒601,燃料电池盒601下端与连通管407相连通,燃料电池盒601内部固定连接有质子交换膜602,质子交换膜602将电池盒601的内腔分为电池阳极室和电池阴极室,电池盒601内靠近液体过滤装置3一侧为电池阳极室,电池阳极室内固定安装有电池阳极603,电池阴极室内固定安装有电池阴极604,电池阳极603和电池阴极604之间连接有外电路605,电池阳极603的周围固定安装有注入管606,注入管606上设置有渗料孔607,注入管606底端与连通管407相连通。
蔬果汁液在联通泵5的作用下经由连通管407流入到微生物发电装置6后,首先会进入到注入管606内,注入管606螺旋环绕设置在电池阳极603周围,同时在注入管606上设置有多个渗料孔607,从而使得果汁可以通过渗料孔607自由的向电池内液体中扩散,利用此设计,能使富含有机物的果汁,充分的与电池阳极603上的微生物所结合,在电池阳极603上附着着能分解有机物产生能量的偏酸性厌氧微生物,其能在酸性环境下,分解有机物产生电子和二氧化碳,电子通过外电路605到达电池阴极604,从而形成回路产生电流,而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602到达电池阴极604,与氧反应生成水,利用上述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设计有机物与微生物的接触不够均匀,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包括有破碎机构(1)和过滤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构(1)安装在装置本体的上端,所述破碎机构(1)下端连接有渣汁分离机构(2),所述过滤装置(3)连接在渣汁分离机构(2)底端,所述渣汁分离机构(3)的一侧连接有深度榨汁机构(4),所述深度榨汁机构(4)还与过滤装置(3)相匹配,所述过滤装置(3)的底端连接有联通泵(5),所述联通泵(5)远离过滤装置(3)一端连接在微生物发电装置(6)上;
所述深度榨汁机构(4)包括有支撑柱(401)和榨汁管(402),所述榨汁管(402)固定连接在支撑柱(401)的顶端,所述榨汁管(402)一端固定连接在处理罐(201)上,所述榨汁管(40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榨汁绞龙(403),所述榨汁绞龙(403)靠近处理罐(201)与第四齿轮(215)固定连接,所述榨汁管(402)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罩(404),所述连接罩(404)固定连接在处理罐(201)的出料口上,所述连接罩(40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榨汁管(402)上,所述榨汁管(402)的下端还固定安装有吸气泵(405),所述榨汁管(402)远离处理罐(201)一端设置有渣滓排出管(406),所述榨汁管(402)上靠近支撑柱(401)一端还固定连接有连通管(407),所述连通管(407)远离榨汁管(402)一端固定连接在过滤装置(3)上;
所述微生物发电装置(6)包括有燃料电池盒(601),所述燃料电池盒(601)下端与连通管(407)相连通,所述燃料电池盒(601)内部固定连接有质子交换膜(602),所述质子交换膜(602)将电池盒(601)的内腔分为电池阳极室和电池阴极室,所述电池盒(601)内靠近液体过滤装置(3)一侧为电池阳极室,所述电池阳极室内固定安装有电池阳极(603),所述电池阴极室内固定安装有电池阴极(604),所述电池阳极(603)和电池阴极(604)之间连接有外电路(605),所述电池阳极(603)的周围固定安装有注入管(606),所述注入管(606)上设置有渗料孔(607),所述注入管(606)底端与连通管(407)相连通,所述燃料电池盒(601)的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排液龙头(6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构(1)包括有破碎腔(101),所述破碎腔(101)固定安装在渣汁分离机构(2)上,所述破碎腔(10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破碎辊(102)和第二破碎辊(103),所述第一破碎辊(102)和第二破碎辊(103)上固定连接有破碎条(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构(1)还包括有伺服电机(105),所述伺服电机(105)固定安装在破碎腔(101)的上表面,所述伺服电机(10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6),所述第一齿轮(106)与第二齿轮(107)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07)固定连接在蜗杆(108)上,所述蜗杆(108)与破碎腔(101)转动连接,所述蜗杆(108)与蜗轮(109)啮合连接,所述蜗轮(109)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轴(110)上,所述第一连接轴(110)上远离蜗轮(109)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111),所述第一齿盘(111)与第二齿盘(112)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盘(112)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轴(113)上,所述第二连接轴(113)转动连接在破碎腔(101)上,所述第一齿盘(111)和第二齿盘(112)分别还与第一破碎辊(102)和第二破碎辊(10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渣汁分离机构(2)包括有处理罐(201),所述处理罐(201)固定连接在过滤装置(3)顶端,所述处理罐(201)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202),所述过滤板(202)上设置有过滤孔(203),所述过滤板(2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罩(204),所述保护罩(204)的内部设置有双轴伺服电机(205),所述双轴伺服电机(205)固定连接在过滤板(202)下表面上,所述所述双轴伺服电机(20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06),所述第一锥齿轮(206)与第二锥齿轮(207)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207)固定连接在第三连接轴上,所述第三连接轴下端转动连接在过滤板(202)上,所述第三连接轴上还固定连接有榨汁破碎齿(20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轴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板(209),所述第三连接轴顶端贯穿连接板(209)与太阳齿轮(210)固定连接,所述太阳齿轮(210)的周围啮合连接有行星齿轮(211),所述行星齿轮(211)转动连接在连接板(209)上,所述行星齿轮(211)周围还设置有内齿环(212),所述内齿环(212)与行星齿轮(211)啮合连接,所述内齿环(212)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在分离板(213)上,所述分离板(213)顶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轴,所述第四连接轴转动连接在处理罐(201)上,所述处理罐(201)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深度榨汁机构(4)相匹配;所述双轴伺服电机(205)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214),所述第三齿轮(214)与第四齿轮(215)啮合连接。
CN202010212952.5A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 Active CN1113130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12952.5A CN111313070B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12952.5A CN111313070B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3070A CN111313070A (zh) 2020-06-19
CN111313070B true CN111313070B (zh) 2023-08-29

Family

ID=71149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12952.5A Active CN111313070B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1307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5582A (zh) * 2019-10-15 2020-01-10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一种垃圾分类系统的破碎装置
CN110854410A (zh) * 2019-11-29 2020-02-28 李纳 一种处理废弃蔬果的微生物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3070A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0738A (zh) 一种新能源搅拌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0193497U (zh)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高效催化氧化装置
CN101353186A (zh) 双转盘光电池液膜反应器光催化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
CN110854410A (zh) 一种处理废弃蔬果的微生物电池
CN111313070B (zh) 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发电的生产处理装置
CN207608474U (zh) 一种空化射流处理剩余污泥的反应器
CN107915380A (zh) 一种新型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及其应用
CN210367145U (zh) 一种高效ic反应器
CN212640222U (zh) 一种高效工业污水处理装置
CN211125849U (zh) 一种具有过滤装置的微生物燃料电池
CN209052544U (zh)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与光电催化技术的耦合装置
CN108101211B (zh) 一种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畜禽废水处理系统
CN213113304U (zh) 一种破碎搅拌的水压沼气池
CN210403914U (zh) 一种可利用风力的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
CN207343445U (zh) 一种pcb土壤专用净化装置
CN112239718A (zh) 一种多层结构式新能源发酵装置
CN106025319A (zh) 一种扩散驱动下的直接纤维素产电装置及方法
CN210855873U (zh) 基于含水率调整的易腐垃圾腐熟设备
CN220149439U (zh) 一种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成套设备
CN216191243U (zh) 一种高氯含氮废水的处理装置
CN218145974U (zh)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的电催化处理设备
CN205603379U (zh) 一种利用新能源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RU2399786C1 (ru) Гидроэлектроводородный генератор (гэвг)
CN201245489Y (zh) 一种基于水处理的酶燃料电池装置
CN216377792U (zh) 一种基于光催化处理污水的发电、产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6

Address after: 063000 No.156 University Road, Jianshe North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Lubei District,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063000 No.156 University Road, Jianshe North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Lubei District,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ang Lianzho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