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2485B - 一种运用柔性冷却装置冷却变压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用柔性冷却装置冷却变压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2485B
CN111312485B CN202010239094.3A CN202010239094A CN111312485B CN 111312485 B CN111312485 B CN 111312485B CN 202010239094 A CN202010239094 A CN 202010239094A CN 111312485 B CN111312485 B CN 1113124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ormer
cooling
flexible cooling
flexible
electromagnetic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90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12485A (zh
Inventor
林晓铭
梁富光
欧启相
潘东锋
陈领
范继南
余文沣
陈华忠
林逸鹏
江桂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Nanping Minyan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Electric Equipment Branch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Nanp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Nanping Minyan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Electric Equipment Branch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Nanp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Nanping Minyan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Electric Equipment Branch,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Nanp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Nanping Minyan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Electric Equipment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01023909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24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12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2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12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24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8Cooling; Ventilating
    • H01F27/10Liquid cooling
    • H01F27/16Water coo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4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 component, e.g. fuse
    • H01F27/402Association of measuring or protec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4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 component, e.g. fuse
    • H01F27/402Association of measuring or protective means
    • H01F2027/404Protective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uid filled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4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 component, e.g. fuse
    • H01F27/402Association of measuring or protective means
    • H01F2027/406Temperature sensor or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former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用柔性冷却装置冷却变压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一种柔性冷却装置,包括柔性冷却袋组、冷却液循环系统、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柔性冷却袋组由若干柔性冷却袋串并联组成,且其内通有冷冻盐水;S2:将各柔性冷却袋贴附安装于变压器的散热器上并组成柔性冷却袋组;将冷却液循环系统与柔性冷却袋组连接好;将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变压器主体上;S3:将控制模块与温度传感器以及冷却液循环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控制端电性连接,并预先设置好控制程序;S4:驱动冷冻盐水在冷却液循环系统与柔性冷却袋组之间循环流动换热,不断对进入散热器的变压器油进行冷却,进而冷却变压器。该方法不仅冷却效果好,而且运行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运用柔性冷却装置冷却变压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运用柔性冷却装置冷却变压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变压器的冷却设备主要有:1)自然风冷;2)强制风冷;3)强油强风冷却;4)夹套水冷。前三种冷却方式中,由于空气热焓低,且在夏日季节,整个大气环境空气温度高,因此冷却效果差,效率低,常常在油温高时不得不通过减少变压器工作负荷,降低发热量来保证变压器的安全生产。第四种夹套水冷方式虽然效果好,但由于夹套内压力流动水直接与变压器器壁接触,当万一发生焊缝、裂隙、锈蚀、碰伤等渗漏发生时,水分会往变压器内部渗漏,在高电压高电场的变压器内部,即使只有少量水往变压器内部渗漏都将极大破坏变压器绝缘,从而造成严重事故,甚至造成大型变压器烧毁、爆炸的恶性后果,因此国内各变电站现在已不使用这种夹套水冷方式的变压器,绝大多数是使用空气介质来冷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用柔性冷却装置冷却变压器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冷却效果好,而且运行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用柔性冷却装置冷却变压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一种柔性冷却装置,包括柔性冷却袋组、冷却液循环系统、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柔性冷却袋组由若干柔性冷却袋串并联组成,且柔性冷却袋内通有冷冻盐水,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变频循环泵、制冷装置、电磁阀及进、出液管;
步骤S2:将所述柔性冷却袋组的各柔性冷却袋贴附安装于变压器的散热器上,将各柔性冷却袋之间经连接管串并联组成柔性冷却袋组;将所述变频循环泵的出口经第一电磁阀连接进液管,将所述进液管连接柔性冷却袋组,将所述柔性冷却袋组连接出液管,将所述出液管经第二电磁阀连接制冷装置的进口,将所述制冷装置的出口连接变频循环泵的进口;将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变压器主体上;
步骤S3:将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以对变压器内变压器油温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测温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变频循环泵、制冷装置、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的控制端电性连接,在控制模块内预先设置好根据变压器油温和负荷自动控制制冷装置、变频循环泵的启停和出力,以及控制第一、二电磁阀的开闭的控制程序;
步骤S4:根据变压器油温和负荷自动控制制冷装置、变频循环泵的启停和出力,以及控制第一、二电磁阀的开闭,以驱动冷冻盐水由进液管进入柔性冷却袋组,并在各柔性冷却袋之间流动,与散热器进行换热,然后汇流至出液管,回流至制冷装置进行冷却,从而使冷冻盐水在柔性冷却袋组与冷却液循环系统之间循环流动换热,不断对进入散热器的变压器油进行冷却,进而冷却变压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控制模块按如下步骤控制制冷装置、变频循环泵的启停和出力,以及控制第一、二电磁阀的开闭:
步骤S41: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变压器油温达到第一设置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打开,然后控制制冷装置和变频循环泵启动,柔性冷却装置开始运行;
步骤S42:当变压器负荷持续增大,变压器油温度持续上升到第二设置值时,控制模块控制制冷装置和变频循环泵增大出力,并随着变压器油温和变压器负荷的不断上升而相应增大出力,以达到冷却效果,保证变压器安全运行;
步骤S43:当变压器负荷减小,变压器油温下降时,控制模块控制制冷装置和变频循环泵减小出力,并随着变压器油温和负荷的不断降低而相应减小出力,以合理优化匹配,节约能耗;
步骤S44: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变压器油温下降到第三设置值时,控制模块控制制冷装置和变频循环泵停止工作,然后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关闭,柔性冷却装置停止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冷却袋由具有导热性能的柔性碳素纤维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冷却袋组的柔性冷却袋还贴附安装于变压器壳体及其他需冷却的部件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变压器换热器的换热壁面上贴附安装具有良好强度、韧性、柔软性和导热性的柔性冷却袋,使其与换热器壁面的复杂形状形成良好贴合,极大增加了有效冷却面积。
2)通过在柔性冷却袋内充注具有热焓量大、降温温度低等优点的冷冻盐水,极大提高了冷却效率。
3)冷冻盐水充注在柔性冷却袋内,没有直接与换热器换热壁面接触,因此,即使变压器发生渗漏,也不会造成冷冻盐水往变压器内部渗漏,大大提高了装置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变压器油冷却绕组、铁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安装有散热器的变压器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安装有散热器的变压器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工作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冷冻盐水在柔性冷却袋的流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控制原理图。
图中:1-变压器壳体;2-铁芯;3-绕组;4-变压器油;5-套管;6-温度传感器;7-散热器;8-柔性冷却袋;9-进液管;10-出液管;11-第一电磁阀;12-第二电磁阀;13-制冷装置;14-变频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用柔性冷却装置冷却变压器的方法,如图1-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一种柔性冷却装置,包括柔性冷却袋组、冷却液循环系统、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6,所述柔性冷却袋组由若干柔性冷却袋8串并联组成,且柔性冷却袋8内通有冷冻盐水,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变频循环泵14、制冷装置13、第一电磁阀11、第二电磁阀12、进液管9及出液管10。
步骤S2:将所述柔性冷却袋组的各柔性冷却袋8贴附安装于变压器的散热器7的换热壁面上,将各柔性冷却袋8之间经连接管串并联组成柔性冷却袋组。必要时,所述柔性冷却袋组的柔性冷却袋也可以贴附安装于变压器壳体及其他需冷却的部件上。将所述变频循环泵14的出口经第一电磁阀11连接进液管9,将所述进液管9连接柔性冷却袋组,将所述柔性冷却袋组连接出液管10,将所述出液管10经第二电磁阀12连接制冷装置13的进口,将所述制冷装置13的出口连接变频循环泵14的进口。将所述温度传感器6安装于变压器主体上。
步骤S3:如图6所示,将所述温度传感器6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以对变压器内变压器油温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测温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变频循环泵14、制冷装置13、第一电磁阀11、第二电磁阀12的控制端电性连接,在控制模块内预先设置好根据变压器油温和负荷自动控制制冷装置、变频循环泵的启停和出力,以及控制第一、二电磁阀的开闭的控制程序。
步骤S4:根据变压器油温和负荷自动控制制冷装置、变频循环泵的启停和出力,以及控制第一、二电磁阀的开闭,以驱动冷冻盐水由进液管9进入柔性冷却袋组,并在各柔性冷却袋8之间流动,与散热器进行换热,然后汇流至出液管10,回流至制冷装置13进行冷却,从而使冷冻盐水在柔性冷却袋组与冷却液循环系统之间循环流动换热,不断对进入散热器的变压器油进行冷却,进而冷却变压器。
具体地,控制模块按如下步骤控制制冷装置、变频循环泵的启停和出力,以及控制第一、二电磁阀的开闭:
步骤S41: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变压器油温达到第一设置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打开,然后控制制冷装置和变频循环泵启动,柔性冷却装置开始运行。
步骤S42:当变压器负荷持续增大,变压器油温度持续上升到第二设置值时,控制模块控制制冷装置和变频循环泵增大出力,并随着变压器油温和变压器负荷的不断上升而相应增大出力,以达到冷却效果,保证变压器安全运行。
步骤S43:当变压器负荷减小,变压器油温下降时,控制模块控制制冷装置和变频循环泵减小出力,并随着变压器油温和负荷的不断降低而相应减小出力,以合理优化匹配,节约能耗。
步骤S44: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变压器油温下降到第三设置值时,控制模块控制制冷装置和变频循环泵停止工作,然后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关闭,柔性冷却装置停止运行。
其中,所述变压器主体包括壳体1,安装于壳体1内的铁芯2、绕组3及相关组件,安装于壳体1上的散热器7,以及于壳体1与散热器7之间循环流动的变压器油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冷却袋由具有导热性能的柔性碳素纤维材料(或其它适合的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以及良好的软性和导热性能的材料)制成。
变压器内部的绕组和铁芯,由于电流和磁场的作用,在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通过循环流动的变压器油将热量带走。在现有技术中,带走热量的变压器油流动到安装在变压器外壳的散热器中被外部空气冷却,冷却后的变压器油又流回变压器中对绕组和铁芯进行冷却,如此不断循环,达到冷却的目的。本发明用不断循环的冷冻盐水代替外部空气对变压器油进行更加高效的冷却。冷冻盐水充注在柔性冷却袋内,各柔性冷却袋紧密贴附在变压器壳体、散热器及相关部件的外壁面上,各冷却袋之间由连接管连接,若干柔性冷却袋串并联成柔性冷却袋组,柔性冷却袋组上安装进液管和出液管,在进液管与变频循环泵之间安装第一电磁阀,在出液总管和变频制冷装置进口之间安装有第二电磁阀,进液管连接于第一电磁阀的一端,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于变频循环泵的一端,变频循环泵的另一端连接制冷装置的出口,制冷装置的进口连接第二电磁阀的一端,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柔性冷却袋的出液管,柔性冷却袋内的冷冻盐水通过紧贴覆盖于散热器、变压器壳体及相关部件上的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碳素纤维袋体对变压器油进行冷却,再由变压器油冷却绕组和铁芯,在柔性冷却袋内热交换被加热的冷冻盐水,通过出液管流至制冷装置内进行冷却后,从制冷装置出口通过变频循环泵打回至柔性冷却袋内,以此不断循环,由于冷冻盐水具有远高于空气的热焓和在夏日季节远低于大气的温度,且成本低廉,因此具有显著冷却优越性。
本发明的柔性冷却装置可设置为可拆式结构,可作为变压器的临时性加强冷却方式,也可作为永久固定冷却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配置、运用。本发明还可针对变压器局部过热部分,如变压器有载开关、套管等,进行局部冷却,实现精准靶向冷却。
以上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运用柔性冷却装置冷却变压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一种柔性冷却装置,包括柔性冷却袋组、冷却液循环系统、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柔性冷却袋组由若干柔性冷却袋串并联组成,且柔性冷却袋内通有冷冻盐水,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变频循环泵、制冷装置、电磁阀及进、出液管;
步骤S2:将所述柔性冷却袋组的各柔性冷却袋贴附安装于变压器的散热器上,将各柔性冷却袋之间经连接管串并联组成柔性冷却袋组;将所述变频循环泵的出口经第一电磁阀连接进液管,将所述进液管连接柔性冷却袋组,将所述柔性冷却袋组连接出液管,将所述出液管经第二电磁阀连接制冷装置的进口,将所述制冷装置的出口连接变频循环泵的进口;将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变压器主体上;
步骤S3:将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以对变压器内变压器油温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测温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变频循环泵、制冷装置、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的控制端电性连接,在控制模块内预先设置好根据变压器油温和负荷自动控制制冷装置、变频循环泵的启停和出力,以及控制第一、二电磁阀的开闭的控制程序;
步骤S4:根据变压器油温和负荷自动控制制冷装置、变频循环泵的启停和出力,以及控制第一、二电磁阀的开闭,以驱动冷冻盐水由进液管进入柔性冷却袋组,并在各柔性冷却袋之间流动,与散热器进行换热,然后汇流至出液管,回流至制冷装置进行冷却,从而使冷冻盐水在柔性冷却袋组与冷却液循环系统之间循环流动换热,不断对进入散热器的变压器油进行冷却,进而冷却变压器;
所述步骤S4中,控制模块按如下步骤控制制冷装置、变频循环泵的启停和出力,以及控制第一、二电磁阀的开闭:
步骤S41: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变压器油温达到第一设置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打开,然后控制制冷装置和变频循环泵启动,柔性冷却装置开始运行;
步骤S42:当变压器负荷持续增大,变压器油温度持续上升到第二设置值时,控制模块控制制冷装置和变频循环泵增大出力,并随着变压器油温和变压器负荷的不断上升而相应增大出力,以达到冷却效果,保证变压器安全运行;
步骤S43:当变压器负荷减小,变压器油温下降时,控制模块控制制冷装置和变频循环泵减小出力,并随着变压器油温和负荷的不断降低而相应减小出力,以合理优化匹配,节约能耗;
步骤S44: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变压器油温下降到第三设置值时,控制模块控制制冷装置和变频循环泵停止工作,然后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关闭,柔性冷却装置停止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柔性冷却装置冷却变压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冷却袋由具有导热性能的柔性碳素纤维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柔性冷却装置冷却变压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冷却袋组的柔性冷却袋还贴附安装于变压器壳体及其他需冷却的部件上。
CN202010239094.3A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运用柔性冷却装置冷却变压器的方法 Active CN1113124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9094.3A CN111312485B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运用柔性冷却装置冷却变压器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9094.3A CN111312485B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运用柔性冷却装置冷却变压器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2485A CN111312485A (zh) 2020-06-19
CN111312485B true CN111312485B (zh) 2021-07-06

Family

ID=71159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9094.3A Active CN111312485B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运用柔性冷却装置冷却变压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124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97134A (zh) * 2022-04-26 2023-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液冷散热单元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37240U (zh) * 2012-06-07 2013-01-02 姜海容 一种冷循环式人体降温装置
CN207752862U (zh) * 2017-12-13 2018-08-21 陕西赛普瑞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输电用变压设备降温装置
CN109148093A (zh) * 2018-10-15 2019-01-04 华翔翔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干式变压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37240U (zh) * 2012-06-07 2013-01-02 姜海容 一种冷循环式人体降温装置
CN207752862U (zh) * 2017-12-13 2018-08-21 陕西赛普瑞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输电用变压设备降温装置
CN109148093A (zh) * 2018-10-15 2019-01-04 华翔翔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干式变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2485A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6058B (zh) 一种集成电机电控制系统
CN103648252B (zh) 一种电气设备的冷却系统
CN111312485B (zh) 一种运用柔性冷却装置冷却变压器的方法
CN207442636U (zh) 一种散热电机机壳
CN116424124A (zh) 充电桩液冷系统及冷却方法
CN111243831A (zh) 一种具有柔性冷却装置的变压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3516008U (zh) 一种油气热量的双回收系统
CN212032822U (zh) 一种具有柔性冷却装置的变压器
CN211208187U (zh) 一种快速散热型配电箱变压器
CN101184971A (zh) 加热系统
CN218677322U (zh) 液冷电池多功能节能储能系统
CN216903111U (zh) 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的混合外冷却系统
CN212320142U (zh) 一种地源热泵热平衡和热回收系统
CN213179018U (zh) 一种自动控制冷却循环装置
CN211290531U (zh) 一种单泵双温光纤激光冷水机常温水加热ptc装置
CN111649506A (zh) 一种地源热泵热平衡和热回收系统
CN111431067B (zh) 一种冷却变电站铠装箱柜的方法
CN111416289B (zh) 一种用于变电站铠装箱柜的变频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3574324U (zh) 一种船用柴油机冷却阀
CN109520206A (zh) 一种多功能散热装置
CN219454079U (zh) 一种分体式空气能装置及具有其的多联供系统
CN220153031U (zh) 一种蓄冷式冷却液循环冷却系统
CN211230472U (zh) 一种盾构机刀具装置
CN205104799U (zh) 一种柔性交流输电装置水冷系统
CN208653255U (zh) 一种3200mva冲击发电机冷却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