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2182B - 一种源极驱动电路、液晶显示器及源极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源极驱动电路、液晶显示器及源极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2182B
CN111312182B CN201811521104.1A CN201811521104A CN111312182B CN 111312182 B CN111312182 B CN 111312182B CN 201811521104 A CN201811521104 A CN 201811521104A CN 111312182 B CN111312182 B CN 1113121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polarity
stage
module
polarity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211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12182A (zh
Inventor
刘子涵
王柏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yang Caiho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yang Caiho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yang Caiho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yang Caiho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211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2182B/zh
Priority to US16/456,010 priority patent/US10803821B2/en
Publication of CN111312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2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12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2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1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源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极性转换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开关单元实现对第一极性数字信号的位置重排,以得到第二极性数字信号,并通过极性转换单元对进行位置重排后的第二极性数字信号进行极性转换,从而获得第一极性转换信号,再通过第二开关单元实现第一极性转换信号的位置恢复,从而使得输出的驱动信号输出至显示面板的对应位置,从而使得该源极驱动电路不仅适用于传统的极性反转方式,还能适用于交错式极性反转方式,进而减少了显示面板的水平等距横纹的现象,还能够降低驱动芯片工作时的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源极驱动电路、液晶显示器及源极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源极驱动电路、液晶显示器及源极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由于具有轻、薄及低辐射等优点,逐渐取代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简称CRT)显示装置,在计算机、智能电话、手机、汽车导航装置、电子书等信息终端中成为最常见的显示装置。
液晶面板显示驱动信号中,通常为了防止液晶分子的特性固化,会采用交流驱动的方式进行驱动,常用的反转驱动方式有点反转驱动方式、列反转驱动方式、行反转驱动方式和1+2line反转驱动方式,其中,1+2line反转驱动方式的显示品质较好且功耗略低于点反转,因此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反转驱动方式。但是,1+2line反转驱动方式情况下,驱动芯片工作时的温度可达到120℃,甚至超过120℃,因此不得不采取贴附散热片的工序来降低驱动芯片的工作温度,增加了整个面板的生产成本。因此,目前开始越来越多的利用N line反转驱动方式,N取值越大,驱动芯片工作时的温度降低的越显著。
但是,在一帧图像内的N Line反转驱动方式的输出是一种时序循环的变换极性,由于RC(Resistance Capacitance,电阻/电容)延迟效应会产生像素充电不足的问题,由此导致在液晶面板上出现水平等距横纹的现象,且当N值越大时,水平等距横纹的现象越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源极驱动电路、液晶显示器及源极驱动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源极驱动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极性数字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每个极性位置的极性,将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每个极性位置进行位置重排,获得第二极性数字信号;
极性转换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极性数字信号进行极性转换,获得第一极性转换信号;
第二开关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每个极性位置的极性,对所述第一极性转换信号进行位置恢复,获得第二极性转换信号。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包括N个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包括若干个子极性数字信号,每个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用于按照设定间隔接收所述子极性数字信号。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极性转换单元包括N个极性转换模块,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包括正极性转换模块和负极性转换模块;其中,当第X级第一开关模块对应的极性转换模块为正极性转换模块时,则第X+1级第一开关模块对应的极性转换模块为负极性转换模块,其中,N、X均为正整数,且1≤X≤N。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1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第N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分别包括1个第一开关,第2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至第N-1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分别包括2个第一开关和1个第二开关,其中,
第1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2个极性转换功能不同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
第Y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2个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2个极性转换功能不同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其中,Y为正整数,且1<Y<N;
第N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2个极性转换功能不同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1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其第一输出端连接第1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第二输出端连接第2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
第Y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2个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输出端分别连接上一级与下一级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本级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和下/上两级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
第N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N极性数字信号,其第一输出端连接第N-1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其第二输出端连接第N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数据锁存单元和电平转换单元,所述数据锁存单元包括N个数据锁存器,所述电平转换单元包括N个电平转换器,第P级数据锁存器和第P级电平转换器依次连接于第P级开关模块和第P级极性转换模块之间,其中,P为正整数,且1≤P≤N。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N个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极性转换信号包括若干个子极性转换信号,每个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每个极性位置的极性,输出所述子极性转换信号。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1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和第N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分别包括1个第三开关,第2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至第N-1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分别包括2个第三开关和1个第四开关,其中,
第1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2个极性转换功能不同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其输出端输出第二极性转换信号;
第Y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2个极性转换功能不同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出端输出第二极性转换信号;
第N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2个极性转换功能不同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其输出端输出第二极性转换信号。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1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1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第二输入端连接第2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输出端输出第二极性转换信号;
第Y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输入端分别连接上一级与下一级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本级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和下/上两级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所述第三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出端输出第二极性转换信号;
第N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N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第二输入端连接第N-1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输出端输出第二极性转换信号。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输出缓存单元,用于缓存所述第一第二极性转换信号,所述输出缓存单元包括N个输出缓存器,第q级输出缓存器连接于第q级极性转换模块和第q级第二开关模块之间,其中,q为正整数,且1≤q≤N。。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源极驱动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极性数字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每个极性位置的极性,按照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每个极性位置进行位置重排,获得第二极性数字信号;
对所述第二极性数字信号进行极性转换,获得第一极性转换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每个极性位置的极性,对所述第一极性转换信号进行位置恢复,获得第二极性转换信号。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源极驱动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开关单元实现对第一极性数字信号的位置重排,以得到第二极性数字信号,并通过极性转换单元对进行位置重排后的第二极性数字信号进行极性转换,从而获得第一极性转换信号,再通过第二开关单元实现第一极性转换信号的位置恢复,从而使得输出的驱动信号输出至显示面板的对应位置,从而使得该源极驱动电路不仅适用于传统的极性反转方式,还能适用于交错式极性反转方式,进而减少了显示面板的水平等距横纹的现象,还能够降低驱动芯片工作时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极驱动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信号输出结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源极驱动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源极驱动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水平”、“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极驱动电路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源极驱动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极性数字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每个极性位置的极性,将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每个极性位置进行位置重排,获得第二极性数字信号;
极性转换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极性数字信号进行极性转换,第一极性转换信号;
第二开关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每个极性位置的极性,对所述第一极性转换信号进行位置恢复,获得第二极性转换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开关单元实现对第一极性数字信号的位置重排,以得到第二极性数字信号,并通过极性转换单元对进行位置重排后的第二极性数字信号进行极性转换,从而获得第一极性转换信号,再通过第二开关单元实现第一极性转换信号的位置恢复,从而使得输出的驱动信号输出至显示面板的对应位置,从而使得该源极驱动电路不仅适用于传统的极性反转方式,还能适用于交错式极性反转方式,进而减少了显示面板的水平等距横纹的现象,还能够降低驱动芯片工作时的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源极驱动电路不仅适用于点反转驱动方式、列反转驱动方式、行反转驱动方式、1+2line反转驱动方式和N Line反转驱动方式,还适用于交错式极性反转方式,交错式极性反转方式是指像素矩阵的第i列子像素与第i+1列子像素之间具有不同的极性反转位置,具体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互平行的多列数据线和相互平行的多行扫描线,多列所述数据线和多行所述扫描线相互垂直交叉排列,多列所述数据线和多行所述扫描线交叉形成以矩阵方式排列的x行y列像素矩阵,x和y为正整数,其中,第i列子像素与第i+1列子像素之间具有不同的极性反转位置,其中,0<i<x。
具体地,极性反转位置是指在任意一列子像素中,极性发生变化的位置,如第i列子像素的第1个子像素至第a个子像素均为正极性,第a+1个子像素为负极性,则第a+1个子像素即为极性发生变化的位置。每一列子像素对应的与一条数据线连接,每一行子像素对应的与一条扫描线连接。其中,数据线用于为对应的子像素驱动电路提供数据信号,扫描线用于为对应的子像素驱动电路提供扫描信号。
例如,请参见图2,该像素矩阵包括16行16列子像素,其中,第1列子像素D1的极性反转位置发生在第9行子像素G9的像素位置,第2列子像素D2的极性反转位置发生在第5行子像素G5的像素位置和第13行子像素G15的像素位置,第3列子像素D3的极性反转位置发生在第9行子像素G9,依次类推,该方式即为交错式极性反转方式。
交错式极性反转方式通过将极性变换位置分配到不同的像素位置上,可减轻水平等距横纹现象,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同时,能够降低由驱动所产生的功耗和温度,改善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请参见图3,对于每隔8行进行一次极性反转的交错式极性反转方式的实现要求能够输出如图3所示的驱动信号,即能输出图3中的组合A(子像素的极性排列方式为++--)、组合B(子像素的极性排列方式为--++)、组合C(子像素的极性排列方式为+--+)、组合D(子像素的极性排列方式为-++-)、组合E(子像素的极性排列方式为+-+-)、组合F(子像素的极性排列方式为-+-+)、目前用于源极驱动的驱动电路仅能实现组合C至组合F四种极性输出组合,但不能实现组合A和组合B两种极性输出组合方式,因此目前的源极驱动电路不适用于交错式极性反转方式。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源极驱动电路包括N级源极驱动器,即源极驱动电路包括N个源极驱动器,每个源极驱动器均包括1个第一开关模块、1个极性转换模块和1个第二开关模块,其中,每个源极驱动器接收由TCON(时序控制器)传输的若干行第一极性数字信号,每一行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反应每一行像素单元的极性,如图2所示,如该像素矩阵的第一行的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为+--++--++--++--+。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极性数字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每个极性位置的极性,将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每个极性位置进行位置重排,获得第二极性数字信号。
具体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N级第一开关模块,即第一开关单元包括N个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包括若干个子极性数字信号,每个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用于按照设定间隔接收所述子极性数字信号。
进一步地,当第一开关单元接收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时,会将其子极性数字信号按照设定间隔对应传输至第一开关模块,第一开关模块根据每个子极性数字信号的极性特点对其进行位置重排,从而得到位置重排后的子极性数字信号,经过位置重排后的所有子极性数字信号则组成第二极性数字信号,例如,将第1级第一开关模块接收到的子极性数字信号传输至第2级第一开关模块中,第1级第一开关模块和第2级第一开关模块控制不同的极性位置,则实现了位置重排。
进一步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对应的每个子像素的极性代表1个子极性数字信号,则每个第一开关模块根据设定间隔接收子极性数字信号,其中,设定间隔根据第一开关模块的个数进行设定,若第一开关模块的个数为m个,那么设定间隔即为每m个子极性数字信号,如第一开关模块的个数为4个,那么设定间隔即为每4个子极性数字信号,即每个第一开关模块按照每4个子极性数字信号接收1个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的1个子极性数字信号。
例如,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行的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共包括16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且第一开关模块的个数为4个,则将该行第一极性数字信号的第1个子极性数字信号、第5个子极性数字信号、第9个子极性数字信号和第13个子极性数字信号的极性数据传输至第1级第一开关模块,第2个子极性数字信号、第6个子极性数字信号、第10个子极性数字信号和第14个子极性数字信号的极性数据传输至第2级第一开关模块,第3个子极性数字信号、第7个子极性数字信号、第11个子极性数字信号和第15个子极性数字信号的极性数据传输至第3级第一开关模块,第4个子极性数字信号、第8个子极性数字信号、第12个子极性数字信号和第16个子极性数字信号的极性数据传输至第4级第一开关模块,依次类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极性转换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极性数字信号进行极性转换,获得第一极性转换信号,其中第一极性转换信号为模拟信号。
极性转换单元用于将经过第一开关模块进行位置重排的子极性数字信号进行极性转换,将第1级第一开关模块接收到的子极性数字信号传输至第2级第一开关模块中,而第2级第一开关模块对应的极性转换模块为负极性转换模块,则该子极性数字信号经过极性转换模块输出的模拟信号的极性即为负极性,经过极性转换后的所有子极性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即为第一极性转换信号。
具体地,极性转换单元包括N级极性转换模块,即极性转换单元包括N个极性转换模块,其中,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包括正极性转换模块和负极性转换模块,且当第X级第一开关模块对应的极性转换模块为正极性转换模块时,则第X+1级第一开关模块对应的极性转换模块为负极性转换模块,其中,N、X均为正整数,且1≤X≤N。
例如,请参见图4,第1级第一开关模块对应的极性转换模块为正极性转换模块,第2级第一开关模块对应的极性转换模块为负极性转换模块,第3级第一开关模块对应的极性转换模块为正极性转换模块,第4级第一开关模块对应的极性转换模块负正极性转换模块。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开关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每个极性位置的极性,对所述第一极性转换信号进行位置恢复,获得第二极性转换信号,其中,第二极性转换信号为模拟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N级第二开关模块,即第二开关单元包括N个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极性转换信号包括若干个子极性转换信号,每个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每个极性位置的极性,输出所述子极性转换信号。
第二极性转换信号是通过第二开关单元将经第一开关单元进行位置重排后的第一极性转换信号进行位置恢复,例如将第1级第一开关模块接收到的子极性数字信号传输至第2级第一开关模块中,需通过第2级第二开关模块将该子极性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恢复至其原来的像素位置,即恢复至第1级第二开关模块所控制的模拟信号,以使第1级第二开关模块正确控制其对应像素位置的极性。
例如,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行的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共包括16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且第二开关模块的个数为4个,则第1级第二开关模块根据该行第一极性数字信号的第1个子极性数字信号对应的子极性转换信号控制第1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位置的极性、第5个子极性数字信号对应的子极性转换信号控制第5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位置的极性、第9个子极性数字信号对应的子极性转换信号控制第9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位置的极性和第13个子极性数字信号的对应的子极性转换信号控制第13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位置的极性,控制其对应位置的极性;第2个第二开关模块根据该行第一极性数字信号的第2个子极性数字信号对应的子极性转换信号控制第2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位置的极性、第6个子极性数字信号对应的子极性转换信号控制第6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位置的极性、第10个子极性数字信号对应的子极性转换信号控制第10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位置的极性和第14个子极性数字信号对应的子极性转换信号控制第14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位置的极性,依次类推,完成整个像素矩阵的极性设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1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第N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分别包括1个第一开关,第2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至第N-1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分别包括2个第一开关和1个第二开关,其中,第1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2个极性转换功能不同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第Y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2个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2个极性转换功能不同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其中,Y为正整数,且1<Y<N;第N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2个极性转换功能不同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
具体地,第1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其第一输出端连接第1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第二输出端连接第2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第Y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2个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输出端分别连接上一级与下一级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本级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和下/上两级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第N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N极性数字信号,其第一输出端连接第N-1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其第二输出端连接第N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
进一步地,第1级第一开关模块和第N级第一开关模块分别包括1个第一开关,第2级第一开关模块至第N-1级第一开关模块分别包括2个第一开关和1个第二开关,其中,第1级第一开关模块中的1个输出端连接于第1级极性转换模块,另1个输出端连接于第2级第一开关模块中的1个第一开关的1个输出端,且第2级第一开关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的该输出端还连接于第2级极性转换模块;第B级第一开关模块中的第二开关的输入端输入第B个第一极性数字信号,第B级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开关的1个输出端连接于第B级第一开关模块中的1个第一开关的输入端,另1个输出端连接于第B级第一开关模块中的另1个第一开关的输入端;第B级第一开关模块中的1个第一开关的1个输出端连接于第B级极性转换模块,则第B级第一开关模块中的该第一开关的另1个输出端连接于第C级第一开关模块中的1个第一开关的1个输出端,且第C级第一开关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的该输出端还连接于第C级极性转换模块;第B级第一开关模块中的另1个第一开关的1个输出端连接于第D级第一开关模块中的1个第一开关的1个输出端,则第B级第一开关模块中的该第一开关的另1个输出端连接于第E级第一开关模块中的1个第一开关的1个输出端,且该第E级第一开关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的该输出端连接于第E级极性转换模块,其中2≤B≤N-1,C和D为B+1或B-1,当C为B+1时,则D为B-1,当C为B-1时,则D为B+1,E为B+2或B-2,且A、B、C、D和E均为正整数;第N级第一开关模块中的1个输出端连接于第N级极性转换模块,另1个输出端连接于第N-1级第一开关模块中的1个第一开关的1个输出端,且第N-1级第一开关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的该输出端连接于第N-1级极性转换模块。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1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和第N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分别包括1个第三开关,第2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至第N-1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分别包括2个第三开关和1个第四开关,其中,第1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2个极性转换功能不同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其输出端输出第二极性转换信号;第Y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2个极性转换功能不同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出端输出第二极性转换信号;第N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2个极性转换功能不同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其输出端输出第二极性转换信号。
具体地,第1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1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第二输入端连接第2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输出端输出第二极性转换信号;第Y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输入端分别连接上一级与下一级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本级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和下/上两级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所述第三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出端输出第二极性转换信号;第N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N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第二输入端连接第N-1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输出端输出第二极性转换信号。
进一步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N级第二开关模块,第1级第二开关模块和第N级第二开关模块分别包括1个第三开关,第2级第二开关模块至第N-1级第二开关模块分别包括2个第三开关和1个第四开关,其中,第1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第三开关的1个输入端连接于第1级极性转换模块,另1个输入端连接于第2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1个第三开关的1个输入端,且第2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第三开关的该输入端还连接于第2级极性转换模块,第1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第三开关的输出端输出第二极性转换信号;第B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1个第三开关的1个输入端连接于第B级极性转换模块,则第B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该第三开关的另1个输入端连接于第C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1个第三开关的1个输入端,且第C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第三开关的该输入端还连接于第C级极性转换模块;第B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另1个第三开关的1个输入端连接于第D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1个第三开关的1个输入端,则第B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该第三开关的另1个输入端连接于第E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1个第三开关的1个输入端,且该第E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第三开关的该输入端连接于第E级极性转换模块;第B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1个第三开关的输出端连接于第B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第四开关的1个输入端,第B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另1个第三开关的输出端连接于第B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第四开关的另1个输入端,第B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第四开关的输出端输出第B个第二极性转换信号;第N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第三开关的1个输入端连接于第N级极性转换模块,另1个输入端连接于第N-1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1个第三开关的1个输入端,且第N-1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第三开关的该输入端连接于第N-1级极性转换模块,第N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第三开关的输出端输出第N级第二极性转换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第1级第一开关模块至第N级第一开关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的每个输出端连接与第一开关同样形式的一个开关的输入端,同样的可以在这些开关的每个输出端连接与第一开关同样形式的一个开关的输入端;同理,在第1级第二开关模块至第N级第二开关模块中的第三开关的每个输入端连接与第三开关同样形式的一个开关的输出端,同样的可以在这些开关的每个输入端连接与第三开关同样形式的一个开关的输出端,从而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源极驱动电路结构,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源极驱动电路,该源极驱动电路包括4个源极驱动器,其中,第1级第一开关模块包括1个第一开关SW1,第2级第一开关模块包括1个第二开关SW2、1个第一开关SW3和1个第一开关SW4,第3级第一开关模块包括1个第二开关SW5、1个第一开关SW6和1个第一开关SW7,第4级第一开关模块包括1个第一开关SW8,第1级第二开关模块包括1个第三开关SW9,第2级第二开关模块包括1个第四开关SW10、1个第三开关SW11和1个第三开关SW12,第3级第二开关模块包括1个第四开关SW13、1个第三开关SW14和1个第三开关SW15,第4级第二开关模块包括1个第三开关SW16,其中,每个第一开关模块的输入端(即第一开关SW1的Q1端、第二开关SW2的Q1端、第二开关SW5的Q1端和第一开关SW8的Q1端)用于按照设定间隔接收子极性数字信号,第一开关SW1的Q2端对应连接于第1级数据锁存器,第1级电平转换器、第1级极性转换模块(正极性转换模块)和第1级输出缓存器依次连接于第1级数据锁存器和第三开关SW9的Q1端,第一开关SW1的Q3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3的Q3端,第二开关SW2的Q2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3的Q1端,第二开关SW2的Q3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4的Q1端,第一开关SW3的Q2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1的Q2端,第一开关SW3的Q3端还连接于第2级数据锁存器,第2级电平转换器、第2级极性转换模块(负极性转换模块)和第2级输出缓存器依次连接于第2级数据锁存器和第三开关SW11的Q2端,第一开关SW4的Q2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7的Q2端,第一开关SW4的Q3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8的Q3端,第二开关SW5的Q2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6的Q1端,第二开关SW5的Q3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7的Q1端,第一开关SW6的Q2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1的Q2端,第一开关SW6的Q3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3的Q3端,第一开关SW7的Q2端还连接于第3级数据锁存器,第3级电平转换器、第3级极性转换模块(正极性转换模块)和第3级输出缓存器依次连接于第3级数据锁存器和第三开关SW15的Q1端,第一开关SW7的Q3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8的Q3端,第一开关SW8的Q2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7的Q2端,第一开关SW8的Q3端还连接于第4级数据锁存器,第4级电平转换器、第4级极性转换模块(负极性转换模块)和第4级输出缓存器依次连接于第4级数据锁存器和第三开关SW16的Q2端,第三开关SW9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1的Q2端,第三开关SW9的Q3端根据第1级第一开关模块获得的子极性数字信号将其对应的子极性转换信号传输至其对应的像素位置,以控制该像素位置的极性,第三开关SW11的Q1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9的Q1端,第三开关SW11的Q3端连接于第四开关SW10的Q1端,第三开关SW12的Q1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5的Q1端,第三开关SW12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6的Q2端,第三开关SW12的Q3端连接于第四开关SW10的Q2端,第四开关SW10的Q3端根据第2级第一开关模块获得的子极性数字信号将其对应的子极性转换信号传输至其对应的像素位置,以控制该像素位置的极性,第三开关SW14的Q1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9的Q1端,第三开关SW14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1的Q2端,第三开关SW14的Q3端连接于第四开关SW13的Q1端,第三开关SW15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6的Q2端,第三开关SW15的Q3端连接于第四开关SW13的Q2端,第四开关SW13的Q3端根据第3级第一开关模块获得的子极性数字信号将其对应的子极性转换信号传输至其对应的像素位置,以控制该像素位置的极性,第三开关SW16的Q1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5的Q1端,第三开关SW16的Q3端根据第4级第一开关模块获得的子极性数字信号将其对应的子极性转换信号传输至其对应的像素位置,以控制该像素位置的极性。
例如,请参见图2和图4,以图2中的第一行子像素为例进行说明,将该第一行子像素对应的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传输至第一开关单元,则将该行第一极性数字信号的第1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传输至第1级第一开关模块,将该行第一极性数字信号的第2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传输至第2级第二开关模块,将该行第一极性数字信号的第3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传输至第3级第三开关模块,将该行第一极性数字信号的第4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传输至第4级第四开关模块,且该第1个子极性数字信号所需要的极性为+、第2个子极性数字信号所需要的极性为-、第3个子极性数字信号所需要的极性为-、第4个子极性数字信号所需要的极性为+,则第一开关SW1的Q1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1的Q2端,第二开关SW2的Q1端连接于第二开关SW2的Q2端,第一开关SW3的Q1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3的Q3端,第一开关SW4的Q1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4的Q2端,第二开关SW5的Q1端连接于第二开关SW5的Q3端,第一开关SW6的Q1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6的Q3端,第一开关SW7的Q1端连接于一开关SW7的Q3端,第一开关SW8的Q1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8的Q2端,第三开关SW9的Q1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9的Q3端,第四开关SW10的Q1端连接于第四开关SW10的Q3端,第三开关SW11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1的Q3端,第三开关SW12的Q1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2的Q3端,第四开关SW13的Q2端连接于第四开关SW13的Q3端,第三开关SW14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4的Q3端,第三开关SW15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5的Q3端,第三开关SW16的Q1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6的Q3端,通过将源极驱动电路内部的开关按照上述方式连接,便可以实现+--+的排列方式;又例如以图2中的第五行子像素为例进行说明,将该第五行子像素对应的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传输至第一开关单元,则将该行第一极性数字信号的第1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传输至第1级第一开关模块,将该行第一极性数字信号的第2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传输至第2级第一开关模块,将该行第一极性数字信号的第3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传输至第3级第三开关模块,将该行第一极性数字信号的第4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传输至第4级第一开关模块,且该第1个子极性数字信号所需要的极性为+、第2个子极性数字信号所需要的极性为+、第3个子极性数字信号所需要的极性为-、第4个子极性数字信号所需要的极性为-,则第一开关SW1的Q1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1的Q2端,第二开关SW2的Q1端连接于第二开关SW2的Q3端,第一开关SW3的Q1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3的Q3端,第一开关SW4的Q1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4的Q2端,第二开关SW5的Q1端连接于第二开关SW5的Q2端,第一开关SW6的Q1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6的Q3端,第一开关SW7的Q1端连接于一开关SW7的Q2端,第一开关SW8的Q1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8的Q3端,第三开关SW9的Q1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9的Q3端,第四开关SW10的Q2端连接于第四开关SW10的Q3端,第三开关SW11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1的Q3端,第三开关SW12的Q1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2的Q3端,第四开关SW13的Q1端连接于第四开关SW13的Q3端,第三开关SW14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4的Q3端,第三开关SW15的Q1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5的Q3端,第三开关SW16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6的Q3端,通过将源极驱动电路内部的开关按照上述方式连接,便可以实现+--+的排列方式,依次类推,通过该实施例的源极驱动电路便可以实现++--、--++、+--+、-++-、+-+-以及-+-+,从而使得本实施例的源极驱动电路不仅适用于传统的极性反转方式,还能适用于交错式极性反转方式,进而减少了显示面板的水平等距横纹的现象,还能够降低驱动芯片工作时的温度。
应该知道的,本发明的所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1个输出端为第一输出端,则另1个输出端即为第二输出端,即当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第一输出端为Q2时,则第二输出端为Q3,当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第一输出端为Q3时,则第二输出端为Q2,同理地,本发明的所有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的1个输入端为第一输入端,则另1个输入端即为第二输入端,即当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的第一输入端为Q1时,则第二输入端为Q2,当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的第一输入端为Q2时,则第二输入端为Q1。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源极驱动电路,该源极驱动电路包括6个源极驱动器,其中,第1级第一开关模块包括1个第一开关SW1,第2级第一开关模块包括1个第二开关SW2、1个第一开关SW3和1个第一开关SW4,第3级第一开关模块包括1个第二开关SW5、1个第一开关SW6和1个第一开关SW7,第4级第一开关模块包括1个第二开关SW8、1个第一开关SW9和1个第一开关SW10,第5级第一开关模块包括1个第二开关SW11、1个第一开关SW12和1个第一开关SW13,第6级第一开关模块包括1个第一开关SW16,第1级第二开关模块包括1个第三开关SW15,第2级第二开关模块包括1个第四开关SW16、1个第三开关SW17和1个第三开关SW18,第3级第二开关模块包括1个第四开关SW19、1个第三开关SW20和1个第三开关SW21,第4级第二开关模块包括1个第四开关SW22、1个第三开关SW23和1个第三开关SW24,第5级第二开关模块包括1个第四开关SW25、1个第三开关SW26和1个第三开关SW27,第6级第二开关模块包括1个第三开关SW28,其中,每级第一开关模块的输入端(即第一开关SW1的Q1端、第二开关SW2的Q1端、第二开关SW5的Q1端、第二开关SW8的Q1端、第二开关SW11的Q1端和第一开关SW14的Q1端)用于按照设定间隔接收子极性数字信号,第一开关SW1的Q2端对应连接于第1级数据锁存器,第1级电平转换器、第1级极性转换模块(正极性转换模块)和第1级输出缓存器依次连接于第1级数据锁存器和第三开关SW15的Q1端,第一开关SW1的Q3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3的Q3端,第二开关SW2的Q2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3的Q1端,第二开关SW2的Q3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4的Q1端,第一开关SW3的Q2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1的Q2端,第一开关SW3的Q3端还连接于第2级数据锁存器,第2级电平转换器、第2级极性转换模块(负极性转换模块)和第2级输出缓存器依次连接于第2级数据锁存器和第三开关SW17的Q2端,第一开关SW4的Q2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7的Q2端,第一开关SW4的Q3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9的Q3端,第二开关SW5的Q2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6的Q1端,第二开关SW5的Q3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7的Q1端,第一开关SW6的Q2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1的Q2端,第一开关SW6的Q3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3的Q3端,第一开关SW7的Q2端还连接于第3级数据锁存器,第3级电平转换器、第3级极性转换模块(正极性转换模块)和第3级输出缓存器依次连接于第3级数据锁存器和第三开关SW21的Q1端,第一开关SW7的Q3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9的Q3端,第二开关SW8的Q2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9的Q1端,第二开关SW8的Q3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10的Q1端,第一开关SW9的Q2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7的Q2端,第一开关SW9的Q3端还连接于第4级数据锁存器,第4级电平转换器、第4级极性转换模块(负极性转换模块)和第4级输出缓存器依次连接于第4级数据锁存器和第三开关SW23的Q2端,第一开关SW10的Q2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13的Q2端,第一开关SW10的Q3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14的Q3端,第二开关SW11的Q2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12的Q1端,第二开关SW11的Q3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13的Q1端,第一开关SW12的Q2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7的Q2端,第一开关SW12的Q3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9的Q3端,第一开关SW13的Q2端还连接于第5级数据锁存器,第5级电平转换器、第5级极性转换模块(正极性转换模块)和第5级输出缓存器依次连接于第5级数据锁存器和第三开关SW27的Q1端,第一开关SW13的Q3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14的Q3端,第一开关SW14的Q2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13的Q2端,第一开关SW14的Q3端还连接于第6级数据锁存器,第6级电平转换器、第6级极性转换模块(负极性转换模块)和第6级输出缓存器依次连接于第6级数据锁存器和第三开关SW28的Q2端,第三开关SW15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7的Q2端,第三开关SW15的Q3端根据第1级第一开关模块获得的子极性数字信号将其对应的子极性转换信号传输至其对应的像素位置,以控制该像素位置的极性,第三开关SW17的Q1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5的Q1端,第三开关SW17的Q3端连接于第四开关SW16的Q1端,第三开关SW18的Q1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21的Q1端,第三开关SW18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23的Q2端,第三开关SW18的Q3端连接于第四开关SW16的Q2端,第四开关SW16的Q3端根据第2级第一开关模块获得的子极性数字信号将其对应的子极性转换信号传输至其对应的像素位置,以控制该像素位置的极性,第三开关SW20的Q1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5的Q1端,第三开关SW20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7的Q2端,第三开关SW20的Q3端连接于第四开关SW19的Q1端,第三开关SW21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23的Q2端,第三开关SW21的Q3端连接于第四开关SW19的Q2端,第四开关SW19的Q3端根据第3级第一开关模块获得的子极性数字信号将其对应的子极性转换信号传输至其对应的像素位置,以控制该像素位置的极性,第三开关SW23的Q1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21的Q1端,第三开关SW23的Q3端连接于第四开关SW22的Q1端,第三开关SW24的Q1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27的Q1端,第三开关SW24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28的Q2端,第三开关SW24的Q3端连接于第四开关SW22的Q2端,第四开关SW22的Q3端根据第4级第一开关模块获得的子极性数字信号将其对应的子极性转换信号传输至其对应的像素位置,以控制该像素位置的极性,第三开关SW26的Q1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21的Q1端,第三开关SW26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23的Q2端,第三开关SW26的Q3端连接于第四开关SW25的Q1端,第三开关SW27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28的Q2端,第三开关SW27的Q3端连接于第四开关SW25的Q2端,第四开关SW25的Q3端根据第5级第一开关模块获得的子极性数字信号将其对应的子极性转换信号传输至其对应的像素位置,以控制该像素位置的极性,第三开关SW28的Q1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27的Q1端,第三开关SW28的Q3端根据第6级第一开关模块获得的子极性数字信号将其对应的子极性转换信号传输至其对应的像素位置,以控制该像素位置的极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增加源极驱动器的个数还可以实现+++…---…、---…+++…,例如源极驱动器的个数为6个,则像素单元的极性可以实现+++---、---+++的排列方式。
例如,请参见图5,若某一行子像素第1个至第3个子极性数字信号对应的极性为正极性、第4个至第6个子极性数字信号对应的极性为负极性,将该行第1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传输至第1级第一开关模块、第2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传输至第2级第一开关模块、第3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传输至第3级第一开关模块、第4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传输至第4级第一开关模块、第5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传输至第5级第一开关模块、第6个子极性数字信号传输至第6级第一开关模块,则第一开关SW1的Q1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1的Q2端,第二开关SW2的Q1端连接于第二开关SW2的Q3端,第一开关SW3的Q1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3的Q3端,第一开关SW4的Q1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4的Q2端,第二开关SW5的Q1端连接于第二开关SW5的Q3端,第一开关SW6的Q1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6的Q3端,第一开关SW7的Q1端连接于一开关SW7的Q2端,第二开关SW8的Q1端连接于第二开关SW8的Q3端,第一开关SW9的Q1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9的Q3端,第一开关SW10的Q1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10的Q3端,第二开关SW11的Q1端连接于第二开关SW11的Q2端,第一开关SW12的Q1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12的Q3端,第一开关SW13的Q1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10的Q3端,第一开关SW14的Q1端连接于第一开关SW14的Q3端,第三开关SW15的Q1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5的Q3端,第四开关SW16的Q2端连接于第四开关SW16的Q3端,第三开关SW17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7的Q3端,第三开关SW18的Q1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18的Q3端,第四开关SW19的Q2端连接于第四开关SW19的Q3端,第三开关SW20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20的Q3端,第三开关SW21的Q1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21的Q3端,第四开关SW22的Q2端连接于第四开关SW22的Q3端,第三开关SW23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23的Q3端,第三开关SW24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21的Q3端,第四开关SW25的Q1端连接于第四开关SW25的Q3端,第三开关SW26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26的Q3端,第三开关SW27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27的Q3端,第三开关SW28的Q2端连接于第三开关SW28的Q3端,通过将源极驱动电路内部的开关按照上述方式连接,便可以实现+++---的排列方式,依次类推,通过该实施例的源极驱动电路便可以实现+-+-+-、-+-+-+等极性排列方式,从而使得本实施例的源极驱动电路不仅适用于传统的极性反转方式,还能适用于交错式极性反转方式,进而减少了显示面板的水平等距横纹的现象,还能够降低驱动芯片工作时的温度。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数据锁存单元、电平转换单元,数据锁存单元用于存储第二极性数字信号,电平转换单元用于对第二极性数字信号进行电平转换,其中数据锁存单元包括N个数据锁存器,电平转换单元包括N个电平转换器,第P级数据锁存器和第P级电平转换器依次连接于第P级开关模块和第P级极性转换模块之间,其中,P为正整数,且1≤P≤N。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输出缓存单元,用于缓存所述第一极性转换信号,所述输出缓存单元包括N个输出缓存器,第q其级输出缓存器连接于第q级极性转换模块和第q级第二开关模块之间,其中,q为正整数,且1≤q≤N。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开关单元实现对第一极性数字信号的位置重排,以得到第二极性数字信号,并通过极性转换单元对进行位置重排后的第二极性数字信号进行极性转换,从而获得第一极性转换信号,再通过第二开关单元实现第一极性转换信号的位置恢复,从而使得输出的驱动信号输出至显示面板的对应位置,从而使得该源极驱动电路不仅适用于传统的极性反转方式,还能适用于交错式极性反转方式,进而减少了显示面板的水平等距横纹的现象,还能够降低驱动芯片工作时的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源极驱动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极性数字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每个极性位置的极性,按照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每个极性位置进行位置重排,获得第二极性数字信号;
对所述第二极性数字信号进行极性转换,获得第一极性转换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每个极性位置的极性,对所述第一极性转换信号进行位置恢复,获得第二极性转换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不仅适用于传统的极性反转方式,还能适用于交错式极性反转方式,进而减少了显示面板的水平等距横纹的现象,还能够降低驱动芯片工作时的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源极驱动电路,从而使得该液晶显示器的水平等距横纹的现象,还能够降低驱动芯片工作时的温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源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开关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极性数字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每个极性位置的极性,将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每个极性位置进行位置重排,获得第二极性数字信号;
其中,第一开关单元包括N个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包括若干个子极性数字信号;
极性转换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极性数字信号进行极性转换,获得第一极性转换信号;
极性转换单元包括N个极性转换模块,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包括正极性转换模块和负极性转换模块;其中,当第X级第一开关模块对应的极性转换模块为正极性转换模块时,则第X+1级第一开关模块对应的极性转换模块为负极性转换模块,其中,N、X均为正整数,且1≤X≤N;第1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第N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分别包括1个第一开关,第2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至第N-1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分别包括2个第一开关和1个第二开关,其中,
第1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2个极性转换功能不同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
第Y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2个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2个极性转换功能不同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其中,Y为正整数,且1<Y<N;
第N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2个极性转换功能不同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
第二开关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每个极性位置的极性,对所述第一极性转换信号进行位置恢复,获得第二极性转换信号;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N个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极性转换信号包括若干个子极性转换信号,每个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中每个极性位置的极性,输出所述子极性转换信号,第1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和第N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分别包括1个第三开关,第2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至第N-1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分别包括2个第三开关和1个第四开关,其中,
第1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2个极性转换功能不同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其输出端输出第二极性转换信号;
第Y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2个极性转换功能不同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出端输出第二极性转换信号;
第N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2个极性转换功能不同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其输出端输出第二极性转换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用于按照设定间隔接收所述子极性数字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第1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其第一输出端连接第1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第二输出端连接第2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
第Y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极性数字信号,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2个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输出端分别连接上一级与下一级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本级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和下/上两级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
第N级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接收第N极性数字信号,其第一输出端连接第N-1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其第二输出端连接第N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锁存单元和电平转换单元,所述数据锁存单元包括N个数据锁存器,所述电平转换单元包括N个电平转换器,第P级数据锁存器和第P级电平转换器依次连接于第P级开关模块和第P级极性转换模块之间,其中,P为正整数,且1≤P≤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第1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1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第二输入端连接第2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输出端输出第二极性转换信号;
第Y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输入端分别连接上一级与下一级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本级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和下/上两级的所述极性转换模块,所述第三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第四开关的输出端输出第二极性转换信号;
第N级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中,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N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第二输入端连接第N-1级所述极性转换模块,输出端输出第二极性转换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缓存单元,用于缓存所述第一第二极性转换信号,所述输出缓存单元包括N个输出缓存器,第q级输出缓存器连接于第q级极性转换模块和第q级第二开关模块之间,其中,q为正整数,且1≤q≤N。
CN201811521104.1A 2018-07-23 2018-12-12 一种源极驱动电路、液晶显示器及源极驱动方法 Active CN1113121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1104.1A CN111312182B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源极驱动电路、液晶显示器及源极驱动方法
US16/456,010 US10803821B2 (en) 2018-07-23 2019-06-28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with different polarity inversion positions for multiple columns of pixel unit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1104.1A CN111312182B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源极驱动电路、液晶显示器及源极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2182A CN111312182A (zh) 2020-06-19
CN111312182B true CN111312182B (zh) 2022-03-11

Family

ID=71150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21104.1A Active CN111312182B (zh) 2018-07-23 2018-12-12 一种源极驱动电路、液晶显示器及源极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1218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52679B1 (en) * 1993-11-09 1999-10-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3744818B2 (ja) * 2001-05-24 2006-02-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信号駆動回路、表示装置、及び電気光学装置
JP4466735B2 (ja) * 2007-12-28 2010-05-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線駆動回路および表示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CN103886848B (zh) * 2014-04-14 2017-11-07 深圳市爱协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cd驱动方法和驱动电路
CN104809993A (zh) * 2015-04-15 2015-07-2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源极驱动器及液晶显示器
KR102573914B1 (ko) * 2016-06-30 2023-09-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와 이를 구동하는 데이터 구동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2182A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4985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液晶表示パネルの駆動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パネル
US20080001898A1 (en) Data bus power down for low power lcd source driver
US20080238895A1 (en) Driving Device of Display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
CN101447177B (zh) 可主动调整驱动电压的显示器、电压补偿电路及驱动方法
CN100517457C (zh) 图像显示系统及相关的提供驱动电压的方法
CN1808555A (zh) 根据单一灰度等级数据驱动多个子像素
CN102955310B (zh) 一种像素驱动结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867474B (zh) 用于tft‑lcd的源极驱动器、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CN105788549A (zh) 像素驱动结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KR20070111791A (ko) 표시 장치, 그 구동 장치 및 방법
WO2019223663A1 (zh) 像素排布结构、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80382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with different polarity inversion positions for multiple columns of pixel unit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0939194A (en) Data multiplexer architecture for realizing dot inversion for use in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associated driving method
CN104637461A (zh)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3354451A (zh) 数模转换模块及包含其的灰阶电压产生模块
US20120120040A1 (en) Drive Device For Display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2314839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数据驱动器
CN101673526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相关驱动方法
CN111312182B (zh) 一种源极驱动电路、液晶显示器及源极驱动方法
CN110750017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CN111292671B (zh) 数据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827741A (zh) 输出缓冲电路、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7403609B (zh) 移位寄存器及其控制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5448259A (zh) 栅极驱动器以及显示面板
CN111312181B (zh) 一种像素矩阵驱动装置、液晶显示器及像素矩阵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