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6691A - 一种电加热控制方法、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加热控制方法、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06691A
CN111306691A CN201910915335.9A CN201910915335A CN111306691A CN 111306691 A CN111306691 A CN 111306691A CN 201910915335 A CN201910915335 A CN 201910915335A CN 111306691 A CN111306691 A CN 1113066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air conditioner
temperature
human body
electric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153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06691B (zh
Inventor
黎景宇
蔡广
谭志凯
于柳
胡阿强
周斌
吕生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153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066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06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6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06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66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加热控制方法、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包括:确认空调器的压缩机在制热模式下运行;空调器接收到位置指令,确认所述空调器根据位置指令选择对应的制热模式;空调器接收到人体表面气流温度信号,根据人体表面气流温度调节电加热结构的制热模式;所述电加热结构包括多个加热单元,多个加热单元并联设置,每个加热单元包括两个平行的加热段,每个所述加热段均能够被独立控制,不同制热模式下打开电加热结构中的至少一个加热段。实现分区域送风,同时能够细微调节温度,使得温度调节更加精准,且关闭不必要的加热单元,节约用电,同时又能开启部分或全部加热单元,对室内局部或者全部空间进行制热补偿,提高用户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加热控制方法、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加热控制方法、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是通过从室外环境中吸取热量,释放到室内进行制热的,当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空调从室外吸收的热量也会下降,制热效果变差。为了弥补制热量,空调器会开启辅助电加热装置。现有空调室内机制热时辅助制热用的电加热基本是恒定功率的一体化电加热,无法实现房间分层阶梯式制热的功能。在窗户边及门边的位置处由于空气流通,保温效果差,若空调器局部制热过久,超过了用户习惯的温度值时,会很热,引发用户不适,但若温度较低,用户也会感觉不适。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952008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空调辅助电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空调辅助电加热控制方法包括:确认空调器的辅助电加热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当辅助电加热处于开启状态确认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是否达到第一频率阈值;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达到第一频率阈值时,根据内风机转速、内盘温度及内环温度确认是否启动辅助电加热功能。通过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作为判断条件来判断是否启动辅助电加热,避免出现压缩机低频运行而辅助电加热开启的现象,减小空调器功耗,进一步地根据内风机转速,内盘温度及内环温度确认是否开启辅助电加热,能够有效避免在制热能力足够的情况下提前开启辅助电加热,在保障制热能力的同时,降低了空调器的能耗。但是该现有技术的空调室内机制热时无法实现分区域加热送风的功能,不仅会造成电能的浪费,而且也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电加热控制方法、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制热时无法实现分区域加热送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加热控制方法,包括:
确认空调器的压缩机在制热模式下运行;
空调器接收到位置指令,确认所述空调器根据位置指令选择对应的制热模式;
空调器接收到人体表面气流温度信号,根据人体表面气流温度调节电加热结构的制热模式;
所述电加热结构包括多个加热单元,多个加热单元并联设置,每个加热单元包括两个平行的加热段,每个所述加热段均能够被独立控制,不同制热模式下打开电加热结构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加热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器的制热模式包括局部制热和均匀制热,局部制热时电加热结构中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加热单元开启;均匀制热时,电加热结构的所有加热单元全部开启。
在需要是开启加热单元,不需要时关闭加热单元,可以根据室内人数的多少以及所处的位置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加热单元开启,降低空调器整体制热能耗,对室内的局部或者全部空间进行制热补偿,提高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局部制热分为左侧制热、中间制热和右侧制热,所述左侧制热时,左侧位置的加热单元开启,扫风叶片向左侧转动预设角度;所述中间制热时,中间部位的加热单元开启,扫风叶片保持在中间位置;所述右侧制热时,右侧位置的加热单元开启,扫风叶片向右侧转动预设角度。
扫风叶片转动预设的角度,使得能精准的将空调器出风经过开启的加热单元送至预设区域,保证吹向室内局部或者全部区域的气流温度舒适。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器根据人体表面气流温度调节电加热结构的制热模式的步骤包括:
当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与目标温度T0的差值是否小于ΔT,则电加热结构进入微调模式;
当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则关闭对应部位的加热单元;
当关闭对应部位的加热单元后,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T2,则开启对应部位的加热单元;
所述微调模式为控制系统控制电加热结构中位于上部的加热段关闭。
当气流温度T较高时,用户会感觉到热,当气流温度T较低时,用户会感觉到冷,过冷或者过热都会影响舒适度,因此通过对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的检测,实时调节局部制热模式,不仅能够节约耗电,而且提高用户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和第二预设温度阈值T2根据人体感受到的舒适度设置,在空调器出厂之前预存在空调器的控制系统中,或者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和第二预设温度阈值T2在空调器开机时用户根据习惯自己设置。
将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和第二预设温度阈值T2存储在空调器的控制系统中,方便用户快速调节空调器至达到舒适状态;用户可以根据习惯自己设置,便于不同需求的用户根据自身条件灵活设置,提高空调器的适用范围,有利于空调器的广泛推广使用。
进一步的,关闭对应部位加热单元的步骤包括:
当开启的为左侧制热模式,检测到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时,关闭左侧的加热单元;
当开启的为左侧制热和中间制热模式,检测到的两个区域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均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时,关闭左侧和中间的加热单元;
当开启的为左侧制热和中间制热模式,检测到位于左侧的用户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位于中间位置的用户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则仅关闭左侧的加热单元。
进一步的,开启对应部位加热单元的步骤包括:
当局部区域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T2,则只开启局部的加热单元,控制系统控制空调器进入下一轮局部制热模式;
当室内各个区域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均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T2,则开启全部的加热单元,控制系统控制空调器开启均匀制热模式。
能够根据用户在室内所处的位置控制部分加热单元开启或关闭,细微调节温度,使得温度调节更加精准,提高用户舒适度,同时节约电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电加热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电加热控制方法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式电加热结构分成若干个加热单元并联在一起,对每个电加热单元进行独立开关控制,在电加热结构工作一段时间后,用户根据接收到气流温度,控制部分加热单元关闭或开启,实现分区域送风,同时能够细微调节温度,使得温度调节更加精准,提高用户舒适度,且关闭不必要的加热单元,节约用电。在关闭部分或全部加热单元后,又能够根据用户接收到气流温度,开启部分或全部加热单元,对室内局部或者全部空间进行制热补偿,提高用户舒适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设置于空调室内机的内部,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
测温系统,所述测温系统设置为红外测温传感器,红外测温传感器能够实时追踪室内用户所处的位置,并检测空调器吹向人体表面气流温度;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测温系统检测到的温度结果,控制空调器在不同制热模式间切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方法。
所述电加热结构、空调器与上述电加热控制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加热控制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局部制热的电加热控制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均匀制热的电加热控制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加热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加热单元,2-第二加热单元,3-第三加热单元,4-第四加热单元,11-第一加热段,12-第二加热段,21-第三加热段,22-第四加热段,31-第五加热段,32-第六加热段,41-第七加热段,42-第八加热段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加热结构,电加热结构设置于空调室内机的内部,对吹向室内的气流进行加热。电加热结构包括多个加热单元,多个加热单元并联设置,每个所述加热单元均能够被独立控制,且每个加热单元能够加热与其对应区域的气流,不同制热模式下打开电加热结构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加热单元。
优选的,电加热结构设置为四个加热单元,加热单元设置为加热电阻,四个加热单元从左至右依次编号为第一加热单元1、第二加热单元2、第三加热单元3和第四加热单元4,每个加热单元包括两个平行的加热段,具体的,第一加热单元1包括第一加热段11和第二加热段12,第二加热单元2包括第三加热段21和第四加热段22,第三加热单元3包括第五加热段31和第六加热段32,第四加热单元4包括第七加热段41和第八加热段42。其中第一加热段11、第三加热段21、第五加热段31以及第七加热段41位于上部,第二加热段12、第四加热段22、第六加热段32以及第八加热段42位于下部。每个加热段均能够被独立控制,不同制热模式下打开电加热结构中的至少一个加热段。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控制方法,具体地,电加热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热开机;
空调器开机运行后,确认空调器的压缩机在制热模式下运行。
S2:空调器接收到位置指令,确认所述空调器根据位置指令选择对应的制热模式;
空调器的制热模式分为局部制热和均匀制热,局部制热时电加热结构中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加热单元开启,扫风叶片转动预设角度,将经过加热单元加热的气流吹向室内。
均匀制热时,电加热结构的所有加热单元全部开启,扫开风叶片始摆动,实现均匀扫风,将经过电加热单元加热的气流均匀的吹向室内。
进一步的,局部制热分为左侧制热、中间制热和右侧制热,用户根据自身在室内所处的位置选择相应的制热模式。当开启左侧制热时,位于左侧的第一加热单元1和第二加热单元2开启,扫风叶片向左侧转动一定角度,将经过第一加热单元1和第二加热单元2加热的气流吹向室内左侧;当开启中间制热时,位于中间部位的第二加热单元2和第三加热单元3开启,扫风叶片保持在中间位置,将经过第二加热单元2和第三加热单元3加热的气流吹向室内中间位置;当开启右侧制热时,位于右侧的第三加热单元3和第四加热单元4开启,扫风叶片向右侧转动一定角度,将经过第三加热单元3和第四加热单元4加热的气流吹向室内右侧。
S3:测温系统对吹向室内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进行持续检测,空调器接收到测温系统发送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信号,根据检测到的温度调节电加热结构的制热模式。
当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与目标温度T0的差值是否小于ΔT,则电加热结构进入微调模式;
所述目标温度为空调制热开机时,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当测温系统检测到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接近目标温度时,控制系统控制电加热结构中多个加热单元位于上部的第一加热段11、第三加热段21、第五加热段31以及第七加热段41关闭,使得升温速度变慢,实现空调器制热温度的细微调节,温度控制更加精准。
若检测到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则说明电加热温度过高,空调器控制系统控制关闭对应部位的加热单元;若关闭一段时间以后检测到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T2,则空调器控制系统控制重新开启对应部位的加热单元。
本实施例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式电加热结构分成若干个加热单元并联在一起,对每个电加热单元进行独立开关控制,当人体表面气流温度接近目标温度时,控制关闭部分加热段,降低升温速度,实现温度的细微调节,当房间内需要对局部区域进行制热时,控制相应区域的电加热单元开启或者关闭,实现局部区域的电加热,进而实现空调器分区域精准加热送风,实现对室内局部区域制热的温度补偿,使用户感觉到温度舒适,提高了室内温度均匀分布程度,而且节约用电。
实施例1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室内进行局部制热的电加热控制方法,具体地,电加热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热开机;
空调器开机运行后,确认空调器的压缩机在制热模式下运行。
S21:空调器接收到位置指令,确认所述空调器执行局部制热模式;
其中局部制热分为左侧制热、中间制热和右侧制热,用户根据自身在室内所处的位置选择相应的制热模式。当开启左侧制热时,位于左侧的第一加热单元1和第二加热单元2开启,扫风叶片向左侧转动一定角度,将经过第一加热单元1和第二加热单元2加热的气流吹向室内左侧;当开启中间制热时,位于中间部位的第二加热单元2和第三加热单元3开启,扫风叶片保持在中间位置,将经过第二加热单元2和第三加热单元3加热的气流吹向室内中间位置;当开启右侧制热时,位于右侧的第三加热单元3和第四加热单元4开启,扫风叶片向右侧转动一定角度,将经过第三加热单元3和第四加热单元4加热的气流吹向室内右侧。
并且可以根据室内人数的多少以及所处的位置选择其中两个局部制热。例如,当用户处于室内中间位置和左侧位置时,可以同时选择左侧制热和中间制热,位于左侧和中间位置的第一加热单元1、第二加热单元2和第三加热单元3开启,扫风叶片向左侧转动一定角度,将经过第一加热单元1、第二加热单元2和第三加热单元3加热的气流吹向室内左侧和中间位置。当用户处于室内中间位置和右侧位置时,可以同时选择中间制热和右侧制热,位于中间和右侧位置的第二加热单元2、第三加热单元3和第四加热单元4开启,扫风叶片向右侧转动一定角度,将经过第二加热单元2、第三加热单元3和第四加热单元4加热的气流吹向室内右侧和中间位置。保证处于室内各个位置的用户都能感觉舒适,提高空调器的适用性。
S22:判断电加热单元开启的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t0,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31;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步骤S21,空调器继续当前制热模式工作。
当达到预设时间t0时,电加热结构的加热单元达到稳定工作状态,此时,通过用户感受到的舒适程度对制热模式进行调节。
S31:测温系统持续检测吹向室内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
通过人体感受到气流温度T判断是否需要调节制热模式。其中测温系统设置为红外测温传感器,红外测温传感器能够实时追踪室内用户所处的位置,并测定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通过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调节局部制热的模式。
S32:判断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与目标温度T0的差值是否小于ΔT,若是,说明空调制热接近目标温度T0,执行步骤S33,进入微调模式;若否,则测温系统持续对吹向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进行检测。
S33:微调模式;
所述目标温度为空调制热开机时,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当测温系统检测到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接近目标温度时,控制系统控制已开启的加热单元中位于上部的加热段关闭,使得升温速度变慢,实现空调器制热温度的细微调节,温度控制更加精准。
S34:判断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是否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说明局部制热温度过高,执行步骤S35;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步骤S33,继续以微调模式运行。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根据人体感受到的舒适度设置,在空调器出厂之前预存在空调器的控制系统中,或者用户根据习惯实时设置。当气流温度T较高时,用户会感觉到热,当气流温度T较低时,用户会感觉到冷,过冷或者过热都会影响舒适度,因此通过对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的检测,实时调节局部制热模式,不仅能够节约耗电,而且提高用户舒适度。
S35:关闭对应的加热单元;
当步骤S21中开启的为左侧制热模式,检测到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时,关闭第一加热单元1和第二加热单元2。
当步骤S21中开启的为左侧制热和中间制热模式,检测到的两个区域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均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时,关闭第一加热单元1、第二加热单元2和第三加热单元3。
当步骤S21中开启的为左侧制热和中间制热模式,检测到位于左侧的用户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位于中间位置的用户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则仅关闭左侧的第一加热单元1;若检测到位于左侧的用户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位于中间位置的用户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则仅关闭中间的第三加热单元3。
S36:判断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T2;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说明室内局部区域过冷,执行步骤S37;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步骤S35,对应部位的加热单元保持关闭状态。
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T2根据人体感受到的舒适度设置,在空调器出厂之前预存在空调器的控制系统中,或者用户根据习惯实时设置。
S37:开启对应的加热单元;
若S36中判断只有局部区域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T2,则只开启局部的加热单元,并执行步骤S21进入下一轮局部制热模式检测;若判断出室内各个区域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均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T2,则控制系统控制空调器开启均匀制热模式。
进一步的,用户根据习惯实时设置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和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包括如下步骤:
空调器开始制热运行、且加热单元开启,当用户感受到空调器吹出的风温度较高、引起不适时,关闭电加热,此时温度即为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空调器记忆该温度并进行存储;当关闭电加热一端时间后,当用户感受到空调器吹出的风温度较低、引起不适时,打开电加热,此时温度即为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空调器记忆该温度并进行存储。
本实施例提供的对室内进行局部制热的电加热控制方法,能够根据用户在室内所处的位置控制部分加热单元开启或关闭,细微调节温度,使得温度调节更加精准,提高用户舒适度,同时节约电能。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室内进行均匀制热的电加热控制方法,具体地,电加热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热开机;
空调器开机运行后,确认空调器的压缩机在制热模式下运行。
S21:空调器接收到位置指令,确认所述空调器执行均匀制热模式;
开启均匀制热时,电加热结构的加热单元全部开启,扫风叶片开始转动,实现均匀扫风,将经过电加热单元结构的气流均匀的吹向室内。
但是空调器在实际工作时,由于室内不同区域环境不同,易出现制热一段时间后人体表面感受到气流温度也不同,例如接近门或者窗户的位置,会出现温度偏低的现象,室内中间区域制热时温度上升相对较快,因此在空调器开启均匀制热后,还需要对不同区域的温度进行检测,使得用户感受到的温度更加精准。
S22:判断电加热单元开启的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t0,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31;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步骤S21,空调器继续当前制热模式工作。
当达到预设时间t0时,电加热结构的加热单元达到稳定工作状态,此时,通过用户感受到的舒适程度对制热模式进行调节。
S31:测温系统持续检测吹向室内各个区域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
通过各个区域人体感受到气流温度T判断是否需要调节制热模式。其中测温系统设置为红外测温传感器,红外测温传感器能够实时追踪室内用户所处的位置,并测定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通过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调节制热模式。
S32:判断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与目标温度T0的差值是否小于ΔT,若是,说明空调制热接近目标温度T0,执行步骤S33,进入微调模式;若否,则测温系统持续对吹向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进行检测。
S33:微调模式;
所述目标温度为空调制热开机时,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当测温系统检测到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接近目标温度时,控制系统控制电加热结构中位于上部的第一加热段11、第三加热段21、第五加热段31以及第七加热段41关闭,使得升温速度变慢,实现空调器制热温度的细微调节,温度控制更加精准。
S34:判断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是否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
若判断结果为局部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则只关闭局部对应的加热单元,执行步骤S341,进入局部制热模式;若判断结果为各个区域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均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则执行步骤S342,关闭全部加热单元;若判断结果为各个区域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均不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则返回步骤S33,继续以微调模式运行。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根据人体感受到的舒适度设置,在空调器出厂之前预存在空调器的控制系统中,或者用户根据习惯实时设置。当气流温度T较高时,用户会感觉到热,当气流温度T较低时,用户会感觉到冷,过冷或者过热都会影响舒适度,因此通过对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的检测,实时调节局部制热模式,不仅能够节约耗电,而且提高用户舒适度。
进一步的,用户根据习惯实时设置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包括如下步骤:空调器开始制热运行、且第二加热段12、第四加热段22、第六加热段32以及第八加热段42开启,当用户感受到空调器吹出的风温度较高、引起不适时,关闭电加热,此时温度即为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空调器记忆该温度并进行存储。
S341:关闭局部对应的加热单元
当检测到左侧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中间和右侧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时,则关闭加热单元1。
当检测到左侧和中间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均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右侧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时,则关闭第一加热单元1和第二加热单元2。
当检测到左侧和右侧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均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中间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时,则关闭第一加热单元1和第四加热单元4。
S342:关闭全部加热单元。
当检测到左侧、中间和右侧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均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时,则关闭全部加热单元。
S35:判断已关闭加热单元位置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T2;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说明室内对应部位过冷,执行步骤S36;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对应部位的加热单元保持关闭状态。
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T2根据人体感受到的舒适度设置,在空调器出厂之前预存在空调器的控制系统中,或者用户根据习惯实时设置。
进一步的,用户根据习惯实时设置第二预设温度阈值T2包括如下步骤:当关闭对应部位电加热一端时间后,当用户感受到空调器吹出的风温度较低、引起不适时,打开对应部位电加热,此时温度即为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空调器记忆该温度并进行存储。
S36:开启对应的加热单元;
若S35中判断只有局部区域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T2,则只开启局部的加热单元,并执行步骤S21进入下一轮局部制热模式检测;若判断出室内各个区域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均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T2,则控制系统控制空调器开启均匀制热模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对室内进行均匀制热的电加热控制方法,在电加热结构工作一段时间后,用户根据接收到气流温度,控制部分加热单元关闭或开启,细微调节温度,使得温度调节更加精准,提高用户舒适度,且关闭不必要的加热单元,节约用电。在关闭部分或全部加热单元后,又能够根据用户接收到气流温度,开启部分或全部加热单元,对室内局部或者全部空间进行制热补偿,提高用户舒适度。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部分,还提供可一种电加热装置,包括测温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电加热装置设置于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内部,以对空调器内部的气流进行加热。测温系统设置为红外测温传感器,红外测温传感器能够实时追踪室内用户所处的位置,并检测空调器吹向人体表面气流温度,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测温系统检测到的温度结果,控制空调器在不同制热模式间切换,在不需要电加热时关闭部分或者全部电加热功能,降低空调器整体制热能耗。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部分,还提供可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电加热装置,还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加热控制方法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认空调器的压缩机在制热模式下运行;
空调器接收到位置指令,确认所述空调器根据位置指令选择对应的制热模式;
空调器接收到人体表面气流温度信号,根据人体表面气流温度调节电加热结构的制热模式;
所述电加热结构包括多个加热单元,多个加热单元并联设置,每个加热单元包括两个平行的加热段,每个所述加热段均能够被独立控制,不同制热模式下打开电加热结构中的至少一个加热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空调器的制热模式包括局部制热和均匀制热,局部制热时电加热结构中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加热单元开启;均匀制热时,电加热结构的所有加热单元全部开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制热分为左侧制热、中间制热和右侧制热,所述左侧制热时,左侧位置的加热单元开启,扫风叶片向左侧转动预设角度;所述中间制热时,中间部位的加热单元开启,扫风叶片保持在中间位置;所述右侧制热时,右侧位置的加热单元开启,扫风叶片向右侧转动预设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根据人体表面气流温度调节电加热结构的制热模式的步骤包括:
当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与目标温度T0的差值是否小于ΔT,则电加热结构进入微调模式;
当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则关闭对应部位的加热单元;
当关闭对应部位的加热单元后,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T2,则开启对应部位的加热单元;
所述微调模式为控制系统控制电加热结构中位于上部的加热段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和第二预设温度阈值T2根据人体感受到的舒适度设置,在空调器出厂之前预存在空调器的控制系统中,或者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和第二预设温度阈值T2在空调器开机时用户根据习惯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关闭对应部位加热单元的步骤包括:
当开启的为左侧制热模式,检测到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时,关闭左侧的加热单元;
当开启的为左侧制热和中间制热模式,检测到的两个区域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均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时,关闭左侧和中间的加热单元;
当开启的为左侧制热和中间制热模式,检测到位于左侧的用户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位于中间位置的用户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T1,则仅关闭左侧的加热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开启对应部位加热单元的步骤包括:
当局部区域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T2,则只开启局部的加热单元,控制系统控制空调器进入下一轮局部制热模式;
当室内各个区域的人体表面气流温度T均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T2,则开启全部的加热单元,控制系统控制空调器开启均匀制热模式。
8.一种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设置于空调室内机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装置使用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
测温系统,所述测温系统设置为红外测温传感器,红外测温传感器能够实时追踪室内用户所处的位置,并检测空调器吹向人体表面气流温度;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测温系统检测到的温度结果,控制空调器在不同制热模式间切换。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915335.9A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电加热控制方法、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Active CN1113066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5335.9A CN111306691B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电加热控制方法、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5335.9A CN111306691B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电加热控制方法、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6691A true CN111306691A (zh) 2020-06-19
CN111306691B CN111306691B (zh) 2021-10-08

Family

ID=71144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15335.9A Active CN111306691B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电加热控制方法、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0669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0573A (zh) * 2022-02-17 2022-05-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烘干机组稳定送风的控制方法、热泵烘干机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39921A (ja) * 2011-12-28 2013-07-18 Daikin Industries Ltd 温度および湿度の調整を行う空調システム
US20150039135A1 (en) * 2012-03-30 2015-02-05 Hitachi Appliances, Inc.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and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CN207196831U (zh) * 2017-07-27 2018-04-0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分区送风空调器
CN109210740A (zh) * 2018-08-27 2019-01-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分区域制热的加热结构、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9269048A (zh) * 2018-09-09 2019-01-25 青岛大学 一种提升空调舒适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09869871A (zh) * 2019-03-11 2019-06-11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39921A (ja) * 2011-12-28 2013-07-18 Daikin Industries Ltd 温度および湿度の調整を行う空調システム
US20150039135A1 (en) * 2012-03-30 2015-02-05 Hitachi Appliances, Inc.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and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CN207196831U (zh) * 2017-07-27 2018-04-0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分区送风空调器
CN109210740A (zh) * 2018-08-27 2019-01-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分区域制热的加热结构、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9269048A (zh) * 2018-09-09 2019-01-25 青岛大学 一种提升空调舒适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09869871A (zh) * 2019-03-11 2019-06-11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0573A (zh) * 2022-02-17 2022-05-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烘干机组稳定送风的控制方法、热泵烘干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6691B (zh) 2021-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20150B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JP444914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07214365U (zh) 空调控制系统
KR20170065835A (ko)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10962249B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JP2001280663A (ja)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20060029096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쾌적운전 제어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00257939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3088087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9506338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WO2019075272A1 (en) AUTOMATICALLY SWITCHED THERMOSTAT SYSTEM BASED ON RELATED TEMPERATUR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D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THE APPARENT TEMPERATURE OF A CONDITIONED SPACE
CN111306691B (zh) 一种电加热控制方法、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JP2019184154A (ja) 空調装置
KR20100009253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JP3791258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1208394A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KR101817902B1 (ko)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H04288439A (ja)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CN111201409B (zh) 调节空调设备的方法
CN112594880A (zh) 控制方法、空调器、处理器及存储介质
JP2013088072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9945437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KR0146337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운전제어장치 및 방법
CN111895578B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空调系统
JPH109652A (ja) 空気調和機のリモコンの設定温度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