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0947B - 一种功能件、贴合治具以及贴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能件、贴合治具以及贴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00947B
CN111300947B CN202010121471.3A CN202010121471A CN111300947B CN 111300947 B CN111300947 B CN 111300947B CN 202010121471 A CN202010121471 A CN 202010121471A CN 111300947 B CN111300947 B CN 1113009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d surface
jig
target
lamina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14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00947A (zh
Inventor
张帅
田雨
魏东
崔洪伟
王康康
赵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ianya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ianya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ianya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214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009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00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09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009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09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07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involving treatment or provisions in order to avoid deformation or air inclusion, e.g. to improve surface quality
    • B32B37/003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involving treatment or provisions in order to avoid deformation or air inclusion, e.g. to improve surface quality to avoid air inclu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功能件、贴合治具以及贴合方法,功能件包括目标表面,所述目标表面具有用于与待贴合件相贴合的第一仿形面;目标表面包括依次平滑连接的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其中,第一曲面和第三曲面位于第二曲面的两侧且朝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曲面或第三曲面远离所述第二曲面的方向;所述第一曲面和第三曲面上均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凹型轮廓槽,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在使用功能件对待贴合件进行贴合的过程中,待贴合件边缘区域的压力以及拉扯力,同时能够降低功能件的中部膨胀量,减缓待贴合件贴合过程中从中间向两侧的贴合速度,从而避免出现贴合气泡和贴合裂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功能件、贴合治具以及贴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功能件、贴合治具以及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柔性显示屏幕制备工艺的日趋成熟,为了提高显示装置的科技型与现代性,对显示屏幕的弯曲角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柔性屏的弯曲角度大部分都在90°以内,现有技术只能解决0° -90°的显示屏与玻璃盖板之间的贴合。对于现在出现的弯曲角度更大显示屏,如果还用现有技术的方式完成显示屏与玻璃盖板之间的贴合,容易出现贴合气泡、贴合裂纹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功能件、贴合治具以及贴合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功能件,应用于贴合治具中,所述功能件包括目标表面,所述目标表面具有用于与待贴合件相贴合的第一仿形面;
所述目标表面包括依次平滑连接的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其中,第一曲面和第三曲面位于所述第二曲面的两侧且朝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曲面或第三曲面远离所述第二曲面的方向;
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三曲面上均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凹型轮廓槽,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功能件还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曲面相连接,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曲面相连接;
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三曲面与所述二表面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目标凹槽,所述目标凹槽靠近所述凹型轮廓槽设置,且所述目标凹槽在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不大于所述凹形轮廓槽。
可选地,所述目标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对称结构。
可选地,所述目标凹槽为纺锤形凹槽。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曲面上,位于所述凹型轮廓槽两端的区域为第一垫高区域,所述第一垫高区域在所述第一曲面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曲面其它区域的高度;在所述第三曲面上位于所述凹型轮廓槽两端的区域为第二垫高区域,所述第二垫高区域在所述第三曲面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曲面其它区域的高度;
所述第一垫高区域和所述第二垫高区域的高度相同。
可选地,所述凹型轮廓槽沿第一方向具有对称结构。
可选地,所述功能件包括利用硅胶制备的功能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曲面与所述第一曲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大于或等于 90°,小于或等于115°;所述第二曲面与所述第三曲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大于或等于90°,小于或等于115°。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贴合治具,所述贴合治具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治具、第二治具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治具、第二治具之间的所述的功能件;
所述第一治具靠近所述功能件的所述目标表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治具靠近所述目标表面一侧的表面具有与所述目标表面相配合的第二仿形面。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贴合方法,应用于所述的贴合治具中,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贴合件放置于所述第一治具和所述功能件之间;
将所述贴合治具放置于真空环境中;
推动所述第二治具,使所述功能件带动所述待贴合件向所述第一治具挤压;
完成所述待贴合件之间的贴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功能件,应用于贴合治具中,所述功能件包括目标表面,所述目标表面具有用于与待贴合件相贴合的第一仿形面;所述目标表面包括依次平滑连接的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其中,第一曲面和第三曲面位于所述第二曲面的两侧且朝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曲面或第三曲面远离所述第二曲面的方向;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三曲面上均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凹型轮廓槽,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本申请实施例在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三曲面上设置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凹型轮廓槽,能够降低在使用所述功能件对待贴合件进行贴合的过程中,待贴合件边缘区域的压力以及拉扯力,同时能够降低功能件的中部膨胀量,减缓待贴合件贴合过程中从中间向两侧的贴合速度,从而使功能件沿第二方向能够整体线接触待贴合件的边缘区域,避免出现贴合气泡和贴合裂纹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功能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功能件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功能件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功能件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功能件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功能件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功能件,参照图1-图6,所述功能件应用于贴合治具中,所述功能件包括目标表面10,所述目标表面10具有用于与待贴合件相贴合的第一仿形面;所述目标表面10包括依次平滑连接的第一曲面 101、第二曲面102和第三曲面103,其中,第一曲面101和第三曲面103 位于所述第二曲面102的两侧且朝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曲面或第三曲面远离所述第二曲面的方向;所述第一曲面101和所述第三曲面103上均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凹型轮廓槽1011,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功能件应用于贴合治具中,所述贴合治具用于对所述待贴合件进行贴合,作为一种示例,所述待贴合件可以是显示屏和玻璃盖板,通过所述功能件的辅助作用完成对所述显示屏和玻璃盖板之间的贴合。
具体的,所述目标表面10为所述功能件与所述待贴合件相贴合的表面,故,所述目标表面10具有与所述待贴合件相贴合的第一仿形面。可以理解的,在所述待贴合件压制后,所述待贴合件与功能件的接触面与第一仿形面相匹配。可选地,当所述显示屏为曲面屏时,所述目标表面10具有和所述显示屏相贴合的曲面。
具体的,所述目标表面10具体包括依次平滑连接的第一曲面101、第二曲面102和第三曲面103,其中,第一曲面101和第三曲面103位于所述第二曲面102的两侧且朝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为第一曲面101或第三曲面103远离所述第一曲面的方向;所述第一曲面101和所述第三曲面103 的弯曲角度由所述待贴合件的弯曲角度决定。所述第二曲面102可以为具有一定角度的曲面,也可以是平面,具体也由所述待贴合件决定。可选的,所述第一曲面101和所述第三曲面103上均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凹型轮廓槽,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在所述第一曲面101和所述第三曲面103上设置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凹型轮廓槽1011,由于所述凹型轮廓槽设置在所述功能件的目标表面10的两侧边缘,所以所述凹形轮廓槽1011能够降低在使用所述功能件对待贴合件进行贴合的过程中,所述待贴合件边缘区域的压力以及拉扯力,又由于所述功能件在凹型轮廓槽1011的位置处,向内凹陷,故同时能够降低所述功能件的中部膨胀量,减缓待贴合件贴合过程中从中间向两侧的贴合速度,从而使功能件沿第二方向能够整体线接触待贴合件的边缘区域,避免出现贴合气泡和贴合裂纹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功能件还包括第一表面20和第二表面30;所述第一表面 20和所述第一曲面101相连接,所述第二表面30和所述第三曲面103相连接;所述第一曲面101与所述第一表面20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三曲面103 与所述第二表面30的连接处的中间区域,均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目标凹槽1012,所述目标凹槽1012靠近所述凹型轮廓槽1011设置,且所述目标凹槽1012在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不大于所述凹形轮廓槽1011。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贴合治具对所述待贴合件的贴合过程中,所述功能件的中心处受到的挤压力最大,故所述功能件的中间区域变形最大。在所述功能件第一曲面101与所述第一表面20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三曲面103与所述第二表面30的连接处的中间区域,均设置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目标凹槽1012是为了进一步的减少所述功能件中部的材料使用量,在所述功能件中间区域发生形变时,不会使中间区域的表面凸出于其它区域,从而不会使中间区域的压力过大。在使用所述功能件对所述待贴合件进行贴合的过程中,由于压力的作用,和所述功能件本身材料的属性,所述功能件会产生反作用力,当设置所述目标凹槽1012后,由于功能件中部材料的减少,会导致所述功能件中部挤压所述待贴合件的速度降低,最终使功能件各个部分与所述待贴合件的接触力相同,避免出现贴合气泡和贴合裂纹的问题。
将所述目标凹槽1012靠近所述凹形轮廓槽1011设置能够使进一步使所述功能件与所述待贴合件各个部分接触力相同。由于所述目标凹槽1012主要用于解决第一曲面101与所述第一表面20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三曲面 103与所述二表面的连接处的中间区域压力大于其他区域的问题,故所述目标凹槽1012在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不大于所述凹形轮廓槽1011。
可选地,所述目标凹槽1012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对称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所述目标凹槽1012设置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对称结构,更优的,所述目标凹槽1012的结构可以是使沿中心向两边宽度逐渐减小的结构,也就是说,所述目标凹槽1012的中心宽度最大,两端宽度最小。由于在贴合治具对所述待贴合件的贴合过程中,所述功能件的中心处受到的挤压力最大,变形也最大,越向两侧,受到的挤压力越小,变形也越小。将所述目标凹槽1012设置为以上形状可以使所述目标凹槽1012以及目标凹槽1012两侧对所述待贴合件的作用力相同,以使所述功能件对待贴合件侧边的挤压力相同,避免所述待贴合件出现贴合裂纹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目标凹槽1012为纺锤形凹槽。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纺锤形可以沿其结构中心呈对称结构,且沿其中心向两边宽度逐渐降低,故所述目标凹槽1012可设计成纺锤形凹槽结构,可以理解,其它可沿结构中心呈对称结构,且沿其中心向两边宽度逐渐降低的结构也可以作为所述目标凹槽1012的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曲面101上,位于所述凹型轮廓槽两端的区域为第一垫高区域,所述第一垫高区域在所述第一曲面101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曲面101其它区域的高度;在所述第三曲面103上位于所述凹型轮廓槽两端的区域为第二垫高区域,所述第二垫高区域在所述第三曲面103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曲面103其它区域的高度;所述第一垫高区域和所述第二垫高区域的高度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实际的贴合过程中,所述待贴合件的四个角由于挤压力过小,容易出现贴合气泡的问题,将所述第一曲面101上位于所述凹型轮廓槽两端的区域,以及所述第三曲面103上位于所述凹型轮廓槽两端的区域设置为第一垫高区域和第二垫高区域,且设置所述第一垫高区域高于所述第一曲面101的其它区域,第二垫高区域高于所述第三曲面103的其它区域。由于所述第一垫高区域和所述第二垫高区域高于其它区域,故第一垫高区域和所述第二垫高区域在受到的挤压力会增大,进而能够解决容易出现贴合气泡的问题。
所述第一垫高区域和所述第二垫高区域的高度相同,能够使第一垫高区域和第二垫高区域受到的挤压力相同,从而避免出现受力不均,贴合裂纹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凹型轮廓槽沿第一方向具有对称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所述凹型轮廓槽沿第一方向具有对称结构,可以使所述凹型轮廓槽以及凹型轮廓槽两侧对所述待贴合件的作用力相同,以使所述功能件对待贴合件侧边的挤压力相同,避免所述待贴合件出现贴合裂纹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功能件包括利用硅胶制备的功能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硅胶的材料性质在待贴合件的贴合过程中不会对所述贴合件进行损伤,故使用硅胶制备所述的功能件。可以理解,其它具有以上材料性质且合适制备所述功能件的材料也可用来制备所述功能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所述第二曲面102与所述第一曲面101之间的夹角范围大于或等于90°,小于或等于115°;所述第二曲面102与所述第三曲面103之间的夹角范围大于或等于90°,小于或等于115°。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功能件用于具有较大弯曲角度的待贴合件的贴合过程中,尤其是,90°-115°弯曲角度的待贴合件的贴合过程中。且所述第二曲面102与所述第一曲面101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二曲面102与所述第三曲面103之间的夹角相同。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所述第二曲面102与所述第一曲面101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曲面102与所述第三曲面103 之间的夹角为90°。作为另一种具体的示例,所述第二曲面102与所述第一曲面101之间的夹角为105°,所述第二曲面102与所述第三曲面103之间的夹角为105°。作为另一种具体的示例,所述第二曲面102与所述第一曲面101之间的夹角为115°,所述第二曲面102与所述第三曲面103之间的夹角为11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功能件,应用于贴合治具中,所述功能件包括目标表面10,所述目标表面10具有用于与待贴合件相贴合的第一仿形面;所述目标表面10包括依次平滑连接的第一曲面101、第二曲面102和第三曲面103,其中,第一曲面101和第三曲面103位于所述第二曲面102的两侧且朝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曲面101和所述第三曲面103上均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凹型轮廓槽,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本申请实施例在所述第一曲面101和所述第三曲面103上设置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凹型轮廓槽,能够降低在使用所述功能件对待贴合件进行贴合的过程中,待贴合件边缘区域的压力以及拉扯力,同时能够降低功能件的中部膨胀量,减缓待贴合件贴合过程中从中间向两侧的贴合速度,从而使功能件沿第二方向能够整体线接触待贴合件的边缘区域,避免出现贴合气泡和贴合裂纹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贴合治具,所述贴合治具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治具、第二治具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治具、第二治具之间的所述的功能件;所述第一治具靠近所述功能件的所述目标表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治具靠近所述目标表面一侧的表面具有与所述目标表面相配合的第二仿形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功能件包括目标表面,所述目标表面具有用于与待贴合件相贴合的第一仿形面;所述目标表面包括依次平滑连接的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其中,第一曲面和第三曲面位于所述第二曲面的两侧且朝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三曲面上均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凹型轮廓槽,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本申请实施例在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三曲面上设置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凹型轮廓槽,能够降低在使用所述功能件对待贴合件进行贴合的过程中,待贴合件边缘区域的压力以及拉扯力,同时能够降低功能件的中部膨胀量,减缓待贴合件贴合过程中从中间向两侧的贴合速度,从而使功能件沿第二方向能够整体线接触待贴合件的边缘区域,避免出现贴合气泡和贴合裂纹的问题。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贴合方法,应用于所述的贴合治具中,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贴合件放置于所述第一治具和所述功能件之间;
将所述贴合治具放置于真空环境中;
推动所述第二治具,使所述功能件带动所述待贴合件向所述第一治具挤压;
完成所述待贴合件之间的贴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所述待贴合件放置于第一治具和所述功能件之间,并将所述贴合治具放置于真空环境中,从而推动第二治具,使所述功能件带动所述待贴合件向所述第一治具挤压,实现所述待贴合件之间的贴合,由于所述功能件包括目标表面,所述目标表面具有用于与待贴合件相贴合的第一仿形面;所述目标表面包括依次平滑连接的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其中,第一曲面和第三曲面位于所述第二曲面的两侧且朝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三曲面上均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凹型轮廓槽,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本申请实施例在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三曲面上设置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凹型轮廓槽,能够降低在使用所述功能件对待贴合件进行贴合的过程中,待贴合件边缘区域的压力以及拉扯力,同时能够降低功能件的中部膨胀量,减缓待贴合件贴合过程中从中间向两侧的贴合速度,从而使功能件沿第二方向能够整体线接触待贴合件的边缘区域,避免出现贴合气泡和贴合裂纹的问题。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功能件,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贴合治具中,所述功能件包括目标表面,所述目标表面具有用于与待贴合件相贴合的第一仿形面;
所述目标表面包括依次平滑连接的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其中,第一曲面和第三曲面位于所述第二曲面的两侧且朝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曲面或第三曲面远离所述第二曲面的方向;
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三曲面上均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凹型轮廓槽,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在所述第一曲面上,位于所述凹型轮廓槽两端的区域为第一垫高区域,所述第一垫高区域在所述第一曲面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曲面其它区域的高度;在所述第三曲面上位于所述凹型轮廓槽两端的区域为第二垫高区域,所述第二垫高区域在所述第三曲面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曲面其它区域的高度;
所述第一垫高区域和所述第二垫高区域的高度相同;
所述功能件包括利用硅胶制备的功能件;
所述第二曲面与所述第一曲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大于或等于90°,小于或等于115°;所述第二曲面与所述第三曲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大于或等于90°,小于或等于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还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曲面相连接,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曲面相连接;
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三曲面与所述二表面的连接处的中间区域均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目标凹槽,所述目标凹槽靠近所述凹型轮廓槽设置,且所述目标凹槽在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不大于所述凹形轮廓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对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凹槽为纺锤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轮廓槽沿第一方向具有对称结构。
6.一种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治具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治具、第二治具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治具、第二治具之间的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功能件;
所述第一治具靠近所述功能件的所述目标表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治具靠近所述目标表面一侧的表面具有与所述目标表面相配合的第二仿形面。
7.一种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合治具中,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贴合件放置于所述第一治具和所述功能件之间;
将所述贴合治具放置于真空环境中;
推动所述第二治具,使所述功能件带动所述待贴合件向所述第一治具挤压;
完成所述待贴合件之间的贴合。
CN202010121471.3A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功能件、贴合治具以及贴合方法 Active CN1113009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1471.3A CN111300947B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功能件、贴合治具以及贴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1471.3A CN111300947B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功能件、贴合治具以及贴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0947A CN111300947A (zh) 2020-06-19
CN111300947B true CN111300947B (zh) 2022-07-22

Family

ID=71154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1471.3A Active CN111300947B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功能件、贴合治具以及贴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009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8710B (zh) * 2020-07-21 2022-07-2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装置
CN112874126B (zh) * 2021-03-04 2022-1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贴合治具和具有其的贴合装置
CN113096545B (zh) * 2021-04-30 2022-08-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贴合治具和贴合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344130U (zh) * 2019-04-01 2019-09-03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曲面贴合垫块及贴合装置
CN209794815U (zh) * 2019-04-09 2019-12-17 深圳市骏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组件贴合用弹性pad及贴合工装
CN210100962U (zh) * 2019-05-10 2020-02-21 深圳市骏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组件贴合用弹性pad及贴合工装
CN210911204U (zh) * 2019-09-26 2020-07-03 深圳市骏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型屏幕组件贴合用弹性装置和屏幕组件贴合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0947A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0947B (zh) 一种功能件、贴合治具以及贴合方法
JP2017121804A (ja) 積層板
CN207072911U (zh) 曲面玻璃盖板
EP1733637A3 (en) Fluid-filled bladder with a reinforcing structure
CN207343606U (zh) 折弯成型模具
CN103491209B (zh) 一种一体式的触摸屏单面带胶泡棉及其加工方法
EP3103777A1 (en) Laminated glass production method
CN111145642A (zh) 装配工装及工艺
CN110605848A (zh) 曲面屏的贴合装置及方法
CN110389687B (zh) 曲面保护盖的贴合结构
CN110757829A (zh) 一种异型蜂窝夹层结构防压塌的方法
CN112382202B (zh) 一种仿形器具和仿形装置
CN110756689A (zh) 一种细长条类c形截面钣金件的成型方法及成型装置
CN110156305A (zh) 用于模塑用于显示设备的窗的模具
CN207823729U (zh) 侧翻边治具
CN107801334B (zh) 一种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移动终端
CN104330901B (zh) 用于pmma聚合物材料的微结构压贴三棱镜装配方法
CN207723263U (zh) 一种飞机凸弯边加强框零件橡皮囊成形模具
CN111654652A (zh) 一种oled液晶电视机的高强度背板及其加工工艺
CN208232309U (zh) 一种用于3d玻璃真空贴合的治具
CN207120802U (zh) 光伏发电车顶
CN114495717A (zh) 贴合方法及贴合组件
CN106744637A (zh) 抚平装置以及带有该抚平装置的汽车椅背生产设备
CN206794474U (zh) 一种圆弧型铜止水的加工装置
KR19990075039A (ko) 금속패널 제조용 금형기와 이를 이용하여 금속패널을 제조하는방법과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