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8487A - 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8487A
CN111298487A CN201911108024.8A CN201911108024A CN111298487A CN 111298487 A CN111298487 A CN 111298487A CN 201911108024 A CN201911108024 A CN 201911108024A CN 111298487 A CN111298487 A CN 1112984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er
tank
fine sand
fi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080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98487B (zh
Inventor
裴建生
邓铭江
李江
李琳
李湘权
克里木·艾合买提
马品非
吾提库尔·胡斯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Water Conservancy Water Power Program Design Administ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Water Conservancy Water Power Program Design Administr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Water Conservancy Water Power Program Design Administration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Water Conservancy Water Power Program Design Administration
Priority to CN20191110802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984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98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8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98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84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4/00Filters comprising loose filtering material, i.e. filtering material without any binder between the individual particles or fibres thereof
    • B01D24/02Filters comprising loose filtering material, i.e. filtering material without any binder between the individual particles or fibres thereof with the filter bed stationary during the filtration
    • B01D24/10Filters comprising loose filtering material, i.e. filtering material without any binder between the individual particles or fibres thereof with the filter bed stationary during the filtration the filtering material being held in a closed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4/00Filters comprising loose filtering material, i.e. filtering material without any binder between the individual particles or fibres thereof
    • B01D24/007Filters comprising loose filtering material, i.e. filtering material without any binder between the individual particles or fibres thereof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in series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4/00Filters comprising loose filtering material, i.e. filtering material without any binder between the individual particles or fibres thereof
    • B01D24/46Regenerating the filtering material in the filter
    • B01D24/4631Counter-current flushing, e.g. by air
    • B01D24/4636Counter-current flushing, e.g. by air with backwash shoes; with nozz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是一种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及装置,前者包括池体和进水反冲洗组件;进水反冲洗组件包括储泥水箱和隔板,隔板将池体分为上部的过滤室和下部的进水室,在隔板上自下而上依次分布有承托过滤层和细砂滤层,在细砂滤层上方的池体内形成出水室,承托过滤层由颗粒按下粗上细堆积而成,细砂滤层的细砂呈下大上小堆积而成。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具有不依赖任何混凝剂,适应浊水能力强,滤水周期长,反冲洗方便等特点。

Description

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是一种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还包括一种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大、中型水厂对水的过滤,均采用“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技术方案,这种方案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原水的预沉处理,通过沉沙池的自然沉淀使其水质浊度一般小于500NTU,第二阶段是通过加药混合、絮凝和沉淀使其水质浊度降到20NTU以下,第三阶段是通过快滤池的过滤,使水的浊度小于1NTU。快滤池是建立在这种工艺基础上的滤水装置,它类型较多,按水流方向可为下向流、上向流、双向流和横向快滤池,其中,下向流是快滤池使用最普遍的类型。近年来,上向流快滤池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快滤池滤速快,它的滤速一般为5m/h至12m/h,高速快滤池的滤速可达40m/h至60m/h,其砂滤层的共性特点是颗粒较粗,一般由0.7mm至2.0mm厚70cm至150cm石英砂构成,快滤池虽然滤速快,但是砂滤层在反冲洗时需要开启水泵和气泵运行进行气、水联合冲洗,并要求冲洗时,排水的浊度不大于10NTU,它的反冲洗周期一般为24h,最长不超过3天至4天,存在反冲洗工艺复杂、滤水周期短等缺点。
现有饮用水的处理技术主要缺点是设备和构筑物多、能耗大、运行要求高、生产成本高,同时,由于混凝材料的使用而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混凝剂的使用也对水质也产生一定的潜在危害。
由于现有的水处理过程中的加药、消毒环节会带来潜在的毒副作用,近年来,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又恢复了慢滤池的方式进行水处理,慢滤池是一种较古老的滤水方式,具有工艺简单、造价低廉、可靠性高的特点,它的滤速为0.1m/h至0.3m/h,原水经过滤层为向下流,滤层一般由粒径0.6mm至1.2mm石英砂构成,厚0.5m至1.2m构成。与快滤池的滤层整体纳污不同,慢滤池属表层过滤池,表层的生物膜是慢滤池净化水质的必要条件,一般在持续工作2周内自动形成,它的过滤周期一般为1个月至3个月,检修时需将表层2cm至3cm的砂刮掉,再次运行时仍需待生物膜自动形成后方可投入使用,当原水的浊度大于20NTU时,须加设粗滤池,对原水进行初步沉淀。慢滤池虽然工艺简单、造价低廉,但是存在滤速慢、适应原水浊度差、检修期长、不能自动冲洗滤层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及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避免现有水处理技术中依赖混凝剂、快滤池适应原水浊度能力差、反冲洗工艺复杂、运行周期短、运行费用高和慢滤池存在的滤速慢、适应原水浊度能力差、检修期长、不能自动冲洗滤层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包括池体和进水反冲洗组件;进水反冲洗组件包括储泥水箱和隔板,隔板将池体分为上部的过滤室和下部的进水室,在隔板上自下而上依次分布有承托过滤层和细砂滤层,在细砂滤层上方的池体内形成出水室,承托过滤层由颗粒按下粗上细堆积而成,细砂滤层的细砂呈下大上小堆积而成,承托过滤层的颗粒的粒径大于细砂滤层的细砂的粒径,储泥水箱的开口向上,储泥水箱的上端外沿和隔板的底端外沿固定安装,储泥水箱内部与进水室隔绝,储泥水箱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排泥管,在进水室内的排泥管上连通有第一反冲洗管,进水室下端连通有进水管和第二排泥管,隔板上分布有连通过滤室和进水室的连通组件,连通组件的上端口位于承托过滤层内,连通组件的下端口位于进水室内,在连通组件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流通孔一,在隔板上设置有覆盖流通孔一的筛网一,筛网一的孔径小于承托过滤层底部最大颗粒的粒径。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承托过滤层与细砂滤层之间设置有筛网二,筛网二孔径为10目至30目,承托过滤层的颗粒厚度为0.2m至0.8m,粒径为1mm至12mm,承托过滤层的颗粒采用粗砂和细卵石,细砂滤层的厚度为0.4m至1.0m,粒径为0.15mm至0.6mm。
上述池体上部外侧设置有出水箱,在与出水箱对应的池体侧壁上设置有使出水室内的水进入出水箱内的出水口。
上述池体上部外侧设置进水箱,进水箱和进水室通过进水管连通,进水箱的高度高于出水箱。
上述池体上部外侧设置有反冲洗排水箱,在反冲洗排水箱侧部设置有与出水室连通的流通孔二,流通孔二的高度低于出水口,在反冲洗排水箱上设置有第三排泥管。
上述池体上方设置有与池体通过第一反冲洗管连接的反冲洗蓄水箱,在第一反冲洗管与进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反冲洗管。
上述连通组件采用长柄滤头,为了使上水充分均匀,长柄滤头分布在隔板上的间距为0.08m至0.15m,承托过滤层的厚度为0.1m至0.8m,长柄滤头进入承托过滤层的高度为0.05m至0.7m。
上述储泥水箱呈上大下小的锥型;在伸向进水室外侧的第一排泥管上设置有阀门,在伸向进水室外侧的第二排泥管上设置有阀门,在进水室外侧与第二反冲洗管之间的第一反冲洗管上设置有阀门,在进水箱与第二反冲洗管之间的进水管上设置有阀门,在第二反冲洗管和第三排泥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两个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中的池体串联或并联。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本滤池克服了现有快滤池反冲洗复杂、滤水周期短、运行费用高的问题,也克服了慢滤池存在的滤速慢、适应原水浊度能力差、检修期长、不能自动冲洗滤层的问题。运行中,本滤池不依赖混凝剂以及相应的加药、混凝设施和沉淀池,既可以直接将浊度500 NTU以上浑水处理为1NTU以下的清水,也能以较高的滤速将高浊度的浑水处理到符合要求的低浊度的水,结构简单,滤水周期长达5天至20天以上,容易实现自动化,只要有5m的水头,不需动力电源,便可长期运行,反冲洗操作简单,对冷浊水的处理效果也十分理想,本滤池适宜布置在纵坡较大的灌溉渠道旁,以便获取水头,也可以布置在河流和其它地点,采用低扬程水泵获得相应的水位差,本发明为水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
附图2为附图1中进水反冲洗组件主视放大剖视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池体,2进水渠,3为储泥水箱,4为隔板,5为过滤室,6为进水室,7为承托过滤层,8为细砂滤层,9为出水室,10为第一排泥管,11为第一反冲洗管,12为阀门,13为进水管,14为连通组件,15为流通孔一,16为筛网一,17为筛网二,18为出水箱,19为出水口,20为进水箱,21为反冲洗排水箱,22为流通孔二,23为反冲洗蓄水箱,24为第二反冲洗管,25为第二排泥管,26为第三排泥管,27为排泥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包括池体1和进水反冲洗组件;进水反冲洗组件包括储泥水箱3和隔板4,隔板4将池体1分为上部的过滤室5和下部的进水室6,在隔板4上自下而上依次分布有承托过滤层7和细砂滤层8,在细砂滤层8上方的池体1内形成出水室9,承托过滤层7由颗粒按下粗上细堆积而成,细砂滤层8的细砂呈下大上小堆积而成,承托过滤层7的颗粒的粒径大于细砂滤层8的细砂的粒径,储泥水箱3的开口向上,储泥水箱3的上端外沿和隔板4的底端外沿固定安装,储泥水箱3内部与进水室6隔绝,储泥水箱3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排泥管10,在进水室6内的排泥管10上连通有第一反冲洗管11,进水室6下端连通有进水管13和第二排泥管25,隔板4上分布有连通过滤室5和进水室6的连通组件14,连通组件14的上端口位于承托过滤层7内,连通组件14的下端口位于进水室6内,在连通组件14之间的隔板4上设置有流通孔一15,在隔板4上设置有覆盖流通孔一15的筛网一16,筛网一16的孔径小于承托过滤层7底部最大颗粒的粒径。
本滤池不依赖任何混凝剂以及相应的加药、混凝设施和沉淀池等前期处理,能直接处理高浊度的原水,与现有的水处理过程相比,其能有效避免对周边环境和水质产生的影响。
本滤池的滤水周期长。本滤池在滤水时,原水由连通组件14流入承托过滤层7内,在重力的作用下,水中的泥沙浓度便呈下大上小的分布状态,并不断的聚积在承托过滤层7的底部,承托过滤层7越厚,储存细颗粒泥沙的能力越强,滤水周期就越长。
本滤池的承托过滤层7,与现有的快滤池不同,本滤池的承托过滤层7除了均匀配水作用外,更重要的作用是将滤水过程中泥沙暂时储存在承托过滤层7中,以便反冲洗时将其排出。
本滤池的关键组成部分为进水反冲洗组件,本滤池在正常滤水时,原水由连通组件14均匀进入承托过滤层7正常滤水,与此同时,由于储泥水箱3的水体处于静止,水体的浊度小于承托过滤层7底部的水体,两者之间的水体产生异重流,承托过滤层7中的泥沙便自动穿过筛网一15不断地向储泥水箱3缓慢移动,最后沉积在储泥水箱3的底部。这种不断地缓慢运动一方面增加了承托过滤层7承载泥沙的能力,大大延长了滤水周期,另一方面防止承托过滤层7的泥沙由于压缩淤积而造成反冲洗困难。
本滤池反冲洗方便。本滤池采用强、弱两种方式进行反冲洗,能自动进行冲洗,使得反冲洗更加便捷。当本滤池在运行中,随着泥沙在承托过滤层7的淤积,进水箱20的水位会随之上升,当水位上升到预先设定值时,则需要进行弱反冲洗,当水位降低到预先设定值时,弱反冲洗结束,再次进入滤水状态。当弱反冲洗周期越来越短,进水箱20水位上升达预定的极限值时,说明本滤池滤层淤塞严重,此时进行强反冲洗。
本滤池在进行弱反冲洗时,排泥沙和上水分别由两个水道通行、互不干扰(即连通组件14上水,储泥水箱3底部出口排泥沙),强反冲洗时,两个水道可相互配合,使冲洗多样化,从而使本滤池的反冲洗相得益彰,因此,储泥水箱3在本滤池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滤池进水室6的进水、反冲洗进水可以依靠水头或水泵。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在承托过滤层7与细砂滤层8之间设置有筛网二17,筛网二17孔径为10目至30目,承托过滤层7的颗粒厚度为0.2m至0.8m,粒径为1mm至12mm,承托过滤层7的颗粒采用粗砂和细卵石,细砂滤层的厚度为0.4m至1.0m,粒径为0.15mm至0.6mm。
为了防止细砂滤层8的滤料下渗和承托过滤层7的滤料上翻,筛网二17的孔径设置为为10目至30目。
现代滤水理论研究成果表明:滤层的拦截泥沙的能力,正比于滤层厚度,反比于滤料粒径的2.56次方成正比,反比于滤速的1.56次方,反比施加于滤层的水头。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厚度两组滤层,一组滤速10m/h,滤料有效粒径1.5mm,滤水时滤层水头0.3m,另一组滤速1.0m/h,滤料有效粒径0.35mm,滤水时滤层水头0.15m,而后者滤层拦截泥沙的能力比前者大了3012倍,滤速和滤料粒径的变化能引起滤层拦截泥沙的能力发生质的变化。
现有的快滤池的砂滤层的共性特点是滤速快,砂滤层颗粒较粗,一般由粒径为0.7mm至2.0mm石英砂构成,拦截泥沙的能力弱;现有的慢滤池滤速慢,砂滤层一般由粒径为0.6mm至1.2mm细石英砂构成;而本滤池采用相比现有的快滤池较低和现有的慢滤池较高的中等过滤速度,细砂滤层8的滤料采用相比现有的慢滤池砂滤层的粒径更细的细砂,使得本滤池相比现有的快滤池能直接过滤高浊度的原水,能将原水从浊度500 NTU以上浑水处理为1NTU以下的清水,提高了拦截滤层泥沙的能力,相比现有的慢滤池在滤水能力相当的情况下,过滤速度快,效率高。
细砂滤层8在滤池运行前,必须通过强反冲洗对滤层进行预处理,目的是使细砂滤层8中的细砂按粒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在强反冲洗时,向上流动的水流速度足以把细砂滤层8托起来,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强反冲洗完毕后,处于悬浮状态的砂粒就会自动按细颗粒在上、粗细颗粒在下的顺序排列,滤层也慢慢恢复到原来的厚度,滤料的分级对滤池的滤水效果非常显著,一方面使滤层拦截泥沙的能力大为提高,另一方面使弱反冲洗的效果也大为显著。
如附图1、2所示,在池体1上部外侧设置有出水箱18,在与出水箱18对应的池体1侧壁上设置有使出水室9内的水进入出水箱18内的出水口19。
随着进水室9内的水位不断上涨,进水室9内的水经出水口19流入出水箱18。
如附图1、2所示,在池体1上部外侧设置进水箱20,进水箱20和进水室6通过进水管13连通,进水箱20的高度高于出水箱18。
原水由进水箱20经进水管13流入池体1的进水室6内,进行滤水工作。进水箱20的高度高于出水箱18,使原水能通过重力的作用自动流入池体1内进行正常滤水。
如附图1、2所示,在池体1上部外侧设置有反冲洗排水箱21,在反冲洗排水箱21侧部设置有与出水室9连通的流通孔二22,流通孔二22的高度低于出水口19,在反冲洗排水箱21上设置有第三排泥管26。
当滤池进行强反冲洗时,水流进入池体1后,自下而上经过进水室6、承托过滤层7、细砂滤层8和出水室9,冲洗出的污水经流通孔二22流入反冲洗排水箱21,在通过反冲洗排水箱21上连通的第三排泥管26流入排泥渠27。
如附图1、2所示,在池体1上方设置有与池体1通过第一反冲洗管11连接的反冲洗蓄水箱23,在第一反冲洗管11与进水管13之间设置有第二反冲洗管24。
本滤池强反冲洗的水质要求为100NTU以下即可,由于反冲洗需水量较小,可在反冲洗蓄水箱23旁设一座微型沉沙池,将原水从进水渠2经过微型沉砂池沉淀后,缓慢引入反冲洗蓄水箱23,即可达到要求。当滤池进行强反冲洗时,反冲洗蓄水箱23内的水流分别由两个通道进入承托过滤层7进行冲洗,通道一为原水经过第一反冲洗管11依次流入储泥水箱3和承托过滤层7内,通道二为原水依次经过第一反冲洗管11、第二反冲洗管24和进水管13流入进水室6内,再经过连通组件14流入承托过滤层7内,原水经过这两个通道流入承托过滤层7后,再依次流入细砂滤层8、进水室9和反冲洗排水箱21经过第三排泥管26流入排泥渠27。
在强反冲洗过程中,滤层冲洗强度由水头决定,反冲洗蓄水箱23与池体1底部保证有5m左右的水头,即可满足本滤池强反冲洗的要求。
如附图1、2所示,连通组件14采用长柄滤头,为了使上水充分均匀,长柄滤头分布在隔板4上的间距为0.08m至0.15m,承托过滤层的厚度为0.1m至0.8m,长柄滤头进入承托过滤层7的高度为0.05m至0.7m。
当原水浊度大时,插入承托过滤层7的长度宜采用较大值,以增加反冲洗时承托过滤层7的冲洗效果。本滤池在滤水时,原水由长柄滤头流入承托过滤层7,在重力的作用下,水中的泥沙浓度便呈下大上小的分布状态,并不断的聚积承托过滤层的底部,很显然,承托过滤层越厚,储存细颗粒泥沙的能力就越强,滤水周期便越长,因此,为了尽可能延长滤水周期,并保证正常滤水的前提下,本滤池将承托过滤层的厚度控制为0.1m至0.8m。
长柄滤头的上部边壁上均匀布置小孔径的出水孔,运行时水流横向进入承托过滤层7。
如附图1、2所示,储泥水箱3呈上大下小的锥型;在伸向进水室6外侧的第一排泥管10上设置有阀门12,在伸向进水室6外侧的第二排泥管25上设置有阀门12,在进水室6外侧与第二反冲洗管24之间的第一反冲洗管11上设置有阀门12,在进水箱20与第二反冲洗管24之间的进水管13上设置有阀门12,在第二反冲洗管24和第三排泥管26上分别设置有阀门12。
上述阀门采用现有公知公用的阀门。
以下通过实施例1和实施例2进行说明:
实施例1:本滤池的池体1净尺寸0.5m×0.5m×1.6m(长×宽×高),承托过滤层7采用厚度为0.15m,粒径为1mm至3mm的粗砂和细卵石,细砂滤层8采用厚度为0.45m,粒径为0.16mm至0.36mm的细砂,滤料不均匀系数K80=1.8,滤速为0.65m/h,长柄滤头总长0.35m,进入承托过滤层7的高度为0.1m,间距为0.1m,出水室9水深为0.4m。
本滤池的运行情况:累积运行时间为22天,原水最大浊度为1000NTU以上,最小浊度为65NTU,平均浊度为432NTU,出水浊度为0NTU至0.72 NTU,承托过滤层7和细砂滤层8运行水头为0.08m至0.35m。当承托过滤层7和细砂滤层8运行水头达到初始水头1倍时,进行弱反冲洗,当出水室9水位降至水深为0.25m时,结束冲洗,弱反冲洗强度约8m/h至12m/h,每次弱反冲洗时间为1.25min至1.5min,当关闭第一排泥管10上的阀门12后,本滤池重新进入滤水状态,出水室9水位逐渐上升,恢复供水时间为20分钟,弱反冲洗周期为10h至24h。当承托过滤层7和细砂滤层8水头大于0.35m时,本滤池进行强反冲洗,强反冲洗水的水质为80NTU,冲洗强度为20 m/h,承托过滤层7和细砂滤层8施加水头为0.75m,当冲洗后的水质达到90NTU时,冲洗结束,历时20min,当恢复正常滤水状态,出水室9内水的浊度逐步变小,并在2小时50分钟后小于1NTU时,恢复供水,强反冲洗水周期为16天。本实施例1在累积运行时间22天后,过滤出水量总计约为81立方米,弱反冲洗用水量约为2.5立方米,强反冲洗用水量约为2.0立方米,排泥沙水量约占5.3%。
实施例2:本滤池的池体1净尺寸和承托过滤层7的结构同上,细砂滤层8采用厚度为0.50m,粒径为0.27mm至0.55mm细砂,滤料不均匀系数K80=1.6,滤速为2.5m/h。
本滤池的运行情况:累积运行时间为16天,原水最大浊度为1000NTU以上,最小浊度为240NTU,平均浊度为550NTU,出水浊度为10NTU至30NTU,弱反冲洗周期为5h至12h,强反冲洗周期为10天,滤池运行水头为0.15m至0.40m。
由于本滤池滤速为中等滤速,每个单元滤层的平面尺寸也宜控制为0.5m×0.5m至1.2m×1.2m,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滤水规模较大时,可采用多个单元并联成一组的技术方案,以减少公共设施的数量。本滤池除了并联运行,也可以串联运行,通过两级串联运行可提高本滤池的除浊能力,增加饮水用达标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滤池克服了现有快滤池反冲洗复杂、滤水周期短、运行费用高的问题,也克服了慢滤池存在的滤速慢、适应原水浊度能力差、检修期长、不能自动冲洗滤层的问题。运行中,本滤池不依赖混凝剂以及相应的加药、混凝设施和沉淀池,既可以直接将浊度500 NTU以上浑水处理为1NTU以下的清水,也能以较高的滤速将高浊度的浑水处理到符合要求的低浊度的水,结构简单,滤水周期长达5天至20天以上,容易实现自动化,只要有5m的水头,不需动力电源,便可长期运行,反冲洗操作简单,对冷浊水的处理效果也十分理想,本滤池适宜布置在纵坡较大的灌溉渠道旁,以便获取水头,也可以布置在河流和其它地点,采用低扬程水泵获得相应的水位差,本发明为水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方案。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
正常过滤:原水由进水渠2引入进水箱20,水流经过进水管13流入进水室6内,水流自下而上依次通过连通组件14、承托过滤层7、细砂滤层8和出水室9,水流经出水孔19流入出水箱18内,待用。
弱反冲洗:当本滤池在运行中,随着泥沙在承托过滤层7的淤积,进水箱20的水位随之上升,当水位上升到预先设定值时,开启第一排泥管10上的阀门12,水流通过重力向下流动,使细砂滤层8、承托过滤层7和储泥水箱3中的大部分沉积的泥沙通过第一排泥管10排入排泥渠27,当水位降低到预先设定值时,关闭与第一排泥管10上的阀门12,弱反冲洗结束。
强反冲洗:反冲洗蓄水箱23中的水流分别由两个通道进入承托过滤层7进行冲洗,通道一为原水经过第一反冲洗管11依次流入储泥水箱3和承托过滤层7内,通道二为原水依次经过第一反冲洗管11、第二反冲洗管24和进水管13流入进水室6内,再经过连通组件14流入承托过滤层7内,原水经过这两个通道流入承托过滤层7后,再依次流入细砂滤层8、进水室9和反冲洗排水箱21经过第三排泥管26流入排泥渠27。

Claims (10)

1.一种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和进水反冲洗组件;进水反冲洗组件包括储泥水箱和隔板,隔板将池体分为上部的过滤室和下部的进水室,在隔板上自下而上依次分布有承托过滤层和细砂滤层,在细砂滤层上方的池体内形成出水室,承托过滤层由颗粒按下粗上细堆积而成,细砂滤层的细砂呈下大上小堆积而成,承托过滤层的颗粒的粒径大于细砂滤层的细砂的粒径,储泥水箱的开口向上,储泥水箱的上端外沿和隔板的底端外沿固定安装,储泥水箱内部与进水室隔绝,储泥水箱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排泥管,在进水室内的排泥管上连通有第一反冲洗管,进水室下端连通有进水管和第二排泥管,隔板上分布有连通过滤室和进水室的连通组件,连通组件的上端口位于承托过滤层内,连通组件的下端口位于进水室内,在连通组件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流通孔一,在隔板上设置有覆盖流通孔一的筛网一,筛网一的孔径小于承托过滤层底部最大颗粒的粒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其特征在于承托过滤层与细砂滤层之间设置有筛网二,筛网二孔径为10目至30目,承托过滤层的颗粒厚度为0.2m至0.8m,粒径为1mm至12mm,承托过滤层的颗粒采用粗砂和细卵石,细砂滤层的厚度为0.4m至1.0m,粒径为0.15mm至0.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其特征在于池体上部外侧设置有出水箱,在与出水箱对应的池体侧壁上设置有使出水室内的水进入出水箱内的出水口,池体上部外侧设置进水箱,进水箱和进水室通过进水管连通,进水箱的高度高于出水箱。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其特征在于池体上部外侧设置有反冲洗排水箱,在反冲洗排水箱侧部设置有与出水室连通的流通孔二,流通孔二的高度低于出水口,在反冲洗排水箱上设置有第三排泥管;或/和,池体上方设置有与池体通过第一反冲洗管连接的反冲洗蓄水箱,在第一反冲洗管与进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反冲洗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其特征在于池体上部外侧设置有反冲洗排水箱,在反冲洗排水箱侧部设置有与出水室连通的流通孔二,流通孔二的高度低于出水口,在反冲洗排水箱上设置有第三排泥管;或/和,池体上方设置有与池体通过第一反冲洗管连接的反冲洗蓄水箱,在第一反冲洗管与进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反冲洗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其特征在于连通组件采用长柄滤头,长柄滤头分布在隔板上的间距为0.08m至0.15m,承托过滤层的厚度为0.1m至0.8m,长柄滤头进入承托过滤层的高度为0.05m至0.7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其特征在于连通组件采用长柄滤头,长柄滤头分布在隔板上的间距为0.08m至0.15m,承托过滤层的厚度为0.1m至0.8m,长柄滤头进入承托过滤层的高度为0.05m至0.7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其特征在于连通组件采用长柄滤头,长柄滤头分布在隔板上的间距为0.08m至0.15m,承托过滤层的厚度为0.1m至0.8m,长柄滤头进入承托过滤层的高度为0.05m至0.7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7或8所述的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其特征在于储泥水箱呈上大下小的锥型;或/和,在伸向进水室外侧的第一排泥管上设置有阀门,在伸向进水室外侧的第二排泥管上设置有阀门,在进水室外侧与第二反冲洗管之间的第一反冲洗管上设置有阀门,在进水箱与第二反冲洗管之间的进水管上设置有阀门,在第二反冲洗管和第三排泥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10.一种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两个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中的池体串联或并联。
CN201911108024.8A 2019-11-13 2019-11-13 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及装置 Active CN1112984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8024.8A CN111298487B (zh) 2019-11-13 2019-11-13 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8024.8A CN111298487B (zh) 2019-11-13 2019-11-13 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8487A true CN111298487A (zh) 2020-06-19
CN111298487B CN111298487B (zh) 2022-03-18

Family

ID=71161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08024.8A Active CN111298487B (zh) 2019-11-13 2019-11-13 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9848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6505A (zh) * 2020-09-17 2020-12-15 卢河 一种无泵冲洗上流滤池及其滤水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31405Y (zh) * 1998-03-30 1999-08-04 张鑫珩 带过滤系统的水力循环净水器
CN102500145A (zh) * 2011-11-07 2012-06-20 深圳市清泉水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向流滤池的反冲洗系统及其反冲洗方法
CN103182220A (zh) * 2013-03-28 2013-07-03 卢普伦 一种旋流逆向过滤器
CN203291574U (zh) * 2013-06-04 2013-11-20 西安汉江水处理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撬装式清水过滤器
CN203400540U (zh) * 2013-08-08 2014-01-22 深圳市瑞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上向流翻板滤池
CN203777733U (zh) * 2014-03-25 2014-08-20 余承烈 一种高架式圆形过滤器
CN206676107U (zh) * 2017-04-01 2017-11-28 广东联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沉淀过滤装置
CN207169238U (zh) * 2017-09-01 2018-04-03 刘胜军 Eps浮床沉淀滤池
CN207270883U (zh) * 2017-08-24 2018-04-27 广州市广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水分区处理的污水过滤系统
CN208031996U (zh) * 2018-03-14 2018-11-02 乾坤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逆流砂滤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31405Y (zh) * 1998-03-30 1999-08-04 张鑫珩 带过滤系统的水力循环净水器
CN102500145A (zh) * 2011-11-07 2012-06-20 深圳市清泉水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向流滤池的反冲洗系统及其反冲洗方法
CN103182220A (zh) * 2013-03-28 2013-07-03 卢普伦 一种旋流逆向过滤器
CN203291574U (zh) * 2013-06-04 2013-11-20 西安汉江水处理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撬装式清水过滤器
CN203400540U (zh) * 2013-08-08 2014-01-22 深圳市瑞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上向流翻板滤池
CN203777733U (zh) * 2014-03-25 2014-08-20 余承烈 一种高架式圆形过滤器
CN206676107U (zh) * 2017-04-01 2017-11-28 广东联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沉淀过滤装置
CN207270883U (zh) * 2017-08-24 2018-04-27 广州市广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水分区处理的污水过滤系统
CN207169238U (zh) * 2017-09-01 2018-04-03 刘胜军 Eps浮床沉淀滤池
CN208031996U (zh) * 2018-03-14 2018-11-02 乾坤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逆流砂滤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6505A (zh) * 2020-09-17 2020-12-15 卢河 一种无泵冲洗上流滤池及其滤水方法
CN112076505B (zh) * 2020-09-17 2022-03-01 卢河 一种无泵冲洗上流滤池及其滤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8487B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41733A1 (zh) 一种垂直潜流湿地及配水方法
CN202516410U (zh) 一种复合沉淀过滤池
CN110917679B (zh) 一种微水量反冲变速上向流轻质滤料过滤器及其方法
CN203959896U (zh) 竖流式沉淀过滤器
CN206045510U (zh) 水处理用过滤池
KR101736743B1 (ko) 자동 역세척 및 정체수 처리 기능을 갖는 비점오염 저감시설의 자동 역세척장치
CN207137521U (zh) 一种沉淀及过滤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设备
CN111298487B (zh) 上向流中等过滤速度的细砂滤池及装置
EP2707334B1 (en) Biological treatment process and installation including air-lift and post-treatment in filter
RU2310726C1 (ru) Плавающий водозабор-осветлитель
KR101575581B1 (ko) 터널굴착 폐수처리용 상향식 여과조
CN113461256A (zh) 一种针对雨水资源、封闭水体水质净化的系统及方法
CN21100471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14287071U (zh) 一种轻质滤料升流式滤池
CN201981585U (zh) 集成化节水设备
CN210505946U (zh) 一种给水厂炭砂组合滤池
CN109293025B (zh) 一种小型人工洗车水回用的节水装置
CN209010334U (zh) 一种多向流生物过滤装置
CN208471656U (zh) 一种接触氧化型小型污水处理系统
CN112875926A (zh) 一种用于黄河水的水沙分离一体化设备
JP3360225B2 (ja) 雨水浄化処理槽
CN2782187Y (zh) 上向流反粒度快滤池
CN215137742U (zh) 一种用于黄河水的过滤处理装置
CN1850663B (zh) 利用悬浮滤膜实现污水深度净化处理的方法
CN219502048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