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4938A - 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94938A CN111294938A CN201910081466.1A CN201910081466A CN111294938A CN 111294938 A CN111294938 A CN 111294938A CN 201910081466 A CN201910081466 A CN 201910081466A CN 111294938 A CN111294938 A CN 1112949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ier
- user equipment
- data transmission
- candidate
- st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8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47 compens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载波进行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通过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进行设备间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第二载波确定模块,用于在通过第一载波与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传输模块,用于通过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进行设备间的传输。通过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来确定执行多载波传输的第二载波,采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能够提升多载波传输的效果,保证传输的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引入了直接通信(Sidelink Communication)。不同的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之间可以进行直接通信。
当前,3GPP正在研究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中引入车联网(V2X,Vehicle-to-Everything)。因为5G系统能够提供更大的带宽、更低的时延,可以更好的满足V2X的业务需求。
为了提升V2X数据传输的可靠性,V2X传输可以采用重复duplication的机制,即发送UE(Tx UE)可以在两个不同的载波上同时向同一个UE传输相同的数据,对于接收UE(RxUE)来说,只要在任何一个载波上收到数据即可,通过重复传输,可以提升V2X传输的可靠性。
然而现有的重复机制中,由于不需要考虑反馈,Tx UE在采用重复机制时,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能力选择执行重复机制的载波,不需要在意Rx UE是否能够在这些载波同时接收,因此导致数据传输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能够在需要进行多载波传输的情况下,根据接收端用户设备的情况,选择相应的载波,从而提高多载波数据传输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用户设备,包括: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载波进行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进行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包括:获取候选载波;根据所述候选载波,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信息;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反馈结果,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候选载波,包括:筛选可以与所述第一载波聚合的载波,作为候选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候选载波,包括:筛选可以与所述第一载波聚合的载波,得到筛选结果;在所述筛选结果中选定具有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作为候选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候选载波,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信息,包括:将所述候选载波的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或者,在所述候选载波上配置参考信号,并将所述参考信号的配置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反馈结果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自身能力,在候选载波的消息中选定的载波;或者,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参考信号的接收结果,在候选载波中选定的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包括:获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根据获取结果确定候选载波;根据所述候选载波,结合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包括:直接获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或者,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指示需要进行多载波数据传输,获取反馈的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能力;或者,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带宽组合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与所述第一载波的载波聚合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反馈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还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在所述候选载波上的探测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反馈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还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在所述候选载波上的功率补偿状态;或者,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预期功率补偿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第二载波确定模块,用于在通过第一载波与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进行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载波确定模块包括:候选载波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候选载波;信息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候选载波,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信息;第二载波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反馈结果,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候选载波获取单元用于:筛选可以与所述第一载波聚合的载波,作为候选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候选载波获取单元用于:筛选可以与所述第一载波聚合的载波,得到筛选结果;在所述筛选结果中选定具有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作为候选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候选载波的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或者,在所述候选载波上配置参考信号,并将所述参考信号的配置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反馈结果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自身能力,在候选载波的消息中选定的载波;或者,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参考信号的接收结果,在候选载波中选定的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载波确定模块包括:载波接收状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候选载波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结果确定候选载波;第二载波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候选载波,结合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载波接收状态获取单元用于:直接获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或者,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指示需要进行多载波数据传输,获取反馈的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能力;或者,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带宽组合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与所述第一载波的载波聚合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装置需要反馈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还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在所述候选载波上的探测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装置需要反馈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还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在所述候选载波上的功率补偿状态;或者,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预期功率补偿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通过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再通过原有进行通信的第一载波和确定的第二载波,与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实施例的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能够提升多载波情况下的数据传输效果,提高传输效率,同时保证传输的稳定性。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应用示例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应用示例的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9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在3GPP的协议Release 12中,LTE引入了直接通信(ProSe DirectCommunication,或称为Sidelink Communication)。不同的用户设备之间,如UE A和UE B(也可以是多个UE)之间可以通过PC5接口进行直接通信。PC5接口即为UE之间的直接接口。
在UE之间进行通信的过程中,有两种模式的资源分配方式,一种是调度资源分配方式,这是由基站通过专用信令配置;一种是自动资源选择方式,基站可以通过系统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为UE提供用于直接通信的资源池,UE从资源池中选择用于直接通信的资源。如果传输的UE(Transmitter UE,Tx UE)不在网络覆盖范围内,UE采用自动资源选择方式从预先配置的资源池中选择用于直接通信的资源。
基于直接通信,3GPP也支持V2X。在网络覆盖范围内,某个UE可以向多个UE发送V2X消息。需要说明的是,接收UE和发送UE均可能不在网络覆盖范围内,或者部分UE在网络覆盖范围之内。
当前,3GPP正在研究在5G中引入V2X。因为5G系统能够提供更大的带宽、更低的时延,可以更好的满足V2X的业务需求。并且3GPP已经同意5G的V2X可以采用单播(unicast)、组播(groupcast)或者广播方式传输V2X业务,当传输UE采用unicast或groupcast时,可以引入反馈。同时为了提升V2X数据传输的可靠性,V2X传输可以采用重复duplication的机制,即传输Tx UE可以在两个不同的载波上同时,此处的同时可以指在同一时隙同时传输,也可以指在不同时隙传输,向同一个Rx UE传输相同的V2X数据,对于接收Rx UE来说,只要在任何一个载波上收到数据即可,如果在两个载波上都收到了同一个数据包,Rx UE丢弃一个。重复传输可以提升V2X传输的可靠性,因此如何实现duplication的传输是需要解决的,即如何确定可以进行duplication的至少两个载波。
在LTE中V2X传输只需要考虑Tx UE自身所处的信道条件,没有反馈,因此不需要考虑双向传输的场景。在LTE中V2X也可以采用duplication机制,但是因为不需要考虑反馈,Tx UE在采用duplication机制时,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能力选择执行duplication的载波,不需要在意Rx UE是否能够在这些载波同时接收,因此duplication的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示例,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应用示例的示意图,在本示例中,位于服务小区Cell 1的空闲态UE 1与位于服务小区2的Rx UE正在进行双向V2X传输,在初始建立双向连接的过程中,可以由任一方发起连接请求给对方,然后在收到对方的回复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V2X传输,也不排除双方采用默认的参数配置直接进行V2X传输。此时UE 1和Rx UE之间进行V2X传输的频率为F1。
过了一段时间,UE1和Rx UE决定开展一个新的V2X业务,在本示例中,该V2X数据是从UE 1传到Rx UE,依据该业务的服务质量参数,该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很高,也要求反馈,因此UE 1决定采用duplication传输该V2X业务,因此需要确定另一条载波传输该V2X业务的数据。
为了确定需要哪条载波来进行duplication,UE 1可以主动获取如下信息:如RxUE的能力,这个能力可以指Rx UE和当前F1进行载波聚合的频率,或者是Rx UE支持V2X的带宽组合,Rx UE是否可以同时在另一个载波进行接收,以及Rx UE可能在该载波传输反馈;以及在可选载波上的直接通信PC5链路的信号质量;Rx UE在可选载波上探测Sensing的结果;以及Rx UE能否按照直接链路的路损(SL PL,Sidelink PathLoss)进行功率补偿执行反馈。UE 1通过获取上述信息,可以根据获取的结果来选择适合Rx UE接收的载波,从而提升duplication的效果,提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第一用户设备执行,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1,通过第一载波与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S12,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
步骤S13,通过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与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第二用户设备所处的位置不受限制,可以与当前用户设备位于同一服务小区,也可以处于当前用户设备所在服务小区的邻区,也可以不在网络覆盖的范围之内。第一载波的频率不受限制,可以根据数据传输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载波与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内容不受限制,可以传输具体的数据,也可以传输控制消息。多载波数据传输的传输方式同样不受限制,可以是相同的数据通过duplication机制在不同的载波上进行传输,也可以是不同的数据分别在不同的载波上进行传输。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相互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向也不受限制,可以是进行单向数据传输,也可以是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第二载波的数量也不受限定,即第二载波既可以为某一频率的单一载波,也可以为多个载波,这些载波分别具有不同的频率。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包含的内容也不受限定,可以是第二用户设备接收载波上传输信息的能力,也可以是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一用户设备反馈的选择的载波结果,也可以是第二用户设备反馈的其他信息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在下方示例中会有具体说明,再次不做限定和列举。
第二载波的选择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2可以包括:
S1211,获取候选载波。
S1212,根据候选载波,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信息;
S1213,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反馈结果,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
在上述过程中,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的主要确定依据,在于第一用户设备首先获取可以进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候选载波,再将可供选择的候选载波通知至第二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通知,可以从候选载波中筛选与自己状态相符合的载波,作为多载波数据传输的媒介。
第一用户设备获取候选载波的方式不受限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候选载波的过程可以为:筛选可以与第一载波聚合的载波,作为候选载波。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用户设备依据自己能力探测其他可用载波,可以是从可执行V2X载波聚合的其他载波中探测可用的其他载波,在本示例中,实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正常进行数据传输的第一载波可以记为F1,第一用户设备依据自己的能力,探测到F2、F3和F4均可以与F1进行载波聚合,则F2、F3和F4均可以作为候选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候选载波的过程可以为:筛选可以与第一载波聚合的载波,得到筛选结果;在筛选结果中选定具有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作为候选载波。筛选可以与第一载波聚合的载波这一过程,可以是上述过程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在得到筛选结果后,第一用户设备还可以根据筛选结果,选定具有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这样可以排除掉一些无法进行有效数据传输的载波,从而进一步提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一个示例中,在筛选结果中选定具有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可以为:实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正常进行数据传输的第一载波可以记为F1,第一用户设备依据自己的能力,探测到F2、F3和F4均可以与F1进行载波聚合,则F2、F3和F4为得到的筛选结果,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在F2、F3和F4这几个频率上,探测每个频率各自最强的服务小区,如Cell F2是第一用户设备在F2上探测的最强小区,Cell F3是第一用户设备在F3上探测的最强小区,CellF4是第一用户设备在F4上探测的最强小区,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依据这几个服务小区系统消息中配置的V2X传输资源池,来判断这几个频率上是否具有可用的传输资源。判断的过程不受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在一个示例中,判断各个频率上是否具有可用传输资源的方式可以是探测sensing机制,通过sensing机制,可以排除被其他UE预留的传输资源、以及排除信号超过门限的传输资源,sensing过程可以为第一用户设备在传输资源池中检测信号,如果信号超过门限,第一用户设备需要排除这些传输资源。在一个示例中,sensing的具体过程可以是:第一用户设备在某一频率所在小区的传输资源池中检测信号,如果该传输资源池中剩余的传输资源低于总资源的20%,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提升门限,提升门限的具体值不受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一个示例中,每次提升的门限值可以为3个dB,然后第一用户设备重新判断剩余的资源是否达到20%的总的资源。在一个示例中,判断各个频率上是否具有可用传输资源的方式也可以为其他名称的相关机制,只要可以实现上述过程中的目的即可。通过上述过程,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判断是否可以从筛选得到的几个频率中获得可用的传输资源,也可以判断这几个频率中传输资源的干扰大小,在一个示例中,假定在判断可用传输资源的过程中,没有抬升过门限,那么可以认为该频率上包含干扰较小的传输资源。在一个示例中,可以认为第一用户设备发现F2和F3上有可用的传输资源,此时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将F2和F3作为候选载波,继而进行后续过程。
在获取了候选载波后,可以根据获取结果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信息,从而使得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在候选载波中筛选最终可用的载波,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信息的方式不受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候选载波,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信息,可以包括:将候选载波的消息发送至第二用户设备;或者,在候选载波上配置参考信号,并将参考信号的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二用户设备。可以通过直接链路无线资源控制(PC5RRC,PC5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该信令。
由于根据获取结果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信息的方式不受限定,因此第二用户设备的反馈结果,也可以随着发送信息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用户设备的反馈结果可以包括:第二用户设备根据自身能力,在候选载波的消息中选定的载波;或者,第二用户设备根据参考信号的接收结果,在候选载波中选定的载波。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将候选载波的消息发送至第二用户设备,沿用上述的例子,第一用户设备最终获取的候选载波可能是F2和F3,此时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将F2和F3为候选载波这一情况通知给第二用户设备,具体的通知方式不受限定,可以是通过发送通知消息的形式通知第二用户设备,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可用的通知方式,在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消息后,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在候选载波的消息中,选择可用的载波,即可以通过判断自身可以在载波为何种组合形式的情况下,能接收到传输的数据或是消息。在一个示例中,第二用户设备可能发现自己可以利用执行V2X载波聚合的载波组合是F1+F2、或是F1+F3、或是F2+F3,但是无法支持F1+F2+F3,即第二用户设备不支持同时在F1、F2和F3上接收或是传输数据,因此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将自己可以接受的载波组合情况反馈给第一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在接收到这一反馈结果后,可以选择通过F1+F2或是F1+F3的形式进行多载波传输,而不采用F1+F2+F3的形式进行多载波传输。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向第二用户设备配置在其他可选载波上的参考信号,并将参考信号的配置参数一并发送至第二用户设备,配置的方式不受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通过PC5RRC信令的方式将参考信号配置通知第二用户设备,同时第一用户设备在可选载波上发送参考信号。配置的参考信号的形式同样不受限定,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在候选载波上分别配置自己发送的参考信号如信号生成参数、周期、时隙位置以及在时隙中的位置等。第二用户设备在接收到配置的参考信号后,可以通过一定的依据进行判断选择执行多载波传输的第二载波,再反馈给第一用户设备。判断的依据不受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一个示例中,第二用户设备可以依据自身的能力选择可以执行V2X载波聚合的载波,依据自身能力的形式可以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在一个示例中,第二用户设备可以依据在不同候选载波上探测的信号值,来判断哪个载波适合执行多载波传输。在一个示例中,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在不同候选载波上探测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在探测到参考信号的质量超过预设的门限时,再将对应的载波信息反馈给第一用户设备,这一预设门限值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可以采用协议设定的默认值,也可以由第一用户设备通过PC5RRC信令设置。在一个示例中,第二用户设备可能探测到仅在F2上的参考信号超过了预设门限,此时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向第一用户设备反馈,可以在F2上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
第二载波的选择过程除了通过上述方法进行实现以外,还可以选择其他的方法,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2可以包括:
S1221:获取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
S1222:根据获取结果确定候选载波。
S1223:根据候选载波,结合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
在上述过程中,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的主要确定依据,在于第一用户设备首先获取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再根据获取结果,来确定候选载波,在确定了候选载波后,结合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来确定第二载波。这里的状态可以指的是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二用户设备在接收了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信息后的反馈结果,也可以指实施方式中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的任何一种情况,在此不再详细阐述。无论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具体指的是何种情况,上述过程中主要表明的是,在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确定候选载波后,可以采用上述任何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来确定第二载波,因此在获取候选载波后,如何再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这一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当前的实现方式的重点,在于如何通过获取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来确定候选载波。
第一用户设备获取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的方式不受限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可以包括:直接获取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或者,向第二用户设备指示需要进行多载波数据传输,获取反馈的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
直接获取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获取的具体方式不受限定,任何第一用户设备主动去得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的方式均可以,在一个示例中,直接获取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可以是第一用户设备直接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消息,来请求第二用户设备提供自身的载波接收状态,并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反馈得到请求的内容。同样,向第二用户设备指示需要进行多载波传输,获取反馈的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具体的获取过程同样不受限定,与直接获取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用户设备在获取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之前,向第二用户设备通知了需要进行多载波数据传输,因此可能得到的反馈的载波接收状态的结果,对于多载波数据传输来说,更具有针对性。
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的具体内容不受限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可以包括: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能力;或者,第二用户设备的带宽组合能力。在一个示例中,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能力,可以指的是第二用户设备在接收多载波传输的数据时,在不同种载波的聚合方式中,可以达到的聚合效果。在一个示例中,第二用户设备的带宽组合能力,可以指的是在不同带宽的组合方式中,第二用户设备进行多载波传输的效果。在一个示例中,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能力,和带宽组合能力,对应的载波聚合方式和带宽组合方式都不受限定,即第二用户设备在当前可用的载波和带宽中,载波的任一聚合方式和带宽的任一组合方式,对应的效果,都可以作为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还可以包括: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与第一载波的载波聚合能力。与上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的区别主要在于,本示例中,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只考虑第二用户设备以第一载波为基础的载波聚合能力,或是相应的带宽组合能力,因为第二用户设备本身通过第一载波与第一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因此多载波数据传输在选择第二载波时,仍会在第一载波上进行数据传输,因此不包含第一载波的载波聚合方式和带宽组合方式,在最终进行多载波数据传输时,很有可能不会使用,因此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只包含于第一载波的载波聚合能力时,可以大大提升候选载波的选择效率,从而提升多载波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基于上述实现方式中任意可能示例的组合,可以实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获取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来确定候选载波,再基于候选载波确定第二载波的完整过程。在一个示例中,这个过程可以为:第一用户设备当前正以载波F1与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在获取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之后,通过协商确定候选载波,这个状态可以是第二用户设备反馈的,自己可以与当前F1执行V2X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在本示例中,这个状态最终的结果可以是第一用户设备得知第二用户设备能够与当前F1进行V2X载波聚合的其他载波有F2和F3,同时第一用户设备本身也支持F1与F2,以及F1与F3这两种组合形式的V2X载波聚合,因此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在F2和F3这两个载波中配置参考信号,以使第二用户设备可以测量在F2和F3这两个频率上的直接链路信号质量,第二用户设备执行测量并向第一用户设备返回测量结果,这样第一用户设备就可以选择执行多载波传输的第二载波。在一个示例中,这个过程可以为:第一用户设备首先向第二用户设备指示需要进行多载波数据传输,在指示后,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一用户设备返回自己与当前载波F1可以进行带宽组合的能力信息,如可以实现F1与F2组合,也可以实现F1与F3组合,之后第一用户设备再从上述两种组合中选择候选载波,可以配置测量用的参考信号,再通过与上述示例相同的过程来确定第二载波;或者也可以直接将F2和F3这两个可用的载波通过消息通知第二用户设备,让第二用户设备来执行进一步的筛选,最终确定第二载波;或者直接选择一个载波如F2向第二用户设备传输V2X数据。除了这几种示例外,还有其他任意组合的方式来实现这一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上述示例进行进一步的组合尝试和扩散,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赘述。
在某些情况下,第一用户设备可能与第二用户设备执行双向V2X传输,因此第一用户设备可能需要第二用户设备进行反馈,因此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可能需要第二用户设备更多的状态信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反馈时,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在候选载波上的探测结果。第二用户设备在候选载波上的探测方式不受限定,在一个示例中,第二用户设备可能也是通过sensing的方式在候选载波上进行探测,从而得到需要的探测结果,并反馈至第一用户设备,sensing的具体过程和上述过程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述。在一个示例中,第二用户设备也可能是通过其他的方式在候选载波上进行探测,原理可能与sensing过程相近,名称可能有所变化。第二用户设备在候选载波上的探测结果的内容同样不受限定,在一个示例中,第二用户设备可能在候选载波中通过探测,选出干扰小的载波,反馈给第一用户设备;在一个示例中,第二用户设备可能在候选载波中通过探测,选出有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反馈给第一用户设备;在一个示例中,第二用户设备可能在某一载波上发现可以执行V2X双向传输,则可以将这一载波反馈给第一用户设备,或是将这一载波的载波信息反馈给第一用户设备;在一个示例中,第二用户设备可以是接收到第一用户设备的请求,请求在候选载波上进行探测,以及接收到第一用户设备在候选载波上的配置信号,此时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向第一用户设备返回配置信号的测量值以及探测sensing结果,或是仅在测量值超过门限以及探测出有可用的传输资源的载波时,再向第一用户设备返回可用的载波信息。
在LTE中,V2X传输除了需要考虑可用的载波以外,还需要考虑在可用载波上进行传输的传输功率,执行V2X传输的UE如果利用服务小区配置的传输资源进行V2X传输,需要执行功率控制,不能按照UE能够发射的最大功率传输,而是需要考虑对服务小区的影响。
UE在物理直接链路共享信道(PSSCH,Pysical Sidelink Share Channel)上传输功率值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式中PPSSCH表示传输UE在PSSCH上的传输功率值,MPSSCH为传输UE使用PSSCH的资源块数量,MPSCCH为传输UE使用的物理直接链路控制信道(PSCCH,Pysical SidelinkControlChannel)的资源块数量,PCMAX为传输UE在当前频率上的最大发生功率,PL为传输UE所探测的服务小区的路损(UE利用当前的服务小区提供的传输资源进行V2X传输),PO_PSSCH,3和αPSSCH,3为高层配置的参数。路损的计算是现有技术,是发送功率与接收功率的差值,UE测得服务小区的路损是利用服务小区发送的参考信号测得的。因为LTEV2X中不考虑反馈,只需要考虑单向传输,因此采用上述功率表达式。通过上述公式可以看出,不考虑表达式中的第一项,在UE进行V2X传输时,V2X传输功率需要取min(UE在当前频率上的最大发生功率,UE按照服务小区的路损计算需要的传输功率即采用路损做功率补偿),即在UE当前频率上的最大发生功率和UE按照服务小区的路损计算需要的传输功率二者之间取较小值。
但是NR V2X中需要考虑反馈,此时是双向传输,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应用示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的场景中:UE 1位于小区1(Cell1)的覆盖范围之内,Rx UE位于小区2(Cell2)的覆盖范围之内,UE 1测得所在服务小区(即Cell1)的路损是PL1,Rx UE测得所在服务小区(即Cell2)的路损是PL2。UE 1与Rx UE之间直接链路的路损是PL3,假定这两个UE均发送参考信号,对方可以依据参考信号的检测以及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推测出直接链路的路损PL3。
在双向传输过程中,UE1向Rx UE传输V2X数据,此时需要反馈。即Rx UE也需要向UE1发送信号。当两个UE间隔很近时,V2X传输只需要以直接链路的路损PL3进行功率补偿(如传输功率等于接收端期待的目标功率和路损之和,与LTE中直接链路传输功率表达式类似,对于路损可以引入补偿的比例因子),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还能减少对其他用户的干扰。因此UE 1或Rx UE在传输时只需要依据min(SL PL,Uu PL)进行功率补偿,其中,SL PL为直接链路的路损(Sidelink Pathloss),Uu PL是传输UE测得的所在服务小区的路损,因此UE 1传输时以min(PL3,PL1)进行功率补偿;Rx UE传输时以min(PL3,PL2)进行功率补偿。
基于上述原因,所以在多载波数据传输时,除了考虑载波聚合等因素以外,还要考虑双向传输时,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传输功率对多载波传输的影响。因此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用户设备需要第二用户设备进行反馈时,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在候选载波上的功率补偿状态;或者,第二用户设备的预期功率补偿状态。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用户设备需要第二用户设备进行反馈时,第二用户设备可以考虑是否可以在候选载波上以直接链路的路径损耗来进行功率补偿,从而实现V2X传输,如果某个载波上不可以以直接链路的路径损耗进行功率补偿,在这种场景下,即使第二用户设备在该载波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信号,第一用户设备也很有可能接收不到,则第二用户设备可以不向第一用户设备反馈该载波,或是向第一用户设备指示该载波上不能以直接链路的路径损耗来进行功率补偿,在第一用户设备收到该指示后,可以考虑不选择该载波来进行多载波传输。
上述内容中的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过程,均是以第一用户设备作为传输发送方,第二用户设备作为传输接收方来进行说明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可能进行双向数据传输,此时二者之间的身份角色可以发生互换,多载波传输过程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此不再赘述。
这样,对于直接通信的双方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上述方法,选择出可以执行多载波传输的载波,避免传输方的用户设备只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用于传输的载波进行配置,而导致接收方的用户设备不能有效的接收到传输内容,从而提升了多载波传输的效果和可靠性。
除此之外,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进行多载波传输时,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过程可以包括:
通过第一载波与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向第二用户设备配置,在除第一载波以外的其他载波上的参考信号;
设置测量事件;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基于所述测量事件的反馈结果。
上述过程中,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在非直接链路的其他载波上配置参考信号,并设置用于评估的测量事件,来使得第二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对其他载波上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测量,并在触发测量事件的情况下,向第一用户设备反馈结果,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通过PC5RRC信令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在其他载波上的参考信号配置参数,可以是参考信号的周期、时隙信息等。测量事件的实现形式不受限制,在一个示例中,测量事件可以是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到的参考信号质量超过预设门限,预设门限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可以由第一用户设备通过PC5RRC信令设置,不做具体限定;在一个示例中,测量事件可以是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到的参考信号质量比当前工作的载波,即第一载波上信号质量高出预定的偏移量,这一偏移量的值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测量事件也可以是其他情况,在此不一一列举,在上述测量事件满足的情况下,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向第一用户设备反馈相应的载波以及在该载波上的测量结果,这样第一用户设备就可以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反馈结果,利用这些载波进行后续操作。后续操作的具体过程和形式同样不受限定,在一个示例中,后续操作可以是上述内容中提到过的,利用第二用户设备反馈的载波,来进行多载波数据传输,当然也可以利用第二用户设备反馈的载波进行其他操作,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20包括:
第二载波确定模块21,用于在通过第一载波与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
传输模块22,用于通过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与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如图7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载波确定模块21包括:
候选载波获取单元2111,用于获取候选载波;
信息发送单元2112,用于根据候选载波,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信息;
第二载波确定单元2113,用于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反馈结果,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候选载波获取单元用于:筛选可以与第一载波聚合的载波,作为候选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候选载波获取单元用于:筛选可以与第一载波聚合的载波,得到筛选结果;在筛选结果中选定具有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作为候选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候选载波的消息发送至第二用户设备;或者,在候选载波上配置参考信号,并将参考信号的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二用户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用户设备的反馈结果包括:第二用户设备根据自身能力,在候选载波的消息中选定的载波;或者,第二用户设备根据参考信号的接收结果,在候选载波中选定的载波。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如图8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载波确定模块21包括:
载波接收状态获取单元2121,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
候选载波确定单元2122,用于根据获取结果确定候选载波;
第二载波确定单元2123,用于根据候选载波,结合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载波接收状态获取单元用于:直接获取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或者,向第二用户设备指示需要进行多载波数据传输,获取反馈的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包括: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能力;或者,第二用户设备的带宽组合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包括: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与第一载波的载波聚合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装置需要反馈时,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在所述候选载波上的探测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装置需要反馈时,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在候选载波上的功率补偿状态;或者,第二用户设备的预期功率补偿状态。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1300的框图。例如,装置13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9,装置1300包括处理组件13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3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13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3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3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
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3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13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350被配置为将装置13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1358。装置13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3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OS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332,上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可由装置1300的处理组件1322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
本公开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26)
1.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一载波进行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
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进行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包括:
获取候选载波;
根据所述候选载波,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反馈结果,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候选载波,包括:
筛选可以与所述第一载波聚合的载波,作为候选载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候选载波,包括:
筛选可以与所述第一载波聚合的载波,得到筛选结果;
在所述筛选结果中选定具有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作为候选载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候选载波,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信息,包括:
将所述候选载波的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或者,
在所述候选载波上配置参考信号,并将所述参考信号的配置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反馈结果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自身能力,在候选载波的消息中选定的载波;或者,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参考信号的接收结果,在候选载波中选定的载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
根据获取结果确定候选载波;
根据所述候选载波,结合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包括:
直接获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或者,
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指示需要进行多载波数据传输,获取反馈的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能力;或者,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带宽组合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与所述第一载波的载波聚合能力。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反馈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还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在所述候选载波上的探测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反馈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还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在所述候选载波上的功率补偿状态;或者,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预期功率补偿状态。
13.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载波确定模块,用于在通过第一载波与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
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进行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波确定模块包括:
候选载波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候选载波;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候选载波,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信息;
第二载波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反馈结果,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载波获取单元用于:
筛选可以与所述第一载波聚合的载波,作为候选载波。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载波获取单元用于:
筛选可以与所述第一载波聚合的载波,得到筛选结果;
在所述筛选结果中选定具有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作为候选载波。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发送单元用于:
将所述候选载波的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或者,
在所述候选载波上配置参考信号,并将所述参考信号的配置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反馈结果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自身能力,在候选载波的消息中选定的载波;或者,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参考信号的接收结果,在候选载波中选定的载波。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波确定模块包括:
载波接收状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
候选载波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结果确定候选载波;
第二载波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候选载波,结合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确定执行多载波数据传输的第二载波。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接收状态获取单元用于:
直接获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或者,
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指示需要进行多载波数据传输,获取反馈的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载波聚合能力;或者,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带宽组合能力。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载波接收状态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与所述第一载波的载波聚合能力。
23.根据权利要求14或19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装置需要反馈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还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在所述候选载波上的探测结果。
24.根据权利要求14或19所述的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装置需要反馈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状态还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在所述候选载波上的功率补偿状态;或者,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预期功率补偿状态。
25.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81466.1A CN111294938A (zh) | 2019-01-28 | 2019-01-28 | 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PCT/CN2020/070296 WO2020156032A1 (zh) | 2019-01-28 | 2020-01-03 | 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EP20748443.7A EP3920582A4 (en) | 2019-01-28 | 2020-01-03 | MULTI-CARRIER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US17/426,590 US12047926B2 (en) | 2019-01-28 | 2020-01-03 | Multi-carrier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81466.1A CN111294938A (zh) | 2019-01-28 | 2019-01-28 | 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823800.7A Division CN118843195A (zh) | 2019-01-28 | 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94938A true CN111294938A (zh) | 2020-06-16 |
Family
ID=71026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81466.1A Pending CN111294938A (zh) | 2019-01-28 | 2019-01-28 | 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047926B2 (zh) |
EP (1) | EP3920582A4 (zh) |
CN (1) | CN111294938A (zh) |
WO (1) | WO202015603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92418A1 (zh) * | 2021-11-25 | 2023-06-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反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647517B2 (en) * | 2020-02-24 | 2023-05-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daptive sensing based on number of retransmissions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46659A (zh) * | 2017-06-15 | 2019-01-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869922B1 (ko) * | 2006-05-12 | 2008-11-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대역 무선 통신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력 제어 장치 및방법 |
WO2010131850A2 (ko) * | 2009-05-11 | 2010-11-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반송파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복 데이터를 송신 및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20120182893A1 (en) * | 2011-01-17 | 2012-07-19 | Solomon Traini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power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EP2777322A4 (en) | 2011-11-10 | 2015-12-23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ND DEVICES FOR EASIER USE OF A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MACHINE TO MACHINE COMMUNICATIONS |
CN107371274B (zh) * | 2016-05-13 | 2022-07-19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
CN107241164B (zh) * | 2017-05-05 | 2021-10-2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承载重复传输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8260163B (zh) | 2018-03-28 | 2023-03-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MX2020010478A (es) * | 2018-04-05 | 2021-01-08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odelo de mac-phy para (re)selección de portadoras de enlace lateral. |
US11206074B2 (en) * | 2018-12-06 | 2021-12-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termining sub-dominant clusters in a millimeter wave channel |
US11388733B2 (en) * | 2018-12-20 | 2022-07-12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idelink feedback colli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19
- 2019-01-28 CN CN201910081466.1A patent/CN111294938A/zh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01-03 US US17/426,590 patent/US12047926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1-03 WO PCT/CN2020/070296 patent/WO2020156032A1/zh unknown
- 2020-01-03 EP EP20748443.7A patent/EP3920582A4/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46659A (zh) * | 2017-06-15 | 2019-01-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ERICSSON: "Sidelink Carrier Selection Criteria for TX", 《3GPP TSG-RAN WG2 #101 TDOC R2-1803528》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92418A1 (zh) * | 2021-11-25 | 2023-06-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反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156032A1 (zh) | 2020-08-06 |
US20220150893A1 (en) | 2022-05-12 |
EP3920582A4 (en) | 2022-09-14 |
EP3920582A1 (en) | 2021-12-08 |
US12047926B2 (en) | 2024-07-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04052B2 (en) | Measurements and fast power adjustments in D2D communications | |
US10917896B2 (en) | User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user equipment | |
US11006390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unlicensed band | |
TWI530203B (zh) | User equipment for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thereof | |
CN111278028A (zh) | 小区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JP6953505B2 (ja) | 通信方法、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 |
WO2018196454A1 (zh) | 一种d2d多载波聚合的载波集选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 |
US2015038217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D2D Discovery Sequence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2D Data | |
US11533705B2 (en) | Access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 |
US2024023576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related device | |
CN113615279A (zh) | 无线链路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
JP6580702B2 (ja) | 協調型マルチセル通信技術に基づく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の接続障害検出 | |
US20210120563A1 (en) | Terminal, method for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 |
CN107666712B (zh) |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设备 | |
JP2022501957A (ja) | マルチtrpシステムの干渉を管理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CN111294765B (zh) | 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维护、维护触发方法及装置 | |
CN114731187A (zh) | 副链路的干扰协调方法及相关的网络节点、无线节点和用户设备 | |
CN111132243B (zh) | V2x传输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
CN111294938A (zh) | 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WO2015062670A1 (en) | Proximity-based services | |
KR102225167B1 (ko) | 신호 전송 방법, 신호 전송 제어 방법, 사용자 디바이스, 및 기지국 | |
CN114830793A (zh) | 处理由无线电网络节点服务的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终端引起的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 |
JP6968890B2 (ja) | 測定方法、基地局及び端末 | |
CN118843195A (zh) | 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2751657A (zh) | 干扰测量方法、基站、通信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