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4911A - 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4911A
CN111294911A CN201910324693.2A CN201910324693A CN111294911A CN 111294911 A CN111294911 A CN 111294911A CN 201910324693 A CN201910324693 A CN 201910324693A CN 111294911 A CN111294911 A CN 111294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determining
path loss
uplink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246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94911B (zh
Inventor
陈加轩
谢伟栋
李健
宋松伟
张桥
刘文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soc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soc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soc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soc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2469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949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94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4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94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49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ath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6Cell enhancers or enhancement, e.g. for tunnels, building shadow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包括所述多节点直放站中主节点的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确定与所述主节点的通路的路损;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以及所述路损,确定上行最大发射功率。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确保多节点直放站中各从节点的上行处于均衡状态,避免出现从节点相互抑制的情形。

Description

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领域,直放站是一种用于扩大移动信号覆盖范围的设备。为进一步扩大信号覆盖范围,或者增强特定区域的信号覆盖,多节点直放站应运而生。具体而言,所述多节点直放站是指,采用一个主节点,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在下面挂多个从节点的系统。
当需要的信号覆盖面积比较大时,或者一个主节点下面挂有多个从节点,且各从节点到主节点的距离差异比较大时,各个从节点到主节点的路损不同,会有相互抑制的问题,而现有的技术方案并未考虑前述抑制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确保多节点直放站中各从节点的上行处于均衡状态,避免出现从节点相互抑制的情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包括:接收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包括所述多节点直放站中主节点的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确定与所述主节点的通路的路损;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以及所述路损,确定上行最大发射功率。
可选的,所述广播信号还包括:所述主节点的下行发射功率;所述确定与所述主节点的通路的路损包括:获取下行接收功率;根据所述下行发射功率以及所述下行接收功率确定所述路损。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下行发射功率以及所述下行接收功率确定所述路损包括:根据所述下行发射功率与下行接收功率的差值确定所述路损。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以及所述路损,确定上行最大发射功率包括: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以及所述路损的加和确定所述上行最大发射功率。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以及所述路损,确定上行最大发射功率包括: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所述路损以及预设偏移量的加和确定所述上行最大发射功率,其中,所述预设偏移量与所述多节点直放站中从节点的数量相关联。
可选的,所述预设偏移量的数值大小与所述从节点的数量呈反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包括所述多节点直放站中主节点的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主节点的通路的路损;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以及所述路损,确定上行最大发射功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包括:接收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包括所述多节点直放站中主节点的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确定与所述主节点的通路的路损;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以及所述路损,确定上行最大发射功率。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确保多节点直放站中各从节点的上行处于均衡状态,避免出现从节点相互抑制的情形。具体而言,对于从节点,通过获取到的主节点的相关参数以及自身到主节点的路损,能够确定自身最合适的上行最大发射功率,并以这种方式发射信号,能够避免主节点的上行增益受到压缩,使得从节点之间不会相互抑制,确保各从节点都能达到最优的信号覆盖效果。
进一步,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所述路损以及预设偏移量的加和确定所述上行最大发射功率,其中,所述预设偏移量与所述多节点直放站中从节点的数量相关联。由此,能够充分考虑可能影响信号覆盖的所有因素,并通过预设偏移量针对特定应用场景进行微调,以使各从节点在执行本实施例所述方案时确定的上行最大发射功率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好的解决从节点之间相互抑制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图1中多节点直放站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步骤S102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言,现有的多节点直放站不考虑从节点之间的相互抑制问题,不会进行系统功控,这就导致在实际应用中极易出现如下问题:
由于主节点到各从节点之间的通路的衰减(即路损)不同,当路损小的从节点的上行按最大发射功率发射时,会导致主节点的上行增益被严重压缩,进而导致路损大的从节点与主节点之间的通路的上行增益不足,导致路损大的从节点的信号覆盖面积减小,信号覆盖效果差。
具体而言,直放站具有额定增益,最大的上、下行发射功率。
主节点和从节点的增益可以基于如下公式表示:
Gain_sys=Gain_master–pathloss_N+Gain_slaver;
其中,Gain_sys为系统增益,Gain_master为主节点的增益,pathloss_N为主节点和第N从节点之间的路损,Gain_slaver为从节点的增益。
同时,每一级信号输出有最大限制。如果某个节点的路损(Pathloss)小,则从节点发送的信道到主节点时会比较大,导致主节点按最大发射信号发射时触发增益压缩情形,此时主节点的增益(Gain_master)并没有达到最大增益。其中,所述增益压缩是指,当输入信号大于最大输入功率(Pmax-gain)时,此时直放站输出功率维持在最大发射功率,但增益会根据输入信号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压缩。
对该从节点(即路损小的从节点)来说,由于路损小,系统增益(Gain_sys)还是符合预期的,该从节点的信号覆盖范围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但是,由于公用主节点,对路损大的从节点来说,由于主节点的增益(Gain_master)被压缩,路损又较大,此时系统增益不够,会导致该从节点(即路损大的从节点)的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覆盖效果明显下降。
换言之,路损小的从节点如果按最大上行发射功率发射,会导致主节点的增益被压缩。对于路损大的从节点,一方面主节点增益减小,另一方面该从节点自身路损又大,就会导致系统增益不够,严重影响该从节点的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覆盖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包括:接收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包括所述多节点直放站中主节点的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确定与所述主节点的通路的路损;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以及所述路损,确定上行最大发射功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确保多节点直放站中各从节点的上行处于均衡状态,避免出现从节点相互抑制的情形。
具体而言,对于从节点,通过获取到的主节点的相关参数以及自身到主节点的路损,能够确定自身最合适的上行最大发射功率,并以这种方式发射信号,能够避免主节点的上行增益受到压缩,使得从节点之间不会相互抑制,确保各从节点都能达到最优的信号覆盖效果。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图1中多节点直放站的原理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应用于多节点直放站场景,参考图2,多节点直放站100可以包括主节点110和多个从节点(图中示出其中两个从节点,分别标记为从节点120和从节点130),每一节点下均设置有数字直放站111。
具体地,各从节点(如从节点120和从节点130)通过功分器140与所述主节点110相通信,以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其中,各从节点(如从节点120和从节点130)到主节点110的通路的路损(或称衰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本实施例的方案可以由所述从节点(如从节点120或从节点130)执行。
具体地,参考图1,本实施例所述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包括所述多节点直放站中主节点的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
步骤S102,确定与所述主节点的通路的路损;
步骤S103,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以及所述路损,确定上行最大发射功率。
更为具体地,结合图1和图2,所述主节点110可以定期发送广播信号,以向外广播自身的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P_mulalc。
以从节点120为例,通过接收所述广播信号,所述从节点120可以获知所述主节点110的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P_mulalc。
进一步地,通过确定所述从节点120到所述主节点110的通路的路损P_pathloss,所述从节点120可以最终确定自身的上行最大发射功率P_supmax。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节点110广播的广播信号中还可以包括所述主节点110的下行发射功率P_mdltx。进一步地,参考图3,所述步骤S102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1,获取下行接收功率;
步骤S1022,根据所述下行发射功率以及所述下行接收功率确定所述路损。
具体地,在所述步骤S1021中,所述从节点120可以根据自身的下行信号接收情况确定所述下行接收功率P_sdlrx。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022中,可以根据所述下行发射功率P_mdltx与下行接收功率P_sdlrx的差值确定所述路损P_pathloss。也即,所述从节点120与主节点110的路损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P_pathloss=P_mdltx-P_sdlrx。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3可以包括步骤: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P_mulalc以及所述路损P_pathloss的加和确定所述上行最大发射功率P_supmax。也即,所述从节点120的上行最大发射功率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P_supmax=P_mulalc+P_pathloss=P_mulalc+P_mdltx-P_sdlrx。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获得更好的均衡效果,上述上行最大发射功率的计算公式中可以增加预设偏移量P_offset以进行微调。由此,能够充分考虑可能影响信号覆盖的所有因素,并通过预设偏移量针对特定应用场景进行微调,以使各从节点在执行本实施例所述方案时确定的上行最大发射功率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好的解决从节点之间相互抑制的问题。
具体地,所述步骤S103可以包括: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P_mulalc、所述路损P_pathloss以及预设偏移量P_offset的加和确定所述上行最大发射功率P_supmax。也即,所述从节点120与主节点110的路损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P_supmax=P_mulalc+P_pathloss+P_offset
=P_mulalc+P_mdltx-P_sdlrx+P_offset。
例如,在电梯部署场景中,所述预设偏移量P_offset可以为2~3db。
又例如,在地下室有线部署场景中,所述预设偏移量P_offset可以为0db。
其中,所述预设偏移量P_offset与所述多节点直放站中从节点的数量相关联。
优选地,所述预设偏移量的数值大小可以与所述从节点的数量呈反比。
例如,当所述多节点直放站100包含2个从节点时,各从节点用于确定自身的上行最大发射功率P_supmax的计算公式中使用的预设偏移量P_offset,可以大于当所述多节点直放站100包含8个从节点时,各从节点用于确定自身的上行最大发射功率P_supmax的计算公式中使用的预设偏移量P_offset。
由上,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确保多节点直放站中各从节点的上行处于均衡状态,避免出现从节点相互抑制的情形。具体而言,对于从节点,通过获取到的主节点的相关参数以及自身到主节点的路损,能够确定自身最合适的上行最大发射功率,并以这种方式发射信号,能够避免主节点的上行增益受到压缩,使得从节点之间不会相互抑制,确保各从节点都能达到最优的信号覆盖效果。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施例所述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装置4(可简称为确定装置4)可以用于实施上述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技术方案。
具体地,参考图4,本实施例所述确定装置4可以包括: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包括所述多节点直放站中主节点的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第一确定模块42,用于确定与所述主节点的通路的路损;第二确定模块43,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以及所述路损,确定上行最大发射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广播信号还可以包括:所述主节点的下行发射功率;所述第一确定模块42可以包括:获取子模块421,用于获取下行接收功率;第一确定子模块422,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发射功率以及所述下行接收功率确定所述路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422可以包括:确定单元4221,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发射功率与下行接收功率的差值确定所述路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43可以包括:第二确定子模块431,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以及所述路损的加和确定所述上行最大发射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43可以包括:第三确定子模块432,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所述路损以及预设偏移量的加和确定所述上行最大发射功率,其中,所述预设偏移量与所述多节点直放站中从节点的数量相关联。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偏移量的数值大小与所述从节点的数量可以呈反比。
关于所述确定装置4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的更多内容,可以参照上述图1至图3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诸如非挥发性(non-volatile)存储器或者非瞬态(non-transitory)存储器等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终端可以是多节点直放站中的从节点。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包括所述多节点直放站中主节点的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
确定与所述主节点的通路的路损;
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以及所述路损,确定上行最大发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信号还包括:所述主节点的下行发射功率;所述确定与所述主节点的通路的路损包括:
获取下行接收功率;
根据所述下行发射功率以及所述下行接收功率确定所述路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下行发射功率以及所述下行接收功率确定所述路损包括:
根据所述下行发射功率与下行接收功率的差值确定所述路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以及所述路损,确定上行最大发射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以及所述路损的加和确定所述上行最大发射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以及所述路损,确定上行最大发射功率包括: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所述路损以及预设偏移量的加和确定所述上行最大发射功率,其中,所述预设偏移量与所述多节点直放站中从节点的数量相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偏移量的数值大小与所述从节点的数量呈反比。
7.一种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包括所述多节点直放站中主节点的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主节点的通路的路损;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增益压缩点的输入功率以及所述路损,确定上行最大发射功率。
8.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324693.2A 2019-04-22 2019-04-22 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Active CN1112949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4693.2A CN111294911B (zh) 2019-04-22 2019-04-22 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4693.2A CN111294911B (zh) 2019-04-22 2019-04-22 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4911A true CN111294911A (zh) 2020-06-16
CN111294911B CN111294911B (zh) 2022-09-30

Family

ID=71024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24693.2A Active CN111294911B (zh) 2019-04-22 2019-04-22 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9491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5788A (zh) * 2022-08-23 2022-09-20 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直放站上行增益的方法和系统
CN115694590A (zh) * 2022-12-30 2023-02-03 博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场景的直放站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8072A (zh) * 2010-10-12 2012-05-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覆盖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155209A (zh) * 2017-07-21 2017-09-12 河南卓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非对称LoRa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8072A (zh) * 2010-10-12 2012-05-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覆盖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155209A (zh) * 2017-07-21 2017-09-12 河南卓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非对称LoRa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5788A (zh) * 2022-08-23 2022-09-20 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直放站上行增益的方法和系统
CN115085788B (zh) * 2022-08-23 2022-11-15 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直放站上行增益的方法和系统
CN115694590A (zh) * 2022-12-30 2023-02-03 博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场景的直放站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694590B (zh) * 2022-12-30 2023-04-28 博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场景的直放站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4911B (zh)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5941B (zh) 通訊方法、通訊節點和非暫時性儲存介質
US11234198B2 (e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0037415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rs transmission
US20230024375A1 (en) Transmission parameter determining method, electronic apparatus, device, and medium
JP6253071B2 (ja) D2d通信での送信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JP6059498B2 (ja) マルチホップ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リレーノードの干渉管理方法、リレーノード、及び送受信ノードを含む端末、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EA025737B1 (ru) Перед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осуществляемый передающи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EP254565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power distribution
RU2592402C2 (ru)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для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многоканального входа-многоканального выхода (mimo) 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го пакетного доступа по нисходящему каналу (hsdpa) пилотных каналов
JP6148793B2 (ja) 信号調整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セル
CN111294911B (zh) 用于多节点直放站的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WO2021007854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a for multi-trp communication
JP7027523B2 (ja) Pucch送信方法、ユーザー機器及び装置
US20190349940A1 (en)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JP7245362B2 (ja) 送信電力決定方法、装置及び通信機器
AU2019469004B2 (en) Power adjust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TWI641274B (zh)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40007184A1 (en)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1902984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bundling size,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side device
CN111602458B (zh) 用于nprach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US9756577B2 (en) Method for defining parameter value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nsmission power of a piece of user equipment
WO2024044896A1 (en) Interference weighting based subband selection procedure
WO2023011670A1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节点及存储介质
JP2017220827A (ja)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0108458A1 (zh)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