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88019A - 用于调整机构的操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调整机构的操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88019A
CN111288019A CN201910005936.6A CN201910005936A CN111288019A CN 111288019 A CN111288019 A CN 111288019A CN 201910005936 A CN201910005936 A CN 201910005936A CN 111288019 A CN111288019 A CN 111288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element
passive element
compressor
passive
a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059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维洛蒂克
J·R·沃金肖
S·卡尔施泰特
O·韦伯
M·贝比
H·贝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n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n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ner Inc filed Critical BorgWarn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288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80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6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 F04D29/462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6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adjusting flow cross-section, otherwise than by using adjustable stator 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6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 F04D29/462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50/00Geometry
    • F05D2250/50Inlet or outlet
    • F05D2250/51Inl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整机构300的操纵装置10。该操纵装置10包括电磁致动器装置100,其带有至少一个主动元件110和至少一个被动元件120。该操纵装置10此外包括用于可转动地支承在压缩机壳体410中的调整环200。该电磁致动器装置100被设计成用于布置在该压缩机壳体410之内。该被动元件120联接到该调整环200且被设计成用于被该至少一个主动元件110驱动以用于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调整该调整环200。

Description

用于调整机构的操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缩机的调整机构的操纵装置。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整机构、一种压缩机以及带有这样的操纵装置的一种增压装置。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新生代车辆配备有增压装置以为了达到需求目的和法律规定。在增压装置的研发中适用的是,不仅对单独部件而且对作为整体的系统在其可靠性和效率方面进行优化。
已知的增压装置大多具有至少一个带有压缩机叶轮的压缩机,该压缩机叶轮通过一个共同的轴与驱动单元相连接。压缩机压缩针对燃烧发动机或燃料电池所吸入的新鲜空气。由此,提供给发动机以便燃烧或者提供给燃料电池以便反应的空气量或者氧气量增大。这进而导致燃烧发动机或燃料电池的功率提升。增压装置能够配备不同的驱动单元。在现有技术中尤其已知了E增压器,其中压缩机通过电动马达驱动,和排气涡轮增压器,在该排气涡轮增压器中压缩机被排气涡轮驱动。在现有技术中还描述了两个系统的组合。
每个压缩机具有压缩机特有的压缩机特征图谱,其中压缩机的运行被限制于压缩机特征图谱的在喘振极限(Pumpgrenze)与封堵极限(Stopfgrenze)之间的范围上。根据压缩机的尺寸和设计,在经过压缩机的体积流量小时运行可能是无效率的或者不再可行的,因为已经达到喘振极限。
在现有技术中尤其已知带有调整机构的压缩机,这些调整机构在压缩机的入口区域中在流动方向上布置在压缩机叶轮之前。通过调整机构能够改变在压缩机入口中的流动横截面,由此例如能够调节作用到压缩机叶轮上的流动速度和体积流量。这作为扩宽特征图谱的措施起作用,由此能够进而减小或者避免压缩机的喘振。已知的系统通常具有带有电动马达的致动器,其布置在压缩机壳体之外且经由对应的传递单元、如杠杆系统和/或传动系统直接与调整机构联接。这导致在结构和控制方面的复杂的系统,该系统具有因此对应大的尺寸以及提高的结构空间需求,由此进而可能导致设计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压缩机的调整机构的操纵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压缩机的调整机构的操纵装置。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的调整机构、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的压缩机、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的带有这样的操纵装置的增压装置。
用于压缩机的调整机构的操纵装置包括带有至少一个主动元件和至少一个被动元件的电磁致动器装置。此外,该操纵装置包括调整环。该调整环被设计成可转动地支承在压缩机壳体中。该电磁致动器装置被设计成用于布置在压缩机壳体之内。该被动元件联接到该调整环且被设计成用于被该至少一个主动元件驱动以用于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调整该调整环。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在主动元件和被动元件之间不需要机械联接。也就是说,主动元件能够通过电磁力使被动元件运动。被动元件进而与调整环联接、即机械联接,且因此能够将力或者运动传递到调整环上。主动元件在此用作驱动式的力产生单元,该力产生单元在不需要附加的杠杆系统和/或传动系统的情况下直接驱动与调整环(机械)联接的被动元件。由此,操纵系统相比于传统的操纵系统显著地简化且因此其空间需求降低。通过简化还能够由此得到如下优点:存在更少的元件和因此更少潜在的故障来源。将致动器装置布置在压缩机壳体之内的可能性使得系统的紧凑性进一步改进。这当然明确地意味着主动元件,因为调整环和与其(机械)联接的被动元件原则上无论如何都布置在压缩机壳体之内。将主动元件也布置在压缩机壳体之内尤其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主动元件能够具有简单的结构。也就是说,为了以电磁的方式使被动元件运动,理论上仅需要线圈。这比例如在已知的操纵装置中使用的电动马达明显更紧凑。
在操纵装置的设计方案中,电磁致动器装置能够被设计成与调整环共同地布置在压缩机壳体之内的空腔中。由此意味着,调整环和致动器装置布置在同一空腔中。
在操纵装置的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组合的设计方案中,主动元件能够在被动元件的紧挨着的周围布置在调整环上或布置成与调整环直接相邻。替代地,尤其对于主动元件是较大的螺线管的情况而言,主动元件还能够布置在压缩机壳体的外侧处和/或从外部被集成到压缩机壳体中。替代地,主动元件能够被设计成用于布置在压缩机壳体的内侧处和/或从内部集成到压缩机壳体中。“集成”在此例如表示将主动元件插入到压缩机壳体的对应的凹入部中。但是主动元件还能够从外部或从内部仅安置或者固定在压缩机壳体处。在此,主动元件和被动元件尽管如此仍能够在没有杠杆组的情况下或者在没有杠杆系统和/或传动系统的情况下联接。这例如通过对应地在空间上相邻地布置被动元件和主动元件来实现。尤其主动元件还能够在相对于调整环成切向的方向上或者在调整环的周向上布置在被动元件旁边。
在操纵装置的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中任一个组合的设计方案中,该主动元件能够被设计成用于通过施加第一极性的电压使该被动元件在第一方向上运动而通过施加第二极性的电压使该被动元件在第二方向上运动。在此,被动元件能够在第一方向上被主动元件吸引而在第二方向上被主动元件排斥。“极性”在此表示负电压或正电压。也就是说仅改变极性,其中电压的值能够保持相同。
在操纵装置的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中任一个组合的设计方案中,该被动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包括铁磁特性和/或永磁特性。由此可以实现,能够通过电磁力使被动元件运动。也就是说通过这种特性,主动元件能够最终使被动元件运动或者将力施加到被动元件上。“部分”在此表示,不是整个被动元件、而是仅至少被动元件与主动元件相互作用的区段必须具有这样的特性。换句话说,仅至少被动元件在由主动元件产生的磁场的区域中与该主动元件相互作用的区段必须具有这样的特性。例如,被动元件的负责与调整环机械联接的区段不需要强制性地具有这样的特性。
在操纵装置的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中任一个组合的设计方案中,主动元件能够包括至少一个线圈。因此,主动元件被设计成用于产生电磁场。
在操纵装置的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中任一个组合的设计方案中,被动元件能够包括传递区段和联接区段。在此,传递区段与调整环机械联接。联接区段与主动元件电磁地或者磁性地联接。传递区段和联接区段能够在此共同地单件式地形成。替代地,传递区段和联接区段能够两件式地形成。尤其,传递区段和联接区段固定地相互连接,以便能够传送或者传递机械力。这尤其取决于被动元件或者致动器装置的不同的特征,其在更下面详细解释。
在操纵装置的如下设计方案中,这些设计方案能够与前一设计方案组合且在这些设计方案中主动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线圈,联接区段能够形成为长形的且被设计成在主动元件的至少一个线圈之内平移地往复运动。因此能够在相对于调整环成切向的方向上将力传递到传递区段上。该设计方案能够例如类似于螺线管的结构。也就是说可动的衔铁、即联接区段由于磁场(该磁场通过施加电压在主动元件的线圈之内产生)而沿着线圈轴线运动。如已经提及的,被动元件在此与主动元件电磁地或者磁性地联接。但是这不意味着,在任何时刻在主动元件与被动元件或者联接区段之间都不存在物理接触。被动元件或者联接区段尤其能够与主动元件处于滑动接触或者引导接触。被动元件还能够在一个或两个最终位置中与主动元件处于触碰接触。
在操纵装置的能够与前一设计方案组合的设计方案中,该联接区段能够从该传递区段起在相对于该调整环基本上成切向的方向上延伸。替代地或附加地,联接区段能够从传递区段起在两侧在相反的方向上延伸。在此,这两个相反的方向能够同样在相对于调整环基本上成切向的方向上延伸。
在操纵装置的如下设计方案中,这些设计方案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中任一个设计方案组合且在这些设计方案中被动元件包括传递区段和联接区段,该联接区段能够包括铁磁性的外罩区段,该外罩区段至少部分地包围该联接区段。尤其在该设计形式中足够的是,仅铁磁性的外罩区段具有铁磁特性和/或永磁特性。也就是说,外罩区段也能够为永磁性的。替代地,联接区段的非外罩形的区段也能够具有铁磁特性和/或永磁特性,以便与主动元件或者由主动元件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
在操纵装置的能够与前一设计方案组合的设计方案中,主动元件能够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其中这两个线圈彼此同心地且间隔开地布置。此外这两个线圈能够连接成使得通过将电压施加到主动元件上由两个线圈共同地使铁磁性的外罩区段在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往复运动。也就是说,这两个线圈能够具有相反的极性。在此,在将电压施加到线圈上的情况下能够在第一线圈中建立第一磁场,该第一磁场将吸引的洛伦兹力施加到被动元件上,其中通过相反的极性能够在第二线圈中建立第二磁场,该第二磁场将排斥的洛伦兹力施加到被动元件上。因此,这两个线圈或者分别在其中产生的两个磁场能够共同地将指向相同的力施加到被动元件上。通过这两个线圈的间隔,被动元件或者外罩区段能够在这两个线圈之间在该间隔的区域中往复运动。
在操纵装置的如下设计方案中,这些设计方案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中任一个设计方案组合且在这些设计方案中被动元件包括传递区段和联接区段,调整环能够包括带有在基本上径向的方向上的凹槽形走向的传递凹口。传递凹口在此被设计成用于容纳传递区段。凹槽形的传递凹口的长度能够在此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和/或在径向方向上向外被限制。在此,被动元件能够经由传递区段在传递凹口中以滑动接合的方式与调整环联接。也就是说,被动元件或者传递区段经由传递凹口与调整环机械联接。在此,传递凹口能够仅深入到调整环中或在轴向方向上穿过调整环。通过调节凹槽形的传递凹口的长度能够确定或者限制被动元件或者传递区段的滑动路径。该滑动路径在“螺线管”实施方案中是有利的,以便最小化或者防止被动元件相对于主动元件的垂直于平移的往复运动的运动。通过调节或者限制滑动路径,进而能够确定或者限制调整环的转动路径或者旋转路径。
在操纵装置的如下设计方案中,这些设计方案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中任一个设计方案组合并且在这些设计方案中被动元件包括传递区段和联接区段且主动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线圈,被动元件能够形成为永磁体且被固定在调整环的第一侧。在此,主动元件能够形成为电磁体。也就是说,主动元件包括线圈和固定地安坐在线圈中的铁磁性的芯。传递区段和联接区段能够在此尤其共同地单件式地形成。传递区段能够在此为被动元件的固定地与调整环连接的部分,而联接区段能够在此为被动元件的主要与主动元件相互作用的部分。尤其被动元件能够被实施为单件式的永磁体。此外被动元件能够设计成用于通过将电压施加到主动元件上而被主动元件吸引或排斥。吸引或排斥能够在此通过对应的极性(参照上文)进行控制。替代地或附加地,主动元件能够轴向地布置在调整环的第一侧的上方。在此,主动元件能够轴向地布置在被动元件的上方或布置在至少部分地与主动元件相同的轴向高度上。替代地或附加地,主动元件能够在相对于调整环成切向的方向或者周向上布置在被动元件旁边。
在操纵装置的能够与前一设计方案组合的设计方案中,主动元件能够尤其形成为U形的电磁体。也就是说,主动元件能够具有马蹄形的(或U形的)衔铁,其中在马蹄形的衔铁的各U桥接部处线圈缠绕桥接部。也就是说,主动元件能够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在此,线圈尤其相反地卷绕,使得在加载有电压的情况下这两个线圈产生相反定向的磁场。由此,被动元件在线圈加载有第一极性的电压的情况下被第一线圈吸引且被第二线圈排斥。在线圈加载有与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的电压时,被动元件被第一线圈排斥且被第二线圈吸引。在此,主动元件能够被布置成使得这两个U桥接部、即还有这两个线圈在相对于调整环成切向的方向或周向上在右边和左边处于被动元件旁边。在此,这两个U桥接部、即还有这两个线圈能够轴向地布置在调整环的第一侧的上方。替代地,这两个U桥接部、即还有这两个线圈能够布置在主动元件的相同的轴向高度上。但是在此主动元件必须至少轴向地布置在调整环的第一侧的上方。
在操纵装置的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中任一个组合的设计方案中,电磁致动器装置能够包括第一主动元件和第二主动元件。在此,第二主动元件能够相对于被动元件布置成与第一主动元件相反。此外被动元件能够与两个主动元件电磁联接。附加地,第一主动元件和第二主动元件能够连接成使得它们通过施加具有不同的极性的电压以指明方向的方式作用于被动元件。
在操纵装置的能够与前一设计方案组合的设计方案中,电磁致动器装置能够包括多个主动元件和多个被动元件。被动元件能够在此在周向上间隔开地布置在调整环上。
在操纵装置的如下设计方案中,这些设计方案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中任一个组合且在这些设计方案中电磁致动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被动元件和至少两个主动元件,每个主动元件能够驱动一个被动元件。替代地,每两个主动元件能够驱动一个被动元件。在此,主动元件的数量能够尤其是被动元件的数量的两倍或一样多。
在操纵装置的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中任一个组合的设计方案中,主动元件能够包括带有至少一个第一保持板的第一保持装置,以便通过磁性保持力将被动元件保持在至少一个第一位置中。附加地,保持装置能够包括第二保持板,以便通过磁保持力将被动元件保持在第二位置中。替代地或附加地,保持装置或被动元件中的一者能够具有铁磁特性而另一者能够具有永磁特性。替代于保持装置或除保持装置之外,电磁致动器装置能够包括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该弹簧元件与被动元件联接。弹簧元件能够根据其被设计为压力弹簧或拉力弹簧而推开被动元件远离自己或将被动元件拉近自己。只要没有与弹簧元件相反的力施加到被动元件上或者只要没有超越弹簧元件的弹簧力的力施加到被动元件上,弹簧元件就能够将被动元件保持在推开的或者拉近的位置中。因此弹簧元件同样用作一种保持装置。
在操纵装置的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中任一个组合的设计方案中,该电磁致动器装置能够与外部的电子电路联接,该外部的电子电路与该主动元件电子连接以控制该至少一个主动元件。在此,电子电路能够例如形成为H桥。
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用于调整压缩机入口的调整机构。调整机构包括多个隔板元件,这些隔板元件是可转动地支承的。此外调整机构包括根据前述设计方案中任一个设计方案所述的操纵装置。该多个隔板元件可操作地与调整环联接。
在调整机构的设计方案中,调整机构能够此外包括支承环。隔板元件能够可转动地支承在支承环中。支承环被设计成用于布置在压缩机壳体上。替代地,隔板元件能够被设计成用于直接地可转动地支承在压缩机壳体中。替代地或附加地,调整环能够包括分布在周向上的多个隔板凹口以用于与隔板元件联接。
在调整机构的如下设计方案中,这些设计方案能够与前一设计方案组合且在这些设计方案中调整环具有传递凹口,传递凹口能够在周向上布置在每两个隔板凹口之间。
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压缩机壳体和布置在其中的压缩机叶轮。压缩机壳体限定压缩机入口以及带有压缩机螺旋部的压缩机出口。压缩机包括根据前述设计方案中任一个设计方案所述的调整机构。
在压缩机的设计方案中,压缩机壳体能够被设计成用于容纳至少一个主动元件。在此,主动元件能够安置且尤其固定在内侧。替代地,主动元件能够从内侧插入或者集成到压缩机壳体中。替代地,压缩机壳体能够被设计成用于从压缩机壳体的外侧容纳主动元件。在此,主动元件能够安置在压缩机壳体的外侧和/或从外侧集成到压缩机壳体中。在最后提及的情况中,主动元件还能够不与被动元件和调整环布置在同一空腔中。但是,主动元件和/或压缩机壳体能够形成为使得主动元件继续布置在被动元件的紧挨着的附近。例如通过使压缩机壳体对应地成形有用于主动元件的凹入部,从而使得主动元件能够插入到凹入部中且通过凹入部在被动元件的方向上定向。在此,压缩机壳体能够包括进入到内部中、即进入到压缩机壳体的空腔中的缺口。这用于使联接区段穿过压缩机壳体且用于与主动元件联接。替代地,主动元件还能够插入到压缩机壳体中且不仅布置在压缩机壳体的内侧而且布置在压缩机壳体的外侧。此外,压缩机壳体能够包括至少一个密封件,以便在主动元件的区域中密封该压缩机壳体。
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增压装置,该增压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和轴。此外增压装置包括根据前述设计方案中任一个设计方案所述的压缩机。压缩机的压缩机叶轮在此经由轴与驱动单元联接。驱动单元能够包括涡轮和/或电动马达。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以第一实施类型的示例性设计方案的、带有螺线管的根据本发明的操纵装置的俯视图;
图1B示出了沿着来自图1A的截面A:A的第一实施类型的致动器装置的侧视截面图;
图1C示出了第一实施类型的致动器装置的替代设计方案的类似于图1B的设计方案的侧视截面图;
图2A示出了以类似于图1A的第一实施类型的替代设计方案的、带有两个螺线管的根据本发明的操纵装置的俯视图;
图2B示出了沿着来自图2A的截面A:A的第一实施类型的致动器装置的侧视截面图;
图3A示出了以第二实施类型的示例性设计方案的、带有作为主动元件的电磁体和作为被动元件的永磁体的根据本发明的操纵装置的俯视图;
图3B示出了沿着来自图3A的截面A:A的第二实施类型的致动器装置的侧视截面图;
图4A示出了以类似于图3A的第二实施类型的替代设计方案的、但是带有两个主动元件的根据本发明的操纵装置的俯视图;
图4B示出了沿着来自图4A的截面A:A的第二实施类型的致动器装置的侧视截面图;
图5示出了以类似于图3A和4A的第二实施类型的替代设计方案的、带有两个主动元件和两个被动元件的根据本发明的操纵装置的俯视图;
图6A示出了以类似于图5的第二实施类型的替代设计方案的、带有三个主动元件和三个被动元件的根据本发明的操纵装置的俯视图;
图6B示出了沿着来自图6A的截面A:A的第二实施类型的致动器装置的侧视截面图;
图7示出了带有来自图1至6之一的根据本发明的操纵装置的调整机构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带有来自图7的根据本发明的调整机构的压缩机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带有来自图8的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的增压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表述“轴向地”和“轴向方向”涉及调整环200的转动轴线。参照附图(例如参见图1A或图1B),调整环200的轴向方向以附图标记22示出。径向方向24在此涉及调整环200的轴线22。同样周缘或者周向26在此涉及调整环200的轴线22。切向方向28在此涉及基本上垂直于径向方向24的取向。
图1A和3A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类型和第二实施类型的根据本发明的操纵装置10,该操纵装置示例性地以布置在压缩机壳体410的空腔430中的方式示出。在确切地参照各自的实施类型解释各自的、特定的特征之前,首先解释操纵装置10的对于两个实施类型来说共同的特征。
操纵装置10用于压缩机400的调整机构300且包括电磁致动器装置100。在图1A和3A的实例中,致动器装置100包括主动元件110和被动元件120。操纵装置10此外包括调整环200。调整环200被设计成用于可转动地支承在压缩机壳体410中。电磁致动器装置100被设计成用于布置在压缩机壳体410之内。被动元件120联接到调整环200且被设计成用于被该主动元件110驱动以用于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调整调整环200。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在主动元件110与被动元件120之间不需要机械联接。也就是说,主动元件110能够通过电磁力使被动元件120运动。被动元件120进而与调整环200联接、即机械联接,且因此能够将力或者运动传递到调整环200上。主动元件110在此用作驱动式的力产生单元,该力产生单元在不需要附加的杠杆系统和/或传动系统的情况下直接驱动与调整环200(机械)联接的被动元件120。由此操纵系统10相比于传统的操纵系统显著地简化且因此其空间需求降低。通过简化还能够由此得到如下优点:存在更少的元件和因此更少潜在的故障来源。将致动器装置100布置在压缩机壳体410之内的可能性使得系统的紧凑性进一步改进。这当然明确地意味着主动元件110,因为调整环200和与其(机械)联接的被动元件120原则上无论如何都布置在压缩机壳体410之内。将主动元件110也布置在压缩机壳体410之内尤其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主动元件110能够具有简单的结构。也就是说,为了以电磁的方式使被动元件120运动,理论上仅需要线圈112。这比例如在已知的操纵装置中使用的电动马达明显更紧凑。
在图7中示意性地示出用于调整压缩机入口412的调整机构300。调整机构300包括多个隔板元件320,这些隔板元件是可转动地支承的。此外,调整机构300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操纵装置10。多个隔板元件320在此可操作地与调整环200联接。此外,调整机构300包括支承环330(在此不可看出,参见图8)。隔板元件320在此可转动地支承在支承环330中。支承环330在此布置在压缩机壳体410中。替代地,隔板元件320能够直接地可转动地支承在压缩机壳体410中。调整环200包括分布在周向26上的多个隔板凹口212以用于与隔板元件320联接。
在图8中示意性地示出压缩机400,该压缩机包括带有根据本发明的操纵装置10的根据本发明的调整机构。压缩机400此外包括压缩机壳体410和布置在其中的压缩机叶轮420(在此未示出,参见图9)。压缩机壳体410限定压缩机入口412以及带有压缩机螺旋部416的压缩机出口414。
如不仅能够从图1A和3A而且能够从图8中得出的,电磁致动器装置100与调整环200共同布置在压缩机壳体410之内的空腔430中。由此意味着,调整环200和致动器装置100布置在同一空腔430中。也就是说,压缩机壳体410被设计成用于容纳主动元件110。更确切地说,主动元件110安置或者固定在压缩机壳体410的内侧(参见图1A、1B和1C)。主动元件110在此在被动元件120的紧挨着的周围布置成与调整环200直接相邻。这还从图1B和3B的操纵装置10的各自的侧视截面图中得出。在其中尤其可看出,主动元件110在相对于调整环200成切向的方向28上布置在被动元件120旁边。替代于安置到压缩机壳体410的内侧,主动元件110能够从内侧被插入或者集成到压缩机壳体410中。在这样的设计方案中,压缩机壳体410的内侧必须对应地形成有凹入部。在另外的替代的设计方案中、尤其对于主动元件110是较大的螺线管的情况而言,主动元件110还能够布置或者安置在压缩机壳体410的外侧(未示出)。类似地,主动元件110还可能从外部集成到压缩机壳体410中。“集成”在此原则上表示将主动元件插入到压缩机壳体410的对应的凹入部(未示出)中。在主动元件110安置在压缩机壳体的外侧或者集成到其中的设计方案中,主动元件110和被动元件120尽管如此仍能够在没有杠杆组的情况下或者在没有杠杆系统和/或传动系统的情况下联接。这例如通过对应地在空间上相邻地布置被动元件120和主动元件110来实现。在最后提及的情况中,主动元件110还能够例外地不与被动元件120和调整环200布置在同一空腔430中。但是,主动元件110和/或压缩机壳体410能够形成为使得主动元件110继续布置在被动元件120的紧挨着的附近。这例如能够通过使压缩机壳体410对应地成形有用于主动元件110的凹入部来实现,从而使得主动元件能够插入到凹入部中且通过凹入部在被动元件120的方向上和附近定向。在此,压缩机壳体410能够包括进入到内部中、即进入到压缩机壳体410的空腔430中的缺口。这用于使被动元件120的与主动元件110相互作用的区段穿过压缩机壳体410且用于与主动元件110联接。替代地,主动元件110还能够插入到压缩机壳体410中且能够被布置在压缩机壳体410的内侧和外侧。在此,压缩机壳体410能够包括至少一个密封件(未示出),以便在主动元件110的区域中密封压缩机壳体410。即使这在图3A-6B中关于第二实施类型未确切地示出,在此主动元件110也对应地安置在压缩机壳体410之中或之上。这能够在存在或不存在附加的连接元件的情况下实现。图8就此而言示出了附加的连接元件332,该连接元件用于固定主动元件110。但是在该实例中,主动元件110不是固定在压缩机壳体410上,而是固定在调整机构300的支承环330上。替代地,类似的连接元件332能够用于支持将主动元件110固定在压缩机壳体410上。在此,借助“附近”和“相邻”选择取决于电磁场的强度的术语。在此必要的是,被动元件120或者至少被动元件120的应与主动元件110相互作用的区段还处于由主动元件110产生的磁场的作用范围之内。
主动元件110被设计成用于通过施加第一极性的电压使被动元件120在第一方向上运动而通过施加第二极性的电压使被动元件120在第二方向上运动。在此,被动元件120能够在第一方向上被主动元件110吸引而在第二方向上被主动元件110排斥。“极性”在此表示负电压或正电压。也就是说仅改变极性,其中电压的值能够保持相同。这是可能的,因为主动元件110包括线圈112,该线圈在施加电压时产生磁场(例如参见图1B)。也就是说,主动元件110被设计成用于产生电磁场。为了能够通过磁场运动,被动元件120的至少一部分包括铁磁特性和/或永磁特性。由此可以实现,能够通过电磁力使被动元件120运动。也就是说通过这种特性,主动元件110能够最终使被动元件120运动或者将力施加到被动元件上。“部分”在此表示,不是整个被动元件120、而是仅至少被动元件120与主动元件110相互作用的区段必须具有这样的特性。即被动元件120的处于由主动元件110产生的磁场的作用范围之内的区段。换句话说这意味着,仅至少被动元件120在由主动元件110产生的磁场的区域中与该主动元件110相互作用的区段必须具有这样的特性。例如,被动元件120的负责与调整环200机械联接的区段不需要强制性地具有这样的特性。
就此而言,被动元件120包括传递区段122和联接区段124(尤其参见图1B和3B)。在此,传递区段122与调整环200机械联接。联接区段124与主动元件110电磁地或者磁性地联接。传递区段122和联接区段124能够在此共同地单件式地形成(例如参见图3B)。替代地,传递区段122和联接区段124能够两件式地形成,例如在图1B中的第一实施类型中所示出的。即使单件式或者两件式的设计各自仅以第二或者第一实施类型示出,这也不应表示受限于各自的实施类型。同样,第二实施类型的被动元件120(例如图3A-3C)可能是两件式地形成的,而第一实施类型的被动元件120(例如图1A-1C)可能是单件式地形成的。在每种情况中,传递区段122和联接区段124固定地相互连接,以便能够传送或者传递机械力。
在下面确切地讨论第一实施类型(螺线管)。如能够从图1A-2B中得出的,联接区段124在第一实施类型中形成为长形的且被设计成用于在主动元件110的线圈112之内平移地往复运动。因此能够在相对于调整环200成切向的方向28上将力传递到传递区段122上。传递区段122进而能够通过其与调整环200的机械联接将力继续传递到调整环200上,由此使该调整环转动地运动。第一实施类型的结构能够例如类似于螺线管的结构。也就是说可动的衔铁、即联接区段124由于磁场(该磁场通过施加电压在主动元件110的线圈112之内产生)而沿着线圈轴线114运动。如已经提及的,被动元件120在此与主动元件110电磁地或者磁性地联接。但是这不意味着,在任何时刻都不允许在主动元件110与被动元件120或者联接区段124之间存在物理接触。被动元件120或者联接区段124尤其能够与主动元件110或者与主动元件110的壳体处于滑动接触或者引导接触。被动元件120还能够在一个或两个终端位置中与主动元件110处于触碰接触。
联接区段124从传递区段122起在相对于调整环200基本上成切向的方向28上延伸(参见图1A-1C)。因此,联接区段124或者被动元件120能够在柱形的主动元件110之内平移运动。
在第一实施类型的替代的设计方案中,主动元件110能够包括第一线圈112a和第二线圈112b(参见图1C)。在此两个线圈112a、112b彼此同心地且间隔开地布置。联接区段124包括外罩区段125,该外罩区段至少部分地包围联接区段124。外罩区段125具有铁磁特性和/或永磁特性。尤其在该设计方案中足够的是,仅外罩区段125而不是整个被动元件120或整个联接区段124具有铁磁特性和/或永磁特性。两个线圈112a、112b在此连接成使得通过将电压施加到主动元件110上由两个线圈112a、112b共同地使外罩区段125在第一线圈112a与第二线圈112b之间往复运动。也就是说两个线圈112a、112b具有相反的极性。在此,在将电压施加到线圈112a、112b上的情况下能够在第一线圈112a中建立第一磁场,该第一磁场将吸引的洛伦兹力施加到被动元件120或者外罩区段125上,其中通过相反的极性能够在第二线圈112b中建立第二磁场,该第二磁场将排斥的洛伦兹力施加到被动元件120或者外罩区段125上。通过使电压倒转极性使效果反转。也就是说,第一线圈112a排斥而第二线圈112b吸引。因此,两个线圈112a、112b或者分别在其中产生的两个磁场能够共同地将指向相同的力施加到被动元件120或者外罩区段125上。通过两个线圈112a、112b的间隔,联接区段124或者外罩区段125能够在两个线圈112a、112b之间在间隔的区域中往复运动。替代于外罩区段125,联接区段124的非外罩形的区段(未示出)也能够具有铁磁特性和/或永磁特性,以便与主动元件110或者由主动元件110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尤其在该实例中,被动元件120或者联接区段124或者外罩区段125能够在一个或两个最终位置中与主动元件110(或者稍后解释的保持装置118)处于触碰接触。
根据第一实施类型的另一替代的设计方案(参见图2A和2B),联接区段124从传递区段122起在两侧在相反的方向上延伸。在此,这两个相反的方向同样在相对于调整环200基本上成切向的方向28上延伸。如能够从图2A和2B的实例中得出的,电磁致动器装置100在该实例中包括第一主动元件110a和第二主动元件110b。在此,第二主动元件110b相对于被动元件120布置成与第一主动元件110a相反。相对于传递区段122在两侧在相反的方向上延伸的联接区段124的各一部分在此各自与主动元件110a、110b中的一个主动元件电磁联接。第一主动元件110a和第二主动元件110b在此连接成使得它们通过施加电压具有相反的极性。通过相反的极性,主动元件110a、110b的各自的线圈112产生在相同方向上共同作用到被动元件120上的磁场。也就是说,第一主动元件110a产生以起吸引的方式作用到被动元件120上的磁场,而第二主动元件110b产生以排斥的方式作用到被动元件120上的磁场。在使电压倒转极性的情况下产生相反的效果。
如尤其能够从图1A和2A中得出的,调整环200包括传递凹口214。传递凹口214具有在基本上径向的方向24上的凹槽形的走向。这意味着,传递凹口214的主取向在径向方向24上延伸,其中但是传递凹口的走向还能够包括在周向26上的方向分量。传递凹口214在此被设计成用于容纳传递区段122。传递凹口122的长度214a在此在径向方向24上向内以及在径向方向24上向外被限制。替代地,传递凹口214能够仅在径向方向24上向内或仅在径向方向24上向外被限制。也就是说,传递凹口214能够在径向方向24上朝向调整环200的一侧为敞开的。传递凹口214还能够在两个径向方向24上(即向内以及向外)为敞开的。这尤其当传递凹口214仅在轴向方向22方向上深入到调整环200中时是可能的。不取决于在哪个径向方向24上限制传递凹口214,传递凹口214能够仅深入到调整环200中,或者(如在图1B、1C和2B中示出的)在轴向方向22上穿过调整环200。传递凹口214在周向26上布置在每两个隔板凹口212之间。传递区段122布置在传递凹口214中。经由传递凹口214中的传递区段122,被动元件120以滑动接合的方式与调整环200联接。也就是说,被动元件120或者传递区段122经由传递凹口214与调整环200机械联接。由于传递区段122能够在传递凹口214中滑动,能够有利地补偿被动元件120相对于主动元件110且垂直于线圈轴线114的运动。相反地,被动元件120沿着线圈轴线114平移的运动能够传递到调整环200上,从而使得调整环运动或者转动。通过调节传递凹口214的长度214a能够确定或者限制被动元件120或者传递区段122的最大滑动路径。通过调节或者限制传递区段122的滑动路径,进而能够确定或者限制调整环200的转动路径或者旋转路径。替代于传递凹口214,还能够设置有替代的装置、例如布置在调整环200上的轨道(未示出),被动元件120或者传递区段122与该轨道联接,该轨道使得被动元件120或者传递区段122的滑动成为可能。
如已经提及的,被动元件120在此与主动元件110电磁地或者磁性地联接。但是这不意味着,在任何时刻都不允许在主动元件110与被动元件120或者联接区段124之间存在物理接触。被动元件120或者联接区段124尤其能够与主动元件110或者与主动元件110的壳体处于滑动接触或者引导接触。被动元件120还能够在一个或两个终端位置中与主动元件110处于触碰接触。
在下面确切地讨论第二实施类型(电磁体)。就此而言图3A-6B示出了,被动元件120形成为永磁体且被固定在调整环200的第一侧210。被动元件120能够在此例如粘接在调整环200上。替代地,在调整环200中能够设置有凹入部(未示出),被动元件120能够被粘入和/或压入到该凹入部中。在图3B、4B和6B的实例中,在调整环200中设置有传递凹口214,被动元件120被压入到该传递凹口中。替代地或附加地,被动元件120还可能被粘入到传递凹口214中。主动元件110在此形成为电磁体。也就是说,主动元件110包括线圈(在图3A中未示出)和固定地安坐在线圈中的铁磁性的芯(未示出)。传递区段122和联接区段124在此如更上面已经提及的那样共同地单件式地形成。传递区段122能够在此为被动元件120的固定地与调整环200连接的部分,而联接区段124能够在此为被动元件120的主要与主动元件110相互作用的部分。在图3A-6B的实例中,被动元件120被实施为单件式的永磁体。替代地,被动元件120还能够被实施为两件式的,其中联接区段124被实施为永磁体,而传递区段122能够由例如聚合物或金属材料形成。在两件式的设计方案中,联接区段124和传递区段122固定地相互连接。被动元件120设计成用于通过将电压施加到主动元件110或者其线圈上而被主动元件110吸引或排斥。吸引或排斥能够在此通过对应的极性(类似于第一实施类型,如更上面描述的)控制。主动元件110在轴向方向22上布置在调整环200的第一侧210的上方。“上方”在此表示在箭头22的方向上在调整环200上方,如在图3B和4B中示出的。在此,主动元件110轴向地布置在调整环200的上方且在相对于调整环200成切向的方向28上或者在调整环200的周向26上布置在被动元件120旁边。也就是说,主动元件110至少部分地布置在与被动元件120相同的轴向高度上。替代地,主动元件110还能够轴向地布置在被动元件120的上方。如更上面已经提及的,主动元件100固定在压缩机壳体410上(在图3A-6B中未示出)。在此,主动元件110能够直接地固定在压缩机壳体410上或经由中间元件(未示出,但是例如类似于连接元件332)固定在压缩机壳体410上。替代地,主动元件110还能够与支承环330联接或者固定在支承环上(在存在或不存在附加的连接元件332的情况下,如在图8中关于第一实施类型示出的)。
图3A和3B示出了第二实施类型(电磁体)的第一设计实例。在该实例中主动元件110形成为U形的电磁体。也就是说,主动元件110具有马蹄形(或U形)的衔铁116,其中在马蹄形的衔铁116的各U桥接部116a、116b处线圈112a、112b(在此不能够看见)缠绕各自的桥接部116a、116b。换句话说,也就是说第一线圈112a围绕第一桥接部116a卷绕而第二线圈112b围绕第二桥接部116b卷绕。也就是说,图3A和3B的主动元件110具有第一线圈112a和第二线圈112b。两个线圈112a、112b能够在此相互电连接且相反地卷绕。替代地,线圈112a、112b能够相同地卷绕且连接成使得它们在施加电压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或者相反的极性。在此,线圈112a、112b相反地卷绕和/或连接成使得在加载有电压的情况下两个线圈112a、112b产生相反地定向的磁场。由此,被动元件120在线圈112a、112b加载有第一极性的电压的情况下被第一线圈112a吸引且被第二线圈112b排斥。在线圈112a、112b加载有与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的电压时,被动元件120被第一线圈112a排斥且被第二线圈112b吸引。主动元件110在此被布置成使得两个U桥接部、即还有两个线圈112a、112b在相对于调整环200成切向的方向28或周向26上在右边和左边处于被动元件120旁边。在此,这两个U桥接部、即还有两个线圈112a、112b轴向地布置在调整环200的第一侧210的上方。此外,这两个U桥接部、即还有两个线圈112a、112b布置在主动元件110的相同的轴向高度上。由此表示,这两个U桥接部、即还有两个线圈112a、112b至少部分地布置在与被动元件120相同的高度上。替代地,这两个U桥接部、即还有两个线圈112a、112b能够轴向地布置在被动元件120的上方(未示出)。在此,但是在主动元件110与被动元件120之间的间距允许被选择成仅最多大到使得由两个线圈112a、112b产生的磁场或者其作用范围还由被动元件120获取。
图4A和4B示出了第二实施类型(电磁体)的第二设计实例。相比于图3A和3B的设计方案,在此电磁致动器装置100包括第一主动元件110a和第二主动元件110b。第一主动元件110a和第二主动元件110b在此不是形成为U形的电磁体,而是如上文描述的电磁体那样各自形成有线圈(未示出)和固定地安坐在线圈中的铁磁性的芯(未示出)。类似于来自第一设计实例的桥接部116a、116b,第二主动元件110b相对于被动元件120被布置成与第一主动元件110a相反。在此,主动元件110a、110b相对于被动元件120和/或相对于调整环200的布置能够类似于来自第一设计实例的桥接部116a、116b的布置地来执行。被动元件120在此与两个主动元件110a、110b电磁联接。第一主动元件110a和第二主动元件110b在此连接成使得它们在施加电压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或者相反的极性。在加载有电压的情况下,因此在主动元件110a、110b中产生相反地定向的磁场。由此,被动元件120在主动元件110a、110b的线圈加载有第一极性的电压的情况下被第一主动元件110a吸引且被第二主动元件110b排斥。在主动元件110a、110b的线圈加载有与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的电压时,被动元件120被第一线圈112a排斥且被第二线圈112b吸引。
下面的设计方案能够被用于两种实施类型,但是根据第二实施类型进行描述。在一些设计方案中,电磁致动器装置100能够包括多个主动元件110和多个被动元件120。就此而言,图5和6A/6B示出了示例性的设计方案,分别带有各两个或者各三个主动元件110、110a、110b和被动元件120、120a、120b。被动元件120、120a、120b在此在周向26上间隔开地布置在调整环200上。尤其,被动元件120、120a、120b在此以相同的间距在周向26上彼此间隔开。主动元件110、110a、110b在此类似于上面的解释地布置在相应的被动元件120、120a、120b旁边。在图5中示出,第一主动元件110a顺时针地布置在第一被动元件120a旁边。第二主动元件110b逆时针地布置在第二被动元件120b旁边。由此得出如下优点:相应的主动元件110a、110b在将吸引的力施加到相应的被动元件120a、120b上时能够用作止动装置。也就是说,能够防止调整环200过度转动超过期望的值。替代地,两个主动元件110a、110b可能在相同的转动方向上布置在相应的被动元件120a、120b旁边。这样的布置能够结合图6A和6B的设计实例看出,其中三个主动元件110中的各个主动元件顺时针地布置在三个被动元件120中的各个被动元件旁边。在所有主动元件110、110a、110b在相同的转动方向上布置在相应的被动元件120、120a、120b旁边的设计方案中,此外止动装置是必要的。这能够通过一个或多个弹簧元件119(参见更下面)或通过止动元件121来实现,该止动元件抵抗主动元件110、110a、110b的排斥力。止动元件121和/或弹簧元件119能够在此类似于针对主动元件110的上述解释地安置或者固定在压缩机壳体410或调整机构300或者支承环330上。替代地,止动元件121和/或弹簧元件119还能够经由未示出的中间元件安置或者固定在主动元件110上。此外替代地或附加地,能够设置有至少一个另外的主动元件(未示出),其相对于相应的被动元件120、120a、120b与已有的主动元件110、110a、110b中的一个相反地布置(例如在与图6A和6B中示出的止动元件121之一类似的位置处)。该至少一个另外的主动元件能够将与其他主动元件110、110a、110b相反的力施加到相应的被动元件120、120a、120b上。由此能够产生力平衡,该力平衡能够防止调整环200过度转动。替代地,已有的主动元件110、110a、110b之一能够与其他主动元件110、110a、110b相反地接通且因此同样通过力平衡防止调整环200的过度转动。此外能够在操纵装置10中设置有物理止动器,该物理止动器与调整环200和/或与被动元件120、120a、120b中的至少一个相互作用,以防止调整环200过度转动。在图5和6A/6B的设计实例中,被动元件120、120a、120b相应地被主动元件110、110a、110b驱动。替代地,还能够设置比被动元件120更多的主动元件110,从而使得一个被动元件120相应地被两个主动元件110(类似于图4A和4B的设计方案)驱动。替代于主动元件110和被动元件120的在此解释的数量,操纵装置10或者电磁致动器装置100还能够包括更多数量的主动元件110和/或被动元件120。这是有利的,因为能够实现更均匀的致动。尤其在第二实施类型的设计方案中,更多数量的主动元件110和/或被动元件120是有利的,因为主动元件110由于其形成为电磁体是非常紧凑的。相应地可能设置具有较小的功率的多个较小的电磁体。由此能够提供更紧凑的结构和更均匀的力引入,该更均匀的力引入产生对调整环200的更可靠的致动。替代地,这也适用于第一实施类型的设计方案,其中但是螺线管设计方案原则上相比于主动元件110的电磁体设计方案占据更大的尺寸。
下面的解释能够应用到两种实施类型上。例如在图1A、1B和4B中示出的,主动元件110包括带有第一保持板118a的保持装置118。保持装置118或者保持板118a被设计成用于当在主动元件110上不存在电压时通过磁性保持力将被动元件120保持在第一位置中(单稳态的设计方案)。在此,保持装置118或者保持板118a具有铁磁特性,其中被动元件120或者联接区段124固然如上文解释的那样具有永磁特性。通过在保持装置118或者保持板118a与被动元件120或者联接区段124之间的吸引作用,被动元件120能够在对应地接近保持装置118或者保持板118a时被保持在该保持装置或者该保持板上或者被固定在该位置中。为此,保持装置118或者保持板118a固定在主动元件上。在产生磁场(该磁场将洛伦兹力施加到被动元件120上,该洛伦兹力与在保持装置118或者保持板118a与被动元件120之间的保持力相反且超过该保持力)的情况下,被动元件能够再次运动远离保持板118a。附加地,保持装置118能够包括第二保持板118b,以便通过磁性保持力将被动元件120保持在第二位置中(参见图1C和3B)。第二保持板118b在此布置在主动元件110的与第一保持板118a相反的一侧。即使第二保持板118b仅结合两线圈式的主动元件110来示出,单线圈式的主动元件110也能够包括这样的第二保持板118b。由此得到如下优点:主动元件110的线圈112或者线圈112、112a、112b(根据设计方案)不必永久地通电,以便将被动元件120或者调整环200保持在特定的位置中(双稳态的设计方案)。因此能够提供更高效的操纵装置10。
来自图1A的实例的电磁致动器装置100此外包括弹簧元件119。弹簧元件119与被动元件120联接。此外弹簧元件119与压缩机壳体410联接。替代于与压缩机壳体410联接,弹簧元件119还能够与主动元件110或与支承环330联接。弹簧元件119被设计为拉力弹簧且因此被设计成用于将被动元件拉近自己。替代地,弹簧元件119还能够被设计为压力弹簧且相应地被设计成用于推开被动元件120远离自己。只要没有与弹簧元件119相反的力施加到被动元件120上或者只要没有超越弹簧元件119的弹性力的力施加到被动元件120上,弹簧元件119就能够将被动元件保持在拉近的位置(替代的压力弹簧:“在推开的位置”)中。因此弹簧元件119同样用作一种保持装置或止动装置。在替代的设计方案中,电磁致动器装置100还能够包括多个弹簧元件119,尤其对于每个被动元件120具有一个或两个弹簧元件119。如果对于每个被动元件120设置有两个弹簧元件119,则这两个弹簧元件119能够尤其将相反的力施加到被动元件120上。弹簧元件119能够在此布置在被动元件120的相同侧或布置在被动元件120的不同侧、尤其相反侧。这些实施方案能够被用于第一和第二实施类型的所有设计可能性。尤其在第二实施类型的如下设计方案中,在这些设计方案中存在多个主动元件110和被动元件120,其中主动元件110分别在相同的转动方向上布置在相应的被动元件120旁边,有利的是,设置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19,其防止调整环200的过度转动。
电磁致动器装置100此外与外部的电子电路190联接。电路190与相应的主动元件110、110a、110b电子连接以用于控制主动元件110或者主动元件110、110a、110b。在此,电子电路190能够尤其形成为H桥。
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增压装置500,该增压装置包括驱动单元510和轴520(参见图9)。此外,增压装置500包括更上面描述的压缩机400。压缩机的压缩机叶轮420在此经由轴520与驱动单元510联接。驱动单元510在此仅形成为涡轮。附加地,驱动单元510能够包括电动马达。替代地,驱动单元510还能够在没有涡轮的情况下只包括电动马达。即使这仅未在图9中示出,压缩机400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调整机构300或者根据本发明的操纵装置10。
虽然在上文描述了且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了本发明,但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还能够替代性地根据如下实施方式来限定:
1.一种用于压缩机(400)的调整机构(300)的操纵装置(10),该操纵装置包括:
电磁致动器装置(100),其带有至少一个主动元件(110)和至少一个被动元件(120);以及
用于可转动地支承在压缩机壳体(410)中的调整环(200);
其中该电磁致动器装置(100)被设计成用于布置在该压缩机壳体(410)之内,并且其中该被动元件(120)联接到该调整环(200)且被设计成用于被该至少一个主动元件(110)驱动以用于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调整该调整环(200)。
2.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电磁致动器装置(100)被设计成用于与该调整环(200)共同地布置在该压缩机壳体(410)之内的空腔(430)中。
3.根据以上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主动元件(110)在该被动元件(120)的紧挨着的周围布置在该调整环(200)上或布置成与该调整环直接相邻。
4.根据以上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主动元件(110)被设计成用于布置在该压缩机壳体(410)的内侧处。
5.根据以上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主动元件(110)被设计成用于被集成到该压缩机壳体(410)中。
6.根据以上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主动元件(110)被设计成用于通过施加第一极性的电压使该被动元件(120)在第一方向上运动而通过施加第二极性的电压使该被动元件(120)在第二方向上运动。
7.根据实施方式6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被动元件(120)在该第一方向上被该主动元件(110)吸引而在该第二方向上被该主动元件(110)排斥。
8.根据以上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被动元件(120)的至少一部分包括铁磁特性和/或永磁特性。
9.根据以上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主动元件(110)包括至少一个线圈(112),以产生电磁场。
10.根据以上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被动元件(120)包括传递区段(122)和联接区段(124),其中该传递区段(122)与该调整环(200)机械联接,并且其中该联接区段(124)与该主动元件(110)电磁联接。
11.根据实施方式10所述的操纵装置(10),当从属于实施方式9时,其中该联接区段(124)形成为长形的且被设计成用于在该主动元件(110)的该至少一个线圈(112)之内平移地往复运动,以便在相对于该调整环(200)成切向的方向(28)上将力传递到该传递区段(122)上。
12.根据实施方式11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联接区段(124)从该传递区段(122)起在相对于该调整环(200)基本上成切向的方向(28)上延伸。
13.根据实施方式11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联接区段(124)从该传递区段(122)起在两侧在相反的方向上延伸。
14.根据实施方式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联接区段(124)包括铁磁性的外罩区段(125),该外罩区段至少部分地包围该联接区段(124)。
15.根据实施方式14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主动元件(110)包括第一线圈(112a)和第二线圈(112b),其中这两个线圈(112a,112b)彼此同心地且间隔开地布置且连接成使得通过将电压施加到该主动元件(110)上由两个线圈(112a,112b)共同地使该铁磁性的外罩区段(125)在该第一线圈(112a)与该第二线圈(112b)之间往复运动。
16.根据实施方式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调整环(200)包括带有在基本上径向的方向(24)上的凹槽形走向的传递凹口(214),以用于容纳该传递区段(122)。
17.根据实施方式16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被动元件(120)经由该传递区段(122)经由该调整环的传递凹口(214)以滑动接合的方式与该调整环(200)联接。
18.根据实施方式16或17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传递凹口(214)仅深入到该调整环(200)中或在轴向方向(22)上穿过该调整环(200)。
19.根据实施方式10所述的操纵装置(10),当从属于实施方式9时,其中该被动元件(120)形成为永磁体且被固定在该调整环(200)的第一侧(210),并且其中该主动元件(110)形成为电磁体(110b)。
20.根据实施方式19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被动元件(120)被设计成用于通过将电压施加到该主动元件(110)上由该主动元件(110)来吸引或排斥。
21.根据实施方式19或20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主动元件(110)轴向地布置在该调整环(200)的该第一侧(210)的上方且在相对于该调整环(200)成切向的方向(28)或周向(26)上布置在该被动元件(120)旁边。
22.根据以上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电磁致动器装置(100)包括第一主动元件(110a)和第二主动元件(110b),其中该第二主动元件(110b)相对于该被动元件(120)布置成与该第一主动元件(110a)相反,并且其中该被动元件(120)与两个主动元件(110a,110b)电磁联接。
23.根据实施方式22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第一主动元件(110a)和该第二主动元件(110b)连接成使得它们通过施加具有不同的极性的电压以指明方向的方式作用于该被动元件(120)。
24.根据实施方式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电磁致动器装置(100)包括多个主动元件(110)和多个被动元件(120),其中这些被动元件(120)在周向(26)上间隔开地布置在该调整环(200)上。
25.根据实施方式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每个主动元件(110)驱动一个被动元件(120),或其中每两个主动元件(110)驱动一个被动元件(120)。
26.根据以上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主动元件(110)包括带有至少一个第一保持板(118a)的保持装置(118),以便通过磁性保持力将该被动元件(120)保持在至少一个第一位置中。
27.根据实施方式26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保持装置(118)包括第二保持板(118b),以便通过磁性保持力将该被动元件(120)保持在第二位置中。
28.根据实施方式26或27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保持装置(118)或该被动元件(120)中的一者具有铁磁特性而另一者具有永磁特性。
29.根据以上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电磁致动器装置(100)与外部的电子电路(190)联接,该外部的电子电路与该主动元件(110)电子连接以控制该至少一个主动元件(110)。
30.根据实施方式29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电子电路(190)形成为H桥。
31.一种用于调整压缩机入口(522)的调整机构(300),该调整机构包括:
多个隔板元件(320),这些隔板元件是可转动地支承的;其中
该调整机构(300)包括根据以上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并且其中该多个隔板元件(320)可操作地与该调整环(200)联接。
32.根据实施方式31所述的调整机构(300),此外包括支承环(330),这些隔板元件(320)可转动地支承在该支承环中,或其中这些隔板元件(320)可转动地支承在压缩机壳体(410)中。
33.根据实施方式31或32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机构(300),其中该调整环(200)包括分布在周向(26)上的多个隔板凹口(212)以用于与这些隔板元件(320)联接。
34.根据实施方式3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机构(300),当从属于实施方式16时,其中该传递凹口(214)在周向(26)上布置在每两个隔板凹口(212)之间。
35.一种压缩机(400),包括:
压缩机壳体(410)和布置在其中的压缩机叶轮(420),其中该压缩机壳体(410)限定压缩机入口(412)以及带有压缩机螺旋部(416)的压缩机出口(414);
其中该压缩机(400)包括根据以上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机构(300)。
36.根据实施方式35所述的压缩机(400),其中该压缩机壳体(410)被设计成用于容纳该至少一个主动元件(110)。
37.一种增压装置(500),包括:
驱动单元(510);
轴(520);以及
根据以上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400),其中该压缩机叶轮(420)经由该轴与该驱动单元联接。
38.根据实施方式37所述的增压装置(500),其中该驱动单元(510)包括涡轮和/或电动马达。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压缩机(400)的调整机构(300)的操纵装置(10),该操纵装置包括:
电磁致动器装置(100),其带有至少一个主动元件(110)和至少一个被动元件(120);以及
用于可转动地支承在压缩机壳体(410)中的调整环(200);
其中,该电磁致动器装置(100)被设计成用于布置在该压缩机壳体(410)之内,并且该被动元件(120)联接到该调整环(200)且被设计成用于被所述至少一个主动元件(110)驱动以用于将该调整环(200)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电磁致动器装置(100)被设计成用于与该调整环(200)共同地布置在该压缩机壳体(410)之内的空腔(430)中,并且可选地,该主动元件(110)在该被动元件(120)的紧挨着的周围布置在该调整环(200)上或布置成与该调整环直接相邻。
3.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被动元件(120)的至少一部分包括铁磁特性和/或永磁特性。
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主动元件(110)包括至少一个线圈(112),以产生电磁场。
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被动元件(120)包括传递区段(122)和联接区段(124),其中,该传递区段(122)与该调整环(200)机械联接,并且该联接区段(124)与该主动元件(110)电磁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纵装置(10),当从属于权利要求4时,其中,该联接区段(124)形成为长形的且被设计成用于在该主动元件(110)的该至少一个线圈(112)之内平移地往复运动,以便在相对于该调整环(200)成切向的方向(28)上将力传递到该传递区段(122)上,并且可选地,该联接区段(124)从该传递区段(122)起在相对于该调整环(200)基本上成切向的方向(28)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调整环(200)包括具有在基本上径向的方向(24)上的凹槽形走向的传递凹口(214),以用于容纳该传递区段(122),并且可选地,该被动元件(120)经由该传递区段(122)经由该调整环的传递凹口(214)以滑动接合的方式与该调整环(200)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纵装置(10),当从属于权利要求4时,其中,该被动元件(120)形成为永磁体且被固定在该调整环(200)的第一侧(210)上,并且该主动元件(110)形成为电磁体(110b),并且可选地,该被动元件(120)被设计成用于通过将电压施加到该主动元件(110)上而被该主动元件(110)吸引或排斥。
9.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电磁致动器装置(100)包括多个主动元件(110)和多个被动元件(120),其中,这些被动元件(120)在周向(26)上间隔开地布置在该调整环(200)上。
10.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主动元件(110)包括带有至少一个第一保持板(118a)的保持装置(118),以便通过磁性保持力将该被动元件(120)保持在至少一个第一位置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保持装置(118)包括第二保持板(118b),以便通过磁性保持力将该被动元件(120)保持在第二位置中,并且可选地,该保持装置(118)或该被动元件(120)中的一者具有铁磁特性而另一者具有永磁特性。
12.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其中,该电磁致动器装置(100)与外部的电子电路(190)联接,该外部的电子电路与该主动元件(110)电子连接以控制该至少一个主动元件(110)。
13.一种用于调整压缩机入口(522)的调整机构(300),该调整机构包括:
多个隔板元件(320),这些隔板元件是可转动地支承的;其中,
该调整机构(300)包括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装置(10),并且所述多个隔板元件(320)可操作地与该调整环(200)联接。
14.一种压缩机(400),包括:
压缩机壳体(410)和布置在其中的压缩机叶轮(420),其中,该压缩机壳体(410)限定压缩机入口(412)以及带有压缩机螺旋部(416)的压缩机出口(414);
其中,该压缩机(400)包括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机构(300)。
15.一种增压装置(500),包括:
驱动单元(510);
轴(520);以及
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400),其中,该压缩机叶轮(420)经由该轴与该驱动单元联接。
CN201910005936.6A 2018-12-07 2019-01-04 用于调整机构的操纵装置 Pending CN1112880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221242.2 2018-12-07
DE102018221242 2018-12-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88019A true CN111288019A (zh) 2020-06-16

Family

ID=684000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05936.6A Pending CN111288019A (zh) 2018-12-07 2019-01-04 用于调整机构的操纵装置
CN20192001001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04318U (zh) 2018-12-07 2019-01-04 操纵装置、调整机构、压缩机以及增压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1001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04318U (zh) 2018-12-07 2019-01-04 操纵装置、调整机构、压缩机以及增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1288019A (zh)
DE (1) DE1020191330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54598A1 (ja) * 2020-09-09 2022-03-17 株式会社Ihi 遠心圧縮機および過給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04318U (zh) 2019-11-08
DE102019133035A1 (de) 2020-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07803B2 (ja) 電磁駆動装置
US4609332A (en) Turbo-molecular pump
US5738072A (en) Device for actuating a control member
US4717315A (en) Small size axial-flow molecular pump using a magnetic bearing
US9614424B2 (en) Linear drive and piston pump arrangement
DE602004025560D1 (de) Elektromagnetische ventilbetätigungsvorrichtung
CN105814267A (zh) 车锁
CN111288019A (zh) 用于调整机构的操纵装置
US6935477B2 (en) Magnet type clutch device or magnet type fan clutch device
JP2000240474A (ja) 内燃機関のスロットルバルブ制御装置
US4577832A (en) Rotary driving apparatus
JP2000504496A (ja) 最小にされた補助磁石を有するアクチュエーター、及びそのようなアクチュエーターを設けられたスロットル装置
EP1128401A2 (en) Magnettically-efficient solenoid for a linear actuator
CN103104383A (zh) 用于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
US6674351B2 (en) Electromagnet with a magnet armature
CN114026308A (zh) 使用动力驱动单元和dc马达齿槽效应的车门限位器
JP2007056777A (ja) 電磁駆動弁
US20230420169A1 (en) Bistable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and aircraft brake valve provided with such an actuator
CN101350257B (zh) 一种双稳态永磁机构
JPH09329260A (ja) 遮断弁
EP0992657A1 (e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electro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JP2019140748A (ja) 可変界磁回転電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車両
WO2018003085A1 (ja) 車載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US6415751B2 (en) Gas exchange valve control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with an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equipped with gas springs
EP3401533B1 (en) Valve having a throttle flap arranged in a throttle flap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