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拦阻机构的飞机辅助起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起飞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带有拦阻机构的飞机辅助起飞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是当今社会一种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一般飞机起飞时需要在直线跑道上进行长距离滑行,当机翼滑行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托举力大于飞机的自身重力时,同时达到起飞速度时,即可完成起飞,机场的飞机跑道都长达几百米甚至几千米;因此飞机在起飞时会消耗大量油料影响续航能力,而续航能力的强弱对作战飞机来说非常重要。
因此,发明一种能增加飞机续航能力的飞机辅助起飞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拦阻机构的飞机辅助起飞装置,来解决飞机在起飞时会消耗大量油料影响续航能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拦阻机构的飞机辅助起飞装置,包括下导轨,所述下导轨的上方设置有空气导轨,空气导轨的上方固定有起飞平台,起飞平台内设置有加压气泵和蓄电池,加压气泵通过空气输送管路连通空气导轨;所述起飞平台的下端固定有直线电机芯铁,直线电机芯铁的下端两侧设置有直线电机线圈,直线电机线圈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起飞平台的后端两侧分别固定有安装固定板,安装固定板上固定有固定轴,固定轴通过杠杆一连接铰接轴,铰接轴通过杠杆二铰接摩擦轮杠杆,摩擦轮杠杆的一端铰接在起飞平台上,另一端设置在滚动轴上,滚动轴的两端设置有摩擦轮,滚动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发电电动机,发电电动机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铰接轴的上方固定有电动推拉杆,铰接轴的下方固定有弹簧固定杆,弹簧固定杆穿插在固定板中,铰接轴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装在弹簧固定杆上,其中电动推拉杆和固定板都固定在安装固定板上;所述起飞平台的前端设置有撞击头,起飞平台的顶端固定有前挡块和后挡块,后挡块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在起飞平台的顶端;所述下导轨上还设置有拦阻机构;
其中空气导轨的底端设置有透气板,透气板上开设有毛细孔,透气板和空气导轨之间密闭有空气导轨腔体,空气导轨腔体通过空气输送管路连通加压气泵,空气输送管路上还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设置在空气导轨内;
其中拦阻机构包括左连接体、右连接体、过载保护安全销、拉绳、固定环、防飞环、拦阻索、顶丝、转动桶、固定桶、压缩弹簧、上盖板、保护罩和撞击块,所述左连接体和右连接体设置在下导轨上,左连接体和右连接体通过过载保护安全销连接固定,过载保护安全销通过顶丝固定,过载保护安全销的两端设置有防飞环,防飞环通过拉绳连接固定环,固定环固定在右连接体上;所述左连接体的左侧和右连接体的右侧分别连接有拦阻索,拦阻索缠绕固定在下导轨两端的转动桶上,转动桶套装在固定桶上,固定桶固定在保护罩内,保护罩的顶端固定有上盖板,上盖板和转动桶的顶壁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左连接体和右连接体的前端都设置有撞击块。
进一步的,所述撞击头的顶端为球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撞击块的前端为弧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安全可靠,能够辅助飞机起飞,解决了飞机在起飞时会消耗大量油料影响续航能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带有拦阻机构的飞机辅助起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带有拦阻机构的飞机辅助起飞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所述空气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带有拦阻机构的飞机辅助起飞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图5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6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带有拦阻机构的飞机辅助起飞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9是图5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所述拦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发明所述拦阻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3是图12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下导轨;2、空气导轨;3、起飞平台;4、拦阻机构;5、加压气泵;6、空气输送管路;7、直线电机芯铁;8、直线电机线圈;9、安装固定板;10、杠杆一;11、杠杆二;12、固定轴;13、铰接轴;14、摩擦轮杠杆;15、滚动轴;16、摩擦轮;17、发电电动机;18、电动推拉杆;19、弹簧;20、弹簧固定杆;21、固定板;22、蓄电池;23、前挡块;24、后挡块;25、撞击头;201、单向阀;202、透气板;203、空气导轨腔体;204、毛细孔;4001、左连接体;4002、右连接体;4003、过载保护安全销;4004、拉绳;4005、固定环;4006、防飞环;4007、拦阻索;4008、顶丝;4009、转动桶;4010、固定桶;4011、压缩弹簧;4012、上盖板;4013、保护罩;4014、撞击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根据图1-13所示,一种带有拦阻机构的飞机辅助起飞装置,包括下导轨1,在下导轨1的上方设置有空气导轨2,空气导轨2的上方固定有起飞平台3,起飞平台3内设置有加压气泵5和蓄电池22,加压气泵5通过空气输送管路6连通空气导轨2;在起飞平台3的下端固定有直线电机芯铁7,直线电机芯铁7的下端两侧设置有直线电机线圈8,直线电机线圈8固定在地面上;在起飞平台3的后端两侧分别固定有安装固定板9,安装固定板9上固定有固定轴12,固定轴12通过杠杆一10连接铰接轴13,铰接轴13通过杠杆二11铰接摩擦轮杠杆14,摩擦轮杠杆14的一端铰接在起飞平台3上,另一端设置在滚动轴15上,滚动轴15的两端设置有摩擦轮16,滚动轴1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发电电动机17,发电电动机17与蓄电池22电性连接;在铰接轴13的上方固定有电动推拉杆18,铰接轴13的下方固定有弹簧固定杆20,弹簧固定杆20穿插在固定板21中,铰接轴13和固定板21之间设置有弹簧19,弹簧19套装在弹簧固定杆20上,其中电动推拉杆18和固定板21都固定在安装固定板9上;在起飞平台3的前端设置有撞击头25,在起飞平台3的顶端固定有前挡块23和后挡块24,后挡块24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在起飞平台3的顶端;在下导轨1上还设置有拦阻机构4;
其中空气导轨2的底端设置有透气板202,透气板202上开设有毛细孔204,透气板202和空气导轨2之间密闭有空气导轨腔体203,空气导轨腔体203通过空气输送管路6连通加压气泵5,空气输送管路6上还设置有单向阀201,单向阀201设置在空气导轨2内;
其中拦阻机构4包括左连接体4001、右连接体4002、过载保护安全销4003、拉绳4004、固定环4005、防飞环4006、拦阻索4007、顶丝4008、转动桶4009、固定桶4010、压缩弹簧4011、上盖板4012、保护罩4013和撞击块4014,所述左连接体4001和右连接体4002设置在下导轨1上,左连接体4001和右连接体4002通过过载保护安全销4003连接固定,过载保护安全销4003通过顶丝4008固定,过载保护安全销4003的两端设置有防飞环4006,防飞环4006通过拉绳4004连接固定环4005,固定环4005固定在右连接体4002上;所述左连接体4001的左侧和右连接体4002的右侧分别连接有拦阻索4007,拦阻索4007缠绕固定在下导轨1两端的转动桶4009上,转动桶4009套装在固定桶4010上,固定桶4010固定在保护罩4013内,保护罩4013的顶端固定有上盖板4012,上盖板4012和转动桶4009的顶壁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4011;所述左连接体4001和右连接体4002的前端都设置有撞击块4014。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撞击头25的顶端为球体结构。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撞击块4014的前端为弧形结构。
在本实施方案中,加压气泵5通过蓄电池22供电,当需要对飞机进行辅助起飞时,首先通过牵引设备将飞机牵引到起飞平台3上,使飞机前轮胎的前端紧贴前挡块23,然后用螺栓将后挡块24固定在飞机前轮胎的后端,此时飞机被固定不能移动;这时将飞机发动机功率调到最大并且拉住飞机的刹车,此时加压气泵5通过空气输送管路6连通空气导轨2,使压缩空气通过毛细孔204喷出,此时空气导轨2和下导轨1之间形成空气薄膜,降低了空气导轨2和下导轨1之间的摩檫力,与此同时用外部电源给直线电机线圈8供电,这时在飞机推力和直线电机线圈8推力的作用下,起飞平台3和飞机会高速运动,当机翼滑行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托举力大于飞机的自身重力时,飞机的前轮胎会脱离前挡块23和后挡块24完成起飞;这时在电动推拉杆18的作用下,摩擦轮16与下导轨1相接触,通过摩擦轮16带动滚动轴15的转动经过发电电动机17给蓄电池22蓄电,同时完成起飞平台3的减速停止,当起飞平台3停止运动后,用蓄电池22给发电电动机17供电,使起飞平台3反向运动回到原位置,同时给直线电机线圈8反向供电使直线电机线圈8推动直线电机芯铁7带动起飞平台3反向运动回到原位置;当起飞平台3返回原位置后,将摩擦轮16升起,将后挡块24拆卸,这时就可以等待辅助起飞下一架飞机。
如果飞机发生故障不能顺利起飞时,起飞平台3和飞机会高速通过飞机起飞路段和起飞平台3减速路段,这时起飞平台3前端的撞击头25会撞击设置在下导轨1上的拦阻机构4,撞击头25与拦阻机构4上的撞击块4014撞击,撞击块4014带动左连接体4001和右连接体4002向前滑动,同时左连接体4001和右连接体4002会拉紧拦阻索4007,拦阻索4007在拉紧过程中会使转动桶4009和固定桶4010发生相对转动,转动过程中会吸收起飞平台3和飞机的动能,当拦阻索4007绷紧时,拦阻索4007会分别拉动左连接体4001和右连接体4002,当拉力超过过载保护安全销4003设定的过载保护拉力时,过载保护安全销4003会被切断,这时左连接体4001和右连接体4002会被分离,离开下导轨1,此时起飞平台3和飞机会撞击下一组拦阻机构4,直到起飞平台3和飞机停止为止。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