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8087B - Rrc连接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Rrc连接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8087B
CN111278087B CN201811482085.6A CN201811482085A CN111278087B CN 111278087 B CN111278087 B CN 111278087B CN 201811482085 A CN201811482085 A CN 201811482085A CN 111278087 B CN111278087 B CN 1112780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s
operating mode
terminal device
power consumption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820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78087A (zh
Inventor
张战战
铁晓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820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780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78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8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78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80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dependent on the time of the day, e.g. according to expected transmission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RRC连接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终端设备在处于RRC连接态,但没有收发数据时的功耗。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其中,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晚于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然后,当终端设备的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终端设备进入或保持RRC连接态下的第一工作模式,并同时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之后,当第一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以及当第二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二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进入RRC空闲态。其中,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

Description

RRC连接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第4代(4th generation,4G)和第5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中,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和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当没有数据时,终端设备,如手机,可以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态(RRC_CONNECTED)跳转至RRC空闲态(RRC_IDLE),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RRC连接释放信令后,跳转至RRC空闲态,例如,该RRC连接释放信令可以是LTE系统的演进型节点(evolved Node B,eNB)发送的RRCConnectionRelease、NR系统中的g节点(g Node B,gNB)发送的RRCRelease。或者,终端设备也可以在其数据不活动定时器(DataInactivityTimer)超时后,自行跳转至RRC空闲态。
如图1所示,在终端设备从RRC连接态跳转至RRC空闲态之前,也就是在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RRC连接释放信令之前,或者在终端设备的数据不活动定时器超时之前,仍然会存在如下较长时间段:终端设备没有收发数据,但仍然处于与收发数据时相同的工作状态,如终端设备的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仍然处于开启状态,从而导致较高功耗。但是,现有协议没有规定如何降低上述时间段的功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终端设备在处于RRC连接态,但没有收发数据时的功耗。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RRC连接配置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其中,第一超时参数配置给终端设备的第一定时器,第二超时参数配置给终端设备的第二定时器,当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同时启动或同时重启时,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晚于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然后,当终端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终端设备进入或保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下的第一工作模式,并同时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之后,当第一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即第一定时器超时时,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以及当第二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二超时时刻时,即第二定时器超时时,终端设备进入无线资源控制RRC空闲态。其中,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
本申请提供的RRC连接配置方法,能够在终端设备的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控制终端设备进入或保持在RRC连接态下功耗较高的第一工作模式,以便支持正常业务,同时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然后,当第一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也就是功耗低于第一工作模式的工作模式,从而达到终端设备处于RRC连接态下且没有收发数据情况下的节能目的。当然,当第二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还可以进入RRC空闲态,以便进一步提高终端设备的节能效果。
或者,第一方面,提供一种RRC连接配置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其中,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同一个定时器,并且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晚于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然后,当终端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终端设备进入或保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下的第一工作模式,并启动或重启定时器。之后,当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并且定时器继续计时,以及当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二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进入无线资源控制RRC空闲态。其中,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
本申请提供的RRC连接配置方法,能够在终端设备的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控制终端设备进入或保持在RRC连接态下功耗较高的第一工作模式,以便支持正常业务,同时启动或重启定时器。然后,当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也就是功耗低于第一工作模式的工作模式,从而达到终端设备处于RRC连接态下且没有收发数据情况下的节能目的。当然,当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还可以进入RRC空闲态,以便进一步提高终端设备的节能效果。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onnected discontinuousreception,C-DRX)周期大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C-DRX周期。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ant,RRM)测量周期大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RRM测量周期。或者,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一个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需要测量的物理层测量样本数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一个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需要测量的物理层测量样本数。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寻呼周期大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寻呼周期。或者,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内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的指示信息,且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不在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内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用于支持多入多出MIMO的接收天线数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用于支持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的接收天线数。或者,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多入多出MIMO层数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多入多出MIMO层数。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二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一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
进一步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二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一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每个监听时隙中时域符号数小于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时域符号数;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控制信道的最大聚合级别低于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控制信道的最大聚合级别;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候选搜索空间的数量少于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候选搜索空间的数量。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andwidth part,BWP)的频域带宽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的频域带宽。或者,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只支持跨时隙调度,且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支持同时隙调度。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载波数少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载波数。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不支持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且第一参数集合支持双连接DC。
可选地,在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指示信息;其中,能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第二工作模式。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RRC连接配置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同时,将第一超时参数配置给网络设备的第一定时器,将第二超时参数配置给网络设备的第二定时器,当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同时启动或同时重启时,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晚于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然后,当网络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标记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下的第一工作模式,并同时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之后,当第一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即第一定时器超时时,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更新为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以及当第二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二超时时刻时,即第二定时器超时时,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更新为无线资源控制RRC空闲态。其中,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
或者,第二方面,提供一种RRC连接配置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同时,将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均配置给网络设备的同一个定时器,并且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晚于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然后,当网络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标记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下的第一工作模式,并启动或重启定时器。之后,当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更新为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并且定时器继续计时,以及当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二超时时刻时,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更新为无线资源控制RRC空闲态。其中,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大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C-DRX周期。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大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RRM测量周期。或者,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一个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需要测量的物理层测量样本数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一个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需要测量的物理层测量样本数。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寻呼周期大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寻呼周期。或者,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内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指示信息,且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不在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内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用于支持多入多出MIMO的接收天线数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用于支持多入多出MIMO的接收天线数。或者,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多入多出MIMO层数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多入多出MIMO层数。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二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一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
进一步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二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一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每个监听时隙中时域符号数小于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时域符号数;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控制信道的最大聚合级别低于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控制信道的最大聚合级别;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候选搜索空间的数量少于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候选搜索空间的数量。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的频域带宽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的频域带宽。或者,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只支持跨时隙调度,且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支持同时隙调度。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载波数少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载波数。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不支持双连接DC,且第一参数集合支持双连接DC。
可选地,在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指示信息;其中,能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第二工作模式。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RRC连接配置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内的芯片。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当该装置是终端设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单元可以是收发器;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相应的功能。当该装置是终端设备内的芯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相应的功能,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终端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RRC连接配置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内的芯片。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当该装置是网络设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单元可以是收发器;该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相应的功能。当该装置是网络设备内的芯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相应的功能,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网络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如第三方面所述的终端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如第四方面所述的网络设备。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RRC连接配置方法所适用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未采用数据不活动定时器的RRC连接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采用数据不活动定时器的RRC连接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为采用正计时的数据不活动定时器的工作场景示意图;
图4B为采用倒计时的数据不活动定时器的工作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终端设备转换工作模式的场景示意图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终端设备转换工作模式的场景示意图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系统,如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窄带物联网(NB-IoT,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系统,机器通信(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系统,及未来的通信系统,如6G系统等。
本申请将围绕可包括多个设备、组件、模块等的系统来呈现各个方面、实施例或特征。应当理解和明白的是,各个系统可以包括另外的设备、组件、模块等,并且/或者可以并不包括结合附图讨论的所有设备、组件、模块等。此外,还可以使用这些方案的组合。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例如”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of)”,“相应的(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以NR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应当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如LTE系统、演进的LTE系统等,相应的名称也可以用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对应功能的名称进行替代。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以图1中示出的通信系统为例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如eNB和gNB。其中,上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空口连接到网络设备,以便接收网络服务。上述网络设备主要用于实现无线物理层功能、资源调度和无线资源管理、无线接入控制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
其中,上述网络设备可以为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接入网设备或设置于该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如家用无线路由器、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point,TRP或者transmission point,TP),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还可以为5G,如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射频单元(radio unit,R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或PHCP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R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CU节点、或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设备。此外,CU可以划分为接入网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N中的网络设备,在此不做限制。
上述终端设备可以为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用户设备或设置于该用户设备中的芯片。上述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站点(station,STA)、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上述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传感器类设备,如监控终端等。
本申请实施例既可以应用于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的场景,也可以适用于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的场景。
应理解,图1仅为便于理解而示例的简化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或者还可以包括其他终端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下面以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为例,详细介绍现有的RRC连接配置方法。
图2为一种现有的RRC连接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201-S205:
S201,当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收发数据时,终端设备工作于RRC连接态。
具体地,可以是终端设备的MAC层检测到有数据需要收发时,终端设备进入或保持在RRC连接态。
S202,当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没有收发数据时,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RC连接释放信令。
具体地,可以是网络设备的MAC层未检测到有数据需要收发时,需要释放网络设备与该终端设备的RRC连接,以便将空口资源用于与其他终端设备的通信,提高通信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系统容量。
S203,在发送上述RRC连接释放信令之后,网络设备将上述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标记为RRC空闲态。
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将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从需要提供网络服务的终端设备的表示列表中删除。
S204,假定由于信道质量较差等原因,终端设备未能接收到上述RRC释放信令,则终端设备仍然认为自己工作于RRC连接态。
S205,假定一段时间之后,网络设备检测到有需要发送给该终端设备的数据,则会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寻呼(paging)信令。
示例性地,网络设备检测到另一个终端设备正在呼叫上述终端设备。
从上述S204和S205可知,对于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理解出现偏差,即终端设备认为自己仍然工作在RRC连接态,而网络设备认为终端设备已经跳转至RRC空闲态。
S206,终端设备接收寻呼信令失败,从而导致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无法再次通信,即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的可靠性较差。
接收寻呼信令失败的原因在于:当终端设备处于RRC连接态时,现有协议不支持处于RRC连接态的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向该网络设备认为处于RRC空闲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寻呼信令。也就是说,当处于RRC连接态时,终端设备根本就不会收到认为该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的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的寻呼信令。
示例性地,由于终端设备根本不会启动接收寻呼信令流程,导致该终端设备与S205中的另一个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无法建立。
为了解决图2所示的通信可靠性较差的问题,现有协议引入了数据不活动定时器。
图3为另一种现有的RRC连接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301-S305:
S3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述数据不活动定时器的超时参数。
具体的,如该定时器的超时参数、启动或重启条件等。
S302,当终端设备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终端设备工作于RRC连接态,并启动或重启数据不活动定时器。
具体地,终端设备启动或重启数据不活动定时器,可以是在终端设备每次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都启动或重启数据不活动定时器。
图4A为采用正计时的数据不活动定时器的工作场景示意图。假定数据不活动定时器的初值为0,超时参数为T,则T大于0,即数据不活动定时器的最大计时时长为T。如图4A所示,终端设备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1A,在t1时刻,终端设备的MAC层首次检测到有数据收发,则终端设备将数据不活动定时器设置为初值0,并启动数据不活动定时器。
步骤2A,在t1时刻之后,t2时刻之前,数据不活动定时器继续计时,如每个时钟周期加1。
步骤3A,在t2和t3时刻,终端设备的MAC层再次检测到有数据收发,则终端设备仍然保持在RRC连接态,且将数据不活动定时器重置为初值0,并重启数据不活动定时器。
步骤4A,假定在t3时刻之后,t5时刻之前,终端设备的MAC层一直没有检测到数据收发,则终端设备不会重启数据不活动定时器,即数据不活动定时器继续计数。
步骤5A,假定在t5时刻,数据不活动定时器超时,也就是该定时器的计数值达到定时参数T时,终端设备跳转至RRC空闲态。
图4B为采用倒计时的数据不活动定时器的工作场景示意图。假定数据不活动定时器的超时参数为T。如图4B所示,终端设备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1B,在t1时刻,终端设备的MAC层首次检测到有数据收发,则终端设备将数据不活动定时器设置为超时参数T,并启动数据不活动定时器。
步骤2B,在t1时刻之后,t2时刻之前,数据不活动定时器继续计时,如每个时钟周期减1。
步骤3B,在t2和t3时刻,终端设备的MAC层再次检测到有数据收发,则终端设备仍然保持在RRC连接态,且将数据不活动定时器重置为超时参数T,并重启数据不活动定时器。
步骤4B,假定在t3时刻之后,t5时刻之前,终端设备的MAC层一直没有检测到数据收发,则终端设备不会重启数据不活动定时器,即数据不活动定时器继续计数。
步骤5B,假定在t5时刻,数据不活动定时器超时,也就是该定时器的计数值达到0时,终端设备跳转至RRC空闲态。
需要说明的是,图4A和图4B是以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的。事实上,网络设备也可以按照如图4A或图4B所示的方法,控制网络设备侧为终端设备配置的数据不活动定时器进行定时操作。
容易理解,当网络设备的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可以启动或重启网络设备侧为终端设备配置的数据不活动定时器,且将该终端设备的状态标记为RRC连接态。当网络设备的MAC层没有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可以控制网络设备侧为终端设备配置的数据不活动定时器继续计时。
并且,当网络设备侧的数据不活动定时器超时时,网络设备可以将其为该终端设备标记的工作状态从RRC连接态更新为RRC空闲态。当然,当网络设备侧的数据不活动定时器超时之前,网络设备也可以向该终端设备发送RRC释放信令,指示该终端设备从RRC连接态跳转至RRC空闲态。
S303,当网络设备没有检测到数据收发时,向终端设备发送RRC连接释放信令。
S304,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标记为RRC空闲态。
S305,当数据不活动定时器超时时,终端设备自行跳转至RRC空闲态,以降低功耗。
具体地,假定由于信道质量较差等原因,终端设备未接收到上述RRC连接信令,则终端设备仍然工作于RRC连接态,且数据不活动定时器继续计时。
应理解,鉴于网络设备已经释放了其与终端设备之间的RRC连接,终端设备也不会再检测到有数据收发,因此,数据不活动定时器会一直计时,直到超时。
S306,当网络设备再次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会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信令。
S307,终端设备接收到寻呼信令。
鉴于此时终端设备已经处于RRC空闲态,终端设备是支持接收寻呼信令的。
S308,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重建RRC连接并收发数据。
此外,为了节省资源,网络设备也可以不发送RRC连接释放信令。也就是说,网络设备也可以在其本地设置一个数据不活动定时器。当网络设备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启动或重启该定时器,而当数据不活动定时器超时时,网络设备才会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标记为RRC空闲态。
在图3所示的RRC连接配置方法中,虽然在数据不活动定时器超时之后,终端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与网络设备所标记的该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即可达成一致,不会影响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寻呼信令,但是在网络设备发送RRC释放信令之后,到数据不活动定时器超时终端设备跳转至RRC空闲态之前,仍然会存在如下较长时间段:终端设备没有收发数据,但仍然处于与收发数据时相同的工作状态,如终端设备的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仍然处于开启状态,从而导致较高功耗。遗憾的是,现有协议没有规定如何降低上述时间段的功耗。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RRC连接配置方法。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RC连接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501-S508:
S5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其中,第一超时参数配置给终端设备的第一定时器,第二超时参数配置给终端设备的第二定时器。
S502,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
其中,当终端设备的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同时启动或同时重启时,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晚于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可以是同一个定时器,也可以是两个可独立控制的定时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上述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可以是正计时的定时方式所需要的超时参数,也可以是倒计时的定时方式所需要的超时参数,还可以一个是正计时的定时方式所需要的超时参数,另一个是倒计时的定时方式所需要的超时参数。只要确保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晚于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本申请实施例对于上述两个超时参数所适用的定时方式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信令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下发。此外,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取得的,例如,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可以是预定义的(比如协议约定的),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无需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
此外,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的取值可以根据定时方式(正计时和倒计时),以及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假定超时参数为定时时长,鉴于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晚于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则无论采用正计时,还是采用倒计时,第一超时参数的取值均该小于第二超时参数的取值。
示例性地,假定超时参数为超时时刻,鉴于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晚于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若采用正计时,第一超时参数的取值应该小于第二超时参数的取值;若采用倒计时,当采用两个可独立控制的定时器时,则可将超时参数理解为定时器的初值,即第一超时参数为第一定时器的初值,第二超时参数为第二定时器的初值,定时器倒计时到0表示定时器超时,则第一超时参数的取值应该小于第二超时参数的取值,那么当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同时启动或重启后,第二定时器超时时刻会晚于第一定时器超时时刻;若采用倒计时,当采用一个定时器时,即同一个定时器配置第一超时参数t1和第二超时参数t2,则可将第二超时参数t2理解为定时器的初值,第一超时参数t1表示为定时器的第一超时时刻,定时器倒计时到t1时表示定时器到达第一超时时刻,定时器累计的计时时长为t2-t1,定时器倒计时到0时表示定时器到达第二超时时刻,定时器累计的计时时长为t2,则第一超时参数的取值t1应该小于第二超时参数的取值t2。
S503,当网络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标记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下的第一工作模式,并同时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
S504,当终端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终端设备进入或保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下的第一工作模式,并同时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网络设备侧的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可以分别与终端设备侧的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例如,上述网络设备侧与终端设备侧的同名定时器可以采用相同的超时参数,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超时参数。又例如,上述网络设备侧与终端设备侧的同名定时器可以采用相同的定时方式,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定时方式,如正计时的定时方式和倒计时的定时方式。
示例性地,如图6和图7所示,当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即可将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设置或重置为初值,并同时启动或重启各自的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
容易理解,图6或图7所示的同时启动或多次同时重启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可以采用与图4A和图4B所示的启动或重启数据不活动定时器相同的方式进行,此处不再赘述。
S505,当第一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即第一定时器超时时,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更新为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这里,更新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是指更新网络设备处记录的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并非是指网络设备通过信令等使终端设备更新其工作状态。
S506,当第一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即第一定时器超时时,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
其中,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
具体地,如图6所示,第一超时参数为T1。当终端设备侧的第一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当网络设备侧的第一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标记为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工作模式为收发数据时的工作模式,功耗较高。例如,终端设备的收发器,如射频电路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第一参数集合。第一参数集合可以包括如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参数,无线资源管理RRM参数,寻呼参数,多入多出MIMO参数,搜索空间集合参数,部分带宽BWP参数,载波聚合CA参数、双连接DC参数等。
相应地,第二工作模式为连接态下没有收发数据时的工作模式,功耗较低。例如,终端设备的收发器,如射频电路大部分时间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示例性地,第二参数集合也可以包括如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C-DRX参数,RRM参数,寻呼参数,MIMO相关参数,搜索空间集合参数,BWP参数,载波聚合CA参数、双连接DC参数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鉴于要求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其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因此要求第一参数集合包含的参数与第二参数集合包含的参数不同。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大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C-DRX周期。
容易理解,C-DRX周期变长,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监听控制信道的时间和工作量,可以占用较少资源,减少射频电路的工作时间,从而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大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RRM测量周期。
或者,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一个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需要测量的物理层测量样本数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一个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需要测量的物理层测量样本数。
容易理解,无论RRM测量周期变长,还是需要测量的物理层测量样本数变少,都会降低终端设备所完成的RRM测量的工作量,可以占用较少资源,减少射频电路的工作时间,从而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寻呼周期大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寻呼周期。
或者,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内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指示信息,且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不在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内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指示信息。
例如,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此后的C-DRX周期的On Duration时刻起来监听PDCCH的指示信息,而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此后的C-DRX周期的On Duration时刻不起来监听PDCCH的指示信息。
容易理解,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需要监听PDCCH的次数较少,甚至不再监听PDCCH,从而可以减少终端设备监听PDCCH的工作量,达到降低功耗目的。
当然,如果网络设备有数据要发送给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RNTI加扰的寻呼消息告知终端设备。当终端设备接收到P-RNTI加扰的寻呼消息指示有新的数据到达时,则终端设备可以将C-DRX参数回退到第一定时器超时之前的配置,并且终端设备在C-DRX周期的OnDuration时刻正常起来监听PDCCH。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用于支持多入多出MIMO的接收天线数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用于支持多入多出MIMO的接收天线数。
或者,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多入多出MIMO层数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多入多出MIMO层数。
容易理解,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可以打开数量较少的MIMO接收天线数,即可以关闭部分接收通路,或者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MIMO层数较少,均可以降低接收的数据量,从而达到降低功耗目的。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二搜索空间集合(search space set)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一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从而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盲检PDCCH的工作量,达到降低功耗目的。
示例性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二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一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每个监听时隙中时域符号数小于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时域符号数;
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控制信道的最大聚合级别(aggregation level)低于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控制信道的最大聚合级别;
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候选搜索空间的数量少于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候选搜索空间的数量。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的频域带宽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的频域带宽,即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占用了较少的空口资源,从而达到降低功耗目的。
或者,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只支持跨时隙调度(cross-slotscheduling),且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支持同时隙调度(same-slotscheduling)。
其中,同时隙调度是指,数据和用于解析该数据的控制信息,如解调编码方式,在同一时隙内传输。跨时隙调度是指,数据和用于解析该数据的控制信息,如解调编码方式,在不同时隙内传输,如当前时隙传输的数据对应的解调编码方式在当前时隙的上一个时隙传输。
鉴于同时隙调度时,在将控制信息解析之前不能确定数据的具体发送时刻,为了避免漏收数据,终端设备需要在控制信息解析之前就缓存数据,而这些缓存的数据有些并不是有效数据,因而占用较多的数据缓存资源,功耗较高。而跨时隙调度时,终端设备可以提前知道在控制信息解析之前肯定不会有数据发送,因此可以在控制信息解析之后得到数据的发送时刻,然后再去对应的数据位置缓存有效数据,从而可以节省缓存资源,并且终端设备也可以降低控制信息的处理速度,功耗较低。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载波数少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载波数。
例如,第一定时器的时间未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除主服务小区(primary cell,PCell)外,终端设备还连接着辅服务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则当第一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可以使辅服务小区进入非激活状态,或断开与辅服务小区的连接。
再例如,第一定时器的时间未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除主服务小区组(mastercell group,MCG)外,终端设备还连接着辅服务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则当第一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可以使SCG进入非激活状态,或断开与SCG的连接。
当然,第一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也可以使上述SCell或SCG进入功耗更低的工作模式,此处不再赘述。
容易理解,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载波数较少,需要打开的载波接收通路较少,也可以降低需要接收的数据量,从而达到降低功耗目的。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第二参数集合不支持双连接DC,且第一参数集合支持双连接DC。
例如,第一定时器的时间未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除LTE小区外,终端设备还连接着NR小区,其中LTE小区负责网络侧与终端设备的控制信令交互,则当第一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可以断开与NR小区的连接。
容易理解,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不支持DC,需要打开的射频接收通路较少,也可以降低需要接收的数据量,从而达到降低功耗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为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而采取的技术手段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工作模式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第一超时参数有2个,依次为Ta、Tb。第一定时器有2个,依次为定时器A和定时器B。第二工作模式有2个,依次为工作模式A和工作模式B。其中,Tb对应的定时器B的超时时刻晚于Ta对应的定时器A的超时时刻,终端设备在工作模式B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工作模式A下的功耗。
当定时器A的时间达到超时参数Ta对应的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下的工作模式A。当定时器B的时间达到超时参数Tb对应的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下的工作模式B,从而可以实现对终端设备的功耗的梯次控制,提高终端设备的功耗控制的准确性。
S507,当第二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二超时时刻时,即第二定时器超时时,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更新为无线资源控制RRC空闲态。
S508,当第二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二超时时刻时,即第二定时器超时时,终端设备进入无线资源控制RRC空闲态。
示例性地,如图6或图7所示,第二超时参数为T2。当终端设备侧的第二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二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进入RRC空闲态。当网络设备侧的第二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二超时时刻时,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标记为RRC空闲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501的执行顺序在S502之前。但是,对于S503-S508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各自执行的方法步骤的执行顺序,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例如,在上行(uplink,UL)方向,通常终端设备要先于网络设备检测到有数据发送。因此,通常终端设备执行S504、S506和S508的顺序要依次早于网络设备执行S503、S505和S507的顺序。
又例如,在下行(downlink,DL)方向,通常网络设备要先于终端设备检测到有数据发送。因此,通常网络设备执行S503、S505和S507的顺序要依次早于终端设备执行S504、S506和S508的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鉴于第二定时器和数据不活动定时器均用于终端设备从RRC连接态向RRC空闲态跳转控制,可以将数据不活动定时器作为本申请中的第二定时器使用,以节省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处理资源。
为了适用于不同能力的终端设备,避免终端设备能力不支持造成终端设备行为和基站理解不一致,终端设备还需要向基站上报能力指示,表明是否支持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终端设备能力,以及终端设备所支持的具体能力,如是否支持第二工作模式,是否支持CA、DC等。因此,可选地,对应终端设备,在执行S502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指示信息。
相应地,对于网络设备,在执行S5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指示信息。
其中,能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第二工作模式。
本申请提供的RRC连接配置方法,能够在终端设备的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控制终端设备进入或保持在RRC连接态下功耗较高的第一工作模式,以便支持正常业务,同时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然后,当第一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也就是功耗低于第一工作模式的工作模式,从而达到终端设备处于RRC连接态下且没有收发数据情况下的节能目的。当然,当第二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还可以进入RRC空闲态,以便进一步提高终端设备的节能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也可以是同一个配置有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的定时器。相应地,如图8所示,S501-S508可以分别实现为S801-S808,具体如下:
S8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其中,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同一个定时器。
S802,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
其中,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晚于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
S803,当网络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标记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下的第一工作模式,并启动或重启定时器。
S804,当终端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终端设备进入或保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下的第一工作模式,并启动或重启定时器。
S805,当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更新为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
S806,当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
其中,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
S807,当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二超时时刻时,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更新为无线资源控制RRC空闲态。
S808,当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二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进入无线资源控制RRC空闲态。
需要说明的是,除一个定时器配置有2个超时参数之外,图8所示的RRC连接配置方法以及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均与图5所示的RRC连接配置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RRC连接配置方法,能够在终端设备的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控制终端设备进入或保持在RRC连接态下功耗较高的第一工作模式,以便支持正常业务,启动或重启定时器。然后,当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也就是功耗低于第一工作模式的工作模式,从而达到处于RRC连接态下的终端设备在没有收发数据的情况下的节能目的。当然,当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时,终端设备还可以进入RRC空闲态,以便进一步提高终端设备的节能效果。
以上结合图5-图8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的RRC连接配置方法。以下结合图9-图13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
如图9所示,通信装置900包括:接收模块901和控制模块902。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以采用两个可独立控制的定时器完成定时。
具体地,如图9所示,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其中,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晚于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
控制模块902,用于当通信装置900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控制通信装置900进入或保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下的第一工作模式,并同时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
控制模块902,还用于当第一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控制通信装置900进入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其中,通信装置900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通信装置900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
控制模块902,还用于当第二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二超时时刻时,控制通信装置900进入无线资源控制RRC空闲态。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也可以采用一个配置有两个超时参数的定时器完成定时。
具体地,如图9所示,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其中,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晚于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
控制模块902,用于当通信装置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控制通信装置进入或保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下的第一工作模式,并启动或重启定时器。
控制模块902,还用于当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控制通信装置进入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其中,通信装置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通信装置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
控制模块902,还用于当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二超时时刻时,控制通信装置进入无线资源控制RRC空闲态。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通信装置900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通信装置900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大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C-DRX周期。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通信装置900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通信装置900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大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RRM测量周期。
或者,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一个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需要测量的物理层测量样本数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一个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需要测量的物理层测量样本数。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通信装置900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通信装置900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寻呼周期大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寻呼周期。或者,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用于指示通信装置900在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内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指示信息,且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用于指示通信装置900不在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内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通信装置900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通信装置900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用于支持多入多出MIMO的接收天线数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用于支持多入多出MIMO的接收天线数。
或者,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多入多出MIMO层数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多入多出MIMO层数。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通信装置900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通信装置900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二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一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二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一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每个监听时隙中时域符号数小于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时域符号数;
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控制信道的最大聚合级别低于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控制信道的最大聚合级别;
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候选搜索空间的数量少于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候选搜索空间的数量。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通信装置900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通信装置900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的频域带宽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的频域带宽。
或者,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只支持跨时隙调度,且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支持同时隙调度。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通信装置900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通信装置900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载波数少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载波数。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通信装置900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通信装置900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第二参数集合不支持双连接DC,且第一参数集合支持双连接DC。
可选地,如图10所示,通信装置900还包括发送模块903。其中,发送模块903,用于在接收模块901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之前,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指示信息;其中,能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信装置900支持第二工作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装置900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设置于该终端设备内部的芯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
如图11所示,通信装置1100包括:发送模块1101和控制模块1102。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以采用两个可独立控制的定时器完成定时。
具体地,如图11所示,发送模块11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其中,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晚于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
控制模块1102,用于当通信装置1100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标记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下的第一工作模式,并同时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
控制模块1102,还用于当第一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更新为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其中,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
控制模块1102,还用于当第二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二超时时刻时,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更新为无线资源控制RRC空闲态。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也可以采用一个配置有两个超时参数的定时器完成定时。
具体地,如图11所示,发送模块11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其中,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晚于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
控制模块1102,用于当通信装置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标记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下的第一工作模式,并启动或重启定时器。
控制模块1102,还用于当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更新为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其中,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
控制模块1102,还用于当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二超时时刻时,将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更新为无线资源控制RRC空闲态。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大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C-DRX周期。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大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RRM测量周期。或者,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一个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需要测量的物理层测量样本数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一个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需要测量的物理层测量样本数。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寻呼周期大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寻呼周期。或者,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内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指示信息,且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不在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内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用于支持多入多出MIMO的接收天线数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用于支持多入多出MIMO的接收天线数。或者,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多入多出MIMO层数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多入多出MIMO层数。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二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一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
进一步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二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一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每个监听时隙中时域符号数小于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时域符号数;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控制信道的最大聚合级别低于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控制信道的最大聚合级别;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候选搜索空间的数量少于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候选搜索空间的数量。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的频域带宽小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的频域带宽。或者,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只支持跨时隙调度,且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支持同时隙调度。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载波数少于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载波数。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相应地,上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第二参数集合不支持双连接DC,且第一参数集合支持双连接DC。
可选地,如图12所示,通信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103。
其中,接收模块1103,用于在发送模块1101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之前,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指示信息;其中,能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第二工作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装置11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设置于该网络设备内部的芯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
如图13所示,通信装置1300包括:处理器1301和收发器1302。
其中,处理器1301与收发器1302和存储器1303耦合;存储器13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301,用于执行存储器1303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通信装置1300执行如图5或图7所示的RRC连接配置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或者网络设备的功能。
示例性地,处理器1301与收发器1302和存储器1303耦合,可以是处理器1301可以通过总线1304与收发器1302和存储器1303连接。
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3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收发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通信装置1300执行上述RRC连接配置方法中终端设备相应的功能。例如,启动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当第一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所述收发器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300与其他设备通信,实现接收和/或发送功能。例如,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向网络设备上报能力指示。
可选的,通信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用于存储通信装置1300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与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通信装置1300可以为智能手机或者可穿戴设备等,所述收发器可以是收发电路。可选的,所述收发器也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通信装置1300还可以为通信芯片。所述收发器可以为该通信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300,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运行该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使得通信装置1300执行如图5或图7所示的RRC连接配置方法中终端设备完成的RRC连接配置方法。
另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3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收发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通信装置1300执行上述RRC连接配置方法中网络设备完成的功能。例如,启动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当第一定时器的时间达到第一超时时刻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标记为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300与其他设备通信,实现接收和/或发送功能。例如,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能力指示。
可选的,通信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用于存储通信装置1300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与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通信装置1300可以为基站,如gNB或eNB等,所述收发器可以是收发电路。可选的,所述收发器也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通信装置1300还可以为通信芯片。所述收发器可以为该通信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300,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使得通信装置1300执行图5或图7所示的RRC连接配置方法中网络设备的功能。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前述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图5或图7所示的RRC连接配置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或者网络设备的功能。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图5或图7所示的RRC连接配置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或者网络设备的功能。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如电路)、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但也可能表示的是一种“和/或”的关系,具体可参考前后文进行理解。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下述项之一:a;b;c;a和b;a和c;b和c;a、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2)

1.一种RRC连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能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第二工作模式;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其中,所述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晚于所述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
所述终端设备维护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所述第一超时参数与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所述第二超时参数与所述第二定时器关联;
当所述终端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或保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下的第一工作模式,并同时启动或重启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第二定时器;
当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时间达到所述第一超时时刻时,即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
当所述第二定时器的时间达到所述第二超时时刻时,即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无线资源控制RRC空闲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C-DRX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RRM测量周期;或者,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一个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需要测量的物理层测量样本数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一个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需要测量的物理层测量样本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寻呼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寻呼周期;或者,
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内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指示信息,且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不在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内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指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用于支持多入多出MIMO的接收天线数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用于支持多入多出MIMO的接收天线数;或者,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多入多出MIMO层数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多入多出MIMO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二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一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二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一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每个监听时隙中时域符号数小于所述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时域符号数;
所述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控制信道的最大聚合级别低于所述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控制信道的最大聚合级别;
所述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候选搜索空间的数量少于所述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候选搜索空间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的频域带宽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的频域带宽;或者,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只支持跨时隙调度,且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支持同时隙调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载波数少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载波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不支持双连接DC,且所述第一参数集合支持双连接DC。
11.一种RRC连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接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能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第二工作模式;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其中,所述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晚于所述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
所述网络设备维护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所述第一超时参数与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所述第二超时参数与所述第二定时器关联;
当所述网络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标记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下的第一工作模式,并同时启动或重启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第二定时器;
当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时间达到所述第一超时时刻时,即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时,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更新为所述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
当所述第二定时器的时间达到所述第二超时时刻时,即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时,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更新为无线资源控制RRC空闲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C-DRX周期。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RRM测量周期;或者,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一个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需要测量的物理层测量样本数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一个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需要测量的物理层测量样本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寻呼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寻呼周期;或者,
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内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指示信息,且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不在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内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指示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用于支持多入多出MIMO的接收天线数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用于支持多入多出MIMO的接收天线数;或者,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多入多出MIMO层数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多入多出MIMO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二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一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二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一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每个监听时隙中时域符号数小于所述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时域符号数;
所述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控制信道的最大聚合级别低于所述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控制信道的最大聚合级别;
所述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候选搜索空间的数量少于所述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候选搜索空间的数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的频域带宽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的频域带宽;或者,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只支持跨时隙调度,且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支持同时隙调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载波数少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载波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不支持双连接DC,且所述第一参数集合支持双连接DC。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能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第二工作模式;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其中,所述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晚于所述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通信装置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控制所述通信装置进入或保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下的第一工作模式,并同时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时间达到所述第一超时时刻时,即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时,控制所述通信装置进入所述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其中,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定时器的时间达到所述第二超时时刻时,即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时,控制所述通信装置进入无线资源控制RRC空闲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C-DRX周期。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RRM测量周期;或者,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一个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需要测量的物理层测量样本数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一个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需要测量的物理层测量样本数。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寻呼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寻呼周期;或者,
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装置在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内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指示信息,且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装置不在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内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指示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用于支持多入多出MIMO的接收天线数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用于支持多入多出MIMO的接收天线数;或者,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多入多出MIMO层数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多入多出MIMO层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二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一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二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一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每个监听时隙中时域符号数小于所述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时域符号数;
所述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控制信道的最大聚合级别低于所述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控制信道的最大聚合级别;
所述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候选搜索空间的数量少于所述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候选搜索空间的数量。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的频域带宽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的频域带宽;或者,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只支持跨时隙调度,且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支持同时隙调度。
2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载波数少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载波数。
30.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不支持双连接DC,且所述第一参数集合支持双连接DC。
3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能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第二工作模式;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超时参数和第二超时参数;其中,所述第二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二超时时刻晚于所述第一超时参数对应的第一超时时刻;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通信装置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检测到有数据收发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标记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下的第一工作模式,并同时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时间达到所述第一超时时刻时,即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更新为所述RRC连接态下的第二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定时器的时间达到所述第二超时时刻时,即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更新为无线资源控制RRC空闲态。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C-DRX周期。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RRM测量周期;或者,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一个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需要测量的物理层测量样本数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一个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周期需要测量的物理层测量样本数。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寻呼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寻呼周期;或者,
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内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指示信息,且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不在连接态不连续接收C-DRX周期内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指示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用于支持多入多出MIMO的接收天线数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用于支持多入多出MIMO的接收天线数;或者,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多入多出MIMO层数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多入多出MIMO层数。
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二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一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二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第一搜索空间集合所确定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范围,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每个监听时隙中时域符号数小于所述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时域符号数;
所述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控制信道的最大聚合级别低于所述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控制信道的最大聚合级别;
所述第二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候选搜索空间的数量少于所述第一搜索空间集合包括的候选搜索空间的数量。
38.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的频域带宽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的频域带宽;或者,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只支持跨时隙调度,且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部分带宽BWP支持同时隙调度。
39.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的载波数少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的载波数。
40.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一参数集合对应,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二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包括:
所述第二参数集合不支持双连接DC,且所述第一参数集合支持双连接DC。
4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收发器和存储器耦合;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
4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RRC连接配置方法。
CN201811482085.6A 2018-12-05 2018-12-05 Rrc连接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278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2085.6A CN111278087B (zh) 2018-12-05 2018-12-05 Rrc连接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2085.6A CN111278087B (zh) 2018-12-05 2018-12-05 Rrc连接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8087A CN111278087A (zh) 2020-06-12
CN111278087B true CN111278087B (zh) 2022-02-15

Family

ID=71003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8208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278087B (zh) 2018-12-05 2018-12-05 Rrc连接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780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5748B (zh) * 2020-07-23 2022-11-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释放rrc连接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3245607A1 (en) * 2022-06-24 2023-12-28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Positioning configuration updat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69789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Intel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power saving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CN103686952A (zh) * 2012-09-17 2014-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网元
WO2016050075A1 (zh) * 2014-09-30 2016-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发起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的状态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6465261A (zh) * 2014-06-05 2017-02-22 索尼公司 用户设备、蜂窝通信网络节点和控制用户设备的操作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38667B1 (ko) * 2016-06-17 2024-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WO2018084971A1 (en) * 2016-11-02 2018-05-11 Intel Corporation Mim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layer transmission for nr (new radio)
CN108616330B (zh) * 2016-12-27 2020-05-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非连续接收drx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7197508B (zh) * 2017-05-17 2020-01-1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csm机制drx的设备休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69789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Intel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power saving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CN103686952A (zh) * 2012-09-17 2014-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网元
CN106465261A (zh) * 2014-06-05 2017-02-22 索尼公司 用户设备、蜂窝通信网络节点和控制用户设备的操作的方法
WO2016050075A1 (zh) * 2014-09-30 2016-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发起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的状态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8087A (zh) 2020-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37331B2 (en) Technologies for controll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operation
EP3820221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405867B2 (en) Determining PDCCH monitoring during on-duration when in power saving mode
US10420164B2 (en)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configuring an extended DRX
CN106465270B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EP4061064A1 (en) Method for drx of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 and terminal apparatus
US2022007078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21062612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KR20220004179A (ko) 단말 디바이스를 웨이크업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와,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및 단말 디바이스
US20210195527A1 (e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6576312B (zh) 用于利用辅助上行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US20140355504A1 (en) Handling a State of a Device
KR2012012010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파워 세이빙 방법
KR2021014639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 채널 모니터링
JPWO2020166017A1 (ja)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KR20220038425A (ko) 전력 절감 신호 전송 방법, 기지국 및 단말 기기
US20230199655A1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related device
CN111278087B (zh) Rrc连接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30362816A1 (en) Power sav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JPWO2020166027A1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20230362891A1 (en) Terminal operat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nergy-sa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l
WO2019041375A1 (zh) 电子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230247656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aging resource selection and system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acquisi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13056938A (zh) 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14616870B (zh) 非连续接收周期期间的唤醒信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