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8059A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78059A CN111278059A CN201811473302.5A CN201811473302A CN111278059A CN 111278059 A CN111278059 A CN 111278059A CN 201811473302 A CN201811473302 A CN 201811473302A CN 111278059 A CN111278059 A CN 1112780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access unit
- time slot
- unit
- flexible ethern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所述报文转发方法包括: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根据预先配置的开销信息、时隙进行编码、时隙排列、成员分发和开销插入;根据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对报文进行解码,将报文发送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对应的第二物理端口。本发明实施例不需要进行报文的分片重组、封装和解封装以及查表等操作,而只需要进行编码和解码、时隙排列、成员分发和开销插入,以及出灵活以太网端口(即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确定即可完成转发,减小了报文转发的时延,从而实现了报文转发的低时延,满足了5G承载低时延的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通信领域,尤指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以及通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对报文转发的时延要求越来越高,承载网络越来越强调低时延。在很多场景中对报文的传输时延要求越来越高,比如无人驾驶、实时监控、各种实时通讯等都对时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报文转发方法会导致业务传输时延较大,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特别是5G网络低时延的需求。
从2015年起步,面向5G网络中的云服务、网络切片、增强现实(AR,AugmentedReality)/虚拟现实(VR,Virtual Reality)/超高清视频等时延敏感业务需求增大;通过接口技术创新,实现高速大端口400GE、1TE等演进以及通道化实现子速率承载、硬管道及隔离,来实现时延敏感网络技术;进一步构建智能端到端链路,实现可保障的互联网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低时延、高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的数据网络。
灵活以太网(Flex Ethernet)技术实现业务速率和物理通道速率的解耦,物理接口速率不再等于客户业务速率,而是其他速率(比如客户业务速率是400GE,但物理通道PHY的速率是100GE或其他速率),物理接口速率可以是灵活的,比如n×100G或n×200G等。客户业务不一定在一个物理通道上传递,而是由多个物理通道捆绑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的逻辑通道来传递。业务速率和物理通道速率解耦后,客户业务速率可以是多样的,物理通道的速率也是多种速率,相互独立。这样大带宽的客户业务可以由多个低速物理通道捆绑起来进行传递,解决了高速物理通道性价比不高的问题。
目前,在交换技术领域中传统的转发方式如附图1所示,在转发设备上的报文转发过程包括上行报文处理过程和下行报文处理过程。
其中,上行报文处理过程大致包括:第一端口接收到报文,报文转发走传统包交换流程,第一端口对报文进行分片重组,将分片重组后的报文发送给第一网络报文处理单元;第一网络报文处理单元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将解封装的报文发送给第一交换接入单元,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发送给交换单元;如果流量管理在上行,则第一网络报文处理单元将解封装的报文发送给第一流量管理单元进行流量管理处理后发送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
下行报文处理过程大致包括:交换单元将报文发送到第二交换接入单元,第二交换接入单元将报文发送给第二网络报文处理单元,第二网络报文处理单元对报文进行封装,将封装的报文发送给第二端口,从第二网络报文处理单元的第二端口发送到网络;如果流量管理在下行,则第二交换接入单元将报文发送给第二流量管理单元进行流量管理处理后发送给第二网络报文处理单元。
上述报文转发过程中经过了报文的分片重组,会产生一定的时延,上行报文和下行报文都要经过网络报文处理单元、进行报文封装和解封装,相关流量管理等处理,也会产生一定的时延,不能满足5G承载低时延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能够减小报文转发的时延,从而实现报文转发的低时延,满足5G承载低时延的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根据预先配置的开销信息、时隙进行编码、时隙排列、成员分发和开销插入;
根据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
对报文进行解码,将报文发送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对应的第二物理端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装置,包括:
第一灵活以太网单元,用于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根据预先配置的开销信息、时隙进行64b/66b编码、时隙排列、成员分发和开销插入,将报文通过第一物理端口对应的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发送给报文转发单元;
报文转发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将报文发送给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
第二灵活以太网单元,用于通过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接收到报文,对报文进行解码操作,将报文发送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对应的第二物理端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装置,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报文转发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报文转发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根据预先配置的开销信息、时隙进行编码、时隙排列、成员分发和开销插入;根据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对报文进行解码,将报文发送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对应的第二物理端口。本发明实施例不需要进行报文的分片重组、封装和解封装以及查表等操作,而只需要进行编码和解码、时隙排列、成员分发和开销插入,以及出灵活以太网端口(即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确定即可完成转发,减小了报文转发的时延,从而实现了报文转发的低时延,满足了5G承载低时延的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而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传统的转发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出的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1报文转发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2报文转发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3报文转发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4报文转发方法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5报文转发方法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报文转发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报文转发单元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报文转发单元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参见图2,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包括:
步骤200、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根据预先配置的开销信息、时隙进行编码、时隙排列、成员分发和开销插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灵活以太网单元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根据预先配置的开销信息、时隙进行编码、时隙排列、成员分发和开销插入,将报文通过第一物理端口对应的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发送给报文转发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编码可以是64b/66b编码,也可以是其他的编码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编码方式不作限定。
步骤201、根据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根据所述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根据所述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所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
其中,所述根据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包括:
在预先配置的上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和上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预先配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包括:
在预先配置的上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和下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对应的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预先配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所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包括:
在预先设置的下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和下行灵活以太网端口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对应的所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预先配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报文转发单元根据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将报文发送给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报文转发单元包括第一报文转发单元和第二报文转发单元;所述报文转发单元根据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包括:
所述第一报文转发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报文转发单元的信息,将所述报文发送给所述报文转发单元的信息对应的第二报文转发单元;
所述第二报文转发单元根据所述第二报文转发单元的信息确定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报文转发单元和所述第二报文转发单元为相同板卡的不同报文转发单元;同理,所述第一灵活以太网单元和所述第二灵活以太网单元为相同板卡的不同灵活以太网单元;
或者,所述第一报文转发单元和所述第二报文转发单元为不同板卡的不同报文转发单元;同理,所述第一灵活以太网单元和所述第二灵活以太网单元为不同板卡的不同灵活以太网单元;
或者,所述第一报文转发单元和所述第二报文转发单元为相同板卡的相同报文转发单元;同理,第一灵活以太网单元和所述第二灵活以太网单元为相同板卡的相同灵活以太网单元。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将报文发送给报文转发单元的信息对应的第二报文转发单元包括:
所述第一报文转发单元将所述报文转发单元的信息封装到报文中,将封装的报文发送给交换单元;所述交换单元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报文转发单元的信息,将报文发送给所述报文转发单元的信息对应的第二报文转发单元;
或者,所述第一报文转发单元将所述报文转发单元的信息封装到报文中,通过串行器环回的方式或全网状的方式发送给所述报文转发单元的信息对应的第二报文转发单元。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包括:
第一报文调度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将确定的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封装成第一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将封装的报文发送给第一交换接入单元;
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对报文的第一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根据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将所述报文发送给所述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对应的第二交换接入单元;其中,所述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包括第二交换接入单元的编号和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所述第二交换接入单元将所述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封装成所述第二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将封装的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二报文调度单元;
所述第二报文调度单元对报文的第二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根据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所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
其中,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除包括通道号之外还包括报文类型和保留字段等。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报文调度单元根据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包括:
所述第一报文调度单元在预先配置的上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和上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对应的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灵活以太网单元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预先在所述第一报文调度单元中配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在预先配置的下行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和上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对应的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预先在所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中配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其中,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将报文发送给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对应的第二交换接入单元包括:
所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将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封装到报文中,将封装的报文发送给交换单元;所述交换单元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将报文发送给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对应的第二交换接入单元;
或者,所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将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封装到报文中,通过串行器环回的方式或全网状的方式发送给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对应的第二交换接入单元。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包括:
所述第二报文调度单元在预先配置的下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和下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对应的端口号。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预先在所述第二报文调度单元中配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和所述第二交换接入单元为相同板卡的不同交换接入单元,所述第一报文调度单元和所述第二报文调度单元为相同板卡的不同报文调度单元;
或者,所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和所述第二交换接入单元为不同板卡的不同交换接入单元,所述第一报文调度单元和所述第二报文调度单元为不同板卡的不同报文调度单元;
或者,所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和所述第二交换接入单元为相同板卡的相同交换接入单元,所述第一报文调度单元和所述第二报文调度单元为相同板卡的相同报文调度单元。
步骤202、对报文进行解码,将报文发送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对应的第二物理端口。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预先配置开销信息和时隙。
其中,开销信息包括成员编号、成员属性、成员组编号等。
本发明实施例不需要进行报文的分片重组、封装和解封装以及查表等操作,而只需要进行编码和解码、时隙排列、成员分发和开销插入,以及出灵活以太网端口(即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确定即可完成转发,减小了报文转发的时延,从而实现了报文转发的低时延,满足了5G承载低时延的要求。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方式,所列举的例子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实现的方式,事实上,除了所列举的例子还有其他的组合方案,所列举的例子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示例1
本示例中,如图3所示,包含交换单元,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和第二交换接入单元集成到网络处理器,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和第二交换接入单元属于相同板卡的不同交换接入单元,其报文转发方法包括:
步骤301、在第一Flex Ethernet单元中配置相关属性,主要配置开销信息和时隙等。
步骤302、在第一报文调度单元中配置上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和上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在第二报文调度单元中配置下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和下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
步骤303、在第一交换接入单元中配置下行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和上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其中,下行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包括下行交换接入单元的编号和下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步骤304、报文从第一物理端口进入,第一Flex Ethernet单元根据配置的开销信息和时隙在Flex shime层进行64b/66b编码、时隙排列、成员分发和开销插入,将报文通过第一物理端口对应的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发送给第一报文调度单元。
步骤305、第一报文调度单元在步骤302中配置的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对应的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将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封装成第一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将封装的报文发送给第一交换接入单元。
步骤306、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对报文的第一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在步骤303中配置的第二对应关系中,查找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对应的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将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封装到报文中,将报文发送给交换单元;其中,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包括第二交换接入单元的编号和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步骤307、交换单元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将报文发送给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对应的第二交换接入单元。
步骤308、第二交换接入单元将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封装成第二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将封装的报文发送给第二报文调度单元。
步骤309、第二报文调度单元对报文的第二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在步骤302配置的第三对应关系中查找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对应的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将报文发送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
步骤310、第二Flex Ethernet单元通过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接收到报文,对报文进行解码等操作后,将报文发送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对应的第二物理端口,将报文发送到相关网络,完成报文转发。
示例2
本示例中,如图4所示,包含交换单元,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和第二交换接入单元集成到网络处理器,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和第二交换接入单元属于不同板卡的不同交换接入单元,其报文转发步骤和示例1的步骤相同。
示例3
本示例中,如图5所示,不包含交换单元,交换接入单元集成在网络处理器,交换接入单元通过串行器(serdes)环回报文到本交换接入单元,其报文转发方法包括:
步骤501、在第一Flex Ethernet单元中配置相关属性,主要配置开销信息和时隙等。
步骤502、在报文调度单元中上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和上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下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和下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
步骤503、在交换接入单元中配置下行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和上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其中,下行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包括下行交换接入单元的编号和下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步骤504、报文从第一物理端口进入,Flex Ethernet单元根据配置的开销信息和时隙在Flex shime层进行64b/66b编码、时隙排列、成员分发和开销插入,将报文通过第一物理端口对应的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发送给报文调度单元。
步骤505、报文调度单元在步骤502中配置的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对应的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将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封装成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将封装的报文发送给交换接入单元。
步骤506、交换接入单元对报文的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在步骤503中配置的第二对应关系中,查找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对应的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将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封装到报文中,然后通过serdes环回把报文环回到交换接入单元;其中,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包括第二交换接入单元的编号和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步骤507、交换接入单元将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封装成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将封装的报文发送给报文调度单元。
步骤508、报文调度单元对报文的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在步骤502配置的第三对应关系中查找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对应的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将报文发送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
步骤509、Flex Ethernet单元通过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接收到报文,对报文进行解码等操作后,将报文发送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对应的第二物理端口,将报文发送到相关网络,完成报文转发。
示例4
本示例中,如图6所示,不包含交换单元,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和第二交换接入单元集成到网络处理器,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和第二交换接入单元为相同板卡的不同交换接入单元,第一交换接入单元通过全网状(full mesh)方式将报文发送到第二交换接入单元,其报文转发方法包括:
步骤601、在第一Flex Ethernet单元中配置相关属性,主要配置开销信息和时隙等。
步骤602、在第一报文调度单元中配置上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和上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在第二报文调度单元中配置下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和下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
步骤603、在第一交换接入单元中配置下行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和上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其中,下行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包括下行交换接入单元的编号和下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步骤604、报文从第一物理端口进入,第一Flex Ethernet单元根据配置的开销信息和时隙在Flex shime层进行64b/66b编码、时隙排列、成员分发和开销插入,将报文通过第一物理端口对应的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发送给第一报文调度单元。
步骤605、第一报文调度单元在步骤602中配置的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对应的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将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封装成第一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将封装的报文发送给第一交换接入单元。
步骤606、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对报文的第一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在步骤603中配置的第二对应关系中,查找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对应的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将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封装到报文中,然后通过full mesh的方式把报文发送到第二交换接入单元。
步骤607、第二交换接入单元将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封装成第二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将封装的报文发送给第二报文调度单元。
步骤608、第二报文调度单元对报文的第二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在步骤602配置的第三对应关系中查找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对应的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将报文发送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
步骤609、第二Flex Ethernet单元通过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接收到报文,对报文进行解码等操作后,将报文发送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对应的第二物理端口,将报文发送到相关网络,完成报文转发。
示例5
本示例中,如图7所示,不包含交换单元,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和第二交换接入单元集成到网络处理器,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和第二交换接入单元为不同板卡的不同交换接入单元,第一交换接入单元通过全网状(full mesh)方式将报文发送到第二交换接入单元,其报文转发步骤和示例4的步骤相同。
参见图8,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报文转发装置,包括:
第一灵活以太网单元801,用于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根据预先配置的开销信息、时隙进行64b/66b编码、时隙排列、成员分发和开销插入,将报文通过第一物理端口对应的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发送给报文转发单元;
报文转发单元802,用于根据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将报文发送给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
第二灵活以太网单元803,用于通过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接收到报文,对报文进行解码操作,将报文发送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对应的第二物理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编码可以是64b/66b编码,也可以是其他的编码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编码方式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报文转发单元802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根据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
根据所述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根据所述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根据所述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所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
其中,报文转发单元802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根据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在预先配置的上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和上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报文转发单元802还用于:预先配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其中,报文转发单元802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在预先配置的上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和下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对应的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报文转发单元802还用于:预先配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其中,报文转发单元802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所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
在预先设置的下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和下行灵活以太网端口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对应的所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报文转发单元802还用于:预先配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9,报文转发单元802包括第一报文转发单元901和第二报文转发单元902;
所述第一报文转发单元90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报文转发单元的信息,将所述报文发送给所述报文转发单元的信息对应的第二报文转发单元;
所述第二报文转发单元90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报文转发单元的信息确定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报文转发单元和所述第二报文转发单元为相同板卡的不同报文转发单元;同理,所述第一灵活以太网单元和所述第二灵活以太网单元为相同板卡的不同灵活以太网单元;
或者,所述第一报文转发单元和所述第二报文转发单元为不同板卡的不同报文转发单元;同理,所述第一灵活以太网单元和所述第二灵活以太网单元为不同板卡的不同灵活以太网单元;
或者,所述第一报文转发单元和所述第二报文转发单元为相同板卡的相同报文转发单元;同理,第一灵活以太网单元和所述第二灵活以太网单元为相同板卡的相同灵活以太网单元。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报文转发单元901还用于:将所述报文转发单元的信息封装到报文中,将封装的报文发送给交换单元;还包括:所述交换单元903,用于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报文转发单元的信息,将报文发送给所述报文转发单元的信息对应的第二报文转发单元;
或者,所述第一报文转发单元901还用于:将所述报文转发单元的信息封装到报文中,通过串行器环回的方式或全网状的方式发送给所述报文转发单元的信息对应的第二报文转发单元。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0,报文转发单802包括第一报文调度单元1001、第一交换接入单元1002、第二报文调度单元1003、第二交换接入单元1004;
所述第一报文调度单元100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将确定的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封装成第一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将封装的报文发送给第一交换接入单元1002;
第一交换接入单元1002,用于对报文的第一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根据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将所述报文发送给所述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对应的第二交换接入单元;其中,所述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包括第二交换接入单元的编号和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所述第二交换接入单元1004,用于将所述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封装成所述第二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将封装的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二报文调度单元;
所述第二报文调度单元1003,用于对报文的第二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根据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所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报文调度单元1001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根据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所述第一报文调度单元在预先配置的上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和上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对应的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报文调度单元1001还用于:
预先配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交换接入单元1002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根据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
在预先配置的下行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和上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对应的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1002还用于:
预先配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1002还用于:将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封装到报文中,将封装的报文发送给交换单元1005;还包括:所述交换单元1005,用于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将报文发送给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对应的第二交换接入单元1004;
或者,所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1002还用于:将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封装到报文中,通过串行器环回的方式或全网状的方式发送给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对应的第二交换接入单元1004。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报文调度单元1004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根据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
在预先配置的下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和下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对应的端口号。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报文调度单元1003还用于:
预先配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和所述第二交换接入单元为相同板卡的不同交换接入单元,所述第一报文调度单元和所述第二报文调度单元为相同板卡的不同报文调度单元;
或者,所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和所述第二交换接入单元为不同板卡的不同交换接入单元,所述第一报文调度单元和所述第二报文调度单元为不同板卡的不同报文调度单元;
或者,所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和所述第二交换接入单元为相同板卡的相同交换接入单元,所述第一报文调度单元和所述第二报文调度单元为相同板卡的相同报文调度单元。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灵活以太网单元801还用于:
预先配置开销信息和时隙。
其中,开销信息包括成员编号、成员属性、成员组编号等。
本发明实施例不需要进行报文的分片重组、封装和解封装以及查表等操作,而只需要进行编码和解码、时隙排列、成员分发和开销插入,以及出灵活以太网端口(即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确定即可完成转发,减小了报文转发的时延,从而实现了报文转发的低时延,满足了5G承载低时延的要求。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报文转发装置,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报文转发方法。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报文转发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虽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任何本发明实施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根据预先配置的开销信息、时隙进行编码、时隙排列、成员分发和开销插入;
根据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
对报文进行解码,将报文发送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对应的第二物理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根据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根据所述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根据所述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所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根据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包括:
在预先配置的上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和上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预先配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包括:
在预先配置的上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和下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对应的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预先配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所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包括:
在预先设置的下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和下行灵活以太网端口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对应的所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预先配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根据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包括:
第一报文调度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将确定的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封装成第一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将封装的报文发送给第一交换接入单元;
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对报文的第一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根据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将所述报文发送给所述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对应的第二交换接入单元;其中,所述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包括第二交换接入单元的编号和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所述第二交换接入单元将所述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封装成所述第二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将封装的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二报文调度单元;
所述第二报文调度单元对报文的第二交换接入单元报文头的通道号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根据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所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报文调度单元根据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包括:
所述第一报文调度单元在预先配置的上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和上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对应的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预先在所述第一报文调度单元中配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根据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在预先配置的下行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和上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一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对应的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预先在所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中配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根据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确定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包括:
所述第二报文调度单元在预先配置的下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端口号和下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二承载时隙实体的编号对应的端口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预先在所述第二报文调度单元中配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9~15任一项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将报文发送给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对应的第二报文转发单元包括:
所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将所述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封装到报文中,将封装的报文发送给交换单元;所述交换单元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将报文发送给所述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对应的第二报文转发单元;
或者,所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将所述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封装到报文中,通过串行器环回的方式或全网状的方式发送给所述交换接入单元的信息对应的第二交换接入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9~15任一项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和所述第二交换接入单元为相同板卡的不同交换接入单元;
或者,所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和所述第二交换接入单元为不同板卡的不同交换接入单元;
或者,所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和所述第二交换接入单元为相同板卡的相同交换接入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预先配置所述开销信息和时隙。
19.一种报文转发装置,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8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8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73302.5A CN111278059B (zh) | 2018-12-04 | 2018-12-04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
PCT/CN2019/110792 WO2020114084A1 (zh) | 2018-12-04 | 2019-10-12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73302.5A CN111278059B (zh) | 2018-12-04 | 2018-12-04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78059A true CN111278059A (zh) | 2020-06-12 |
CN111278059B CN111278059B (zh) | 2023-09-01 |
Family
ID=70974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73302.5A Active CN111278059B (zh) | 2018-12-04 | 2018-12-04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78059B (zh) |
WO (1) | WO2020114084A1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89543A (zh) * | 2001-09-24 | 2005-03-02 | 朗米·谢尔雅·冈达 | 支持以太网媒体接入控制电路的方法 |
US20110142036A1 (en) * | 2009-12-16 | 2011-06-16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packet/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including tdm circuit and carrier ethernet packet signal |
CN106357421A (zh) * | 2015-07-17 | 2017-01-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灵活以太网的业务流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612220A (zh) * | 2015-10-27 | 2017-05-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灵活以太网的通道管理方法和装置 |
CN107204941A (zh) * | 2016-03-18 | 2017-09-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灵活以太网路径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7201953A1 (zh) * | 2016-05-25 | 2017-11-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客户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88855B (zh) * | 2015-11-23 | 2018-12-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灵活以太网业务的光传送网承载方法及装置 |
CN108243128B (zh) * | 2016-12-27 | 2020-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无线接口前传信号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
CN108631908B (zh) * | 2017-03-21 | 2022-03-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FlexE承载信号帧的方法、FlexE信号帧还原的方法及装置 |
CN107612825B (zh) * | 2017-08-04 | 2020-10-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建立灵活以太网路径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
-
2018
- 2018-12-04 CN CN201811473302.5A patent/CN111278059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0-12 WO PCT/CN2019/110792 patent/WO202011408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89543A (zh) * | 2001-09-24 | 2005-03-02 | 朗米·谢尔雅·冈达 | 支持以太网媒体接入控制电路的方法 |
US20110142036A1 (en) * | 2009-12-16 | 2011-06-16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packet/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including tdm circuit and carrier ethernet packet signal |
CN106357421A (zh) * | 2015-07-17 | 2017-01-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灵活以太网的业务流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612220A (zh) * | 2015-10-27 | 2017-05-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灵活以太网的通道管理方法和装置 |
CN107204941A (zh) * | 2016-03-18 | 2017-09-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灵活以太网路径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7201953A1 (zh) * | 2016-05-25 | 2017-11-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客户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114084A1 (zh) | 2020-06-11 |
CN111278059B (zh) | 2023-09-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19185B (zh) | 网络切片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11271668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s, apparatuses, devices, and system | |
US11516322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5591971B (zh) | 一种QoS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
CN108521343B (zh) | 一种oam报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0855568B (zh) | 报文转发方法及系统 | |
CN112511988B (zh) | 报文转发方法、设备、系统、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 |
JP2022537296A (ja) | Evpnメッセージ転送方法、システム、記憶媒体及び端末 | |
CN113574826A (zh) | 交互时钟同步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 |
US20230254245A1 (en) | Data Frame Sending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09728968B (zh) | 获得目标传输路径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
CN113824576A (zh) | 切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 |
CN116781611A (zh) | 一种基于灵活以太网和确定性网络的数据交换设备和方法 | |
CN114363955A (zh) | 报文转发方法、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11277426B (zh) | 一种ioam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6712983B (zh) | 运行、管理和维护oam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1278059B (zh)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 |
CN114979002B (zh) |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和流量控制装置 | |
CN113037651B (zh) | 流量转发的提升QoS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166382B (zh)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
CN111447131B (zh) | 报文解封装方法及装置、报文封装方法及装置 | |
US20040114640A1 (en) |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aggregating SONET links | |
US20040240428A1 (en) | SDH/SONET-based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 |
WO2022222693A1 (zh) | 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350957B (zh) | 一种网络报文发送的方法、装置和网络处理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