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3955A - 报文转发方法、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报文转发方法、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3955A
CN114363955A CN202011099241.8A CN202011099241A CN114363955A CN 114363955 A CN114363955 A CN 114363955A CN 202011099241 A CN202011099241 A CN 202011099241A CN 114363955 A CN114363955 A CN 1143639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od
forwarding
length
identifier
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992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陈强
喻敬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9924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63955A/zh
Priority to US18/031,582 priority patent/US20230379245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23105 priority patent/WO2022078297A1/zh
Priority to EP21879341.2A priority patent/EP4250607A1/en
Publication of CN114363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39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6Routing software
    • H04L45/566Routing instructions carried by the data packet, e.g. activ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8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4Sourc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1Routing in networks with a plurality of addressing schemes, e.g. with both IPv4 and IPv6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16Real-tim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应用于转发设备,包括:接收目标报文,该目标报文中携带有源周期信息,源周期信息包括:预定周期长度和源周期标识;根据预定周期长度和源周期标识确定对应的转发周期标识,并在转发周期标识对应的转发周期内转发目标报文。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方法、转发设备、源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escription

报文转发方法、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报文转发方法、报文发送方法、转发设备、源 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针对网络中各设备的时间同步问题,存在两种解决模式,其中,同步模式 下,网络中所有设备需要严格的时间同步,设备接收端口确定每个报文的接受时间,确定报 文落入的具体接收时间周期,并在此后的规定时间周期内发送出去;异步模式下,网络中不 同设备只需要保持频率同步且时间片大小相同即可,其各自的相位不同,报文转发过程中, 发送的报文携带周期标签,各设备根据周期标签确定将此报文的转发出去的周期。
异步模式下,由于需要保证网络中各网络设备的时间片大小相同,当面对实际中存在的 部分网络设备设置的周期与其他设备不一致的情况时,例如,网络中不同数据源发送的数据 包大小不同,其各自选择的周期也不同时,会导致下游设备无法将上游设备发送的报文在一 个周期内转发完成,从而使得报文转发跨周期,时延抖动也无法确定。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报文 发送方法、转发设备、源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应用于转发设备, 包括:
接收目标报文,所述目标报文中携带有源周期信息,所述源周期信息包括:预定周期长 度和源周期标识;
根据所述预定周期长度和所述源周期标识确定对应的转发周期标识,并在所述转发周期 标识对应的转发周期内转发所述目标报文,所述转发周期的长度与所述预定周期长度相同。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应用于源端设备,包括:
选定一个预定周期长度并在所述预定周期长度对应的一个发送周期中向转发设备发送目 标报文,所述目标报文中携带有用于指示所述发送周期的源周期信息,所述源周期信息包括: 所述预定周期长度和所述发送周期的源周期标识。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转发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 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源端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 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报文发送方法。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 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中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 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报文发送方法中的步骤。
本公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报文发送方法、转发设备、源端设备和计算机 可读介质,可通过根据目标报文中携带的预定周期长度和源周期标识确定对应的转发周期标 识,并在转发周期标识对应的转发周期内转发目标报文,使得网络中设备可以根据报文中指 示的源周期信息选定转发周期,避免出现跨周期转发的问题,从而精确获知时延抖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0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隙信元的封装格式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示出的封装格式中的扩展D块的格式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提供的报 文转发方法、报文发送方法、转发设备、源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进行详细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但是所述示例实施例可以以不同形式来 体现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反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公开 透彻和完整,并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的范围。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且不意欲限制本公开。如本文所使用的,单 数形式“一个”和“该”也意欲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还将理解的是, 当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由……制成”时,指定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群组。
将理解的是,虽然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当 受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元件。因此,在不背离本公开的指教 的情况下,下文讨论的第一元件、第一组件或第一模块可称为第二元件、第二组件或第二模 块。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所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将理解,诸如那些在常用字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 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以及本公开的背景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且将不解释为具有理想化或 过度形式上的含义,除非本文明确如此限定。
本公开所提供的报文转发方法、报文发送方法、转发设备、源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可用于通过根据目标报文中携带的预定周期长度和源周期标识确定对应的转发周期标识,并 在转发周期标识对应的转发周期内转发目标报文,使得网络中设备可以根据报文中指示的源 周期信息选定转发周期,避免出现跨周期转发的问题,从而精确获知时延抖动。本公开所提 供的相应方法及装置适用于时间敏感型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简称TSN)、确定性 网络(Deterministic Networking,简称DetNet)、采用IEEE 802.1Qbv标准和IEEE 802.1Qch 标准的网络以及其他采用循环队列转发(Circular QueueForwarding,简称CQF)机制的网 络等。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应用于转发设备 (例如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该方法包括:
步骤S1、接收目标报文。
其中,该目标报文中携带有源周期信息,源周期信息包括预定周期长度和源周期标识; 具体地,源周期信息用于指示转发设备的上游设备(在当前链路中的位置处于该转发设备前 一个的设备,可同为转发设备或为用户侧设备)发出目标报文时对应的发送周期,源周期标 识即用于标识该发送周期,源周期标识包括周期号和周期标签等多种形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周期信息还包括预定周期长度的单位,具体地,预定周期长度的单 位为时间单位,可设为纳秒、微秒、毫秒和秒等。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中所描述的源周期信息、源周期标识以及下文中类似的概念,其 并不代表该周期信息和周期标识为源端设备设置并置于目标报文中的,其仅用于指示该目标 报文的直接来源以及该通信链路中的上一节点,即该转发设备的上游设备,仅在该上游设备 为源端设备时,这些概念才指向源端设备。
步骤S2、根据预定周期长度和源周期标识确定对应的转发周期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该转发设备所属的网络,其全网时间被划分为多个连续且长度相 同的周期,其中,该划分过程依据相应的单位周期长度,若存在多个单位周期长度,则应存 在多种划分方式;转发设备中预先对各个周期配置有相应的周期标识,并配置有针对各个周 期的报文转发策略,或者,转发设备接收网络控制面分配的周期标识以及报文转发策略。
具体地,相应的报文转发策略可为:接收报文并在上游设备的发送周期之后的某个特定 周期转发该报文,该特定周期可通过预先设置等待周期或指定周期标识等方式确定,该特定 周期中具体进行报文转发的时刻可通过随机选择或基于报文大小进行计算等方式确定。示例 性地,转发设备所属网络的全网时间具有多种划分方式,转发设备根据网络状况针对各种划 分方式均预先配置有相应的周期标识和报文转发策略,其本地预存有全部划分方式各自对应 的单位周期长度,由此,在接受到目标报文,获取到其中携带的预定周期长度和源周期标识 后,在步骤S2中,根据预定周期长度和源周期标识确定对应的转发周期标识的步骤可包括以 下实施方式:若预定周期长度等于其中一个单位周期长度,则在对应的划分方式下,将位于 源周期标识之后的第n个周期标识作为转发周期标识,即确定源周期标识对应的周期之后的 第n个周期为转发周期,n为整数;或者,若预定周期长度为各单位周期长度和2的公倍数 中的一者,则在该单位周期长度,将与源周期标识奇偶关系相同的下一个周期标识作为转发 周期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根据预定周期长度和源周期标识确定对应的转发周期标识的描述, 仅为本公开中的一种可选实现方式,其不会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产生限制,其他根据周期长 度和源周期标识确定转发周期标识的方式同样适用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步骤S3、在转发周期标识对应的转发周期内转发目标报文。
其中,转发周期的长度与目标报文携带的源周期信息中的预定周期长度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预定周期长度和源周期标识确定对应的转发周期标识的步骤与 在转发周期标识对应的转发周期内转发目标报文的步骤之间,还包括:将目标报文携带的源 周期信息中的源周期标识替换为转发周期标识,以供该转发设备的下游设备(在当前链路中 的位置处于该转发设备后一个的设备,可同为转发设备或为用户侧设备)根据替换后的源周 期信息进行相应识别和处理。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该方法可用于通过根据目标报文中携带的预定 周期长度和源周期标识确定对应的转发周期标识,并在转发周期标识对应的转发周期内转发 目标报文,使得网络中设备可以根据报文中指示的源周期信息选定转发周期,避免出现跨周 期转发的问题,从而精确获知时延抖动。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为基于 图1所示方法的一种具体化可选实施方案。具体地,该方法不仅包括步骤S1和步骤S3,其 中,步骤S2,根据预定周期长度和源周期标识确定对应的转发周期标识的步骤,包括:步骤 S201。
步骤S201、根据预定周期长度从多个候选周期长度中匹配出对应的一个候选周期长度作 为匹配周期长度,将源周期标识作为入接口周期标识,从多周期映射表中查找出对应的出接 口周期标识,并将该出接口周期标识作为转发周期标识。
其中,多周期映射表中记载有在各候选周期长度下入接口周期标识和出接口周期标识的 映射关系,入接口周期标识和出接口周期标识分别对应转发设备上针对报文转发而配置的入 接口和出接口;转发设备中预存有多个候选周期长度,即上文中所描述的多个单位周期长度, 一般来说,匹配周期长度即全部候选周期长度中与源周期信息中的预定周期长度相等的候选 周期长度。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为基于 图2所示方法的一种具体化可选实施方案。具体地,该方法不仅包括步骤S1至步骤S3,在 步骤S1,接收目标报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S01。
步骤S01、根据预先设置的周期选择策略确定多个候选周期长度,针对各候选周期长度 分别建立入接口周期标识和出接口周期标识的映射关系,并生成多周期映射表。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0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法流程图。如图S01所示,在步骤S01 中,根据预先设置的周期选择策略确定多个候选周期长度,针对各候选周期长度分别建立入 接口周期标识和出接口周期标识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步骤S011。
步骤S011、根据预先设置的默认周期长度生成至少一个候选周期长度集合,并针对全部 候选周期长度集合中的各候选周期长度分别建立入接口周期标识和出接口周期标识的映射关 系。
其中,生成的全部候选周期长度集合至少包括以下一种:第一集合,该集合由默认周期 长度组成;第二集合,该集合中的全部候选周期长度构成首项为默认周期长度的等差数列; 第三集合,该集合中的全部候选周期长度构成首项为默认周期长度的等比数列。相应地,步 骤S202中,根据预定周期长度从多个候选周期长度中匹配出对应的一个候选周期长度,即确 定预定周期长度所属的候选周期长度集合。
具体地,默认周期长度可为一个或多个,当默认周期长度为多个时,则相应地,第一集 合中包括全部默认周期长度,并且可存在构成首项分别为各默认周期长度的等差数列的多个 第二集合,以及可存在构成首项分别为各默认周期长度的等比数列的多个第三集合;同时, 由于存在各候选周期长度集合间包括相同元素,即目标报文中的预定周期长度可匹配多个不 同集合中的候选周期长度的情况,源端设备在发出目标报文时携带相应的标志信息,用于指 示预定周期长度所属的候选周期长度集合。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该方法可用于通过根据目标报文中携带的预定 周期长度和源周期标识确定对应的映射关系,并确定转发周期标识,实现网络中的多周期映 射,增加报文转发的灵活性,增强网络的适用性。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应用于源端设备 (例如个人电脑、移动终端和平板设备等),该方法包括:
步骤S4、选定一个预定周期长度并在预定周期长度对应的一个发送周期中向转发设备发 送目标报文。
其中,该目标报文中携带有用于指示该发送周期的源周期信息,源周期信息包括预定周 期长度和该发送周期的源周期标识。具体地,可通过本地策略或者实时系统配置选定预定周 期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周期信息可通过时隙信元、二层以太帧、IPv4包头或IPv6包头进 行携带。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隙信元的封装格式示意图。如图6所示,时隙信元长 度固定,由一个S块、多个D块和一个T块构成。信元中包括开销区(Header)和净荷区(Payload),经过编码后的客户业务映射在净荷区进行承载。其中,开销区包括如下字节内容:标签值、时间片信息、序列号、检验值(循环冗余校验算法)、管理通道字节、复帧号和 操作维护管理(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简称OAM)功能字段等。
具体地,可使用开销区的一个D块,即扩展D块来携带预定周期长度和源周期标识。
图7为图6中示出的封装格式中的扩展D块的格式示意图。一个D块对应8个字节,在该D块中,使用低3字节来携带预定周期长度和源周期标识,将前2个字节作为预定周期长度,后1个字节作为源周期标识。
其中,对应于转发设备中生成有候选周期长度集合的多种情况,例如,如图7a)所示, 在低3字节的前2个字节中,前14个比特作为预定周期长度的绝对值,后2个比特作为预定 周期长度的单位,00、01、10、11分别对应纳秒、微秒、毫秒和秒,本例对应转发设备生成有由默认周期长度组成的第一集合的情况,本例中的预定周期长度即为其全部默认周期长度 中的一者;具体地,如图7b)所示,在前2个字节中,前14个比特为101101,后2个比特 为01,则预定周期长度为45微秒,后一个字节为100,表示源周期号(标识)为4。
或者,如图7c)所示,在低3字节的前2个字节中,前16个比特作为预定周期长度与对应默认周期长度的商,即默认周期长度的倍数值,本例对应转发设备生成有第二集合的情 况,本例中的预定周期长度即为由全部候选周期长度构成的首项为默认周期长度的等差数列 中的一个元素。
或者,如图7d)所示,在低3字节的前2个字节中,前16个比特表示m,预定周期长度为对应默认周期长度与2的m次方根的乘积,m为整数,本例对应转发设备生成有第三集合的情况,本例中的预定周期长度即为由全部候选周期长度构成的首项为默认周期长度的等比 数列中的一个元素;具体地,如图7e)所示,预定周期长度对应的默认周期长度为10微秒, 在前2个字节中,前16个比特表示m,为10,则预定周期长度为10*22=40微秒,后一个字节为100,表示源周期号(标识)为4。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发设备中生成有多个候选周期长度集合,相应地,源周期信息还包 括标志信息,该标志信息用于指示预定周期长度所属的候选周期长度集合,其包括标志位等 形式,具体地,在低3字节的前2个字节中,前2个比特为标志位,后14个比特用于以对应 形式表示预定周期长度,其中,标志位00表示后14个比特为预定周期长度的绝对值,标志 位01表示为预定周期长度与对应默认周期长度的商,标志位10表示m,预定周期长度为对 应默认周期长度与2的m次方根的乘积,m为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时隙信元携带源周期信息的描述,仅为本公开中的一种可选实现 方式,其不会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产生限制,具体各字节指代的内容及其排布和顺序可以相 应地进行调整和配置,其他封装格式和表示方式同样适用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对于源周期信息通过二层以太帧、IPv4包头或IPv6包头进行携带的情况,其中,二层 以太帧包括前导码、帧开始符、目标物理地址(MAC)、源物理地址、802.1Q标签、以太类型、 负载和冗余校验部分,其中,源周期信息可以由2字节的以太类型字段携带;IPv4包头包括 版本、IP头长、服务类型、数据包长度、数据包标识、分片、分片位移、生存时间、上层协议号、头部校验和、源IPv4地址、目的IPv4地址、可选项以及补齐部分,其中,源周期信 息可以由1字节的服务类型或可选项字段携带;IPv6包头包括版本、流量等级、流标签、载 荷长度、下一报头、跳数限制、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其中,源周期信息可以由1字节的流量 等级字段携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各协议报文携带源周期信息的描述,仅为本公开中的一种可选实 现方式,其不会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产生限制,其他可扩展的协议报文同样适用于本公开的 技术方案。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在源端设备发送报文时携带预定 周期长度和源周期标识,使得转发设备和接受设备由此确定对应的转发周期标识,并在转发 周期标识对应的转发周期内转发目标报文,网络中设备可以根据报文中指示的源周期信息选 定转发周期,避免出现跨周期转发的问题,从而精确获知时延抖动。
下面对本公开提供的报文发送方法和报文转发方法结合实际应用进行详细描述。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网络中包括第一转发设 备R1,、第二转发设备R2、第一用户设备H1、第二用户设备H2、第三用户设备H3和第四用 户设备H4;H1作为源端设备向H2发送第一目标报文,H3作为源端设备向H4发送第二目标报文;默认周期长度为10us和25us,周期标识以周期号的形式表示,R1和R2根据控制面下发的相关信息生成有各自对应的多周期映射表,见表1和表2。
表1 R1多周期映射表
Figure BDA0002724807780000071
Figure BDA0002724807780000081
表2R2多周期映射表
Figure BDA0002724807780000082
其中,R1和R2均生成有两个候选周期长度集合,在R1中,第一候选周期长度集合由默 认周期长度10us和25us组成,第二候选周期长度集合根据默认周期长度10us得到,其内元 素均为10与2的m次方的乘积,m∈{0,1,2},即其内全部候选周期长度构成首项为默认周期 长度10us的等比数列,R2与其相类似,区别在于各候选周期长度下入接口周期号(标识)和出接口周期号(标识)的映射关系不同。
具体地,H1向H2发送第一目标报文:H1选定预定周期长度为10us,并在周期号为3且 预定周期长度为10us的周期向H2发送第一目标报文,第一目标报文携带有包括标志位(信 息)01、预定周期长度10us和发送周期的源周期号3的源周期信息;R1接收到第一目标报 文后,根据标志位和预定周期长度匹配出其第一候选周期长度集合中的匹配周期长度10us, 并将源周期号3作为入接口周期号进行查表,得到出接口周期号0,由此转发周期号为0,R1 根据转发周期号0将源周期号3替换为0,并在周期号为0的周期转发第一目标报文;R2接 收到第一目标报文后,根据相同的步骤,由源周期号0确定出转发周期号1,根据转发周期 号1将源周期号0替换为1,并在周期号为1的周期转发第一目标报文;H2接收到第一目标 报文。
H3向H4发送第二目标报文:H3选定预定周期长度为10us,并在周期号为2且预定周期 长度为10us的周期向H4发送第二目标报文,第二目标报文携带有包括标志位10、预定周期 长度10us和发送周期的源周期号2的源周期信息;R1接收到第二目标报文后,根据标志位 和预定周期长度匹配出其第二候选周期长度集合中的匹配周期长度10us,并将源周期号2作 为入接口周期号进行查表,得到出接口周期号10,由此转发周期号为10,R1根据转发周期 号10将源周期号3替换为10,并在周期号为10的周期转发第二目标报文;R2接收到第二目 标报文后,根据相同的步骤,由源周期号10确定出转发周期号7,根据转发周期号7将源周 期号10替换为7,并在周期号为7的周期转发第二目标报文;H4接收到第二目标报文。由此 完成报文转发。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转发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1;
存储器(装置)102,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被该一个或多个 处理器执行,使得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的报文转发方法;
一个或多个I/O接口103,连接在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配置为实现处理器与存储器的 信息交互。
其中,处理器101为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PU)等; 存储器102为具有数据存储能力的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更具体如 SDRAM、DDR等)、只读存储器(ROM)、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FLASH);I/O接口(读写接口)103连接在处理器101与存储器102间,能实现处理器101与存储器 102的信息交互,其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总线(Bus)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和I/O接口103通过总线104相互连接,进而与计算设备的其它组件连接。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源端设备包 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01;
存储器202,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被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执行,使得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的报文发送方法;
一个或多个I/O接口203,连接在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配置为实现处理器与存储器的 信息交互。
其中,处理器201为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PU)等; 存储器202为具有数据存储能力的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更具体如 SDRAM、DDR等)、只读存储器(ROM)、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FLASH);I/O接口(读写接口)203连接在处理器201与存储器202间,能实现处理器201与存储器 202的信息交互,其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总线(Bus)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和I/O接口203通过总线204相互连接,进而与计算设备的其它组件连接。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 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的报文转发方法中 的步骤。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上 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的报文发送方法 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装置中的功能 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 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 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 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 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 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 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 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 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 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 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 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 质。
本文已经公开了示例实施例,并且虽然采用了具体术语,但它们仅用于并仅应当被解释 为一般说明性含义,并且不用于限制的目的。在一些实例中,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 是,除非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可单独使用与特定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素, 或可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组合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 解,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阐明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 改变。

Claims (12)

1.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其中,应用于转发设备,包括:
接收目标报文,所述目标报文中携带有源周期信息,所述源周期信息包括:预定周期长度和源周期标识;
根据所述预定周期长度和所述源周期标识确定对应的转发周期标识;
在所述转发周期标识对应的转发周期内转发所述目标报文,所述转发周期的长度与所述预定周期长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预定周期长度和所述源周期标识确定对应的转发周期标识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预定周期长度从多个候选周期长度中匹配出对应的一个候选周期长度作为匹配周期长度,将所述源周期标识作为入接口周期标识,从多周期映射表中查找出对应的出接口周期标识,并将该出接口周期标识作为所述转发周期标识;其中,所述多周期映射表中记载有在各所述候选周期长度下入接口周期标识和出接口周期标识的映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其中,在所述接收目标报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周期选择策略确定多个所述候选周期长度,针对各所述候选周期长度分别建立入接口周期标识和出接口周期标识的映射关系,并生成所述多周期映射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其中,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周期选择策略确定多个所述候选周期长度,针对各所述候选周期长度分别建立入接口周期标识和出接口周期标识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默认周期长度生成至少一个候选周期长度集合,并针对全部所述候选周期长度集合中的各所述候选周期长度分别建立入接口周期标识和出接口周期标识的映射关系;
其中,生成的全部所述候选周期长度集合至少包括以下一种:第一集合,所述第一集合由所述默认周期长度组成;第二集合,所述第二集合中的全部所述候选周期长度构成首项为所述默认周期长度的等差数列;第三集合,所述第三集合中的全部所述候选周期长度构成首项为所述默认周期长度的等比数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其中,在所述根据所述预定周期长度和所述源周期标识确定对应的转发周期标识的步骤与所述在所述转发周期标识对应的转发周期内转发所述目标报文的步骤之间,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报文携带的源周期信息中的源周期标识替换为所述转发周期标识。
6.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其中,应用于源端设备,包括:
选定一个预定周期长度并在所述预定周期长度对应的一个发送周期中向转发设备发送目标报文,所述目标报文中携带有用于指示所述发送周期的源周期信息,所述源周期信息包括:所述预定周期长度和所述发送周期的源周期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报文发送方法,其中,所述源周期信息通过时隙信元、二层以太帧、IPv4包头、IPv6包头中的任意一者进行携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报文发送方法,其中,所述转发设备中生成有多个候选周期长度集合;所述源周期信息还包括:标志信息,所述标志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预定周期长度所属的候选周期长度集合。
9.一种转发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
10.一种源端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所述的报文发送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报文转发方法中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所述的报文发送方法中的步骤。
CN202011099241.8A 2020-10-14 2020-10-14 报文转发方法、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ending CN1143639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9241.8A CN114363955A (zh) 2020-10-14 2020-10-14 报文转发方法、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8/031,582 US20230379245A1 (en) 2020-10-14 2021-10-11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packet sending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PCT/CN2021/123105 WO2022078297A1 (zh) 2020-10-14 2021-10-11 报文转发方法、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EP21879341.2A EP4250607A1 (en) 2020-10-14 2021-10-11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packet sending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9241.8A CN114363955A (zh) 2020-10-14 2020-10-14 报文转发方法、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3955A true CN114363955A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89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99241.8A Pending CN114363955A (zh) 2020-10-14 2020-10-14 报文转发方法、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79245A1 (zh)
EP (1) EP4250607A1 (zh)
CN (1) CN114363955A (zh)
WO (1) WO202207829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8837A (zh) * 2022-07-26 2022-10-18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调度方法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68387A (zh) * 2022-09-16 2024-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传递方法、通信设备、系统、介质及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84970A1 (zh) * 2017-11-06 2019-05-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转发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868363B (zh) * 2018-08-27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周期映射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0502584B (zh) * 2019-08-28 2021-09-28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08755B (zh) * 2019-09-27 2021-11-09 浙江三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同步时序的屏蔽方法及屏蔽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8837A (zh) * 2022-07-26 2022-10-18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15208837B (zh) * 2022-07-26 2023-12-0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调度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50607A1 (en) 2023-09-27
US20230379245A1 (en) 2023-11-23
WO2022078297A1 (zh) 2022-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4848B2 (en) Explicit routing with network function encoding
US20180331955A1 (en) Service Traffic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10040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multicast routing
US10454711B2 (en) Method for obtaining port path and apparatus
WO2022078297A1 (zh) 报文转发方法、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465946B (zh) 获取转发表项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JP2022537296A (ja) Evpnメッセージ転送方法、システム、記憶媒体及び端末
CN112583718B (zh) 一种SRoU场景下SRv6报文传递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WO2021088813A1 (zh) 报文封装方法及装置、报文解封装方法及装置
US1148317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control latency of serially-replicated multi-destination flows
CN112769738A (zh) DetNet数据包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527559B (zh) 网络切片的报文转发处理及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917786A (zh) 基于gre隧道的数据包分片方法、数据包重组方法
US10171368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multiple loopback links
WO2016177229A1 (zh) 运行、管理和维护oam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079583A (zh) 发送组播报文的方法、获取转发表项的方法及装置
EP3873029A1 (en) Port configuration detec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2222693A1 (zh) 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78059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US20060098659A1 (en) Method of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in an IP link striping protocol
CN111835644B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交换机
US10819631B2 (en) Network device supporting trill protoco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WO2024055682A1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3125563A1 (zh) 路由信息的编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9962849B (zh) 传输组播报文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