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7681A - 一种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7681A
CN111277681A CN201811482177.4A CN201811482177A CN111277681A CN 111277681 A CN111277681 A CN 111277681A CN 201811482177 A CN201811482177 A CN 201811482177A CN 111277681 A CN111277681 A CN 111277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terminal
module
reel
dri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821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振华
蔡杨洋
秦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821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776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77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76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4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终端,属于终端技术领域。终端包括: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第一结构覆盖在第二结构上;第一结构包括显示屏幕,第二结构包括终端本体、设置于终端本体上的驱动装置和功能模组,显示屏幕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显示屏幕移动,使得显示屏幕移出终端界外的部分卷动至第二结构内,露出被显示屏幕遮挡的功能模组。该终端为可卷曲移动结构,将功能模组设置在了第二结构上,不再占用第一结构上应属于显示屏幕的空间,实现了终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另外,显示屏幕能够在第二结构上移动,并将移出终端界外的部分卷动至第二结构上,以露出被显示屏幕遮挡的功能模组,因此在确保了终端原有功能的基础上,也提升了终端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审美标准的变换,将终端的显示屏幕设计成全面屏已经成为时下的流行趋势。其中,全面屏指代终端的正面全部是屏幕,终端的四个边框位置均采用无边框设计,追求接近100%的屏占比。
相关技术中,由于前置摄像头或听筒的位置限制,终端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比如,时下业界所称的全面屏终端一般指代屏占比达到80%以上,且拥有超窄边框设计的终端。由于设置于终端正面的前置摄像头或听筒仍然会占用应属于显示屏幕的空间,因此如何在确保前置摄像头或听筒功能的同时,实现终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一个焦点。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终端,可以解决相关技术的问题。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所述第一结构覆盖在所述第二结构上;
所述第一结构包括显示屏幕,所述第二结构包括终端本体、设置于所述终端本体上的驱动装置和功能模组,所述显示屏幕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显示屏幕移动,使得所述显示屏幕移出终端界外的部分卷动至所述第二结构内,以露出被所述显示屏幕遮挡的所述功能模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传送带和设置于所述终端本体侧边缘的滚动模组;
所述传送带紧套在所述滚动模组上,所述显示屏幕固定在所述传送带上;
所述滚动模组用于带动所述传送带移动,使得所述显示屏幕随着所述传送带的移动而移动,并使得移出终端界外的部分显示屏幕卷动至所述第二结构上,以露出被所述功能模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滚动模组包括卷轴和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卷轴的内部,所述传送带紧套在所述卷轴上;
所述电机用于控制所述卷轴转动,以带动所述传送带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功能模组设置于所述终端本体的上端部,所述显示屏幕沿长度方向由上向下移动,以露出被所述显示屏幕遮挡的所述功能模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功能模组设置于所述终端本体的下端部,所述显示屏幕沿长度方向由下向上移动,以露出被所述显示屏幕遮挡的所述功能模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功能模组设置于所述终端本体的左侧,所述显示屏幕沿宽度方向由左向右移动,以露出被所述显示屏幕遮挡的所述功能模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功能模组设置于所述终端本体的右侧,所述显示屏幕沿宽度方向由右向左移动,以露出被所述显示屏幕遮挡的所述功能模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屏幕包括第一显示屏幕和第二显示屏幕;
所述第一显示屏幕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屏幕固定;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显示屏幕移动,并将所述第一显示屏幕移出终端界外的部分卷动至所述第二结构上,以露出所述功能模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终端本体内部;
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滚动模组电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在所述显示屏幕上检测到对所述功能模组的触发操作时,向所述电机发送控制指令,以通过所述控制指令触发所述电机控制所述卷轴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不同的所述控制指令对应所述显示屏幕不同的移动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功能模组包括前置摄像头、听筒、传感器、控制按键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屏幕为柔性屏幕。
本公开实施例将终端设计为可卷曲移动结构,即终端由包括显示屏幕的第一结构和包括功能模组等的第二结构组成,由于将功能模组设置在了第二结构上,功能模组不再占用第一结构上应属于显示屏幕的空间,所以实现了终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另外,通过设置在第二结构的驱动装置还能确保显示屏幕在第二结构上移动,并将显示屏幕移出终端界外的部分卷动至第二结构上,以露出被显示屏幕遮挡的功能模组,因此在确保终端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提升了终端的显示效果和工业美感。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三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四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五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六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七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八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九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十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如图1所示,该终端包括: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
其中,第一结构包括显示屏幕101,第二结构包括终端本体201、设置于终端本体201上的驱动装置202和和功能模组203。
上述图1为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拆开后的示意图。参见图2,其为第一结构覆盖在第二结构上的示意图。终端在显示屏幕101未划开的状态下,即保持图2所示的状态。
参见图1和图2,显示屏幕101与驱动装置202连接。具有上述结构的终端,第一结构能够在第二结构上移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处于显示屏幕101未划开的状态时,其正视图参见图3,用户仅能够从正面看到显示屏幕101,由于驱动装置202的存在,驱动装置202能够带动显示屏幕101移动,使得显示屏幕101沿长度方向由上向下移动预设距离,参见图4,显示屏幕101在沿长度方向由上向下移动预设距离后,显示屏幕101移出终端界外的部分卷动至第二结构内,且露出被显示屏幕101遮挡的功能模组203。
综上所述,在不使用功能模组203时,显示屏幕101覆盖在第二结构的终端本体201的表面上,则终端的正面全部都是屏幕,终端的四个边框位置均采用无边框设计,其屏占比接近100%,实现了终端真正意义的全面屏。在需要使用功能模组203时,驱动装置202会带动显示屏幕101移动预设距离,进而露出被显示屏幕101遮挡的功能模组203,从而用户可以正常使用功能模组203。
本公开实施例将终端设计为可卷曲移动结构,即终端由包括显示屏幕101的第一结构和包括功能模组203等的第二结构组成,由于将功能模组203设置在了第二结构上,功能模组203不再占用第一结构上应属于显示屏幕101的空间,所以实现了终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另外,通过设置在第二结构的驱动装置202还能确保显示屏幕101能够在第二结构上移动,并将显示屏幕101移出终端界外的部分卷动至第二结构上,以露出被显示屏幕101遮挡的功能模组203,实现了在确保终端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提升了终端的显示效果和工业美感。
为了进一步体现上述驱动装置202有带动显示屏幕101移动的作用,下面对驱动装置202的结构进行说明。
参见图5,驱动装置202包括传送带2021和设置于终端本体201侧边缘的滚动模组2022。其中,侧边缘在指代终端本体201的四个边缘,包括终端本体201的上端部、下端部、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中的任意一个,或,终端本体20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或,终端本体201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
传送带2021紧套在滚动模组2022上,显示屏幕101固定在传送带2021上,即,显示屏幕101与驱动装置102的连接,主要是显示屏幕101与驱动装置102中的传送带2021的连接。而滚动模组2022也包括卷轴和电机,其中,电机设置于卷轴的内部,传送带2021紧套在卷轴上。
其中,紧套指代的是传送带2021套在滚动模组2022上后,传送带2021上不存在弯曲的一段,即传送带2021维持紧绷状态,以保证滚动模组2022在滚动过程中,能带动传送带2021移动;其中,显示屏幕101固定在传送带2021上一般指代的是显示屏幕101的侧边缘固定在传送带上,而此处的侧边缘包括显示屏幕101的上端部、下端部、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中任意对应的两个。比如:显示屏幕10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或,显示屏幕101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
因此,驱动装置202带动显示屏幕101的移动,主要包括如下步骤:电机控制卷轴转动,以带动传送带2021移动,进而使得显示屏幕101随着传送带2021的移动而移动预设距离,并将显示屏幕101移出终端界外的部分卷动至第二结构上,从而露出被显示屏幕101遮挡的功能模组203。
电机在工作期间,不仅可以控制卷轴转动,而且可以控制卷轴的转动方向。比如,以功能模组203位于终端本体201的上端部,滚动模组2022包括分别设置在终端本体201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两个卷轴,且以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命名为例,参见图5,在需要使用功能模组203时,电机控制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逆时针转动,进而控制传送带2021沿长度方向由上向下移动,而显示屏幕101移出终端界外的部分会被卷动至第二结构上,进而露出被显示屏幕101遮挡的功能模组203;而在使用完功能模组203后,电机又可以控制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顺时针转动,进而控制传送带2021沿长度方向由下向上移动,使得显示屏幕101恢复至初始位置,以覆盖功能模组203。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屏幕101的移动方向与功能模组203的设置位置有紧密的联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功能模组203设置于终端本体201的上端部,则显示屏幕101沿长度方向由上向下移动预设距离,以露出被显示屏幕101遮挡的功能模组203。相应地,若功能模组203设置于终端本体201的下端部,则显示屏幕101沿长度方向由下向上移动预设距离,以露出被显示屏幕101遮挡的功能模组203。
以上以显示屏幕101沿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对终端进行了举例说明,进一步地,参见图6,显示屏幕101还为沿宽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即,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若功能模组203设置于终端本体201的左侧,则显示屏幕101沿宽度方向由左向右移动预设距离,以露出被显示屏幕101遮挡的功能模组203。相应地,若功能模组203设置于终端本体201的右侧,则显示屏幕101沿宽度方向由右向左移动预设距离,以露出被显示屏幕101遮挡的功能模组203。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上端部指代的是终端本体201的外表面的上端部,上述下端部指代的是终端本体201的外表面的下端部,上述左侧和右侧指代的是终端本体201的外表面的两侧。其中,终端本体201的外表面指代靠近第一结构的表面。另外,针对显示屏幕101沿宽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和沿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来说,其实现方式类似,本公开实施例仅以沿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保证传送带2021紧套在滚动模组2022上后,滚动模组2022在转动时可以顺利带动传送带2021沿长度方向移动,该数量与显示屏幕101移动的预设距离的大小相关,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预设距离的取值以显示屏幕101在移动预设距离后,能够露出被遮挡的功能模组203为基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7,当该预设距离小于卷轴转动半圈的距离时,滚动模组2022的数量为一组。通过电机带动卷轴卷动,以带动传送带2021移动,进而使得显示屏幕101随着传送带2021的移动而移动预设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5,当该预设距离不小于卷轴转动半圈的距离时,滚动模组2022的数量为两组,其中一组滚动模组包括电机和卷轴,另一组滚动模组仅包括卷轴。则,与电机电连接的卷轴起主动作用,该卷轴在转动时,会带动传送带2021移动,而传送带2021的移动会带动另外一个卷轴转动,即另外一个卷轴起从动作用。当两个转轴转动稳定后,在后续的过程中,会平稳地带动传送带2021移动,进而使得显示屏幕101随着传送带2021的移动而移动预设距离。
当滚动模组2022的数量为两组时,以这两个滚动模组分别为设置于终端本体201上端部的第一滚动模组和设置于终端本体201下端部的第二滚动模组为例。参见图5,第一滚动模组和第二滚动模组水平对称设置,传送带2021紧套在第一滚动模组和第二滚动模组上。
下面对第一滚动模组和第二滚动模组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滚动模组包括第一卷轴,第二滚动模组包括第二卷轴和电机,电机设置于第二卷轴的内部,传送带2021紧套在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上。即电机设置在位于终端本体201下端部的那个滚动模组上。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滚动模组包括第一卷轴和电机,第二滚动模组包括第二卷轴,电机设置于第一卷轴的内部,传送带2021紧套在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上。即电机设置在位于终端本体201上端部的那个滚动模组上。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电机设置在哪一个滚动模组上,电机均用于控制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转动,以带动传送带2021沿长度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送带2021也包括两条,分别命名为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其中,第一传送带紧套在第一卷轴的第一端和第二卷轴的第一端,第二传送带紧套在第一卷轴的第二端和第二卷轴的第二端。即,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相互平行,分别紧套在两个卷轴的两端,从而确保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沿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移动。进而,显示屏幕101的两个侧边缘分别固定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可实现显示屏幕101随着传送带2021的移动而移动。
示例性地,参见图5,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均沿长度方向设置,因此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可以沿长度方向移动。另外,显示屏幕101分别固定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能随着传送带2021的移动而沿长度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还包括控制单元,以实现通过控制单元来控制滚动模组2022中的电机工作,进而实现显示屏幕101移动预设距离。其中,控制单元设置于终端本体201内部,且与电机电连接。
控制单元用于在显示屏幕101上检测到对功能模组203的触发操作时,向电机发送控制指令,以通过该控制指令触发电机控制卷轴转动。
其中,控制单元通过发送不同的控制指令,可以控制显示屏幕移动不同的距离。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控制单元通过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显示屏幕移动的方式可包括:控制单元控制电机的工作功率和工作时长,向电机发送包括工作功率参数和工作时长参数的控制指令,进而控制显示屏幕101移动的距离,或者,设计人员预先设定电机的工作功率,控制单元控制电机的工作时长,向电机发送包括工作时长参数的控制指令,进而控制显示屏幕101移动的距离。其中,本公开实施例对控制单元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地,控制单元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还可以包括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该检测单元用于采集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控制单元,进而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单元采集到的数据来判断用户在显示屏幕101上是否执行了对功能模组203的触发操作。示例性地,检测单元为传感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均以显示屏幕101为一个整体进行说明,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8所示,显示屏幕101也可以分为两部分,即显示屏幕101包括第一显示屏幕1011和第二显示屏幕1012。其中,第一显示屏幕1011与驱动装置202连接,第二显示屏幕1012固定。
驱动装置202用于带动第一显示屏幕1011移动,并使得第一显示屏幕1011移出终端界外的部分卷动至第二结构上,以露出功能模组203。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显示屏幕1011覆盖功能模组203,第一显示屏幕1011的移动方向与功能模组203的设置位置也有紧密的联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功能模组203设置于终端本体201的上端部,则第一显示屏幕1011沿长度方向由下向上移动预设距离,以露出被第一显示屏幕1011遮挡的功能模组203。相应地,若功能模组203设置于终端本体201的下端部,则第一显示屏幕1011沿长度方向由上向下移动预设距离,以露出被第一显示屏幕1011遮挡的功能模组203。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若功能模组203设置于终端本体201的左侧,则第一显示屏幕1011沿宽度方向由右向左移动预设距离,以露出被第一显示屏幕1011遮挡的功能模组203。相应地,若功能模组203设置于终端本体201的右侧,则第一显示屏1011沿宽度方向由左向右移动预设距离,以露出被第一显示屏幕1011遮挡的功能模组203。
另外,针对该种情况,第一显示屏幕1011的侧边缘固定在传送带2021上,而传送带2021紧套在滚动模组2022上。
其中,功能模组203包括前置摄像头、听筒、传感器、控制按键中的至少一种。举例来说,上述提及的触发操作可为用户点击开启前置摄像头的虚拟按键,或,用户点击接听电话的虚拟按键,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显示屏幕101划开的状态下,还可以通过类似操作来使得显示屏幕101移动至初始位置,即恢复到覆盖在第二结构的终端本体201表面上的状态。例如,当控制单元检测到用户点击关闭前置摄像头的虚拟按键,或,用户点击挂断电话的虚拟按键后,控制单元向电机发送其他类型的控制指令,用于触发电机控制卷轴转动,以使得显示屏幕101恢复至初始位置。其中,前后两次发送的控制指令中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的转动方向不同,若第一次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则另一次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以功能模组203设置于终端本体201的上端部为例,图9是在显示屏幕101未划开的状态下从终端侧面观察的侧视图,在此情况下,显示屏幕101全部覆盖第二结构的终端本体201上。而在需要使用功能模组203时,显示屏幕101向下移动了预设距离(图9中示出的箭头指示了滚动模组2022中卷轴的转动方向)。图10是显示屏幕101在向下划开时从终端侧面观察的侧视图,参见如图10,为了避免显示屏幕101下端部的一部分移出终端界外,随着传送带2021的移动发生了形变,从而实现了显示屏幕101沿长度方向移动。
相应地,功能模组203设置于终端本体201的其他位置时,为了避免显示屏幕101的一部分移出终端界外,显示屏幕101均会有一部分随着传送带2021的移动发生形变,而为了保证在此形变状态下不损坏显示屏幕101,以使得显示屏幕101在恢复至初始位置后,依旧能使用,还需确保显示屏幕101在一定形变后内依旧可以使用,基于以上考量,显示屏幕101为柔性屏幕,比如为柔性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所述第一结构覆盖在所述第二结构上;
所述第一结构包括显示屏幕,所述第二结构包括终端本体、设置于所述终端本体上的驱动装置和功能模组,所述显示屏幕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显示屏幕移动,使得所述显示屏幕移出终端界外的部分卷动至所述第二结构内,以露出被所述显示屏幕遮挡的所述功能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传送带和设置于所述终端本体侧边缘的滚动模组;
所述传送带紧套在所述滚动模组上,所述显示屏幕固定在所述传送带上;
所述滚动模组用于带动所述传送带移动,使得所述显示屏幕随着所述传送带的移动而移动,并使得移出终端界外的部分显示屏幕卷动至所述第二结构上,以露出被所述功能模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模组包括卷轴和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卷轴的内部,所述传送带紧套在所述卷轴上;
所述电机用于控制所述卷轴转动,以带动所述传送带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设置于所述终端本体的上端部,所述显示屏幕沿长度方向由上向下移动,以露出被所述显示屏幕遮挡的所述功能模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设置于所述终端本体的下端部,所述显示屏幕沿长度方向由下向上移动,以露出被所述显示屏幕遮挡的所述功能模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设置于所述终端本体的左侧,所述显示屏幕沿宽度方向由左向右移动,以露出被所述显示屏幕遮挡的所述功能模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设置于所述终端本体的右侧,所述显示屏幕沿宽度方向由右向左移动,以露出被所述显示屏幕遮挡的所述功能模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幕包括第一显示屏幕和第二显示屏幕;
所述第一显示屏幕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屏幕固定;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显示屏幕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显示屏幕移出终端界外的部分卷动至所述第二结构上,以露出所述功能模组。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终端本体的内部;
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滚动模组电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在所述显示屏幕上检测到对所述功能模组的触发操作时,向所述电机发送控制指令,以通过所述控制指令触发所述电机控制所述卷轴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控制指令对应所述显示屏幕不同的移动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包括前置摄像头、听筒、传感器、控制按键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幕为柔性屏幕。
CN201811482177.4A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终端 Pending CN1112776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2177.4A CN111277681A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2177.4A CN111277681A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7681A true CN111277681A (zh) 2020-06-12

Family

ID=70999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82177.4A Pending CN111277681A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7768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7140A (zh) * 2020-06-24 2020-10-16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024170A1 (zh) * 2021-08-24 2023-03-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7140A (zh) * 2020-06-24 2020-10-16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259186A1 (zh) * 2020-06-24 2021-12-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024170A1 (zh) * 2021-08-24 2023-03-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US11963322B2 (en) 2021-08-24 2024-04-16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56111U (zh) 一种终端
WO2019154325A1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1388918B (zh) 电子设备
JP4288287B2 (ja) 折畳み式携帯端末
KR20220140546A (ko) 콘텐츠를 표시하는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2017536760A (ja) フレキシブルスクリーンを備える電子装置
JP4600121B2 (ja) 折り畳み型携帯電話機
JP2009049991A (ja) 折り畳み式電子デバイス
CN111277681A (zh) 一种终端
JP4413210B2 (ja) 折畳み式携帯通信機器
DE112019004827T5 (de) Flexible Anzeigevorrichtung
KR20220150924A (ko) 이동 단말기
CN104067197A (zh) 信息终端装置
CN108833630B (zh) 显示装置
KR20220164540A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230002600A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220166839A (ko) 이동 단말기
CN1327353A (zh) 具有即使将装置折叠时亦能方便地观看的显示器的信息处理装置
CN110910768A (zh) 显示装置
EP417772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displaying execution screen of application,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4338870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25158A (zh) 一种可收卷式手机
KR20230065971A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230061295A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230061294A (ko) 이동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