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7470A - 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7470A
CN111277470A CN202010102538.9A CN202010102538A CN111277470A CN 111277470 A CN111277470 A CN 111277470A CN 202010102538 A CN202010102538 A CN 202010102538A CN 111277470 A CN111277470 A CN 111277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plane
plane function
packet flow
flow description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25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77470B (zh
Inventor
李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025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774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77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74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77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74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2Capturing of monitoring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8Migration or transfer of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使用该方法在用户终端移动过程中进行用户面功能切换时,将旧用户面功能识别出的用户终端生效的数据包流描述和深度报文识别信息上传到会话管理功能,并通过会话管理功能共享给切换后的新用户面功能,如此新用户面功能就可直接使用旧用户面功能获取的识别结果,而无需在新用户面功能重新进行深度报文识别。进一步地,还可减少切换用户面功能后深度报文识别因为没有首包而导致的识别失败,可使数据包流描述的转发平滑性大幅提高,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业务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5G系统中,需要针对用户流量进行精细的策略应用的需求,包括过滤、定向、计费、限流等,实现这种需求需要在用户面功能配置数据包流描述(Packet FlowDescription,PFD)作为流量匹配条件。数据包流描述是通常由域名,IP地址和协议类型等流特征组成,而这些特征都需要对流量报文进行深度报文识别(Deep Packet Inspection,DPI)才能获得,而得到数据包流描述后,才能根据其中的域名信息进行规则匹配。由于在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移动过程中会进行用户面功能的切换,就会导致已经在原有用户面功能识别到的数据包流描述会随着用户面功能的切换而丢掉,还需要在新用户面功能重新进行深度报文识别。但现有的深度报文识别效率非常低,重新进行深度报文识别会导致用户面功能的转发效率降低,进而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人创造性地提供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该方法包括:向第一用户面功能发送删除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指令;接收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其中数据包流描述是第一用户面通过深度报文识别获取的;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激活与第二用户面功能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接收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包括:通过OAM接口接收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相应地,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包括:通过OAM接口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接收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包括:通过扩展N4接口的方式接收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相应地,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包括:通过扩展N4接口的方式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应用于用户面功能,该方法包括:第一用户面功能在接收到删除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指令之后,向会话管理功能返回数据包流描述;第二用户面功能在会话管理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之后,根据数据包流描述进行数据转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返回数据包流描述包括:建立数据包流描述和转发规则的对应表;返回数据包流描述和转发规则的对应表;相应地,根据数据包流描述进行数据转发,包括:提取报文的流特征;检测数据包流描述和转发规则的对应表,判断是否存在与流特征匹配的表项,若是,则不再执行深度报文识别而是直接根据表项中的转发规则进行数据转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检测数据包流描述和转发规则的对应表,判断是否存在与流特征匹配的表项,若否,则执行深度报文识别操作以获取数据包流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装置,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用户面功能发送删除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其中数据包流描述是第一用户面通过深度报文识别获取的;安装模块,用于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会话激活模块,用于激活与第二用户面功能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接收模块具体用于通过OAM接口接收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相应地,安装模块具体用于通过OAM接口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接收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扩展N4接口的方式接收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相应地,安装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扩展N4接口的方式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装置,应用于用户面功能,该装置包括:返回模块,用于第一用户面功能在接收到删除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指令之后,向会话管理功能返回数据包流描述;数据转发模块,用于第二用户面功能在会话管理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之后,根据数据包流描述进行数据转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返回模块包括:对应表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数据包流描述和转发规则的对应表;返回单元,用于返回数据包流描述和转发规则的对应表;相应地,数据转发模块包括:特征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报文的流特征;对应表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数据包流描述和转发规则的对应表,判断是否存在与流特征匹配的表项,若是,则不再执行深度报文识别而是直接根据表项中的转发规则进行数据转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对应表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数据包流描述和转发规则的对应表,判断是否存在与流特征匹配的表项,若否,则执行深度报文识别操作以获取数据包流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系统,系统包括:会话管理功能,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的、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的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将协议数据单元会话从第一用户面功能切换到第二用户面功能;第一用户面功能,用于在接收到删除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指令之后,向会话管理功能返回数据包流描述;第二用户面在会话管理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之后,根据数据包流描述进行数据转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指令被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的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使用该方法在用户终端移动过程中进行用户面功能切换时,将旧用户面功能识别出的用户终端生效的数据包流描述和深度报文识别信息上传到会话管理功能,并通过会话管理功能共享给切换后的新用户面功能,如此新用户面功能就可直接使用旧用户面功能已经获取的识别结果,而无需在新用户面功能重新进行深度报文识别。进一步地,还可减少切换用户面功能后深度报文识别因为没有首包而导致的识别失败,可使数据包流描述的转发平滑性大幅提高,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业务体验。
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教导并不需要实现上面的全部有益效果,而是特定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特定的技术效果,并且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还能够实现上面未提到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会话管理功能端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用户面功能端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会话管理功能端用户面功能切换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用户面功能端用户面功能切换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结合图1先介绍下本发明实施例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的应用场景。如图1所示,假设,用户终端70已经通过会话管理功能10与第一用户面功能20建立了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并通过第一用户面功能20发送数据请求,当用户终端70的位置发生移动时,第一用户面功能20的服务质量显著下降,此时,就需要从第一用户面功能20切换到离用户终端70更近的第二用户面功能30上。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会主要通过以下操作完成用户名功能的切换:1)会话管理功能10会先向第一用户面功能20发出删除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指令;2)第一用户面功能20收到该指令后,会将第一用户名20上的数据包流描述201发送给会话管理功能10;3)第一用户面功能20执行删除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操作,并返回删除会话的结果;4)会话管理功能10,收到第一用户名20上的数据包流描述201后,会安装到第二用户面功能30上,即数据包流描述301,这一操作类似于拷贝;5)会话管理功能10会新建或更新与用户终端70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然后激活该会话,此时,在与用户终端70建立新会话的第二用户面功能30就保留了第一用户面功能20已经获取过的数据包流描述301。其中,操作2)和操作4)都是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第二用户面功能30需要再次获取数据包路描述问题的核心步骤,也是现有方案中没有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操作210,向第一用户面功能发送删除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指令;操作220,接收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其中数据包流描述是第一用户面通过深度报文识别获取的;操作230,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操作240,激活与第二用户面功能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
在操作210中,这里的第一用户面功能是用户面功能切换场景中一不能很好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由于距离或其他因素不能为用户终端提供良好的服务,因此需要将与用户终端建立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从该用户面功能切换到其他更合适的用户面功能。在切换到其他更合适的用户面功能之前,首先要向第一用户面功能发送删除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指令以便结束第一用户面功能上的会话。
在操作220中,为了保留在第一用户面功能上已经通过报文深度识别获取的数据包流描述,第一用户面功能会将这部分数据包流描述发送给会话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接收到数据包流描述就可以在选定用于接替第一用户面功能的第二用户面功能后,将这部分数据包流描述传递给第二用户面功能。
这里的数据包流描述为数据流的特征。例如,数据包流描述可包括:传输数据流的IP地址、端口号等信息。再例如,数据包流描述还可包括:数据流携带的特征字段等。在还有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包流描述可包括数据流的五元组;五元组可为: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及传输层协议信息等。
在操作230,会话管理功能就会将在操作220中接收的数据包流描述安装到第二用户面功能。这里的安装类似拷贝或发送,尽可能保留第一用户面功能已经通过深度报文识别获取的数据包流描述。这部分数据包流描述通常安装到用户面功能获取相关数据的默认位置,这样当与用户终端建立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切换到第二用户面功能上时,第二用户名功能获取就能自然获取这部分数据包流描述。
在操作240中,在激活与第二用户面功能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之前,可能是与第二用户面功能新建一个协议数据单元会话,也可能是恢复或更改之前已经建立过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在激活与第二用户面功能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之后,用户终端就不再通过第一用户面功能进行数据转发,而是通过第二用户面功能进行数据转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接收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包括:通过OAM接口接收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相应地,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包括:通过OAM接口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
在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会话管理功能主要是通过OAM接口,以Rest API接口调用的方式接收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并通过同样的方式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这里,任何调用Rest API接口方式都是可用的,并不加以限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接收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包括:通过扩展N4接口的方式接收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相应地,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包括:通过扩展N4接口的方式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
在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会话管理功能主要是通过扩展N4接口的方式来接收所示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N4接口是规范定义的标准流程中会话管理功能与用户面功能进行交互所使用的接口,但在规范定义的标准流程中,没有发送数据包流描述这一步骤,因此,现有的N4接口还不能支持传送此类数据和信息,如果向通过N4接口交换这一数据,则必须对N4接口进行扩展,例如增加新的数据类型、相应的属性或参数以及增加相应的流程规范等等,相比其通过OAM接口实现的方式,通过扩展N4接口实现这一方案较为复杂,影响面更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应用于用户面功能,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操作310,第一用户面功能在接收到删除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指令之后,向会话管理功能返回数据包流描述;操作320,第二用户面功能在会话管理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之后,根据数据包流描述进行数据转发。
在操作310中,这里的数据包流描述是第一用户面对报文进行深度报文识别得到的,可能有域名、IP地址和协议类型等,而这些信息都是进行数据转发要使用的信息。之前在操做220中已经对数据包流描述进行了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在操作320中,如前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在与用户终端协议数据单元会话被激活后,就开始对用户终端的数据请求进行处理,并根据已经安装的数据包流描述找到与之匹配的转发规则进行数据转发。而这里所提到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所关联的转发规则通常指包检测规则(Packet Detection Rule,PDR)和与之对应的处理规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返回数据包流描述包括:建立数据包流描述和转发规则的对应表;返回数据包流描述和转发规则的对应表;相应地,根据数据包流描述进行数据转发,包括:提取报文的流特征;检测数据包流描述和转发规则的对应表,判断是否存在与流特征匹配的表项,若是,则不再执行深度报文识别而是直接根据表项中的转发规则进行数据转发。
这里的,数据包流描述和转发规则的对应表,可以是如表1所示的对应表:
Figure BDA0002387347480000091
表1
其中,表1中的域名和流特征就是第一用户名功能对报文进行深度报文识别得到的数据包流描述,而其中的PDR ID就是与上述流特征对应的转发规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检测数据包流描述和转发规则的对应表,判断是否存在与流特征匹配的表项,若否,则执行深度报文识别操作以获取数据包流描述。
下面就本发明实施例用户名功能端一应用用户面切换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举例说明第二用户面功能是如何利用如表1所示的数据流包描述和转发规则对应表进行数据转发的:首先,第二用户面功能会提取报文特征,比如目的IP、端口、应用协议等字段;然后用报文特征与如表1所示的对应表中的流特征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根据表项记录的信息,直接获取到PDR ID并根据该包侦测规则完成后续流程转发,如果匹配不成功则逐一遍历该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关联的所有包侦测规则,并按照正常流程进行再次尝试进行深度报文识别以获取数据包流描述,然后再根据与数据包流描述中流特征匹配的包侦测规则及其对应的处理规则进行转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装置,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该装置40包括:发送模块401,用于向第一用户面功能发送删除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指令;接收模块402,用于接收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其中数据包流描述是第一用户面通过深度报文识别获取的;安装模块403,用于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会话激活模块404,用于激活与第二用户面功能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接收模块402具体用于通过OAM接口接收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相应地,安装模块403具体用于通过OAM接口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接收模块402具体用于通过扩展N4接口的方式接收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相应地,安装模块403具体用于通过扩展N4接口的方式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装置,应用于用户面功能,如图5所示,该装置50包括:返回模块501,用于第一用户面功能在接收到删除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指令之后,向会话管理功能返回数据包流描述;数据转发模块502,用于第二用户面功能在会话管理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之后,根据数据包流描述进行数据转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返回模块501包括:对应表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数据包流描述和转发规则的对应表;返回单元,用于返回数据包流描述和转发规则的对应表;相应地,数据转发模块包括:特征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报文的流特征;对应表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数据包流描述和转发规则的对应表,判断是否存在与流特征匹配的表项,若是,则不再执行深度报文识别而是直接根据表项中的转发规则进行数据转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对应表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数据包流描述和转发规则的对应表,判断是否存在与流特征匹配的表项,若否,则执行深度报文识别操作以获取数据包流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系统,系统包括:会话管理功能,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的、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的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将协议数据单元会话从第一用户面功能切换到第二用户面功能;第一用户面功能,用于在接收到删除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指令之后,向会话管理功能返回数据包流描述;第二用户面在会话管理功能安装数据包流描述之后,根据数据包流描述进行数据转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指令被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的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针对用户面功能切换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以上针对用户面功能切换系统实施例的描述和以上针对计算机存储介质实施例的描述,与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对用户面功能切换装置实施例的描述、对用户面功能切换系统实施例的描述和对计算机存储介质实施例的描述尚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因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利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利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介质、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介质、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用户面功能发送删除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指令;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其中所述数据包流描述是第一用户面通过深度报文识别获取的;
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所述数据包流描述;
激活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包括:
通过OAM接口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
相应地,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所述数据包流描述,包括:
通过OAM接口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所述数据包流描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包括:
通过扩展N4接口的方式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
相应地,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所述数据包流描述,包括:
通过扩展N4接口的方式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所述数据包流描述。
4.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应用于用户面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用户面功能在接收到删除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指令之后,向会话管理功能返回所述数据包流描述;
第二用户面功能在会话管理功能安装所述数据包流描述之后,根据所述数据包流描述进行数据转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返回所述数据包流描述包括:
建立数据包流描述和转发规则的对应表;
返回所述数据包流描述和转发规则的对应表;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包流描述进行数据转发,包括:
提取报文的流特征;
检测所述数据包流描述和转发规则的对应表,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流特征匹配的表项,若是,则不再执行深度报文识别而是直接根据所述表项中的转发规则进行数据转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数据包流描述和转发规则的对应表,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流特征匹配的表项,若否,则执行深度报文识别操作以获取数据包流描述。
7.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装置,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用户面功能发送删除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指令;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返回的数据包流描述,其中所述数据包流描述是第一用户面通过深度报文识别获取的;
安装模块,用于向第二用户面功能安装所述数据包流描述;
会话激活模块,用于激活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
8.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装置,应用于用户面功能,所述装置包括:
返回模块,用于第一用户面功能在接收到删除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指令之后,向会话管理功能返回所述数据包流描述;
数据转发模块,用于第二用户面功能在会话管理功能安装所述数据包流描述之后,根据所述数据包流描述进行数据转发。
9.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会话管理功能,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的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将协议数据单元会话从第一用户面功能切换到第二用户面功能;
第一用户面功能,用于在接收到删除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指令之后,向会话管理功能返回所述数据包流描述;
第二用户面在会话管理功能安装所述数据包流描述之后,根据所述数据包流描述进行数据转发。
10.一种存储介质,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了程序指令,其中,所述程序指令在运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
CN202010102538.9A 2020-02-19 2020-02-19 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2774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2538.9A CN111277470B (zh) 2020-02-19 2020-02-19 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2538.9A CN111277470B (zh) 2020-02-19 2020-02-19 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7470A true CN111277470A (zh) 2020-06-12
CN111277470B CN111277470B (zh) 2022-07-26

Family

ID=71000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2538.9A Active CN111277470B (zh) 2020-02-19 2020-02-19 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77470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15303U (ko) * 1998-12-31 2000-07-25 강병호 랙 결합용 락커
WO2018068598A1 (zh) * 2016-10-14 2018-04-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会话管理方法、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以及会话管理功能实体
CN108307458A (zh) * 2016-10-10 2018-07-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业务会话处理方法及核心网
CN108353310A (zh) * 2015-11-05 2018-07-31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CN108632944A (zh) * 2017-03-21 2018-10-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面功能实体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US20180317137A1 (en) * 2017-04-26 2018-11-01 Motorola Mobility Llc Indicating status of forwarded data
CN109428866A (zh) * 2017-08-30 2019-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用户身份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74954A (zh) * 2017-09-08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9548009A (zh) * 2017-07-31 2019-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释放ip地址的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系统
CN109756937A (zh) * 2017-11-01 2019-05-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业务连续性保障方法、功能网元及存储介质
CN110120878A (zh) * 2018-02-05 2019-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链路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69140A (zh) * 2017-01-09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会话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10290471A (zh) * 2017-03-17 2019-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起用户面路径重建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US10448268B1 (en) * 2019-01-30 2019-10-15 Cisco Technology, Inc. Preservation of policy and charging for a subscriber following a user-plane element failover
CN110636151A (zh) * 2019-10-25 2019-12-3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防火墙及存储介质
WO2020033373A1 (en) * 2018-08-07 2020-02-13 Intel Corporation End-to-end (e2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in 5g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01122B1 (ko) * 2018-08-03 2023-11-09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패킷 보고 방법과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15303U (ko) * 1998-12-31 2000-07-25 강병호 랙 결합용 락커
CN108353310A (zh) * 2015-11-05 2018-07-31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CN108307458A (zh) * 2016-10-10 2018-07-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业务会话处理方法及核心网
WO2018068598A1 (zh) * 2016-10-14 2018-04-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会话管理方法、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以及会话管理功能实体
CN110169140A (zh) * 2017-01-09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会话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10290471A (zh) * 2017-03-17 2019-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起用户面路径重建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8632944A (zh) * 2017-03-21 2018-10-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面功能实体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US20180317137A1 (en) * 2017-04-26 2018-11-01 Motorola Mobility Llc Indicating status of forwarded data
CN109548009A (zh) * 2017-07-31 2019-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释放ip地址的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系统
CN109428866A (zh) * 2017-08-30 2019-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用户身份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74954A (zh) * 2017-09-08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9756937A (zh) * 2017-11-01 2019-05-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业务连续性保障方法、功能网元及存储介质
CN110120878A (zh) * 2018-02-05 2019-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链路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033373A1 (en) * 2018-08-07 2020-02-13 Intel Corporation End-to-end (e2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in 5g networks
US10448268B1 (en) * 2019-01-30 2019-10-15 Cisco Technology, Inc. Preservation of policy and charging for a subscriber following a user-plane element failover
CN110636151A (zh) * 2019-10-25 2019-12-3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防火墙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7470B (zh) 2022-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56299B2 (en)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 management method, management network element, and network system
CN101115063B (zh) 宽带接入设备中防止mac地址/ip地址欺骗的方法
EP3091697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optical modul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1225074A (zh) 网络服务系统及网络服务方法
JP5566527B2 (ja) 非アクセス層(nas)のメッセージ・トンネリング中に異常状態を通知する方法
EP333669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loading system service
CN106302638B (zh)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转发设备及系统
CN105165035B (zh) 兼具文本消息传输的多媒体消息传输
CN109729011B (zh) 流量转发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25524B (zh) 网络服务节点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1107021A1 (zh) 一种业务命令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JP2014045238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中継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13316269B (zh) 会话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4053137A (zh) 一种恢复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8924061B (zh) 一种应用识别及管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2532714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处理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8628864B (zh) 一种数据访问方法及数据管理装置
CN111277470B (zh) 一种用户面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US9825901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acquiring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CN110830984B (zh) 服务质量加速请求消息路由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9766347B (zh)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38394B (zh) 会话绑定关系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10809033B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交换服务器
CN113014615B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830477B (zh) 一种业务的识别方法、装置、网关、系统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