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7441A -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7441A
CN111277441A CN202010071360.6A CN202010071360A CN111277441A CN 111277441 A CN111277441 A CN 111277441A CN 202010071360 A CN202010071360 A CN 202010071360A CN 111277441 A CN111277441 A CN 111277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name
password
equipment
network
protocol form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13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Wanxiang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Wanxiang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Wanxiang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Wanxiang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7136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774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77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74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终端设备侧包括:检测终端设备是否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若终端设备连接传输设备,获取传输设备的用户名和对应的密码;将密码根据预设协议格式进行转换;发送转换后的密码和用户名;接收待接入设备反馈的配网成功信息,退出配网。待接入设备侧包括:接收周围的无线数据信息;检测无线数据信息中是否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若无线数据信息中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从无线数据信息中直接获取用户名,解析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获得用户名对应的密码;根据用户名和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发送配网成功信息至终端设备。该方法简化了配网方式,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配网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互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网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物联网作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是互联网,可以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在不知不觉中,物联网已经遍布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各种可穿戴产品、共享单车,大到汽车、工厂和楼宇,物联网能使一切设备互联并具备智慧。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日常工作中的多种无线设备逐渐实现了设备互联,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无线设备与终端设备进行互联时需要进行配网设置,配网方式复杂,操作步骤多,比如,通过web网页进行配置时,需要通过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输入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和密码进行配置,给用户带来很大的困扰和不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配网方式复杂,操作步骤多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配网方法、装置和设备。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网方法,用于终端设备,包括:检测终端设备是否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若所述终端设备连接所述传输设备,获取所述传输设备的账户名和对应的密码;将所述密码根据预设协议格式进行转换;发送转换后的密码和所述用户名;接收所述待接入设备反馈的配网成功信息,退出配网。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终端设备并未连接所述传输设备,发送提示信息,等待所述终端与所述传输设备连接成功。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密码根据预设协议格式进行转换,包括:对所述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进行分段,得到多段密码;根据预设协议将所述用户名以及所述多段密码密码封装为数据包。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转换后的密码和所述用户名,包括:以数据包的形式发送所述分段的密码和所述用户名,发送次数根据所述密码的分段数目确定。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网方法,用于待接入设备,包括:接收周围的无线数据信息;检测所述无线数据信息中是否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若所述无线数据信息中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从所述无线数据信息中直接获取用户名,解析所述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获得所述用户名对应的密码;根据所述用户名和所述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发送配网成功信息至终端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所述用户名和所述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无线扫描获取的所述用户名对应的其他上网信息,得到所述其他上网信息;通过所述用户名、所述用户名对应的密码以及所述其他上网信息连接所述传输设备。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网装置,用于终端设备,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终端设备是否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连接所述传输设备,获取所述传输设备的用户名和对应的密码;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密码根据预设协议格式进行转换;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转换后的密码和所述用户名;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待接入设备反馈的配网成功信息,退出配网。
根据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网装置,用于待接入设备,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周围的无线数据信息;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无线数据信息中是否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解析模块,用于若所述无线数据信息中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从所述无线数据信息中直接获取用户名,解析所述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获得所述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连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名和所述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配网成功信息至终端设备。
根据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配网方法。
根据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配网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配网方法、装置及设备,在终端设备端,通过检测终端设备是否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若终端设备连接传输设备,获取传输设备的账户名和对应的密码,将密码根据预设协议格式进行转换,发送转换后的密码和用户名,接收待接入设备反馈的配网成功信息,退出配网,简化了配网方式,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配网效率。
2.本发明提供的配网方法、装置及设备,在待接入设备端,通过接收周围的无线数据信息,检测数据信息中是否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若数据信息中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从该数据信息中直接获取用户名,解析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获得用户名对应的密码,根据用户名和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发送配网成功信息至终端设备,保证了终端设备与待接入设备配网的准确性,简化了配网方式,操作步骤简单,提高了配网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配网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配网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配网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配网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网方法,可用于终端设备与其他无线设备之间进行互联,终端设备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可以连接通信网络中的传输设备的移动终端,也可以为可以连接通信网络中的传输设备的PC驱动,本申请对终端设备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其他无线设备是指需要通过终端设备进行上网的装置,可以是打印机、摄像机等设备。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选择为手机,其他无线设备为打印机。如图1所示,打印机通过该手机进行配网时,对于手机端执行的配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检测终端设备(即该手机)是否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
示例性地,传输设备为通信网络中可以传输网络信号的设备,可以为路由器或交换机等上网设备,本申请对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实施例以路由器为例。在检测终端设备是否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之前,需要启动终端设备的配网功能。终端设备是否连接路由器可以通过路由器管理程序检测得到,本申请对终端设备是否连接传输设备的检测方式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手机为例,可以进入手机设置界面,进入WLAN,检测当前手机是否连接了路由设备。
S12,若终端设备连接传输设备,获取传输设备的账户名和对应的密码。
示例性地,若检测到终端设备连接了路由设备,在终端设备上会显示所连接的WiFi的名称,即路由设备的用户名。点击当前终端设备所连接的WiFi,则可以显示与WiFi对应的连接信息,该连接信息中包括与WiFi的名称对应的密码,即可以获取与路由设备用户名对应的密码。
作为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16,若终端设备并未连接传输设备,发送提示信息,等待终端与传输设备连接成功。
示例性地,若通过路由器管理程序并未检测到终端设备连接路由器,则发送提示信息至终端设备,提示终端设备需要连接路由才能进行配网操作。在上述过程中,终端设备可以不用退出配网操作,用户只需要设置该终端设备进行路由连接即可,在路由连接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和查询终端设备与路由连接是否成功,若连接成功则自动获取当前终端设备连接的路由器的用户名和密码,否则继续提示终端设备或提示终端设备更换手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方式。以手机为例,当接收到提示信息时可以选择手动输入的方式,可以进入手机设置界面,进入WLAN,检测当前手机是否连接了路由设备。
S13,将密码根据预设协议格式进行转换。
示例性地,预设协议格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确定。预设协议格式可以为固定的协议格式,比如AirKiss协议,也可以为用户自定义的协议格式,本申请对预设协议格式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自定义的协议格式为例,终端设备根据用户自定义的协议格式对获取的密码进行转换,通过物理层协议将密码按照自定义的协议格式对数据帧进行填充,得到自定义协议格式的密码数据。
作为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13,包括:
首先,对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进行分段,得到多段密码。
示例性地,可以将获取的与路由设备用户名对应的密码分为若干段进行发送,以保证密码传输的安全性。多段密码可以将密码进行均分得到,也可以根据自定义对密码进行分段,本申请对密码的分段方法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其次,根据预设协议格式将用户名以及多段密码封装为数据包。
示例性地,对预设协议格式的具体说明参见上述实施方式对应的相关叙述,此处不再赘述。终端设备根据物理层协议依次对得到的多段密码按照预设协议格式进行填充,并将与该多段密码对应的同一个用户名封装在数据包中。
S14,发送转换后的密码和用户名。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可以将转换格式的密码以及对应的用户名,封装在数据包中,数据包可以以广播的形式由终端设备发送至其他无线设备。
作为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14,包括:以数据包的形式发送分段的密码和所述用户名,发送次数根据所述密码的分段数目确定。
示例性地,当将密码分为多段进行传输时,每段密码对应的用户名相同,且每段密码及对应的用户名均封装在一个数据包中,在发送密码和用户名时,将数据包以广播的形式进行发送。由于密码被分为多段,待接入设备需要根据接收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配网,所以需要将该密码和用户名进行多次发送,发送的次数由密码的分段数决定。比如,密码分为5段,则5段密码以及对应的用户名可以分别被封装在不同的数据包中,可以将5个数据包以广播的形式依次发送。
S15,接收待接入设备反馈的配网成功信息,退出配网。
示例性地,若待接入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用户名和密码后,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路由连接,并将连接成功的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网络协议查询当前所处的局域网中是否有待接入设备反馈的配网成功信息,从而确定是否配网成功,若终端设备接收到待接入设备发送的配网成功的信息后,可以自动退出配网过程。
本实施例提供的配网方法,在终端设备端,通过检测终端设备是否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若终端设备连接传输设备,获取传输设备的账户名和对应的密码,将密码根据预设协议格式进行转换,发送转换后的密码和用户名,接收待接入设备反馈的配网成功信息,退出配网。该方法通过自动获取传输设备的账户名和对应的密码,解决了大部分场景下用户需要在终端设备上手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时的不便,简化了配网方式,减少了操作步骤,提升了用户体验,提高了配网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网方法,可用于终端设备与其他无线设备之间进行互联,完成配网,终端设备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可以连接通信网络中的传输设备的移动终端,也可以为可以连接通信网络中的传输设备的PC驱动,本申请对终端设备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其他无线设备是指需要通过终端设备进行上网的装置,可以是打印机、摄像机等设备。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选择为手机,其他无线设备为打印机。如图2所示,打印机通过该手机进行配网时,对于待接入设备(即该打印机)端执行的配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接收周围的无线数据信息。
示例性地,无线数据信息通常是以数据包的形式存在,可以是由终端设备发送的,也可以是其他无线设备发送的。待接入设备在进行配网之前需要启动待接入设备的配网功能,待接入设备中设置有无线扫描模块,可以对周围包含无线数据信息的数据包进行监控,接收周围的无线数据信息。
S22,检测无线数据信息中是否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
示例性地,待接入设备在接收到的周围包含无线数据信息的数据包中选择包含预设协议格式数据的数据包进行解析。预设协议格式为终端设备和待接入设备提前预设好的协议格式,因此终端设备通过预设协议格式进行加密,待接入设备通过预设协议格式进行解密。待接入设备可以基于预设协议检测周围所接收到的数据包中是否包含有与预设协议格式相匹配的无线数据信息。由于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不同,所以终端设备根据用户自定义的协议格式封装的无线数据信息也是不同的,当终端设备对待接入设备进行配网时,待接入终端设备可以对应当前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进行接收并解析。比如,用户自定义的预设协议格式数据为Protocol,待接入设备在自己可以接收到的包含无线数据信息的数据包中检测到协议数据格式为Protocol时,则对该数据包中的无线数据信息进行解析。
S23,若无线数据信息中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从该数据信息中直接获取用户名,解析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获得用户名对应的密码。
示例性地,若检测到数据包中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可以在该无线数据信息中直接获取路由设备的用户名,因为终端设备以广播的形式发送数据包时,在广播包的beacon帧中通常会携带用户名,利用这一特性,在判断待接入设备是否接收了具有预设协议格式的在数据包时,可以直接从数据包中读取用户名。用户名对应的密码信息以预设协议格式封装在数据包中,需要基于预设协议格式对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数据进行解析,获得与用户名对应的密码信息。若在接收到的数据包中并未检测到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则继续对周围的数据包进行监测,直至校测到数据包中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通过直接从广播包中获取用户名,只需要按照自定义的协议格式解析出密码,减少了需要配网解码的数据量,提高了配网效率。
S24,根据用户名和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
示例性地,对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的具体说明参见上述实施例对应部分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待接入设备根据获得用户名以及与用户名对应的密码可以与终端设备连接同一个路由设备,即待接入设备和终端设备处于同一个路由设备的局域网。
作为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S24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首先,无线扫描获取的用户名对应的其他上网信息,得到其他上网信息。
示例性地,由于无线数据信息不仅包括用户名和密码,还包括信号带宽、传输速度等其他上网信息,可以通过设置在待接入设备中的无线扫描模块对无线数据信息中包含的其他上网信息进行扫描,获取除用户名和密码以外的其他上网信息。本申请对其他上网信息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其次,通过用户名、用户名对应的密码以及其他上网信息连接所传输设备。
示例性地,待接入设备根据无线扫描模块获得用户名、与用户名对应的密码以及其他上网信息,与路由设备进行连接,且该路由设备与终端设备连接的路由设备为同一个,即通过终端设备为待接入设备配网,将待接入设备和终端设备连接至同一局域网内。
S25,发送配网成功信息至终端设备。
示例性地,当待接入设备根据解析的无线数据信息与路由设备连接成功后,可以设备配网成功的信息,并将配网成功的信息通过网络协议通知对该待接入设备进行配网的终端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配网方法,在待接入设备端,通过接收周围的无线数据信息,检测数据信息中是否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若数据信息中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从该数据信息中直接获取用户名,解析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获得用户名对应的密码,根据用户名和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发送配网成功信息至终端设备,保证了终端设备与待接入设备配网的准确性,通过直接从数据包中获取用户名,只需要按照自定义的协议格式解析出密码,减少了配网的操作步骤,降低了配网时需要解码的数据量,提高了配网效率。
实施例3
本施例提供一种配网装置,可用于终端设备,如图3所示,包括:
检测模块31,用于检测终端设备是否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
获取模块32,用于若终端设备连接所述传输设备,获取传输设备的用户名和对应的密码。
转换模块33,用于将密码根据预设协议格式进行转换。
第一发送模块34,用于发送转换后的密码和所述用户名。
第一接收模块35,用于接收待接入设备反馈的配网成功信息,退出配网。
本实施例提供的配网装置,在终端设备端,通过检测模块检测终端设备是否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若终端设备连接传输设备,由获取模块获取传输设备的账户名和对应的密码,转换模块将密码根据预设协议格式进行转换,再由第一发送模发送转换后的密码和用户名,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待接入设备反馈的配网成功信息,退出配网。该装置通过自动获取传输设备的账户名和对应的密码,解决了大部分场景下用户需要在终端设备上手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时的不便,简化了配网方式,减少了操作步骤,提升了用户体验,提高了配网效率。
作为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该装置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若终端设备并未连接传输设备,发送提示信息,等待终端与传输设备连接成功。
作为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转换模块33包括:
分段子模块,用于对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进行分段,得到多段密码。
封装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协议格式将用户名以及多段密码封装为数据包。
实施例4
本施例提供一种配网装置,可用于待接入设备,如图4所示,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周围的无线数据信息。
检测模块42,用于检测无线数据信息中是否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
解析模块43,用于若无线数据信息中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从无线数据信息中直接获取用户名,解析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获得用户名对应的密码。
连接模块44,用于根据用户名和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
第二发送模块45,用于发送配网成功信息至终端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配网方法,在待接入设备端,通过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周围的无线数据信息,检测模块检测数据信息中是否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若数据信息中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由解析模块从该数据信息中直接获取用户名,解析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获得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连接模块根据用户名和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再由第二发送模块发送配网成功信息至终端设备。该装置保证了终端设备与待接入设备配网的准确性,通过直接从数据包中获取用户名,只需要按照自定义的协议格式解析出密码,减少了配网的操作步骤,降低了配网时需要解码的数据量,提高了配网效率。
作为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在连接模块44之前,该装置还包括:
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无线扫描获取的用户名对应的其他上网信息,得到其他上网信息。
连接子模块,用于通过用户名、用户名对应的密码以及其他上网信息连接传输设备。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5所示,该设备包括处理器51和存储器52,其中处理器51和存储器52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50连接为例。
处理器51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器51还可以为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Unit,NPU)或者其他专用的深度学习协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芯片,或者上述各类芯片的组合。
存储器52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非暂态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配网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图3所示的检测模块31、获取模块32、转换模块33、第一发送模块34和第一接收模块35;图4所示的第二接收模块41、检测模块42、解析模块43、连接模块44和第二发送模块45)。处理器5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2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处理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配网方法。
存储器5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处理器51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5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5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5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51。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2中,当被所述处理器51执行时,执行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配网方法。
在终端设备端,通过检测终端设备是否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若终端设备连接传输设备,获取传输设备的账户名和对应的密码,将密码根据预设协议格式进行转换,发送转换后的密码和用户名,接收待接入设备反馈的配网成功信息,退出配网。该方法通过自动获取传输设备的账户名和对应的密码,解决了大部分场景下用户需要在终端设备上手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时的不便,简化了配网方式,减少了操作步骤,提升了用户体验,提高了配网效率。
在待接入设备端,通过接收周围的无线数据信息,检测数据信息中是否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若数据信息中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从该数据信息中直接获取用户名,解析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获得用户名对应的密码,根据用户名和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发送配网成功信息至终端设备,保证了终端设备与待接入设备配网的准确性,通过直接从数据包中获取用户名,只需要按照自定义的协议格式解析出密码,减少了配网的操作步骤,降低了配网时需要解码的数据量,提高了配网效率。
上述计算机设备具体细节可以对应参阅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应的相关描述和效果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配网方法。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所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配网方法,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终端设备是否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
若所述终端设备连接所述传输设备,获取所述传输设备的用户名和对应的密码;
将所述密码根据预设协议格式进行转换;
发送转换后的所述密码和所述用户名;
接收所述待接入设备反馈的配网成功信息,退出配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终端设备并未连接所述传输设备,发送提示信息,等待所述终端与所述传输设备连接成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密码根据预设协议格式进行转换,包括:
对所述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进行分段,得到多段密码;
根据预设协议格式将所述用户名以及所述多段密码封装为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转换后的密码和所述用户名,包括:以数据包的形式发送所述分段的密码和所述用户名,发送次数根据所述密码的分段数目确定。
5.一种配网方法,用于待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周围的无线数据信息;
检测所述无线数据信息中是否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
若所述无线数据信息中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从所述无线数据信息中直接获取用户名,解析所述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获得所述用户名对应的密码;
根据所述用户名和所述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
发送配网成功信息至终端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用户名和所述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无线扫描获取的所述用户名对应的其他上网信息,得到所述其他上网信息;
通过所述用户名、所述用户名对应的密码以及所述其他上网信息连接所述传输设备。
7.一种配网装置,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终端设备是否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
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连接所述传输设备,获取所述传输设备的用户名和对应的密码;
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密码根据预设协议格式进行转换;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转换后的密码和所述用户名;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待接入设备反馈的配网成功信息,退出配网。
8.一种配网装置,用于待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周围的无线数据信息;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无线数据信息中是否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
解析模块,用于若所述无线数据信息中包含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从所述无线数据信息中直接获取用户名,解析所述预设协议格式的数据,获得所述用户名对应的密码;
连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名和所述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连接通信网中的传输设备;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配网成功信息至终端设备。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网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网方法。
CN202010071360.6A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及设备 Pending CN1112774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1360.6A CN111277441A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1360.6A CN111277441A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7441A true CN111277441A (zh) 2020-06-12

Family

ID=71001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1360.6A Pending CN111277441A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7744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5082A (zh) * 2020-09-08 2020-12-08 北京自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设备的检验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2367651A (zh) * 2020-10-14 2021-02-12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蓝牙配网方法及系统
CN112422327A (zh) * 2020-11-02 2021-02-26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wps的路由器配网方法、路由器及存储介质
CN113473467A (zh) * 2021-08-03 2021-10-01 深圳市火火兔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Iot设备配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98599A (zh) * 2020-11-20 2022-06-0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装置、物联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1910A (zh) * 2017-06-28 2017-09-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设备及其配网方法、路由器、智能家居系统
CN107360021A (zh) * 2017-06-16 2017-11-17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局域网配网方法及装置
CN110461025A (zh) * 2019-06-25 2019-11-15 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配网方法、配网装置、移动终端及智能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0021A (zh) * 2017-06-16 2017-11-17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局域网配网方法及装置
CN107171910A (zh) * 2017-06-28 2017-09-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设备及其配网方法、路由器、智能家居系统
CN110461025A (zh) * 2019-06-25 2019-11-15 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配网方法、配网装置、移动终端及智能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5082A (zh) * 2020-09-08 2020-12-08 北京自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设备的检验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2055082B (zh) * 2020-09-08 2023-07-25 北京自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设备的检验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2367651A (zh) * 2020-10-14 2021-02-12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蓝牙配网方法及系统
CN112422327A (zh) * 2020-11-02 2021-02-26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wps的路由器配网方法、路由器及存储介质
CN112422327B (zh) * 2020-11-02 2024-02-1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wps的路由器配网方法、路由器及存储介质
CN114598599A (zh) * 2020-11-20 2022-06-0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装置、物联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98599B (zh) * 2020-11-20 2024-01-19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装置、物联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73467A (zh) * 2021-08-03 2021-10-01 深圳市火火兔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Iot设备配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7441A (zh)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314864B (zh)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1611931B2 (en) WI-FI hotspot recommend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20210176025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7562167B2 (en) Managing heterogeneous data streams for remote access
CN106899498A (zh) 基于SoC的嵌入式工业智能网关及其实时数据采集方法
CN112346751B (zh) 应用程序的安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6015042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 synthetic transaction platform for analyz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mobile device and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8196463A1 (zh)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07113890A (zh) 用于设备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12911564B (zh) 一种多协议并发的蓝牙智能系统
CN112351070A (zh) 文件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70127472A1 (en) Method and wireless device for controlling disconnection of a wireless device in a wi-fi direct group of a wireless network
CN104349202A (zh) 视频获取方法与装置
CN113395741B (zh) 设备的配网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911703B (zh) Wifi探测方法和系统、wifi探针设备、监控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83543B (zh) 一种电力设备监控数据处理系统
CN109587720B (zh) 一种在无线设备端提示无线接入点信息的方法
KR20140030553A (ko) 이종네트워크 연동에 따른 인디케이터 표시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기
CN107764397B (zh) 一种基于高光谱微型光谱仪的光谱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1416921B (zh) 摄像机调试方法、摄像机及存储介质
CN110636180A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630466B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55201A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02397B (zh) 一种适用于智能网关的数据业务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