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7329B - 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方法及芯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方法及芯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77329B CN111277329B CN202010076377.0A CN202010076377A CN111277329B CN 111277329 B CN111277329 B CN 111277329B CN 202010076377 A CN202010076377 A CN 202010076377A CN 111277329 B CN111277329 B CN 1112773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laser
- source node
- signal
- laser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8
- 241000282326 Felis catu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108091092878 Microsatellit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9—Repeaters
- H04B10/291—Repeaters in which processing or amplification is carried out without conversion of the main signal from optical for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3—Laser transmit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方法及芯片,将第一源节点所要发送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源节点所要发送的第二数据均在第一激光上进行OOK调制分别生成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和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并经中继节点接收后生成总接收数据信号,并对总接收数据信号解调以及通过物理层网络编码将映射为映射数据,进而将映射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源节点和所述第二源节点,再由第一源节点和所述第二源节点对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进行解调、异或操作后,使第一源节点得到第二数据,使第二源节点得到第一数据,即基于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实现了第一源节点与第二源节点之间的互相通信,极大提高了通信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方法及芯片。
背景技术
当两个源节点即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之间需要互相通信但受到发射功率覆盖范围的限制时,往往需要通过中继节点来交换数据,相比于传统的中继传播方案系统,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的数据吞吐量有明显的提高;且自由空间光通信是以激光作为载波,在真空或大气中传递信息的技术,它具有良好的保密安全性,不需要微波频段许可证,且信息容量大,数据速率高。
因此,如何将中继系统与激光进行结合来进行来实现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之间的互相通信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方法及芯片。
本发明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包括一个中继节点、第一源节点、第二源节点,所述中继节点包括映射模块,所述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分别包括一个异或模块;
将所述第一源节点所要发送的第一数据SA和所述第二源节点所要发送的第二数据SB均在第一激光上进行OOK调制分别生成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和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其中,A=aAcos(ω1t),B=aBcos(ω1t);
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和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生成总接收数据信号yR(t):
yR(t)=SA(t)+SB(t)=(aA+aB)cos(ωt),其中,aA∈{0,1},aB∈{0,1};
将所述总接收数据信号yR(t)进行解调后得到yR=aA+aB,所述映射模块通过物理层网络编码将yR=aA+aB映射为映射数据aR:
再将映射数据aR在第二激光上进行OOK调制,生成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
SR=aRcos(ω2t),
并将其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源节点和所述第二源节点;
所述第一源节点和所述第二源节点对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映射数据aR,相应的异或模块再分别根据所述第一数据SA和所述第二数据SB对所述映射数据aR进行异或操作,分别得到所述第二数据SB和所述第一数据SA;
其中,ω1表示所述第一激光的频率,ω2表示所述第二激光的频率,t表示时间。
本发明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的有益效果如下:
将第一源节点所要发送的第一数据SA和第二源节点所要发送的第二数据SB均在第一激光上进行OOK调制分别生成第一数据激光信号和第二数据激光信号,并经中继节点接收后生成总接收数据信号yR(t),并对总接收数据信号yR(t)解调以及通过物理层网络编码将映射为映射数据aR,进而将映射数据aR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源节点和所述第二源节点,再由第一源节点和所述第二源节点对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进行解调,并分别根据所述第一数据SA和所述第二数据SB对所述映射数据aR进行异或操作,使第一源节点得到第二源节点发送的第二数据SB,使第二源节点得到第一源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SA,即基于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实现了第一源节点与第二源节点之间的互相通信,极大提高了通信效率,且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通过对映射数据aR进行异或操作,就可得到第二数据SB和第一数据SA,更为简单。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中继节点还包括第一光学天线、第二光学天线和用于发射所述第一激光的第一激光器;
所述第一源节点还包括第一猫眼光学系统、第一分色镜、第一数据源、第一调制器、第一光敏面;
所述第二源节点还包括第二猫眼光学系统、第二分色镜、第二数据源、第二调制器、第二光敏面;
所述第一激光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光学天线、所述第一猫眼光学系统、所述第一分光镜后至所述第一调制器,所述第一调制器将所述第一数据源所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SA在所述第一激光上进行OOK调制生成所述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所述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经所述第一光敏面反射后再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分光镜、所述第一猫眼光学系统返回至所述第一光学天线;
所述第一激光还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光学天线、所述第二猫眼光学系统、所述第二分光镜后至所述第二调制器,所述第二调制器将所述第二数据源所发送的所述第二数据SB在所述第一激光上进行OOK调制生成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所述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经所述第二光敏面反射后依次再通过所述第二分光镜、所述第二猫眼光学系统返回至所述第二光学天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自由空间光通信时,为使两个终端进行对准,需要安装较为复杂的瞄准捕获跟踪系统(Pointing Acquisition Tracking,PAT),使得一端的体积、质量和功耗大大增加,这限制了其在小型设备上的应用,而本申请中,在第一源节点设置第二调制器和第二光敏面,第二调制器和第二光敏面即为调制反射器,将第一数据SA在所述第一激光上进行OOK调制生成所述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并使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原路返回至第一光学天线,将第二数据SB在所述第一激光上进行OOK调制生成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并使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原路返回至第二光学天线,避免使用PAT系统,降低重量、体积和功耗使本申请中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在小型卫星、无人机等小型设备组网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所述中继节点还包括合束器、第一环形器、第二环形器和第三解调器;
所述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和所述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环形器和所述第二环形器至所述合束器,并经所述合束器合并后生成总接收数据信号yR(t),所述第三解调器将所述总接收数据信号yR(t)进行解调后得到yR=aA+aB。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说明了生成总接收数据信号yR(t)的过程。
进一步,所述中继节点还包括第三调制器和用于发射所述第二激光的第二激光器,所述第三调制器将将所述映射数据aR在第二激光上进行OOK调制,生成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说明了生成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的过程。
进一步,所述第一源节点还包括第一解调器,所述第二源节点还包括第二解调器,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环形器、所述第一光学天线、所述第一猫眼光学系统,并经所述第一分色镜反射至所述第一解调器,所述第一解调器对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映射数据aR;
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还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环形器、所述第二光学天线、所述第二猫眼光学系统,并经所述第二分色镜反射至所述第二解调器,所述第二解调器对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映射数据aR。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说明了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得到映射数据aR的过程。
进一步,还包括:所述第一激光的波长为1550nm,所述第二激光的波长为1450n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不同波长的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便于分光镜对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进行分束。
进一步,还包括:所述第一光敏面位于所述第一猫眼光学系统的焦平面处,所述第二光敏面位于所述第二猫眼光学系统的焦平面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第一光敏面置于所述第一猫眼光学系统的焦平面处,所述第二光敏面置于所述第二猫眼光学系统的焦平面处,便于第一猫眼光学系统和第二猫眼光学系统将第一激光分别在第一光敏面和第二光敏面聚焦后反射。
本发明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所述第一源节点所要发送的第一数据SA和所述第二源节点所要发送的第二数据SB均在第一激光上进行OOK调制分别生成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和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其中,A=aAcos(ω1t),B=aBcos(ω1t);
S2、利用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和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生成总接收数据信号yR(t):
yR(t)=SA(t)+SB(t)=(aA+aB)cos(ωt),其中,aA∈{0,1},aB∈{0,1};
S3、将所述总接收数据信号yR(t)进行解调后得到yR=aA+aB,并通过通过物理层网络编码将yR=aA+aB映射为映射数据aR:
再将映射数据aR在第二激光上进行OOK调制,生成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
SR=aRcos(ω2t),
并将其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源节点和所述第二源节点;
S4、利用所述第一源节点和所述第二源节点对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映射数据aR,再分别根据所述第一数据SA和所述第二数据SB对所述映射数据aR进行异或操作,分别得到所述第二数据SB和所述第一数据SA;
其中,ω1表示所述第一激光的频率,ω2表示所述第二激光的频率,t表示时间。
本发明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
将第一源节点所要发送的第一数据SA和第二源节点所要发送的第二数据SB均在第一激光上进行OOK调制分别生成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和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并经中继节点接收后生成总接收数据信号yR(t),并对总接收数据信号yR(t)解调以及通过物理层网络编码将映射为映射数据aR,进而将映射数据aR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源节点和所述第二源节点,再由第一源节点和所述第二源节点对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进行解调,并分别根据所述第一数据SA和所述第二数据SB对所述映射数据aR进行异或操作,使第一源节点得到第二源节点发送的第二数据SB,使第二源节点得到第一源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SA,即基于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实现了第一源节点与第二源节点之间的互相通信,极大提高了通信效率,且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通过对映射数据aR进行异或操作,就可得到第二数据SB和第一数据SA,更为简单。
本发明的一种芯片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芯片用于执行上述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芯片的有益效果是:芯片将第一源节点所要发送的第一数据SA和第二源节点所要发送的第二数据SB均在第一激光上进行OOK调制分别生成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和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并经中继节点接收后生成总接收数据信号yR(t),并对总接收数据信号yR(t)解调以及通过物理层网络编码将映射为映射数据aR,进而将映射数据aR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源节点和所述第二源节点,再由第一源节点和所述第二源节点对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进行解调,并分别根据所述第一数据SA和所述第二数据SB对所述映射数据aR进行异或操作,使第一源节点得到第二源节点发送的第二数据SB,使第二源节点得到第一源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SA,即基于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实现了第一源节点与第二源节点之间的互相通信,极大提高了通信效率,且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通过对映射数据aR进行异或操作,就可得到第二数据SB和第一数据SA,更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中继节点、第一源节点、第二源节点,
其中,中继节点包括映射模块、第一光学天线、第二光学天线、合束器、第一环形器、第二环形器、第三解调器、第三调制器、用于发射第一激光的第一激光器和用于发射所述第二激光的第二激光器,且第一激光的波长为1550nm,第一激光的频率为ω1,第二激光的波长为1450nm,第二激光的频率为ω2;
第一源节点包括异或模块、第一猫眼光学系统、第一分色镜、第一数据源、第一调制器、第一光敏面和第一解调器,第一光敏面位于第一猫眼光学系统的焦平面处;
第二源节点包括异或模块、第二猫眼光学系统、第二分色镜、第二数据源、第二调制器、第二光敏面和第二解调器,第二光敏面位于第二猫眼光学系统的焦平面处;
第一激光器同时发射第一激光,第一激光依次通过第一光学天线、第一猫眼光学系统、第一分光镜后至第一调制器,第一调制器将第一数据源所发送的第一数据SA在第一激光上进行OOK调制生成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A=aAcos(ω1t),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经第一光敏面反射后再依次通过第一分光镜、第一猫眼光学系统返回至第一光学天线,其中t表示时间。
第一激光还依次通过第二光学天线、第二猫眼光学系统、第二分光镜后至第二调制器,第二调制器将第二数据源所发送的第二数据SB在第一激光上进行OOK调制生成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B=aBcos(ω1t),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经第二光敏面反射后依次再通过第二分光镜、第二猫眼光学系统返回至第二光学天线;
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和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分别通过第一环形器和第二环形器至合束器,并经合束器合并后生成总接收数据信号yR(t):
yR(t)=SA(t)+SB(t)=(aA+aB)cos(ωt),其中,aA∈{0,1},aB∈{0,1};
所述第三解调器将所述总接收数据信号yR(t)进行解调后得到yR=aA+aB,所述映射模块通过物理层网络编码将yR=aA+aB映射为映射数据aR:
所述第三调制器将将所述映射数据aR在第二激光上进行OOK调制,生成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
SR=aRcos(ω2t);
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环形器、所述第一光学天线、所述第一猫眼光学系统,并经所述第一分色镜反射至所述第一解调器,所述第一解调器对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映射数据aR;
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还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环形器、所述第二光学天线、所述第二猫眼光学系统,并经所述第二分色镜反射至所述第二解调器,所述第二解调器对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映射数据aR;
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中的异或模块再分别根据所述第一数据SA和所述第二数据SB对所述映射数据aR进行异或操作,使第一源节点得到第二源节点发送的第二数据SB,使第二源节点得到第一源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SA,具体如下表1所示,可以看出:
1)当第一数据SA为0、第二数据SB为1时,映射数据aR为1,相应的,aA为0,aB为1,aA+aB=0,第一节点的异或模块根据第一数据SA对映射数据aR进行异或操作后得到第二数据SB即1,第二节点的异或模块根据第二数据SB对映射数据aR进行异或操作后得到第一数据SA即0;
2)当第一数据SA为1、第二数据SB为1时,映射数据aR为0,相应的,aA为1,aB为1,aA+aB=2,第一节点的异或模块根据第一数据SA对映射数据aR进行异或操作后得到第二数据SB即1,第二节点的异或模块根据第二数据SB对映射数据aR进行异或操作后得到第一数据SA即1;其它情况依次类推,在此不做赘述。
表1:
本申请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基于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实现了第一源节点与第二源节点之间的互相通信,极大提高了通信效率,且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通过对映射数据aR进行异或操作,就可得到第二数据SB和第一数据SA,更为简单;且避免使用PAT系统,降低重量、体积和功耗使本申请中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在小型卫星、无人机等小型设备组网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所述第一源节点所要发送的第一数据SA和所述第二源节点所要发送的第二数据SB均在第一激光上进行OOK调制分别生成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和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其中,A=aAcos(ω1t),B=aBcos(ω1t);
S2、利用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和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生成总接收数据信号yR(t):
yR(t)=SA(t)+SB(t)=(aA+aB)cos(ωt),其中,aA∈{0,1},aB∈{0,1};
S3、将所述总接收数据信号yR(t)进行解调后得到yR=aA+aB,并通过通过物理层网络编码将yR=aA+aB映射为映射数据aR:
再将映射数据aR在第二激光上进行OOK调制,生成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
SR=aRcos(ω2t),
并将其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源节点和所述第二源节点;
S4、利用所述第一源节点和所述第二源节点对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映射数据aR,再分别根据所述第一数据SA和所述第二数据SB对所述映射数据aR进行异或操作,分别得到所述第二数据SB和所述第一数据SA;
其中,ω1表示所述第一激光的频率,ω2表示所述第二激光的频率,t表示时间。
上述关于本发明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方法的各步骤,可参考上文中关于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的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本申请的一种芯片,用于执行上述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方法。
芯片将第一源节点所要发送的第一数据SA和第二源节点所要发送的第二数据SB均在第一激光上进行OOK调制分别生成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和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并经中继节点接收后生成总接收数据信号yR(t),并对总接收数据信号yR(t)解调以及通过物理层网络编码将映射为映射数据aR,进而将映射数据aR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源节点和所述第二源节点,再由第一源节点和所述第二源节点对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进行解调,并分别根据所述第一数据SA和所述第二数据SB对所述映射数据aR进行异或操作,使第一源节点得到第二源节点发送的第二数据SB,使第二源节点得到第一源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SA,即基于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实现了第一源节点与第二源节点之间的互相通信,极大提高了通信效率,且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通过对映射数据aR进行异或操作,就可得到第二数据SB和第一数据SA,更为简单。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包括一个中继节点、第一源节点、第二源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包括映射模块,所述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分别包括一个异或模块;
将所述第一源节点所要发送的第一数据SA和所述第二源节点所要发送的第二数据SB均在第一激光上进行OOK调制分别生成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和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其中,A=aAcos(ω1t),B=aBcos(ω1t);
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和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生成总接收数据信号yR(t):
yR(t)=SA(t)+SB(t)=(aA+aB)cos(ωt),其中,aA∈{0,1},aB∈{0,1};
将所述总接收数据信号yR(t)进行解调后得到yR=aA+aB,所述映射模块通过物理层网络编码将yR=aA+aB映射为映射数据aR:
再将映射数据aR在第二激光上进行OOK调制,生成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
SR=aRcos(ω2t),
并将其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源节点和所述第二源节点;
所述第一源节点和所述第二源节点对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映射数据aR,相应的异或模块再分别根据所述第一数据SA和所述第二数据SB对所述映射数据aR进行异或操作,分别得到所述第二数据SB和所述第一数据SA;
其中,ω1表示所述第一激光的频率,ω2表示所述第二激光的频率,t表示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还包括第一光学天线、第二光学天线和用于发射所述第一激光的第一激光器;
所述第一源节点还包括第一猫眼光学系统、第一分色镜、第一数据源、第一调制器、第一光敏面;
所述第二源节点还包括第二猫眼光学系统、第二分色镜、第二数据源、第二调制器、第二光敏面;
所述第一激光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光学天线、所述第一猫眼光学系统、所述第一分光镜后至所述第一调制器,所述第一调制器将所述第一数据源所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SA在所述第一激光上进行OOK调制生成所述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所述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经所述第一光敏面反射后再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分光镜、所述第一猫眼光学系统返回至所述第一光学天线;
所述第一激光还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光学天线、所述第二猫眼光学系统、所述第二分光镜后至所述第二调制器,所述第二调制器将所述第二数据源所发送的所述第二数据SB在所述第一激光上进行OOK调制生成所述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所述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经所述第二光敏面反射后依次再通过所述第二分光镜、所述第二猫眼光学系统返回至所述第二光学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还包括合束器、第一环形器、第二环形器和第三解调器;
所述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和所述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环形器和所述第二环形器至所述合束器,并经所述合束器合并后生成总接收数据信号yR(t),所述第三解调器将所述总接收数据信号yR(t)进行解调后得到yR=aA+a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还包括第三调制器和用于发射所述第二激光的第二激光器,所述第三调制器将将所述映射数据aR在第二激光上进行OOK调制,生成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源节点还包括第一解调器,所述第二源节点还包括第二解调器,
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环形器、所述第一光学天线、所述第一猫眼光学系统,并经所述第一分色镜反射至所述第一解调器,所述第一解调器对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映射数据aR;
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还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环形器、所述第二光学天线、所述第二猫眼光学系统,并经所述第二分色镜反射至所述第二解调器,所述第二解调器对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映射数据aR。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激光的波长为1550nm,所述第二激光的波长为1450nm。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光敏面位于所述第一猫眼光学系统的焦平面处,所述第二光敏面位于所述第二猫眼光学系统的焦平面处。
8.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第一源节点所要发送的第一数据SA和第二源节点所要发送的第二数据SB均在第一激光上进行OOK调制分别生成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和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其中,A=aAcos(ω1t),B=aBcos(ω1t);
S2、利用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激光信号A和第二数据激光信号B生成总接收数据信号yR(t):
yR(t)=SA(t)+SB(t)=(aA+aB)cos(ωt),其中,aA∈{0,1},aB∈{0,1};
S3、将所述总接收数据信号yR(t)进行解调后得到yR=aA+aB,并通过通过物理层网络编码将yR=aA+aB映射为映射数据aR:
再将映射数据aR在第二激光上进行OOK调制,生成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
SR=aRcos(ω2t),
并将其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源节点和所述第二源节点;
S4、利用所述第一源节点和所述第二源节点对所述总发送数据激光信号SR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映射数据aR,再分别根据所述第一数据SA和所述第二数据SB对所述映射数据aR进行异或操作,分别得到所述第二数据SB和所述第一数据SA;
其中,ω1表示所述第一激光的频率,ω2表示所述第二激光的频率,t表示时间。
9.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用于执行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76377.0A CN111277329B (zh) | 2020-01-23 | 2020-01-23 | 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方法及芯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76377.0A CN111277329B (zh) | 2020-01-23 | 2020-01-23 | 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方法及芯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77329A CN111277329A (zh) | 2020-06-12 |
CN111277329B true CN111277329B (zh) | 2021-04-06 |
Family
ID=71001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76377.0A Active CN111277329B (zh) | 2020-01-23 | 2020-01-23 | 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方法及芯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7732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37924B (zh) * | 2021-12-28 | 2023-08-04 | 福州大学 | 一种物理层网络编码下映射设计方法 |
CN114629546B (zh) * | 2022-03-16 | 2022-10-14 |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 基于调制反射器的卫星网络通信系统及方法 |
CN115499058B (zh) * | 2022-08-23 | 2024-09-06 | 重庆理工大学 | 分层调制联合物理层网络编码的fso通信方法及系统 |
CN116208225B (zh) * | 2022-12-20 | 2023-08-08 |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和调制反射的卫星通信方法及系统 |
CN116346224B (zh) * | 2023-03-09 | 2023-11-17 |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 一种基于rgb-led的双向可见光通信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10068A (ja) * | 2003-10-01 | 2005-04-21 | Nec Corp | ネットワーク、中継伝送装置、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光信号制御方法 |
CN101034931A (zh) * | 2006-03-08 | 2007-09-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中转通信系统及方法 |
CN101969668A (zh) * | 2010-10-24 | 2011-02-09 | 天津大学 | 一种用于无线协作中继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
CN102075288A (zh) * | 2010-12-20 | 2011-05-25 | 复旦大学 |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自由空间光协作中继通信方法 |
CN102868487A (zh) * | 2012-08-30 | 2013-01-09 | 宋清洋 | 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非同步叠加信号解码系统及方法 |
CN102983947A (zh) * | 2012-12-19 | 2013-03-2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双向中继模型的平坦频选衰落信道中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无线通信方法 |
CN103078705A (zh) * | 2012-12-31 | 2013-05-0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基于mqam调制方式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无线通信方法 |
CN106656312A (zh) * | 2016-11-17 | 2017-05-10 | 天津大学 | 平均节点度较高的光分组交换网络多链路故障保护方法 |
CN107579778A (zh) * | 2017-09-08 | 2018-01-12 | 河南九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框架结构组合式网络光纤中继系统 |
CN108075861A (zh) * | 2017-09-28 | 2018-05-25 | 河北工程大学 | 软件定义FiWi网络中基于多路径的网络编码传输方法 |
CN109714142A (zh) * | 2019-03-11 | 2019-05-03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高效正交时分复用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10381004A (zh) * | 2019-08-20 | 2019-10-25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适用于fso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信号传输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24605B (zh) * | 2010-08-17 | 2012-12-05 | 重庆大学 | 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两跳协作传输方法 |
KR20130093699A (ko) * | 2011-12-23 | 2013-08-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정보 전송장치 및 광정보 수신장치 |
US9667382B2 (en) * | 2013-08-13 | 2017-05-30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Network-coded multiple access |
US9116827B2 (en) * | 2013-08-30 | 2015-08-25 |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luby transform (LT) codes to facilitate data transmission ov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06506138A (zh) * | 2016-11-11 | 2017-03-15 | 深圳大学 | 空间光通信系统的跨层加密方法及系统 |
-
2020
- 2020-01-23 CN CN202010076377.0A patent/CN11127732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10068A (ja) * | 2003-10-01 | 2005-04-21 | Nec Corp | ネットワーク、中継伝送装置、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光信号制御方法 |
CN101034931A (zh) * | 2006-03-08 | 2007-09-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中转通信系统及方法 |
CN101969668A (zh) * | 2010-10-24 | 2011-02-09 | 天津大学 | 一种用于无线协作中继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
CN102075288A (zh) * | 2010-12-20 | 2011-05-25 | 复旦大学 |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自由空间光协作中继通信方法 |
CN102868487A (zh) * | 2012-08-30 | 2013-01-09 | 宋清洋 | 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非同步叠加信号解码系统及方法 |
CN102983947A (zh) * | 2012-12-19 | 2013-03-2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双向中继模型的平坦频选衰落信道中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无线通信方法 |
CN103078705A (zh) * | 2012-12-31 | 2013-05-0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基于mqam调制方式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无线通信方法 |
CN106656312A (zh) * | 2016-11-17 | 2017-05-10 | 天津大学 | 平均节点度较高的光分组交换网络多链路故障保护方法 |
CN107579778A (zh) * | 2017-09-08 | 2018-01-12 | 河南九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框架结构组合式网络光纤中继系统 |
CN108075861A (zh) * | 2017-09-28 | 2018-05-25 | 河北工程大学 | 软件定义FiWi网络中基于多路径的网络编码传输方法 |
CN109714142A (zh) * | 2019-03-11 | 2019-05-03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高效正交时分复用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10381004A (zh) * | 2019-08-20 | 2019-10-25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适用于fso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信号传输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All-Optical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 based on Four Wave Mixing in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Yueying Zhan,Yuebing Zhu,Shaojun Wu;《IEEE》;20181231;全文 * |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with Physical Layer Network Coding in Two-way Relay Free Space Optical Links;Zina Abu Almaalie,Z Ghassemlooy, Alaa A.S.Al-Rubaie, It Ee;《IEEE》;20170130;全文 * |
双向中继网络中基于 MSK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沙楠, 高媛媛, 王辉, 杨保峰, 高宇;《军事通信技术》;20130625;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77329A (zh) | 2020-06-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77329B (zh) | 一种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系统、方法及芯片 | |
CN108737088B (zh) | 一种基于量子加密的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系统 | |
CN113765589B (zh) | 一种太赫兹无线光纤扩展装置及其实时传输系统 | |
CN105471803B (zh) | 一种基于天线阵的毫米波高速调制解调系统及方法 | |
CN102870359B (zh) | 光网络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
KR102781524B1 (ko) | 패스트 빔 스티어링 시스템 기반 주파수 그래디언트 메타서페이스 장치 및 이에 대한 방법 | |
KR102756184B1 (ko) | 유효 스캔 레인지에서 연속 빔 스캐닝에 대한 페이즈 컨트롤 장치 및 이에 대한 방법 | |
US7330661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 |
CN102075471B (zh) | 基于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的光无线融合系统和方法 | |
KR20230020937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주파 대역의 상향링크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US20250132799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8365893A (zh) | 一种远距离无线激光wifi通信系统及方法 | |
CN102324979A (zh) | 一种光学四倍频毫米波光载无线通信系统 | |
KR102756839B1 (ko) | 4d 빔포밍에 대한 주파수 콤브 전력 제어 장치 및 이에 대한 방법 | |
US1228427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polarization distortion of faraday rotating mirror in plug-and-play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system | |
US12294414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wavelength plug-and-play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without time delay due to wavelength conversion | |
CN114465669B (zh) | 中频信号和毫米波信号混合传输系统及方法 | |
KR102744879B1 (ko) | Owc를 위한 주파수 그래디언트 메타서페이스 기반 패스트 빔 스티어링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2350777A (zh) | 一种基于推挽调制器的双矢量毫米波的发生系统及方法 | |
CN109194405B (zh) | 全双工光纤无线融合通信系统 | |
CN116208225B (zh) |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和调制反射的卫星通信方法及系统 | |
CN115473587A (zh) | 一种光子无线集成的自适应感知通信一体化系统 | |
CN113595634B (zh) | 一种面向6g的可见光通信系统和方法 | |
JP7577787B2 (ja) | プライマリ同期信号の送受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US20250015890A1 (en) | Inhomogeneous polarization-based coherent transceiver for beam alignment and method theref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