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4050A - 业务数据转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业务数据转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4050A
CN111274050A CN202010057742.3A CN202010057742A CN111274050A CN 111274050 A CN111274050 A CN 111274050A CN 202010057742 A CN202010057742 A CN 202010057742A CN 111274050 A CN111274050 A CN 111274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rvice data
transmission line
service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577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74050B (zh
Inventor
何志东
李云翀
苗咏
邹胜
李东升
郭光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rchforce Financ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rchforce Financ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rchforce Financ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rchforce Financ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577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74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74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4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74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4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3User-generated data transfer, e.g. clipboards, dynamic data exchange [DDE], 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O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业务数据转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与本地对接的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确定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并接收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所传输的业务数据;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添加相应的数据标识;当添加的所述数据标识首次出现时,直接将接收到的业务数据发送至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发送的业务数据用于指示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基于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当添加的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业务数据处理准确性。

Description

业务数据转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业务数据转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业务数据包括有丰富的数据信息量,业务数据可直接反应相关的业务情况。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可通过业务数据触发生成交易订单。因此,业务数据的消费者对获取到的业务数据的准确性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传统的业务数据转发系统主要是单数据传输线路的,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在接收到来自单数据传输线路的业务数据时,直接将所接收到的业务数据发送至业务数据消费系统。
然而,传统的业务数据转发方法,在传输和处理的过程中存在业务数据被丢失、以及传输线路故障影响及时传输业务数据的风险,从而导致了业务数据处理准确性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升业务数据处理准确性的业务数据转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业务数据转发方法,包括:
确定与本地对接的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
确定所述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并接收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所传输的业务数据;
对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数据添加相应的数据标识;
当添加的所述数据标识首次出现时,直接将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数据发送至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发送的所述业务数据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基于所述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
当添加的所述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所述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
一种业务数据转发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本地对接的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
接收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并接收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所传输的业务数据;
添加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数据添加相应的数据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当添加的所述数据标识首次出现时,直接将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数据发送至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发送的所述业务数据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基于所述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
丢弃模块,用于当添加的所述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所述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与本地对接的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
确定所述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并接收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所传输的业务数据;
对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数据添加相应的数据标识;
当添加的所述数据标识首次出现时,直接将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数据发送至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发送的所述业务数据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基于所述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
当添加的所述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所述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与本地对接的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
确定所述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并接收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所传输的业务数据;
对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数据添加相应的数据标识;
当添加的所述数据标识首次出现时,直接将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数据发送至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发送的所述业务数据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基于所述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
当添加的所述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所述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
上述业务数据转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实时监测与本地对接的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确定与本地对接的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当前处于良好状态还是异常状态。接收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所传输的业务数据,并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添加相应的数据标识,使得每一条业务数据各自具有唯一数据标识。当添加的数据标识首次出现时,说明业务数据消费系统没有接收过与该首次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进而本地可直接将接收到的与首次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发送至业务数据消费系统,使得该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可基于该业务数据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当添加的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说明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已经接收过与该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本地可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这样,确保了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可快速接收到不重复、不缺失的业务数据,进而提升了业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数据转发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数据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业务数据处理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传统业务数据处理的架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数据转发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数据转发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业务数据转发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该应用环境包括多于一个的业务数据源服务器102、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104和业务数据消费终端106。业务数据源服务器102与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104通过网络进行通信,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104与业务数据消费终端106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其中,业务数据源服务器102和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业务数据消费终端106具体可以是台式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具体可以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中的至少一种。
多于一个的数据源服务器102各自对应一条数据传输线路,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104确定与本地对接的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104确定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并接收多于一个的数据源服务器102各自对应一条数据传输线路中,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所传输的业务数据。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添加相应的数据标识;当添加的数据标识首次出现时,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104直接将接收到的业务数据发送至业务数据消费终端106;发送的业务数据用于指示业务数据消费终端106基于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当添加的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104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应用环境,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场景,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应用环境的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业务数据转发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104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202,确定与本地对接的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
具体地,业务数据处理系统中部署有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所有数据传输线路都传输相同的原始业务数据,并可对原始业务数据做相同逻辑的数据处理。每条数据传输线路可各自传输业务数据,并各自与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对接,进而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可确定与本地对接的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其中,业务数据是企业在业务运营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比如,业务数据可以是证券公司在证券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数据。原始业务数据是未经过业务处理的业务数据,比如,原始业务数据可以是直接从证券交易所获取到的原始证券交易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数据可以是证券交易中的交易数据,具体可以是来自不同的证券交易所的行情数据,行情数据可用于揭示证券的当前交易情况。比如,证券交易所内每只证券当前委托买卖盘信息、最新成交价、成交数量、成交金额等,其中,证券可以是股票、基金和债券等,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S204,确定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并接收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所传输的业务数据。
其中,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是数据传输线路在传输业务数据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状态。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具体可以包括良好状态和异常状态。当数据传输线路处于良好状态时,数据传输线路可正常传输和处理相关的业务数据。当数据传输线路处于异常状态时,数据传输线路将无法传输和处理相关的业务数据。
具体地,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可存在良好状态和异常状态两种情况。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可确定所有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而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可接收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所传输的业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线路处于异常状态,具体可以是业务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出现了网络故障,从而导致了业务数据在网络中传输失败。还可以是数据传输线路中的计算机设备,比如服务器中的组件发生了故障,使得服务器停止工作,从而导致业务数据在数据传输线路中传输失败。
S206,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添加相应的数据标识。
其中,数据标识是一种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接收到的业务数据。具体地,业务数据处理系统中部署有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每条数据传输线路各自传输相同的业务数据。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可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添加相应的数据标识,使得内容相同的所有业务数据具有唯一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数据处理系统可部署有1号数据传输线路和2号数据传输线路共两条数据传输线路,1号数据传输线路和2号数据传输线路各自传输相同的业务数据。比如,1号数据传输线路和2号数据传输线路可传输包括5条业务数据的业务数据序列,根据业务数据序列中5条业务数据的内容,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可分别对接收到的5条业务数据添加数据标识,数据标识可分别为a、b、c、d、e和f。
S208,当添加的数据标识首次出现时,直接将接收到的业务数据发送至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发送的业务数据用于指示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基于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
其中,业务数据消费系统是基于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的系统,用于触发生成交易订单。比如,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可以是证券交过场景中的策略系统和量化交易系统。
具体地,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可实时监测数据标识,当监测到添加的数据标识首次出现时,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可通过对应的通信接口,确定业务数据消费系统的业务数据接收接口,和需要调用该业务数据的消费函数。进而通过业务数据消费系统的业务数据接收接口,将对应的业务数据发送至业务数据消费系统所对应的消费函数,业务数据消费系统所对应的消费函数可基于标准业务数据进行对应的业务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数据具体可以是证券交易场景中的行情数据,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具体可以是策略系统和量化交易系统。通过将处理后的行情数据发送至策略系统和量化交易系统,策略系统和量化交易系统可对处理后的行情数据直接进行对应的业务处理,可快速触发交易订单的生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数据具体可以是证券交易场景中的行情数据,行情数据可来自同一个证券交易所的多于一个不同数据源服务器所发布的相同的行情数据。数据源服务器具体可以通过镜像实现行情数据的采集,而镜像采集的行情数据容易发生行情数据丢失。当发生行情数据丢失时,多于一个不同数据源服务器中的、其他未采用镜像采集行情数据的数据源服务器可将丢失的行情数据补全,使得行情数据消费系统接收到的行情数据是完整的。
S210,当添加的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
具体地,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可各自传输相同的业务数据,每条数据传输线路传输业务数据的速度可以不同,业务处理服务器可根据业务数据的内容,对先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添加数据标识,对后接收到内容相同的业务数据可添加对应相同的数据标识。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可实时监测数据标识,当监测到添加的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可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数据具体可以是证券交易场景中的行情数据,如图3所示,业务数据处理系统可包括服务器1、服务器2、服务器3、服务器4和服务器5,各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进行行情数据传输。服务器1和服务器3为一条行情数据传输线路,服务器2和服务器4为另外一条行情数据传输线路,这两条行情数据传输线路各自传输行情数据。服务器1和服务器2分别部署有行情网关,作为行情数据源。服务器3和服务器4中分别包括行情接收模块、行情转码模块和行情加工模块,其中,行情接收模块可从行情源中接收行情数据,行情转码模块可将接收到的行情数据的协议格式进行转码,行情加工模块可对行情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比如将行情数据进行加、减、乘或除运算。服务器3和服务器4各自可将经过转码和加工后的行情数据发送至服务器5,服务器5部署有行情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和行情数据消费系统对应的行情消费代码。服务器5的行情API可对接收到的行情数据添加数据标识,并根据数据标识对行情数据进行去重处理,使得递交至行情数据消费系统的行情数据不重复,并可将先接收到的行情数据先发送给行情数据消费系统,将后到的具有相同内容的行情数据丢弃。当其中一条行情数据传输线路处于异常状态时,服务器5中的API可控制另外一条处于良好状态的行情数据传输线路自动替换处于异常状态的行情数据传输线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数据具体可以是证券交易场景中的行情数据,如图4所示,传统的业务数据处理系统只有单条行情数据传输线路,传统的业务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服务器1、服务器2和服务器3。服务器3直接将接收到的行情数据发送至行情数据消费系统。图4中本申请的业务数据处理系统相对于图3中传统的业务数据处理系统具有更高的业务数据处理准确率。
上述业务数据转发方法中,通过实时监测与本地对接的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确定与本地对接的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当前处于良好状态还是异常状态。接收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所传输的业务数据,并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添加相应的数据标识,使得每一条业务数据各自具有唯一数据标识。当添加的数据标识首次出现时,说明业务数据消费系统没有接收过与该首次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进而本地可直接将接收到的与首次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发送至业务数据消费系统,使得该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可基于该业务数据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当添加的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说明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已经接收过与该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本地可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这样,确保了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可快速接收到不重复、不缺失的业务数据,进而提升了业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数据转发方法还包括:当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中,存在运行状态为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时,暂停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工作状态;控制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中其他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自动替换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
具体地,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可实时监测所有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当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监测到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中,存在运行状态为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时,该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已不再传输对应的业务数据,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可暂停处于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工作状态。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中其他的数据传输线路任然处于良好状态,可正常传输业务数据,进而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可控制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中其他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自动替换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控制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中其他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自动替换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具体可以通过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复原时间目标)和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复原点目标)来实现。RTO是企业可容许服务中断的时间长度,比如说故障发生后半天内便需要恢复,RTO值就是十二小时。RPO是当服务恢复后,恢复得来的数据所对应时的间点。RPO=0,RTO=0,表示当数据传输线路发生故障后,系统立即恢复,而且完全没有数据丢失。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实时监测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实时替换处于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使得业务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替换、及时恢复,进而提升业务数据的传输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数据转发方法还包括:当监测到所述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恢复至良好状态时,开启恢复至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工作状态。
具体地,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可实时监测处于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当监测到处于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恢复至良好状态时,该数据传输线路可正常传输业务数据,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可及时开启恢复至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工作状态。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实时监测处于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将恢复至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及时恢复至正常的工作状态,进而提升业务数据的处理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04,也就是确定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并接收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所传输的业务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实时监测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包括良好状态和异常状态;确定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业务数据各自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使用的网络通信协议;根据网络通信协议,抓取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业务数据各自对应的网络数据包,获得业务数据。
其中,网络通信协议是一种网络通用语言,用于连接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硬件体系结构的互联网络提供通信支持。网络数据包是网络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包,用于在网络传输过程中集中管理数据。
具体地,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包括良好状态和异常状态,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可实时监测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在监测到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将业务数据发送至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时,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可确定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业务数据各自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使用的网络通信协议。进而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可根据网络通信协议,抓取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业务数据各自对应的网络数据包,获得业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通信协议具体可以是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协议、IPX/SPX(InternetworkPacket Exchange/Sequences Packet Exchange,网际包交换/顺序包交换)协议或NetBEUI(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协议。本申请实施例在此对网络通信协议不做限定。
上述实施例中,确定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各自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使用的网络通信协议,可快速定位到业务数据所对应的网络数据包的位置信息,根据该位置信息快速抓取对应的网络数据包,进而获得业务数据,提升获取业务数据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06,也就是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添加相应的数据标识的步骤,具体包括:确定接收到的业务数据的接收时间和数据内容;根据业务数据的接收时间和数据内容,确定数据标识;将数据标识与对应的业务数据进行关联,使得业务数据带有唯一的数据标识。
具体地,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可各自传输业务数据,每一条数据传输线路传输的业务数据的数据内容不同,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接收到每一条数据传输线路传输的业务数据也可不同。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可确定接收到的业务数据的接收时间和数据内容。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可根据业务数据的接收时间和数据内容,确定每一条业务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可确定数据标识和与该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进而可将数据标识与对应的业务数据进行关联,使得业务数据带有唯一的数据标识。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确定接收到的业务数据的接收时间和数据内容,给业务数据添加对应的标识,使得每一条数据内容相同的业务数据都具有唯一数据标识,有效避免了业务数据混乱,便于统一管理业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10,也就是当添加的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当添加的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根据数据标识重复出现的时间,确定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根据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确定丢弃函数;调用丢弃函数,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
具体地,对于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接收到每一条数据传输线路各自传输的数据内容相同的业务数据的接收时间可不同,当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监测到添加的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可确定与该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的接收时间,进而可根据数据标识重复出现的时间,确定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根据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可确定丢弃函数,进而调用丢弃函数,业务处理服务器可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监测数据标识,当监测到添加的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使得递交至业务数据消费系统的业务数据不重复,进一步提高了业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业务数据转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与本地对接的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
实时监测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包括良好状态和异常状态。
确定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业务数据各自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使用的网络通信协议。
根据网络通信协议,抓取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业务数据各自对应的网络数据包,获得业务数据。
当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中,存在运行状态为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时,暂停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工作状态。
控制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中其他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自动替换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
当监测到所述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恢复至良好状态时,开启恢复至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工作状态。
确定接收到的业务数据的接收时间和数据内容。
根据业务数据的接收时间和数据内容,确定数据标识。
将数据标识与对应的业务数据进行关联,使得业务数据带有唯一的数据标识。
当添加的数据标识首次出现时,直接将接收到的业务数据发送至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发送的业务数据用于指示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基于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
当添加的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根据数据标识重复出现的时间,确定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
根据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确定丢弃函数。
调用丢弃函数,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
上述业务数据转发方法,通过实时监测与本地对接的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确定与本地对接的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当前处于良好状态还是异常状态。接收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所传输的业务数据,并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添加相应的数据标识,使得每一条业务数据各自具有唯一数据标识。当添加的数据标识首次出现时,说明业务数据消费系统没有接收过与该首次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进而本地可直接将接收到的与首次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发送至业务数据消费系统,使得该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可基于该业务数据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当添加的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说明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已经接收过与该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本地可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这样,确保了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可快速接收到不重复、不缺失的业务数据,进而提升了业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具体的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按照顺序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上述具体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业务数据转发装置500,包括:确定模块501、接收模块502、添加模块503、发送模块504和丢弃模块505,其中:
确定模块501,用于确定与本地对接的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
接收模块502,用于确定所述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并接收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所传输的业务数据;
添加模块503,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数据添加相应的数据标识;
发送模块504,用于当添加的所述数据标识首次出现时,直接将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数据发送至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发送的所述业务数据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基于所述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
丢弃模块505,用于当添加的所述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所述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模块502还用于实时监测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包括良好状态和异常状态;确定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业务数据各自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使用的网络通信协议;根据网络通信协议,抓取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业务数据各自对应的网络数据包,获得业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添加模块503还用于确定接收到的业务数据的接收时间和数据内容;根据业务数据的接收时间和数据内容,确定数据标识;将数据标识与对应的业务数据进行关联,使得业务数据带有唯一的数据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丢弃模块505还用于当添加的所述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根据数据标识重复出现的时间,确定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根据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确定丢弃函数;调用丢弃函数,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
参考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数据转发装置还包括:暂停模块506、替换模块507和开启模块508,其中:
暂停模块506,用于当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中,存在运行状态为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时,暂停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工作状态。
替换模块507,用于控制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中其他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自动替换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
开启模块508,用于当监测到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恢复至良好状态时,开启恢复至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工作状态。
上述业务数据转发装置,通过实时监测与本地对接的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确定与本地对接的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当前处于良好状态还是异常状态。接收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所传输的业务数据,并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添加相应的数据标识,使得每一条业务数据各自具有唯一数据标识。当添加的数据标识首次出现时,说明业务数据消费系统没有接收过与该首次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进而本地可直接将接收到的与首次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发送至业务数据消费系统,使得该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可基于该业务数据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当添加的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说明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已经接收过与该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本地可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这样,确保了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可快速接收到不重复、不缺失的业务数据,进而提升了业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关于业务数据转发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业务数据转发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业务数据转发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上述图1中的业务数据处理服务器104,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业务数据处理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业务数据转发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业务数据转发方法的步骤。此处业务数据转发方法的步骤可以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业务数据转发方法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业务数据转发方法的步骤。此处业务数据转发方法的步骤可以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业务数据转发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业务数据转发方法,包括:
确定与本地对接的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
确定所述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并接收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所传输的业务数据;
对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数据添加相应的数据标识;
当添加的所述数据标识首次出现时,直接将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数据发送至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发送的所述业务数据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基于所述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
当添加的所述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所述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中,存在运行状态为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时,暂停所述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工作状态;
控制所述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中其他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自动替换所述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监测到所述异常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恢复至良好状态时,开启恢复至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并接收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所传输的业务数据,包括:
实时监测所述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所述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包括良好状态和异常状态;
确定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业务数据各自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使用的网络通信协议;
根据所述网络通信协议,抓取所述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业务数据各自对应的网络数据包,获得业务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数据添加相应的数据标识,包括:
确定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数据的接收时间和数据内容;
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接收时间和数据内容,确定数据标识;
将所述数据标识与对应的所述业务数据进行关联,使得所述业务数据带有唯一的数据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添加的所述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所述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包括:
当添加的所述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根据所述数据标识重复出现的时间,确定与重复出现的所述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
根据所述与重复出现的所述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确定丢弃函数;
调用所述丢弃函数,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所述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
7.一种业务数据转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本地对接的多于一条的数据传输线路;
接收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并接收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所传输的业务数据;
添加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数据添加相应的数据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当添加的所述数据标识首次出现时,直接将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数据发送至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发送的所述业务数据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数据消费系统基于所述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
丢弃模块,用于当添加的所述数据标识重复出现时,丢弃与重复出现的所述数据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实时监测所述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所述数据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包括良好状态和异常状态;确定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业务数据各自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使用的网络通信协议;根据所述网络通信协议,抓取所述处于良好状态的数据传输线路的业务数据各自对应的网络数据包,获得业务数据。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057742.3A 2020-01-19 2020-01-19 业务数据转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274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7742.3A CN111274050B (zh) 2020-01-19 2020-01-19 业务数据转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7742.3A CN111274050B (zh) 2020-01-19 2020-01-19 业务数据转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4050A true CN111274050A (zh) 2020-06-12
CN111274050B CN111274050B (zh) 2024-04-30

Family

ID=71003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57742.3A Active CN111274050B (zh) 2020-01-19 2020-01-19 业务数据转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7405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2731A (zh) * 2020-12-02 2021-03-19 上海英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行情数据源自动择优的方法及装置
WO2023185802A1 (zh) * 2022-03-29 2023-10-05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1425A (zh) * 2018-03-14 2018-09-18 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9889411A (zh) * 2019-03-22 2019-06-1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0602338A (zh) * 2019-07-30 2019-12-20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以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1425A (zh) * 2018-03-14 2018-09-18 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19174390A1 (zh) * 2018-03-14 2019-09-19 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9889411A (zh) * 2019-03-22 2019-06-1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0602338A (zh) * 2019-07-30 2019-12-20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以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萍: "企业核心业务远程灾备系统设计策略", 《潍坊学院学报》, vol. 14, no. 6, 15 December 2014 (2014-12-15), pages 74 - 77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2731A (zh) * 2020-12-02 2021-03-19 上海英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行情数据源自动择优的方法及装置
CN112532731B (zh) * 2020-12-02 2023-04-07 上海英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行情数据源自动择优的方法及装置
WO2023185802A1 (zh) * 2022-03-29 2023-10-05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4050B (zh) 202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12501B (zh) 信息的发送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474797A (zh) Api业务系统、主备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US20220084031A1 (en) Backend architecture method and system for aggregate payment,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9292370B2 (en) Relay node, control method of relay node and network system
CN110569144B (zh) 基于storm流式计算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数据处理系统
GB2537087A (en) A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ceiving electronic messages
CN111274050B (zh) 业务数据转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929254B2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 providing service continuity protection
CN107948063B (zh) 一种建立聚合链路的方法和接入设备
CN113612814B (zh) 一种会话信息的筛选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867118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ic application liveliness monitoring for business resiliency
CN111083176A (zh) 一种监控摄像机云端自适应上线方法及装置
CN111682976B (zh) 一种保证分布式多机通信监控的方法
CN111260227A (zh) 业务数据源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03895A (zh) OpenStack云平台中云主机疏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08801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73033B (zh) 一种具有容错功能的智能边缘计算网关平台
CN110166528B (zh) 防止节点变更通知丢失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11016807B2 (en) Intermediary system for data streams
US2011016700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real-time case exchange in a service management environment
CN112217718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11924A (zh) 一种计算节点单点高可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995573A (zh) 跨平台即时通讯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JP2002217949A (ja) 遠隔監視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
CN113612637B (zh) 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e Zhidong

Inventor after: Li Yunli

Inventor after: Miao Yong

Inventor after: Zou Sheng

Inventor after: Li Dongsheng

Inventor before: He Zhidong

Inventor before: Li Yunli

Inventor before: Miao Yong

Inventor before: Zou Sheng

Inventor before: Li Dongsheng

Inventor before: Guo Guangku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2301, building 5, Shenzhen new generation industrial park, 136 Zhongkang Road, Meidu community, Meilin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ARCHFORCE FINANC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48 603-604, block a, Tianjing building, Tian'an Digital City,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ARCHFORCE FINANCIAL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2301, building 5, Shenzhen new generation industrial park, 136 Zhongkang Road, Meidu community, Meilin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Huarui Distribut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301, building 5, Shenzhen new generation industrial park, 136 Zhongkang Road, Meidu community, Meilin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ARCHFORCE FINANCIAL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