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2637B - 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2637B
CN113612637B CN202110869208.7A CN202110869208A CN113612637B CN 113612637 B CN113612637 B CN 113612637B CN 202110869208 A CN202110869208 A CN 202110869208A CN 113612637 B CN113612637 B CN 1136126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system
voice traffic
forwarded
application layer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692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12637A (zh
Inventor
金咏诗
冷志娟
冯丹萍
李缃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211086920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126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12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2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12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26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2Banking, e.g. interest calculation or account mainten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5Link aggregation, e.g. trun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文属于金融领域,具体涉及电话银行领域,本文提供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实时获取每个中继系统中应用层运行数据;当其中一个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出现故障时,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故障中继系统以及非故障中继系统;将预设处理规则发送至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以使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其中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能够跳转至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本文能实现电话银行语音流量中继出现问题时快速切换中继路径,保证了数据的流畅处理和业务的连续性,提高了电话银行的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文属于电话银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话银行作为银行现代化经营与管理的基础,通过电话这种现代化的通信工具把用户与银行紧密相连,通过电话银行的电话号码就能享受电话银行提供的相关服务(往来交易查询、余额、利率查询以及人工服务等),从而提高银行的服务质量和客户粘性。现有电话银行系统是基于地域部署的,即在南方北方各设置一套接入系统,彼此之间独立工作,在各个区域均有运营商的接入中继接入,从而实现南北不同区域电话银行客户端请求的分开控制,但是若任一区域接入系统出现故障,将会导致该区域电话银行客户端请求无法正常完成,从而影响了电话银行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因此如何提高电话银行服务的质量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以提高电话银行服务的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文提供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所述电话银行包括并行运行的中继系统,每个中继系统负责不同的语音流量转发区域,每个中继系统包括接入层和应用层,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每个中继系统中应用层运行数据;
当其中一个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出现故障时,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故障中继系统以及非故障中继系统;
将预设处理规则发送至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以使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其中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能够跳转至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层包括统一通信网络边界网关和统一客户语音门户;
所述实时获取每个中继系统中应用层运行数据,包括;
实时监控所述统一通信网络边界网关和所述统一客户语音门户的运行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当其中一个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出现故障时,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故障中继系统以及非故障中继系统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故障位置,并生成故障报告。
另一方面,本文还提供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应用于中继系统的接入层,所述电话银行包括并行运行的中继系统,每个中继系统负责不同的语音流量转发区域,每个中继系统包括接入层和应用层,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并加载调度中心发送的预设处理规则;
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其中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能够跳转至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
进一步地,所述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包括:
解析所述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获取包头数据和流量数据;
按照预设更改规则,更改所述包头数据中的转发地址,并将更改后的包头数据和所述流量数据整合生成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
进一步地,所述按照预设更改规则,更改所述包头数据中的转发地址,包括:
获取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地址;
根据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地址,更改所述包头数据中的转发地址。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地址,更改所述包头数据中的转发地址之前,还包括:
按照预设加密规则生成密钥;
将所述密钥添加至所述包头数据中;
所述根据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地址,更改所述包头数据中的转发地址进一步为:根据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地址,更改添加密钥后的包头数据中的转发地址。
另一方面,本文还提供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装置,应用于调度中心,所述电话银行包括并行运行的中继系统,每个中继系统包括接入层和应用层,所述装置包括:
应用层运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每个中继系统中应用层运行数据;
中继系统确定模块,用于当其中一个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出现故障时,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故障中继系统以及非故障中继系统;
调度模块,用于将预设处理规则发送至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以使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其中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能够跳转至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
另一方面,本文还提供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装置,应用于中继系统的接入层,所述电话银行包括并行运行的中继系统,每个中继系统负责不同的语音流量转发区域,每个中继系统包括接入层和应用层,所述装置包括:
预设处理规则确定模块,用于接收并加载调度中心发送的预设处理规则;
处理模块,用于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其中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能够跳转至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
另一方面,本文还提供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系统,所述调度系统包括调度中心、并行运行的中继系统,每个中继系统负责不同的语音流量转发区域,每个中继系统包括接入层和应用层;
所述调度中心实时获取所述电话银行的中继系统的应用层的运行数据;当其中一个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出现故障时,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故障中继系统以及非故障中继系统;并向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发送预设处理规则;
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接收并加载所述预设处理规则,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以使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转发至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
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接收并处理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得到相应的语音数据,并将所述语音数据转发至相应的应用服务器。
另一方面,本文还提供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所述电话银行包括并行运行的中继系统,每个中继系统负责不同的语音流量转发区域,每个中继系统包括接入层和应用层,所述方法包括;
调度中心实时获取所述电话银行的中继系统的应用层的运行数据;
当其中一个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出现故障时,调度中心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故障中继系统以及非故障中继系统,并向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发送预设处理规则;
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接收并加载所述预设处理规则,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以使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转发至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
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接收并处理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得到相应的语音数据,并将所述语音数据转发至相应的应用服务器。
另一方面,本文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方法。
最后,本文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方法。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文所述的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接收中继系统中的运行数据,判断在所述应用层出现故障时的故障中继系统和非故障中继系统,进而将预设处理规则发送至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以使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其中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能够跳转至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本文能实现电话银行语音流量中继出现问题时快速切换中继路径,保证了数据的流畅处理和业务的连续性,提高了电话银行的服务质量。
为让本文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文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文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实施环境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中实施环境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文实施例提供的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文实施例提供的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中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处理步骤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文实施例提供的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文实施例提供方法的数据流向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文实施例提供的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文实施例提供的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文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调度中心;
20、第一中继系统;
30、第二中继系统;
21、第一接入层;
22、第一应用层;
31、第二接入层;
32、第二应用层;
100、应用层运行数据获取模块;
200、中继系统确定模块;
300、调度模块;
400、预设处理规则确定模块;
500、处理模块;
1002、计算机设备;
1004、处理器;
1006、存储器;
1008、驱动机构;
1010、输入/输出模块;
1012、输入设备;
1014、输出设备;
1016、呈现设备;
1018、图形用户接口;
1020、网络接口;
1022、通信链路;
1024、通信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文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文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文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文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文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文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有电话银行系统是基于地域部署的,即在南方北方各设置一套接入系统,彼此之间独立工作,在各个区域均有运营商的接入中继接入,从而实现南北不同区域电话银行客户端请求的分开控制,但是若其中某一区域接入系统出现故障,将会导致该区域电话银行客户端请求无法正常完成,从而影响了电话银行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所述方法的实施环境示意图,可以包括调度中心10、第一中继系统20和第二中继系统30;所述第一中继系统20和所述第二中继系统30为并行工作的中继系统,负责不同的语音流量转发区域,所述调度中心10可以实时获取所述第一中继系统20和所述第二中继系统30中的应用层的运行数据,当其中一个中继系统出现故障时,所述调度中心10可以实现非故障中继系统对故障中继系统语音流量的接管,从而确保语音流量业务的连续运行。
作为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中继系统20包括第一接入层21和第一应用层22,所述第一中继系统20负责第一区域的语音流量转发,比如负责北方区域,所述第一接入层21能够接收第一区域的语音流量,并将所述语音流量转发至所述第一应用层22,所述第一应用层22将接收到的语音流量进行处理转发至相应的应用服务器,从而将所述语音流量转发至相应的客户端。
相应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中继系统30包括第二接入层31和第二应用层32,所述第二中继系统30负责第二区域的语音流量转发,比如负责南方区域,所述第二接入层31能够接收第二区域的语音流量,并将所述语音流量转发至所述第二应用层32,所述第二应用层32将接收到的语音流量进行处理转发至相应的应用服务器,从而将所述语音流量转发至相应的客户端。
所述第一中继系统20和所述第二中继系统30负责不同的区域,因此可以保持并行运行,但是当其中一个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出现故障时,比如第一应用层22出现故障,所述第一接入层21的语音流量不能转发至所述第一应用层22,从而导致第一区域的语音流量不能被正常转发和处理,导致第一区域电话银行出现故障,比如无法拨通银行的自助电话。因此通过设置调度中心10,所述调度中心10实时获得第一应用层22和所述第二应用层32中的运行数据,从而能及时判断是否出现故障,当所述第一应用层22出现故障时,所述第一中继系统20就为故障中继系统,所述第二中继系统30就为非故障中继系统,所述第一接入层21还可以持续接收来自第一区域的待转发语音流量包,所述调度中心10可以向所述第一接入层21下发预设处理规则,所述第一接入层21可以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接收到的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能够转发至第二应用层32中,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二中继系统30(即非故障中继系统)接管第一中继系统20(即故障中继系统)的语音流量,实现了电话银行语音流量的负载调度,避免了业务发生中断等情况。
所述调度中心10可以为具有相应数据处理和逻辑运算的硬件载体,亦或是具有相应数据处理和逻辑运算的软体组件,在本说明书中不做限定。
作为可选地,本文实施例提供了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能够实现电话银行语音流量的快速切换,提高了电话银行的服务质量。图3是本文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的步骤示意图,本说明书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系统或装置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
其中,所述电话银行包括并行运行的中继系统,每个中继系统负责不同的语音流量转发区域,每个中继系统包括接入层和应用层,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101:实时获取每个中继系统中应用层运行数据;
S102:当其中一个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出现故障时,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故障中继系统以及非故障中继系统;
S103:将预设处理规则发送至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以使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其中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能够跳转至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
可以理解为,本步骤的执行主体为调度中心,每个中继系统的应用层运行数据可以通过预设的采集模块或监控模块来采集,然后发送给所述调度中心,在判断出其中一个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出现故障时,即可将预设处理规则发送给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从而使得故障中继系统中的语音流量转发至非故障中继系统,从而实现了故障中继系统所对应的区域的语音流量能正常呗处理,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无感切换,保证了数据的流畅处理和业务的连续性。
所述调度中心也可以理解为监控中心,能够实现对每个中继系统的应用层的监控,当其中一个应用层出现故障时,即进行语音流量处理流程的切换,从而实现了不同中继系统相互协作,保证了整个电话银行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所述应用层运行数据可以包括不同模块端口参数、不同模块通信线路参数、不同模块执行参数、语音流量处理时长等,由于不同类型数据的格式(比如日志格式)不同,作为可选地,可以通过对数据预处理得到统一格式的数据,从而便于数据进行比较和监控,通过上述运行数据可以快速直接确定相应应用层是否在正常状态,在进行判断时,不同类型数据可以设置相应的正常值范围,通过判断运行数据是否在正常值范围来确定获取的运行数据是否异常,在确定异常数据所在的应用层后,即可确定所述应用层所在的中继系统为故障中继系统,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运行数据也可以有其他的方式,在本说明书中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方法的前提是,并行运行的中继系统中其中一个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出现故障,因此当确定故障中继系统后,另一个中继系统即为非故障中继系统,可以实现负载故障中继系统中的语音流量的任务,从而确保了语音流量的无感知切换。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层包括统一通信网络边界网关和统一客户语音门户;
所述实时获取每个中继系统中应用层运行数据,包括;
实时监控所述统一通信网络边界网关和所述统一客户语音门户的运行数据。
其中,所述统一通信网络边界网关(Cisco Unified Border Element,CUBE)可以为一种集成的Cisco IOS软件应用程序,能够在路由器上运行,以满足企业和服务提供商的会话边界控制器设备需要,所述统一客户语音门户(Cisco Unified Customer VoicePortal,CVP)用于提供语音和视频自助服务,并根据从CUBE接收到的语音流量转发至应用服务器,从而实现用户的远程自助服务。
为了提高对故障中继系统的故障反馈效率,作为可选地,所述当其中一个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出现故障时,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故障中继系统以及非故障中继系统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故障位置,并生成故障报告。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通过中继系统的应用层运行数据确定相应的应用层是否在故障状态,进行确定故障位置,所述故障位置可以为应用层地址或标识,进一步地,所述故障位置可以为应用层中具体的故障定位,比如连接接口问题、程序运行故障、线路连接故障等情况,根据故障位置生成故障报告。
进一步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故障报告发送给运维人员,以便根据故障位置快速解决所相应的故障,保证了故障中继系统的快速修复,进一步减少了非故障中继系统的持续负载压力。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通过对中继系统的应用层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控,在出现突发异常情况时,通过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对故障中继系统中语音流量的接管,实现了对故障的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理,保证了在业务层面上的无感知切换,进一步保证了数据的流畅处理和业务的连续性。
在上述提供的方法的基础上,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装置,应用于调度中心,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应用层运行数据获取模块100,用于实时获取每个中继系统中应用层运行数据;
中继系统确定模块200,用于当其中一个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出现故障时,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故障中继系统以及非故障中继系统;
调度模块300,用于将预设处理规则发送至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以使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其中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能够跳转至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
通过上述装置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和上述方法所取得所述有益效果一致,本说明书实施例不做赘述。
本文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应用于中继系统的接入层,所述电话银行包括并行运行的中继系统,每个中继系统负责不同的语音流量转发区域,每个中继系统包括接入层和应用层,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201:接收并加载调度中心发送的预设处理规则;
S202: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其中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能够跳转至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
其中所述接入层用于从所述中继系统对应的区域接收语音流量,进而根据语音流量的转发信息进行跳转,因此在出现故障时,本文通过在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修改待转发流量包的转发地址,将其转发至应用层正常的非故障中继系统中,从而实现了语音流量的正常流转,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根据接收到的流量包转发至相应的应用服务器,从而实现了语音流量的流程处理,保证了对用户的服务质量和可靠性。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包括:
S301:解析所述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获取包头数据和流量数据;
S302:按照预设更改规则,更改所述包头数据中的转发地址,并将更改后的包头数据和所述流量数据整合生成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
可以理解为,本说明书通过修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的包头地址信息,这样就能将流量包转发至修改后的地址。所述预设更改规则为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触发的修改程序,该程序可以实现对包头数据的更改或替换,从而确保流量数据能进入运行正常的应用层(即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中。
进一步地,按照预设更改规则,更改所述包头数据中的转发地址,包括:
获取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地址;
根据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地址,更改所述包头数据中的转发地址。
其中,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地址可以预先存储在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中,也就是说是,并行运行的中继系统的接入层都预先存储对方的应用层地址,所述应用层地址可以为所述应用层接收输入的接口地址,因此将待转发语音流量包中的包头数据进行更改,将包头数据中的跳转地址更改成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地址,从而实现了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接收所述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无感知切换,保证了数据处理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实施例中,由于语音流量在不同的中继系统进行流转,为了提高语音流量的安全性,避免其在流转过程中发生泄露情况,作为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地址,更改所述包头数据中的转发地址之前,还包括:
按照预设加密规则生成密钥;
将所述密钥添加至所述包头数据中;
通过对流量数据进一步的加密处理,可以确保其在转发过程中的安全性,进一步的确保了电话银行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其中预设加密规则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比如hash函数算法等,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地址,更改所述包头数据中的转发地址进一步为:根据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地址,更改添加密钥后的包头数据中的转发地址。
在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接收到加密后的语音流量包后,还需要根据对应的解密算法进行解密,通过解密算法得到与所述密钥一致的验证码时,则解密成功,所述应用层可以实现对所述语音流量包的处理和转发等操作。因此每个所述接入层的预设加密规则与其对应的应用层(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的解密规则应是对应的,这样可以确保语音流量包对顺利接收和正确的处理。
所述接入层用于从所述中继系统对应的区域接收语音流量,作为可选地,所述接入层包括程控交换机(Private Branch Exchange,PBX)、SIP协议处理器(SessionManager,SM)和呼叫中心交换机(AVAYA),所述程控交换机用于建立企业内部电话系统与公共电信网络的电话交换,及接收用户的语音流量包,并将所述语音流量包转发至SIP协议处理器;所述SIP协议处理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语音流量包结合相应的通话协议建立多媒体会话;所述呼叫中心交换机用于将接收到所述语音流量包转发至应用层。因此在实际语音流量包地址更改时,可以在呼叫中心交换机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及时的改变转发地址,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其他节点进行转发地址的更改,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为本文提供的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的运行环境示意图,可以包括并行运行的中继系统,负责不同的区域,比如第一中继系统负责南方区域,第二中继系统负责北方区域,在每个中继系统中的设备配置和数据流转的过程一致,以南方区域为例,在接入层包括PBX-NF(其中PBX-NF也设置互为备份的PBX-NF-A和PBX-NF-B)、SM-NF和AVAYA-NF,应用层包括CUBE-NF和CVP-NF,其中在南方区域接收到语音流量时,语音流量通过在接入层中的设备中依次转发,从而进入到应用层中,应用层中的设备可以对语音流量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转发,从而达到对应的应用处理器中,进而实现语音流量在外部电信网络和内部网络之间流转。相应地,以北方区域为例,在接入层包括PBX-BF(其中PBX-BF也设置互为备份的PBX-BF-A和PBX-BF-B)、SM-BF和AVAYA-BF,应用层包括CUBE-BF和CVP-BF,其中在南方区域接收到语音流量时,语音流量通过在接入层中的设备中依次转发,从而进入到应用层中,应用层中的设备可以对语音流量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转发,从而达到对应的应用处理器中,进而实现语音流量在外部电信网络和内部网络之间流转。
当南方区域的中继系统中应用层出现故障后,则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导致南方区域电话银行无法正常使用,该中继系统的接入层在接收到语音流量包时,通过对语音流量包进行转发地址修改得到能够转发至北方区域的中继系统的应用层中(如图7中的粗实线),数据流向为PBX-NF→SM-NF→AVAYA-NF→CUBE-BF→CVP-BF,作为可选地,可以在AVAYA-NF侧实现语音流量包转发地址的更改,从而确保了南方区域的语音流量能正常处理和转发。提高了整个电话银行的可靠性。
在上述提供的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的基础上,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银行语音流量调度装置,应用于中继系统的接入层,所述电话银行包括并行运行的中继系统,每个中继系统负责不同的语音流量转发区域,每个中继系统包括接入层和应用层,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预设处理规则确定模块400,用于接收并加载调度中心发送的预设处理规则;
处理模块500,用于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其中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能够跳转至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系统,所述电话银行包括并行运行的中继系统,每个中继系统负责不同的语音流量转发区域,每个中继系统包括接入层和应用层,所述调度系统包括调度中心、故障中继系统和非故障中继系统;
所述调度中心实时获取所述电话银行的中继系统的应用层的运行数据;当其中一个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出现故障时,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故障中继系统以及非故障中继系统;并向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发送预设处理规则;
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接收并加载所述预设处理规则,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以使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转发至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
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接收并处理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得到相应的语音数据,并将所述语音数据转发至相应的应用服务器。
根据上述提供的系统,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所述电话银行包括并行运行的中继系统,每个中继系统负责不同的语音流量转发区域,每个中继系统包括接入层和应用层,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401:调度中心实时获取所述电话银行的中继系统的应用层的运行数据;
S402:当其中一个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出现故障时,调度中心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故障中继系统以及非故障中继系统,并向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发送预设处理规则;
S403: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接收并加载所述预设处理规则,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以使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转发至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
S404: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接收并处理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得到相应的语音数据,并将所述语音数据转发至相应的应用服务器。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在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出现突发故障无法工作时,通过另一非故障中继系统进行流量接管和处理,实现了对故障的快速响应和处理,在业务层面也实现了数据处理流程的无感知切换,保证了数据的流畅处理和业务的连续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可用于金融领域在电话银行的运维过程,也可用于除金融领域之外的任一领域,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的应用领域不做限定。
如图10所示,为本文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本文中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装置可以为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本文的方法,所述计算机设备10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4,诸如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PU),每个处理单元可以实现一个或多个硬件线程。计算机设备1002还可以包括任何存储器1006,其用于存储诸如代码、设置、数据等之类的任何种类的信息。非限制性的,比如,存储器1006可以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种组合:任何类型的RAM,任何类型的ROM,闪存设备,硬盘,光盘等。更一般地,任何存储器都可以使用任何技术来存储信息。进一步地,任何存储器可以提供信息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保留。进一步地,任何存储器可以表示计算机设备1002的固定或可移除部件。在一种情况下,当处理器1004执行被存储在任何存储器或存储器的组合中的相关联的指令时,计算机设备1002可以执行相关联指令的任一操作。计算机设备1002还包括用于与任何存储器交互的一个或多个驱动机构1008,诸如硬盘驱动机构、光盘驱动机构等。
计算机设备1002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模块1010(I/O),其用于接收各种输入(经由输入设备1012)和用于提供各种输出(经由输出设备1014))。一个具体输出机构可以包括呈现设备1016和相关联的图形用户接口(GUI)1018。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不包括输入/输出模块1010(I/O)、输入设备1012以及输出设备1014,仅作为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1002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1020,其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通信链路1022与其他设备交换数据。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1024将上文所描述的部件耦合在一起。
通信链路1022可以以任何方式实现,例如,通过局域网、广域网(例如,因特网)、点对点连接等、或其任何组合。通信链路1022可以包括由任何协议或协议组合支配的硬连线链路、无线链路、路由器、网关功能、名称服务器等的任何组合。
对应于图3-图6中的方法,本文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文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指令,其中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其中的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如图3至图6所示的方法。
应理解,在本文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文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文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文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文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文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文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文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文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文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文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文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文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话银行包括并行运行的中继系统,每个中继系统负责不同的语音流量转发区域,每个中继系统包括接入层和应用层,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每个中继系统中应用层运行数据;
当其中一个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出现故障时,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故障中继系统以及非故障中继系统;
将预设处理规则发送至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以使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其中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能够跳转至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
其中,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包括:
解析所述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获取包头数据和流量数据;
根据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地址,更改所述包头数据中的转发地址,并将更改后的包头数据和所述流量数据整合生成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层包括统一通信网络边界网关和统一客户语音门户;
所述实时获取每个中继系统中应用层运行数据,包括;
实时监控所述统一通信网络边界网关和所述统一客户语音门户的运行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其中一个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出现故障时,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故障中继系统以及非故障中继系统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故障位置,并生成故障报告。
4.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中继系统包括故障中继系统和非故障中继系统,应用于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所述电话银行包括并行运行的中继系统,每个中继系统负责不同的语音流量转发区域,每个中继系统包括接入层和应用层,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并加载调度中心发送的预设处理规则;
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其中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能够跳转至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
其中,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包括:
解析所述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获取包头数据和流量数据;
根据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地址更改所述包头数据中的转发地址,并将更改后的包头数据和所述流量数据整合生成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地址更改所述包头数据中的转发地址之前,还包括:
按照预设加密规则生成密钥;
将所述密钥添加至所述包头数据中;
所述根据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地址,更改所述包头数据中的转发地址进一步为:根据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地址,更改添加密钥后的包头数据中的转发地址。
6.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调度中心,所述电话银行包括并行运行的中继系统,每个中继系统负责不同的语音流量转发区域,每个中继系统包括接入层和应用层,所述装置包括:
应用层运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每个中继系统中应用层运行数据;
中继系统确定模块,用于当其中一个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出现故障时,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故障中继系统以及非故障中继系统;
调度模块,用于将预设处理规则发送至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以使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其中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能够跳转至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
其中,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包括:
解析所述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获取包头数据和流量数据;
根据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地址,更改所述包头数据中的转发地址,并将更改后的包头数据和所述流量数据整合生成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
7.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中继系统包括故障中继系统和非故障中继系统,应用于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所述电话银行包括并行运行的中继系统,每个中继系统负责不同的语音流量转发区域,每个中继系统包括接入层和应用层,所述装置包括:
预设处理规则确定模块,用于接收并加载调度中心发送的预设处理规则;
处理模块,用于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其中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能够跳转至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
其中,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包括:
解析所述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获取包头数据和流量数据;
根据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地址更改所述包头数据中的转发地址,并将更改后的包头数据和所述流量数据整合生成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
8.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系统包括调度中心和并行运行的中继系统,每个中继系统包括接入层和应用层;
所述调度中心实时获取所述电话银行的中继系统的应用层的运行数据;当其中一个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出现故障时,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故障中继系统以及非故障中继系统;并向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发送预设处理规则;
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接收并加载所述预设处理规则,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以使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转发至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
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接收并处理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得到相应的语音数据,并将所述语音数据转发至相应的应用服务器;
其中,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包括:
解析所述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获取包头数据和流量数据;
根据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地址,更改所述包头数据中的转发地址,并将更改后的包头数据和所述流量数据整合生成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
9.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话银行包括并行运行的中继系统,每个中继系统负责不同的语音流量转发区域,每个中继系统包括接入层和应用层,所述方法包括;
调度中心实时获取所述电话银行的中继系统的应用层的运行数据;
当其中一个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出现故障时,调度中心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故障中继系统以及非故障中继系统,并向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发送预设处理规则;
所述故障中继系统的接入层接收并加载所述预设处理规则,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以使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转发至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
所述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接收并处理所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得到相应的语音数据,并将所述语音数据转发至相应的应用服务器;
其中,按照所述预设处理规则对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包括:
解析所述待转发语音流量包,获取包头数据和流量数据;
根据非故障中继系统的应用层地址,更改所述包头数据中的转发地址,并将更改后的包头数据和所述流量数据整合生成目标待转发语音流量包。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869208.7A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36126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9208.7A CN113612637B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9208.7A CN113612637B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2637A CN113612637A (zh) 2021-11-05
CN113612637B true CN113612637B (zh) 2022-11-29

Family

ID=78306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69208.7A Active CN113612637B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1263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6976A (zh) * 2007-11-13 2009-05-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发数据帧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448047A (zh) * 2008-12-31 2009-06-03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话银行呼叫系统及总控设备
US9025438B1 (en) * 2010-06-29 2015-05-05 Century 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failover
CN110730125A (zh) * 2019-10-21 2020-01-2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双活系统及通信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6976A (zh) * 2007-11-13 2009-05-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发数据帧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448047A (zh) * 2008-12-31 2009-06-03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话银行呼叫系统及总控设备
US9025438B1 (en) * 2010-06-29 2015-05-05 Century 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failover
CN110730125A (zh) * 2019-10-21 2020-01-2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双活系统及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2637A (zh) 2021-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330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a dynamic high-availability mode based on current wide area network connectivity
US1119049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a resilient VPN connection
US7225046B2 (e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remote control system therefor, and remote operation device
US8315165B2 (en) Survivable and resilient real time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CN110474797A (zh) Api业务系统、主备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US967426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ata and application continuity in a computer system
US2009002475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lerting services
US8418244B2 (en) Instant communication with TLS VPN tunnel management
EP1906681A2 (en) Changeover-to-backup technique in a computer system
CN101442471A (zh) 实现IPSec隧道备份和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节点设备、组网架构
CN115022101B (zh) 账户数据的更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08153774A (ja) シンクライア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CN101217293B (zh) 媒体业务托管切换系统及方法
US10608841B2 (en) Autonomous system bridge connect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3612637B (zh) 一种电话银行语音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475491A (zh) 一种无密码安全登录的远程维护系统和实现方法
CN106533884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汇聚设备、交换机及vrrp系统
US9203968B1 (en) Providing conference information in a distributed conferencing system
CN11149093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5207991A (zh) 数据加密方法及系统
US2005018276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n-line upgrade using proxy objects in server nodes
CN109257444B (zh) 一种负载分担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0806487B1 (ko) 대외채널통합 환경에서의 통신장애 처리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140481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1030860B (zh) 基于OpenDayLight的网络管理装置、方法、终端以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