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52211A - 一种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52211A
CN111252211A CN202010056155.2A CN202010056155A CN111252211A CN 111252211 A CN111252211 A CN 111252211A CN 202010056155 A CN202010056155 A CN 202010056155A CN 111252211 A CN111252211 A CN 111252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control circuit
air
airbag
under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561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峰
张万友
谢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im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im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im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im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561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522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52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22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7/00Salvaging of disabled, stranded, or sunken vessels; Salvaging of vessel parts or furnishings, e.g. of safes; Salvaging of othe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7/06Salvaging of disabled, stranded, or sunken vessels; Salvaging of vessel parts or furnishings, e.g. of safes; Salvaging of other underwater objects in which lifting action is generated in or adjacent to vessels or objects
    • B63C7/10Salvaging of disabled, stranded, or sunken vessels; Salvaging of vessel parts or furnishings, e.g. of safes; Salvaging of other underwater objects in which lifting action is generated in or adjacent to vessels or objects using inflatable floats external to vessels or obj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7/00Salvaging of disabled, stranded, or sunken vessels; Salvaging of vessel parts or furnishings, e.g. of safes; Salvaging of othe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7/26Means for indicating the location of underwater objects, e.g. sunken vess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及方法,包括装置壳体、压力传感器、感应控制电路以及通讯系统;其中,装置壳体通过固定绑带固定在水下设备或捕鱼诱饵上,装置壳体内设有气瓶,气瓶通过输气管连接气囊,气囊设在装置壳体的外部,输气管上设有控制气囊启闭的控制开关。当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水位水压数据超出预设压力阈值时,感应控制电路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气囊开启,使气瓶内的压缩空气通过输气管为气囊充气膨胀并产生相应的浮力,同时,感应控制电路通过通讯系统将水压数据以及位置信息发送至地面控制站,以便工作人员将水下设备或捕鱼诱饵搜寻并回收,从而降低经济损失,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控制气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设备或远洋捕鱼诱饵所使用的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海洋资源不断被人们发掘,海底勘探和远洋捕捞成为人类对海底世界了解和获取资源的途径,在勘探和捕鱼过程中人们会使用大量的水下设备以及深水捕鱼诱饵,当水下设备在勘探过程中出现异常时以及捕鱼诱饵浮漂出现问题时,那么这些设备和诱饵将沉入海中,成为海洋垃圾,破坏海洋的生态环境,污染海洋水质,危及海洋生物生存。
因此,如何让水下设备或捕鱼诱饵在出现异常问题时不沉入海底并自动打开气囊漂浮在海面上实时发送位置信息给使用者回收是业界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及方法,当水下设备或捕鱼诱饵出现异常问题时,避免沉入海底并自动打开气囊,使其漂浮在海面上并实时发送位置信息给使用者进行回收,降低经济损失,减少海洋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包括:
装置壳体,通过固定绑带固定在水下设备或捕鱼诱饵上,所述装置壳体内设有气瓶,所述气瓶通过输气管连接气囊,所述气囊设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外部,所述输气管上设有控制气囊启闭的控制开关;
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外侧壁上,用于实时将当前水位水压数据发送至感应控制电路;
感应控制电路,安装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用于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发送的数据,并将接收的数据与预设压力阈值进行比对,以检测水压数据是否异常,同时将水压数据发送至通讯系统;
通讯系统,安装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同时与所述感应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感应控制电路发送的水压数据并将所处位置信息实时反馈至地面控制站;
其中,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水位水压数据超出预设压力阈值时,所述感应控制电路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气囊开启,使气瓶内的压缩空气通过输气管为气囊充气膨胀并产生相应的浮力,同时,所述感应控制电路通过所述通讯系统将水压数据以及所述位置信息发送至地面控制站,以便工作人员将水下设备或捕鱼诱饵搜寻并回收。
优选的,所述装置壳体内设有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安装在所述装置壳体内,用于为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控制电路以及通讯系统供电。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控制电路以及控制开关之间为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囊上设有气囊收纳袋,所述气囊在未使用时被所述气囊收纳袋收起。
优选的,所述气囊收纳袋通过魔术贴将所述气囊粘接封起,以便所述气囊膨胀时易于弹开。
优选的,所述气瓶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所述装置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气瓶、压力传感器、感应控制电路以及通讯系统被密闭在所述装置壳体内,以防渗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方法,包括:
步骤S01、在水下设备或捕鱼诱饵上固定所述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
步骤S02、在地面控制站上预设水位水压压力阈值;
步骤S03、所述压力传感器进入检测状态,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水位水压数据超出预设压力阈值时,进入步骤S04;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水位水压数据未超出预设压力阈值但接近预设压力阈值时,进入步骤S05;
步骤S04、所述感应控制电路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气囊开启,使气瓶内的压缩空气通过输气管为气囊充气膨胀并产生相应的浮力;
步骤S05、工作人员通过地面控制站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气囊开启,使气瓶内的压缩空气通过输气管为气囊充气膨胀并产生相应的浮力;
步骤S06、通讯系统将水压数据以及位置信息发送至地面控制站;
步骤S07、工作人员将水下设备或捕鱼诱饵搜寻并回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及方法,通过地面控制站预先设定好水压压力阈值及水压波动范围最大值,当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水位水压数据异常时,感应控制电路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气囊开启,使气瓶内的压缩空气通过输气管为气囊充气膨胀并产生相应的浮力,使气囊膨胀托举水下设备或捕鱼诱饵等物体漂浮至水面,同时发送水压数据以及位置信息给地面控制站,以便工作人员将水下设备或捕鱼诱饵搜寻并回收,从而降低经济损失,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图1中:
供电电源1、压力传感器2、感应控制电路3、控制开关4、通讯系统5、气囊6、气囊收纳袋7、气瓶8、输气管9、装置壳体10、固定螺丝11、固定绑带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请参看图1-图2,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包括供电电源1、装置壳体10、压力传感器2、感应控制电路3以及通讯系统5。
具体的,装置壳体10通过固定绑带12固定在水下设备或捕鱼诱饵上,装置壳体10内设有气瓶8,气瓶8通过固定螺丝11固定在装置壳体10内,同时,气瓶8通过输气管9连接气囊6,输气管9上设有控制气囊启闭的控制开关4。气囊6设在装置壳体10的外部,在产生浮力时用于托举水下设备或捕鱼诱饵,气囊6上设有气囊收纳袋7,气囊6在未使用时被气囊收纳袋7收起,气囊收纳袋7通过魔术贴将气囊6粘接封起,以便气囊6膨胀时易于弹开。
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壳体10内设有供电电源1,供电电源1安装在装置壳体10内,可以为蓄电池或锂电池,用于为压力传感器2、感应控制电路3以及通讯系统5供电。
本实施例中的压力传感器2安装在装置壳体10的外侧壁上,用于实时将当前水位水压数据发送至感应控制电路3。
本实施例中的感应控制电路3安装在装置壳体10的内部,用于接收压力传感器2发送的数据,并将接收的数据与预设压力阈值进行比对,以检测水压数据是否异常,同时将水压数据发送至通讯系统5。
本实施例中的通讯系统5安装在装置壳体10的内部同时与感应控制电路3连接,用于接收感应控制电路3发送的水压数据并将所处位置信息实时反馈至地面控制站。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供的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除了气囊6和气囊收纳袋7以外都需进行防水密封处理,本实施例中的气瓶8、压力传感器2、感应控制电路3以及通讯系统5被密闭在装置壳体10内,以防渗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当压力传感器2检测的水位水压数据超出预设压力阈值时,感应控制电路3通过控制开关4控制气囊6开启,使气瓶8内的压缩空气通过输气管9为气囊6充气膨胀并产生相应的浮力,同时,感应控制电路3通过通讯系统5将水压数据以及位置信息发送至地面控制站,以便工作人员将水下设备或捕鱼诱饵搜寻并回收。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方法,包括:
步骤S01、在水下设备或捕鱼诱饵上固定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
步骤S02、在地面控制站上预设水位水压压力阈值;
步骤S03、压力传感器进入检测状态,当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水位水压数据超出预设压力阈值时,进入步骤S04;当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水位水压数据未超出预设压力阈值但接近预设压力阈值时,进入步骤S05;
步骤S04、感应控制电路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气囊开启,使气瓶内的压缩空气通过输气管为气囊充气膨胀并产生相应的浮力;
步骤S05、工作人员通过地面控制站开启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气囊开启,使气瓶内的压缩空气通过输气管为气囊充气膨胀并产生相应的浮力;
步骤S06、通讯系统将水压数据以及位置信息发送至地面控制站;
步骤S07、工作人员将水下设备或捕鱼诱饵搜寻并回收。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及方法,通过地面控制站预先设定好水压压力阈值及水压波动范围最大值,当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水位水压数据异常时,感应控制电路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气囊开启,使气瓶内的压缩空气通过输气管为气囊充气膨胀并产生相应的浮力,使气囊膨胀托举水下设备或捕鱼诱饵等物体漂浮至水面,同时发送水压数据以及位置信息给地面控制站,以便工作人员将水下设备或捕鱼诱饵搜寻并回收,从而降低经济损失,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壳体,通过固定绑带固定在水下设备或捕鱼诱饵上,所述装置壳体内设有气瓶,所述气瓶通过输气管连接气囊,所述气囊设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外部,所述输气管上设有控制气囊启闭的控制开关;
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外侧壁上,用于实时将当前水位水压数据发送至感应控制电路;
感应控制电路,安装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用于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发送的数据,并将接收的数据与预设压力阈值进行比对,以检测水压数据是否异常,同时将水压数据发送至通讯系统;
通讯系统,安装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同时与所述感应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感应控制电路发送的水压数据并将所处位置信息实时反馈至地面控制站;
其中,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水位水压数据超出预设压力阈值时,所述感应控制电路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气囊开启,使气瓶内的压缩空气通过输气管为气囊充气膨胀并产生相应的浮力,同时,所述感应控制电路通过所述通讯系统将水压数据以及所述位置信息发送至地面控制站,以便工作人员将水下设备或捕鱼诱饵搜寻并回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内设有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安装在所述装置壳体内,用于为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控制电路以及通讯系统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控制电路以及控制开关之间为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上设有气囊收纳袋,所述气囊在未使用时被所述气囊收纳袋收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收纳袋通过魔术贴将所述气囊粘接封起,以便所述气囊膨胀时易于弹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所述装置壳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压力传感器、感应控制电路以及通讯系统被密闭在所述装置壳体内,以防渗水。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进行控制气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01、在水下设备或捕鱼诱饵上固定所述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
步骤S02、在地面控制站上预设水位水压压力阈值;
步骤S03、压力传感器进入检测状态,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水位水压数据超出预设压力阈值时,进入步骤S04;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水位水压数据未超出预设压力阈值但接近预设压力阈值时,进入步骤S05;
步骤S04、感应控制电路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气囊开启,使气瓶内的压缩空气通过输气管为气囊充气膨胀并产生相应的浮力;
步骤S05、工作人员通过地面控制站开启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气囊开启,使气瓶内的压缩空气通过输气管为气囊充气膨胀并产生相应的浮力;
步骤S06、通讯系统将水压数据以及位置信息发送至地面控制站;
步骤S07、工作人员将水下设备或捕鱼诱饵搜寻并回收。
CN202010056155.2A 2020-01-18 2020-01-18 一种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12522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6155.2A CN111252211A (zh) 2020-01-18 2020-01-18 一种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6155.2A CN111252211A (zh) 2020-01-18 2020-01-18 一种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2211A true CN111252211A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24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56155.2A Pending CN111252211A (zh) 2020-01-18 2020-01-18 一种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5221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8890A (zh) * 2021-12-14 2022-03-29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种具有自毁功能的水中定位与数据回传装置及实现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4488A (ja) * 2001-02-09 2002-08-20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水中物品の陸揚げ装置
CN201235915Y (zh) * 2008-07-15 2009-05-1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水下物体打捞、回收装置
CN201520406U (zh) * 2009-11-13 2010-07-07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气囊式潜器应急上浮装置
JP2011084099A (ja) * 2009-10-13 2011-04-28 Nicchu Tohoku Bussan Kk 水中収容袋
CN202163601U (zh) * 2011-07-15 2012-03-14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海研究站 用于水下长期监测设备的新型自动升降装置
CN102417018A (zh) * 2011-10-28 2012-04-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一种全密封薄膜式应急上浮回收装置
CN103419913A (zh) * 2013-08-28 2013-12-04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气囊式水下定深悬浮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455276A (zh) * 2018-12-26 2019-03-12 西安新竹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船用一体式快速充气气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4488A (ja) * 2001-02-09 2002-08-20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水中物品の陸揚げ装置
CN201235915Y (zh) * 2008-07-15 2009-05-1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水下物体打捞、回收装置
JP2011084099A (ja) * 2009-10-13 2011-04-28 Nicchu Tohoku Bussan Kk 水中収容袋
CN201520406U (zh) * 2009-11-13 2010-07-07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气囊式潜器应急上浮装置
CN202163601U (zh) * 2011-07-15 2012-03-14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海研究站 用于水下长期监测设备的新型自动升降装置
CN102417018A (zh) * 2011-10-28 2012-04-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一种全密封薄膜式应急上浮回收装置
CN103419913A (zh) * 2013-08-28 2013-12-04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气囊式水下定深悬浮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455276A (zh) * 2018-12-26 2019-03-12 西安新竹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船用一体式快速充气气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8890A (zh) * 2021-12-14 2022-03-29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种具有自毁功能的水中定位与数据回传装置及实现方法
CN114248890B (zh) * 2021-12-14 2023-07-21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种具有自毁功能的水中定位与数据回传装置及实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5374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data from an underwater station
AU2012296711B2 (en) Communication buoy and method of deployment
CN206476070U (zh) 一种智能水上应急救生装置
CN102956089B (zh) 一种搜救终端和基于该搜救终端的水上搜救方法
CN204871545U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的自动上浮系统
CN105416513A (zh) 一种应急回收水下拖体的安全装置
CN108557032B (zh) 一种与无人船联合作业的水下打捞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1252223A (zh) 水下机器人紧急上浮装置
KR101732971B1 (ko) 선박용 블랙박스 시스템
CN111252211A (zh) 一种水下自动控制气囊的装置及方法
CN106114778A (zh) 一种声纳阵列回收系统及方法
US20040059476A1 (en) Deep sea data retrieval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4179970A (zh) 一种基于ais的智能感知航标设备及其预警方法
US9666055B2 (en) Distress signal transmitters
CN107845158A (zh) 一种水下作业仪器的数据回传装置及方法
CN109823492A (zh) 水上落水人员救援集结装置
KR20190063003A (ko) 수중 인명 구조용 스마트 에어백
CN210455157U (zh) 一种水利工程坝内深水施工输送装备
JP6714311B2 (ja) 水難救助信号発信装置
KR102003240B1 (ko) 다중 해양 통신을 이용한 해양 인명 및 선박 조난사고 위치발견 및 구조 시스템
CN110949653A (zh) 一种充气浮空定位示位装置
CN110104147A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应急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储存介质
CN205418032U (zh) 一种溺水救援装置
CN115133262A (zh) 一种水上作业安全通信设备及其预警方法
KR101770956B1 (ko) 수중국 배터리 교환 지원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