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52162A - 一种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52162A
CN111252162A CN202010111667.4A CN202010111667A CN111252162A CN 111252162 A CN111252162 A CN 111252162A CN 202010111667 A CN202010111667 A CN 202010111667A CN 111252162 A CN111252162 A CN 1112521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foot
virtual
moment
f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116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52162B (zh
Inventor
黄强
董宸呈
黄则临
余张国
陈学超
李庆庆
张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20101116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521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52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2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52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21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7/00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 B62D57/02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with ground-engaging propulsion means, e.g. walking members
    • B62D57/032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with ground-engaging propulsion means, e.g. walking members with alternately or sequentially lifted supporting base and legs; with alternately or sequentially lifted feet or sk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3/00Controls for manipu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12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hand, wrist, grip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28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loop
    • B25J9/1633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loop compliant, force, torque control, e.g. combined with position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六维力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分别采集机器人实际状态时的足部受力和姿态,并传输给控制规律分类器;结合机器人步行状态、机器人姿态以及机器人足部受力信息,设计控制规律分类器,推断相应的控制规律;姿态控制器根据控制规律和机器人实时姿态,获取虚拟力和虚拟力矩,将虚拟力、虚拟力矩以及足部实际受力输入到足部柔顺模型中,从而输出踝关节角度调节量,维持机器人的平衡。本发明用于实现机器人在角度变化的地面站立和在不平整地面行走的柔顺平衡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双足机器人平衡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零力矩点(ZMP)是双足机器人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其对双足机器人的行走规划、稳定等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机器人处于站立状态还是行走状态,机器人维持稳定的必要条件是ZMP处于机器人的支撑域内。支撑域即机器人双足轮廓线所画出的多边形区域。所以有许多方法都从控制ZMP的角度出发,控制机器人的实际ZMP,保证其处于支撑域内,属于步行稳定控制。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保持机器人姿态的平衡,是机器人状态稳定的标志。机器人的实际姿态若偏离了规划姿态,机器人的各个状态必然与规划有所出入,无法保证机器人的稳定。尽管轨迹规划时的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与实际机器人的动力学之间存在误差,但这些误差一般通过别的调节来弥补,改变机器人姿态的调节方法代价太大。所以,可通过控制机器人的姿态,使其跟随规划的姿态,以此来保证机器人的平衡控制,属于机器人的姿态控制。
现有技术的控制对象上主要是躯干控制,通过控制机器人上身或上身联合腿部动作,实现机器人的平衡控制。这种控制方法的优势在于紧密结合了机器人的动力学特性,让机器人在应对外部力的扰动时能有较好的动态平衡控制效果。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忽略了机器人足部动作对机器人平衡的作用,导致机器人难以应对崎岖的地面环境,难以在角度不断变化的地面上维持平衡。
从控制目标角度,现有技术可分为以ZMP为控制目标和以机器人上身姿态为控制目标。前者侧重于考虑地面信息对机器人平衡控制的影响,对机器人整体的姿态偏离反应不灵敏。后者侧重于机器人自身姿态的偏离,但对地面信息掌握不充分,容易由于地面的局部不平整而导致控制器失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实现机器人在角度变化的地面站立和在不平整地面行走的柔顺平衡控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系统,包括六维力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控制规律分类器、姿态控制器以及柔顺控制模型;六维力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分别采集机器人实际状态时的足部受力和姿态,并传输给控制规律分类器;姿态控制器根据控制规律和机器人实时姿态,获取虚拟力和虚拟力矩;柔顺控制模型由虚拟力、虚拟力矩以及机器人实时足部受力,获取踝关节角度调节量。
一种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方法,根据机器人实际状态时的姿态和足部受力信息,结合机器人步行状态,设计控制规律分类器,推断相应的控制规律,再通过姿态控制器获取使机器人维持平衡的虚拟力和虚拟力矩,将虚拟力、虚拟力矩以及足部实际受力输入到足部柔顺模型中,从而输出踝关节角度调节量,调节足部平衡。
进一步,所述足部柔顺控制模型的动力学公式为: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21
其中:Fext为足部受力或力矩,Fvir为虚拟力或力矩,Kp为弹簧阻尼质量块模型的劲度系数,Kd为弹簧阻尼质量块模型的阻尼系数,m为弹簧阻尼质量块模型的虚拟质量,e为弹簧阻尼质量块模型位置或角度偏移量输出。
进一步,所述控制规律包括站立情况下机器人在矢状面上的控制规律和站立情况下机器人在冠状面上的控制规律。
更进一步,所述站立情况下机器人在矢状面上的控制规律和冠状面上的控制规律包括机器人单脚支撑地面和脚支撑地面两种情况。
更进一步,在矢状面上单脚支撑地面时,足部所受力矩方向与姿态偏离方向相同,且踝关节的虚拟力矩为: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22
虚拟力矩采用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23
滞后作用在柔顺控制模型上;其中:τvir_sag为作用在矢状面内的虚拟力矩,M为机器人质量,zc为机器人质心高度,θ为矢状面内姿态偏离角度,Kv为抖动镇定阻尼系数,T为延时常量,s为拉氏变换的变量。
更进一步,在矢状面上双脚支撑地面时,足部所受力矩方向与姿态偏离方向包括:情况①左脚所受力矩方向与姿态偏离方向相同,右脚所受力矩方向与姿态偏离方向相反;情况②左脚所受力矩方向与姿态偏离方向相反,右脚所受力矩方向与姿态偏离方向相同;情况③包括除情况①、情况②之外的其他情况。
更进一步,所述情况①中踝关节的虚拟力矩为: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24
所述情况②中踝关节的虚拟力矩为: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25
所述情况③中踝关节的虚拟力矩为: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31
其中: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32
为左脚竖直方向受力,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33
为右脚竖直方向受力。
进一步,在冠状面上单脚支撑地面时,足部所受力矩方向与姿态偏离方向相同,且踝关节的虚拟力矩为: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34
其中:τvir_lat为作用在冠状面内的虚拟力矩,M为机器人质量,zc为机器人质心高度,Kv为抖动镇定阻尼系数,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35
为冠状面内姿态偏离角度。
更进一步,在冠状面上双脚支撑地面时,踝关节的虚拟力矩为: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36
踝关节的虚拟力为: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37
其中: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38
为左脚竖直方向受力,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39
为右脚竖直方向受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控制规律分类器根据机器人实际状态时的姿态和足部受力信息,结合机器人步行状态进行设计的,推断相应的控制规律,控制规律包括站立情况下机器人在矢状面上的控制规律和站立情况下机器人在冠状面上的控制规律,机器人步行状态包括机器人单脚支撑地面和脚支撑地面两种情况;在双脚支撑期中,对地面情况与机器人倾斜状态做了综合分析,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情况,实现更佳的平衡控制效果。
(2)本发明中姿态控制器从机器人姿态控制的角度出发,结合以获取的控制规律,将机器人失衡状态结合地面情况进行分离处理,不仅能保证机器人姿态的准确跟踪,还确保了对各种复杂地面环境的高适应性。
(3)本发明中柔顺控制模型将柔顺控制和姿态控制结合起来,柔顺控制模型的输入量为虚拟力、虚拟力矩以及机器人实时足部受力,将柔顺和平衡统一,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柔顺效果和平衡效果的矛盾,实现适应性更强的平衡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足部柔顺平衡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足部柔顺控制模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矢状面单脚支撑期虚拟力矩计算模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矢状面双脚支撑期虚拟力矩类型①计算模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冠状面单脚支撑期虚拟力矩计算模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冠状面双脚支撑期虚拟力矩和虚拟力计算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系统,包括六维力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IMU、控制规律分类器、姿态控制器以及柔顺控制模型;六维力传感器采集机器人实际状态时的足部受力,并传输给控制规律分类器;惯性测量单元IMU采集机器人实际状态时的姿态,并传输给控制规律分类器;姿态控制器根据控制规律和机器人实时姿态,获取虚拟力和虚拟力矩,输入到柔顺控制模型,柔顺控制模型结合机器人实时足部受力,获取踝关节角度调节量,实现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
一种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足部柔顺控制模型
建立足部柔顺模型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实现一定的柔顺效果,能够吸收一部分机器人足部着地时的冲击,对机器人的稳定有很大影响;另一方面,机器人的足部柔顺效果和足部调节平衡效果在位置量上往往是相矛盾的,为了将柔顺效果和平衡效果统一,将控制量上升到踝关节角度的二阶导数,从宏观上看,为了使控制量具有实际的物理意义,并让控制足部柔顺控制模型的姿态控制器的设计有所根据,踝关节角度的二阶导数与虚拟力矩相对应。这样一来,就可以将柔顺控制的输入量足部实际受力与平衡控制的输入量虚拟力结合在一起,输入到同一个导纳系统中,以实现柔顺与平衡的统一,这个导纳系统就是足部柔顺控制模型。从效果上看,通过这样的输入量转换与结合,可实现带有柔顺效果的平衡控制。
足部柔顺控制模型采用传统的弹簧阻尼质量块模型即可实现预期的控制效果,模型示意图如图2所示。
该模型的动力学可描述为: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41
根据本发明的输入量,将上式改写成: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42
其中:F为系统输入力,Fext为六维力传感器采集的足部受力或者力矩,Fvir为姿态控制器计算得到的虚拟力或者力矩,Kp为弹簧阻尼质量块模型的劲度系数,Kd为弹簧阻尼质量块模型的阻尼系数,m为弹簧阻尼质量块模型的虚拟质量,e为弹簧阻尼质量块模型的位置偏移量或角度偏移量输出。
步骤二,根据IMU的姿态信息和足部六维力传感器的足部受力信息,结合机器人步行状态,设计控制规律分类器,推断相应的控制规律,再通过姿态控制器得到使机器人维持平衡的虚拟力和虚拟力矩。
本发明希望机器人能够在受到外力冲击下,或者在不平整的地面以及坡度改变的地面上,能够稳定地站立或者行走。在设计姿态控制器时,需要尽可能考虑机器人的状态和外部环境的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组合,得到最为合适的控制规律。
(1)站立情况下机器人在矢状面上的控制
先考虑站立情况下的机器人在矢状面上的控制。若机器人单脚支撑地面(即机器人处于单脚支撑期),所有受力与控制效果都由支撑脚决定,此时机器人的姿态产生偏离后,需要靠支撑脚调节使姿态恢复平衡状态,故支撑脚需要与姿态偏离方向相同的虚拟力矩。通过倒立摆模型计算踝关节的虚拟力矩: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51
其中:τvir_sag为作用在矢状面内的虚拟力矩,M为机器人质量,zc为机器人质心高度,θ为矢状面内姿态偏离角度,Kv为抖动镇定阻尼系数;计算模型如图3所示。
直接计算出来的虚拟力矩响应快,容易与柔顺作用相冲突。为了避免冲突,可将计算得到的虚拟力矩通过一阶惯性系统,将虚拟力矩滞后作用在柔顺控制模型上。经过调试后的滞后延时常量T可使系统的柔顺与平衡的统一效果达到预期目标。虚拟力矩的滞后更新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52
其中:s为拉氏变换的变量。
若机器人双脚同时支撑地面(即机器人处于双脚支撑期),这时机器人双脚均受到力的作用,控制效果也由双脚共同决定,需要将机器人的倾斜方向与地面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将虚拟力据加在合适的支撑脚上,以实现适应地面的姿态平衡控制。地面情况可根据双脚的六维力传感器得知,姿态偏离方向与足部受力方向的具体情况包括以下三类:
①左脚所受力矩方向与姿态偏离方向相同,右脚所受力矩方向与姿态偏离方向相反,如图4所示,即:
θ·τL>0且θ·τR<0 (5)
其中:τL为左脚所受力矩,τR为右脚所受力矩;
这种情况对应的是双脚分别站在坡度不同的局部地面上,左脚所受力矩方向与姿态偏离方向相同,说明左脚的力矩是导致姿态偏离的主要因素,而右脚所受力矩方向与姿态偏离方向相反,说明右脚的力矩对姿态偏离有抵抗作用,这时应当将用于姿态控制的虚拟力矩加在左脚上,如公式(6)、(7),而虚拟力矩的计算公式同公式(3)。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61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62
②左脚所受力矩方向与姿态偏离方向相反,右脚所受力矩方向与姿态偏离方向相同,即:
θ·τL<0且θ·τR>0 (8)
这种情况与①对立,应当将虚拟力矩加在右脚,如公式(9)、(10),虚拟力矩的计算公式同公式(3)。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63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64
③其他情况(除公式(5)、(8)之外,即θ·τL≤0且θ·τR≤0、θ·τL≥0且θ·τR≥0,左右脚所受力矩方向需要结合具体的坐标系进行描述)
在这里包含了机器人由于受到外力冲击而倾斜、机器人在斜坡上站立等情况,这时机器人双脚的作用相近,将由公式(3)计算得到的虚拟力矩分配到两只脚,分配方法则以两脚受到的竖直方向受力为权重分配,分配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65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66
其中: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67
为左脚竖直方向受力,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68
为右脚竖直方向受力。
(2)站立情况下机器人在冠状面上的控制
再考虑站立情况下的机器人在冠状面上的控制。若机器人单脚支撑地面(即机器人处于单脚支撑期),同样地,支撑脚需要与姿态偏离方向相同的虚拟力矩。通过倒立摆模型计算虚拟力矩: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71
其中:τvir_lat为作用在冠状面内的虚拟力矩,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72
为冠状面内姿态偏离角度;计算模型如图5所示。
若机器人双脚同时支撑地面(即机器人处于双脚支撑期),同样地,控制效果也由双脚共同决定。与矢状面的姿态控制有两点不同,一是冠状面支撑跨度大,稳定性更高;二是冠状面的姿态控制可采取两腿长度占主要作用,踝关节角度起辅助作用的控制思路。综合这两点不同,结合柔顺控制后,就不必考虑地面的情况了。此时由姿态控制器输入到柔顺控制模型的控制量有两个,一是脚部竖直方向的虚拟力,用于控制腿长;二是虚拟力矩,用于控制角度。如图6所示,计算虚拟力矩的公式为: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73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74
计算虚拟力的公式为: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75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76
Figure BDA0002390241380000077
其中:d为双脚踝轴心关节距离,Fz为脚部竖直方向的虚拟力,规定虚拟力方向向上为正。
步骤三,将虚拟力以及虚拟力矩和六维力传感器测得的足部实际受力输入到足部柔顺模型中,从而输出踝关节角度调节量,最终实现调节足部柔顺平衡的效果。
本发明一种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方法中,调整参数Kp、Kd、m、Kv、T,可实现由满足站立情况的柔顺平衡控制,到满足行走中的柔顺平衡控制。
所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六维力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控制规律分类器、姿态控制器以及柔顺控制模型;六维力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分别采集机器人实际状态时的足部受力和姿态,并传输给控制规律分类器;姿态控制器根据控制规律和机器人实时姿态,获取虚拟力和虚拟力矩;柔顺控制模型由虚拟力、虚拟力矩以及机器人实时足部受力,获取踝关节角度调节量。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机器人实际状态时的姿态和足部受力信息,结合机器人步行状态,设计控制规律分类器,推断相应的控制规律,再通过姿态控制器获取使机器人维持平衡的虚拟力和虚拟力矩,将虚拟力、虚拟力矩以及足部实际受力输入到足部柔顺模型中,从而输出踝关节角度调节量,调节足部平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柔顺控制模型的动力学公式为:
Figure FDA0002390241370000011
其中:Fext为足部受力或力矩,Fvir为虚拟力或力矩,Kp为弹簧阻尼质量块模型的劲度系数,Kd为弹簧阻尼质量块模型的阻尼系数,m为弹簧阻尼质量块模型的虚拟质量,e为弹簧阻尼质量块模型位置或角度偏移量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规律包括站立情况下机器人在矢状面上的控制规律和站立情况下机器人在冠状面上的控制规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立情况下机器人在矢状面上的控制规律和冠状面上的控制规律包括机器人单脚支撑地面和脚支撑地面两种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矢状面上单脚支撑地面时,足部所受力矩方向与姿态偏离方向相同,且踝关节的虚拟力矩为:
Figure FDA0002390241370000012
虚拟力矩采用
Figure FDA0002390241370000013
滞后作用在柔顺控制模型上;其中:τvir_sag为作用在矢状面内的虚拟力矩,M为机器人质量,zc为机器人质心高度,θ为矢状面内姿态偏离角度,Kv为抖动镇定阻尼系数,T为延时常量,s为拉氏变换的变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矢状面上双脚支撑地面时,足部所受力矩方向与姿态偏离方向包括:情况①左脚所受力矩方向与姿态偏离方向相同,右脚所受力矩方向与姿态偏离方向相反;情况②左脚所受力矩方向与姿态偏离方向相反,右脚所受力矩方向与姿态偏离方向相同;情况③包括除情况①、情况②之外的其他情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情况①中踝关节的虚拟力矩为:
Figure FDA0002390241370000021
所述情况②中踝关节的虚拟力矩为:
Figure FDA0002390241370000022
所述情况③中踝关节的虚拟力矩为:
Figure FDA0002390241370000023
其中:
Figure FDA0002390241370000024
为左脚竖直方向受力,
Figure FDA0002390241370000025
为右脚竖直方向受力。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冠状面上单脚支撑地面时,足部所受力矩方向与姿态偏离方向相同,且踝关节的虚拟力矩为:
Figure FDA0002390241370000026
其中:τvir_lat为作用在冠状面内的虚拟力矩,M为机器人质量,zc为机器人质心高度,Kv为抖动镇定阻尼系数,
Figure FDA0002390241370000027
为冠状面内姿态偏离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冠状面上双脚支撑地面时,踝关节的虚拟力矩为:
Figure FDA0002390241370000028
Figure FDA0002390241370000029
踝关节的虚拟力为:
Figure FDA00023902413700000210
Figure FDA00023902413700000211
其中:
Figure FDA00023902413700000212
为左脚竖直方向受力,
Figure FDA00023902413700000213
为右脚竖直方向受力。
CN202010111667.4A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12521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1667.4A CN111252162B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1667.4A CN111252162B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2162A true CN111252162A (zh) 2020-06-09
CN111252162B CN111252162B (zh) 2021-07-23

Family

ID=70942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1667.4A Active CN111252162B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52162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1277A (zh) * 2020-12-08 2021-04-09 中山大学 一种四足机器人站姿转换的平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975965A (zh) * 2021-02-24 2021-06-18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仿人机器人的解耦控制方法、装置和仿人机器人
CN113021299A (zh) * 2021-04-13 2021-06-25 山东大学 一种双腿轮复合机器人全方位运动控制方法
CN113485398A (zh) * 2021-07-19 2021-10-0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轮式双足机器人姿态控制方法
CN114137998A (zh) * 2021-12-02 2022-03-04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快速踝部调节的双足机器人平衡控制器
CN114200951A (zh) * 2021-12-09 2022-03-18 之江实验室 一种用于双足机器人踝部的路面自适应姿态控制方法
CN114454158A (zh) * 2021-12-28 2022-05-10 江苏集萃微纳自动化系统与装备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导纳控制的仿生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和仿生机器人
WO2022166330A1 (zh) * 2021-02-05 2022-08-11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调整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73107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人行走控制方法、装置、机器人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33723A (zh) * 2023-01-04 2023-04-07 之江实验室 一种应用于双足机器人快速行走的全身柔顺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6478A (zh) * 2010-02-23 2010-07-28 华东理工大学 具有反力矩结构的虚拟力控制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CN104298243A (zh) * 2014-08-19 2015-01-2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仿人机器人不平整地面行走的稳定控制方法
CN104626152A (zh) * 2013-11-14 2015-05-20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机器人主动柔顺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239208B1 (en) * 2015-09-15 2019-03-26 Boston Dynamics, Inc. Determination of robotic step path
CN110202580A (zh) * 2019-06-28 2019-09-0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扰动恢复的仿人机器人空间柔顺控制模型构建方法
CN110244791A (zh) * 2019-07-11 2019-09-1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双足机器人足部力和力矩跟随控制方法
CN110758589A (zh) * 2019-10-29 2020-02-0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磁流变液脚底板的双足机器人稳定行走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6478A (zh) * 2010-02-23 2010-07-28 华东理工大学 具有反力矩结构的虚拟力控制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CN104626152A (zh) * 2013-11-14 2015-05-20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机器人主动柔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298243A (zh) * 2014-08-19 2015-01-2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仿人机器人不平整地面行走的稳定控制方法
US10239208B1 (en) * 2015-09-15 2019-03-26 Boston Dynamics, Inc. Determination of robotic step path
CN110202580A (zh) * 2019-06-28 2019-09-0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扰动恢复的仿人机器人空间柔顺控制模型构建方法
CN110244791A (zh) * 2019-07-11 2019-09-1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双足机器人足部力和力矩跟随控制方法
CN110758589A (zh) * 2019-10-29 2020-02-0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磁流变液脚底板的双足机器人稳定行走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光日,等: "小型仿人机器人步行稳定控制方法研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袁康: "基于虚拟力柔顺的遥操作机械臂末端防撞方法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1277A (zh) * 2020-12-08 2021-04-09 中山大学 一种四足机器人站姿转换的平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22166330A1 (zh) * 2021-02-05 2022-08-11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调整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79213A1 (zh) * 2021-02-24 2022-09-01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仿人机器人的解耦控制方法、装置和仿人机器人
CN112975965A (zh) * 2021-02-24 2021-06-18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仿人机器人的解耦控制方法、装置和仿人机器人
CN113021299A (zh) * 2021-04-13 2021-06-25 山东大学 一种双腿轮复合机器人全方位运动控制方法
WO2023273107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人行走控制方法、装置、机器人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85398A (zh) * 2021-07-19 2021-10-0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轮式双足机器人姿态控制方法
CN113485398B (zh) * 2021-07-19 2024-02-0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轮式双足机器人姿态控制方法
CN114137998A (zh) * 2021-12-02 2022-03-04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快速踝部调节的双足机器人平衡控制器
CN114137998B (zh) * 2021-12-02 2022-12-06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快速踝部调节的双足机器人平衡控制器
CN114200951A (zh) * 2021-12-09 2022-03-18 之江实验室 一种用于双足机器人踝部的路面自适应姿态控制方法
CN114200951B (zh) * 2021-12-09 2024-03-19 之江实验室 一种用于双足机器人踝部的路面自适应姿态控制方法
CN114454158A (zh) * 2021-12-28 2022-05-10 江苏集萃微纳自动化系统与装备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导纳控制的仿生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和仿生机器人
CN114454158B (zh) * 2021-12-28 2024-03-15 江苏集萃微纳自动化系统与装备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导纳控制的仿生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和仿生机器人
CN115933723A (zh) * 2023-01-04 2023-04-07 之江实验室 一种应用于双足机器人快速行走的全身柔顺控制方法
CN115933723B (zh) * 2023-01-04 2023-08-25 之江实验室 一种应用于双足机器人快速行走的全身柔顺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2162B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2162B (zh) 一种双足机器人足部柔顺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
US20210009218A1 (en) Method of tracking control for foot force and moment of biped robot
CN111891252B (zh) 一种四足仿生机器人的身体姿态斜坡自适应控制方法
WO2022252863A1 (zh) 轮腿式机器人的控制方法、装置、轮腿式机器人及设备
CN110202580B (zh) 一种扰动恢复的仿人机器人空间柔顺控制模型构建方法
CN110405762B (zh) 一种基于空间二阶倒立摆模型的双足机器人姿态控制方法
CN109760761B (zh) 一种基于生物仿生原理和直觉的四足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CN111290272A (zh) 基于多足机器人的姿态平稳性调整方法
Mokhtari et al. Impedance control based on optimal adaptive high order super twisting sliding mode for a 7-DOF lower limb exoskeleton
Suzuki et al. Stability of a double inverted pendulum model during human quiet stance with continuous delay feedback control
JP6781101B2 (ja) 非線形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二足歩行ロボットの制御装置、二足歩行ロボット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03112517A (zh) 一种调节四足机器人身体姿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13290559A (zh) 机器人平衡控制方法、装置、机器人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292288A (zh) 基于策略梯度学习法的模型参数修正方法及其应用
Ficht et al. Direct centroidal control for balanced humanoid locomotion
Asmar et al. Humanoid fall avoidance using a mixture of strategies
CN115857354A (zh) 一种四足机器人优化足底力分配和轨迹跟踪的方法
CN114161402B (zh) 机器人稳定控制方法、模型构建方法、装置和机器人
CN104793621A (zh) 一种模仿肌肉粘弹特性的仿人机器人行走稳定控制方法
Furuta Super mechano-systems: fusion of control and mechanism
CN111813115B (zh) 四足完全腾空项步态控制方法、系统及四足机器人
CN114734445A (zh) 一种四足机器人动态适应负载的控制方法
Huang et al. Task-space whole-body control with variable contact force control for position-controlled humanoid adaptation to unknown disturbance
KR101786104B1 (ko) 로봇의 동적보행 제어방법 및 시스템
US10239570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tilt compensation by rotating ar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