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7061B - 跨骑型电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骑型电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7061B
CN111247061B CN201780095255.2A CN201780095255A CN111247061B CN 111247061 B CN111247061 B CN 111247061B CN 201780095255 A CN201780095255 A CN 201780095255A CN 111247061 B CN111247061 B CN 1112470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vehicle
frame
pcu320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52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47061A (zh
Inventor
辻和夫
大久保克幸
小林义隆
仓持亮
岛村寿文
市川广基
山口敬文
石川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247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7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47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7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 B62J9/1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integrated with the cycle
    • B62J9/16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integrated with the cycle under the floor board

Abstract

在具备车辆行驶用的电动马达(30)、向所述电动马达(30)供给电力的蓄电池(100)、控制所述电动马达(30)的动力控制单元(320)、乘员放脚的踏板(9)、在所述踏板(9)的左右中央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CT)的跨骑型电动车辆(1、1A、1B)中,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配置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内部,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内部且在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的上方配置有物品收纳部(313、313A、313B)。

Description

跨骑型电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骑型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中央通道配置有蓄电池的跨骑型电动车辆。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533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跨骑型电动车辆中,具备控制从蓄电池向电动马达的能量的动力控制单元。在专利文献1中,在蓄电池后方的空间配置动力控制单元。在该情况下,动力控制单元向座椅下方的空间突出,但是特别是在跨骑型电动车辆中,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内确保物品收纳部。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确保物品收纳部的跨骑型电动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形态涉及一种低地板式的跨骑型电动车辆(1、1A、1B),其具备:车辆行驶用的电动马达(30);向所述电动马达(30)供给电力的蓄电池(100);控制所述电动马达(30)的动力控制单元(320);乘员放脚的踏板(9);及在所述踏板(9)的左右中央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CT),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上方形成有跨骑空间(CT3),在所述低地板式的跨骑型电动车辆中,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配置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内部,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内部且在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的上方且在比乘客就座的座椅(8)靠前方的位置配置有物品收纳部(313、313A、313B),所述物品收纳部(313)设为收纳充电软线(245)的软线收纳部(230),所述低地板式的跨骑型电动车辆具备搭载于该低地板式的跨骑型电动车辆而对所述蓄电池(100)进行充电的充电器(325),所述充电器(325)配置在具备所述充电软线(245)的所述物品收纳部(313)的下方。
根据该结构,在中央通道的内部且在避开动力控制单元的空间内配置物品收纳部。因此,能够在车辆的有限的空间内确保物品收纳部,提高车辆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一形态涉及一种低地板式的跨骑型电动车辆(1、1A、1B),其具备:车辆行驶用的电动马达(30);向所述电动马达(30)供给电力的蓄电池(100);控制所述电动马达(30)的动力控制单元(320);乘客放脚的踏板(9);及在所述踏板(9)的左右中央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CT),在所述低地板式的跨骑型电动车辆中,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配置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内部,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内部且在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的上方配置有物品收纳部(313、313A、313B),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具备连接高压线的第一连接部(331a),所述第一连接部(331a)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物品收纳部(313A)的壁部(313Aw)相对,在所述物品收纳部(313A)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31a)相对的壁部(313Aw)形成有具有第二盖(318a)的开口部(318)。
根据该结构,第一连接部从物品收纳部的内侧能够访问。因此,能够在动力控制单元的上方配置物品收纳部,并确保动力控制单元的检修性。
本发明的一形态中,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前方设有将行车风向所述中央通道(CT)的内部引导的导风部(315),通过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和所述物品收纳部(313A)的壁部(313Aw)形成从所述导风部(315)导入到所述中央通道(CT)内的行车风从前方向后方流动的通风路(s1)。
根据该结构,从导风部导入到中央通道内的行车风在动力控制单元与物品收纳部的壁部之间的通风路中流动。因此,行车风被整流而流速升高,能够提高动力控制单元的冷却性。
本发明的一形态中,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在面向所述通风路(s1)的部位具备散热片(333)。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动力控制单元与物品收纳部的壁部之间流动的行车风,能良好地冷却散热片。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动力控制单元的冷却性。
本发明的一形态中,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上表面部(CT1)设有对所述物品收纳部(313、313A、313B)进行开闭的盖(313a)。
根据该结构,物品收纳部从中央通道的上表面部能够访问。因此,即使在乘客仍就座于座椅的状态下也能够容易访问物品收纳部,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的便利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形态,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确保物品收纳部的跨骑型电动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在图1中拆卸了车身罩等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中央通道内的部件配置的左侧视图。
图4是图3的IV-IV剖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特定部件的配置的左侧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特定部件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车身框架的左侧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的车身框架的俯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的车身框架的从左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PCU周边的部件配置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PCU周边的部件配置的主视图。
图13是从图11拆卸了接线盒的状态的包含局部剖面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3的右侧视图。
图15是图14的PCU的端子板周边的从右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相当于图6的左侧视图。
图1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相当于图7的俯视图。
图1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相当于图6的左侧视图。
图20是实施方式的盖的开闭结构的从左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21是图20的A-A剖视图。
图22是图21的B-B剖视图。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盖的闭状态的包含剖面的图。
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盖的开状态的包含剖面的图。
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充电软线的立体图。图25(a)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充电软线的收纳状态的图。图25(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充电软线的第一引出方法的图。图25(c)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充电软线的第二引出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的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就与以下说明的车辆的方向相同。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使用的图中适当部位,示出表示车辆前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左方的箭头LH,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表示车身左右中心的线CL。
<车辆整体>
图1示出单元摆动(unit swing)式的机动二轮车1作为跨骑型电动车辆的一例。机动二轮车1具备作为转向轮的前轮3、作为驱动轮的后轮4。前轮3支承于前叉6,通过操作手柄2能够转向。在前叉6支承有前挡泥板6a。
后轮4支承于摆动单元10,通过电动马达30能够驱动。摆动单元10具备电动马达30、对电动马达30的驱动力进行减速之后向后轮车轴4a传递的减速器35。在摆动单元10的后端部经由挡泥板支承臂40支承有后挡泥板50。在挡泥板支承臂40上连结后减振器7的下端部。
包含操作手柄2、前叉6及前轮3的转向类部件能够转向地支承于车身框架11的前端部。摆动单元10及后轮4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于车身框架11的下部。车身框架11的周围由车身罩5覆盖。车身框架11及车身罩5是机动二轮车1的车身(簧上)的主要结构。
同时参照图7,机动二轮车1具备供就座于座椅8的驾驶者放脚的左右一对的踏板9、在左右踏板9之间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CT、与中央通道CT及左右踏板9的前方相连的前车身FB、与中央通道CT及左右踏板9的后方相连的后车身RB。
同时参照图3,中央通道CT在前车身FB的后方,使上表面部CT1前高后低地倾斜延伸。中央通道CT使上表面部CT1的后侧朝向上方弯曲而连接于后车身RB。以下,将中央通道CT的上表面部CT1的后侧的弯曲下端部称为最低部CT2。
最低部CT2位于比前轮3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最低部CT2配置在座椅8(前座椅8a)的下端部附近。在侧视观察下,最低部CT2与前座椅8a的下端部之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z1比前座椅8a的上下方向的厚度z2小。从踏板面9a至最低部CT2的距离比从最低部CT2至前座椅8a的上表面的距离大。
机动二轮车1通过在踏板9具备中央通道CT,能够使乘员的放脚位置具有自由度,并通过左右的脚能够将中央通道CT夹入。因此,能确保乘员的脚周围的舒适性和车身的控制性。中央通道CT构成机动二轮车1的低地板部。在中央通道CT的上方形成乘员容易跨骑车身的跨骑空间CT3。
返回图1,在前车身FB的前上部配置有包含前照灯的前组合灯53、及风窗玻璃305。在后车身RB的后部配置有包含刹车灯的后组合灯54、及扶手杆58。在后车身RB上支承有供乘员就座的座椅8。座椅8一体地具有供驾驶者就座的前座椅8a及供后部同乘者就座的后座椅8b。
座椅8的前端部下侧经由沿车宽方向(左右方向)的铰链轴而连结于车身。座椅8通过以所述铰链轴为中心上下转动而对后车身RB的上部进行开闭。当座椅8成为将后车身RB的上部闭塞的闭状态(参照图1)时,乘员能够就座于座椅8。当座椅8成为将后车身RB的上部开放的开状态时,能够访问座椅8下方的物品、空间。座椅8在闭状态下能够上锁。
<车身框架>
如图8~图10所示,车身框架11通过将多个种类的钢材通过焊接等接合成一体而形成。车身框架11具备位于前端部的头管12、从头管12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向下框架14a、从左右向下框架14a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下框架14b、从左右下框架14b的后端部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后框架14c、在左右向下框架14a的上方从头管12向后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上框架(主框架)13、从左右向下框架14a的上下中间部向后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中间框架17、从左右上框架13的前后中间部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后上框架(座椅框架)15、从左右后框架14c的上下中间部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后下框架(支撑框架)16。例如,各框架构件由圆钢管构成。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中间”是不仅包括对象的两端之间的中央,而且也包括对象的两端之间的内侧的范围的意思。
向下框架14a及下框架14b经由前下弯折部142相连成一体。下框架14b及后框架14c经由后下弯折部144相连成一体。向下框架14a、下框架14b及后框架14c由一体的圆钢管构成。向下框架14a、下框架14b及后框架14c构成侧视观察U字状的底框架14。以下,将包含向下框架14a、上框架13及中间框架17的部位称为从头管12向后下方延伸的向下框架部18。向下框架部18设置左右一对,在上述左右向下框架部18之间配置有PCU320(参照图2)等控制类部件。
后框架14c的上端部从下方连接于后上框架15的前后中间部。后上框架15通过直径与向下框架14a、下框架14b及后框架14c大致相同的圆钢管构成。
上框架13的后下端部从前上方连接于后下弯折部144。中间框架17的后下端部从上方连接于下框架14b的后部。
后下框架16的后上端部从下方连接于后上框架15的后部。上框架13、中间框架17及后下框架16通过直径比后上框架15等稍小的圆钢管构成。
向下框架14a从头管12向后方,在侧视观察下向后下方倾斜地延伸之后弯折,大致向铅垂下方延伸。左右向下框架14a从头管12向后方,在俯视观察下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之后弯折,大致与车身侧面大致平行地延伸。
在左右向下框架14a的下部之间设置有前中段横框架147。前中段横框架147呈沿车宽方向的直线状地延伸,从车宽方向内侧连接于左右向下框架14a。在左右前下弯折部142之间设有前下横框架148。前下横框架148呈向前下方凸出的弯曲状地延伸,从车宽方向内侧连接于左右前下弯折部142。前中段横框架147及前下横框架148通过直径比向下框架14a等小的圆钢管构成。
下框架14b大致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在左右下框架14b之间设有下横框架149。下横框架149呈沿车宽方向的直线状地延伸,从车宽方向内侧连接于左右下框架14b。下横框架149通过直径与下框架14b等大致相同的圆钢管构成。在左下框架14b的侧视观察下与下横框架149重叠的部位安装有侧支架托座149a。
下框架14b后方的后下弯折部144以越位于上方则越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倾斜形成。后框架14c的下部对应于后下弯折部144的倾斜,以越位于上方则越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倾斜。后框架14c在下部的上方向车宽方向内侧平缓地弯曲,大体上与车身侧面大致平行地延伸。
后上框架15的前半部在俯视观察下以越位于后方则越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倾斜延伸,在侧视观察下前低后高地倾斜延伸。后上框架15的后半部在前半部的后端弯折之后,在俯视观察下以越位于后方则越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延伸,在侧视观察下与前半部相比减缓倾斜而前低后高地延伸。
在左右后上框架15的前部之间设有中央横框架155。中央横框架155呈向前上方凸出的弯曲状(详细而言为U字形状)地延伸。中央横框架155通过直径比后上框架15等小的圆钢管构成。在左右后上框架15的后端部之间设有后横框架156及后横板157。
后下框架16在侧视观察下与后上框架15的前半部大致平行地延伸,从下方连接于左右后上框架15的后半部。在左右后下框架16的后部之间设有后下横框架159。
上框架13从头管12向后方,在侧视观察下向后下方呈直线状地延伸。上框架13从头管12向后方,在俯视观察下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之后弯折,大体上与车身侧面大致平行地延伸。左右上框架13在俯视观察下位于比左右向下框架14a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左右上框架13的后部在俯视观察下以越位于后方则越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倾斜。
中间框架17在侧视观察下向后下方呈直线状地延伸,在俯视观察下大体上与车身侧面大致平行地延伸。中间框架17在俯视观察下以在车宽方向内侧位于下框架14b与上框架13之间的方式配置。
图中附图标记135表示安装于后框架14c的下部而对未图示的后座踏板进行支承的踏板支承撑条,附图标记139表示对后减振器7的上端部进行支承的减振器支承托座,附图标记161表示将上框架13的前上端部与向下框架14a的前上端部连结的中间角板,附图标记162表示在头管12的下部后方将左右向下框架14a的前上部连结的前角板,附图标记163表示将上框架13及向下框架14a的前部之间连结的上角板,附图标记164表示将上框架13及下框架14b的后部之间连结的下角板,附图标记165表示将后下框架16的前端部与踏板支承撑条135连结的侧角板,附图标记166表示将后上框架15的前端部与上框架13连结的中间角板,附图标记167表示将后下框架16的后端部与后上框架15连结的后角板,附图标记171表示沿底框架14的后下弯折部144的后下方设置而能够连结连杆机构19的下托座。
<车身罩>
如图1、图4、图5所示,车身罩5具备:在前组合灯53的上方将前车身FB的上部从前方覆盖的前罩301;在前组合灯53的下方且前轮3的后方将前车身FB的下部从前方覆盖的凹状的前下罩302;将前车身FB的左右侧部从外侧方覆盖的左右一对的前侧罩303;将前车身FB的上部从后方覆盖的内罩304。风窗玻璃305从前方重叠地安装于前罩301的上部。在前下罩302形成有向中央通道CT内引导行车风W1的导风孔(导风部)315。
车身罩5具备:形成左右踏板9的上表面(踏板面9a)并将中央通道CT的左右侧部从外侧方覆盖的左右一对的踏板罩306;与左右踏板罩306的下方相连并将踏板9的下方部位从外侧方覆盖的左右一对的下侧罩307;遍及左右下侧罩307的下端部之间并将车身下表面从下方覆盖的底罩308。在左右下侧罩307的后端部之间形成有使摆动单元10的前部能够摆动地插通的开口。该开口构成将从导风孔315导入到中央通道CT内的行车风W1向中央通道CT外排气的导风出口部309。
车身罩5具备:将中央通道CT的上部从上方覆盖的中央罩311;将后车身RB的左右侧部从外侧方覆盖的左右一对的后侧罩312。在左右后侧罩312的后端部之间配置后组合灯54及扶手杆58。牌照55、牌照灯56及反射镜57配置于后挡泥板50。中央罩311形成中央通道CT的上表面部CT1。
<摆动单元>
如图1、图2所示,摆动单元10一体地具有:前端部经由连杆机构19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于车身框架11的摆臂20;在摆臂20的后部左侧使驱动轴31沿左右方向配置的电动马达30;与电动马达30的后方相连的减速器35。
电动马达30通过蓄电池100的电力进行驱动。电动马达30被进行基于例如VVVF(variable voltage variable frequency)控制的可变速驱动。电动马达30如具有无级变速器那样被变速控制,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如具有有级变速器那样被变速控制。
电动马达30相对于后轮车轴4a,向车辆前方偏置配置。电动马达30的驱动轴31相对于后轮车轴4a,向车辆前方偏置配置。电动马达3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大致配置于后轮车轴4a的轴心与后轮4的轮子4w的前端4w1之间。电动马达30在侧视观察下大致整体配置在比后轮4的轮子4w的外周(轮胎内周)靠内周侧的位置。电动马达30向摆臂20的左臂的车宽方向外侧突出设置(参照图7)。
<蓄电池>
如图2、图6、图7所示,蓄电池100搭载于座椅8的下方。蓄电池100在俯视观察下与座椅8(特别是前座椅8a)重叠地配置。蓄电池100由多个(例如前后两个)单体蓄电池101、102构成。多个单体蓄电池101、102相互设为同一结构。以下,将各单体蓄电池101、102分别称为前蓄电池101、后蓄电池102。前后蓄电池101、102分别呈截面矩形形状(例如大致正方形形状)而呈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棱柱状(直方体状)。前后蓄电池101、102分别使截面形状的前后边沿左右方向并使左右侧边沿前后方向地配置。前后蓄电池101、102分别以长度方向越位于上方则越位于后方地倾斜的立起姿势配置。前后蓄电池101、102相互平行地倾斜,在前后表面之间空出一定间隔地配置。
蓄电池100通过将前后蓄电池101、102串联地接线而产生规定的高电压(48~72V)。前后蓄电池101、102分别作为能够充放电的能量贮存器,由例如锂离子蓄电池构成。
同时参照图16,前后蓄电池101、102经由接线盒(分配器)323及接触器(电磁开闭器)324而连接于PDU321。从PDU321延伸出三相线缆80,该三相线缆80连接于电动马达30。
参照图2,前后蓄电池101、102分别相对于固定于车身的前后蓄电池壳体103、104从上方插脱。前后蓄电池壳体103、104分别具有朝向上方开口的蓄电池插脱口。在各蓄电池插脱口的周围分别设有对于插入到壳体内的前后蓄电池101、102的向上方的脱离进行限制的锁机构103a、104a。前后蓄电池101、102分别从蓄电池插脱口向蓄电池壳体103、104内倾斜地滑动移动,能够取出/放入地收纳于蓄电池壳体103、104。前后蓄电池101、102分别相对于蓄电池壳体103、104倾斜地插脱,由此蓄电池插脱时的重量的一部分由蓄电池壳体103、104的后壁部支承。前后蓄电池101、102向与座椅8前端的铰链轴相反的一侧倾斜,从而打开座椅8时的取出/放入容易。
在前后蓄电池101、102的下端部分别设有蓄电池侧连接端子(未图示)。在前后蓄电池壳体103、104的底壁部设有将所述蓄电池侧连接端子连接成能够拆装的壳体侧连接端子(未图示)。在所述锁机构103a、104a的锁定操作前,所述壳体侧连接端子没入前后蓄电池壳体103、104的底壁部的下方。此时,前后蓄电池101、102能够向蓄电池壳体103、104插脱,但是仅将前后蓄电池101、102插入于蓄电池壳体103、104的话,所述蓄电池侧连接端子与所述壳体侧连接端子未连接。
在将前后蓄电池101、102收纳于蓄电池壳体103、104之后,通过对所述锁机构103a、104a进行锁定操作而所述壳体侧连接端子向蓄电池壳体103、104的底壁部的上方突出。由此,所述蓄电池侧连接端子与所述壳体侧连接端子连接。所述锁定操作及端子连接能够按照前后蓄电池101、102的每一个进行。
所述锁机构的操作及前后蓄电池101、102的插脱为手动,前后蓄电池101、102不需要工具而对于车身拆装。前后蓄电池101、102在座椅8的开状态下对于车身能够拆装。前后蓄电池101、102通过座椅8的开闭来切换对于车身能够拆装的状态与不能拆装的状态。
前后蓄电池101、102是对于车身能够拆装的移动蓄电池。前后蓄电池101、102分别由车外的充电器充电或设为移动蓄电池而利用作为外部设备的电源等,可以单独使用。
在前后蓄电池101、102及蓄电池壳体103、104的左右外侧方配置有左右后框架14c、左右后上框架15及左右后下框架16作为车身框架11的左右一对的框架构件。蓄电池100配置于所述左右一对的框架构件夹着的空间(左右框架构件的左右方向内侧)。蓄电池100在侧视观察下以至少一部分与左右框架构件重叠的方式配置。由此,能抑制来自车宽方向外侧的干扰对于蓄电池100的影响。
参照图6、图7,蓄电池100配置在比电动马达30靠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的位置。蓄电池100在俯视观察下与电动马达30不重叠地配置。蓄电池100在俯视观察下与电动马达30错开前后方向位置(相互分离)地配置。
前后蓄电池101、102配置在相互相同的左右方向位置。前后蓄电池101、102分别在俯视观察下以左右地跨车身左右中心CL的方式配置。例如,前后蓄电池101、102使左右中心在俯视观察下与车身左右中心CL一致。前后蓄电池101、102在俯视观察下与电动马达30错开左右方向位置(相互分离)地配置。
<控制系统>
如图16所示,PDU(Power Driver Unit)321及ECU(Electric Control Unit)322构成一体的控制单元即PCU320。
来自蓄电池100的电力经由与主开关260连动的接触器324,向作为马达驱动器的PDU321供给。来自蓄电池100的电力由PDU321从直流转换成三相交流之后,向作为三相交流马达的马达30供给。
来自蓄电池100的输出电压经由DC-DC转换器326被降压,提供给12V的副蓄电池327的充电。副蓄电池327向灯光器等一般电气安装部件、仪表261、智能单元221及ECU322等控制类部件供给电力。通过搭载副蓄电池327,即使在蓄电池100(以下也称为“主蓄电池100”。)的拆卸时也能够操作各种电磁锁等。
虽然未图示,但是PDU321具备逆变器,该逆变器具备使用了多个晶体管等开关元件的电桥电路及平滑电容器等。PDU321控制对于马达30的定子绕组的通电。马达30根据基于PDU321的控制而进行动力运转,使车辆行驶。
蓄电池100在搭载于车身的状态下,由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充电器325充电。蓄电池100(前后蓄电池101、102)也可以在从车身拆卸的状态下,由车外的充电器充电。
前后蓄电池101、102分别具备对充放电状况、温度等进行监视的BMU(BatteryManaging Unit)101a、102a。在将前后蓄电池101、102搭载于车身时,各BMU101a、102a监视的信息由ECU322共有。来自油门传感器329的输出要求信息向ECU322输入。ECU322基于被输入的输出要求信息,经由PDU321对马达30进行驱动控制。
例如,ECU322通过控制蓄电池100来限制蓄电池100的充放电。例如,ECU322通过控制接触器324及继电器262来切换对于蓄电池100的电力的供给和从蓄电池100的放电。
第一二极管271对于在充电器325的高电位侧端子325P与前蓄电池101的高电位侧端子101P之间流动的电流进行整流。例如,第一二极管271使电流沿着从充电器325的高电位侧端子325P朝向前蓄电池101的高电位侧端子101P的方向流动。
第二二极管272对于在充电器325的高电位侧端子325P与后蓄电池102的高电位侧端子102P之间流动的电流进行整流。例如,第二二极管272使电流沿着从充电器325的高电位侧端子325P朝向后蓄电池102的高电位侧端子102P的方向流动。
向第一二极管271流动的电流与向第二二极管272流动的电流互不相同。充电器325的高电位侧端子325P、前蓄电池101的高电位侧端子101P、及后蓄电池102的高电位侧端子102P的各自的极性为相同极性。例如,充电器325的高电位侧端子325P、前蓄电池101的高电位侧端子101P、及后蓄电池102的高电位侧端子102P的各自的极性为正极。
与前蓄电池101对应的第一二极管271和与后蓄电池102对应的第二二极管272以保护各部免于遭受下述的现象的方式设置。
通过设置第一二极管271及第二二极管272,能防止电流分别从前蓄电池101的高电位侧端子101P及后蓄电池102的高电位侧端子102P向充电器325的高电位侧端子325P的逆流。
通过设置第一二极管271,在将蓄电池100串联连接的情况下,防止前蓄电池101的短路。
在将前蓄电池101的高电位侧端子101P与后蓄电池102的高电位侧端子102P连结的导体281和导体282中,第一二极管271及第二二极管272分别反向地设置,由此在前蓄电池101及后蓄电池102中的一方发生了短路故障的情况下,防止另一方的短路。
接触器324对于前蓄电池101的低电位侧端子101N与后蓄电池102的高电位侧端子101P之间的连接进行断续。例如,接触器324在导通状态下,将前蓄电池101的低电位侧端子101N与后蓄电池102的高电位侧端子102P之间连接。接触器324在导通状态下将蓄电池100串联连接,在切断状态下对蓄电池100的串联的连接进行解列。接触器324处于切断状态的期间至少包含充电器325向蓄电池100供给电力的期间。
继电器262对于前蓄电池101的低电位侧端子101N与后蓄电池102的低电位侧端子102N之间的连接进行断续。例如,继电器262在导通状态下将前蓄电池101的低电位侧端子101N与后蓄电池102的低电位侧端子102N之间连接。继电器262处于导通状态的期间至少包含充电器325向蓄电池100供给电力的期间。
串联连接的蓄电池10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PDU321。通过接触器324及继电器262的状态的切换而蓄电池100内的前蓄电池101与后蓄电池102被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接触器324、继电器262、第一二极管271及第二二极管272是连接切换机构的一例。二极管271、272、继电器262、连接部(分支点P1~P4)包含于接线盒323。
<电气电路的驱动类的连接结构的例子>
电气电路的驱动类的各部通过包含第一导体281、第二导体282、第三导体283、第四导体284、第五导体285、第六导体286、第七导体287及第八导体288的导体(导线)如下所述电连接。
通过第一导体281将前蓄电池101的高电位侧端子101P与充电器325的高电位侧端子325P电连接。在第一导体281介插有第一二极管271。例如,第一二极管271的阴极连接于前蓄电池101的高电位侧端子101P,第一二极管271的阳极连接于充电器325的高电位侧端子325P。在从第一二极管271的阳极至充电器325的高电位侧端子325P之间设有第一分支点P1。
通过第二导体282将第一分支点P1与后蓄电池102的高电位侧端子102P电连接。在第二导体282介插有第二二极管272。例如,第二二极管272的阴极连接于后蓄电池102的高电位侧端子102P,第二二极管272的阳极经由第一分支点P1连接于充电器325的高电位侧端子325P。在从第二二极管272的阴极至后蓄电池102的高电位侧端子102P之间设有第二分支点P2。
通过第三导体283将第二分支点P2与前蓄电池101的低电位侧端子101N电连接。在第三导体283介插有接触器324的触点。在第三导体283设有第三分支点P3。第三分支点P3的位置处于从接触器324至前蓄电池101的低电位侧端子101N之间。
通过第四导体284将第三分支点P3与充电器325的低电位侧端子325N电连接。在第四导体284介插有继电器262的触点。
通过第四导体284将串联连接的各蓄电池中的较低电位侧的蓄电池(后蓄电池102)的低电位侧端子(102N)与充电器325的低电位侧端子325N电连接。
在从第一二极管271的阴极至前蓄电池101的高电位侧端子101P之间设有第四分支点P4。
通过第五导体285将第四分支点P4与PDU321的高电位侧端子电连接。
通过第六导体286将第四分支点P4与DC-DC转换器326的高电位侧端子326P电连接。
通过第七导体287将PDU321的低电位侧端子连接于充电器325的低电位侧端子325N。
通过第八导体288将DC-DC转换器326的低电位侧端子326N连接于充电器325的低电位侧端子325N。
电气电路除了包含上述的驱动类的连接之外,还可以包含图中虚线所示的监视控制类的连接。电气电路可以具备ECU322。
<电气电路的作用>
ECU322从各BMU101a、102a取得蓄电池100的状态。ECU322从油门传感器329等检测利用者的操作。ECU322基于收集的信息,来控制接触器324、继电器262及PDU321。
例如,在利用来自充电器325的电力对蓄电池100进行充电的情况下,ECU322使接触器324成为切断状态,使继电器262成为导通状态。在前蓄电池101与后蓄电池102处于并联连接的状态的情况下,来自充电器325的电力向前蓄电池101和后蓄电池102供给。在处于上述的控制状态的情况下,成为来自充电器325的电力能够向PDU321供给的状态。来自充电器325的对于PDU321的电压与作用在前蓄电池101的端子之间的电压相同。
例如,在利用蓄电池100蓄积的电力对PDU321进行驱动的情况下,ECU322使接触器324成为导通状态,使继电器262成为切断状态。在前蓄电池101与后蓄电池102处于串联连接的状态的情况下,前蓄电池101和后蓄电池102向PDU321供给电力。在上述的情况下,第一二极管271被反向偏压。通过所述反向偏压,前蓄电池101的高电位侧端子101P的电压(例如96V)不向后蓄电池102的高电位侧端子102P和充电器325的高电位侧端子325P施加。
<ABS>
在PCU320电连接有ABS(Anti-lock Brake System)229。ABS229具有在紧急制动时等驱动轮锁定的情况下,即使仍施加制动也自动地反复进行制动的解除及工作,使轮胎恢复抓地力并保持车辆的行驶稳定性的功能。ABS229也作为能够检测车辆的行驶状态及停止状态的车辆状态检测部发挥功能。例如,ABS229具备能够检测车轮速度的车轮速度传感器(未图示)。
<PCU的作用>
PCU320也作为基于盖开闭检测部225及ABS229的检测结果来控制车辆的控制部发挥功能。
PCU320在ABS229检测到车辆的停止状态且盖开闭检测部225检测到盖313a(参照图1)的开状态时,禁止车辆的行驶。
PCU320在ABS229检知到车辆的行驶状态且盖开闭检测部225检测到盖313a的开状态时,在车辆停止之后,禁止车辆的行驶。
在此,车辆的停止状态不仅包括车辆完全停止的状态,而且包括车辆实质上停止的状态(车辆稍微移动的状态)。例如,在车辆的速度为V时,车辆的停止状态包括0km/h≤V≤5km/h的范围的状态。
<PCU的作为锁控制部的作用>
机动二轮车具备能够进行车辆的锁定及解锁的智能系统220(车辆电子锁)、控制智能系统220的作为锁控制部的PCU320、向PCU320供给电力的副蓄电池327。
智能系统220通过与遥控钥匙223(便携设备)的认证而能够进行车辆的锁定及解锁。
智能系统220具备连接于PCU320的智能单元221、连接于智能单元221的天线222、连接于智能单元221的锁钮211(手柄锁定部)、连接于智能单元221的座椅开关212(盖锁定部)。
智能单元221是包含微型计算机的控制部。
天线222是用于进行与遥控钥匙223的通信的收发天线。
锁钮211能够进行手柄2(参照图1)的锁定及解锁。
座椅开关212能够进行作为收纳蓄电池100的收纳盖的座椅8(参照图1)的锁定及解锁。
PCU320在蓄电池100从车辆拆卸的状态下,能够进行车辆的解锁。PCU320基于与遥控钥匙223的认证结果来控制智能单元221。
如图16所示,遥控钥匙223与智能单元221通信来发送ID信息。例如,遥控钥匙223具备:连接有能够进行无指向性的通信(发送及接收)用的多个天线的收发电路(未图示);用于存储各种数据的作为存储装置的EEPROM(未图示);对遥控钥匙223的构成要素进行控制的CPU(未图示)。在遥控钥匙223内置有用于驱动遥控钥匙223的锂电池等电源。
例如,智能系统220在遥控钥匙223的收发电路激活的状态下,在持有遥控钥匙223而进入了对车辆设定的认证地带时,系统整体动作。智能系统220在遥控钥匙223的收发电路为停止状态时不动作。
例如,在持有遥控钥匙223而出到认证地带外时,智能系统220处于初始状态,各锁装置被上锁。
<基于各种开关的作用等>
参照图16,说明基于各种开关的作用等。
例如,通过将主开关260接通而智能单元221由副蓄电池327供电。
例如,通过将主开关260及启动开关228接通而副蓄电池327通过DC-DC转换器326由主蓄电池100充电。
在主开关260接通的情况下,无论主蓄电池100的有无,智能单元221都由副蓄电池327供电。因此,即使没有主蓄电池100,也能够通过副蓄电池327使智能单元221工作。
在主开关260接通的情况下,智能单元221通过DC-DC转换器326由主蓄电池100充电。
PCU320检测盖开关213的状态。PCU320基于盖313a的开闭状态来控制车辆。
例如,PCU320在车辆为行驶前时检测到盖313a的开状态的情况下,无论来自油门传感器329的输入如何都进行避免产生驱动力的控制。
由此,能够防止在盖313a打开的状态下车辆开始行驶的情况。
例如,PCU320在车辆为行驶过程中检测到盖313a的开状态的情况下,进行产生与油门传感器329相应的驱动力的控制直至车速实质上成为0为止。例如,车速从与PCU320连接的ABS229能够得到。
车速并不局限于从ABS229得到,也可以从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或其他的检测车速的机构得到。
例如,PCU320在车速实质上成为0或成为停车状态的情况下,无论来自油门传感器329的输入如何,都进行避免产生驱动力的控制。
由此,即使在行驶过程中盖313a(参照图1)打开,也能够在移动至安全的位置而停车之后,将盖313a关闭。
在仪表261可以设置根据盖313a(参照图1)的开闭状态而变化的LED指示器(未图示)等报知机构。通过观察LED指示器,即使在行驶过程中也能够确认盖313a(参照图1)的开闭状态。
<控制类部件>
如图2、图3、图6所示,PCU320与接线盒323、接触器324及充电器325一起配置在中央通道CT的内侧。PCU320、接线盒323、接触器324及充电器325配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比前后轮3、4之间的中央位置CP(参照图2)靠前方的位置。在比前后轮3、4之间的中央位置CP靠后方的位置配置蓄电池100。由此,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控制类部件的重量平衡变得良好。通过将PCU320配置在悬架的簧上,与例如将PCU320与电动马达30一起配置于后悬架的簧下的情况相比,能减轻簧下重量。
同时参照图11、图12,PCU320具备抑制了上下厚度的扁平箱状的框体332。框体332例如由铝合金形成。框体332呈俯视观察矩形形状,使前后边沿左右方向并使左右侧边沿前后方向地配置。在框体332的上表面竖立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多个散热片333。PCU320将框体332的上表面部设为散热器。
PCU320设为将构成ECU322的控制基板和构成PDU321的高压基板在框体332内沿厚度方向重叠的双层结构。高压基板构成上层,控制基板构成下层。由于将PDU321设为上层,因此与将PDU321设为下层的情况相比,能抑制来自下方的干扰对于PDU321的影响。
同时参照图13~图15,在框体332的右侧面设有用于向高压基板连接三相线缆80的端子板331。三相量的端子连接部331a沿框体332的前后方向排列而设置于端子板331。在各端子连接部331a通过螺栓紧固而连接有三相线缆80的一端的端子。通过将端子板331设置于PCU320的侧面来提高三相线缆80的操作性及拆装作业性。在PCU320的后端部经由连接器335连接有直至接触器324的输出线缆335a。
三相线缆80在PCU320的右侧方被捆束成一根而成为集合线缆,在摆动单元10的前端部附近从右侧向左侧倾斜地横穿车身。三相线缆80在摆动单元10的左侧向后方延伸,另一端连接于电动马达30。三相线缆80在侧视观察下与框体332及肋331c不重叠地配置。
端子板331配置在比右向下框架部18靠左右方向内侧的位置。端子板331在侧视观察下配置于由框架构件包围的区域R1内。端子板331在侧视观察下避开框架构件地配置。端子板331具有由绝缘构件构成的底座331b。底座331b具有将多个端子连接部331a之间分隔的肋(立壁)331c。由于端子板331在侧视观察下配置于由框架构件包围的区域R1内,因此即使由于来自车辆侧面的冲击而右向下框架部18发生了变形,框架构件也难以与端子板331接触。
PCU320在俯视观察下以左右地跨车身左右中心CL的方式配置。在PCU320的左右外侧配置有左右向下框架14a、左右上框架13及左右中间框架17(左右向下框架部18)作为车身框架11的左右一对的框架构件。PCU320配置于所述左右一对的框架构件(向下框架部18)夹着的空间(左右向下框架部18的左右方向内侧)。PCU320在侧视观察下以至少一部分与左右向下框架部18重叠的方式配置。由此,能抑制来自车辆侧面的冲击中的向PCU320的冲击载荷输入。即,能抑制来自车辆侧方的干扰对PCU320的影响,提高PCU320的保护性。
参照图7,PCU320配置在比蓄电池100靠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的位置。PCU320在俯视观察下为了避免与蓄电池100及电动马达30重叠而相互分离配置。由此,作为行驶过程中的发热部件的PCU320、蓄电池100及电动马达3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适当分散配置。因此,能抑制PCU320、蓄电池100及电动马达30的温度上升。
参照图3,PCU320配置在比下框架14b靠上方的位置。由此,即使车身下部与车辆下方的障碍物等接触,通过下框架14b也能够保护PCU320免于遭受来自下方(路面侧)的对于PCU320的冲击。PCU320配置在比踏板9的踏板面9a靠上方的位置。由此,能进一步赢得PCU320的地面高度而抑制浸水。
PCU320配置在比中央通道CT的最低部CT2靠下方的位置。PCU320配置在比头管12的下端部靠下方的位置。PCU320在侧视观察下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前轮车轴3a的轴心与轮子3w的上端3w1之间的高度范围H1。通过设定PCU320的配置高度的上限,能抑制机动二轮车1的重心位置的升高,且也能抑制三相线缆80的长度的增加。
PCU320在侧视观察下前低后高地倾斜配置。PCU320的前下端(最下端)T1位于与前轮车轴3a大致相同的高度。PCU320的后上端(最上端)T2位于比前轮3的轮子3w的上端3w1靠下方的位置。
参照图6、图7,机动二轮车1在中央通道CT的后上方具备座椅8,在座椅8的后下方具备后轮4。PCU320在俯视观察下与中央通道CT重叠,蓄电池100在俯视观察下与座椅8重叠地配置。电动马达30使前后方向位置与后轮4交叠并将前后方向位置与蓄电池100错开地配置。
由此,作为行驶过程中的发热部件的PCU320、蓄电池100及电动马达30在车辆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上适当分散配置,能抑制PCU320、蓄电池100及电动马达30的相互的热影响(温度上升)。
向PCU320的上表面部供给从前下罩302的导风孔315导入到中央通道CT内的行车风W1。通过面向车辆前方的导风孔315,将行车风W1高效地取入中央通道CT内。由此,能在中央通道CT内配置作为行驶过程中的发热部件的PCU320、接线盒323及接触器324,并确保这些发热部件的冷却性。由于将所述发热部件配置在比蓄电池100靠前方的位置,因此行车风W1对所述发热部件的冷却性提高。
参照图5,导风孔315在主视观察下以避开前轮3的方式设置成左右一对。左右导风孔315分别通过将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的开口316上下排列多个而形成。例如,左侧的导风孔315具有上下三段的开口316,右侧的导风孔315具有上下四段的开口316。导风孔315位于比前轮3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只要是能够向中央通道CT内导入行车风的结构即可,可以取代导风孔315而是切口或间隙等的导风部。
参照图3,在前下罩302的背面侧(后表面侧)形成有使通过了各开口316的行车风W1变化成向下方向的遮风罩317。PCU320在前下罩302的后方配置于比导风孔315靠下方的位置。向该PCU320的上表面部(散热片333)供给通过各开口316并由遮风罩317引导成向下方向的行车风W1。图6中的阴影所示的区域R2表示中央通道CT内的行车风W1流动的导风路区域。导风路区域R2是在侧视观察下将导风孔315的上下端y1、y2与导风出口部309的上下端y3、y4分别连结的线夹着的区域。图中线L2表示在侧视观察下将导风路区域R2分成上下两部分的通路中央线。
PCU320以使与厚度方向正交的上表面部前低后高地倾斜的姿势配置。由此,从导风孔315导入的行车风W1容易吹到PCU320中的具有散热片333的上表面部,PCU320的冷却性提高。
将散热片333的上缘在侧视观察下向车辆后方延长的延长线L1与蓄电池100重叠。因此,沿散热片333流动的行车风W1朝向处于延长线L1上的蓄电池100流动,也提供给蓄电池100的冷却。从中央通道CT流过蓄电池100周边的行车风W1从后车身RB的后下部(导风出口部309)朝向后轮4周边排气。
参照图4,左右导风孔315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x1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下形成在比向下框架部18靠左右方向外侧的位置。由此,从左右导风孔315导入到中央通道CT内的行车风W1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向下框架部18的左右方向外侧地流动。因此,中央通道CT内的空气的流速提高,摆动单元10被高效地冷却。
另外,左右导风孔315的左右方向内侧的端部x2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下,形成在比PCU320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x3靠左右方向内侧的位置。由此,从左右导风孔315导入到中央通道CT内的行车风W1的至少一部分直接吹到PCU320的左右方向外侧的部位,将PCU320高效地冷却。
参照图11~图13,在PCU320的上表面部,与多个散热片333一起竖立设置有多个用于将接线盒323紧固的紧固凸台334。接线盒323在俯视观察下呈比PCU320小型的矩形形状,使前后边沿左右方向并使左右侧边沿前后方向地配置。在该接线盒323的俯视观察的四个角设有对于PCU320紧固的紧固部323a。接线盒323在将各紧固部323a紧固于对应的紧固凸台334的状态下,以在PCU320的上方空出间隔地重叠配置的状态固定。
参照图3,车身框架11具备前中段横框架147、前下横框架148及中央横框架155作为将左右一对的框架构件连结的横框架。各横框架147、148、155在俯视观察下与PCU320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地配置。前中段横框架147在车辆前后方向观察下与PCU320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地配置。通过上述各横框架147、148、155,能更稳固地抑制来自车辆侧方的对于PCU320的干扰。而且,通过前中段横框架147,能抑制来自车辆前方的对于PCU320的干扰。
机动二轮车1具备将蓄电池100以车载状态进行充电用的充电器325。充电器325在PCU320的下方空出间隔地重叠配置。在俯视观察下,充电器325与PCU320相互重叠配置。充电器325在车宽方向上比PCU320的框体332小(参照图12),配置在比左右向下框架部18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由此,能抑制来自外侧方的干扰对于充电器325的影响。
参照图12、图14,充电器325经由架子340固定于PCU320的下表面。在PCU320设有用于将架子340连结的紧固部334a。PCU320、接线盒323及充电器325作为三层的副组合件而搭载于车身。在所述副组合件中,在PCU320上预先连接三相线缆80的一端。在将所述副组合件搭载于车身之后,将三相线缆80的另一端连接于电动马达30。
机动二轮车1具备连接多个高压线(输出线缆101b、102b等)的接线盒323。接线盒323在PCU320的上方空出间隔地重叠配置。在俯视观察下,接线盒323与PCU320相互重叠配置。接线盒323被固定于PCU320的上表面部的紧固凸台334。
同时参照图11,在接线盒323的上表面部,用于连接多个高压线的端子板336设置成前后一对。在前后端子板336分别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端子连接部336a。在前后端子板336的一方连接从前后蓄电池101、102延伸的输出线缆101b、102b,在前后端子板336的另一方连接向接触器324延伸的输出线缆336b(参照图16)。为了便于图示,在图11、图12中,省略与接线盒323连接的线缆的图示。
前后端子板336甚至接线盒323的车宽方向的整个宽度比PCU320的框体332小,配置在比左右向下框架部18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接线盒323配置在比PCU320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x3(参照图4)靠左右方向内侧的位置。由此,能抑制来自外侧方的干扰对于接线盒323的影响。
机动二轮车1具备使高压线转换的接触器324。接触器324在PCU320的上方配置于接线盒323的后方。接触器324在车宽方向上比PCU320的框体332小,配置在比左右向下框架部18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由此,能抑制来自外侧方的干扰对于接触器324的影响。
接触器324在机动二轮车1行驶时将前后蓄电池101、102串联接线而与电动马达30侧(PCU320)连接,在蓄电池充电时将前后蓄电池101、102并联接线而与充电器325侧连接。接触器324除了电磁开闭器之外,可以为开关式等各种形式。
接触器324在行驶时将前后蓄电池101、102串联连接而能够得到高电压。接触器324在蓄电池充电时能够使比行驶时大的电流流动而进行急速充电。因此,在蓄电池充电时,接线盒323及接触器324的发热量与充电器325一起增大。
在机动二轮车1中,在充电器325与接线盒323及接触器324之间空出间隔地配置PCU320。作为蓄电池充电过程中的发热部件的充电器325、接线盒323及接触器324隔着作为行驶过程中的发热部件的PCU320而相互分离。由此,能抑制蓄电池充电过程中的发热部件彼此的热影响。
参照图2、图3、图6,在中央通道CT内且在PCU320及接线盒323的上方设有物品收纳箱313。物品收纳箱313收纳有例如将充电器325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充电软线(未图示)。物品收纳箱313呈向上方开放的容器形状,将上部开口沿中央通道CT的上表面地配置。在中央通道CT的上表面设有对物品收纳箱313的上部开口进行开闭的盖313a。通过在中央通道CT的上表面设置盖313a,即使驾驶者在就座于座椅8的乘车姿势下也能够对盖313a进行开闭。
<中央通道的周边结构>
以下,说明将物品收纳箱313设为收纳充电软线245的软线收纳部230的例子。
如图20所示,在中央通道CT设有以相对于接地面越靠后侧则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的罩倾斜面CS。在中央通道CT设有能够对软线收纳部230进行开闭的盖240。盖240配置在中央通道CT的上部。由此,在视觉上容易确认盖240的开闭状态。而且,能够容易进行盖240的开闭操作。
在图20中,盖240为闭状态时由实线表示,盖240为开状态时由双点划线表示。
在盖240为闭状态时,罩倾斜面CS与盖240的上表面实质上连成一个面。以下,将罩倾斜面CS的位于上部(前上部)的部分也称为“倾斜面上部CS1”,将罩倾斜面CS的位于下部(后下部)的部分也称为“倾斜面下部CS2”。倾斜面上部CS1相当于上表面部CT1(参照图3)的前端部。倾斜面下部CS2相当于上表面部CT1(参照图3)的后端部。倾斜面下部CS2相当于包含最低部CT2(参照图3)的部分。
<盖开闭检测部>
如图21所示,在中央通道CT设有能够检测盖240的开闭状态的盖开闭检测部225。盖开闭检测部225配置在倾斜面上部CS1的附近。例如,盖开闭检测部225具备接触式位移传感器225a。
盖开闭检测部225基于在盖240与车身罩5之间产生的间隙来判定盖240的开闭状态。在此,间隙是指在充电软线245由盖240和车身罩5夹持时在盖240与车身罩5之间产生的间隙。间隙的大小具有与充电软线245中的由盖240和车身罩5夹持的部分的外径尺寸实质上相同的大小。例如,在充电软线245从软线收纳部230向外部引出的状态(参照图25(b)、图25(c))下将盖240关闭时,在盖240与车身罩5之间产生相当于充电软线245的外径尺寸的间隙。
盖开闭检测部225基于铰链臂253的压入量来判定间隙的大小。图23示出接触式位移传感器225a被铰链臂253按压的状态。图24示出接触式位移传感器225a未被铰链臂253按压的状态。
盖开闭检测部225在间隙成为了充电软线245的最小外径尺寸以上时,判定盖240为开状态。
盖开闭检测部225在间隙成为了小于充电软线245的最小外径尺寸时,判定盖240为闭状态。
在此,充电软线245的最小外径尺寸是指在充电软线245的延伸方向上充电软线245的外径尺寸中的最小的直径的尺寸。在充电软线245由保护管等保护的情况下,充电软线245的外径尺寸包含有包括保护管等的厚度的尺寸。
例如,充电软线245为卷曲软线,能够自由变形。在充电软线245设有能够向外部电源连接的连接插头246(参照图25)。充电软线245将充电器325(参照图3)与外部电源连接。
例如,在将充电软线245卷绕成螺旋状的状态(参照图25(a))下,能够将充电软线245收纳在软线收纳部230内。
例如,在将充电软线245的一部分卷绕成螺旋状的状态(参照图25(b))下能够将充电软线245向软线收纳部230外引出。
例如,在解除了充电软线245的卷绕的状态(参照图25(c))下,能够将充电软线245引出至从软线引出部236远离的位置。
<报知机构>
在中央通道CT的内部设有基于盖开闭检测部225的检测结果向乘员进行报知的报知机构226(参照图5)。在图5的主视观察下,报知机构226隔着车身左右中心线CL而配置在与喇叭227相反的一侧。报知机构226配置在车身左侧。例如,报知机构226为扬声器。
例如,报知机构226在盖开闭检测部225检测到盖240的开状态时发出警报(第一警报)。例如,报知机构226在盖开闭检测部225检测到盖240的闭状态时发出与第一警报不同的第二警报。报知机构226也可以在盖开闭检测部225检测到盖240的闭状态时不发出警报。
<铰链机构>
如图21所示,在中央通道CT设有能够对盖240进行开闭的铰链机构250。铰链机构250配置在倾斜面上部CS1的附近。
铰链机构250具备:在倾斜面上部CS1的下部固定的铰链托座251;沿车宽方向延伸且端部固定于铰链托座251的铰链轴252;能够转动地安装于铰链轴252的铰链臂253。
在图21的剖视观察下,铰链臂253具备:能够转动地安装于铰链轴252的铰链轴支部253a;从铰链轴支部253a向前下方倾斜而呈直线状地延伸的臂前半部253b;与臂前半部253b的下端相连,向后下方倾斜延伸的臂中间部253c;与臂中间部253c的后端相连,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臂后半部253d。在臂后半部253d的后端连结盖240的前下部241。
在盖240的后下部242设有向前下方突出的前下方突出部243。在图21的剖视观察下,前下方突出部243具备以越靠后侧则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的卡止壁243a。在卡止壁243a设有能够供锁机构255的钩258插通的前后开设的卡止孔243h。
<锁机构>
如图21所示,在中央通道CT设有能够将盖240锁定的锁机构255。锁机构255配置在倾斜面下部CS2的附近。
锁机构255具备:在倾斜面下部CS2的下部固定的锁托座256;沿车宽方向延伸并将端部固定于锁托座256的锁轴257;能够转动地安装于锁轴257的钩258;与锁托座256及钩258连接的施力构件(未图示);连接于钩258的盖丝线(未图示);能够使钩258转动的促动器(未图示)。
施力构件(未图示)为了使钩258卡止于卡止壁243a而对钩258赋予绕锁轴257的箭头V1方向的作用力。例如,施力构件为螺旋弹簧。
促动器(未图示)为了使钩258从卡止壁243a脱离,可以克服施力构件的作用力而对于钩258赋予与箭头V1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力。例如,在钩258与促动器之间连接线缆(未图示)。促动器克服施力构件的作用力而牵引线缆(未图示),由此能够解除钩258的卡合。
<软线收纳部>
如图21所示,在中央通道CT设有能够收纳充电软线245的软线收纳部230。软线收纳部230呈向上方开放的箱状。在软线收纳部230能够收纳充电软线245以外的其他的物品。例如,在软线收纳部230内收纳充电软线245的状态下,在软线收纳部230内可以同时收纳其他的物品。
软线收纳部230配置在左右上框架13、左右向下框架14a、左右中间框架17之间。软线收纳部230的上部配置在左右上框架13之间。软线收纳部230的下部配置在左右向下框架14a、左右中间框架17之间。
软线收纳部230具备能够收纳铰链机构250的铰链收纳部231、能够收纳锁机构255的锁收纳部232、将铰链收纳部231与锁收纳部232连结的左右一对的连结部233L、233R、能够收纳充电软线245的软线收纳主体234。
铰链收纳部231配置在软线收纳主体234的前上侧。铰链收纳部231位于倾斜面上部CS1的附近。在盖240为闭状态时,铰链收纳部231具备位于铰链机构250的前方的铰链前壁231a和位于铰链机构250的下方的铰链下壁231b。在图21的剖视观察下,铰链前壁231a以越靠前侧则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而呈直线状地延伸。在图21的剖视观察下,铰链下壁231b与铰链前壁231a的下端相连,以越靠后侧则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而呈直线状地延伸。
锁收纳部232配置在软线收纳主体234的后上侧。锁收纳部232位于倾斜面下部CS2的附近。在盖240为闭状态时,锁收纳部232具备位于锁机构255的下方的锁下壁232a。在图21的剖视观察下,锁下壁232a呈与铰链前壁231a大致平行地以越靠前侧则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之后,向后下方弯折而延伸的L字状。在锁收纳部232,为了容许锁机构255的钩258的转动而设有前后开设的开口部232h。
左右连结部233L、233R遍及铰链收纳部231与锁收纳部232的前后之间。在图21的剖视观察下,连结部233以越靠后侧则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延伸。
软线收纳主体234具备分别位于软线收纳部230的前后左右及底部的壁部。以下,在软线收纳部230中,将位于前侧的壁部也称为“前壁部234a”,将位于后侧的壁部也称为“后壁部234b”,将位于左侧的壁部也称为“左壁部234cL”,将位于右侧的壁部也称为“右壁部234cR”,将位于底部的壁部也称为“收纳底部234d”。
在图21的剖视观察下,前壁部234a具备:在铰链下壁231b的前下端结合的前壁上结合部234a1;与前壁上结合部234a1的下端相连,向下方呈直线状地延伸的前壁上半部234a2;与前壁上半部234a2的下端相连,向前下方弯折地延伸的前壁中间部234a3;与前壁中间部234a3的下端相连,向下方呈直线状地延伸的前壁中间部234a4。
在图21的剖视观察下,后壁部234b具备:与锁下壁232a的后下端相连,以越靠前侧则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延伸的后壁上半部234b1;与后壁上半部234b1的下端相连,向前上方弯折而延伸的后壁中间部234b2;与后壁中间部234b2的前端相连,以越靠前侧则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而呈直线状地延伸的后壁下半部234b3。
左右壁部234cL、234cR分别遍及前后壁部234a、234b的左右端的前后之间。在图22的剖视观察下,左右壁部234cL、234cR具备:与前壁上结合部234a1(参照图21)相连,与左右连结部233L、233R的下端结合的左右结合部234c1;与左右结合部234c1的车宽方向内端相连,以越靠下侧则越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而呈直线状地延伸的左右壁主体234c2。
收纳底部234d遍及前后壁部234a、234b(参照图21)的下端的前后之间及左右壁部234cL、234cR的下端的车宽方向之间。在图22的剖视观察下,收纳底部234d具备:以越靠左侧则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而呈直线状地延伸的底部主体234d1;与底部主体234d1的左端相连,向下方突出的下方突出部234d2。
在图21的剖视观察下,底部主体234d1以越靠前侧则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而呈直线状地延伸。收纳底部234d在倾斜面上部CS1侧形成得最深。
如图22所示,在下方突出部234d2的下端设有上下开设的脱水孔234h。
<插头固定部>
如图21所示,在软线收纳部230设有能够将连接插头246(参照图25)固定的插头固定部235。插头固定部235配置在倾斜面下部CS2的附近。插头固定部235以从后壁中间部234b2向前下方突出的方式设置。例如,在插头固定部235设有能够从上方插入连接插头246的插入孔235h。
<软线引出部>
如图21所示,在软线收纳部230设有能够将充电软线245向软线收纳部230的内部引出的软线引出部236。软线引出部236是在软线收纳部230的左壁部234cL上沿车宽方向开设的孔。
在图21的剖视观察下,软线引出部236形成为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具有以越靠后侧则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呈直线状地倾斜的上边。软线引出部236的各边的长度比充电软线245的直径大。在上下方向上,软线引出部236与盖240的后下部242重叠。软线引出部236的上端236u位于比插头固定部235靠上方的位置。软线引出部236配置在比盖240的下端243e靠上方的位置。
软线收纳部230的收纳空间230s在软线引出部236的下方最向下侧扩展。收纳空间230s能够将从软线引出部236引出的充电软线245从倾斜面上部CS1的上部附近收纳至软线收纳部230的下部。
如以上说明所述,上述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具备车辆行驶用的电动马达30、向电动马达30供给电力的蓄电池100、控制电动马达30的PCU320、乘员放脚的踏板9、在踏板9的左右中央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CT,PCU320配置在中央通道CT的内部,在中央通道CT的内部且在PCU320的上方配置物品收纳箱313。
根据该结构,在中央通道CT的内部且在避开PCU320的空间配置物品收纳箱313。因此,能够在车辆的有限的空间内确保物品收纳部,提高车辆的便利性。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7,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该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A相对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特别不同的点是去除充电器325而使PCU320及接线盒323向下方移动,具备比第一实施方式大型的物品收纳箱313A的点。对于其他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详细说明。
PCU320以至少端子板331位于比踏板面9a靠上方的位置的方式配置。端子板331例如配置于框体332的上表面部。端子板331在与物品收纳箱313A的底壁部(壁部)313Aw相对的位置处,朝向底壁部313Aw侧地配置。在物品收纳箱313A的底壁部313Aw中的与端子板331相对的部位形成有具有检修盖318a的开口部318。由此,从物品收纳箱313A的内侧能够访问端子连接部331a。因此,能够在PCU320的上方配置物品收纳箱313A并确保PCU320的检修性。
物品收纳箱313A的底壁部313Aw与PCU320的上表面部协作而形成通风路s1。通风路s1对于从导风孔315导入到中央通道CT内的行车风进行整流之后使其向后方流动,因此能提高行车风的流速。PCU320的散热片333面向通风路s1,使PCU320的冷却性提高。
例如,机动二轮车1A除了具备前后蓄电池101、102之外,可以还具备备用蓄电池319。在该情况下,可以在物品收纳箱313A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收纳备用蓄电池319的蓄电池收纳部319a。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8、图19,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该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B相对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特别不同的点是去除充电器325并将PCU320纵置地配置于车宽方向一侧,具备偏向车宽方向另一侧的比第一实施方式大型的物品收纳箱313B的点。对于其他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详细说明。
PCU320以框体332的厚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立起姿势配置。PCU320相对于车身左右中心CL而向左侧方偏置配置。电动马达30相对于车身左右中心CL而向右侧方偏置配置。PCU320相对于车身左右中心CL而在左右方向上向电动马达30的相反侧偏置配置。
作为重量物的PCU320在左右方向上偏向电动马达30的相反侧地配置,由此使机动二轮车1B的左右的重量平衡良好。扁平的外形形状的PCU320以厚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纵置姿势配置,由此容易使PCU320在左右方向上偏置。PCU320及电动马达30中的至少一方可以与车身左右中心CL重叠配置。
PCU320以至少端子板331位于比踏板面9a靠上方的位置的方式配置。端子板331例如配置在框体332的上表面部。
例如,可以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将端子板331配置在与物品收纳箱313B的壁部相对的位置。而且,可以通过PCU320和物品收纳箱313B的壁部形成从导风孔315导入到中央通道CT内的行车风流动的通风路。而且,可以在物品收纳箱313B中的与端子板331相对的壁部设置检修用的开口部。而且,可以在物品收纳箱313B设置收纳备用蓄电池的蓄电池收纳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根据蓄电池的性能及车辆的规格等,也可以适用于搭载单一的蓄电池的车辆。但是,为了延长续航距离而搭载多个蓄电池的情况有效。而且,可以将至少一个蓄电池设为备用蓄电池。而且,可以是能够进行切换使用的蓄电池的个数的控制。而且,可以具备切换使用的蓄电池的个数的开关等操作部。而且,车身下方由于行车风的流速高,因此可以在PCU的下表面部设置散热片。
并不局限于向机动二轮车的适用,适用本发明的跨骑型电动车辆包括驾驶者跨骑车身地乘车的全部车辆,也包括三轮(除了前一轮且后二轮之外,也包括前二轮且后一轮的车辆)或四轮的车辆。而且,也可以适用于在前轮(转向轮)具备行驶用的电动马达的车辆。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为本发明的一例,可以将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置换成周知的构成要素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 机动二轮车(跨骑型电动车辆)
3 前轮(车轮、转向轮)
3a 车轴
3w 轮子
3w1 上端
H1 范围
4 后轮(车轮、驱动轮)
4w 轮子
8 座椅
9 踏板
11 车身框架
12 头管
13 上框架(框架构件)
14a 向下框架(框架构件)
14b 下框架
14c 后框架(第二框架构件)
15 后上框架(第二框架构件)
16 后下框架(第二框架构件)
17 中间框架(框架构件)
18 向下框架部
30 电动马达
100 蓄电池
101 前蓄电池
102 后蓄电池
147 前中段横框架(横框架)
230 软线收纳部(线缆收纳部)
245 充电软线(充电线缆)
309 导风出口部
R2 导风路区域
L2 导风路中央线
313、313A、313B 物品收纳箱(物品收纳部)
315 导风孔(导风部)
x1 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
x2 左右方向内侧的端部
313Aw 底壁部(壁部)
318 开口部
318a 检修盖(第二盖)
s1 通风路
319 备用蓄电池
319a 备用蓄电池收纳部
320 PCU(动力控制单元)
x3 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
321 PDU(高压基板)
322 ECU(控制基板)
323 接线盒(分配器)
324 接触器
325 充电器(charger)
CT 中央通道
CT1 上表面部
CT2 最低部
333 散热片
L1 延长线
331a 端子连接部(第一连接部)
331c 肋(绝缘构件)
336a 端子连接部(第二连接部)

Claims (5)

1.一种低地板式的跨骑型电动车辆(1、1A、1B),其具备:
车辆行驶用的电动马达(30);
向所述电动马达(30)供给电力的蓄电池(100);
控制所述电动马达(30)的动力控制单元(320);
乘员放脚的踏板(9);及
在所述踏板(9)的左右中央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CT),
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上方形成有跨骑空间(CT3),
在所述低地板式的跨骑型电动车辆中,
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配置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内部,
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内部且在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的上方且在比乘客就座的座椅(8)靠前方的位置配置有物品收纳部(313、313A、313B),
所述物品收纳部(313)设为收纳充电软线(245)的软线收纳部(230),
所述低地板式的跨骑型电动车辆具备搭载于该低地板式的跨骑型电动车辆而对所述蓄电池(100)进行充电的充电器(325),
所述充电器(325)配置在比具备所述充电软线(245)的所述物品收纳部(313)靠下方的位置。
2.一种低地板式的跨骑型电动车辆(1、1A、1B),其具备:
车辆行驶用的电动马达(30);
向所述电动马达(30)供给电力的蓄电池(100);
控制所述电动马达(30)的动力控制单元(320);
乘客放脚的踏板(9);及
在所述踏板(9)的左右中央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CT),
在所述低地板式的跨骑型电动车辆中,
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配置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内部,
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内部且在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的上方配置有物品收纳部(313、313A、313B),
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具备连接高压线的第一连接部(331a),
所述第一连接部(331a)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物品收纳部(313A)的壁部(313Aw)相对,
在所述物品收纳部(313A)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31a)相对的壁部(313Aw)形成有具有第二盖(318a)的开口部(3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地板式的跨骑型电动车辆,其中,
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前方设有将行车风向所述中央通道(CT)的内部引导的导风部(315),
通过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和所述物品收纳部(313A)的壁部(313Aw)形成从所述导风部(315)导入到所述中央通道(CT)内的行车风从前方向后方流动的通风路(s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地板式的跨骑型电动车辆,其中,
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在面向所述通风路(s1)的部位具备散热片(333)。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低地板式的跨骑型电动车辆,其中,
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上表面部(CT1)设有对所述物品收纳部(313、313A、313B)进行开闭的盖(313a)。
CN201780095255.2A 2017-09-29 2017-09-29 跨骑型电动车辆 Active CN1112470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35421 WO2019064475A1 (ja) 2017-09-29 2017-09-29 鞍乗り型電動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7061A CN111247061A (zh) 2020-06-05
CN111247061B true CN111247061B (zh) 2021-07-30

Family

ID=65901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5255.2A Active CN111247061B (zh) 2017-09-29 2017-09-29 跨骑型电动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833052B2 (zh)
CN (1) CN111247061B (zh)
WO (1) WO2019064475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9986A (zh) * 2009-09-15 2011-04-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两轮车
CN102753424A (zh) * 2010-02-18 2012-10-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踏板摩托车型电动车辆
JP2013043462A (ja) * 2011-08-22 2013-03-04 Hond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電動車両
JP2016030585A (ja) * 2014-07-30 2016-03-0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N105644677A (zh) * 2014-12-01 2016-06-0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骑型电动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21753A (ja) * 1998-05-18 1999-11-24 Yamaha Motor Co Ltd 電動車両における充電器の配置構造
US20110036657A1 (en) * 2009-08-13 2011-02-17 Brammo, Inc. Electric vehicle chassis
CN102887193B (zh) * 2011-07-20 2014-09-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9986A (zh) * 2009-09-15 2011-04-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两轮车
CN102753424A (zh) * 2010-02-18 2012-10-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踏板摩托车型电动车辆
JP2013043462A (ja) * 2011-08-22 2013-03-04 Hond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電動車両
JP2016030585A (ja) * 2014-07-30 2016-03-0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N105644677A (zh) * 2014-12-01 2016-06-0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骑型电动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64475A1 (ja) 2019-04-04
JP6833052B2 (ja) 2021-02-24
CN111247061A (zh) 2020-06-05
JPWO2019064475A1 (ja) 2020-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8723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CN111148689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CN111867925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CN111247058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CN111278722B (zh) 跨骑型二轮电动车辆
CN111148688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CN111247061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CN111247060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CN111263721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