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6527B - 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6527B
CN111246527B CN202010049418.7A CN202010049418A CN111246527B CN 111246527 B CN111246527 B CN 111246527B CN 202010049418 A CN202010049418 A CN 202010049418A CN 111246527 B CN111246527 B CN 1112465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gateway
packet data
data network
network connection
user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494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46527A (zh
Inventor
乔晓强
李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494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465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46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6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46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6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MME和GW‑C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无法实现GW‑U更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四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分别从兼容现有实现机制和提高系统效率的角度实现了在UE进行TAU的过程中,分布式网关的EPS系统可以根据UE当前的位置,选择最佳的GW‑U并重新建立PDN连接,实现了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化,保证了通信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系统架构演进(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SAE)是3GPP对于LTE无线通信标准的核心网络架构的升级计划,SAE架构如图1所示。对于SAE架构,如果UE跨TA移动,则UE将触发跟踪区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在MME和S-GW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TAU流程执行的过程中,MME和S-GW之间没有任何信令交互,其中,TA(Tracking Area)是由一片连续覆盖的小区组成的地理区域,用于对处于空闲状态的UE的位置进行管理。
在SAE架构中,网关仍然需要保留有大量的对外的信令接口,而网关大量的对外信令接口会带来大量的接口信令,采用专用硬件平台的网关信令处理性能不强,容易成为瓶颈。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为解决网关信令处理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基于SDN的SAE架构如图2所示。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流量呈现了爆发式增长的趋势,为避免移动流量增长给核心网带来的压力,移动网关呈现出逐步下移、分布式部署的趋势。对于图2所示的基于SDN的SAE架构,通过进一步地将GW-U下移并分布式部署,实现GW-U分布式部署的架构如图3所示。
然而在分布式网关架构中,在TAU流程执行的过程中,有可能需要为UE选择新的GW-U并建立新的PDN(中文:分组数据网络;英文:Packet Data Network)连接。但是由于MME无法获知GW-U的部署情况,所以在MME和GW-C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无法实现GW-U更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MME和GW-C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无法实现GW-U更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包括:
控制面网关GW-C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用于表示第一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建立完成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PDN连接为用户设备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GW-U之间的PDN连接,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通知参数,所述通知参数用于要求所述MME在所述UE所在的跟踪区TA发生变化时通知所述GW-C;
所述GW-C接收所述MME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GW-C所述UE所在的跟踪区TA发生变化;
所述GW-C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后的TA对应第二GW-U,所述第二GW-U与所述第一GW-U不同;
所述GW-C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MME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PDN连接,所述第二PDN连接为所述UE与所述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
所述GW-C利用所述第二GW-U完成所述第二PND连接的建立。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GW-C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GW-C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MME删除所述第一PDN连接,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PDN连接的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包括:
控制面网关GW-C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用于表示第一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建立完成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PDN连接为用户设备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GW-U之间的PDN连接,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GW-U对应的TA标识列表;
所述GW-C接收所述MME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GW-C所述UE所在的跟踪区TA的TA标识不在所述TA标识列表中;
所述GW-C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MME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PDN连接,所述第二PDN连接为所述UE与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
所述GW-C利用所述第二GW-U完成所述第二PND连接的建立。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GW-C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GW-C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MME删除所述第一PDN连接,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PDN连接的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包括:
移动管理实体MME接收控制面网关GW-C发送的用于表示第一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建立完成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PDN连接为用户设备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GW-U之间的PDN连接,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GW-U对应的TA标识列表;
所述MME确定所述UE所在的跟踪区TA的TA标识不在所述TA标识列表中;
所述MME向所述U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PDN连接,所述第二PDN连接为所述UE与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ME向所述U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MME发起断开所述第一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PDN连接的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包括:
移动管理实体MME在用户设备UE所在的跟踪区TA发生变化后,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前TA对应第一TA标识,以及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后TA对应第二TA标识,所述UE与第一GW-U之间建立有第一PDN连接;
所述MME根据预先存储的每个GW-U标识与跟踪区TA标识列表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TA标识所在的TA列表对应第一GW-U标识,以及确定所述第二TA标识所在的TA列表对应第二GW-U标识;
当所述第一GW-U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一GW-U与所述第二GW-U标识对应的第二GW-U不同时,所述MME向所述U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PDN连接,所述第二PDN连接为所述UE与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ME向所述U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MME向所述UE发起断开所述第一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PDN连接的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用于表示第一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建立完成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PDN连接为用户设备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GW-U之间的PDN连接,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通知参数,所述通知参数用于要求所述MME在所述UE所在的跟踪区TA发生变化时通知所述GW-C;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MME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GW-C所述UE所在的跟踪区TA发生变化;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后的TA对应第二GW-U,所述第二GW-U与所述第一GW-U不同;
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MME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PDN连接,所述第二PDN连接为所述UE与所述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
建立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二GW-U完成所述第二PND连接的建立。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单元用于:
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MME删除所述第一PDN连接,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PDN连接的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用于表示第一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建立完成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PDN连接为用户设备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GW-U之间的PDN连接,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GW-U对应的TA标识列表;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MME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GW-C所述UE所在的跟踪区TA的TA标识不在所述TA标识列表中;
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MME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PDN连接,所述第二PDN连接为所述UE与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
建立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二GW-U完成所述第二PND连接的建立。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单元用于:
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MME删除所述第一PDN连接,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PDN连接的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控制面网关GW-C发送的用于表示第一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建立完成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PDN连接为用户设备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GW-U之间的PDN连接,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GW-U对应的TA标识列表;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UE所在的跟踪区TA的TA标识不在所述TA标识列表中;
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U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PDN连接,所述第二PDN连接为所述UE与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单元用于:
发起断开所述第一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PDN连接的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预先存储每个GW-U标识与跟踪区TA标识列表的对应关系;
确定单元,用于在用户设备UE所在的跟踪区TA发生变化后,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前TA对应第一TA标识,以及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后TA对应第二TA标识,所述UE与第一GW-U之间建立有第一PDN连接;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TA标识所在的TA列表对应第一GW-U标识,以及确定所述第二TA标识所在的TA列表对应第二GW-U标识;
请求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GW-U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一GW-U与所述第二GW-U标识对应的第二GW-U不同时,向所述U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PDN连接,所述第二PDN连接为所述UE与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单元用于:
向所述UE发起所述断开第一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PDN连接的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分布式网关架构,在UE进行TAU的过程中,首先GW-C或MME确定变化后的TA对应的GW-U与已建立的PDN连接中的GW-U不同,然后UE触发PDN连接重建,GW-C选择新的GW-U完成PDN连接重建。实现了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化,保证了通信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SAE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基于SDN的SAE架构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分布式网关架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更新分布式网关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更新分布式网关的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更新分布式网关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更新分布式网关的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更新分布式网关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更新分布式网关的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更新分布式网关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更新分布式网关的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的第一种模块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面网关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的第二种模块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面网关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的第三种模块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管理实体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的第四种模块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管理实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请参考图3,图3所示的分布式网关架构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面网关的更新方法。下面对图3中的主要网元做简要说明。
UE(中文:用户设备;英文:User Equipment),也可称之为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移动用户设备等,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CN,Core Network)进行通信,用户设备可以是如移动电话或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例如:手机,智能终端,多媒体设备,流媒体设备等。
eNodeB(中文:演进型Node B;英文:Evolved Node B):LTE网络中的无线基站。eNodeB是LTE无线接入网的唯一网元,负责空中接口相关的所有功能。还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以及后续演进系统中实现类似功能的网络设备,本发明并不限定。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实际网络部署需要,对网络设备的形态进行相应的改变,如采用分布式基站等方式,亦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MME(中文:移动管理实体;英文: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是LTE核心网中负责处理信令的网元。MME负责控制面的移动性管理,包括用户上下文和移动状态管理。
GW-C(中文:控制面网关;英文:Gateway Control-plane),GW-C是集中部署的,GW-C负责处理对外的信令交互,包括与MME之间的GTP-C信令以及与其他网元之间的信令。
GW-U(中文:用户面网关;英文:Gateway User-plane),GW-U是分布式部署的,GW-U用于根据GW-C指示的上下文信息,实现用户数据报文的转发。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提出了两种机制来实现GW-U更新,这两种机制分别如下:
第一种机制为:在TAU流程执行的过程中,MME采用预定机制通知GW-C,由GW-C发起PDN释放和重新建立的流程,以完成GW-U更新。
第二种机制为:MME预先获取GW-U与TA的映射关系,在TAU流程执行的过程中,由MME主动发起PDN释放和重新建立的流程,以完成GW-U更新。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对第一种机制下如何实现GW-U更新进行详细说明。如图4所示,在第一种机制下,实现GW-U更新的第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控制面网关GW-C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用于表示第一PDN连接建立完成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为用户设备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GW-U之间的PDN连接,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通知参数,所述通知参数用于要求所述MME在所述UE所在的跟踪区TA发生变化时通知所述GW-C。
步骤402:所述GW-C接收所述MME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GW-C所述UE所在的跟踪区TA发生变化。
步骤403:所述GW-C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后的TA对应第二GW-U,所述第二GW-U与所述第一GW-U不同。
步骤404:所述GW-C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MME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PDN连接,所述第二PDN连接为所述UE与所述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
步骤405:所述GW-C利用所述第二GW-U完成所述第二PND连接的建立。
其中,所述GW-C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GW-C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MME删除所述第一PDN连接,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PDN连接的参数。
具体来讲,在UE附着网络的过程中或者在建立UE与第一GW-U之间的第一PDN连接的过程中,GW-C向MME发送改变通知行为(英文:Change Reporting Action)参数,要求MME在UE所在的TA发生变化时通知GW-C。如果UE触发TAU流程执行,则MME发送改变通知(英文:Change Notification)消息给GW-C,通知GW-C UE所在的TA发生改变,GW-C根据UE所在的变化后的TA,判断是否需要更新GW-U,并在需要的情况下,触发完成GW-U更新以及建立新的PDN连接。
其中,UE与第一GW-U之间建立PDN连接,各个网元之间需要进行图5中A1至A4所示的信令交互:
A1)UE向MME发送PDN连接建立请求(英文:PDN Connectivity Request)消息,请求建立第一PDN连接;
A2)MME向GW-C发送创建会话请求(英文: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消息,请求创建会话;
A3)GW-C选择第一GW-U,并在返回给MME的创建会话应答(英文:Create SessionResponse)消息中设置改变通知行为参数,要求MME在UE所在的TA变化时通知GW-C;
A4)各个网元完成第一PDN连接建立的其它步骤。
如果UE触发TAU流程执行,也就是说UE所在的TA发生变化,则在TAU流程执行的过程中,各网元之间需要进行图5中1至10所示的信令交互:
1)UE触发TAU启动;
2)UE向eNodeB发送TAU请求消息,发起TAU;
3)eNodeB将TAU请求消息转发给MME;
4)MME发送改变通知消息给GW-C,将UE所在的TA发生改变的信息通知给GW-C;
5)GW-C收到改变通知消息后,返回改变通知确认(英文:Change NotificationAck)消息给MME;
6)MME发送TAU接受消息给UE;
7)UE发送TAU完成消息给MME;
8)GW-C根据UE所在的变化后的TA与分布式部署的GW-U的对应关系,确定是否需要更新GW-U;若需要更新,则发送删除承载请求(英文:Delete Bearer Request)消息给MME,指示删除第一PDN连接的默认承载,并在消息中设置Cause为“Reactivation Requested”;
9)各个网元完成第一PDN连接的默认承载的去激活流程;
10)依据“Reactivation Requested”参数的指示,UE发起新的PDN连接请求,GW-C选择第二GW-U,完成与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建立过程。
在上述过程中,如果不需要执行GW-U更新流程,则步骤8)-10)不会执行。
在实施例一中,通过设置Change Reporting Action的方式,使得UE在进行TAU时,MME主动通知GW-C,GW-C根据UE所在的变化后的TA,判断是否需要更新GW-U,并在需要更新的情况下,触发完成GW-U更新和PDN连接重建。
一方面,实施例一解决了现有TAU流程无法实现GW-U更新的问题,GW-C可以根据UE当前的位置,选择最佳的GW-U并建立PDN连接,实现了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化,保证了通信性能;另一方面,实施例一中利用现有Location Change Reporting流程实现MME通知GW-C的功能,对MME没有改动,从而降低了实现代价。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对第一种机制下如何实现GW-U更新进行详细说明。如图6所示,在第一种机制下,实现GW-U更新的第二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控制面网关GW-C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用于表示第一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建立完成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PDN连接为用户设备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GW-U之间的PDN连接,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GW-U对应的TA标识列表。
步骤602:所述GW-C接收所述MME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GW-C所述UE所在的跟踪区TA的TA标识不在所述TA标识列表中。
步骤603:所述GW-C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MME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PDN连接,所述第二PDN连接为所述UE与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
步骤604:所述GW-C利用所述第二GW-U完成所述第二PND连接的建立。
其中,所述GW-C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GW-C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MME删除所述第一PDN连接,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PDN连接的参数。
具体来讲,在UE附着网络的过程中或者在建立UE与第一GW-U之间的第一PDN连接的过程中,GW-C向MME发送第一GW-U对应的TA列表。如果UE触发TAU流程执行,则MME判断UE所在的变化后的TA是否在第一GW-U对应的TA列表中,如果不在,则发送ChangeNotification消息给GW-C,GW-C触发完成GW-U更新以及建立新的PDN连接。
与实施例一相比,实施例二考虑到并非每次TAU都会引起GW-U更新,因为可能存在TAU更新前的TA对应第一GW-U,更新后的TA也对应第一GW-U的情况,因此实施例二提出只有UE离开了第一GW-U对应的TA列表(即UE触发的TAU会引起GW-U更新)时,MME才会通知GW-C,并不是如实施例一中每次UE触发TAU流程执行时,MME都要向GW-C发送ChangeNotification消息,因此实施例二相比实施例一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信令负担。
其中,UE与第一GW-U之间建立PDN连接,各个网元之间需要进行图7中A1至A4所示的信令交互:
A1)UE向MME发送PDN连接建立请求消息,请求建立第一PDN连接;
A2)MME向GW-C发送创建会话请求消息,请求创建会话;
A3)GW-C选择第一GW-U,并在返回给MME的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中设置第一GW-U对应的TA列表,MME针对每个UE进行保存;
A4)各个网元完成第一PDN连接建立的其它步骤。
如果UE触发TAU流程执行,也就是说UE所在的TA发生变化,则在TAU流程执行的过程中,各网元之间需要进行图7中1至10所示的信令交互:
1)UE触发TAU启动;
2)UE向eNodeB发送TAU Request消息,发起TAU;
3)eNodeB将TAU Request消息转发给MME;
4)MME判断UE所在的变化后的TA是否在第一GW-U对应的TA列表中,如果不在,则发送Change Notification消息给GW-C;
5)GW-C收到Change Notification消息后,返回Change Notification Ack消息给MME;
6)MME发送TAU Accept消息给UE;
7)UE发送TAU Complete消息给MME;
8)GW-C若收到Change Notification消息后,则发送Delete Bearer Request消息给MME,指示删除第一PDN连接的默认承载,并在消息中设置Cause为“ReactivationRequested”;
9)各个网元完成第一PDN连接的默认承载的去激活流程;
10)依据“Reactivation Requested”参数的指示,UE发起新的PDN连接请求,GW-C选择第二GW-U,完成与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建立过程。
在上述过程中,如果不需要执行GW-U更新流程,则步骤4)-5),8)-10)不会执行。
在实施例二中,通过设置第一GW-U对应的TA列表的方式,使得UE在进行TAU时,只有UE离开了第一GW-U对应的TA列表时,MME才会通知GW-C,GW-C触发完成GW-U更新和PDN连接重建。
一方面,实施例二相比于实施例一减少了不必要的Change Notification消息,降低了信令负担;另一方面,实施例二中利用现有Presence Reporting Area流程,实现UE离开特定的TA列表时MME通知GW-C的功能,同样对MME没有改动,从而降低了实现代价。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对第二种机制下如何实现GW-U更新进行详细说明。如图8所示,在第二种机制下,实现GW-U更新的第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移动管理实体MME接收控制面网关GW-C发送的用于表示第一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建立完成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PDN连接为用户设备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GW-U之间的PDN连接,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GW-U对应的TA标识列表。
步骤802:所述MME确定所述UE所在的跟踪区TA的TA标识不在所述TA标识列表中。
步骤803:所述MME向所述U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PDN连接,所述第二PDN连接为所述UE与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
其中,所述MME向所述U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MME发起断开所述第一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PDN连接的参数。
具体来讲,在UE附着网络的过程中或者在建立UE与第一GW-U之间的第一PDN连接的过程中,GW-C向MME发送第一GW-U对应的TA列表。如果UE触发TAU流程执行,则MME判断UE所在的变化后的TA是否在第一GW-U对应的TA列表中,如果不在,则MME触发完成GW-U更新以及建立新的PDN连接。
与实施例二相比,实施例三在UE离开了第一GW-U对应的TA列表(即UE触发的TAU会引起GW-U更新)时,MME不再如实施例二中通知GW-C,而是主动发起并完成GW-U更新和PDN连接重建。
其中,UE与第一GW-U之间建立PDN连接,各个网元之间需要进行图9中A1至A4所示的信令交互:
A1)UE向MME发送PDN连接建立请求消息,请求建立第一PDN连接;
A2)MME向GW-C发送创建会话请求消息,请求创建会话;
A3)GW-C选择第一GW-U,并在返回给MME的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中设置第一GW-U对应的TA列表,MME针对每个UE进行保存;
A4)各个网元完成第一PDN连接建立的其它步骤。
如果UE触发TAU流程执行,也就是说UE所在的TA发生变化,则在TAU流程执行的过程中,各网元之间需要进行图9中1至7所示的信令交互:
1)UE触发TAU启动;
2)UE向eNodeB发送TAU Request消息,发起TAU;
3)eNodeB将TAU Request消息转发给MME;
4)MME发送TAU Accept消息给UE;
5)UE发送TAU Complete消息给MME;
6)MME判断UE所在的变化后的TA是否在第一GW-U对应的TA列表中,如果不在,则MME发起PDN disconnection流程,并在消息中设置Cause为“Reactivation Requested”;
7)依据“Reactivation Requested”参数的指示,UE发起新的PDN连接请求,GW-C选择第二GW-U,完成与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建立过程。
在上述过程中,如果不需要执行GW-U更新流程,则步骤6)-7)不会执行。
在实施例三中,通过设置第一GW-U对应的TA列表的方式,使得UE在进行TAU时,只有UE离开了第一GW-U对应的TA列表时,MME主动发起并完成GW-U更新和PDN连接重建。
实施例三需要对MME进行一定的功能扩展,以判断TAU会否引起GW-U的更新,并发起和完成GW-U更新和PDN连接重建,实施例三相比于实施例二减少了MME与GW-U的信令交互(实施例二中的Change Notification和Change Notification Ack消息),进一步降低了信令负担。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对第二种机制下如何实现GW-U更新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0所示,在第二种机制下,实现GW-U更新的第二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移动管理实体MME在用户设备UE所在的跟踪区TA发生变化后,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前TA对应第一TA标识,以及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后TA对应第二TA标识,所述UE与第一GW-U之间建立有第一PDN连接。
步骤102:所述MME根据预先存储的每个GW-U标识与跟踪区TA标识列表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TA标识所在的TA列表对应第一GW-U标识,以及确定所述第二TA标识所在的TA列表对应第二GW-U标识。
步骤103:当所述第一GW-U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一GW-U与所述第二GW-U标识对应的第二GW-U不同时,所述MME向所述U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PDN连接,所述第二PDN连接为所述UE与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
其中,所述MME向所述U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MME向所述UE发起断开所述第一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PDN连接的参数。
具体来讲,通过设备级的信令向MME发送每个GW-U对应的TA列表。如果UE触发TAU流程执行,则MME判断UE所在的变化后的TA对应的GW-U是否与UE所在的变化前的TA对应的GW-U相同,如果不同,则MME触发完成GW-U更新以及建立新的PDN连接。
如果UE触发TAU流程执行,也就是说UE所在的TA发生变化,则在TAU流程执行的过程中,各网元之间需要进行图11中0至7所示的信令交互:
0)GW-C将GW-U与TA的映射表{[GW-U ID,TA列表],…}发送给MME,或者预先将GW-U与TA的映射表{[GW-U ID,TA列表],…}配置在MME中;此后UE附着或者建立第一PDN连接时,MME可以根据UE所在的TA计算出对应的GW-U ID为第一GW-U;
1)UE触发TAU启动;
2)UE向eNodeB发送TAU Request消息,发起TAU;
3)eNodeB将TAU Request消息转发给MME;
4)MME发送TAU Accept消息给UE;
5)UE发送TAU Complete消息给MME;
6)MME查询GW-U与TA的映射表,判断UE所在的变化后的TA对应第二GW-U,第二GW-U是否与第一GW-U相同,如果不同,则MME发起PDN断开连接(英文:PDN disconnection)流程,并在消息中设置Cause为“Reactivation Requested”;
7)依据“Reactivation Requested”参数的指示,UE发起新的PDN连接请求,GW-C选择新的GW-U,完成与新选择的GW-U之间的PDN连接建立过程。
在上述过程中,如果不需要执行GW-U更新流程,则步骤6)-7)不会执行。
在实施例四中,考虑到可能出现GW-U的状态发生变化(新增、删除,位置改变,对应TA列表改变等)的情况,所以在执行完步骤0)之后,各网元之间需要进行图11中8至9所示的信令交互:
8)当有GW-U的状态发生变化(新增、删除,位置改变,对应TA列表改变等)时,状态发生变化的GW-U通知GW-C;
9)GW-C根据GW-U的状态变化情况,将更新后的GW-U与TA的映射表发送给MME。
在上述过程中,步骤8)在GW-U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才会执行,而步骤9)则只在GW-U与TA列表的映射关系发生变化时才会执行。
在实施例四中,GW-C利用设备级信令传送GW-U与TA的映射表给MME,使得UE在进行TAU时,MME可以查询映射表,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GW-U更新,在确定需要更新GW-U时,MME主动发起并完成GW-U更新和PDN连接重建。另外,在GW-U的状态发生变化时,GW-C通过设备级的消息更新GW-U与TA的映射表。
实施例四需要对MME进行一定的功能扩展,以以接收和处理GW-U与TA的映射表,并判断TAU会否引起GW-U的更新,并发起和完成GW-U更新和PDN连接重建。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相比,一方面,实施例四利用设备级信令传送GW-U与TA的映射表,进一步降低了系统信令负担;另一方面,在GW-U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能及时将新的映射关系发送给MME,保证了MME判断是否需要GW-U更新的正确性。
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相比,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中MME主动发起PDN重新建立流程,其实是通过PDN disconnection流程促使UE发起PDN连接重建的,而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GW-C发起PDN重建流程,其实是通过第一PDN连接的默认承载去激活流程,促使UE发起PDN连接重建的。
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相比,实施例四中GW-C将GW-U与TA的映射表发送给MME,或者预先将GW-U与TA的映射表配置在MME中,所以UE与第一GW-U建立PDN连接的过程中,就不再传递第一GW-U对应的TA列表。
综上,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在TAU流程执行的过程中不支持GW-U更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四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分别从兼容现有实现机制和提高系统效率的角度实现了,在UE进行TAU的过程中,分布式网关的EPS系统可以根据UE当前的位置,选择最佳的GW-U并重新建立PDN连接,实现了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化,保证了通信性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
请参考图12,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的第一种模块示意图。图12所示的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涉及到的术语的含义以及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图1至图11以及实施例的相关描述。该装置可以是如前所述的控制面网关,该装置包括:发送单元1201、接收单元1202、确定单元1203、请求单元1204、建立单元1205。
发送单元1201,用于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用于表示第一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建立完成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PDN连接为用户设备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GW-U之间的PDN连接,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通知参数,所述通知参数用于要求所述MME在所述UE所在的跟踪区TA发生变化时通知所述GW-C;
接收单元1202,用于接收所述MME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GW-C所述UE所在的跟踪区TA发生变化;
确定单元1203,用于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后的TA对应第二GW-U,所述第二GW-U与所述第一GW-U不同;
请求单元1204,用于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MME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PDN连接,所述第二PDN连接为所述UE与所述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
建立单元1205,用于利用所述第二GW-U完成所述第二PND连接的建立。
可选的,请求单元1204用于:
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MME删除所述第一PDN连接,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PDN连接的参数。
前述图4和图5实施例中的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通过前述对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请参考图13,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面网关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3所示的控制面网关涉及到的术语的含义以及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图1至图11以及实施例的相关描述。该控制面网关可以是如前所述的控制面网关,该控制面网关包括:发送器1301、接收器1302、处理器1303、存储器1304。
发送器1301:用于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用于表示第一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建立完成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PDN连接为用户设备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GW-U之间的PDN连接,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通知参数,所述通知参数用于要求所述MME在所述UE所在的跟踪区TA发生变化时通知所述GW-C;
接收器1302,用于接收所述MME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GW-C所述UE所在的跟踪区TA发生变化;
处理器1303,用于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后的TA对应第二GW-U,所述第二GW-U与所述第一GW-U不同;用于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MME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PDN连接,所述第二PDN连接为所述UE与所述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用于利用所述第二GW-U完成所述第二PND连接的建立。
可选的,处理器1303还用于: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MME删除所述第一PDN连接,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PDN连接的参数。
其中,在图13中,总线架构(用总线1300来代表),总线13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1300将包括由处理器1303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3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总线13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1305在总线1300和接收器1302和发送器1301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1302和发送器1301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1303负责管理总线13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13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1303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前述图4和图5实施例中的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控制面网关,通过前述对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的控制面网关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请参考图14,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的第二种模块示意图。图14所示的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涉及到的术语的含义以及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图1至图11以及实施例的相关描述。该装置可以是如前所述的控制面网关,该装置包括:发送单元1401、接收单元1402、请求单元1403、建立单元1404。
发送单元1401,用于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用于表示第一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建立完成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PDN连接为用户设备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GW-U之间的PDN连接,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GW-U对应的TA标识列表;
接收单元1402,用于接收所述MME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GW-C所述UE所在的跟踪区TA的TA标识不在所述TA标识列表中;
请求单元1403,用于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MME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PDN连接,所述第二PDN连接为所述UE与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
建立单元1404,用于利用所述第二GW-U完成所述第二PND连接的建立。
可选的,请求单元1403用于:
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MME删除所述第一PDN连接,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PDN连接的参数。
前述图6和图7实施例中的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通过前述对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请参考图15,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面网关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15所示的控制面网关涉及到的术语的含义以及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图1至图11以及实施例的相关描述。该控制面网关可以是如前所述的控制面网关,该控制面网关包括:发送器1501、接收器1502、处理器1503、存储器1504。
发送器1501:用于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用于表示第一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建立完成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PDN连接为用户设备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GW-U之间的PDN连接,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GW-U对应的TA标识列表;
接收器1502,用于接收所述MME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GW-C所述UE所在的跟踪区TA的TA标识不在所述TA标识列表中;
处理器1503,用于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MME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PDN连接,所述第二PDN连接为所述UE与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用于利用所述第二GW-U完成所述第二PND连接的建立。
可选的,处理器1503还用于:向所述MM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MME删除所述第一PDN连接,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PDN连接的参数。
其中,在图15中,总线架构(用总线1500来代表),总线15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1500将包括由处理器1503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5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总线15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1505在总线1500和接收器1502和发送器1501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1502和发送器1501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1503负责管理总线15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15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1503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前述图6和图7实施例中的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控制面网关,通过前述对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控制面网关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请参考图16,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的第三种模块示意图。图16所示的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涉及到的术语的含义以及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图1至图11以及实施例的相关描述。该装置可以是如前所述的移动管理实体,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1601、确定单元1602、请求单元1603。
接收单元1601,用于接收控制面网关GW-C发送的用于表示第一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建立完成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PDN连接为用户设备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GW-U之间的PDN连接,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GW-U对应的TA标识列表;
确定单元1602,用于确定所述UE所在的跟踪区TA的TA标识不在所述TA标识列表中;
请求单元1603,用于所述U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PDN连接,所述第二PDN连接为所述UE与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
可选的,请求单元1603用于:
发起断开所述第一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PDN连接的参数。
前述图8和图9实施例中的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通过前述对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请参考图17,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管理实体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7所示的移动管理实体涉及到的术语的含义以及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图1至图11以及实施例的相关描述。该移动管理实体可以是如前所述的移动管理实体,该移动管理实体包括:接收器1701、处理器1702、存储器1703。
发送器1701:用于接收控制面网关GW-C发送的用于表示第一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建立完成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PDN连接为用户设备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GW-U之间的PDN连接,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GW-U对应的TA标识列表;
处理器1702,用于确定所述UE所在的跟踪区TA的TA标识不在所述TA标识列表中;用于所述U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PDN连接,所述第二PDN连接为所述UE与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
可选的,处理器1702还用于:发起断开所述第一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PDN连接的参数。
其中,在图17中,总线架构(用总线1700来代表),总线17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1700将包括由处理器17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7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总线17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1704在总线1700和和发送器1701之间提供接口。发送器1701可以是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1702负责管理总线17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1703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17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前述图8和图9实施例中的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移动管理实体,通过前述对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移动管理实体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请参考图18,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的第四种模块示意图。图18所示的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涉及到的术语的含义以及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图1至图11以及实施例的相关描述。该装置可以是如前所述的移动管理实体,该装置包括:存储单元1801、确定单元1802、请求单元1803。
存储单元1801,用于预先存储每个GW-U标识与跟踪区TA标识列表的对应关系;
确定单元1802,用于用于在用户设备UE所在的跟踪区TA发生变化后,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前TA对应第一TA标识,以及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后TA对应第二TA标识,所述UE与第一GW-U之间建立有第一PDN连接;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TA标识所在的TA列表对应第一GW-U标识,以及确定所述第二TA标识所在的TA列表对应第二GW-U标识;
请求单元1803,用于当所述第一GW-U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一GW-U与所述第二GW-U标识对应的第二GW-U不同时,向所述U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PDN连接,所述第二PDN连接为所述UE与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
可选的,请求单元1803用于:
向所述UE发起所述断开第一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PDN连接的参数。
前述图10和图11实施例中的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通过前述对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请参考图19,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管理实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19所示的移动管理实体涉及到的术语的含义以及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图1至图11以及实施例的相关描述。该移动管理实体可以是如前所述的移动管理实体,该移动管理实体包括:处理器1901、存储器1902。
存储器1902:用于预先存储每个GW-U标识与跟踪区TA标识列表的对应关系;
处理器1901,用于在用户设备UE所在的跟踪区TA发生变化后,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前TA对应第一TA标识,以及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后TA对应第二TA标识,所述UE与第一GW-U之间建立有第一PDN连接;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TA标识所在的TA列表对应第一GW-U标识,以及确定所述第二TA标识所在的TA列表对应第二GW-U标识;用于当所述第一GW-U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一GW-U与所述第二GW-U标识对应的第二GW-U不同时,向所述UE发起重建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PDN连接,所述第二PDN连接为所述UE与第二GW-U之间的PDN连接。
可选的,处理器1901还用于:向所述UE发起所述断开第一PDN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PDN连接的参数。
其中,在图19中,总线架构(用总线1900来代表),总线19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1900将包括由处理器19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9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总线19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
处理器1901负责管理总线19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1902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19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前述图10和图11实施例中的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移动管理实体,通过前述对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移动管理实体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processor(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用户设备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之间的第一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过程中,控制面网关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第一用户面网关对应的跟踪区TA标识列表;
所述控制面网关从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接收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控制面网关所述UE所在的TA的TA标识不在所述TA标识列表中;
所述控制面网关向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发起重建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参数;
在所述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过程中,所述控制面网关选择第二用户面网关,建立所述UE与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关之间的所述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删除所述第一分组数据网络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参数为设置为“请求重激活”的原因值。
4.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用户设备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之间的第一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过程中,移动管理实体从控制面网关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关对应的跟踪区TA标识列表;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后的TA的TA标识不在所述TA标识列表中,则向所述控制面网关发送通知消息;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从所述控制面网关接收重建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参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控制面网关所述UE所在的变化后的TA的TA标识不在所述TA标识列表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请求消息,触发所述UE发起所述UE与第二用户面网关之间的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删除所述第一分组数据网络连接。
8.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参数为设置为“请求重激活”的原因值。
9.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管理实体在用户设备UE所在的跟踪区TA发生变化后,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前TA对应第一TA标识,以及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后TA对应第二TA标识,所述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之间建立有第一分组数据网络连接;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预先存储的每个用户面网关标识与TA标识列表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TA标识所在的TA列表对应第一用户面网关标识,以及确定所述第二TA标识所在的TA列表对应第二用户面网关标识;
当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关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关与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关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面网关不同时,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向所述UE发起重建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所述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为所述UE与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关之间的分组数据网络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向所述UE发起重建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向所述UE发起断开所述第一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参数。
11.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用户设备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之间的第一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过程中,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第一用户面网关对应的跟踪区TA标识列表;
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接收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控制面网关所述UE所在的TA的TA标识不在所述TA标识列表中;
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发起重建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参数;
建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过程中,选择第二用户面网关,建立所述UE与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关之间的所述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删除所述第一分组数据网络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参数为设置为“请求重激活”的原因值。
14.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在用户设备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之间的第一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过程中,从控制面网关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关对应的跟踪区TA标识列表的单元;
用于在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后的TA的TA标识不在所述TA标识列表中,向所述控制面网关发送通知消息的单元;
用于从所述控制面网关接收重建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请求消息的单元,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参数。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控制面网关所述UE所在的变化后的TA的TA标识不在所述TA标识列表中。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触发所述UE发起所述UE与第二用户面网关之间的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单元。
17.如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删除所述第一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单元。
18.如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参数为设置为“请求重激活”的原因值。
19.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预先存储每个用户面网关标识与跟踪区TA标识列表的对应关系;
确定单元,用于在用户设备UE所在的跟踪区TA发生变化后,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前TA对应第一TA标识,以及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后TA对应第二TA标识,所述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之间建立有第一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TA标识所在的TA列表对应第一用户面网关标识,以及确定所述第二TA标识所在的TA列表对应第二用户面网关标识;
请求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关标识对应的所述用户面网关与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关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面网关不同时,向所述UE发起重建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所述UE发起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所述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为所述UE与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关之间的分组数据网络连接。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请求单元用于:
向所述UE发起断开所述第一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参数。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当程序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
22.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读取并运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方法。
23.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面网关,用于在用户设备UE与第一用户面网关之间的第一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过程中,发送第一用户面网关对应的跟踪区TA标识列表;
移动管理实体,用于从所述控制面网关接收所述TA标识列表,确定所述UE所在的变化后的TA的TA标识不在所述TA标识列表中,则向所述控制面网关发送通知消息;
所述控制面网关还用于从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接收所述通知消息;向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发起重建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参数;在所述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过程中,选择第二用户面网关,建立所述UE与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关之间的所述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控制面网关所述UE所在的变化后的TA的TA标识不在所述TA标识列表中。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管理实体还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触发所述UE发起所述UE与第二用户面网关之间的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
26.如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删除所述第一分组数据网络连接。
27.如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管理实体还用于删除所述第一分组数据网络连接。
28.如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指示所述UE建立所述第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参数为设置为“请求重激活”的原因值。
CN202010049418.7A 2015-08-17 2015-08-17 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2465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9418.7A CN111246527B (zh) 2015-08-17 2015-08-17 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87256 WO2017028163A1 (zh) 2015-08-17 2015-08-17 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CN201580065482.1A CN107005965B (zh) 2015-08-17 2015-08-17 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CN202010049418.7A CN111246527B (zh) 2015-08-17 2015-08-17 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5482.1A Division CN107005965B (zh) 2015-08-17 2015-08-17 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6527A CN111246527A (zh) 2020-06-05
CN111246527B true CN111246527B (zh) 2023-11-17

Family

ID=5805049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5482.1A Active CN107005965B (zh) 2015-08-17 2015-08-17 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CN202010049418.7A Active CN111246527B (zh) 2015-08-17 2015-08-17 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5482.1A Active CN107005965B (zh) 2015-08-17 2015-08-17 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10484859B2 (zh)
EP (3) EP3322237B1 (zh)
JP (1) JP6643458B2 (zh)
KR (1) KR102071311B1 (zh)
CN (2) CN107005965B (zh)
ES (2) ES2903206T3 (zh)
RU (1) RU2676681C1 (zh)
WO (1) WO20170281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7096A (zh) * 2016-11-02 2021-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应灵活部署场景的网络架构
CN108235376B (zh) * 2016-12-21 2020-03-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户面锚点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2910969B (zh) 2017-02-28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KR102664128B1 (ko) 2017-12-15 2024-05-10 소니그룹주식회사 향상된 nef 기능, mec 및 5g 통합
US20190314324A1 (en) 2018-04-13 2019-10-17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Combination of micheliolide derivatives or nanoparticles with ionizing radiation and checkpoint inhibitors for cancer therap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44991A1 (fr) * 2007-05-28 2008-12-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de mise en oeuvre et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s pour sauvegarder l'adresse d'un point d'ancrage de réseau à un serveur de réseau
WO2010080056A1 (en) * 2009-01-09 2010-07-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load balanc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157166A2 (zh) * 2011-06-03 2011-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恢复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管理网元
WO2012175664A2 (en) * 2011-06-22 2012-12-27 Nec Europe Ltd. Energy awarenes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s, including optimizations based on state compression
CN104684044A (zh) * 2013-11-29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建立的方法、控制器及移动性管理实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80991A (ko) * 2006-02-09 2007-08-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액세스 네트워크와 사용자단게이트웨이와의 데이터 터널 형성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JP5203780B2 (ja) * 2008-04-07 2013-06-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クセスゲートウェイ
EP2466955A3 (en) 2009-09-18 2013-01-02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ling method
US8358593B2 (en) * 2009-10-22 2013-01-22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serving gateways to service user equipment
JP4742171B2 (ja) * 2010-01-06 2011-08-1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呼制御ノード、優先度制御ノード及び移動管理ノード
CN102868994A (zh) * 2011-07-08 2013-01-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用户设备ue移动性的方法
CN102761965B (zh) * 2012-04-25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跟踪区域更新后保持用户设备业务连续性的方法及装置
PT2854475T (pt) * 2012-06-29 2019-02-04 Huawei Tech Co Ltd Sistema de gateway, dispositivo e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US9713057B2 (en) * 2013-07-26 2017-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elected internet protocol traffic offload support at an assisting eNodeB
CN104427476B (zh) * 2013-09-10 2019-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信息上报方法、集群服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US9930597B2 (en) * 2013-10-30 2018-03-27 Idac Holdings, Inc. Coordinated packet data network change for selected internet protocol traffic offload
CN104661205B (zh) * 2013-11-22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更新信息通知方法及控制器
CN103797838B (zh) * 2013-12-31 2018-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4768168B (zh) * 2014-01-02 2020-0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跟踪区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及mme
KR102219415B1 (ko) * 2014-01-20 2021-02-2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Lte 망에서 최적 데이터 경로를 위한 mme와 로컬 서버, 이들 간 인터페이스 및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CN104704866B (zh) * 2014-06-30 2019-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重建pdn连接的方法、复位中心服务器、移动管理网元和数据网关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44991A1 (fr) * 2007-05-28 2008-12-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de mise en oeuvre et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s pour sauvegarder l'adresse d'un point d'ancrage de réseau à un serveur de réseau
WO2010080056A1 (en) * 2009-01-09 2010-07-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load balanc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157166A2 (zh) * 2011-06-03 2011-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恢复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管理网元
WO2012175664A2 (en) * 2011-06-22 2012-12-27 Nec Europe Ltd. Energy awarenes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s, including optimizations based on state compression
CN104684044A (zh) * 2013-11-29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建立的方法、控制器及移动性管理实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84859B2 (en) 2019-11-19
EP3986082B1 (en) 2023-06-28
ES2903206T3 (es) 2022-03-31
KR102071311B1 (ko) 2020-01-30
US20200100094A1 (en) 2020-03-26
JP2018531536A (ja) 2018-10-25
KR20180035871A (ko) 2018-04-06
EP3697168B1 (en) 2021-10-13
EP3986082A1 (en) 2022-04-20
EP3322237A1 (en) 2018-05-16
US11051157B2 (en) 2021-06-29
US20210400463A1 (en) 2021-12-23
EP3697168A1 (en) 2020-08-19
CN107005965B (zh) 2020-02-14
EP3322237B1 (en) 2019-11-06
RU2676681C1 (ru) 2019-01-10
CN107005965A (zh) 2017-08-01
US20180176762A1 (en) 2018-06-21
ES2766598T3 (es) 2020-06-12
JP6643458B2 (ja) 2020-02-12
EP3322237A4 (en) 2018-07-11
US11576030B2 (en) 2023-02-07
CN111246527A (zh) 2020-06-05
WO2017028163A1 (zh) 2017-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5269B (zh)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1188553B (zh) 通知归属用户服务器保存分组数据网网关地址信息的方法
US11051157B2 (en) User plane gateway upd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20523870A (ja) Smfインサート方法およびamfエンティティ
CN109819485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739959B1 (en) Method for updating pdu session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JP2018531536A6 (ja) ユーザプレーンゲートウェイ更新方法及び装置
CN103338487A (zh) 一种异系统间重选或切换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9429366B (zh) 一种pdu会话处理方法及设备
KR101944647B1 (ko)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장치, 단말기, 이동성 관리 엔티티 및 시스템
JP2020511876A (ja)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WO2019091077A1 (zh) 一种触发网络切换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926064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本地控制面设备
EP3720242B1 (en) Recovering rrc connection
CN108307457B (zh) 一种消息路由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84078B (zh) 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CN111543030A (zh)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