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5479A - 被配置为执行波束扫描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被配置为执行波束扫描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5479A
CN111245479A CN201911154107.0A CN201911154107A CN111245479A CN 111245479 A CN111245479 A CN 111245479A CN 201911154107 A CN201911154107 A CN 201911154107A CN 111245479 A CN111245479 A CN 111245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channel matrix
array
arrays
matrix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541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45479B (zh
Inventor
金俊泰
李俊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9004608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00063953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245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5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45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54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1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subgroups of transmi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操作无线通信设备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天线阵列,所述天线阵列包括多个子阵列,所述方法包括:对由每个所述子阵列形成的接收波束进行扫描,使得所述接收波束具有分别在多个扫描位置的多个接收波束图案,并且在每个所述扫描位置通过所述天线阵列接收信号;基于所述信号生成基本信道矩阵信息,所述基本信道矩阵信息包括与每个所述子阵列的所述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的信道矩阵;对至少一个组组合执行数字扫描操作并生成补充信道矩阵信息,所述组组合是使用所述基本信道矩阵信息确定的;以及使用所述基本信道矩阵信息和所述补充信道矩阵信息,选择所述天线阵列的接收波束图案。

Description

被配置为执行波束扫描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分别于2018年11月28日和2019年4月19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8-0150084和No.10-2019-0046084的权益,这些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执行波束扫描操作以改善通信性能的无线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针对第五代(5G)通信系统(5G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最新提案旨在通过使用100MHz或更高的超宽带带宽提供数个Gbps的超高速数据服务,来改善商业上广泛使用的长期演进(LTE)和高级LTE(LTE-A)的性能。考虑到在LTE和LTE-A中使用的数百MHz或数个GHz的频带上实现超宽带通信的技术挑战,正在5G通信系统中考虑6GHz或更高的频率。例如,对于5G,正在考虑使用毫米(mm)波频段提高传输速率的技术,该毫米波频段具有包括28GHz频段(26.5GHz-29.5GHz)和60GHz频段(57GHz-71GHz)的潜在频段。然而,由于无线电波的路径损耗与频率成正比,因此毫米波产生的相对较高的路径损耗可能会减小与给定的基站通信的服务区域。
为了防止这种服务区域减小,对于5G已经提出了波束成形技术,该波束成形技术通过使用多个天线生成定向波束来增大无线电波的范围。波束成形技术可以应用于发送设备(例如,基站)和接收设备(例如,终端)中的每一者。波束成形技术不仅可以扩大服务区域,还可以减少由于物理波束向目标聚集而引起的干扰。
在5G通信系统中,发送设备的发送波束的指向方向应与接收设备的接收波束的指向方向对准,以优化波束成形技术的有益效果。因此,已经对形成这种最优指向波束的波束成形技术进行了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及操作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选择与5G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多个发送波束中的任意一个最优地对准的接收波束的图案。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无线通信设备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天线阵列,所述天线阵列包括多个子阵列。所述方法包括:对由每个所述子阵列形成的接收波束进行扫描,使得所述接收波束具有分别在多个扫描位置的多个接收波束图案,并且在每个所述扫描位置通过所述天线阵列接收信号;基于所述信号生成基本信道矩阵信息,所述基本信道矩阵信息包括与每个所述子阵列的所述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的信道矩阵;对至少一个子阵列组执行数字波束扫描操作并生成补充信道矩阵信息,所述子阵列组是使用所述基本信道矩阵信息确定的所述多个子阵列中选定子阵列的组组合;以及使用所述基本信道矩阵信息和所述补充信道矩阵信息,选择所述天线阵列的接收波束图案。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无线通信设备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多个天线阵列。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所述天线阵列中的包括多个子阵列的第一天线阵列执行波束扫描操作。所述的使用第一天线阵列执行波束扫描操作包括:控制所述第一天线阵列中的每个所述子阵列的相位和幅度中的至少一个,使得由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形成的接收波束具有分别在多个波束扫描位置的多个接收波束图案;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阵列接收到的信号,生成第一信道矩阵信息,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信息包括与每个所述子阵列的所述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的信道矩阵;以及对至少一个由所述多个子阵列中的选定子阵列构成的组组合执行数字波束扫描操作并生成第一补充信道矩阵信息,所述组组合是通过使用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信息确定的。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多个天线阵列,每个所述天线阵列包括多个子阵列;多个射频(RF)链路,所述多个RF链路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天线阵列;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处理从所述多个天线阵列接收到的信号。所述控制器基于波束成形矩阵控制每个所述子阵列的天线元件的相位和幅度中的至少一者,并执行模拟波束扫描操作。所述控制器考虑包括所述多个天线阵列的所述子阵列的组组合能够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使用在所述模拟波束扫描操作中接收到的信号,来执行数字波束扫描操作。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似的参考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或特征,其中:
图1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详细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第k子阵列的配置的示图;
图4是用于说明在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中选择接收波束图案(beampattern)的操作的示图;
图5A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框图;图5B是用于说明在图5A所示的无线通信设备的子阵列之间接收信号的时间点的示图;
图6A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框图;图6B是用于说明在图6A所示的无线通信设备的子阵列之间接收信号的时间点的示图;
图7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用于说明通过包括多个天线阵列的无线通信设备的选择器来选择接收波束图案的方法的示图;
图8是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波束扫描操作的示图;
图9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由包括多个天线阵列的无线通信设备的选择器选择接收波束图案的方法的示图;
图11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框图;以及
图12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
在本文中,术语基站(BS)指的是与无线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并将通信网络资源分配给该无线通信设备的电子设备。基站的一些示例包括“NodeB(NB)”,“eNodB(eNB)”、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G RAN)、接入点(AP)、无线通信单元、基站控制器以及网络上的节点。在下文中,术语“小区”将与“基站”互换使用。
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与基站或另一无线通信设备进行通信。无线通信设备可以称为节点、用户设备(UE)、下一代(NG)UE、移动站(MS)、移动设备(ME)、设备或终端。
无线通信设备的其他示例包括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移动电话、视频电话、电子书(e-book)阅读器、台式PC、膝上型PC、上网本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MPEG-1音频第3层(MP3)播放器、医疗设备、相机和可穿戴设备。其他示例包括电视(TV)、数字视频光盘(DVD)播放器、音频播放器、冰箱、空调、真空吸尘器、烤箱、微波炉、洗衣机、空气净化器、机顶盒、家庭自动化控制面板、安全控制面板、媒体盒(例如,Samsung HomeSyncTM、Apple TVTM或Google TVTM)、游戏机(例如,XboxTM和PlayStationTM)、电子词典、电子钥匙、便携式摄像机或电子相框。另一些示例包括各种医疗设备(例如,各种便携式医疗测量设备(例如,血糖仪、心率仪、血压仪、临床温度计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频(CT)、相机、超声设备等)、导航设备、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事件数据记录仪(EDR)、飞行数据记录仪(FDR)、汽车信息娱乐设备、船舶电子设备(例如,船舶导航系统、陀螺罗盘等)、航空电子设备、安全设备、车辆加热设备、工业或家用机器人、无人机、金融机构的自动柜员机(ATM)、商店的销售点(POS)或物联网(IoT)设备(例如,灯泡、传感器、洒水设备、火警、恒温器、路灯、烤面包机、健身器材、热水箱、加热器、锅炉等)。另外,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是能够执行通信功能的各种类型的多媒体系统中的任何一种。在下文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互换地称为“无线设备”。
图1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框图。无线通信系统1可以包括基站10和无线设备20。尽管图1示出了单个基站10和单个无线设备20,但是无线通信系统1可以包括不同数量的基站和无线设备。基站10可以经由无线信道通信地连接到无线设备20,并且提供各种通信服务。基站10可以通过共享信道来服务所有或一些用户业务,并且收集和调度无线设备20的状态信息(例如,缓冲状态、可用发送功率状态和信道状态)。无线通信系统1可以通过使用例如作为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来支持波束成形技术。此外,无线通信系统1可以支持用于根据无线设备20的信道状态来确定调制方案和信道编码速率的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方案。
此外,无线通信系统1可以使用在包含6GHz或更高频率的频带内的宽频子频段来发送和接收信号。例如,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可以使用诸如28GHz频段(26.5GHz-29.5GHz)或60GHz频段(57GHz-71GHz)的毫米波频段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毫米波频段相对于距离具有相对较高的信号衰减,所以为了确保覆盖范围,无线通信系统1可以基于使用多天线技术生成的定向波束来支持收发操作。无线通信系统1可以是被配置为支持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系统,基站10和无线设备20均支持波束成形技术。波束成形技术可以分为数字波束成形技术、模拟波束成形技术和混合波束成形技术。在下文中,将主要描述无线通信系统1支持混合波束形成技术的实施例。然而,将意识到,本发明构思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波束成形技术。
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设备20可以对接收波束执行波束扫描操作,以实现基于定向波束的收发操作。在本文中,波束扫描操作可以指通过基站10和无线设备20中的每一者顺序地或随机地扫描具有预定图案的定向波束的处理。在波束扫描期间或之后,可以选择其指向方向被确定为彼此对准的发送波束和接收波束的图案,用于随后的RF信号通信。在本文中,术语“波束图案(beam pattern)”可用于指代笔形波束天线图案中的主波束的形状,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指代超出主波束区域的空间区域上的天线图案(例如,在对阵列孔径施加反向相位梯度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多个主波束区域)。在下面的讨论中,为简单起见,除非上下文另外指出,否则术语“波束”将指代笔形波束天线图案的主波束,而“波束图案”将指代主波束的形状。因此,“波束图案”可以是由波束的宽度和波束的指向方向确定的波束的形状。波束的宽度可以被定义为峰的相对侧上的零点之间的角宽度,或者被定义为峰的相对侧上的预定功率水平之间的角宽度(例如,“3dB波束宽度”)。指向方向彼此对准的发送波束的图案和接收波束的图案可以被选择为一对收发波束图案。即,当基站10通过具有所选图案的发送波束发送数据时,无线通信设备20可以通过具有所选图案的接收波束来接收数据。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的由无线设备20选择接收波束的图案的操作。
首先,当基站10通过多个天线元件或多个天线阵列发送信号X时,无线设备20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天线元件或至少一个天线阵列接收信号Y。接收信号Y可以是通过使信号X穿过预定信道H而获得的结果。发送信号X与接收信号Y之间的关系可以以等式1示出:
Y=H·X+N 等式1
其中,N是诸如白高斯噪声的噪声,Y、X和N均可以是向量,H可以是矩阵。无线设备20可以通过使用具有由于模拟波束扫描操作而形成的各种图案的接收波束,来接收接收信号Y。在这种情况下,信道H可以根据接收束的图案而变化,并且无线设备20的接收波束的图案可以基于信道H的状态(例如,信道容量)来选择。
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设备2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阵列。无线设备20可以调整包括在天线阵列中的“天线元件的相位和幅度”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可以执行扫描操作,使得通过使用天线阵列产生的接收波束具有多个分别在不同的扫描位置的图案。在本文中,调整“天线元件的相位和幅度”可以指直接地(物理地)或虚拟地(数字地)向天线元件应用或分配相位和幅度。例如,考虑N个元件的发送侧天线阵列。如果“发送信号”施加到天线阵列的输入路径,并且输入路径分成具有相等损耗的N个等长信号路径,每个信号路径通向N个天线元件之一,则每个天线元件可以被说成具有相同的相位和幅度,其中“幅度”是信号功率的量度。这些相位和幅度可以用于计算或生成发送波束图案(“发送”波束图案)。同样地,在这种情况下,在接收侧,每个天线元件可以被说成具有用于计算或实际接收“接收波束”的相同的相位和幅度。如果将移相器和调幅器(放大器或衰减器)插入到通向N个天线元件之一的每个信号路径中,则可以动态调整与每个路径相关联的相位和幅度,以对由天线阵列形成的结果波束进行调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调整了天线元件本身的相位/幅度。通过调节连接路径中的移相器/调幅器的相位/幅度,N个天线元件可以具有不同的相位/幅度。从而,可以通过顺序地调整天线元件之间的相位/幅度(例如,在元件之间产生相位梯度)来计算和扫描由N个天线元件形成的集合波束。在接收侧,可以通过首先测量由N个天线元件中的每个天线元件接收到的信号功率(幅度)和相对相位来进行数字波束成形。然后,所测量的幅度和相位可以应用于虚拟路径,每个虚拟路径具有虚拟移相器和虚拟调幅器。然后可以在各种虚拟路径中进行移相和幅度调整,以对接收波束进行虚拟调向。这样,可以计算接收波束图案,并且例如可以选择产生最大接收信号功率的接收波束图案。相同的虚拟波束调向原理可以应用于子阵列输出的信号。
在下文中,直接调整天线元件的相位和/或幅度并实际扫描在无线设备20中的天线阵列中形成的接收波束的图案的操作将被称为模拟波束扫描操作。在下文中,诸如“控制天线阵列、子阵列或子阵列组的相位或幅度”的短语可以解释为控制包括在天线阵列、子阵列和子阵列组中的每一者中的天线元件的相位/幅度。
无线设备20可以基于由于模拟波束扫描操作而从基站10接收到的信号来生成与天线阵列的各个波束图案相对应的信道矩阵。这些信道矩阵在本文中可以互换地称为“基本”信道矩阵或“初始”信道矩阵(可与下文讨论的“补充”信道矩阵区分开)。在一个示例中,无线设备20可以使用由于模拟波束扫描操作而接收到的信号中所包括的参考信号,对与各个波束图案相对应的基本信道矩阵执行操作。在本文中,术语“波束成形矩阵信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波束成形矩阵。波束成形矩阵可以是块对角矩阵,块对角矩阵的对角元素可以包括每个天线阵列的波束成形向量。此外,波束成形矩阵信息可以以码书格式(codebookformat)预先存储在无线设备20中。波束成形矩阵信息可以包括在无线设备20改变(或扫描)接收波束图案时可以参考的信息。
无线设备20可以使用所生成的基本信道矩阵来生成“补充”信道矩阵,“补充”信道矩阵在本文中可以互换地称为“附加”或“组合”信道矩阵,“补充”信道矩阵分别与这样的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即,可以形成在通过天线阵列形成的波束之间或者通过天线阵列的预定组形成的波束之间的接收波束图案。在下文中,无线设备20中的以下操作可以称为数字波束扫描操作:考虑可能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将相对权重值顺序地或随机地应用于一些生成的信道矩阵,并且对可能在天线阵列中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进行虚拟扫描。无线设备20可以执行数字波束扫描操作并生成分别与如下的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的补充信道矩阵:即,可以形成在通过天线阵列形成的波束图案之间或者通过天线阵列的预定组形成的波束图案之间的接收波束图案。
在示例实施例中,可以说模拟波束扫描操作是在“模拟域”中执行的,而可以说数字波束扫描操作是在“数字域”中执行的。
由于模拟波束扫描操作和数字波束扫描操作,无线设备20可以扩大可被选择的接收波束图案涵盖的覆盖范围,并且可以扩大可被选择的接收波束图案的选择范围。另外,无线设备20可以从各种接收波束图案中选择可以最优地从基站10接收数据信号的接收波束图案。因此,可以改善无线设备20的通信性能。
在示例实施例中,在无线设备20以上述方式选择最优的接收波束图案之后,无线设备20可以通过使用所选择的接收波束图案,来选择用于向基站10或另一无线设备发送信号的发送波束图案。在一个示例中,当确保了波束对应性时,无线设备20可以选择同一所选择的接收波束图案作为发送波束图案,并通过具有所选择的发送波束图案的发送波束向基站10或另一无线设备发送信号。因此,无线设备20可以相对容易地选择最优的发送波束图案,并改善发送性能。
图2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设备100的详细框图。图3是用于说明第k子阵列112_k的配置的示图。
参照图2,无线设备100可以包括前端电路FEC和控制器130。前端电路FEC可以包括多个天线阵列(即,第一天线阵列110_1至第p天线阵列110_p)和多个射频(RF)链路120_1至120_p。第一天线阵列110_1至第p天线阵列110_p的输出端子可以分别连接到RF链路120_1至120_p。第p天线阵列110_p可以包括多个子阵列112_1至112_k和下变频混频器114。下变频混频器114可以将子阵列112_1至112_k的组合RF信号与中频(IF)信号(例如,本地振荡信号)混合成基带信号或更低的IF信号,以进行后续的A/D转换。子阵列112_1至112_k可以包括多个天线元件,并且天线元件的相位和/或幅度可以被单独控制以实现模拟波束扫描操作。连接到第p天线阵列110_p的第p RF链路120_p可以包括模数转换器(ADC)121、串并转换器(S/P)122和快速傅立叶变换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处理电路)123。第p天线阵列110_p的配置可以应用于其余的天线阵列,例如,天线阵列110_1至110_p-1。第pRF链路120_p的配置可以应用于其余的RF链路,即,RF链路120_1至120_p-1。
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控制器130可以包括接收波束选择模块(电路)132。控制器130和接收波束选择模块中的每一者可以是如下电路:该电路被实现为通过逻辑综合(logicsynthesis)设计的专用硬件块、或者该电路被实现为包括执行从存储器(例如,控制器230的内部存储器(未示出))读取的软件指令的至少一个处理器的通用处理电路,或者控制器130和接收波束选择模块中的每一者可以被实现为专用硬件块和通用处理电路的组合。如本文所使用的,控制器130可以被定义为包括用于找到最优的接收波束图案的功能的设备。
根据实施例的接收波束选择模块132可以将第一控制信号CS1至第p控制信号CSp分别提供给第一天线阵列110_1至第p天线阵列110_p,从而执行模拟波束扫描操作。在一个示例中,接收波束选择模块132可以将第p控制信号CSp提供给第p天线阵列110_p,以控制在第p天线阵列110_p中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在下文中,为简明起见,将首先描述图3中所示的第k子阵列112_k的配置。
参照图3,第k子阵列112_k可以包括多个天线元件ATE_1至ATE_m、多个低噪声放大器LNA1至LNAm、多个移相器PS1至PSm以及下变频混频器SMk。第p控制信号CSp可以包括用于控制第k子阵列112_k的相位和/或幅度的控制信号CSpkx
控制信号CSpkx可以包括用于控制包括在每个子阵列112_k中的低噪声放大器LNA1至LNAm的增益和/或包括在每个子阵列112_k中的移相器PS1至PSm的相位的信号。LNA的增益控制导致信号路径幅度调整,从而引起上述的天线元件幅度调整。在第k子阵列112_k中形成的接收波束的图案可能由于控制信号CSpkx而改变。第k子阵列112_k的配置可以应用于其他子阵列,即,第p天线阵列110_p的子阵列112_1至112_k-1。此外,第k子阵列112_k的配置可以应用于包括在每个其他天线阵列(即,天线阵列110_1至110_p-1)中的子阵列(未示出)。
为了实现模拟波束扫描操作,接收波束选择模块132可以将控制信号CS1至CSp提供给天线阵列110_1至110_p,并改变由天线阵列110_1至110_p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波束选择模块132可以针对每个预定子阵列组执行模拟波束扫描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子阵列组是两个或更多个子阵列。然而,在其他示例中,子阵列组可以仅具有一个子阵列。因此,子阵列组可以被理解为用于划分包括在天线阵列110_1至110_p中的子阵列的单位,并且可以被定义为包括至少一个子阵列。例如,一个天线阵列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子阵列组。可选择地,一个子阵列组可以由分别包括在不同天线阵列中的子阵列构成。例如,波束成形矩阵信息可以被实现为以子阵列组为单位执行模拟波束扫描操作。即,可以将波束成形矩阵信息设置为仅考虑包括在特定子阵列组中的天线元件的可变相位和/或幅度的所有可控情况之中的导致接收波束图案大变形的一些情况,来控制对该特定子阵列组的波束扫描操作。下面将参照图5A描述子阵列组包括一个子阵列的示例实施例,下面将参照图9描述子阵列组包括多个子阵列的示例实施例。
接收波束选择模块132可以执行模拟波束扫描操作,以从天线阵列110_1至110_p接收接收信号r1至rp,并基于接收信号r1至rp生成信道矩阵信息,该信道矩阵信息包括与每个子阵列组的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的信道矩阵。例如,当天线阵列110_1至110_p均在逻辑上被分为两个子阵列组时,接收波束选择模块132可以生成分别与两个子阵列组相对应的信道矩阵。即,信道矩阵信息可以包括第一信道矩阵和第二信道矩阵,第一信道矩阵指示可根据在第一子阵列组中形成的接收波束的图案而变化的信道状态;第二信道矩阵指示可根据在第二子阵列组中形成的接收波束的图案而变化的信道状态。
接收波束选择模块132可以使用信道矩阵信息对从子阵列组确定的至少一个组组合(group combination)执行数字波束扫描操作,并生成补充信道矩阵信息。补充信道矩阵信息可以包括补充信道矩阵,该补充信道矩阵指示可根据使用包括在至少一个组组合中的子阵列组虚拟形成的接收波束的图案而变化的信道状态。例如,当将天线阵列110_1至110_p在逻辑上划分为三个子阵列组时,可以将第一组组合设置为包括第一子阵列组和第二子阵列组,第二组组合可以设置为包括第一子阵列组和第三子阵列组。因此,接收波束选择模块132可以对第一组组合执行数字波束扫描操作,对第二组组合执行数字波束扫描操作,并且生成补充信道矩阵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接收波束选择模块132可以在对第一组组合进行数字波束扫描操作期间,使用与第一子阵列组相对应的信道矩阵和相对权重值信息来生成改变后的信道矩阵。相对权重信息可以包括相对权重值,该相对权重值是考虑到特定组组合中的至少一个子阵列组中包括的天线元件的相位和/或幅度的虚拟变化而确定的。随后,接收波束选择模块132可以使用与第二子阵列组相对应的信道矩阵和改变后的信道矩阵,生成与由第一子阵列组和第二子阵列组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的补充信道矩阵。
根据实施例的接收波束选择模块132可以使用基本信道矩阵信息和补充信道矩阵信息来选择形成在天线阵列110_1至110_p中的接收波束图案。接收波束选择模块132可以基于基本信道矩阵信息和补充信道矩阵信息来检测具有最佳特性的信道(最优的信道),并控制天线阵列110_1至110_p形成具有与最优的信道相对应的图案的接收波束。为此,接收波束选择模块132可以使用数字波束扫描操作的结果来更新波束成形矩阵信息,并且参考更新后的波束成形矩阵信息,将与所选择的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的控制信号提供给天线阵列110_1至110_p。控制器130还可以包括缓冲器(未示出),该缓冲器可以存储波束成形矩阵信息和相对权重值信息。接收波束选择模块132可以参考存储在缓冲器中的波束成形矩阵信息和相对权重值信息来执行根据实施例的波束扫描操作。
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设备100不仅可以考虑基于有限的波束成形矩阵信息由子阵列组单独形成的波束图案,而且还可以考虑由于数字波束扫描操作可以由子阵列组的组合形成的波束图案。因此,由于可以扩大可选择的接收波束图案的选择范围及其涵盖的覆盖范围,因此,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设备100可以选择能够确保可接受的或优异的接收性能的接收波束图案。另外,当确保了无线设备100的波束对应性时,无线设备100可以选择接收波束图案作为其发送波束图案,并改善发送性能。
图4是用于说明在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设备中选择接收波束图案的操作的示图。
参照图4,无线设备可以包括D个子阵列组G1至GD,并且基于分别对应于子阵列组G1至GD的波束成形矩阵信息BMTI1至BMTID,对D个子阵列组G1至GD执行模拟波束扫描操作。波束成形矩阵信息BMTI1至BMTID可以相同或分别不同。无线设备可以通过由于模拟波束扫描操作而在子阵列组G1至GD中的每个子阵列组中形成的接收波束来接收信号。上述模拟波束扫描操作可以在模拟域中执行。
此后,无线设备可以在数字域中基于在从子阵列组G1至GD接收到的信号中包括的参考信号,多次执行信道估计操作,并根据在子阵列组G1至GD中形成的接收波束的图案,生成指示信道状态的信道矩阵信息。无线设备可以在数字域中从子阵列组G1至GD确定组组合,使用分别对应于组组合的基本信道矩阵和相对权重值WA1至WAE执行数字波束扫描操作,并生成补充矩阵信息。
无线设备可以使用信道矩阵信息和补充信道矩阵信息来选择与具有最佳特性的信道相对应的接收波束图案。
图5A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设备200的框图。图5B是用于说明在无线设备200的子阵列之间接收信号的时间点的示图。图5A示出了无线设备200包括一个天线阵列210的实施例,该天线阵列210包括两个子阵列,即,第一子阵列210_1和第二子阵列210_2。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无线设备200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天线阵列,每个天线阵列可以包括三个或更多个子阵列。因此,将理解的是,参照图5A描述的实施例的原理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天线阵列。此外,在图5A中假设子阵列组仅包括一个子阵列。因此,一个子阵列可以表示一个子阵列组,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参照图5A至图6B描述的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包括多个子阵列的子阵列组。
如图5A所示,无线设备200可以包括天线阵列210、RF链路220和控制器230。天线阵列210可以包括第一子阵列210_1和第二子阵列210_2。控制器230可以包括信道估计器231、相对权重值训练器232、波束成形控制器233、缓冲器234和选择器235。注意,信道估计器231、相对权重值训练器232、波束成形控制器233、选择器235可以共同形成图2的接收波束选择模块132的示例配置。波束成形控制器233可以在波束扫描操作期间参考存储在缓冲器234中的波束成形矩阵信息,分别向第一子阵列210_1和第二子阵列210_2提供第一控制信号CSp1和第二控制信号CSp2,并单独控制第一子阵列210_1和第二子阵列210_2的相位和/或幅度。
参照图5B,波束成形控制器233可以将通过第一子阵列210_1接收的第一信号Sp1的接收时段设置成与通过第二子阵列210_2接收的第二信号Sp2的接收时段不同。例如,在预定信号接收时段TD内,波束成形控制器233可以在时间点“tsw”之前启用第一子阵列210_1并且停用第二子阵列210_2以仅接收第一信号Sp1,而波束成形控制器233可以在时间点“tsw”之后停用第一子阵列210_1并启用第二子阵列210_2以仅接收第二信号Sp2。例如,可以通过将子阵列210中的信号路径中的LNA进行去激活,来停用子阵列210,从而有效地反射或终止由天线元件接收的信号能量。可以通过偏置LNA以提供正常放大来启用子阵列210。
RF链路220可以使用与图5B相同的方法来接收在模拟波束成形操作期间输出的接收信号rp,并将接收信号rp转换成具有可以由控制器230处理的格式的数字接收信号DT_rp。信道估计器231可以使用包括在第一数字信号DT_S1中的参考信号来执行信道估计操作,并生成分别与第一子阵列210_1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的第一信道矩阵。另外,信道估计器231可以使用包括在第二数字信号DT_S2中的参考信号来执行信道估计操作,并生成分别与第二子阵列210_2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的第二信道矩阵。
信道估计器231可以将包括第一信道矩阵和第二信道矩阵的基本信道矩阵信息CH_MTI提供给相对权重值训练器232。相对权重值训练器232可以生成分别与可以使用包括第一子阵列210_1和第二子阵列210_2的组组合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的补充信道矩阵。即,相对权重值训练器232可以考虑第一子阵列210_1的相位和/或振幅的变化与第二子阵列220_2的相位和/或振幅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来生成补充信道矩阵。例如,相对权重值训练器232可以将预设的K个相对权重值(这里,K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顺序地应用于与通过使用第一子阵列210_1形成的第N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的第N信道矩阵(这里,N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并生成K个第N改变后的信道矩阵。可以考虑第一子阵列210_1的相位和/或幅度相比于第二子阵列210_2的相位和/或幅度的变化,来预先设置相对权重值。此后,相对权重值训练器232可以顺序地选择第N改变后的信道矩阵中的任何一个,将所选择的第N改变后的信道矩阵和与通过使用第二子阵列210_2形成的第M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的第M信道矩阵(这里,M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进行线性组合,并且产生第M补充信道矩阵。通过上述方式,相对权重值训练器232可以基于在第二子阵列210_2中形成的每个接收波束图案,通过将相对权重值应用于与第一子阵列210_1相对应的信道矩阵,来执行数字波束扫描操作。最后,相对权重值训练器232可以生成补充信道矩阵信息CH_MTI_EX,该补充信道矩阵信息CH_MTI_EX包括分别与使用第一子阵列210_1和第二子阵列220_2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的补充信道矩阵。
如上所述,缓冲器234可以存储波束成形控制器233参考的波束成形矩阵信息以及相对权重值训练器232参考的相对权重值信息。
选择器235可以从信道估计器231接收信道矩阵信息CH_MTI,并且从相对权重值训练器232接收补充信道矩阵信息CH_MIT_EX。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无线设备200包括天线阵列210时,选择器235可以使用信道矩阵信息CH_MTI和补充信道矩阵信息CH_MIT_EX选择具有最佳性能的接收波束图案。即,选择器235可以从分别通过使用由于模拟波束扫描操作而被单独控制的第一子阵列210_1和第二子阵列210_2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以及可以通过使用由于数字波束扫描操作而作为一个组组合被控制的第一子阵列210_1和第二子阵列210_2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中,选择具有最佳信道特性的接收波束图案。
选择器235可以将接收波束图案的选择结果SR提供给波束成形控制器233。波束成形控制器233可以基于选择结果SR,来控制第一子阵列210_1和第二子阵列210_2的相位和/或幅度。即,波束成形控制器233可以控制第一子阵列210_1和第二子阵列210_2形成具有所选择的图案的接收波束。此外,波束成形控制器233可以使用补充信道矩阵信息CH_MT_EX来更新存储在缓冲器234中的波束成形矩阵信息。另外,波束成形控制器233可以使用更新后的波束成形矩阵信息来控制第一子阵列210_1和第二子阵列210_2的相位和/或幅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无线设备200还包括其他天线阵列时,信道估计器231和相对权重值训练器232还可以生成针对包括在其他天线中的子阵列(或子阵列组)的信道矩阵以及针对组合组的补充信道矩阵。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器235可以接收分别与多个天线阵列相对应的信道矩阵和补充信道矩阵,并且使用信道矩阵和补充信道矩阵来选择接收波束图案。下面将参照图7描述当无线设备200包括多个天线阵列时选择器235的具体操作。
图6A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设备200的框图。图6B是用于说明在图6A所示的无线设备200的子阵列之间接收信号的时间点的示图。在下文中,将省略与图5A相同的描述。
参照图6A,无线设备200可以包括天线阵列210、RF链路220和控制器230。天线阵列210可以包括第一子阵列210_1和第二子阵列210_2。控制器230可以包括信道估计器231、相对权重值训练器232、波束成形控制器233、缓冲器234、选择器235和提取器236。在波束扫描操作期间,波束成形控制器233可以参考存储在缓冲器234中的波束成形矩阵信息,分别将第一控制信号CSp1和第二控制信号CSp2提供给第一子阵列210_1和第二子阵列210_2,并单独控制第一子阵列210_1和第二子阵列210_2的相位和/或幅度。
进一步参照图6B,波束成形控制器233可以将通过第一子阵列210_1接收的第一信号Sp1的接收时段设置成与通过第二子阵列210_2接收的第二信号Sp2的接收时段相同。例如,在预定信号接收时段TD内,波束成形控制器233可以同时启用第一子阵列210_1和第二子阵列210_2,以同时接收第一信号Sp1和第二信号Sp2。如上所述,可以在波束扫描操作期间最小化第一子阵列210_1和第二子阵列210_2上的启用/停用切换操作,以最小化在启用/停用切换操作期间产生的噪声。可选择地,当仅启用第一子阵列210_1和第二子阵列210_2之一时,可以在波束扫描操作期间降低功耗。
控制器230的提取器236可以提取(或分离)包括在数字接收信号DT_rp中的第一数字信号DT_S1和第二数字信号DT_S2。例如,提取器236可以将考虑第一信号Sp1与第二信号Sp2之间的正交特性而确定的预定矩阵应用于数字接收信号DT_rp,并且提取(或分离)第一数字信号DT_S1和第二数字信号DT_S2
在下文中,由于控制器230的操作与以上参照图5A所描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图7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用于说明通过包括多个天线阵列的无线设备的选择器(例如,图5A或图6A的选择器235)选择接收波束图案的方法的示图。将参照图2描述图7,并且出于说明性目的,假设无线设备100包括p个天线阵列,即,第一天线阵列110_1至第p天线阵列110_p,第一天线阵列110_1至第p天线阵列110_p均包括两个子阵列,并且一个子阵列组包括一个子阵列。
参照图2和图7,根据示例实施例,接收波束选择模块132可以由于模拟波束扫描操作和数字波束扫描操作而生成分别对应于第一天线阵列110_1至第p天线阵列110_p的第一信道矩阵信息CH_MTI1至第p信道矩阵信息CH_MTIp。第p信道矩阵信息CH_MTIp可以包括第一信道矩阵CH_MTp1、第二信道矩阵CH_MTp2和第p补充信道矩阵信息CH_MTI_EXp,第一信道矩阵CH_MTp1指示根据由于模拟波束扫描操作而在第一子阵列112_1中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的信道状态;第二信道矩阵CH_MTp2指示根据由于模拟波束扫描操作而在第二子阵列112_2中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的信道状态;第p补充信道矩阵信息CH_MTI_Exp包括补充信道矩阵,该补充信道矩阵指示根据由于数字波束扫描操作而可以通过使用第一子阵列112_1和第二子阵列112_2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的信道状态。第p信道矩阵信息CH_MTIp的配置可以应用于其余信道矩阵信息CH_MTI1至CH_MTp-1。第一信道矩阵信息CH_MTI1至第p信道矩阵信息CH_MTIp可以被称为信道候选组CH_CG。
接收波束选择模块132可以从第一信道矩阵信息CH_MTI1至第p信道矩阵信息CH_MTIp,选择预定数目的信道矩阵信息。在一个示例中,可以根据控制器130的输入端口的数目来确定该预定数目。例如,当控制器130的输入端口的数目为q时,接收波束选择模块132可以从第一信道矩阵信息CH_MTI1至第p信道矩阵信息CH_MTIp,选择q条信道矩阵信息,从所选择的每条信道矩阵信息中选择一个信道矩阵并组合所选择的信道矩阵。因此,接收波束选择模块132可以包括第一信道矩阵组合CH_MT_C1至第y信道矩阵组合CH_MT_Cy,每个信道矩阵组合包括q个信道矩阵。
接收波束选择模块132可以计算第一信道矩阵组合CH_MT_Cl至第y信道矩阵组合CH_MT_Cy中的每一个信道矩阵组合的MIMO信道容量,并基于计算结果来检测与具有最佳特性的信道相对应的信道矩阵组合。然而,由于MIMO信道容量的计算仅是为了确定每个信道矩阵组合的信道特性而执行的计算方法的示例,因此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使用各种度量来获得指示每个信道矩阵组合的信道特性的值。接收波束选择模块132可以选择与检测到的信道矩阵组合相对应的接收波束图案,并且控制第一线阵列110_1至第p天线阵列110_p形成接收波束图案。
图8是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设备的波束扫描操作的示图。在该示例中,无线设备可以包括第一子阵列(sub-arrary_1)和第二子阵列(sub-array_2)。通过模拟波束扫描操作,无线设备可以控制第一子阵列形成依次具有图案RX_B11、RX_B12和RX_B13的接收波束,每个图案“辐射”(即,沿接收方向接收RF信号),主波束的指向与Y轴方向成锐角。在模拟波束扫描操作中,无线设备还可以控制第二子阵列形成依次具有图案RX_B21、RX_B22和RX_B23的接收波束,每个图案都辐射,主波束与正交的X轴方向成锐角。另外,无线设备可以将相对权重值应用于分别与图案RX_B11至RX_B13和图案RX_B21至RX_B23相对应的信道矩阵,并通过使用第一子阵列和第二子阵列进行的接收信号测量,虚拟地(或在“数字域”中)形成依次具有图案RX_B31、RX_B31和RX_B33的接收波束。接收波束图案RX_B31至RX_B33可以各自指向图案RX_B11至RXB13与RX_B21至RXB23之间的方向。因此,无线设备可以将由于波束扫描操作而可以选择的接收波束图案的范围从6个图案RX_B11至RX_B13和RX_B21至RX_B23扩展到9个图案RX_B11至RX_B13、RX_21至RX_23以及RX_31至RX_33。
图8仅是说明性的;其他实施例可以产生比刚刚描述的三个额外的接收波束图案更多或更少的图案。
如上所述,无线设备可以扩大在波束扫描操作期间可选接收波束图案的选择范围及其涵盖的覆盖范围,从而增加选择具有优异的或必要的信道特性的接收波束图案的可能性。
图9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设备300的框图。图10是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选择接收波束图案的方法的示图,该选择由包括多个天线阵列的无线设备300的选择器335来执行。虽然图9示出了无线设备300包括一个天线阵列(即,第p天线阵列310)的示例,但是如下文参照图10所描述的,无线设备30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天线阵列。在下文中,将省略与图5A相同的描述。
参照图9,无线设备300可以包括第p天线阵列310、RF链路320和控制器330。第p天线阵列310可以包括第一子阵列310_1至第z子阵列310_z。第p天线阵列310的第一子阵列310_1至第z子阵列310_z可以在逻辑上划分为h个子阵列组G1_p至Gh_p。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子阵列组G1_p可以包括第一子阵列310_1至第n子阵列310_n。第h子阵列组Gh_p可以包括第z-n+1子阵列310_(z-n+1)至第z子阵列310_z。其余子阵列组G2_p至G(h-1)_p也可以包括多个子阵列(未示出)。另外,各个子阵列组G1_p至Gh_p中所包括的子阵列的数目可以相同或不同。
波束成形控制器333可以分别向子阵列组G1_p至Gh_p提供用于模拟波束扫描操作的控制信号CSp1至CSph,并且针对每个子阵列组G1_p至Gh_p执行模拟波束扫描操作。在一个示例中,波束成形控制器333可以参考存储在缓冲器334中的波束成形矩阵信息来控制模拟波束扫描操作,并且波束成形矩阵信息可以被预先设置成改变每个子阵列组G1_p至Gh_p的接收波束图案。
另外,当波束成形控制器333通过子阵列组Gl_p至Gh_p接收到接收信号rp'时,图5B或图6B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这种情况。也就是说,如图5B所示,可以使从各个子阵列组G1_p至Gh_p接收的接收信号的接收时段不同。可选择地,如图6B所示,可以使从各个子阵列组G1_p至Gh_p接收的接收信号的接收时段相同。由于上面参照图5B和图6B描述了接收信号的接收时段,因此将省略详细描述。
RF链路320可以将接收信号rp'转换成具有可以由控制器330处理的格式的数字接收信号DT_rp'。数字接收信号DT_rp'可以包括第一数字信号DT_S1至第h数字信号DT_Sh,信道估计器331可以使用包括在第一数字信号DT_S1至第h数字信号DT_Sh每者中的参考信号来执行信道估计操作,并生成信道矩阵信息CH_MTI',该信道矩阵信息CH_MTI'包括分别与子阵列组G1_p至Gh_p相对应的信道矩阵。
信道估计器331可以将信道矩阵信息CH_MTI'提供给相对权重值训练器332。相对权重值训练器332可以对由子阵列组G1_p至Gh_p确定的组组合执行数字波束扫描操作,并生成补充信道矩阵信息CH_MTI_EX'。例如,当组组合包括第一组组合和第二组组合(第一组组合包括第一子阵列组G1_p和第二子阵列组G2_p,第二组组合包括第三子阵列组G3_p和第四子阵列组G4_p)时,相对权重值训练器332可以生成第一补充信道矩阵和第二补充信道矩阵,第一补充信道矩阵分别与可以由第一组组合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第二补充信道矩阵与可以由第二组组合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补充信道矩阵信息CH_MTI_EX'可以包括第一补充信道矩阵和第二补充信道矩阵。可以由子阵列组G1_p至Gh_p确定各种组组合,并且可以考虑可以针对每个组组合形成的各种接收波束图案,来设置相对权重值训练器332在数字波束扫描操作期间参考的相对权重值信息。
进一步参照图10,根据示例实施例,信道估计器331和相对权重值训练器332可以由于模拟波束扫描操作和数字波束扫描操作,生成分别与第一天线阵列至第p天线阵列相对应的第一信道矩阵信息CH_MTI1至第p信道矩阵信息CH_MTIp。第p信道矩阵信息CH_MTIp可以包括第一信道矩阵CH_MTp1至第h信道矩阵CH_MTph以及第p补充信道矩阵信息CH_MTI_EXp。第一信道矩阵CH_MTp1可以指示根据由于模拟波束扫描操作而在第一子阵列组G1_p中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的信道状态,第h信道矩阵CH_MTph可以指示根据由于模拟波束扫描操作而在第h子阵列组Gh_p中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的信道状态。第p补充信道矩阵信息CH_MTI_EXp可以包括补充信道矩阵,该补充信道矩阵指示根据由于数字波束扫描操作而可以由预定组组合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的信道状态。第p信道矩阵信息CH_MTIp的配置也可以应用于其余信道矩阵信息CH_MTI1至CH_MTIp-1。第一信道矩阵信息CH_MTI1至第p信道矩阵信息CH_MTIp可以称为信道候选组CH_CG。
选择器335可以从第一信道矩阵信息CH_MTI1至第p信道矩阵信息CH_MTIp,选择预定数目的信道矩阵信息。在一个示例中,可以根据控制器330的输入端口的数目来确定该预定数目。例如,当控制器330的输入端口的数目是q时,选择器335可以从第一信道矩阵信息CH_MTI1至第p信道矩阵信息CH_MTIp中,选择q条信道矩阵信息,并从所选择的每条信道矩阵信息,选择并组合一个信道矩阵。结果,选择器335可以包括第一信道矩阵组合CH_MT_C1至第y'信道矩阵组合CH_MT_Cy',每个信道矩阵组合包括q个信道矩阵。
选择器335可以计算第一信道矩阵组合CH_MT_C1至第y信道矩阵组合CH_MT_Cy'中的每一个信道矩阵组合的MIMO信道容量,并基于计算结果来检测与具有最佳特性的信道相对应的信道矩阵组合。然而,MIMO信道容量的计算仅仅是为了确定每个信道矩阵组合的信道特性而执行的计算方法的示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各种其他度量来计算指示每个信道矩阵组合的信道特性的值。选择器335可以选择与检测到的信道矩阵组合相对应的接收波束图案,并且控制第一天线阵列至第p天线阵列形成所选择的接收波束图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降低选择接收波束图案的操作的计算量,控制器330可以减少在信道矩阵中考虑的子载波的数目或者减小相对权重值信息的大小以减少在数字波束扫描操作中考虑的接收波束图案的数目,或者增加子阵列组中所包括的子阵列的数目。相反,为了选择最优的接收波束图案并进一步提高通信性能,控制器330可以增加在信道矩阵中考虑的子载波的数目或者增大相对权重值信息的大小以增加在数字波束扫描操作中考虑的接收波束图案的数目,或者减少子阵列组中所包括的子阵列的数目。
图11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设备400的框图。如图所示,无线设备4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模块(例如,第一天线模块至第四天线模块410、420、430和440)、后端射频集成电路(RFIC)450和数据处理器160。第一天线模块至第四天线模块410、420、430和440可以与后端RFIC 450通信,并且后端RFIC 450可以与数据处理器460通信。如图11所示,无线设备400中包括的第一天线模块至第四天线模块410、420,430和440可以彼此分开放置。
第一天线模块至第四天线模块410、420、430和440均可以包括前端RFIC。例如,第一天线模块410可以包括前端RFIC 412,并且前端RFIC 412可以连接到天线阵列411。
后端RFIC 450可以处理或生成基带信号。例如,后端RFIC 450可以从数据处理器460接收基带信号,并将通过处理基带信号而生成的信号提供给第一天线模块至第四天线模块410、420、430和440中的至少一个。另外,后端RFIC 450可以处理从第一天线模块至第四天线模块410、420、430和440中的至少一个接收的信号,生成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提供给数据处理器460。
数据处理器460可以包括接收波束选择模块462,并且通过使用接收波束选择模块462来选择无线设备400的接收波束图案。首先,数据处理器460可以从第一天线模块至第四天线模块410、420、430和440中,选择将用于选择最优的接收波束图案的至少一个天线模块。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处理器460可以执行在第一天线模块至第四天线模块410、420、430和440中的每一个天线模块中形成有限数目的接收波束图案的模拟波束扫描操作,并且执行检查有限数目的由天线模块的组合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的数字波束扫描操作。数据处理器460可以获得指示第一天线模块至第四天线模块410、420、430和440中的每一个天线模块由于上述模拟波束扫描操作和数字波束扫描操作而产生的信道状态的信息,并基于所获得的信息选择将用于选择最优的接收波束图案的至少一个天线模块。
此外,数据处理器460可以如上述示例实施例中那样对包括在所选择的天线模块中的天线阵列执行模拟波束扫描操作和数字波束扫描操作,并选择最优的接收波束图案。
图12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0的框图。电子设备1000可以包括存储器1010、处理器单元1020、输入/输出(I/O)控制器1040、显示单元1050、输入设备1060以及通信处理器1090。这里,电子设备1000可以包括多个存储器1010。现在将描述电子设备1000的每个组件。
存储器1010可以包括程序存储单元1011和数据存储单元1012,程序存储单元1011被配置为存储用于控制电子设备1000的操作的程序,数据存储单元1012被配置为存储在该程序期间生成的数据。数据存储单元1012可以存储应用程序1013和接收波束图案选择程序1014的操作所需的数据。程序存储单元1011可以包括应用程序1013和接收波束图案选择程序1014。包括在程序存储单元1011中的程序可以表示为指令集,即,指令的集合。
应用程序1013可以包括在电子设备1000中运行的应用程序。也就是说,应用程序1013可以包括由处理器1022驱动的应用程序的指令。根据实施例,接收波束图案选择程序1014可以针对每个子阵列组执行模拟波束扫描操作,并且使用针对每个子阵列组的信道矩阵执行数字波束扫描操作。因此,可以扩大可以由接收波束图案选择程序1014选择的接收波束图案所涵盖的覆盖范围,以及用于可选波束图案的选择范围。结果,提高了选择最优的接收波束图案的机会。
外围设备接口1023可以控制基站的I/O外围设备与处理器1022和存储接口1021的连接。处理器1022可以通过使用至少一个软件程序来控制基站提供与其相对应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器1022可以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10中的至少一个程序,并且向所执行的程序提供相应的服务。
I/O控制器1040可以在I/O设备(例如,显示单元1050和输入设备1060)与外围设备接口1023之间建立连接。显示单元1050可以显示状态信息、输入字符、运动图片和静态图片。例如,显示单元1050可以显示由处理器1022驱动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输入设备1060可以通过I/O控制器1040将通过电子设备1000的选择而生成的输入数据提供给处理器单元1020。在这种情况下,输入设备1060可以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硬件按钮的键盘和被配置为感测触摸信息的触摸板。例如,输入设备1060可以通过I/O控制器1040将通过触摸板感测到的触摸信息(例如,触摸、触摸移动和触摸释放)提供给处理器1022。电子设备1000可以包括执行用于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的通信功能的通信处理器1090。
尽管已经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具体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构思,但是将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25)

1.一种操作无线通信设备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天线阵列,所述天线阵列包括多个子阵列,所述方法包括:
对由每个所述子阵列形成的接收波束进行扫描,使得所述接收波束具有分别在多个扫描位置的多个接收波束图案,并且在每个所述扫描位置通过所述天线阵列接收信号;
基于所述信号生成基本信道矩阵信息,所述基本信道矩阵信息包括与每个所述子阵列的所述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的信道矩阵;
对至少一个子阵列组执行数字波束扫描操作并基于所述数字波束扫描操作生成补充信道矩阵信息,所述子阵列组是使用所述基本信道矩阵信息确定的所述多个子阵列中选定子阵列的组组合;以及
使用所述基本信道矩阵信息和所述补充信道矩阵信息,选择所述天线阵列的接收波束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子阵列组均包括在所述天线阵列中包括的天线元件,并且均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子阵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通过所述天线阵列接收信号包括:基于波束成形矩阵信息来调整在所述天线阵列中包括的天线元件的相位和幅度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子阵列组包括多个子阵列组,所述的通过所述天线阵列接收信号包括:在所述接收波束的扫描时段期间顺序地启用所述子阵列组,并通过启用的子阵列组接收所述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子阵列组包括多个子阵列组,所述的通过所述天线阵列接信号包括:在所述接收波束的扫描时段期间同时启用所述子阵列组,并通过启用的子阵列组接收所述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生成补充信道矩阵信息包括:从接收到的所述信号中提取用于每个所述子阵列组的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生成补充信道矩阵信息包括:
使用与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子阵列组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子阵列相对应的基本信道矩阵和相对权重值信息,生成改变后的信道矩阵;以及
使用与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子阵列组中的第二子阵列相对应的基本信道矩阵和所述改变后的信道矩阵,生成补充信道矩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相对权重值信息包括相对权重值,所述相对权重值是考虑所述第一子阵列的天线元件的相位和幅度中的至少一个的虚拟变化而确定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生成改变后的信道矩阵包括:将包括在所述相对权重值信息中的K个相对权重值依次应用于与通过使用所述第一子阵列形成的第N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的第N信道矩阵,并生成K个第N改变后的信道矩阵,
其中,所述的生成补充信道矩阵包括:顺序地选择所述第N改变后的信道矩阵中的任何一个,将选择的第N改变后的信道矩阵与第M信道矩阵线性组合,并生成第M补充信道矩阵,所述第M信道矩阵对应于通过使用所述第二子阵列形成的第M接收波束图案,其中,M为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补充信道矩阵对应于由所述子阵列组虚拟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用所述数字波束扫描操作的结果来更新波束成形矩阵信息;以及
参考更新后的波束成形矩阵信息,将与所选择的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的控制信号提供给所述天线阵列。
12.一种操作无线通信设备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多个天线阵列,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所述天线阵列中的包括多个子阵列的第一天线阵列执行波束扫描操作,
其中,所述的使用第一天线阵列执行波束扫描操作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天线阵列中的每个所述子阵列的相位和幅度中的至少一个,使得由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形成的接收波束具有分别在多个波束扫描位置的多个接收波束图案;
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阵列接收到的信号,生成第一信道矩阵信息,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信息包括与每个所述子阵列的所述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的信道矩阵;以及
对至少一个由所述多个子阵列中的选定子阵列构成的组组合执行数字波束扫描操作并生成第一补充信道矩阵信息,所述组组合是通过使用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信息确定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用所述天线阵列中的包括多个子阵列的第二天线阵列执行波束扫描操作,并生成与所述第二天线阵列相对应的第二信道矩阵信息和第二补充信道矩阵信息;以及
使用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信息、所述第一补充信道矩阵信息、所述第二信道矩阵信息和所述第二补充信道矩阵信息,来选择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接收波束图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选择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接收波束图案包括:
从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信息、所述第一补充信道矩阵信息、所述第二信道矩阵信息和所述第二补充信道矩阵信息中选择预定数目的信道矩阵,并生成多个信道矩阵组合;
计算每个所述信道矩阵组合的多输入多输出信道容量;以及
基于计算结果,选择与所述信道矩阵组合中的最优的信道矩阵组合相对应的接收波束图案。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对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和所述第二天线阵列的所述数字波束扫描操作的结果,更新波束成形矩阵信息;以及
参照更新后的波束成形矩阵信息,将与所选择的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的控制信号分别提供给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和所述第二天线阵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组合是用于划分包括在所述第一天线阵列中的多个子阵列的单位,并且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子阵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组合的大小是可变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控制所述第一天线阵列中的每个所述子阵列的相位和幅度中的至少一者是在模拟域中执行的,并且
所述数字波束扫描操作是在数字域中执行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生成第一补充信道矩阵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信息,获取分别与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组组合中的第一子阵列组和第二子阵列组相对应的第一信道矩阵和第二信道矩阵;
分别向所述第二信道矩阵应用相对权重值,并生成改变后的第二信道矩阵;以及
使用所述第一信道矩阵和所述改变后的第二信道矩阵,生成与所述第一子阵列组和所述第二子阵列组能够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相对应的补充信道矩阵。
20.一种无线通信设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多个天线阵列,每个所述天线阵列包括多个子阵列;
多个射频链路,所述多个射频链路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天线阵列;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处理从所述多个天线阵列接收到的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波束成形矩阵控制每个所述子阵列的天线元件的相位和幅度中的至少一者,并执行模拟波束扫描操作,并且所述控制器还考虑子阵列组能够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使用在所述模拟波束扫描操作中接收到的信号,来执行数字波束扫描操作,所述子阵列组是所述多个子阵列中的选定子阵列的组组合。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子阵列组包括包含在同一天线阵列中的子阵列。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子阵列组包括包含在不同天线阵列中的子阵列。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的子阵列组能够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包括不是由于所述模拟波束扫描操作而由所述天线阵列形成的接收波束图案。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生成多条信道矩阵信息,所述多条信道矩阵信息指示与由于所述模拟波束扫描操作而接收到的所述信号相对应的信道的估计值,并且所述控制器将由于所述数字波束扫描操作而获得的相对权重值选择性地应用于所述多条信道矩阵信息,并生成多条补充信道矩阵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使用所述信道矩阵信息和所述补充信道矩阵信息来选择所述天线阵列的接收波束图案。
CN201911154107.0A 2018-11-28 2019-11-22 被配置为执行波束扫描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Active CN1112454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50084 2018-11-28
KR20180150084 2018-11-28
KR1020190046084A KR20200063953A (ko) 2018-11-28 2019-04-19 빔 스위핑 동작을 수행하는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KR10-2019-0046084 2019-04-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5479A true CN111245479A (zh) 2020-06-05
CN111245479B CN111245479B (zh) 2024-01-23

Family

ID=70545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54107.0A Active CN111245479B (zh) 2018-11-28 2019-11-22 被配置为执行波束扫描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39890B2 (zh)
CN (1) CN111245479B (zh)
DE (1) DE10201912973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8606A (zh) * 2020-06-10 2020-09-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配置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193890A (zh) * 2021-04-21 2021-07-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机会波束成形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14257734A (zh) * 2020-09-23 2022-03-29 亚德诺半导体国际无限责任公司 用于电子收费的集成摄像头和相控阵天线的系统和方法
WO2023097641A1 (zh) * 2021-12-03 2023-06-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道数据的数据扩充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2312B (zh) * 2018-02-28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装置及相关设备
US20210105092A1 (en) * 2018-12-20 2021-04-08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calable Decentralized Redistributor and Method of Redistributing Signals
DE102019135900A1 (de) 2019-02-22 2020-08-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rahtlose 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die zur schnellen Strahlauswahl fähig ist, und Betriebsverfahren derselben
US11265070B2 (en) * 2020-01-22 2022-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search for precoder for channel state feedback
US11005581B1 (en) * 2020-02-07 2021-05-11 Facebook, Inc. Calibration of an antenna array that uses low-resolution phase shifters
US11569892B2 (en) * 2020-11-19 2023-01-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anagement in multi-module devices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3751A (zh) * 2005-08-29 2008-08-27 纳维尼网络公司 划分天线阵列并应用mimo和波束成形机制的方法和系统
US20120196591A1 (en) * 2008-07-06 2012-08-02 O'keeffe Conor Wireless network element and method for antenna array control
US20130301454A1 (en) * 2012-05-10 2013-11-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analog and digital hybrid beamforming
US20140126620A1 (en) * 2012-11-08 2014-05-08 Alexander Alexandrovich Maltsev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beam selection for beamformed divers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60365900A1 (en) * 2015-06-15 2016-1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beamforming by using antenna arra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537804A (zh) * 2014-07-15 2017-03-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毫米波接入系统中进行波束跟踪的非对称能力驱动方法
WO2017150888A1 (ko) * 2016-02-29 2017-09-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의 빔 기준 신호 전송 방법
CN107409001A (zh) * 2015-03-26 2017-11-2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US20170366242A1 (en) * 2016-06-16 2017-12-21 Intel Corporation Modular antenna array beamforming
WO2018008404A2 (ja) * 2016-07-05 2018-01-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8123741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重叠子阵列(osa)的波束赋形方法和设备
US20180278320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electing an antenna sub-array at a user equip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07427A1 (en) 2003-08-11 2005-02-16 Alcatel Beam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21861A2 (en) 2009-08-19 2011-02-24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codeboo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195760A (zh) 2010-03-16 2011-09-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终端及码本生成方法
EP2388931B1 (en) 2010-05-21 2017-09-13 Ime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ixed analog/digital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20120079926A (ko) 2011-01-06 2012-07-16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하이브리드 코드북 생성 방법 및 하이브리드 mu-mimo 시스템
US20120230380A1 (en) 2011-03-11 2012-09-13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 V. Method for determining beamforming paramet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839812B1 (ko) 2011-08-11 2018-03-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혼합 아날로그/디지털 빔포밍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2109655B1 (ko) * 2012-02-23 2020-05-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대규모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통신 방법
KR102130285B1 (ko) 2013-12-26 2020-07-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제로-포싱 기반의 하이브리드 빔포밍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10028153B2 (en) * 2014-11-03 2018-07-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fficient beam scanning for high-frequency wireless networks
KR20190046084A (ko) 2017-10-25 2019-05-07 서주원 미세 유체용 솔레노이드 밸브.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3751A (zh) * 2005-08-29 2008-08-27 纳维尼网络公司 划分天线阵列并应用mimo和波束成形机制的方法和系统
US20120196591A1 (en) * 2008-07-06 2012-08-02 O'keeffe Conor Wireless network element and method for antenna array control
US20130301454A1 (en) * 2012-05-10 2013-11-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analog and digital hybrid beamforming
CN104303477A (zh) * 2012-05-10 2015-01-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模拟和数字混合波束成形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140126620A1 (en) * 2012-11-08 2014-05-08 Alexander Alexandrovich Maltsev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beam selection for beamformed divers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6537804A (zh) * 2014-07-15 2017-03-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毫米波接入系统中进行波束跟踪的非对称能力驱动方法
CN107409001A (zh) * 2015-03-26 2017-11-2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US20160365900A1 (en) * 2015-06-15 2016-1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beamforming by using antenna arra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150888A1 (ko) * 2016-02-29 2017-09-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의 빔 기준 신호 전송 방법
US20170366242A1 (en) * 2016-06-16 2017-12-21 Intel Corporation Modular antenna array beamforming
CN107528617A (zh) * 2016-06-16 2017-12-29 英特尔公司 模块化天线阵列波束成形
WO2018008404A2 (ja) * 2016-07-05 2018-01-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8123741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重叠子阵列(osa)的波束赋形方法和设备
US20180278320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electing an antenna sub-array at a user equipment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8606A (zh) * 2020-06-10 2020-09-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配置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668606B (zh) * 2020-06-10 2021-1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配置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257734A (zh) * 2020-09-23 2022-03-29 亚德诺半导体国际无限责任公司 用于电子收费的集成摄像头和相控阵天线的系统和方法
CN113193890A (zh) * 2021-04-21 2021-07-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机会波束成形的信道估计方法
WO2023097641A1 (zh) * 2021-12-03 2023-06-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道数据的数据扩充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69306A1 (en) 2020-05-28
US11239890B2 (en) 2022-02-01
CN111245479B (zh) 2024-01-23
DE102019129730A1 (de) 2020-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45479B (zh) 被配置为执行波束扫描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US11024962B2 (en) Beam forming using an antenna arrangement
CN112385086B (zh) 相控阵天线的校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2714805B (zh) 天线系统
US10348381B2 (en) Antenna system configuration
WO2016027398A1 (ja) Mimoトレーニング方法及び無線装置
CN110212312B (zh) 一种天线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07615091B (zh) 一种波束信号跟踪方法、设备及系统
KR20160055590A (ko) 레이더 신호 처리를 위한 빔 형성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9294176B2 (en) Transmitter
JPWO2017135389A1 (ja) 無線通信装置
US10965359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le of fast beam selec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CN115276741A (zh) 基于强化学习执行波束训练的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无线通信设备
JP2005136492A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9983709B (zh) 信道条件估计
JP2019161489A (ja) 装置、装置による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831877B (zh) 配置以執行波束掃描操作的無線通訊設備及其操作方法
EP3809604B1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n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or receiv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JP6650997B2 (ja) アンテナ装置を使用するビーム形成
US11742928B2 (en) Terminal performing beam sweeping oper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CN116073870A (zh) 用于反向散射通信bsc的预编码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4257277A (zh) 天线阵列系统的多分辨率波束样式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