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26487B -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26487B
CN111226487B CN201980000989.7A CN201980000989A CN111226487B CN 111226487 B CN111226487 B CN 111226487B CN 201980000989 A CN201980000989 A CN 201980000989A CN 111226487 B CN111226487 B CN 1112264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retransmission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pool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09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26487A (zh
Inventor
沙桐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226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6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26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64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随机接入方法,包括:在频域上分别配置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初传资源池和重传资源池,其中,所述初传资源池中的频域资源,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所述重传资源池中的频域资源,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重传;所述初传资源池中的初传频域资源与所述重传资源池中的重传频域资源,具有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发送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初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和重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

Description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但是不限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建立上行同步,终端需要通过随机接入与基站建立上行连接。在NR Rel-15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或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在配置好的可选的随机接入时机(Random Occasion,RO)集合中选择一个RO,通过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然后终端会在随机接入反馈(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时间窗内接收来自于基站的RAR。基站通过PRACH的资源位置确定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并用RA-RNTI对RAR进行加扰。终端收到RAR后,判断RAR中的前导码序号是否与此前发送的相一致,若一致则认为RAR接收成功。
但是在这些情况下,有的时候出现了随机接入延时大或者随机接入成功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
在频域上分别配置PRACH的初传资源池和重传资源池,其中,所述初传资源池中的频域资源,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所述重传资源池中的频域资源,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重传;所述初传资源池中的初传频域资源与所述重传资源池中的重传频域资源,具有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发送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初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和重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
在PRACH的初传资源池内随机选择初传频域资源,初传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PRACH的重传频域资源池内选择与所述初传频域资源对应的重传频域资源,重传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所述初传资源池中的初传频域资源与所述重传资源池中的重传频域资源,具有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配置为在频域上分别配置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初传资源池和重传资源池,其中,所述初传资源池中的频域资源,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所述重传资源池中的频域资源,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重传;所述初传资源池中的初传频域资源与所述重传资源池中的重传频域资源,具有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第一发送模块,配置为发送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初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和重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包括:
初传模块,配置为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初传资源池内随机选择初传频域资源,初传随机接入前导码;
重传模块,配置为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重传频域资源池内选择与所述初传频域资源对应的重传频域资源,重传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所述初传资源池中的初传频域资源与所述重传资源池中的重传频域资源,具有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天线;
存储器;
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天线及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可执行程序,控制所述天线收发无线信号,并能够执行前述任意技术方案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步骤。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其中,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意技术方案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会在频域上分配PRACH的初传资源池和重传资源池,通过两个重传资源池和初传资源池的配置,使得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可以基于初传资源池中的频域资源进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并且可以基于重传资源池中的频域资源进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重传,如此通过多次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发送,可以增加随机接入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域上PRACH的资源池划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频域上PRACH的资源池划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机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实施例。在本公开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及“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是基于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若干个终端11以及若干个基站12。
其中,终端11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终端11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11可以是物联网终端,如传感器设备、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物联网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固定式、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装置。例如,站(Station,STA)、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或者,终端11也可以是无人飞行器的设备。或者,终端11也可以是车载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行车电脑,或者是外接行车电脑的无线通信设备。或者,终端11也可以是路边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路灯、信号灯或者其它路边设备等。
基站12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其中,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4G)系统,又称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者,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是5G系统,又称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或5G NR系统。或者,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是5G系统的再下一代系统。其中,5G系统中的接入网可以称为NG-RAN(New Generation-Radio Access Network,新一代无线接入网)。或者,MTC系统。
其中,基站12可以是4G系统中采用的演进型基站(eNB)。或者,基站12也可以是5G系统中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的基站(gNB)。当基站12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时,通常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和至少两个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集中单元中设置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的协议栈;分布单元中设置有物理(Physical,PHY)层协议栈,本公开实施例对基站12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加以限定。
基站12和终端11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空口建立无线连接。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4G)标准的无线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5G)标准的无线空口,比如该无线空口是新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也可以是基于5G的更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标准的无线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1之间还可以建立E2E(End to End,端到端)连接。比如车联网通信(vehicle to everything,V2X)中的V2V(vehicle to vehicle,车对车)通信、V2I(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车对路边设备)通信和V2P(vehicle to pedestrian,车对人)通信等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包含网络管理设备13。
若干个基站12分别与网络管理设备13相连。其中,网络管理设备13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比如,该网络管理设备13可以是演进的数据分组核心网(EvolvedPacket Core,EPC)中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或者,该网络管理设备也可以是其它的核心网设备,比如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公用数据网网关(Public Data Network GateWay,PGW)、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 and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或者归属签约用户网络侧设备(Home SubscriberServer,HSS)等。对于网络管理设备13的实现形态,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定。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
步骤S110:在频域上分别配置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初传资源池和重传资源池,其中,初传资源池中的频域资源,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重传资源池中的频域资源,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重传;初传资源池中的初传频域资源与重传资源池的重传频域资源,具有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步骤S120:发送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其中,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包括:初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和重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方法应用于网络侧的网络设备中,例如,各种类型的基站,3G基站、4G基站、5G基站、宏基站、微基站或小基站等。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会在频域上,将PRACH的资源划分为专用初传的初传资源,和专用于重传的重传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初传资源中的频域资源用于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此处的初传即为首次传输。而重传资源池中的频域资源,用于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非首次传输,即再次传输。
随机接入前导码可为从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中随机选择的任意一个随机接入前导码。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在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初传和重传所使用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是相同的。
在完成配置之后,会下发随机接入配置信息,例如,基站向终端下发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在下发随机配置信息时,可以通过广播信道下发、组播信道下发或者单播信道下发。
由于配置了初传资源池和重传资源池,能够使得终端可以基于初传资源池进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利用重传资源池中的频域资源进行重传;如此,终端在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可以进行多次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传输,减少了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仅发送一次随机接入前导码导致的随机接入时延大及随机接入成功率低的现象。
图3所示为在频域上划分了PRACH的资源,形成了如图3所示的初传资源池和重传资源池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初传资源池和频域资源池所包含的频域资源的数目可相等。例如,初传资源池包括N个载波,则重传资源池也包括N个载波。再例如,初传资源池包括M个子带,则重传资源池也包括M个子带。
在本实施例中,初传资源池和重传资源池中的频域资源之间建立的是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即,初传资源池中的一个频域资源对应于一个重传资源池中的一个频域资源。
图4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初传资源池和重传资源池的示意图。参考图4可知:初传资源池和重传资源池包括同等个数的频域资源,且在频域上,FDM-RO1是对应于FDM-RO1’之间建立有对应关系的;FDM-RO2是对应于FDM-RO2’之间建立有对应关系的;FDM-RO3是对应于FDM-RO3’之间建立有对应关系的;FDM-RO4是对应于FDM-RO4’之间建立有映射关系的。可见:初传资源池和重传资源池中的频域资源是一一对应的。但是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和重传的发送时机不同,及RO不同,故在时域上,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资源和重传资源是分开的。
基于初传资源池和重传资源池中频域资源的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则终端若在初传资源池的频域资源A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在进行该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重传时,会利用重传资源池中与频域资源A对应的频域资源B进行该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重传。
如此,基站在同时接收到终端在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初传和重传,可以基于初传资源池和重传资源池中频域资源的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确定哪些随机接入前导码是属于同一终端;从而相对于一个随机接入前导码就发送一个随机接入反馈导致的混乱和资源浪费,可以减少对同一终端的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多个随机接入反馈导致的混乱和资源浪费。在本实施例中,基会针对终端发送的多次随机接入前导码,仅发送一次随机接入反馈。
总之,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例如,基站)等会下发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如此,终端接收到随机接入配置信息之后,就可以基于随机接入配置信息进行随机接入。采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允许终端在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发送多次随机接入请求(该随机接入请求携带有随机接入前导码);且初传和重传中所使用的PRACH上的频域资源是不同,如此,基站接收到PRACH随机接入资源上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然后根据该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发送资源,就能够知道当前是初传还是重传,然后减少因为无法区分是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还是重传,导致的基站无法区分进而形成的基于一个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随机接入请求的重复应答现象,减少了重复应答现象导致的随机接入混乱和资源浪费。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20可包括:
通过RRC信令发送随机接入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发送携带有随机接入配置信息的信息。例如,RRC信令中携带有在系统消息块(System InformationBlock,SIB),在一些实施例中,SIB携带有随机接入配置信息。
如此,终端通过RRC信令的接收,就获得随机接入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配置信息,还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最大重传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方法还包括:
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
结合随机接入配置信息,根据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传输频域资源,确定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是初传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或是重传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从终端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该随机接入前导码可以携带在随机接入请求中接收的,该随机接入请求还可携带有发送终端的终端标识等。
在本实施例中,会根据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传输频域资源确定本次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是重传的随机接入前导码,还是初传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例如,将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传输频域资源,分别与重传资源池和初传资源池中的频域资源进行匹配,若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传输频域资源位于初传资源池内,则该本次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是初传的随机接入前导码;若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传输频域资源位于重传资源池内,则该本次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是重传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为重传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根据映射关系,确定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频域资源。
在确定出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频域资源后,在一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方法还包括:
根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资源位置,确定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
基于RA-RNTI发送随机接入反馈。
基站若接收到了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在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反馈之前,会根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资源位置,确定RA-RNTI。例如,基站仅接收到了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则可以直接根据初传的初传资源位置,确定出RA-RNTI。
若基站未接收到了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重传,则可以直接根据重传和初传之间的频域资源的对应关系、确定出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资源位置,进而确定出RA-RNTI。
如此,即便基站在未成功接收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时,只要接收到了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重传,也可以确定出RA-RNTI,并基于RA-RNTI进行RAR的加扰,通过RAR的发送使得终端随机接入成功,从而提升接入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基于所述随机接入反馈返回的上行消息;
基于所述上行消息发送表征随机接入成功的下行信息。
上行消息又可以称之为第三消息(MSG3),上行消息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RRC连接请求消息,RRC连接请求消息可供终端请求与基站建立连接;
业务调度请求信息,用于供终端请求进行上行业务和/或下行业务调度;
业务数据,例如,小数据包的传输。该小数据包可为数据量小于数据量阈值的数据包;如此,直接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就发送了小数据包,减少了这些小数据包的传输延时,无需在随机接入成功之后再传输。
下行消息又可以称之为第四消息(MSG4),第四消息包括指示随机接入冲突解决的消息,随机接入冲突解决表明对应终端随机接入成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包括:针对一个或多个所述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一个RAR。
若基站基于初传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已经发送了RAR,在接收到重传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时,不再发送RAR;若未成功接收到初传的随机接入前导码,若在初传时发现有多个终端使用同一个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随机接入请求,基站不会针对有多个终端发送的同一个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RAR,但是在该随机接入前导码重传时,仅有一个终端使用了该随机接入前导码,则基站会针对该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RAR,该RAR的加扰是使用基于初传资源位置生成的。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中,包括:
步骤S210: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初传资源池内随机选择初传频域资源,初传随机接入前导码;
步骤S220: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重传频域资源池内选择与初传频域资源对应的重传频域资源,重传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本实施例中,该随机接入方法应用于终端上,终端可以在PRACH的初传资源池内随机选择初传频域资源进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在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若有配置重传资源池,如此,终端还可以从重传资源池中选择重传频域资源进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重传,故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可以发送多次发送同一个随机接入前导码;如此,可以提升随机接入成功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进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和重传时,都是从已经划分好的初传资源池和重传资源池选择对一个的频域资源进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发送,终端可以根据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资源,知道是初传还是重传,减少随机选择资源传输的混乱及重复发送给同一个终端的RAR的资源浪费。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接收随机接入反馈RAR,其中,随机接入反馈为根据初传资源位置确定的无线网临时接入标识RA-RNTI加扰的。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会接收RAR,而该RAR是由终端初传或重传随机接入前导码中初传资源位置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RAR发送上行消息;
接收基于上行消息发送的表征随机接入成功的下行消息。
上行消息可为前述的MSG3;下行消息可为前述的MSG4。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随机接入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0:接收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其中,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包括:
初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
重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在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前,还需要接收随机接入配置信息,该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包括了初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和重传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如此,终端就根据随机接入配置信息简便的确定初传资源池所包含的资源,和重传资源池所包含的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配置信息还包括:
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最大重传次数。
在本实施例中,随机接入配置信息还包括了最大重传次数,例如,最大重传次数可为正整数,通过最大重传次数的限定,终端可以知道在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一个随机接入前导码被重传的最大次数。例如,最大重传次数为S,则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一个随机接入前导码最多被重传S次,加上初传,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一个随机接入前导码可以最多重传S+1次。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0可包括: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接收随机接入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随机接入配置信息是通过RRC信令接收的,即由RRC信令承载随机接入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方法还包括:
当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实际重传次数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时,停止重传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按照预定时间间隔在随机接入窗口内,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当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实际重传次数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时,就会停止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重传,减少不停的重传导致的随机接入的竞争更加激烈的现象。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71,配置为在频域上分别配置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初传资源池和重传资源池,其中,初传资源池中的频域资源,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重传资源池中的频域资源,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重传;初传资源池中的初传频域资源与重传资源池中的重传频域资源,具有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第一发送模块72,配置为发送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其中,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包括:初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和重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模块71和第一发送模块72均可为程序模块;程序模块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前述的初传资源池和重传资源池的配置,及随机接入配置信息的下发。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配置模块71和第一发送模块72均可软硬结合模块;软硬结合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可编程阵列;可编程阵列包括但不限于:复杂可编程阵列或者现场可编程阵列。
在还有一些实施例中,配置模块71和第一发送模块72均可为纯硬件模块;纯硬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专用集成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配置为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随机接入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配置信息,还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最大重传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
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结合所述随机接入配置信息,根据接收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传输频域资源,确定所述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是初传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或是重传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配置为若所述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为所述重传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频域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配置为根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资源位置,确定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
加扰模块,配置为基于RA-RNTI,对针对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的随机接入反馈进行加扰。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72,还配置为针对一个或多个所述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一个RAR。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包括:
初传模块81,配置为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初传资源池内随机选择初传频域资源,初传随机接入前导码;
重传模块82,配置为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重传频域资源池内选择与初传频域资源对应的重传频域资源,重传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初传资源池中的初传频域资源与重传资源池中的重传频域资源,具有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初传模块81和重传模块82均可为程序模块;程序模块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爱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和重传。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初传模块81和重传模块82均可软硬结合模块;软硬结合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可编程阵列;可编程阵列包括但不限于:复杂可编程阵列或者现场可编程阵列。
在还有一些实施例中,初传模块81和重传模块82均可为纯硬件模块;纯硬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专用集成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随机接入反馈RAR,其中,随机接入反馈为根据初传资源位置确定的无线网临时接入标识RA-RNTI加扰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其中,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包括:
初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
重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配置信息还包括:
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最大重传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收模块,配置为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接收随机接入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
停止模块,配置为当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实际重传次数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时,停止重传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配置为基于所述RAR,发送上行消息;
第二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基于所述上行消息反馈的表征随机接入成功的下行信息。
以下结合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几个具体示例:
示例1:
将PRACH所对应的频域资源以FDM方式分成两部分,初传资源池和重传资源池,如图3所示。
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最大传输重复次数,可由高层信令进行预先配置。该高层信令具体包括但不限于RRC信令。在一些情况中,该高层信令还可包括:媒体接入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信令。
基站在所有可能的位置上检测随机接入前导码,并通过检测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频域资源位置,判别此随机接入前导码为初传或重传。
基站在检测到初传随机接入前导码后,根据初传随机接入前导码的资源位置来计算RA-RNTI,并利用RA-RANTI用于物理层的信令加扰;例如,利用RA-RATI进行随机接入反馈的加扰。
重传频域资源与初传频域资源满足频域上一对一的映射关系,以方便基站识别来自同一UE传输的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码。
如图4所示,若基站在初传资源池中选择的PRACH资源为FDM-RO1,则在重传资源池中的资源位置为FDM-RO1’。
这样的映射关系带来的好处是:即使两个用户选择了相同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但是只要二者初传时选择不同的PRACH资源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码,重传时就可以根据传输位置区分两个用户。
示例2:
终端进行随机接入之前,从系统消息中获得可选的PRACH的资源配置信息,该资源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信息和PRACH重复传输配置信息,如最大重传次数等。
当终端进行发起一次随机接入尝试时,首先在配置的可选初传PRACH资源位置上,随机选择一个RO位置,并选择某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向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请求。
在接下来的N次重传中,根据选择的初传PRACH资源位置,一对一地获得重传PRACH资源位置,并以相同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在重传资源池的相应重传资源位置上发送N次该随机接入前导码。
基站通过识别随机接入前导码的资源位置,判断该随机接入前导码为初传或重传,并根据资源映射位置将同一UE的重传与初传对应。
基站能够识别出同一UE的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码,因此只会对终端反馈一个RAR。
RAR的加扰所需的RA-RNTI根据检测到的初传PRACH资源位置计算得到,用户端根据已知的初传PRACH资源位置计算得出此RNTI并对RAR进行解扰。
在随机接入过程中采用PRACH重复传输机制,能够提高随机接入请求的成功概率,从整体上降低随机接入时延。然而,在相关技术中随机接入机制下采用PRACH重复传输会导致RAR重复应答问题。本方案通过以FDM方式区分初传和重传资源池,并规定初重传资源的映射方式,使得基站能够通过PRACH资源位置判断接收到的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码是否是来自同一用户,避免了RAR重复应答问题。因此,应用本方案下的PRACH重复传输,能够避免RAR重复应答,实现提高随机接入成功概率,减少随机接入时延的目的。
本示例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PRACH重复传输机制下避免RAR重复应答的一种解决方案。通过将PRACH资源以FDM方式分成两个资源池——初传资源池和重传资源池,并设计初传资源和重传资源的一一映射方案,使得基站通过检测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位置区分出来自同一UE的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和重传,进而避免了对同一UE的RAR重复应答。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天线;
存储器;
处理器,分别与天线及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上的可执行程序,控制天线收发无线信号,并能够执行前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可为前述的终端或基站。该终端可为各种人载终端或车载终端。基站可为各种类型的基站,例如,4G基站或5G基站等。
天线可为各种类型的天线、例如,3G天线、4G天线或5G天线等移动天线;天线还可包括:WiFi天线或无线充电天线等。
存储器可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在通信设备掉电之后能够继续记忆存储其上的信息。
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等与天线和存储器连接,用于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可执行程序,通过例如图2、图5和/或图6所示的随机接入方法等。
本申请实施还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其中,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步骤,例如,如图2、图5和/或图6所示方法的至少其中之一。
参照图9所示终端80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800,该终端具体可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9,终端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终端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终端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终端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终端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终端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组件为终端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终端800或终端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终端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终端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该终端可以用于实现前述的随机接入方法,例如,如图2和/或图6的随机接入方法。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站900的框图。例如,基站900可以被提供为一网络侧设备。参照图10,基站900包括处理组件9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9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9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9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9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前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例如,如图2和/或图6所示的方法。
基站9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926被配置为执行基站9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950被配置为将基站9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958。基站9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9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该无线网络接口950包括但不限于前述通信设备的天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32)

1.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中,包括:
在频域上分别配置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初传资源池和重传资源池,其中,所述初传资源池中的频域资源,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所述重传资源池中的频域资源,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重传;所述初传资源池中的初传频域资源与所述重传资源池中的重传频域资源,具有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发送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初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和重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包括:
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所述随机接入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随机接入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最大重传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
结合所述随机接入配置信息,根据接收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传输频域资源,确定所述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是初传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或是重传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为所述重传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频域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资源位置,确定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
基于所述RA-RNTI,对针对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的随机接入反馈RAR进行加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基于所述随机接入反馈返回的上行消息;
基于所述上行消息发送表征随机接入成功的下行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一个或多个所述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一个RAR。
9.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中,包括:
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初传资源池内随机选择初传频域资源,初传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所述PRACH的重传频域资源池内选择与所述初传频域资源对应的重传频域资源,重传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所述初传资源池中的初传频域资源与所述重传资源池中的重传频域资源,具有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随机接入反馈RAR,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反馈为根据所述初传资源位置确定的无线网临时接入标识RA-RNTI加扰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RAR,发送上行消息;
接收基于所述上行消息反馈的表征随机接入成功的下行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初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重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随机接入配置信息还包括:
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最大重传次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包括:
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接收所述随机接入配置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实际重传次数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时,停止重传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
16.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其中,包括:
配置模块,配置为在频域上分别配置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初传资源池和重传资源池,其中,所述初传资源池中的频域资源,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所述重传资源池中的频域资源,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重传;所述初传资源池中的初传频域资源与所述重传资源池中的重传频域资源,具有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第一发送模块,配置为发送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初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和重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配置为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所述随机接入配置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随机接入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最大重传次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
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结合所述随机接入配置信息,根据接收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传输频域资源,确定所述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是初传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或是重传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配置为若所述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为所述重传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频域资源。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初传资源位置,确定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
加扰模块,配置为基于所述RA-RNTI,对针对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的随机接入反馈RAR进行加扰。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基于所述随机接入反馈返回的上行消息;
第一发送模块,配置为基于所述上行消息发送表征随机接入成功的下行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配置为针对一个或多个所述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一个RAR。
24.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其中,包括:
初传模块,配置为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初传资源池内随机选择初传频域资源,初传随机接入前导码;
重传模块,配置为在所述PRACH的重传频域资源池内选择与所述初传频域资源对应的重传频域资源,重传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所述初传资源池中的初传频域资源与所述重传资源池中的重传频域资源,具有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随机接入反馈RAR,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反馈为根据所述初传资源位置确定的无线网临时接入标识RA-RNTI加扰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配置为基于所述RAR,发送上行消息;
第二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基于所述上行消息反馈的表征随机接入成功的下行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初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重传资源池的资源配置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随机接入配置信息还包括:
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最大重传次数。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配置为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接收所述随机接入配置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4至2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停止模块,配置为当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实际重传次数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时,停止重传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
31.一种通信设备,其中,包括:
天线;
存储器;
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天线及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可执行程序,控制所述天线收发无线信号,并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或9至15任一项所述随机接入方法的步骤。
32.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其中,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或9至15任一项所述随机接入方法的步骤。
CN201980000989.7A 2019-05-31 2019-05-31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2264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89686 WO2020237681A1 (zh) 2019-05-31 2019-05-31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6487A CN111226487A (zh) 2020-06-02
CN111226487B true CN111226487B (zh) 2021-09-14

Family

ID=70826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0989.7A Active CN111226487B (zh) 2019-05-31 2019-05-31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22453A1 (zh)
CN (1) CN111226487B (zh)
WO (1) WO20202376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3271B (zh) * 2020-07-24 2023-05-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重复传输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14071635A (zh) * 2020-08-04 2022-02-18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296433A (zh) * 2021-07-28 2023-12-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31700A1 (en) * 2022-08-12 2024-02-15 Zte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initiat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CN117750534A (zh) * 2022-09-09 2024-03-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Prach重复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5557A (zh) * 2013-01-18 2014-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序列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7690200A (zh) * 2016-08-05 2018-02-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
CN108307506A (zh) * 2017-01-13 2018-07-2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配置随机接入资源的方法和装置及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8738030A (zh) * 2017-04-25 2018-11-0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lte超长距离覆盖的随机接入方法
WO2019031797A1 (en) * 2017-08-08 2019-02-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ALIZ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07093B2 (en) * 2014-12-29 2018-02-2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6119237A1 (en) * 2015-01-30 2016-08-0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and random access response detection for user equipment
US10849011B2 (en) * 2016-10-14 2020-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ch procedures using multiple PRACH transmissions
AU2017355776A1 (en) * 2016-11-02 2019-06-20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8282276B (zh) * 2017-01-06 2022-10-0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前导序列重传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EP3636024B1 (en) * 2017-05-05 2023-08-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688300B (zh) * 2017-05-12 2020-03-1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實體隨機存取通道重傳之裝置與方法
CN109392156B (zh) * 2017-08-11 2023-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WO2019033288A1 (zh) * 2017-08-16 2019-02-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9061257A1 (en) * 2017-09-29 2019-04-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CREASING THE CAPACITY OF PHYSICAL RANDOM ACCESS USING ORTHOGONAL COVER CODES
PL3866376T3 (pl) * 2018-01-09 2023-02-20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ocesy warstwy fizycznej i mac w urządzeniu bezprzewodowym
US10999871B2 (en) * 2018-06-08 2021-05-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CV2X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5557A (zh) * 2013-01-18 2014-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序列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7690200A (zh) * 2016-08-05 2018-02-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
CN108307506A (zh) * 2017-01-13 2018-07-2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配置随机接入资源的方法和装置及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8738030A (zh) * 2017-04-25 2018-11-0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lte超长距离覆盖的随机接入方法
WO2019031797A1 (en) * 2017-08-08 2019-02-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ALIZ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37681A1 (zh) 2020-12-03
CN111226487A (zh) 2020-06-02
US20220322453A1 (en)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5096B (zh)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26487B (zh)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3520478A (ja) 構成情報伝送方法および装置、通信機器および記憶媒体
CN110337835B (zh)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95196B (zh) 能力参数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243620A1 (zh) 随机接入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09902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75118A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73705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58287B (zh) 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05067A (zh) 直连通信方法、直连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758297B (zh) 信道检测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34177B (zh) 无线网络接入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83703B (zh) 帧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端及存储介质
CN110945948A (zh)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36498A1 (zh) 连接失败检测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57113B (zh) 传输数据的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03648A (zh) 提早识别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65565A (zh) 上行传输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介质
CN114128166A (zh) 发送数据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46914A (zh) 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97814B (zh) Drx定时器的启动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83589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2126527A1 (zh) 传输pucch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26369A1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