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8287B - 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8287B
CN111758287B CN202080001103.3A CN202080001103A CN111758287B CN 111758287 B CN111758287 B CN 111758287B CN 202080001103 A CN202080001103 A CN 202080001103A CN 111758287 B CN111758287 B CN 1117582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ed
detection
channel
channel detection
bea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11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8287A (zh
Inventor
朱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758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8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8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82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04W74/085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 H04W74/0875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with assigned priorities base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04B7/06952Selecting one or more beams from a plurality of beams, e.g. beam training, management or sweeping
    • H04B7/06964Re-selection of one or more beams after beam fail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其中,应用于发送端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机制,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其中,所述信道检测机制包括独立检测机制或者联合检测机制;在所述独立检测机制下,每个所述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参数独立;在所述联合检测机制下,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具有至少一个关联的信道检测参数。

Description

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但不限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设备的增加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移动数据爆炸式的增长。一方面,对流量密度、网络容量、用户速率、时延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挑战,第五代移动通信(5G,5th-Generation)新空口(NR,New Radio)面向新场景和新频段进行了全新的空口设计。另一方面,频谱资源短缺是移动通信网络面临的越来越严峻的现实。授权频段尤其是价值较高的低频段资源不仅带宽有限,而且正被日益增长的用户群迅速消耗。为了应对频谱短缺的挑战,增大系统容量,可以考虑在非授权频段上部署移动网络。虽然非授权频段资源丰富,但为了保障使用此频段的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RadioAccess Technology)之间的公平共存,辅助授权接入(LAA,License Assisted Access)中引入了基于空闲信道检测(CCA,Clear Channel Assessment)的先听后说(LBT,Listen Before Talk)技术,将先听后说(LBT)引入基于新空口的非授权接入(NR-U,New Radio Based Unlicensed Access)是保障公平共存的重要方式。
在相关技术中,发送端可以支持同时在多个波束上进行数据传输的机制主要是应用在授权频段上。在非授权频段上,如果发送端支持同时在多个波束上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发送端在发送数据之前需要执行信道检测的机制,发送端如何在不同的波束上执行信道检测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机制,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其中,所述信道检测机制包括独立检测机制或者联合检测机制;在所述独立检测机制下,每个所述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参数独立;在所述联合检测机制下,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具有至少一个关联的信道检测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机制,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包括:
根据所述独立检测机制,在预定的检测时间窗口内,在每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检测波束上待传输的数据内容,确定各所述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类型;其中,所述信道检测类型包括如下之一:第二类型(CAT2)、第三类型(CAT3)或第四类型(CAT4);
所述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包括:
根据确定的所述信道检测类型,在对应的所述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在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在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成功,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包括:
响应于在所述检测时间窗口内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成功,在所述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或所述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任意位置,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的信道占用时间的起始位置和/或结束位置相同;
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的信道占用时间的起始位置和/或结束位置不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在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且至少另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失败,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并在所述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在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且至少另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失败,在所述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在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且至少另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失败,在所述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直至在所述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都成功,在所述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通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的数据接收时段,在所述数据接收时段,在所述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关联的所述信道检测参数包括:各所述待检测波束的检测优先级;
所述根据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机制,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包括:
根据所述联合检测机制,按照所述检测优先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在每个所述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依次在每个所述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包括:
响应于在先检测的波束上检测到的非授权信道空闲,继续在未检测的所述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未检测的所述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包括:
在未检测的不同所述待检测波束上利用不同的信道检测类型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其中,所述信道检测类型包括如下之一:第二类型(CAT2)、第三类型(CAT3)或第四类型(CAT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检测波束的信号覆盖范围的面积,确定波束的信道检测类型的优先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检测模块,其中,
所述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机制,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其中,所述信道检测机制包括独立检测机制或者联合检测机制;在所述独立检测机制下,每个所述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参数独立;在所述联合检测机制下,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具有至少一个关联的信道检测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独立检测机制,在预定的检测时间窗口内,在每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确定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待检测波束上待传输的数据内容,确定各所述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类型;其中,所述信道检测类型包括如下之一:第二类型(CAT2)、第三类型(CAT3)或第四类型(CAT4);
所述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确定的所述信道检测类型,在对应的所述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通讯模块,其中,所述通讯模块,被配置为:
响应于在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讯模块,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在所述检测时间窗口内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成功,在所述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或所述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任意位置,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讯模块还被配置为: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的信道占用时间的起始位置和/或结束位置相同;
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的信道占用时间的起始位置和/或结束位置不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在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且至少另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失败,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并在所述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讯模块,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在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且至少另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失败,在所述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讯模块,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在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且至少另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失败,在所述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直至在所述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都成功,在所述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通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的数据接收时段,在所述数据接收时段,在所述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关联的所述信道检测参数包括:各所述待检测波束的检测优先级;
所述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联合检测机制,按照所述检测优先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在每个所述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响应于在先检测的波束上检测到的非授权信道空闲,继续在未检测的所述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未检测的不同所述待检测波束上利用不同的信道检测类型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其中,所述信道检测类型包括如下之一:第二类型(CAT2)、第三类型(CAT3)或第四类型(CAT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其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待检测波束的信号覆盖范围的面积,确定波束的信道检测类型的优先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非授权频谱场景下,针对多个待检测波束上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提供了独立检测机制和联合检测机制两种信道检测机制。其中,针对独立检测机制,每个所述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参数独立,每个待检测波束可以利用对应的所述信道检测参数进行单独的信道检测。针对联合检测机制,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具有至少一个关联的信道检测参数,每个待检测波束可以利用对应的关联的信道检测参数进行联合的信道检测。如此,上述两种信道检测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信道检测需要,能够获得准确的信道检测结果,为发送端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数据传输的信道占用提供准确的参考,减少非授权场景下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数据传输时信道受到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检测类型的检测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检测类型的检测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装置的框图。
图1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框图。
图2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站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实施例。在本公开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是基于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若干个用户设备110以及若干个基站120。
其中,用户设备110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用户设备110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用户设备110可以是物联网用户设备,如传感器设备、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物联网用户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固定式、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装置。例如,站(Station,STA)、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远程用户设备(remote terminal)、接入用户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或者,用户设备110也可以是无人飞行器的设备。或者,用户设备110也可以是车载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行车电脑,或者是外接行车电脑的无线用户设备。或者,用户设备110也可以是路边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路灯、信号灯或者其它路边设备等。
基站120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其中,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4G)系统,又称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者,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是5G系统,又称新空口系统或5G NR系统。或者,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是5G系统的再下一代系统。其中,5G系统中的接入网可以称为NG-RAN(New Generation-Radio Access Network,新一代无线接入网)。
其中,基站120可以是4G系统中采用的演进型基站(eNB)。或者,基站120也可以是5G系统中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的基站(gNB)。当基站120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时,通常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和至少两个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集中单元中设置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的协议栈;分布单元中设置有物理(Physical,PHY)层协议栈,本公开实施例对基站120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加以限定。
基站120和用户设备110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空口建立无线连接。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4G)标准的无线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5G)标准的无线空口,比如该无线空口是新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也可以是基于5G的更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标准的无线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10之间还可以建立E2E(End to End,端到端)连接。比如车联网通信(vehicle to everything,V2X)中的V2V(vehicle to vehicle,车对车)通信、V2I(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车对路边设备)通信和V2P(vehicle topedestrian,车对人)通信等场景。
这里,上述用户设备可认为是下面实施例的终端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包含网络管理设备130。
若干个基站120分别与网络管理设备130相连。其中,网络管理设备130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比如,该网络管理设备130可以是演进的数据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中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或者,该网络管理设备也可以是其它的核心网设备,比如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公用数据网网关(Public Data Network GateWay,PGW)、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或者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Subscriber Server,HSS)等。对于网络管理设备130的实现形态,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定。
为了方便对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理解,首先,在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介绍说明之前,对本公开中涉及的信道检测类型进行解释说明。
在无线通信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针对非授权频谱,在3GPP中,提出了通过辅助授权接入(LAA,license assisted access)的机制来使用非授权频段。也就是说通过授权频段来辅助实现非授权频段上的使用。为了保证与非授权频段上其他系统如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的共存,在辅助授权接入(LAA)中也引入了在数据发送前需要进行信道检测的机制,发送端在有数据需要发送的时候需要检测信道是否空闲,只有信道处于空闲的状态后,发送端才能发送数据。
信道检测类型通常可以包括以下四类:
第一类型(CAT1,Category1):不包含先听后说(LBT,Listen before talk)机制,即设备在传输信息之前不需要进行信道检测,直接发送信息。先听后说(LBT)过程也可以称为监听避让机制,用于实现非授权频谱的有效共享。先听后说(LBT)要求在传输信息前先监听信道,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Clear Channel Assessment),在确保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再进行传输。
第二类型(CAT2,Category2):不包含随机退避过程的先听后说(LBT)机制。设备在传输信息之前,在设置的时间单位上进行信道检测,例如,该时间单位可以是25us。如果在该时间单位内检测到信道空闲,那么设备就可以传输信息,否则,先听后说(LBT)执行失败,设备不可以传输信息。这里,时间单位可以是时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对于第二类型(CAT2)信道检测机制,具体流程可以是:无线通信设备执行一个单时隙的空闲信道评估(CCA)侦听,如果空闲信道评估(CCA)时隙检测到信道空闲,则无线通信设备可以立即接入信道;如果空闲信道评估(CCA)时隙检测到信道忙碌,无线通信设备则等待下一个空闲信道评估(CCA)时隙再次进行侦听,直到信道空闲后可以立即接入信道。
第三类型(CAT3,Category3):竞争窗口大小(CWS,Contention Window Size)固定的随机退避型先听后说(LBT)机制,发送设备首先在第一时间粒度检测该波束上的信道是否空闲,若检测到该波束上的信道空闲,在第一竞争窗口内选取随机数的值N,并以第二时间粒度为时间粒度进行信道检测;如果在第二时间粒度检测到该波束上的信道空闲,且随机数的值不为0,则将随机数的值减1,并继续以第二时间粒度为时间粒度进行信道检测;如果在第二时间粒度检测到该波束上的信道忙,则再次以第一时间粒度为时间粒度进行信道检测;如果再次在第一时间粒度检测到该波束上的信道空闲,且随机数的值不为0,则将随机数的值减1,并恢复以第二时间粒度为时间粒度进行信道检测;直至随机数的值减为0,才表示占用空闲的信道。
第四类型(CAT4,Category4):竞争窗口大小(CWS)可变的随机退避型先听后说(LBT)机制。即在第三种的基础上,发送设备可以根据前一次传输的结果调整竞争窗口大小(CWS)。比如前一次传输过程中的一个参考时间内传输的数据中,没有被正确接收的比例为X,当X大于一个门限时,则竞争窗口大小(CWS)值增加。
对于第四类型(CAT4)的信道检测机制,是基于随机回退的空闲信道评估(CCA)。无线通信设备在0~竞争窗口长度(CWS)之间均匀随机生成一个回退计数器N,并且以侦听时隙(CCA slot)为粒度进行侦听,如果侦听时隙内检测到信道空闲,则将回退计数器减一,反之检测到信道忙碌,则将回退计数器挂起,即回退计数器N在信道忙碌时间内保持不变,直到检测到信道空闲;当回退计数器减为0时无线通信设备可以立即占用该信道。第四类型(CAT4)的竞争窗口长度(CWS)是动态调整的值,无线通信设备根据之前的传输是否被接收节点正确接收,动态调整竞争窗口长度(CWS)。这样可以根据信道状态和网络业务负载调整得到合适的竞争窗口长度(CWS)取值,在减小发送节点间碰撞和提升信道接入效率之间取得折中。请参见图3,第一次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传输对应的CWS=15,第一次下行传输时,用户未能成功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上的数据,基站根据这一错误接收状态将竞争窗口长度(CWS)取值调高至CWS=31,并在第二次下行共享信道传输之前采用这一调高的竞争窗口长度(CWS)生成随机数N并进行信道侦听。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四种信道检测类型只是示例性介绍说明,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上述四种信道检测机制可能有所变化,或者有新的信道检测类型产生,但都是适用于本公开描述的技术方案。
其次,为了方便对本公开实施例的理解,对无线传输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4,在相关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基站可以通过全向天线向服务的终端发送控制信息或是业务信息。在某些场景下,基站还可以通过波束赋形的方式向终端发送信息,然而服务波束是不能动态变化的。在新空口(NR)系统中,引入了基于波束的数据传输。基站可以在某个波束上向服务的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
当发送端支持基于报数的传输时,并且发送端具备多个天线面板,可以支持同时在多个波束(例如,图4中的波束1和波束2)上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不同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机制需要明确。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其中,应用于发送端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51,根据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机制,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其中,信道检测机制包括独立检测机制或者联合检测机制;在独立检测机制下,每个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参数独立;在联合检测机制下,多个待检测波束具有至少一个关联的信道检测参数。
在本公开的所有实施例中,待检测波束是可以通过已有的任何一种方法确定,本公开实施例中并不对此做出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端可以是终端。这里,终端可以是但不限于是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载终端、路侧单元(RSU,Road Side Unit)、智能家居终端、工业用传感设备和/或医疗设备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端可以是基站。这里,基站为终端接入网络的接口设备。基站可以为各种类型的基站,例如,3G基站、4G基站、5G基站或其它演进型基站。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端为基站,基站可以包括多个天线,该多个天线能够产生多个不同传输方向的波束,传输方向的多个波束共同覆盖基站所服务的小区。基站可以通过波束向小区内的终端定向发送信息,也可以通过波束定向接收小区内的终端发送的信息。其中,用于发送信息的波束可以称为发送波束,用于接收信息的波束可以称为接收波束。同样地,发送端也可以为终端,终端也可以采用类似方式通过波束向基站发送信息,或者通过波束接收基站发送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发送端需要在非授权频谱上进行基于波束的信息传输时,需要检测该波束上的信道是否空闲,只有在信道空闲的时候才可以占用该信道传输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发送端使用发送波束对非授权信道进行信道检测时,使用发送波束对应的接收波束监听该信道上来自其它设备的信号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发送波束上的信道是否空闲,是使用发送波束对应的接收波束来对非授权信道进行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发送端测量到发送波束对应的接收波束的信号强度小于信号强度阈值,确定在发送波束上检测到非授权信道空闲;当发送端测量到发送波束对应的接收波束的信号强度大于信号强度阈值,确定在发送波束上检测到非授权信道繁忙。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发送端为基站时,若所需传输的信息为同步信号块(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或者参考信号(RS,Reference Signal)时,基站可以确定发送波束上的信道检测类型为第二类型(CAT2)。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发送端为基站时,若将要传输的信息包含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或者下行业务数据时,即将要占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DownlinkControl Channel)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传输信息时,基站可以确定发送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机制为第三类型(CAT3)或者第四类型(CAT4)。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发送端为终端时,若终端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randomaccess)请求时,即需要占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传输信息时,终端可以确定发送波束上的信道检测类型为第二类型(CAT2)。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发送端为终端时,若所需传输的信息包含上行控制信息(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或者上行业务数据时,即需要占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或者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Uplink Shared Channel)传输信息时,终端可以确定目标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机制为第三类型(CAT3)或者第四类型(CAT4)。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端按照预设的规则确定发送波束上对应的信道检测类型,检测发送波束上的信道是否空闲。当检测到发送波束上的信道空闲时,即可通过该发送波束上的信道传输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发送端是基站,基站在检测到发送波束上的信道空闲时,可以通过该信道向终端发送同步信号块(SSB)、参考信号(RS)、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下行业务数据等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发送端是终端,终端在检测到目标波束上的信道空闲时,可以通过该信道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上行控制信息(UCI)或者上行业务数据等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时,信道检测机制可以是独立信道检测机制。在独立检测机制下,每个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参数独立,每个待检测波束可以使用该信道检测参数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道检测参数独立可以是在各待检测波束上利用该信道检测参数进行检测时,各待检测波束是否进行信道检测没有关联,和/或,各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时间之间没有关联,和/或,各带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顺序之间没有关联,和/或,各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结果之间每个有关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待检测波束都单独配置有该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参数。在每个待检测波束上采用该待检测波束对应的检测参数进行信道检测。每个待检测波束上对应的检测参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道检测参数可以包括检测时间粒度、信道检测的时间长度、竞争窗口长度和触发信道检测的状态条件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时,信道检测机制可以是联合检测机制。在联合检测机制下,多个待检测波束具有至少一个关联的信道检测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联合检测机制下,多个待检测波束是否进行信道检测是关联的,和/或各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时间之间是关联的,和/或对多个待检测波束进行信道检测的顺序是关联的,和/或,多个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的结果是关联的。这种关联性体现在至少一个关联的信道检测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关联的信道检测参数可以包括各待检测波束的检测优先级。在联合检测机制下,接收端根据关联的信道检测参数可以确定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时的检测顺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非授权频谱场景下,针对多个待检测波束上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提供了独立检测机制和联合检测机制两种信道检测机制。其中,针对独立检测机制,每个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参数独立,每个待检测波束可以利用对应的信道检测参数进行单独的信道检测。
针对联合检测机制,多个待检测波束具有至少一个关联的信道检测参数,每个待检测波束可以利用对应的关联的信道检测参数进行联合的信道检测。
如此,上述两种信道检测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信道检测需要,能够获得准确的信道检测结果,为发送端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数据传输的信道占用提供准确的参考,减少非授权场景下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数据传输时信道受到的干扰。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其中,步骤51中,根据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机制,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包括:
步骤61,根据独立检测机制,在预定的检测时间窗口内,在每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以发送端同时支持两个波束的数据传输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也可以应用在发送端同时支持更多波束的数据传输的情况。这里,两个波束分别为波束1和波束2。预定的检测时间窗口可以包括四个时间单位。这里,时间单位可以是时隙、符号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信道检测参数,在同一个检测时间窗口内,在波束1和波束2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或者,基于信道检测参数,在不同的检测时间窗口内,在波束1和波束2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例如,在检测时间窗口的第一个时间单位上在波束2上检测到非授权信道空闲。在检测时间窗口的第三个时间单位上在波束1上检测到非授权信道空闲。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在波束2上检测到非授权信道空闲后,并不会立即利用波束2传输数据,而是等待在波束1上检测到非授权信道空闲后,利用波束1和波束2传输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在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开始利用波束1和波束2传输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8,基于信道检测参数,同时在波束1和波束2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在检测时间窗口的第一个时间单位上在波束2上检测到非授权信道空闲。在检测时间窗口内在波束1上未检测到非授权信道空闲。在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发送端可以在波束2上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时间窗口结束后,发送端可以继续在波束1上检测信道,在波束2的用于数据接收的时间单元上执行信道检测,直至检测到非授权信道空闲。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波束1和波束2占用信道后,波束1和波束2的信道占用时间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独立检测机制,在预定的检测时间窗口内,在每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能够在预定的检测时间窗口内在每个波束上同时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在对应波束上进行数据传输,确保了波束对非授权信道的公平占用。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91,响应于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通过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后,就可以利用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利用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信可以是利用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数据传输。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其中,步骤91中,响应于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成功,通过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包括:
步骤101,响应于在检测时间窗口内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成功,在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或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任意位置,通过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7,检测时间窗口包括4个时隙,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可以是第4个时隙的结束位置。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任意位置可以是结束位置后的第1个时隙、第2个时隙、第3个时隙等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不同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信的位置不同。例如,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为2个,分别为波束1和波束2,则波束1可以在检测时间窗口结束位置后的第1个时隙上发送数据,波束2可以在检测时间窗口结束位置后的第2个时隙上发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信可以是通过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发送数据。这里,检测成功的波束发送的数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检测成功的波束发送不同的数据时,具有更高的数据发送速率;当检测成功的波束发送相同的数据时,数据传输会更可靠。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的信道占用时间的起始位置和/或结束位置相同;
或者,
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的信道占用时间的起始位置和/或结束位置不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7,信道检测成功后的波束1和波束2进行通讯的信道占用时间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相同。波束1和波束2的起始位置均为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第1个时隙,波束1和波束2的结束位置均为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第n个时隙。其中,n为正整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道检测成功后的波束1和波束2进行通信的信道占用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均不相同。波束1的起始位置为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第1个时隙,波束2的起始位置为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2个时隙,波束1的结束位置为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第10个时隙,波束2的结束位置为检测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第15个时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道检测成功后的波束1和波束2进行通信的信道占用的起始位置相同但结束位置均不相同。波束1和波束2的起始位置均为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2个时隙,波束1的结束位置为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第10个时隙,波束2的结束位置为检测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第15个时隙。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11,响应于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且至少另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失败,通过至少一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并在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8,波束1在检测时间窗口内信道检测失败,波束2在检测时间窗口内信道检测成功。则可以利用波束2在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第1个时隙上进行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在检测时间窗口结束位置之后的任意时隙上在波束1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直至波束1上的信道检测成功。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且至少另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失败,在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8,当在波束1上在检测时间窗口内信道检测失败,在波束2上在检测时间窗口内信道检测成功,可以先不利用波束2在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第1个时隙上进行通信,而是在波束1上检测到信道空闲后,再利用波束1和波束2进行通讯。例如,在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第3个时隙上在波束1上检测到信道空闲,则可以在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第4个时隙上利用波束1和波束2进行通讯。也可以先利用波束2在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第1个时隙上进行通信。在波束1上检测到信道空闲后,再利用波束1进行通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在检测时间窗口结束位置之后的任意时隙上在波束1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直至波束1上的信道检测成功。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且至少另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失败,在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直至在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都成功,在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通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8,当在波束1上在检测时间窗口内信道检测失败,在波束2上在检测时间窗口内信道检测成功,可以先不利用波束2在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第1个时隙上进行通信,而是在波束1上检测到信道空闲后,再利用波束1和波束2进行通讯。例如,在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第3个时隙上在波束1上检测到信道空闲,则可以在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第4个时隙上利用波束1和波束2进行通讯。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其中,步骤111中,在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包括:
步骤121,确定至少一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的数据接收时段,在数据接收时段,在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8,波束1在检测时间窗口内信道检测失败,波束2在检测时间窗口内信道检测成功。数据接收时段可以是时间检测窗口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2个时隙和第3个时隙。在图8中,在时间检测窗口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3个时隙上在波束1上信道检测成功。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31,根据待检测波束上待传输的数据内容,确定各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类型;其中,信道检测类型包括如下之一:第二类型(CAT2)、第三类型(CAT3)或第四类型(CAT4)。
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包括:
步骤132,根据确定的信道检测类型,在对应的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待检测波束上待传输的数据可以是控制信令或者业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发送端为基站时,控制信令可以包含下行控制信息(DCI);业务数据可以是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上传输的数据。例如,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上传输的多媒体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发送端为终端时,控制信令可以包含上行控制信息(UCI);业务数据可以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传输的数据。例如,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传输的多媒体数据。
这里,根据待检测波束上待传输的数据内容,确定各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类型。如此,可以根据待检测波束上待传输数据的特性确定各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类型。可以采用能够快速接入信道的信道检测机制对传输控制面数据的信道进行检测。例如,利用第二类型CAT2对传输控制信令的信道进行检测。可以采用相对较慢接入信道的信道检测机制对传输用户面数据的信道进行检测。例如,利用第四类型CAT4对传输业务数据的信道进行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波束1上需要进行控制信令或者业务数据的传输;波束2上需要执行某些特定信号的传输,比如解调参考信号(D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的传输。那么在波束1上可以执行第四类型(CAT4)的信道检测,在波束2上可以执行第二类(CAT2)的信道检测。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其中,关联的信道检测参数包括:各待检测波束的检测优先级;
步骤51中,根据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机制,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包括:
步骤141,根据联合检测机制,按照检测优先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在每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待检测波束的检测优先级可以是在待检测波束上执行信道接入的优先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待检测波束上执行信道接入的优先级跟该待检测波束对应的检测类型有关,例如,波束1、波束2和波束3对应的检测类型依次为第二类型(CAT2)、第三类型(CAT3)和第四类型(CAT4),则执行信道接入的优先级从高到低分别对应为波束1、波束2和波束3。
在一个实施例中,波束的检测优先级可以根据在待检测波束上接入信道的时间确定。例如,波束1采用第二类型(CAT2),波束2采用第三类型(CAT3),波束3采用第四类型(CAT4)。波束采用第二类型(CAT2)、第三类型(CAT3)和第四类型(CAT4)接入信道的时间分别为T1、T2、T3、T4,其中,T1<T2<T3<T4。则可以确定波束的检测优先级从高到低分别是波束1、波束2和波束3。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其中,步骤101中,依次在每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包括:
步骤151,响应于在先检测的波束上检测到的非授权信道空闲,继续在未检测的待检测波束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1,在波束1上采用第四类型(CAT4)进行检测。在波束2上采用第二类型(CAT2)进行检测。波束1的执行信道接入的优先级低于波束2执行信道接入的优先级。发送端只有在第一个时间单位上检测到非授权信道空闲,发送端才会继续在第二个时间单位上在波束2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其中,步骤111中,在未检测的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包括:
步骤161,在未检测的不同待检测波束上利用不同的信道检测类型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其中,信道检测类型包括如下之一:第二类型(CAT2)、第三类型(CAT3)或第四类型(CAT4)。
在一个实施例中,未检测的不同待检测波束为波束1和波束2。其中,在波束1上需要进行控制数据或者业务数据的传输;在波束2上需要执行某些特定信号的传输,比如解调参考信号(DRS)的传输。那么在波束1上可以执行第四类型(CAT4)的信道检测,在波束2上可以执行第二类型(CAT2)的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关联的信道检测参数包括:各待检测波束的检测时间;根据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机制,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包括:
根据联合检测机制,按照各待检测波束的检测时间,在每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71,根据待检测波束的信号覆盖范围的面积,确定波束的信道检测类型的优先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待检测波束的信号覆盖范围的面积从小到大,从高到低地设置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类型的优先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波束1的覆盖范围面积比波束2的覆盖范围面积较大,那么发送端在波束1上执行优先级较低的信道检测类型,比如,第四类型(CAT4)的信道检测,信道检测成功后,在波束2上执行优先级较高的信道检测类型,比如第二类型(CAT2)信道检测,信道检测成功后,开始在波束1和波束2上开始数据的交互。
这里,在覆盖范围面积相对大的波束上执行优先级低的信道检测类型,在覆盖范围面积相对小的波束上执行优先级高的信道检测类型,能够在覆盖范围面积相对小的波束上快速接入信道,确保了利用不同波束传输数据的公平性。
如图1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装置,其中,应用于发送端中,该装置包括检测模块181,其中,
检测模块181,被配置为:根据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机制,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其中,信道检测机制包括独立检测机制或者联合检测机制;在独立检测机制下,每个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参数独立;在联合检测机制下,多个待检测波束具有至少一个关联的信道检测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模块181,还被配置为:根据独立检测机制,在预定的检测时间窗口内,在每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一确定模块182,其中,
第一确定模块182,被配置为:根据待检测波束上待传输的数据内容,确定各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类型;其中,信道检测类型包括如下之一:第二类型(CAT2)、第三类型(CAT 3)或第四类型(CAT 4);
检测模块181,还被配置为:根据确定的信道检测类型,在对应的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通讯模块183,其中,所述通讯模块183,被配置为:
响应于在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讯模块183,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在所述检测时间窗口内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成功,在所述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或所述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任意位置,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讯模块183,还被配置为: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的信道占用时间的起始位置和/或结束位置相同;
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的信道占用时间的起始位置和/或结束位置不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181,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在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且至少另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失败,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并在所述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讯模块183,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且至少另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失败,在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讯模块183,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且至少另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失败,在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直至在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都成功,在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通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181,还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的数据接收时段,在所述数据接收时段,在所述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关联的信道检测参数包括:各待检测波束的检测优先级;
检测模块181,还被配置为:根据联合检测机制,按照检测优先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在每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模块181,还被配置为:响应于在先检测的波束上检测到的非授权信道空闲,继续在未检测的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模块181,还被配置为:在未检测的不同待检测波束上利用不同的信道检测类型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其中,信道检测类型包括如下之一:第二类型(CAT2)、第三类型(CAT3)或第四类型(CAT4)。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184,其中,第二确定模块184被配置为:根据待检测波束的信号覆盖范围的面积,确定波束的信道检测类型的优先级。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应用于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其中,处理器可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在通信设备掉电之后能够继续记忆存储其上的信息。
所述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等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可执行程序。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UE)800的框图。例如,用户设备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用户设备,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9,用户设备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用户设备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用户设备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用户设备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用户设备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用户设备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用户设备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用户设备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用户设备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用户设备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用户设备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用户设备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用户设备800或用户设备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用户设备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用户设备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用户设备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用户设备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用户设备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设备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用户设备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如图20所示,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一种基站的结构。例如,基站900可以被提供为一网络侧设备。参照图20,基站900包括处理组件9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9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9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9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9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前述应用在所述基站的任意方法,例如,如图5至图17所示方法。
基站9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926被配置为执行基站9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950被配置为将基站9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958。基站9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9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 TM,Mac OS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8)

1.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待检测波束的信号覆盖范围的面积,确定波束的信道检测类型的优先级;
根据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机制,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其中,所述信道检测机制包括独立检测机制或者联合检测机制;在所述独立检测机制下,每个所述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参数独立;在所述联合检测机制下,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具有至少一个关联的信道检测参数;
所述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包括:
基于所述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类型的优先级,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其中,在所述覆盖范围的面积相对大的所述待检测波束上执行优先级低的信道检测类型,在所述覆盖范围的面积相对小的所述待检测波束上执行优先级高的信道检测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道检测机制为独立检测机制;所述根据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机制,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包括:
根据所述独立检测机制,在预定的检测时间窗口内,在每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检测波束上待传输的数据内容,确定各所述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类型;其中,所述信道检测类型包括如下之一:第二类型CAT2、第三类型CAT3或第四类型CAT4;
所述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包括:
根据确定的所述信道检测类型,在对应的所述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在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在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成功,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包括:
响应于在所述检测时间窗口内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成功,在所述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或所述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任意位置,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的信道占用时间的起始位置和/或结束位置相同;
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的信道占用时间的起始位置和/或结束位置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在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且至少另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失败,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并在所述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所述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的数据接收时段,在所述数据接收时段,在所述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在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且至少另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失败,在所述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在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且至少另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失败,在所述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直至在所述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都成功,在所述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通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关联的所述信道检测参数包括:各所述待检测波束的检测优先级;
所述根据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机制,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包括:
根据所述联合检测机制,按照所述检测优先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在每个所述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依次在每个所述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包括:
响应于在先检测的波束上检测到的非授权信道空闲,继续在未检测的所述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未检测的所述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包括:
在未检测的不同所述待检测波束上利用不同的信道检测类型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其中,所述信道检测类型包括如下之一:第二类型CAT2、第三类型CAT3或第四类型CAT4。
14.一种非授权信道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确定模块和检测模块,其中,
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待检测波束的信号覆盖范围的面积,确定波束的信道检测类型的优先级;
所述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机制,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其中,所述信道检测机制包括独立检测机制或者联合检测机制;在所述独立检测机制下,每个所述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参数独立;在所述联合检测机制下,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具有至少一个关联的信道检测参数;所述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包括:基于所述波束的信道检测类型的优先级,在多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其中,在所述覆盖范围的面积相对大的所述待检测波束上执行优先级低的信道检测类型,在所述覆盖范围的面积相对小的所述待检测波束上执行优先级高的信道检测类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道检测机制为独立检测机制;所述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独立检测机制,在预定的检测时间窗口内,在每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确定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待检测波束上待传输的数据内容,确定各所述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类型;其中,所述信道检测类型包括如下之一:第二类型CAT2、第三类型CAT3或第四类型CAT4;
所述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确定的所述信道检测类型,在对应的所述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通讯模块,其中,所述通讯模块,被配置为:
响应于在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讯模块,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在所述检测时间窗口内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的信道检测成功,在所述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或所述检测时间窗口的结束位置后的任意位置,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讯模块还被配置为: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的信道占用时间的起始位置和/或结束位置相同;
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的信道占用时间的起始位置和/或结束位置不相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在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且至少另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失败,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进行通讯,并在所述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信道检测成功的波束的数据接收时段,在所述数据接收时段,在所述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在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且至少另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失败,在所述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在所述多个待检测波束中的至少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成功且至少另一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失败,在所述至少另一个信道检测失败的波束上继续进行信道检测;直至在所述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上的信道检测都成功,在所述至少两个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通讯。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关联的所述信道检测参数包括:各所述待检测波束的检测优先级;
所述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联合检测机制,按照所述检测优先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在每个所述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响应于在先检测的波束上检测到的非授权信道空闲,继续在未检测的所述待检测波束上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未检测的不同所述待检测波束上利用不同的信道检测类型进行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其中,所述信道检测类型包括如下之一:第二类型CAT2、第三类型CAT3或第四类型CAT4。
27.一种通信设备,其中,包括:
天线;
存储器;
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天线及存储器连接,被配置为通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控制所述天线的收发,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3任一项提供的方法。
2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3任一项提供的方法。
CN202080001103.3A 2020-05-28 2020-05-28 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7582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093054 WO2021237624A1 (zh) 2020-05-28 2020-05-28 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8287A CN111758287A (zh) 2020-10-09
CN111758287B true CN111758287B (zh) 2024-01-23

Family

ID=72713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1103.3A Active CN111758287B (zh) 2020-05-28 2020-05-28 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24956A1 (zh)
EP (1) EP4161186A4 (zh)
CN (1) CN111758287B (zh)
WO (1) WO20212376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8256B (zh) * 2016-09-30 2022-1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接收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17099464A (zh) * 2021-04-06 2023-11-21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免授权频谱接入的传输控制
CN115701745A (zh) * 2021-08-02 2023-02-10 索尼集团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885A (zh) * 2010-05-10 2011-11-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盲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KR20120035340A (ko) * 2010-10-05 2012-04-1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유휴 채널 스캔 기능을 갖는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이의 통신 방법
CN107919929A (zh) * 2017-11-16 2018-04-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波束的信道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09496456A (zh) * 2018-10-24 2019-03-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非授权频谱上的信道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114990A (zh) * 2019-03-25 2019-08-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道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537385A (zh) * 2019-06-25 2019-12-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09116A (zh) * 2019-11-04 2020-02-18 上海摩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追踪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30641B2 (en) * 2015-07-09 2018-03-27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utomated and adaptive channel sel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least noise and least density of wireless sensors network in neighborhood
CN107027127A (zh) * 2016-02-02 2017-08-08 索尼公司 信道检测装置和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7888256B (zh) * 2016-09-30 2022-1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接收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7835516B (zh) * 2017-09-30 2021-11-1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共享频谱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JP2021515435A (ja) * 2018-01-12 2021-06-17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情報伝送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CN111107659B (zh) * 2018-10-26 2022-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非授权频谱中无线链路检测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1016771A1 (zh) * 2019-07-26 2021-02-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道检测方式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885A (zh) * 2010-05-10 2011-11-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盲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KR20120035340A (ko) * 2010-10-05 2012-04-1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유휴 채널 스캔 기능을 갖는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이의 통신 방법
CN107919929A (zh) * 2017-11-16 2018-04-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波束的信道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09496456A (zh) * 2018-10-24 2019-03-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非授权频谱上的信道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114990A (zh) * 2019-03-25 2019-08-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道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537385A (zh) * 2019-06-25 2019-12-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09116A (zh) * 2019-11-04 2020-02-18 上海摩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追踪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5-058248 CMCC WID-UTRAN Channel Management Reqs, Measurments amp *
NRM definition".3GPP tsg_sa\WG5_TM.2005,全文. *
TD-LTE逻辑小区中的区域联合检测;王敬人;王勇;彭曦;;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07);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37624A1 (zh) 2021-12-02
EP4161186A1 (en) 2023-04-05
EP4161186A4 (en) 2024-01-17
CN111758287A (zh) 2020-10-09
US20230224956A1 (en) 2023-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8287B (zh) 非授权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37388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226487B (zh)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73705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24059992A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装置、通信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CN111758297B (zh) 信道检测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66127B (zh) 增强上行覆盖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30171606A1 (en) Channel assess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30007689A1 (en) Fram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end,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557113B (zh) 传输数据的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262691A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plink transmiss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dium
CN117858128A (zh) 提早识别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057551A1 (e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786035B (zh) 控制资源集合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600529B (zh) Harq-ack反馈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53582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12638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50901B (zh) 通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RU2804935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и носитель данных
US20230261721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7242834A (zh) 无线传输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42806A (zh) 无线传输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24513A (zh) 信息指示方法、装置、系统、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38764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68924A (zh) 通信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