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24562A - 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整流电路及变频空调 - Google Patents

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整流电路及变频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24562A
CN111224562A CN202010060424.2A CN202010060424A CN111224562A CN 111224562 A CN111224562 A CN 111224562A CN 202010060424 A CN202010060424 A CN 202010060424A CN 111224562 A CN111224562 A CN 1112245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phase
value
rectifier bridge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604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小林
刘刚清
杨湘木
李东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00604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245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24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45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0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整流电路及变频空调,首先将所述三相整流桥的三相输入端短接,并获取短接后所述三相整流桥的输入电压,得到第一电压;其次,获取所述三相整流桥直流侧的输出电压,并将所述输出电压与所述第一电压进行比较,得到电压差值;最后,基于所述电压差值和所述三相整流桥内二极管的预设耐压值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电阻阻值。本申请通过上述方法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电阻阻值,从而可有效的避免整流桥内二极管被烧毁,提高整流电路直流侧的耐高压能力,进而使得机组可以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正常运行,提高运行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整流电路及变频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灌注修复治疗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高可靠性的空调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变频空调因其具有能耗低的优势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当前商用变频空调内的变频机组大多采用交流-直流-交流的电路拓扑结构,其中从三相交流到直流的转换大多是通过三相不可控整流桥完成的。
目前,变频空调内所采用的三相不可控整流桥在某些较为恶劣的环境下或进行耐压测试时,会出现整流桥二极管被烧毁的情况。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提高整流电路耐高压能力的措施,避免过大的反向重复峰值电压将整流桥中的二极管烧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空调内所采用的三相不可控整流桥在某些较为恶劣的环境下或进行耐压测试时,会出现整流桥二极管被烧毁的情况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整流电路及变频空调。
一种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应用于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三相整流桥,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三相整流桥的三相输入端短接,并获取短接后所述三相整流桥的输入电压,得到第一电压;
获取所述三相整流桥直流侧的输出电压,并将所述输出电压与所述第一电压进行比较,得到电压差值;
基于所述电压差值和所述三相整流桥内二极管的预设耐压值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电阻阻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电压差值和所述三相整流桥内二极管的预设耐压值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电阻阻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三相整流桥内二极管的预设耐压值,得到所述预设耐压值;
将所述电压差值和所述预设耐压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比较结果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电阻阻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比较结果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电阻阻值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所述预设耐压值,则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所述电阻阻值不合格,此时降低所述电阻的阻值;
若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电压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耐压值,则确定所述电阻的阻值合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电压差值和所述预设耐压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电压差值和所述预设耐压值做差,得到差值比较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三相整流桥的三相输入端短接,并获取短接后的输入电压,得到第一电压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三相整流桥的三相输入端短接,通过示波器获取短接后所述三相整流桥的输入电压,并得到第一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所述三相整流桥直流侧的输出电压是指通过示波器获取所述三相整流桥直流侧的输出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阻的阻值为兆欧级。
一种整流电路,包括:
三相整流桥,所述三相整流桥的三相输入端用于电连接三相电源,所述三相整流桥为不可控整流桥;以及
电阻,与所述三相整流桥直流侧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阻的阻值采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确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阻的阻值为兆欧级。
一种变频空调,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整流电路,且所述电阻(200)的阻值为兆欧级。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整流电路及变频空调,首先将所述三相整流桥的三相输入端短接,并获取短接后所述三相整流桥的输入电压,得到第一电压;其次,获取所述三相整流桥直流侧的输出电压,并将所述输出电压与所述第一电压进行比较,得到电压差值;最后,基于所述电压差值和所述三相整流桥内二极管的预设耐压值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电阻阻值。本申请通过上述方法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电阻阻值,从而可有效的避免整流桥内二极管被烧毁,提高整流电路直流侧的耐高压能力,进而使得机组可以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正常运行,提高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所述电压差值和所述三相整流桥内二极管的预设耐压值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电阻阻值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整流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变频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10整流电路
100三相整流桥
101三相电源
200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应用于整流电路10。所述整流电路10包括三相整流桥100,所述方法包括:
S102:将所述三相整流桥的三相输入端短接,并获取短接后所述三相整流桥100的输入电压,得到第一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控制器和开关配合将三相整流桥的三相输入端短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三相整流桥100的三相输入端短接后,可将短接后的所述三相整流桥100的输入端与耐压仪的正极电连接,同时将所述耐压仪的负极与所述整流电路10的地线(即大地)电连接。然后可通过调节所述耐压仪的输出电压,使其逐渐增大。同时在调节的过程中可通过所述控制器实时获取三相整流桥100的输入电压,并得到第一电压。
具体的,所述控制器可通过电压检测电路实时获取所述第一电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可采用传统的电路拓扑。所述控制器也可通过示波器实时获取所述第一电压。
S104:获取所述三相整流桥100直流侧的输出电压,并将所述输出电压与所述第一电压进行比较,得到电压差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三相整流桥100直流侧的输出电压,并将所述输出电压与所述第一电压进行比较,得到电压差值。具体的,所述控制器可通过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获取所述三相整流桥100直流侧的输出电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可采用传统的电路拓扑。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也可通过示波器获取所述三相整流桥100直流侧的输出电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在获取到所述直流侧的输出电压后,可将所述输出电压与所述第一电压进行差值比较,并得到电压差值。
S106:基于所述电压差值和所述三相整流桥100内二极管的预设耐压值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电阻200阻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电压差值和所述三相整流桥100内二极管的预设耐压值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电阻阻值。具体的,所述控制器可将所述电压差值与所述预设耐压值进行差值比较,并得到比较结果。若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所述预设耐压值,此时证明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所述电阻200阻值不合格。即此时所述电阻200阻值过大,需降低所述电阻200的阻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耐压值为所述三相整流桥100内二极管的耐反向重复峰值电压。
在调节所述电阻200阻值的过程中,在某一时间点确定所述电压差值与所述预设耐压值相等,此时证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所述电阻200阻值刚好合格。即此时所述电压差值与所述预设耐压值相同。也就是说,此时对应的所述电阻200阻值(临界阻值)刚好满足所述三相整流桥100内二极管的反向耐压需求。即若此时所述直流侧出现一个过大的电压峰值时,所述三相整流桥100内二极管两端的反向电压不会超过二极管的所述预设耐压值,此时可以有效的避免二极管被烧毁,提高整流电路10的可靠性,使得变频机组可以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正常运行。
同样的,基于上述调节过程可知,所述电阻200的阻值也可小于上述调节过程中确定的所述电阻200的临界阻值。即当所述电阻200的阻值小于临界阻值时,所述电压差值小于所述预设耐压值,此时也可有效的避免二极管被烧毁,提高整流电路的可靠性。需要注意,上述过程中所述电阻200的阻值始终处于兆欧级。即所述电阻200的阻值在最小时也是处于兆欧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考虑整个所述整流电路10的功耗,所述三相整流桥100直流侧电连接的所述电阻200的阻值设置在临界阻值相对于将所述电阻200的阻值设置在小于临界阻值时,所述整流电路10整体的功耗最小。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法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所述电阻200阻值,可有效的避免所述三相整流桥100内二极管被烧毁,从而提高所述整流电路10直流侧的耐高压能力,进而使得机组可以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正常运行,提高运行的可靠性。
请参见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电压差值和所述三相整流桥内二极管的预设耐压值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电阻阻值的步骤包括:
S202:获取所述三相整流桥内二极管的预设耐压值,得到所述预设耐压值;
S204:将所述电压差值和所述预设耐压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S206:基于所述比较结果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电阻阻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三相整流桥内二极管的预设耐压值,得到所述预设耐压值。具体的,可将所述预设耐压值提前存储至所述控制器内。当所述控制器需要调用所述预设耐压值时,直接调用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在获取的到所述预设耐压值后,可将所述预设耐压值和所述预设耐压值进行差值比较,得到差值比较结果。然后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差值比较结果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电阻阻值。
具体的,若所述差值比较结果为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所述预设耐压值,则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所述电阻阻值不合格。即此时所述电阻200阻值过大,需降低所述电阻200的阻值。若所述差值比较结果为所述电压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耐压值,则确定此时所述电阻的阻值合格。即此时若所述直流侧出现一个过大的电压峰值时,所述三相整流桥100内二极管两端的反向电压不会超过二极管的所述预设耐压值,此时可以有效的避免二极管被烧毁,提高整流电路10的可靠性,使得变频机组可以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正常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三相整流桥的三相输入端短接,并获取短接后的输入电压,得到第一电压的步骤包括:将所述三相整流桥的三相输入端短接,通过示波器获取短接后所述三相整流桥的输入电压,并得到第一电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也可通过电压检测电路实时获取所述第一电压。具体的,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可采用传统的电路拓扑。
请参见图3,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整流电路10,包括:三相整流桥100以及电阻200。所述三相整流桥100的三相输入端用于电连接三相电源101。所述三相整流桥100为不可控整流桥。所述电阻200与所述三相整流桥100直流侧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阻200的阻值采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阻200的第一端可与所述直流侧输出端的第一节点(P)电连接,所述电阻200的第二端可与所述直流侧输出端的第二节点(N)电连接。所述电阻200的具体阻值可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电阻200的阻值始终处于兆欧级。
本实施例中,所述整流电路10内的所述电阻200通过所述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来确定,可有效的避免所述三相整流桥100内二极管被烧毁,从而提高所述整流电路10直流侧的耐高压能力,进而使得机组可以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正常运行,提高运行的可靠性。
请参见图4,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变频空调20,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整流电路10。所述电阻200的阻值为兆欧级。本实施例中,所述变频空调20可采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整流电路10,并通过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确定所述电阻200的阻值。通过这种方式可有效的避免所述三相整流桥100内二极管被烧毁,从而提高所述整流电路10直流侧的耐高压能力,进而使得机组可以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正常运行,提高运行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首先将所述三相整流桥100的三相输入端短接,并获取短接后所述三相整流桥100的输入电压,得到第一电压;其次,获取所述三相整流桥100直流侧的输出电压,并将所述输出电压与所述第一电压进行比较,得到电压差值;最后,基于所述电压差值和所述三相整流桥100内二极管的预设耐压值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电阻200阻值。本申请通通过上述方法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所述电阻200阻值,可有效的避免所述三相整流桥100内二极管被烧毁,从而提高所述整流电路10直流侧的耐高压能力,进而使得机组可以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正常运行,提高运行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三相整流桥,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三相整流桥的三相输入端短接,并获取短接后所述三相整流桥的输入电压,得到第一电压;
获取所述三相整流桥直流侧的输出电压,并将所述输出电压与所述第一电压进行比较,得到电压差值;
基于所述电压差值和所述三相整流桥内二极管的预设耐压值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电阻阻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电压差值和所述三相整流桥内二极管的预设耐压值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电阻阻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三相整流桥内二极管的预设耐压值,得到所述预设耐压值;
将所述电压差值和所述预设耐压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比较结果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电阻阻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比较结果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电阻阻值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所述预设耐压值,则确定与所述直流侧电连接的所述电阻阻值不合格,此时降低所述电阻的阻值;
若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电压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耐压值,则确定所述电阻的阻值合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电压差值和所述预设耐压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电压差值和所述预设耐压值做差,得到差值比较结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三相整流桥的三相输入端短接,并获取短接后的输入电压,得到第一电压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三相整流桥的三相输入端短接,通过示波器获取短接后所述三相整流桥的输入电压,并得到第一电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三相整流桥直流侧的输出电压是指通过示波器获取所述三相整流桥直流侧的输出电压。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的阻值为兆欧级。
8.一种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三相整流桥(100),所述三相整流桥(100)的三相输入端用于电连接三相电源(101),所述三相整流桥(100)为不可控整流桥;以及
电阻(200),与所述三相整流桥(100)直流侧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阻(200)的阻值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确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200)的阻值为兆欧级。
10.一种变频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整流电路(10),且所述电阻(200)的阻值为兆欧级。
CN202010060424.2A 2020-01-19 2020-01-19 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整流电路及变频空调 Pending CN1112245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0424.2A CN111224562A (zh) 2020-01-19 2020-01-19 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整流电路及变频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0424.2A CN111224562A (zh) 2020-01-19 2020-01-19 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整流电路及变频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4562A true CN111224562A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31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0424.2A Pending CN111224562A (zh) 2020-01-19 2020-01-19 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整流电路及变频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2456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16353U (zh) * 2014-07-11 2015-05-06 象山星旗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半波整流电路
CN204497969U (zh) * 2015-03-09 2015-07-2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的食品加工机
CN206440742U (zh) * 2017-01-17 2017-08-25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测试空调电气强度的工装
CN110323950A (zh) * 2018-11-07 2019-10-11 深圳市新科瑞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单相升压电路及通用变频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16353U (zh) * 2014-07-11 2015-05-06 象山星旗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半波整流电路
CN204497969U (zh) * 2015-03-09 2015-07-2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的食品加工机
CN206440742U (zh) * 2017-01-17 2017-08-25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测试空调电气强度的工装
CN110323950A (zh) * 2018-11-07 2019-10-11 深圳市新科瑞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单相升压电路及通用变频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4063B (zh) 交流电网供电系统及其状态监测电路、用电设备
KR20200140573A (ko) 0v 완전 방전이 가능한 회생형 배터리 시험장치, 이를 이용한 방전방법
CN109541452A (zh) 继电器粘连检测装置和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
CN109084448B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7800117B (zh) 一种具有上电浪涌电流抑制功能的输入过压保护电路
CN111224562A (zh) 提高整流电路耐压能力的方法、整流电路及变频空调
CN111433619B (zh) 待充电设备的适配器老化检测方法和装置
KR101717223B1 (ko) 지그비 통신을 이용한 전력변환기기의 디씨 버스 커패시터의 온라인 원격 고장진단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90196527A1 (en)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circuit
US20210249884A1 (en) Charging Device and Charging System
CN107732343B (zh) 充电方法和充电器
CN113447737B (zh) 空调变频控制器中的电解电容监测方法
CN211043210U (zh) 一种长距离导线多接头发热检测装置
CN111433615B (zh) 待充电设备的适配器老化检测方法和装置
JP2011106987A (ja) 電源装置及びコンデンサ寿命判定方法
CN113985107B (zh) 电压检测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JP6272135B2 (ja) 電力消費システム、漏電検知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215493808U (zh) 一种电压检测电路
CN215990204U (zh) 一种电路防浪涌用保护装置
CN219678329U (zh) 开关电源电路
CN219737723U (zh) 一种交直流通用无极性负载
CN220289724U (zh) 用于检测带触头设备分合闸性能的电压传感设备
CN204349433U (zh) 变频器及变频器输出短路保护电路
JP4853253B2 (ja) 入力断検出機能付き電源回路
CN215990185U (zh) 过压保护电路及电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